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第7章(樊昌信第七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章 数字调制(7版)
1
式中,n1c(t) 和 n2c(t) 均为低通型高斯噪声,( 0,
n
2
)
判决 规则
x1 > x2 时,判为“1” x1 x2 时,判为“0”
x1 (t )
定时 脉冲 抽样 判决器 输出
Pe
发 “1” 错判为“0”的概率为
x2 ( t )
P(0 /1) P( x1 x2 ) P( x1 - x2 0)
带通 滤波器
1
相乘器
低通 滤波器 定时 脉冲 低通 滤波器
x1 (t )
抽样 判决器 输出
发送端
信道
yi ( t )
带通 滤波器
y1 (t )
2 cos 1t
相乘器
sT (t ) ni (t )
Pe
2
x2 ( t )
y2 (t )
2 cos 2t
发“1”时:
y1 (t ) a cos 1t n1 (t )
b0 =b / n 归一化门限值 发“0”错判为“1”的概率为
P (1 / 0) P (V b) f 0 (V )dV
b
b
2 2 V V 2 / 2 n2 b2 / 2 n b0 /2 e dV e e n2
系统的总误码率为
Pe P (1) P (0 / 1) P (0) P (1 / 0)
K
a = kA
发“1”时 发“0”时
ni (t )
a cos c t ni (t ) yi (t ) ni (t ) 0
a cos c t n(t ) y (t ) n(t ) 0
发“1”时 发“0”时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课件
数字信号的表示与处理
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包括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编码等过程,以及数字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形式。
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数字信号的滤波、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处理技术,以及数字信号 处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包括数字信号的传输码型、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以及数字信号在光 纤、无线等传输介质中的传输特性。
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号的传输方式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信道容量与香农定理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特点与优势
内容丰富:涵盖了通信原理 的各个方面,包括信号分析、 信道特性、调制解调、编码 解码等。
结构清晰:采用模块化的方式 组织内容,使得学习更加系统 化、条理化。
理论性强:注重理论推导和 证明,对于通信原理的核心 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 讨。
实践性强:通过大量的例题和 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通信原理的应用。
语言简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描述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使得 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应用与发展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应用领域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樊昌信版通信原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因果系统与非因 果系统
线性时不变系统
定义:满足线性 性和时不变性的 系统
特性:具有叠加 性和比例性,满 足齐次性和可逆 性
描述方式:常系 数线性微分方程 或差分方程
分类:连续时间 系统和离散时间 系统
Part Four
模拟通信原理
调制的基本概念
调制的作用:将低频信号转换 为高频信号,以便传输
调制的方式:调幅、调频、调 相
数字信号的接收与处理:包括数字信号的接收、解码、解调等处理过程,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在 接收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原理第7版课件樊昌信版
? 2 F2 (x1,x2;t1, t2 ) ?x1?x2
?
f2 ( x1,x2;t1,t2 )
二维概率密度函数
大家好
? n 维分布函数 n 维概率密度函数
大家好
§3.1.2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描述随机过程的主要特性
? 均值 ---随机过程的n个样本函数曲线的摆动中心
? E ??(t)??
t1
t2
t
? 特性描述 :
大家好
§3.1.1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
? 一维分布函数 ---描述孤立时刻的统计特性
F1(x1,t1) ? P[t?() 1 ? x1]
?F1 (x1,t1 ) ? ?x1
f1(x1,t1 )
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 ? ? 二维分布函数 F2 (x1,x2;t1,t2 ) ? P? (t1 ) ? x1, (t2 ) ? x2 ?
—— 自变量的 递减 函数
erf (c0) ? 1 erf (?c ) ? 0
大家好
课件制作:曹丽娜
erfc()x ? 1 ? erf ()x
erf (? x) ? ? erf (x) erf (? x)c ? 2 ? erf (x) c
利用误差函数,可将F(x)表示为:
意义:
F
(x)
?
