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论争-和林纾
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史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
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
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
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考进士不中。
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
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
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
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新文化运动1、猛烈批判传统文化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即由此为肇始。
2、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各种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社会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思潮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原名庆同,字仲甫。
安徽怀宁人。
早年留学日本。
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胡适(1891-1962)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10年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外部原因。
(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内部原因。
(三)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前的文学创作状况。
二、讲授内容(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开始了在民族存亡背景上的外部与内部双重的现代化努力,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在1898年前后发生。
1、甲午战争失败后,知识分子中的民族危机感日益强化,这种危机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先觉者开始寻求根本的变革。
2、寻求变革的努力带来了文化机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学的发展。
其体现在:第一,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
第二,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转移到民营出版业。
第三,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1、梁启超梁启超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性观念,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先导。
同时,他与当时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提倡“俗语”(白话),为现代白话文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2、陈独秀:提倡戏剧观念的更新。
3、王国维:真正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
4、鲁迅、周作人:提出“立人”的观点。
(三)、文学创作实绩1、诗歌:黄遵宪和南社诗人的创作。
2、戏剧:旧剧改良和文明戏。
3、散文:梁启超的“新文体”以及章太炎、章士钊的创作。
4、小说:政治小说、谴责小说、翻译小说和言情小说。
阅读书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思考题1、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如何的背景下出现的?2、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的意义?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二)了解外来文艺思潮对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影响。
(三)掌握20年代文学中出现的新文学社团与流派,以及他们各自的文学主张。
(四)了解20年代的文学论争。
(五)掌握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讲授内容(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3)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附:五四新文学之“新”:
新思想,新观念,新主题,新内容,新人物
新语言,新形式,新传播,新队伍,新成绩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一、文学社团的活跃
五四时期文学社团活跃的原因:思想活跃、言论自由、现代出版业的发展等
二、文学研究会
2.与学衡派的论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对立
1922年1月,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
胡先骕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学衡
派学贯中西,深受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认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建设新文学,思想倾向稳健保守。他们的观点受到新文学阵营的反击,以鲁迅的驳斥最为尖锐。他发表了《估〈学衡〉》,对学衡派进行了嘲讽和批判。论争体现了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对立
发起人:
郑振铎、沈雁冰、瞿世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许地山、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
缘起:
我们发起这个会,有三种意思,要请大家注意:
一,是联络感情。
二,是增进知识。
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
(《文学研究会宣言》)
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研究会简章》)
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国,从学于杜威,
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在
《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出版《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诸方面都有成就。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白话文学史》等。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历史渊源与外来影响自从鸦片战争打碎了清王朝老大帝国的沉沉昏梦之后,软弱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势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寻索富国强民的道路。
