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北京20XX中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策略

撰稿/刘顺舟老师

纵观去年北京市的中考数学试卷,试题内容新鲜,难度适中,个别题目的关键字词添加了着重号,体现人文关怀。考题注重考查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考试说明和试题要求,猜想20XX年中考数学命题将有如下可能

[考试范围]

由“考试说明”可以看出,数学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考试范围基本不会有变化。

[试卷结构]

《20XX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说明》指出,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的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作图题。试卷将由Ⅰ卷和Ⅱ卷组成。Ⅰ卷为选择题,32分。第Ⅱ卷为选择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16分,解答题72分)。知识内容的分布为:数与代数约60分;空间与图形约46分;统计与概率约14分。难易程度的分布情况为:较易试题60分;中等试题约36分;较难试题约24分。

[考试内容]数与式部分的试题将不再纯粹考查记忆的内容。尤其是一些繁、难、偏的计算题目将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探索数与式的数学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问题。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问题的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难度也不会增加。证明过程不会超过两个三段论。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察视图、几何体及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可能性较大;几何论证题可能从常见的几何图

形中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对其分析、探索,发现其内在规律并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以考查学生的合理推断能力。

3.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试题。特别是与之有关的统计技能的试题,在08年的试卷将必不可少。新课标指出,发展统计观念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考试说明”规定这部分试题考分为14分,而这部分试题往往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要克服畏惧心理,加强这类题目的练习即可。其次还应该注意这类题目的开放性。

针对这些情况,比较07年与08年的考试说明,提出以下复习建议,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重视基础。

各地中考试题均立足基础,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把握。且08年的考试说明增加了“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立方根”,“了解一元一

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在心中梳理知识点,使之在大脑中成像,做到胸有成竹,重视概念的实质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二.重视数学方法的应用,强化数学思想的培养。

各地考题都很重视数学方法,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因式分解法、代入法、坐标法等等。而数学思想是以数学方法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建议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重做一遍教材中的“综合运用”“拓广探索”题,并适当自我拓展,将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重视代数与几何等综合题的训练。

这类考题在各地的考卷中常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复习阶段要重视这类题目的训练。07年北京考题第24题是函数与几何的综合,这种题出现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建议

同学们收集各地中考题中的这类综合题,快速突破必能事半功倍。

四.再读“考试说明”。

《20XX年考试说明》较《20XX年考试说明》提升的有“①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②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③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④提高频数、频率的概念的理解;

⑤能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方面极易才出现考题。对于梯形,07年要求会灵活的运用组合图形的知识分解梯形,而08年无要求。这样分解梯形的习题可以适当的放弃了。

当然,命题将会受许多条件制约,尤其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更加关键的是,茫茫题海量大量多。斗胆行文只希望能与同行商榷,只希望能给同学一定的帮助。

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sin ,0}A x y x x π==<<,{cos 0}A y y x x π==<<, ,则A B =( ) A.{ }4 π B.} C.{(}4π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2.已知向量(,1)t =a ,(1,2)=b .若⊥a b ,则实数t 的值为( ) A .2- B.2 C.12- D.1 2 3.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的是( ) A.1 2 y x = B.1sin sin y x x =+ C.2log y x = D.x x y e e -=- 4. 已知抛物线2 12y 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 14 x y a -=的一个焦点重合,则a =( ) C.5 D. 5. 已知3log 6a =,54log b =,若12 log a m b >>,m *∈N ,则满足条件的m 可以为( ) A. 1 8 B. 14 C. 12 D.1 6.圆(x-3)2+(y-3)2=9上到直线3x+4y-11=0的距离等于1的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 “3a =”是“直线21:+60l ax a y +=和直线2:(2)320l a x ay a -++=平行”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 已知函数()sin()f x A x ω?=+(A ,ω,?均为正的常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当23 x π=时,函数()f x 取得最小值,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2)(0)f f f <-< B.(0)(2)(2)f f f <<- C. (2)(0)(2)f f f -<< D.(2)(0)(2)f f f <<- 9.已知二次函数2 ()f x ax bx c =++的导数为'()f x ,'(0)0f >,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