?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院
大家好
课件制作:曹丽娜
例
解题 第1步:判断? (t)是否平稳,即求其统计平均值
思路:
若均值为常数,且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
间隔? 有关, 则? (t) 是广义平稳的。 第2步:求? (t) 的时间平均值
第3步:比较 统计平均值 和 时间平均值
解题 过程: 参见教材41页
樊昌信 通信原理 课件
数字通信系统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传
二进制数字信号
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是数字通信中最基本的信号形式。
二进制信号的传输方式
通过数字信号传输线路,将二进制信号进行传输。
二进制信号的传输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位数,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
多进制数字信号的传
多进制数字信号
除二进制外的其他进制数字信号,如四进制、 八进制等。
03
调幅信号的缺点是抗干 扰能力较差,信号质量 容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 影响。
04
调幅信号广泛应用于广 播、电视、无线电通讯 等领域。
调频(FM)通信系统
调频(FM)通信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 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调频信号的缺点是接收设备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调频信号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质量稳定,适用 于短距离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实验
总结词
掌握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数字 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了解数字信号的 调制解调、同步、纠错编码等关键技 术,以及数字信号传输在通信系统中 的应用和优势。
THANKS
感谢观看
樊昌信《通信原理》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 绪论 • 信号与频谱 • 模拟通信系统 • 数字通信系统 •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 通信原理实验
01
绪论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定义
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 统的总称,它由信源、信道和信宿组 成。
信息与信号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 信号则是离散的信号。
码等。
线性分组码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传
二进制数字信号
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是数字通信中最基本的信号形式。
二进制信号的传输方式
通过数字信号传输线路,将二进制信号进行传输。
二进制信号的传输速率
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位数,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 指标之一。
多进制数字信号的传
多进制数字信号
除二进制外的其他进制数字信号,如四进制、 八进制等。
03
调幅信号的缺点是抗干 扰能力较差,信号质量 容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 影响。
04
调幅信号广泛应用于广 播、电视、无线电通讯 等领域。
调频(FM)通信系统
调频(FM)通信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 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调频信号的缺点是接收设备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调频信号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质量稳定,适用 于短距离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实验
总结词
掌握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数字 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了解数字信号的 调制解调、同步、纠错编码等关键技 术,以及数字信号传输在通信系统中 的应用和优势。
THANKS
感谢观看
樊昌信《通信原理》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 绪论 • 信号与频谱 • 模拟通信系统 • 数字通信系统 •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 通信原理实验
01
绪论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定义
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 统的总称,它由信源、信道和信宿组 成。
信息与信号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 信号则是离散的信号。
码等。
线性分组码
通信原理樊昌信第七版
1. 传输特性
H ()H ()ej ()
H() ~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2. 无失真传输
H ( )K ejtd
H() K
()td
n 无失真传输(理想恒参信道)特性曲线:
恒参信道
|H()|
K
() td
td
0
H() K
幅频特性
0
0
()td ()dd ()td
相频特性
群迟延特性
n 理想恒参信道的冲激响应:
定义·分类
模型·特性
影响·措施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20
§4.3 信道数学模型
1. 调制信道模型 n 模型: 叠加有噪声的线性时变/时不变网络:
si (t)
C()
输入
r(t)
+
输出
n 共性:
信道
n(t)