首先有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继之有戊戌变法,效法西方搞君主立宪;然后有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
但是,这些努力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1917年1月,由北大教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留美学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文章针对中国旧文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良文学的八项主张。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予以呼应。
接着,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来到《新青年》编辑部工作。
于是,一场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命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至此,中国文学的演变与发展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①“三界”革命的影响从1899年开始,梁启超陆续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口号,他所强调的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文学对国民精神的改造等主张对“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发生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②“言文一致”的变革“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
实学不兴,是为无民。
”在1897年以后,裘廷梁、陈荣衮等维新人士从“启民”的角度相继提出了白话和文言统一的主张。
③“域外文学”的启迪以林纾为代表的外国文学翻译使中国作家明白了传统小说与外国小说之间在文体表达上的巨大差异,促使他们学习并思考西方文学的表现方式。
④社会结构的转型⑤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民族工业、尤其是印刷业的发展,为报刊的大量印刷、发行提供了现实的物质保障,报刊是现代文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晚清文学不仅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且在思想内容以至文学形式方面都为五四新文学的萌生做了必要的准备。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为什么在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⑴政治方面: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题1.被鲁迅称为现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冯至2.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是叶绍钧3.被称为平民诗人的是刘半农4.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擂鼓的诗人"的是田间5.被称为农民作家的是赵树理6.被称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是臧克家7.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是闻一多8.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戴望舒9.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鲁迅10."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11.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12.倡导文学革命的第--篇理论文章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3.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大旗的是陈独秀14.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主张的是胡适15.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16.《新青年》的最初创办人是陈独秀17.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18.在理论上主张"诗体的大解放"的是胡适19.晚清"诗界革命"的主要人物之一是黄遵宪20.晚清倡导"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是梁启超21.晚清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裘廷梁22.《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的时间是1917年1月23.提出文学改革"须从八事人手"的文章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4.提出"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的是胡适25.主张文学要"赤裸裸的抒情写世",批判明前后七子和桐城派的是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27.五四时期提倡"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主张的是周作人28.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的是李大钊29.1918年,《新青年》发表的"专号"是"易卜生专号"30.五四时期反对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林纾31.批驳林纾对新文化运动大本营北京大学的攻击,申述北大"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的是蔡元培32.林纾的《荆生》是一篇影射小说33.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34.文学革命后戏剧方面提出"爱美的"口号,"爱美的"是指非职业戏剧35.五四时期发生"问题与主义"之争的两方是李大钊与胡适36.五四时期提出"整理国故"主张的是胡适37.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发生在1923年~1924年38.五四时期鲁迅参加编辑工作的刊物是《新青年》39.鲁迅的原名是周树人40.五四时期鲁迅的主要创作成果是小说集《呐喊》41.鲁迅最后十年在上海的光辉战斗业绩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写作上42.五四时期新诗诗体多样化和平民化道路的热心探索者是刘半农43.诗集《扬鞭集》的作者是刘半农44.提倡"问题小说"并创作最力的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45.未名社的乡土文学作家是台静农46.《地之子》是一部乡土文学小说集47.《乱弹及其他》是谁的杂文集瞿秋白48.欧阳予倩的剧本《泼妇》、《回家之后》是社会问题剧49.散文集《绿天》的作者是苏雪林50.早期小说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倾向,后期堕落为三角恋爱小说制作者的是张资平51.五四时期创作《隔绝》、《旅行》等小说的女作家是冯沅君52.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现代派诗人戴望舒53.创作小说集《花之寺》的女作家是凌叔华54.创作讽刺喜剧《一只马蜂》、《压迫》的剧作家是丁西林55.