2018-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1)规律探索问题(含答案)

第二篇专题能力突破 专题一规律探索问题 一、选择题 1.(原创题)观察下列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个图形中的“★”有( ) A.57个B.60个C.63个D.85个 解析第1个图形有3个“★”,第2个图形有6=2×3个“★”,第3个图形有9=3×3个“★”,第4个图形有12=4×3个“★”,…,第20个图形有20×3=60个.故选B. 答案 B 2.(原创题)如图,在一个三角点阵中,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各行点数依次为2,4,6,…,2n,…,请你探究出前n行的点数和所满足的规律.若前n行点数和为930,则n=( ) A.29 B.30 C.31 D.32 解析前n行的点数和可以表示成2+4+6+…+2n=2(1+2+3+…+n)= 2×n(n+1) 2 =n(n+1),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n(n+1)=930,可以求出n

=30.故选B. 答案 B 3.(原创题)符号“f ”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 (1)f (1)=2,f (2)=4,f (3)=6,…;(2)f ? ????12=2,f ? ????13=3,f ? ?? ??14=4,…利用以上规律计算:f (2 014)-f ? ?? ??12 014等于 ( ) A .2 013 B .2 014 C.12 013 D.12 014 解析 根据题意,得f (2 014)-f ? ?? ??12 014=2 014×2-2 014=2 014.故选B. 答案 B 4.(原创题)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一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6个图形中共有点的个数是 ( ) A .38 B .46 C .61 D .64 解析 第1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 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比第1个图形中多了6个点; 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比第2个图形中多了9个点;…,按此规律可知, 第4个图形比第3个图形中多12个点,所以第4个图形中共有12+19=31

过来人说人大附中

原文出处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1d10422095.html,/s/blog_701a6ef601015f93.html 过来人说人大附中 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候都浪费了。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是一辈子 对于我来说,我不恨学校,我更恨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不应该送我上这个学校。他们根本不懂怎么教育孩子。 人大附中的氛围是以成功为唯一标准,赤裸裸的丛林法则。 我是被摧毁了。 我在高中三年缺失的东西,使得这个进名校的结果变得毫无意义。 ——摘自几名人大附中毕业生的发言 我知道自己正在写的这个东西,不一定能引起轰动,甚至可能连反响都没有。但是如果能幸运地有那么一点的话,它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得罪很多人——包括校领导,以前的老师,同学。但是我不在乎,如果它真的能引起哪怕少数人对人大附中教育思想的反思的话,与其带来的善果相比,我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1.复杂的学生来源和赞助费疑云 每个对人大附中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这个学校和别的一样,是收钱的,而且绝不少收。我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度过了三年,自然遇到不少通过这样特殊渠道进来的同学。而且,我当年上的是排名最靠后的一个实验班,(人大附中每个年级都会有几个实验班,和普通班。普通班之间没有排名,学生水平平均分配。实验班总数较普通班略少,之间有排名,例如第一实验班,第二实验班等。当然,对外是没有这个说法的。)而这个班的“实验”意义,相对于排名较高的几个实验班反而更大。 一些上进心强的家长,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把孩子送进人大附中之后,还想更进一步,进那些几乎全班都能上清华北大的实验班。这样的家长显然不少,这脱节的最后一班也应运而生。班内的学生来源,有初中部升上来的;有普通中考考上来,又通过中考后的实验班选拔的;有附中教师的子女;有送钱走关系进来的。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个班的平均分比其他实验班有显著差距,但是也比普通班略高。 通过这个班的学生组成,我们也可以看出人大附中学生的主要来源。1.从初中部升学的人民大学子弟。2.华校学生。3.普通中考考进来的。4.中考前签约的学生。5.通过关系或金钱取得入学资格的(包括本地和外地学生)。 这几类学生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是也有交集。譬如初中部的参加高考并成功过线,就同时属于1、3,华校学生有的上了初中部,有的没有,而在高中时考了回来,或者签约回来。