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输出端
大多数信道都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对信号有固定或时变的延迟和损耗
无信号输入时,仍可能有输出(噪声)
地球
对流层散射通信
r 流星余迹散射
无线信道
流星余迹
特性: 高度80 ~ 120 km,长度15 ~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 30 ~ 100 MHz 距离: 1000 km以上 用途: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
12
§4.2 有线信道
n 明线 n 对称电缆 n 同轴电缆 n 光纤
本章内容:
第4章 信道
信道分类
信道模型
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定义·分类
模型·特性
影响·措施
信道噪声 信道容量
通信原理第7章(樊昌信第七版)PPT课件
参考相位
载波相位 φn
A 方式
0° 90° 180° 270°
B 方式
225° 315° 45° 135°
11Biblioteka 0001t
01
A方式
第16页/共46页
2) QPSK调制
正交调相法
b(1)
01
11
QPSK信号可视为两个互为
a(0)
正交的2PSK信号的合成。
00
I (t) x
a(1)
10 b(0)
B方式
第21页/共46页
22
改进思路:
Q
01
11
0
I
00
10
QPSK 相位路径 最大相位跳变 180°
第22页/共46页
改进思路:
信号点不作对角线移动 即双比特ab不同时跳变
Q
01
11
0
I
00
10
第23页/共46页
4 OQPSK (偏置或交错QPSK,Offset QPSK)
改进思路:
信号点不作对角线移动 即双比特ab不同时跳变
10
4DPSK
10
11
00
参考相位
01
A方式
11
01
10
4PSK
第33页/共46页
00
t
00
t
2 QDPSK调制
也有正交调相法 和 相位选择法 仅需在QPSK调制器基础上增添差分编码(码变换)
a
输入 串/并 变换
b
差分 编码
将绝对码 ab ⇨相对码 cd
c
载波 振荡
d
x
cosct
移相
2
(完整版)通信原理——第七章
获得振幅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三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
1
0
1
1
0
1
1
0
1
t
t
t
(a) 振幅键控 (ASK)
(b) 频移键控
(FSK) 正弦载波的三种键控波形
(c) 相移键控
(PSK)
绝对相移键控PSK 相对相移键控DPSK
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7.1.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1
0
0
1
s(t)
课件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
通信原理(第7版) 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
本章内容:
第7章 数字调制
7.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2ASK 2FSK 2PSK/2DPSK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7.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7.4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了解)
7.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数字调制:用数字信号控制载波某个参数的过程 ➢ 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各种已调数字信号 。 ➢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或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
字传输系统 ➢ 调制的作用:
将信号频谱搬移至最佳频段 多路复用,高效利用信道 提高传输质量
数字调制方式:用数字基带信号改变 正弦型载波 的 幅度、频率 或 相
1. 2ASK基本原理
Ts
t
振幅键控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
载波
t
传递数字信息,而其频率和初始相
位保持不变。
2ASK
t
2ASK信号的一般表达式可以写为
e2ASK (t) s(t) cosct 单极性
通信原理第7版第7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实验二: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
设计并实现一个数字调制与解调系统,包括调制器、解调器和信道等部分。
实验二: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
01
实验步骤
02
1. 选择合适的数字调制方式,如2ASK、2FSK、2PSK等。
03
2. 设计并实现调制器,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已调信号。
循环码
编码原理
01
循环码是一种具有循环特性的线性分组码,其任意码字的循环
移位仍然是该码的码字。
生成多项式与校验多项式
02
生成多项式用于描述循环码的编码规则,而校验多项式则用于
检测接收码字中的错误。
编码效率与纠错能力
03
循环码的编码效率与线性分组码相当,但纠错能力更强,可以
纠正多个错误。
卷积码
编码原理
06
同步原理与技术
载波同步技术
载波同步的定义
在通信系统中,使本地产生的载波频率和相位与接收到的信号载波保持一致的过程。
载波同步的方法
包括直接法、插入导频法和同步法。直接法利用接收信号中的载波分量进行同步;插入导频法在发送端插入一个导频 信号,接收端利用导频信号进行同步;同步法则是通过特定的同步信号或同步头来实现同步。
归零码(RZ)
在码元间隔内电平回归到零,有利于时钟提取。
差分码(Differential Cod…
利用相邻码元电平的相对变化来表示信息,抗干扰能力强。
眼图与误码率分析
眼图概念
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数字基带信号的一种图形表示,可以 直观地反映信号的质量和传输性能。
眼图参数
包括眼睛张开度、眼睛高度、眼睛宽度和交叉点位置等, 用于评估信号的定时误差、幅度失真和噪声影响等。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5.2课后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6.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7.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8.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9.2课后习题详解