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56.中国现代最早的剧本是胡适的《终身大事》57.五四时期以创作"教育小说"知名的作家是叶绍钧58.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的作者是叶绍钧59.散文集《空山灵雨》的作者是许地山60.长篇小说《山雨》的作者是王统照61.抗日战争期间因进行抗日文化宣传活动,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的中国现代知名作家是郁达夫62.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郁达夫63.闻一多表达对祖国新生坚定信念的诗篇是《一句话》64.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和长篇小说《桥》的作者是冯文炳65.诗集《微雨》的作者是李金发66.现代著名作家中,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的是茅盾67.现代著名作家中,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的是老舍68.现代著名作家中,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的是巴金69.原名万家宝的现代著名戏剧家是曹禺70.老舍是满族作家71.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72.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1月73.郑振铎是哪个新文学社团的成员文学研究会74.创造社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75.成仿吾是哪个新文学社团的成员创造社76.创造社的文艺思想倾向主要是浪漫主义77.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的新文学社团是创造社78."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后期创造社倡导革命文学79.新月社的成立时间是1923年80.陈西滢是哪个社团的成员新月社81.《晨报副刊·诗镌》提倡和发表的主要是格律诗82.语丝社的成立时间是1924年83.孙伏园是哪个新文学社团的成员语丝社84.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重要贡献的是语丝社85.高长虹是哪个新文学社团的成员狂飙社86.胡山源是哪个新文学社团的成员弥洒社87.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88.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创造社89.以翻译外国文学、尤其是翻译介绍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为主要特色的新文学社团是未名社90.提倡和多发表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文章的新文学社团是莽原社91.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诗社团是湖畔诗社92.以"虚无的反抗"为思想特色的新文学社团是狂飙社93.致力于创作,被鲁迅评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沉钟社94.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是成立于辛亥革命前95.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96.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是南国社97.话剧团体南国社的主要成员是田汉98.阐述艺术之朦胧美的《艺术之本原与其命运》一文的作者是李金发99.阐述象征诗理论的《谈诗--寄沫若的一封信》、的作者是穆木天100.《谈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强调的象征诗特征是诗要暗示内生命的深秘101.现代象征诗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102.鸳鸯蝴蝶派文学盛行的时间是辛亥革命后103.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品《玉梨魂》的作者是徐枕亚104.鸳鸯蝴蝶派文学的主流是言情小说105.新文学社团中,对鸳鸯蝴蝶派的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进行批判、打击的是文学研究会106.鸳鸯蝴蝶派中坏的支流是黑幕小说107.《礼拜六》刊物是属于什么流派的刊物鸳鸯蝴蝶派108.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流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109.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主要是在1928年11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112.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地点是北京113.左联解散的时间是1936年1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革命作家的组织115.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两方是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116.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的时间是1930年117.中国诗歌会成立的时间是30年代初期118.《新诗歌》是哪个诗歌团体的会刊中国诗歌会119.两个口号论争中的两个文学口号指的是"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120.在革命文学论争中,提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所以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表达上述重要观点的是鲁迅121.《大公报•文艺》是哪一文学流派的刊物京派122.京派作家第一人是沈从文123.左联成立后,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的错误倾向进行批判、清算,错误倾向中最主要的是革命的罗曼蒂克124.左联清算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的错误倾向,通过哪一部作品的重版和写序言进行自我批判的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125.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大革命失败后126.太阳社是一个革命文学团体127.鼓吹标语口号文学发生于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期128.批判、否定鲁迅、叶绍钧、郁达夫、茅盾等"五四"以来卓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集中攻击鲁迅,这一宗派主义错误发生于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129.1928年鲁迅、茅盾和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其性质是革命文学内部的思想论争130.1928年鲁迅、茅盾和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其主要收获是在思想和组织上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准备了条件131.左翼作家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对革命抱着罗曼蒂克幻想,自以为高于一切人,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从译者身份认同看“五四”时期翻译论争