北京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强化图形变换

2019 北京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强化图形变换理解对未来中考预测时,需要考虑以下2 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二是过去中考试题中展现出来的相对安定的特点。虽然过往的考试大纲和说明还不能作为2019 年中考命题的依据,但在某种程度上,过往的大纲和说明是会对今后中考命题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因此,在对2019 年中考试题预测时,需要参考以往的考试说明和大纲上的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此外,近几年中考试题自身呈现的相对安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内容,体现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命题基本原则。因此,关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特点,有助于掌握未来中考试题发展趋势。以下分析仅供考生和老师参考! 一、命题内容及趋势: (1)从数量角度反映变化规律的函数类题型: (2)以直角坐标系为载体的几何类题型: (3)以“几何变换”为主体的几何类题型: (4)以“存在型探索性问题”为主体的综合探究题: (5)以“动点问题”为主的综合探究题: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义: (1)在复习中要更多关注“几何变换”,强化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加强对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多种变换的研究,对例外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拔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让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复习中应多引导学生运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图形,要多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要特别重视“函数图像变换型”问题教学的研究。 通过开展“函数图像变化”的专题教学,树立函数图像间相互转换的思维,尽量减少学生对函数“数形”认知的欠缺,比如,平时渗透抛物线的轴对称、旋转等知识

人大附中王金战的教育理念

他是中学教师当中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是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著名教育专家。 他也是中科院博士,宽高教育集团董事长,美国名校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卓越校长局长峰会主席。 他从教三十多年,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数百次做客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等,传播他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典。他巡行全国各地做了上千场报告会,场场爆满,他的精彩演讲令成千上万的家长学生教师为之感动,为之顿悟。 他被誉为高考战神、当今教育名人、出色的激励大师、孩子成才的设计师。 |对于“差生”,他如是说道 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一学生因经常旷课,搞得班里纪律一团混乱,老师便“联名上书”要“开除”他。这个“差生”被校长安排给了王金战的班级,王金战对这个男生说:“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反两次纪律。”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会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

由于以前没好好学,有些课根本接不上。最终这个男生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王金战就提议,“课程跟不上不要紧,我给你个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该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为了鼓励他,王金战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于是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让这个男生很难忘:“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第一次月考他虽仍是班里倒数第一,但和倒数第二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这是王金战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 |他这样管理师生关系 一天王金战的邮箱收到一封长信,是一个他教过的学生发来的。毕业后,从没联系,王金战都记不得这个学生了。学生在信里提到一件事:自己当年是被重