9.1复习笔记
9.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13Βιβλιοθήκη 2课后习题详解13.1复习笔记
13.3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作者介绍
这是《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 的介绍。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笔 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通信
真题
第版
复习
樊昌信
编码
系统
笔记
真题
原理 名校
数字
原理
复习
基带
笔记
传输
习题
第章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 院校学习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的师生参考。本书是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第7版)的配套电子书,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 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详解课 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第7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 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从历年考 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 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4)免费更新内容,获取最新信息。本书定期 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通信原理樊昌信课件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 信号则是离散的信号。
信息是通信的实质,信号则是信息的 载体,用于传输信息。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01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02
根据信号类型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
多进制调制简介
总结词
利用多个状态来表示多位信息
详细描述
多进制调制是一种数字调制方法,它使用多个状态来表示多位信息。与二进制调制相比 ,多进制调制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常见的多进制调制方法包括四相相
移键控(Q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05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1
信道编码是在发送端对原始信号进行适当的编码 ,以便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减少错误的发生。
通信原理樊昌信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绪论 • 信号与噪声 • 模拟调制系统 • 数字调制系统 • 信道编码 • 通信同步原理 • 通信中的多址技术
01
绪论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定义
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 统,由信源、信道、信宿和信号处理 等部分组成。
信息与信号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VS
分类
多址技术可以分为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 CDMA)和空分多址(SDMA)等。
FDMA(频分多址)
原理
频分多址采用不同的频率通道分配给不同的 用户,每个用户占用一个独立的频带,通过 频带复用实现多用户通信。
特点
频分多址具有实现简单、保密性好等优点, 但频率资源有限,随着用户数增加,频率资 源将变得紧张。
信息是通信的实质,信号则是信息的 载体,用于传输信息。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01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02
根据信号类型的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
多进制调制简介
总结词
利用多个状态来表示多位信息
详细描述
多进制调制是一种数字调制方法,它使用多个状态来表示多位信息。与二进制调制相比 ,多进制调制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常见的多进制调制方法包括四相相
移键控(Q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05
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1
信道编码是在发送端对原始信号进行适当的编码 ,以便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减少错误的发生。
通信原理樊昌信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绪论 • 信号与噪声 • 模拟调制系统 • 数字调制系统 • 信道编码 • 通信同步原理 • 通信中的多址技术
01
绪论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定义
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 统,由信源、信道、信宿和信号处理 等部分组成。
信息与信号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VS
分类
多址技术可以分为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 CDMA)和空分多址(SDMA)等。
FDMA(频分多址)
原理