从译者身份认同看“五四”时期翻译论争作者:戚健来源:《速读·中旬》2020年第02期摘要:“五四”时期的译者身份认同表现出较强的歧异性与复杂性,导致了翻译规范的多元化以及各种翻译论争,其中最重要的有新文化派对林纾的讨伐、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交锋以及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论争。
《新青年》双簧信及林纾的落败可以归因于新文化派的西方认同与林纾的身份认同危机,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对垒源自新文化阵营内部身份定位的歧异,而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抗衡则体现了两大阵营文化认同的冲突。
关键词:身份认同;“五四”时期翻译;翻译论争一、引言在“古今中外”激烈冲撞的“五四”文化场域中,译者不同的身份结构、身份认识与定位、文化立场与心态等身份认同问题,必然或隐或现地体现在他们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当中,决定了这一时期翻译规范的多样性。
本文选取这一时期三次重大论争即新文化运动初期《新青年》对林纾的讨伐,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交锋,以及新文化运动晚期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论争,展示五四时期各种翻译规范的冲突及对中心地位的争夺,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分析和解释这些论争的根源、性质及意义。
二、《新青年》的双簧信——新文化派的西方认同与林纾的身份认同危机1915年9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新青年》创刊,打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但未激起多大反响,为了造势,1918年3月钱玄同、刘半农二人在《新青年》上自导自演了一场“双簧信”: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信《新青年》颂扬林纾,赞林译小说具有唐代小说的神韵,译笔雅健、译名香艳。
刘半农发文逐条予以驳斥,对林译小说痛加贬抑:一是所译之书选材不精;二是谬误太多,随意删改;第三也是最大的病根是“以唐代小说之神韵,迻译外洋小说”,刘半农指出,“当知译书与著书不同,著书以本身为主体,译书应以原本为主体;所以译书的文笔,只能把本国文字去凑就外国文,决不能把外国文字的意义神韵硬改了来凑就本国文” ,鲜明地表达了新文化派的译介观。
陕师大中国现代文学史函授作业附答案
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中文专升本科函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业题一、填空题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五四”文学革命在1917年发生,胡适在《文学改良诌议》中提出“八事”;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三大主义”。
3、“五四”前夕,林纾写了文言小说《荆生妖梦》攻击新文化运动,其中狄莫,金心异、田其美分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
4、鲁迅第一篇文言小说是《怀旧》,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第一本论文和杂文合集是《坟》。
5、李大钊在《什么是新文学》中,提出新文学必须有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
6、郭沫若20年代曾写过三个历史剧,它们是《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7、闻一多是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出版的两本诗集是《红烛》和《死水》,在新诗格律化方面,他主张写诗要讲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8、郭沫若的小说《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
9、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它的体裁是短篇小说;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它的体裁是话剧。
10、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于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的《解放日报》正式发表。
全文包括“引言”和“结论”两部分。
二、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
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2、文学革命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简述20年代的文学论争1、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开展了对林纾为代表的老牌守旧分子的批判。
守旧分子的代表有“国故派”的X师培、黄侃;翻译家林纾。
2、199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1921年,XX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驌、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在《甲寅》上的复古论调。
3、新文学阵营内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和退潮时期也发生着分化与斗争。
主要表现在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和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其一,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XX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于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其二,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其三,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一、理性精神的X扬。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三、个性化的追求。
四、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反对国粹主义;批判迷信落后思想;反对封建礼教,主X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揭示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对“整理国故”的否定和对欧化绅士的批判;对“打落水拘”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提倡等等。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
锐利如匕首投枪。
第二课:“五四”“文学革命”
在校学生,核心人物为傅斯年、罗家伦。在新文化运动“个性解放”思潮与北大当时 “兼容并包”的自由思想激荡下,该社以抨击旧文化、旧道德与提倡新文化、新文学 为己任,显示出青年人对时代的敏感及热情。新潮社扩大了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的影响,是此后新文化、新文学社团的前身或雏形。
傅斯年
罗家伦
“五四运动”
三、新文学初期之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
格泼辣幽默。聚拢在刊物周围的
一批人,包括鲁迅、周作人、林