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中考数学命题的研究 李月娟朱智慧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考数学命题对数学教学和对人才的培养的影响,分析中考数学命题的现状、存在的弊端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考数学命题义务教育 前言 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为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目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数学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中考数学命题对初中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从近几年的中考数学命题来看,越来越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知识的迁移、应用等等,但是中考数学命题还存在很多弊端,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出解决策略,使中考命题越来越科学,能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一、中考数学命题的研究现状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在这些特有的背景下,中考意义将更加深远,责任将更重大,由于中考的命题直接影响数学教学,如何改进中考数学命题,使之能公正、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二、中考数学命题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中考的变革可以促进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全面进行改革。 1、改变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去响,教师受教育目的、评价的影响,更多地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容量,而课程改革使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 过去教师主要教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等结果性内容,而《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4、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伴随着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入,新的课程改革的出台,形成了一些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规律探索(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规律探索 一.选择题 1. (2018·湖北随州·3 分)我们将如图所示的两种排列形式的点的个数分别称作“三角形数”(如 1,3, 6,10…)和“正方形数”(如 1,4,9,16…),在小于 200 的数中,设最大的“三角形数”为 m ,最大的 “正方形数”为 n ,则 m +n 的值为( ) A .33 B .301 C .386 D .571 2.(2018?山东烟台市?3 分)如图所示,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的玫瑰花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成的,按此规律摆 下去,第 n 个图形中有 120 朵玫瑰花,则 n 的值为( ) 3.(2018?山东济宁市?3 分)如图,小正方形是按一定规律摆放的,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图片, 适合填补图 中空白处的是( ) A . B . B. C . D . 4. (2018 湖南张家界 3.00 分)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 =256…, 则 2+22+23+24+25+…+21018 的末位数字是( ) A .8 B .6 C .4 D .0 二、填空题 1. (2018·湖北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3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1OA 1,△P 2A 1A 2, △P 3A 2A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P (13, 3),P 2,P 3,…均在直线 y =﹣13 x+4 上.设△P 1OA 1,△P 2A 1A 2,△P 3A 2A 3,…的面积分别为 S 1,S 2,S 3,…,依据图形所反映的规律,S 2018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数学月考试题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10月数学月考试 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已知集合,,则()A.B.C.D. 2. 已知命题,,则为() A.,B., C.,D., 3. 已知点是角终边上一点,则()A.B.C.D. 4. 已知向量,,若,则实数 () A.8 B.C.2 D. 5. 以下选项中,满足的是() A.,B., C.,D., 6.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内是增函数的是() A.B. C.D.

7. 已知方程在区间上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8. 已知是非零向量,为实数,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已知,若函数有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10. 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当时,;当时,.若方程在区间上恰有3个不同的实根,则的所有可能取值集合是() A.B. C.D. 二、填空题 11. 已知,则______. 12. 在中,已知,,则的面积为 ______. 三、双空题

13. 已知点,为坐标原点,点,分别在轴和轴,且满足 ,则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 四、填空题 14. 已知函数,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 将函数图象上各点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再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已知在上有且只有5个零点.在下列命题中: ①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②在内恰有5个极值点; ③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④的取值范围是. 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 五、解答题 16. 在中,已知. (1)求; (2)若,,求 17. 已知函数,若______,写出的最小正周 期,并求函数在区间内的最小值. 请从①,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作答.若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判分.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人大附中老师谈08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北京20XX中考数学命题展望与复习策略 撰稿/刘顺舟老师 纵观去年北京市的中考数学试卷,试题内容新鲜,难度适中,个别题目的关键字词添加了着重号,体现人文关怀。考题注重考查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考试说明和试题要求,猜想20XX年中考数学命题将有如下可能 [考试范围] 由“考试说明”可以看出,数学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考试范围基本不会有变化。 [试卷结构]

《20XX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说明》指出,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的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作图题。试卷将由Ⅰ卷和Ⅱ卷组成。Ⅰ卷为选择题,32分。第Ⅱ卷为选择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题16分,解答题72分)。知识内容的分布为:数与代数约60分;空间与图形约46分;统计与概率约14分。难易程度的分布情况为:较易试题60分;中等试题约36分;较难试题约24分。 [考试内容]数与式部分的试题将不再纯粹考查记忆的内容。尤其是一些繁、难、偏的计算题目将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探索数与式的数学意义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问题。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问题的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难度也不会增加。证明过程不会超过两个三段论。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察视图、几何体及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可能性较大;几何论证题可能从常见的几何图

形中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对其分析、探索,发现其内在规律并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以考查学生的合理推断能力。 3.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试题。特别是与之有关的统计技能的试题,在08年的试卷将必不可少。新课标指出,发展统计观念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考试说明”规定这部分试题考分为14分,而这部分试题往往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要克服畏惧心理,加强这类题目的练习即可。其次还应该注意这类题目的开放性。 针对这些情况,比较07年与08年的考试说明,提出以下复习建议,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重视基础。 各地中考试题均立足基础,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把握。且08年的考试说明增加了“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立方根”,“了解一元一