频分多址采用不同的频率通道分配给不同的 用户,每个用户占用一个独立的频带,通过 频带复用实现多用户通信。
特点
频分多址具有实现简单、保密性好等优点, 但频率资源有限,随着用户数增加,频率资 源将变得紧张。
通信原理第7版第7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基准 ——2PSK 前一 ——2DPSK
/2
参考相位
/ 2 B方式
课件制作:曹丽娜
示例: 波形: 差分编码规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为模2加
bn-1为 bn的前一码元 最初bn-1可任意设定
课件制作:曹丽娜
2DPSK 产生
构思 模型
2DPSK 解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Power Spectral Density
分析目的:B 和 fc
分析方法:借助于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课件制作:曹丽娜
1 2A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e2ASK (t) s(t) cosct
单极性
设
Ps (f) —— s(t) 的PSD
P2ASK (f) —— 2ASK信号的PSD
课件制作:曹丽娜
概述
数字调制: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某个参数的过程。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包括调制/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
方法
模拟调制法
数字键控法
分类
二进制和多进制调制
基本调制和新型调制
1
0
1
1
0
1
1
0
1
t
t
t
振幅键控
频移键控
相移键控
Amplitude Shift Keying
FSK
Phase Shift Keying
课件制作:曹丽娜
2 2PSK/2D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e2PSK (t) s t cosct
双极性
➢ 2PSK信号的频谱与2ASK的十分相似; ➢ 带宽也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
➢ 区别仅在于当P=1/2时,谱中无离散谱(即载波分量)。
通信原理樊昌信课件
不同(an不同),前者为单极性,后者为双极性。因此, 我们可以直接引用2ASK信号功率谱密度的公式来表述
2PSK信号的功率谱,即
P2PSK (
f
)
=
1 4
[Ps
(
f
+
fc) +
Ps ( f
−
fc )]
应当注意,这里的Ps(f)是双极性矩形脉冲序列的功率谱。
10
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由第6章知,双极性全占空矩形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密度
2DPSK信号相位:(0) π 0 0 π π π 0 π π
或
(π ) 0 π π 0 0 0 π 0 0
相应的2DPSK信号的波形如下:
(a)绝对码
1
1
0
1
0
(b)相对码
0
1
0
0
1
1
参考
(c)2DPSK t
由此例可知,对于相同的基带信号,由于初始相位不同,2DPSK信 号的相位可以不同。
即:2DPSK信号的相位并不直接代表基带信号,而前后码元的相对
式中
e2PSK (t) = s(t )cosωct
∑ s(t) = an g(t − nTs )
n
这里,g(t)是脉宽为Ts的单个矩形脉冲,而an的统计特性为
an =
1, − 1,
概率为 P 概率为1 − P
5
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即发送二进制符号“0”时(an取+1),e2PSK(t)取0相位; 发送二进制符号“1”时( an取 -1), e2PSK(t)取π相位。 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二进制数字信 号的调制方式,称为二进制绝对相移方式。 典型波形
通信原理第7版课件樊昌信版共45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通信原理第7版课件樊昌信版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波器
判决
位定时
低通
抽样
滤波器 x2 (t) 判决
a
并/串 变换 输出
b
n 存在问题:存在900的相位模糊(0, 90, 180, 270)
n 解决方案:采用四相相对相位调制,即QDPSK。
.
n QPSK 特点:
01
l 相位跳变:0°,± 90°,± 180°
l 跳变周期 2Tb
l 带宽 B=Rb
l MASK的抗噪声能力差, l 常用多进制正交振幅调制(MQAM)来代替。
.
§7.4.2 多进制频移键控 (MFSK)
n MFSK可视为2FSK方式的推广。 n 4FSK采用 4种不同的频率分别表示双比特信息:
.
n MFSK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框图:
.
l 要求载频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便用滤波器分 离不同频率的谱。
1,
以 概 率 P1 以 概 率 P2 M
M 1, 以 概 率 PM
M
且有 P i 1 i1
n 4ASK信号振幅有4种取值,每个码元含2bit。
.
n MASK调制:
与2ASK的产生方法相似,区别在于: 发送端输入的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需要先经过电平变 换器转换为M电平的基带脉冲,然后再去调制。
A 方式
0° 90° 180° 270°
B 方式
225° 315° 45° 135°
11
00
01
t
01
A方式
.
2) QPSK调制
n 正交调相法
b(1)
01
11
QPSK信号可视为两个互为
a(0)
正交的2PSK信号的合成。
00
I (t) x
a(1)
10 b(0)
B方式
a 输入 串/并
变换
b
载波
cosct
B 方式
225° 315° 45° 135°
n 矢量图
11
10
00 参考相位
01
A方式
.
01 a(0)
b(1)
11 a(1)
00
B方式
10 b(0)
双比特码元 ab
a 0(−1) 1(+1) 1(+1) 0(−1)
b 0(−1) 0(−1) 1(+1) 1(+1)
n 波形
10
11
00
参考相位
载波相位 φn
振荡
移相
2
QPSK
+
sin ct
Q(t) x
.
n 相位选择法 a b
B方式
原理
:
根据当时的双比特ab,选相电路从候选的4
个相位中选择相应相位的载波输出。
.
3 QPSK 解调
n 原理:分解为两路2PSK信号的相干解调。
x
带通 y(t) cosct
输入 滤波器
sin ct
x
载波 恢复
低通 x1(t) 抽样
Q
01
11
0
I
00
10
OQPSK 相位路径 相位跳变 0或± 90°
见下图
.