语堂等人,因此被称为“语丝派”。
莽原社、未名社在鲁迅的支持下 成立,主要有青年作者高长虹、 尚钺、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 韦丛芜等。
4、浅草-沉钟社
浅草社成立于1922年,主要成员 陈炜谟、陈翔鹤、冯至;沉钟社 成立于1924年,由原浅草社成员 加上杨晦、蔡仪等组成。
图2-0-3 《学衡》书影
3、与章士钊的论战 《评新文学运动》 《评新文化运动》
五、新文学社团流派
1、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经周作人、朱 希祖、蒋百里、郑振铎、 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 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 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发
图2-3-25 “文学研究会”聚会合影
起,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题目是“论短篇小说”。原稿由研究员傅斯年记出,刊于《北
京大学日刊》,后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
“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 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
二、“文学革命”之反响
刘半农(1891-1934),语言学家,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参与者,作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现代文学第一章_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二、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 的思想解放运动, 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其中的组 成部分, 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 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 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 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 新思想、 新思想、新观念 为新文化运动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新文化运动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在思想启蒙上所做的两个 方面的工作:
(一)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 倡导思想自由。(破) (二)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立) 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 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地会转向对封建 主义文学的攻击。
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 (二) 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五 四新文化运动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 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 (三) 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 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双簧信” 双簧信”
为了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为了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1918年3月,《 年 月 新青年》上演了一场“双簧信” 新青年》上演了一场“双簧信”,在《新青 上同时发表了《王敬轩君来信》 年》上同时发表了《王敬轩君来信》和《复 王敬轩书》两篇争论文章。 王敬轩” 王敬轩书》两篇争论文章。“王敬轩”其实 新青年》编辑钱玄同的化名, 是《新青年》编辑钱玄同的化名,他把当时 社会上各种反对咒骂新文学的言论加以汇集 树立了复古派“王敬轩” ,树立了复古派“王敬轩”这样一个对立面 然后由另一个编辑刘半农发表“复信” 。然后由另一个编辑刘半农发表“复信”, 逐条加以驳斥, 逐条加以驳斥,在驳斥中阐明新文学倡导者 的主张。 的主张。
再评新文学论争中的林纾
国文 学 占正统地 位 的应 是古 文 ,而这 些作 品 的作者 多是 属 于精 英 阶层 , 即士人 阶层 。 由于 文化水 平 的差距 ,老 百 姓不 可 能理解 那 些文 人士 子 写出 的东西 ,话 语权 牢牢 地 掌握 在统 治 阶级 手里 ,文 化或 者具 体到 文学 成为 了统
“ 四”时 期 ,林纾 因反 击 《 青年 》 团体 的钱 玄 五 新 同、刘 半农精 心 设计 的那 封对 他充 满贬 抑 和揶 揄之 意 的 “ 双簧 信 ”,写 了对 钱玄 同 、胡适 、刘 半 农 、蔡元 培等 人 进行 人身攻 击 的小 说 《 荆生 》 《 梦》 ,并 就对 中 国 妖 传统 文化 态度 、文 言 与 白话的 关系 与地 位等 问题 与 蔡元 培 论 辩 ,遭 到新 文化 阵 营 的猛 烈 批 判 。这 个 曾被 视 为 “ 罪 于名教 ”的维新 党 ,一 个把 近两 百部 外 国文 学作 得 品介 绍给 中 国读者 的 “ 一代 译 才 ”,几 乎一 夜之 间变 成 了向新文化运动猖狂反扑的 “ 封建复古派”的代表,成
像 就 显不 出 自己进 步 ”Ⅲ。事实 上 ,历 史 的真 实往 往 和 我 们所 得 知的 事实 有很 大差距 ,对 于林纾 ,我 们 不仅 要 承 认 他 在 翻 译 西 方 小 说 上 对 中 国文 学 所 作 出 的 巨 大 贡 献 , 同样 ,对他 在新 文 学论争 中的行 为也 要作 出公 允 的
评价。
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古 典 的汉 字 ,必然 发展 了一种特 殊 的阶级 利 益 。不管 哪个 国家 , 如果 诵读和 书 写 的能力 只 限于知 识阶 级 的时候 , 那么 这个 阶 级的人 们就 必 然获 得政 权 ,而且 永远 掌握 着 它 。这个 阶 级的人 们就 是 不去 组织 政府 ,也 会 比一般 人
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风尚的转变——以新文化人与林纾之论争为中心
l 2 O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1 3年 第 1 期
的哈 葛德 的作 品 归入 二 流 以下 , 一边 毫不 客 气 地 点名 批评 林 纾用 记叙 体 的古 文 翻译 莎士 比亚 戏剧 及其 译文 中 的 讹 错 。 文 学 革 命 者 欲 “ 立 新” 必 先 “ 破 旧” , 因而对林 纾 的批 评 与新 的文 学 翻译理 论 、 原则 的确 定是相 伴 而生 的 。胡适 曾经 说过 : “ 今日 所谓 有 主义 的 革 命 , 大 都 是 向壁 虚 造 一 些 革 命 的 对象 , 然后 高喊 打倒那 个 自造 的对 象 。 ” l 3 l 2 林 纾 可 以说 就是 钱 、 刘“ 自造 的对 象 ” 。具 有 博士 头 衔 , 身 为北 大教 授 、 文 学革 命 的 发起 人之 一 的胡 适 , 无 疑 是具 有影 响力 的 。对 林 纾 的批 评声 势 经 由胡 适 的 确认 不 断扩大 , 加速 了文学 翻译 趋 向的转变 。
一
、
新 文 化 人 批 判 林 纾 三 部 曲