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白云峰老师谈“如何帮助学生在人大附中考进年级前三名

白云峰老师谈“如何帮助学生在人大附中考进年级前三名?” 人大附中前三名,在一个普通的学生看来,似乎是个神话。然而,在中考网知名数学教师白云峰老师的指导下,在一个女生积极上进、努力之下,她创造了稳居人大附中第二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带着一种疑问和好奇,我们走访了该学生在中考网学习的任课教师白云峰老师。 记者:您是如何看待"进入人大附中前三名是个神话"这一问题的? 白老师:其实,不用多说,每个人的心目中似乎都对这一问题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别的不说,就单从生源上来说,人大附中几乎包揽了仁华学校前三个班的全部学生。论智商,这些孩子难决上下;论努力程度,这些孩子也更是个个都铆足了劲。如此状况,要考进前三名,想必就会难上加难。对此,我认为,能考进人大附中,学生自有其优势所在,在当学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将劣势弥补得无懈可击的时候,那么在学习中,学生必将会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刚刚您提到能考入人大附中,学生自有其优势,那么,您觉得您班里的学生能考入人大附中前三名,她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白老师: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我们班考入人大附中前三名的李同学是一名较为活泼的孩子,她的特点就是: 1、家庭文化背景好,教育环境好。她的父母毕业于清华、北大。在父母的引导之下,她能体会到一种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她就不像一些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逼迫着来学习。她的学习主动性非常高,我想,这是她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李同学各科成绩非常均衡。我认为,这是她能在人大附中名列前茅的最主要因素。之所以说她的各科成绩均衡,是因为她的数学、语文、英语三科发展都很均衡。作为她在中考网学习的指导老师,我觉得,她的数学成绩其实并不是十分的顶尖。举个例子说,她这次并没有考入我们的"全国联赛班"。熟悉中考网班级设置特点的人都知道,"全国联赛班"的学生都是一些在数学方面顶尖的学生,更直观点说,"全国联赛班"的学生大都是能取得国家级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她没有考入"全国联赛班"就足以说明她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十分顶尖,尽管她在数学学习方面确实很优秀。 3、李同学很天分,她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很强。换句话说,就是她学习新的知识学得非常快,老师一点就透,而且掌握起来也非常地灵活。 我觉得这些都是她的优势,至于她的劣势,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她的聪明和天分,她在学习中往往会养成一种"就难不就简"的习惯,主要表现在,在做简单题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而这种满不在乎往往会导致做题的马虎,也就是"会而不对"。这是在很有天分的学生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 记者:很多听过您讲课的家长都评价说,您很懂得因材施教,那么您是如何引导这类学生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的呢? 白老师:引导学生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关键在于要全面的了解学生,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个性不同,老师所采用的教导方式和交流方式自然不同。对于李同学这样的学生,我通常采用的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对所讲的知识点到为止,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此外,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堂下,我都会时常地鼓励他们,以不断的增强他们的兴趣。同时,我会与他们的父母保持密切交流,及时的发现其学习成绩上不去,或者是学习成绩下降的症结所在,并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他们进行查漏补缺。 当然李同学是属于比较活跃的学生,而我的班里也有一部分成绩优异,性格却很内向的学生。比如,一名在人大附中前十名的男生,他就是具有很强的数学天赋,数学成绩非常的 1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

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转)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省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05年、2006年、2007年省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5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解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二类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三类每小题9分共27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省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第一类解答题5道题中,每年必考的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在每年的解答题二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每年的解答题三,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这三大题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 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容。07年在几何题方面有所侧重,全卷占了61分,在二次函数方面有所减少,只是在第22题第(2)小题运用二次函数知识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但明年中考是否