.
OQPSK
.
n 限带OQPSK 与 限带QPSK 对比:
Q
Q
01
11
01
u 种类: MASK 、MFSK、 MDPSK 、 MQAM
注意:MFSK信号的带宽较宽, 频带利用率低,
适用于频带资源不受限制的场合。
.
§7.4.1 多进制振幅键控 (MASK)
n MASK可看成是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的推广。
M
eMASK(t) ang(tnTs)cosct n1
0,
an
Rb RBlog2M
Ø Rb一定时,增加进制数M,可以降低RB ,从而减小
信号带宽、节约信道频率资源。
Ø RB 一定时,增加进制数M,可以增大Rb ,从而在相 同带宽内传输更多比特的信息, ηb 。
u 目的:提高信道的 频带利用率 。
.
u 代价:误码率增大(判决范围减小); 系统复杂。 换言之:若要保证一定的误码率, 则需增加发射功率, 即信号 的功率效率下降。
l 两个比特的组合 称做 双比特 码元,记为 a b
.
15
1)双比特与载波相位的关系
注:对应关系可有不同 规定,但相邻码组应符 合格雷码编码规则
双比特码元 ab
a 0(−1) 1(+1) 1(+1) 0(−1)
b 0(−1) 0(−1) 1(+1) 1(+1)
载波相位 φn
A 方式
0° 90° 180° 270°
课件
.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
通信原理(第7版)
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
.
本章内容:
第7章 数字调制
二进制数字调制/解调原理
2ASK 2FSK 2PSK/2DPSK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和特点
.
§7.4 多进制 数字调制系统
.
引言
M
log 2M
二进制:每个码元只携带 1 bit 信息
n MASK解调:
与2ASK信号解调也相似,有相干和非相干解调两种。
.
MASK信号的功率谱 与 2ASK信号具有相似的形式;
谱零点带宽是 M 进制数字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
B
2RB
2Rb log2 M
B 2 2 TB Tb log2 M
在 Rb相同时,MASK信号带宽是 2ASK的 1 / log2M 倍 。
Q
01
11
0
I
00
10
QPSK 相位路径 最大相位跳变 180°
.
23
n 改进思路:
信号点不作对角线移动 即双比特ab不同时跳变
Q
01
11
0
I
00
10
.
4 OQPSK (偏置或交错QPSK,Offset QPSK)
n 改进思路:
信号点不作对角线移动 即双比特ab不同时跳变
n 如何实现?
在QPSK调制基础上, 将两个正交分量的比特a和b 错开半个码元(1个比特时间) 使 ab 不可能同时改变
l 随着M的增加,星座图上的相邻信号点的距离会逐渐 减小(判决范围减小/噪声容限减小),导致抗噪性能 下降;设备复杂。
.
2 4PSK 调制
l 4PSK,也称正交相移键控 QPSK ——利用载波的 4 种不同相位 来表示数字信息。
l QPSK的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 (00、01、10 或 11)
l MFSK信号占用宽的频带,信道频带利用率不高
。
B
fM
f1
2 TB
l MFSK一般用于 调制速率(1/TB) 不高的衰落信道 传输场合。
.
§7.4.3 多进制相移键控 (MPSK) 1 基本概念
n 利用载波的M种不同相位表示数字信息。 n 信号矢量图(星座图):
.
l 随着M的增加,多相制信号可以在相同的带宽中传输 更多比特的信息,从而提高频带利用率。
l 误码性能与BPSK相同
00
Q 11
0
I
10
最大相位跳变:180° 发生在0011或0110交替时,
即双比特ab同时跳变时,信号点沿对角线移动。
.
21
n QPSK 缺点:
l 最大相位跳变180°,使限带的QPSK信号包络起 伏很大,并出现包络零点。
l 频谱扩展大,旁瓣对邻道干扰大。
.
n 改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