众 所周 知 , 林 纾 用 豪 杰 译 法 翻 译 了 大 量 外 国 文学作 品 , 在 晚清 时期 影 响 很 大 。进 入 2 O世 纪 , 随着西 学 东 渐 日益 深 入 和新 式 教育 的 蓬 勃 发 展 , 具 有新 知 识 结 构 和 理 念 的 知 识 分 子 开 始 大 量 涌 现 。以陈独 秀 、 李 大 钊 为 首 的新 文 化 人 提 倡 新 文 学, 反对 传统 的 旧文 学 , 也 涉及 到对 林纾 及 其 文 学 翻译 的批判 。 ( 一) 一 出双 簧戏 林纾 新 文化人 对 林 纾 的 批 评 , 始 于 钱 玄 同 与 刘 半 农 上演 的一 出双簧 。1 9 1 8年 3月 , 钱 玄 同化 名“ 王 敬轩 ” 致信《 新青年》 , 从 神韵 、 译笔 、 译 名 三个 方 面 评 价林 纾 的 翻译 , 恭 维 其 译 作 具 有 唐 代 小 说 的 神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1
一.文学思潮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文学革命的背景和动力1、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2、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3、辛亥革命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是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新青年》的两项主要工作(1)倡导思想自由,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2)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五四文学革命(1)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1917年1月)(2)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的第二篇宣言(1917年2月)三十年代一、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革命文学”的提出:1928年,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孟超等组织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李初梨、成仿吾、冯乃超等后期创造社成员创办《文化批判》。
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文艺青年要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留声机”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2、倡导者与鲁迅、茅盾的论争:成仿吾:《全部批判之必要》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麦克昂:《桌子的跳舞》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学的阶级性》茅盾:《从牯岭到东京》3、论争的焦点:①在倡导“革命文学”的时候如何认识和对待“五四”文学革命;②在确立革命文学观念的时候,如何阐释文学的本质及使命?二.文学社团流派文学研究会: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
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浪漫新月社:“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
代表人物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着重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随笔性的“语丝体”,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甚大。
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代表诗人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蕙的风》)、冯雪峰,“专心致志做情诗”,诗集《湖畔》。
浅草——沉钟社1922年于上海成立浅草社,1934年沉钟社解散,代表人物有陈翔鹤、冯至、陈炜谟、杨晦、林如稷等,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持久的社团。
新文学阵营与封建复古主义的三次斗争
新文学阵营与封建复古主义的三次斗争a.林蔡之争林蔡之争指的是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和蔡元培为代表的新文化阵营的论争。
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极力反对以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于是便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称他们“覆孔孟,铲伦常”,“尽反常轨,侈为不经之谈”。
针对林纾的攻击言行,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重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李大钊、鲁迅等也发文谴责“国粹家”的历史倒退行为。
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b.与“学衡派”的论辩“学衡派”以1922年9月在南京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而得名,其同仁梅光迪、吴宓、胡先骕曾留学美国,寝馈西洋文学,多受当时带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
“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激进行为甚为反感,他们试图以学理立言,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他们着手整理研究和维持传统文化,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某些偏激的弊病不无中肯的批评,代表了文化重构过程中的另一种趋向稳健的文化抉择。
针对“学衡派”的攻击,鲁迅发表了《估学衡》,抓住一些实例以揭破此派“学贯中西”姿态下的窘迫。
此外,有许多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拥护者先后写文迎击,批驳“学衡派”的保守立场。
c.与“甲寅派”的论争甲寅派是以章士钊为首的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甲寅》杂志,他们反对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学,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方面来论证文言文的优越,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由于章士钊是北洋军阀政府文化统治机构的掌权者,成为镇压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学阵线全力反击,撰写了许多批判“甲寅派”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批驳了“甲寅派”阻挡新思潮的本质。
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风尚的转变_以新文化人与林纾之论争为中心_任淑坤
2013年1月第38卷 第1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Jan.2013Vol.38 No.1语言学研究五四时期文学翻译风尚的转变———以新文化人与林纾之论争为中心任淑坤!(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摘 要:五四时期翻译风尚的转变,以新文化人对林纾的批判为分水岭。
在这场论战中,林纾很快落败并成为文学翻译的反面典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过这场论战,以林纾为代表的用文言翻译西方小说,具有“删译、改译、选材零散没有系统”等特征的翻译退潮,代之以直译的方法翻译西方名著,翻译风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新文化人;林纾;论争;风尚;改变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3)01-0119-05 社会风尚的变化都会经历一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中国五四时期翻译风尚的转变亦是如此。