中考数学专题 规律探索题

1 规律探索 类型一 数式规律 1.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可理解为:设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折断一半,其长为12尺,第二天再折断一半,其长为1 4尺,…,第n 天折断一半后 得到的木棍长应为________尺. 12n 2. 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________. 第2题图 41【解析】由图形可知,第n 行最后一个数为1+2+3+…+n = n (n +1) 2 ,∴第8行最后一个数为 8×9 2 =36=6,则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36+5 =41. 3. 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式子:

2 第一个式子:4×12-12 ① 第二个式子:4×22-32 ② 第三个式子:4×32-52 ③ … 根据上述规律,则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______. 8075 【解析】∵4×12-12=3①,4×22-32=7②,4×32-52=11③,…,4n 2-(2n -1)2=4n -1,∴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4×2019-1=8075. 4. 将数1个1,2个12,3个13,…,n 个1 n (n 为正整数)顺次排成一列: 1,12,12,13,13,13,…,1n ,1n ,…,记a 1=1,a 2=12,a 3=1 2,…,S 1 =a 1,S 2=a 1+a 2,S 3=a 1+a 2+a 3,…,S n =a 1+a 2+…+a n ,则S 2019=________. 63364 【解析】根据题意,将该数列分组,1个1的和为1,2个12的和为1,3个1 3的和为1,…;∵1+2+3+…+63=2016个数,则第 2019个数为64个164的第3个数,则此数列中,S 2019=1×63+3× 1 64=633 64 .

最新广东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规律探索

规律探索 类型一 数式规律 1.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可理解为:设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折断一半,其 长为12尺,第二天再折断一半,其长为14尺,…,第n 天折断一半后得到的木棍长应为________尺. 1 2n 2. 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________. 第2题图 41【解析】由图形可知,第n 行最后一个数为1+2+3+…+n =n (n +1)2 ,∴第8行最后一个数为8×92=36=6,则第9行从 左至右第5个数是36+5=41. 3. 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式子: 第一个式子:4×12-12 ①

第二个式子:4×22-32 ② 第三个式子:4×32-52 ③ … 根据上述规律,则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______. 8075 【解析】∵4×12-12=3①,4×22-32=7②,4×32-52=11③,…,4n 2-(2n -1)2=4n -1,∴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4×2019-1=8075. 4. 将数1个1,2个12,3个13,…,n 个1n (n 为正整数)顺次排成一列: 1,12,12,13,13,13,…,1n ,1n ,…,记a 1=1,a 2=12,a 3=12,…,S 1=a 1,S 2=a 1+a 2,S 3=a 1+a 2+a 3,…,S n =a 1+a 2+…+a n ,则S 2019=________. 63364 【解析】根据题意,将该数列分组,1个1的和为1,2个12的 和为1,3个13的和为1,…;∵1+2+3+…+63=2016个数,则第 2019个数为64个164的第3个数,则此数列中,S 2019=1×63+3×164= 63364. 类型二 图形规律 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OA 1B 1,第二次将△OA 1B 1变换成△OA 2B 2,第三次将△OA 2B 2变换成△OA 3B 3,…,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01.已知集合 {} {1,0,1},1 A B x N x =-=∈< ,则A B= A. {-1,0} B. {0,1} C. {0} D. Φ 02.已知命题 :(0,),ln0 P x x x ?∈+∞+<,则P?为 A. (0,),ln0 x x x ?∈+∞+< B. (0,),ln0 x x x ??+∞+≥ C. (0,),ln0 x x x ?∈+∞+≥ D. (0,),ln0 x x x ??+∞+≥ 03.已知点 5 (2cos1) 6 P π , 是角α终边上一点,则sinα= A.1 2 B. 2 C. 1 2 - D. 2 2 - 04.已知向量a=(1,1),b(2,-1),若(λa+2b)∥(a-b),则实数λ= A. 8 B. -8 C. 2 D. -2 05.以下选项中,满足log2log2 a b > 的是 A. a=2,b=4 B. a=8,b=4

C.1 ,8 4a b == D. 11 ,24a b == 06.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1,1)内是增函数的是 A. ()33f x x x =- B. f (x )=sin x C. 1()ln 1x f x x -=+ D. ()x x f x e e -=+ 07.已知方程2 10x ax +-=在区间[0,1]上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0] C. (-∞,-2] D. [-2,0] 08.已知a 是非零向量,m 为实数,则“ a m =”是“22 a m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09.已知a >0,若函数 31 ,1()1,1x ax x x f x a x -?-≤?=?->??有最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C. (1 2,+∞) D. [1 2,+∞) 10.定义在[1,+∞)上的函数f (x )满足,当0≤x ≤π时,f (x )=sin x ;当x ≥π时,f (x )=2f (x -π)若方程f (x )-x +m =0在区间[0,5π]上恰有3个不同的实根,则m 的所有可能取值集合是 A. 4[0, 3π B. 4(0, 3π C. 4[0, [343π ππ,) D. 4[0, (343π ππ,)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

人大附中初三数学基础练习9-不等式(组)(教师版)

练习9 不等式(组)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相关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不等式的定义:用符号“<”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作不等式.像a ≠3这样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0ax b +<或()00ax b a +>≠ 1. 下列各式中, ①5x <, ②(5)5x x -<, ③ 1 5x <, ④x y , ⑤25a -<, ⑥3 y x ≤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A 【详解】 ①5x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②(5)5x x -<是一元二次不等式;③1 5x <是分式;④x y 是二元一 次不等式;⑤25a -<是一元一次不等式;⑥3 y x ≤是二元一次不等式. 故正确的有两个故选A . 知识点二:不等式的性质 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即 若a>b ,则a+c>b+c ,a-c>b-c 。 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大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即 若a>b,c>0,则ac>bc (或a c >b c ) 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小于0的整式,不等号方向改变,即 若a>b,c<0,则ac得33a b ->- B .由a b >得55a b > C .由a b >得a c b c +>+ D .由a b >得88a b -<- 【解答】解:A .由a b >的两边同时减去3,得33a b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由a b >的两边同时乘以5,得55a b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由a b >的两边同时加上c ,得a c b c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2020中考数学规律探索专题复习(含解析)

规律探索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省鄂州市?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 n在x轴上,B1、B2、B3… B n在直线y=x上,若A1(1,0),且△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从左到右的小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S n.则S n可表示为() A.22n B.22n﹣1C.22n﹣2D.22n﹣3 【分析】直线y=x与x轴的成角∠B1OA1=30°,可得∠OB2A2=30°,…,∠OB n A n=30°,∠OB1A2=90°,…,∠OB n A n+1=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1B1=1,B2A2=OA2=2,B3A3=4,…, B n A n=2n﹣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1B2=,B2B3=2,…,B n B n+1=2n,再由面积公式即可求 解; 【解答】解:∵△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2∥A3B3∥…∥A n B n,B1A2∥B2A3∥B3A4∥…∥B n A n+1,△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 ∵直线y=x与x轴的成角∠B1OA1=30°,∠OA1B1=120°, ∴∠OB1A1=30°, ∴OA1=A1B1, ∵A1(1,0), ∴A1B1=1, 同理∠OB2A2=30°,…,∠OB n A n=30°, ∴B2A2=OA2=2,B3A3=4,…,B n A n=2n﹣1, 易得∠OB1A2=90°,…,∠OB n A n+1=90°, ∴B1B2=,B2B3=2,…,B n B n+1=2n, ∴S1=×1×=,S2=×2×2=2,…,S n=×2n﹣1×2n=;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判断阴影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求出每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2.(2019?四川省达州市?3分)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为 =﹣1,﹣1的差倒数=,已知a1=5,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

北京人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开学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上)开学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A={1,2,3},B={1,m},A∩B=B,则实数m的值为() A.2 B.3 C.1或2或3 D.2或3 3.如果sin(π﹣A)=,那么cos(﹣A)=() A.﹣ B.C.﹣D. 4.设x,y∈R,向量=(1,x),=(3,2﹣x),若⊥,则实数x的取值为()A.1 B.3 C.1或﹣3 D.3或﹣1 5.函数y=log2的大致图象是() A. B.C. D. 6.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3x﹣y的取值范围是() A.B.C.[﹣1,6] D. 7.如图,半径为2的⊙O中,∠AOB=120°,C为OB的中点,AC的延长线交⊙O于点D,连接BD,则弦BD的长为()

A.B.C.D. 8.若函数f(x)=x2﹣lnx在其定义域的一个子区间(k﹣1,k+1)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 数k的取值范围是() A.(1,2)B.[1,2)C.[0,2)D.(0,2) 二、填空题 9.抛物线x2=ay的准线方程是y=2,则a=. 10.极坐标系中,直线ρsin(﹣θ)+1=0与极轴所在直线的交点的极坐标为(只需 写出一个即可) 11.点P是直线l:x﹣y+4=0上一动点,PA与PB是圆C:(x﹣1)2+(y﹣1)2=4的两条切线,则四边形PACB的最小面积为. 12.已知双曲线C的渐进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13.集合U={1,2,3}的所有子集共有个,从中任意选出2个不同的子集A和B,若A?B且B?A,则不同的选法共有种. 14.已知数列{a n}是各项均为正整数的等差数列,公差d∈N*,且{a n}中任意两项之和也是该数列中的一项. (1)若a1=4,则d的取值集合为; (2)若a1=2m(m∈N*),则d的所有可能取值的和为.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15.已知函数f(x)=sin2x+2sinxcosx+3cos2x. (Ⅰ)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x∈[0,],求函数f(x)的最值及相应x的取值. 16.已知递减等差数列{a n}满足:a1=2,a2?a3=40. (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S n; (Ⅱ)若递减等比数列{b n}满足:b2=a2,b4=a4,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 17.某公司每月最多生产100台警报系统装置,生产x台(x∈N*)的总收入为30x﹣0.2x2(单位:万元).每月投入的固定成本(包括机械检修、工人工资等)为40万元,此外,每生产一台还需材料成本5万元.在经济学中,常常利用每月利润函数P(x)的边际利润函数MP(x)来研究何时获得最大利润,其中MP(x)=P(x+1)﹣P(x). (Ⅰ)求利润函数P(x)及其边际利润函数MP(x); (Ⅱ)利用边际利润函数MP(x)研究,该公司每月生产多少台警报系统装置,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18.已知函数f(x)=axe x,其中常数a≠0,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Ⅱ)当a=1时,求函数f(x)的极值; (Ⅲ)若直线y=e(x﹣)是曲线y=f(x)的切线,求实数a的值.

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的教育经

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的教育经 这样的老师谓真老师,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他也是一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也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 王老师总结的教育之33条:花约三分钟时间,愿每个教师认真阅读,仔细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

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如何把握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如何把握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中考数学考试中,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 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实践 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得分。 1、分情况讨论思想就是当一个问题用统一的方法不能继续做下去的时候,需要对所 研究的问题分成若干个情况分别进行研究的思想方法。 2、数形结合思想是说数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通过对 数的研究来思考。 3、化归思想是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进行等价转换,把生疏的题目转化成熟 悉的题目,通过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规律,并能进行适当的变式变形。 4、函数与方程思想就是对于有些数学问题要学会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学会转化未 知与已知的关系。 5、数学建模思想是说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尽量通过观察,抽象出主要的参量、参 数与有关的定律、原理间建立起的某种关系。这样,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就转化为简化明 了的一个数学模型。 综上,初三学生可利用寒假时间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总结,逐个认识它们的本 质特征、思维程序和操作程序。有针对性地通过典型题目进行训练,能够真正适应中考命题。 数学满分技巧:三先三后 先易、后难 容易、很难 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 览并顺手解答算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 的题目,从易到难。 先高、后低 高分、低分 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 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