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直译”相对于“豪杰译”来说并未占有绝对优势,至五四时期直译外国的名著几乎成了共识。
但这一转变并不完全是译者自然选择的结果,更有其它因素的推波助澜。
其中,林纾与新文化人之间的论争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也是翻译风尚转变的一个分水岭。
一、新文化人批判林纾三部曲众所周知,林纾用豪杰译法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在晚清时期影响很大。
进入20世纪,随着西学东渐日益深入和新式教育的蓬勃发展,具有新知识结构和理念的知识分子开始大量涌现。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新文化人提倡新文学,反对传统的旧文学,也涉及到对林纾及其文学翻译的批判。
(一)一出双簧戏林纾新文化人对林纾的批评,始于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一出双簧。
1918年3月,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信《新青年》,从神韵、译笔、译名三个方面评价林纾的翻译,恭维其译作具有唐代小说的神韵,译笔雅健,译名中充满了“香”“艳”“情”[1]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纾(1852~1924)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他不仅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翻译家而颇受推崇,同时,又被视为封建文化的卫道士而备受指责。
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他既具有传统的知识分子所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开放维新的情怀。
林纾通过他的翻译小说,向国人介绍世界文学名著,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意识,并在客观上提高了小说,尤其是翻译小说的地位。
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种有别于传统语文的新文体,促进了语言和文体的变革。
他对于新文学倡导者们的批评与攻击,进行了毫不示弱的猛烈还击,甚至是无情地影射与谩骂,以一种卫道者的坚定信念与殉道者的悲壮情怀,力图拯救古文即将衰亡的命运。
值此先哲逝世80周年之际,缅怀林纾对于翻译小说以及西方文化传播的重大贡献,并重新评价他与新文化倡导者的激烈论战。
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等,福建闽候人。
光绪壬午年(1882年)中举人,后因会试屡败而绝意仕途,以教书、著译和绘画为业,先后任教于杭州东文精舍、北京金台书院、京师大学堂和孔教大学等处。
林纾是一个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积极投身于爱国和维新运动,决心“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1]。
然而民国建立之后,目睹政局动荡,国是日非,他于是转而眷念光绪,并以清朝遗老自居。
以后又以“圣人之徒”自命,以“卫道匡时”为己任,拼命反对新思想,从一个晚清时期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蜕变成为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挂帅人物。
林纾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章大家,著述多达40余部,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剧本、文论、笔记和绘画等多种,其中以古文《畏庐文集》全三集最为著名,外加他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180多种,可谓著作等身。
林纾的古文创作,直接受到桐城派的影响,虽不能完全摆脱“文以载道”观念的束缚,但也少有梁启超等人的“工具论”思想,较少涉及社会变革等重大题材。
其作品主要以小品文为主,多描写凡人琐事,叙述亲情友情,善于“叙悲”,情真意切。
他的游记摹山范水,写景状物,独特不俗。
钱基博说他“工为叙事抒情,杂以恢诡,婉媚动人,实前古所未有”[2]。
由于林纾终其一生都是研读、教授和写作古文,于是古文便流进了他的血脉,铸就了他的灵魂,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独特的嗜古情怀,无疑决定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时代突飞猛进、思想剧烈变革之际的悲剧命运。
他认为:“天下之理,制器可以日求其新,惟行文则断不能力掩古人。
”主张作文要以桐城派所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强调“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3]。
然而,戊戌维新之后,梁启超等人创立新文体,桐城派古文逐渐失去了往日独霸文坛的地位,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亦戚戚然忧”。
面对古文日益衰败的现实,林纾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古文之弊久矣!”可是,他并设有认识到这是古文不能适应时代需要而将走向衰亡的必然趋势,反而指责“俗士以古文为朽败”,“轻蔑左马韩欧之作,谓之陈秽,文始辗转日趋于敝,遂使中华数千年文字光气一旦黯然而熸”,认为“斯则事之至可悲者也”[4]。
待到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主张废弃古文,改用白话,这在以“圣人之徒”自命,以“卫道匡时”为已任的林纾看来是无法忍受的,于是他挺身而出,向新文学的倡导者们猛烈宣战,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场激烈论战就此展开。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明确提出:“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同年2月8日,林纾即在上海《国民日报》上发表《论古文之不当废》,批驳胡适的观点,反对废止古文。
胡适从美国致函陈独秀说:“林先生为古文大家,而其论‘古文之不当废’,‘乃不能道其所以然’,则古文之当废,不亦既明且显耶?”此信公开发表于同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三卷第3号,但林纾并未予以反击,而且此后两年,或者因为真的说不出所以然,或者因为不屑与青年人争论,林纾只是在文学讲习时会讲授古文,或者编撰《古文辞类纂选本》等,企图以实际行动“力延古文之一线”。
但是,新文学的倡导者们并没有因此而忽略他。
为了鼓吹“文学革命”,推动白话文运动的发展,以胡适、陈独秀为首的革命阵营对历史上的古文家无不痛施攻击。
如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就把“明之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之归、方、刘、姚”称为“十八妖魔”,钱玄同更是直斥其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林纾作为当时著名的古文大家,自然就被视为旧文学的代表,钱玄同的《寄陈独秀》、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都指名或不指名地批评林纾。
其中,以钱玄同和刘半农所演的那场双簧戏最为著名。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写了一篇《致〈新青年〉编者书》,装模作样地把林纾吹捧了一番:“林先生为当代文豪,善能以唐代小说之神韵,迻译外洋小说。
所叙述者皆西人之事也,而用笔措辞,全是国文风度,使阅者几忘其为西事。
是岂寻常文人所能企及?……林先生所译小说,无虑百种,不特译意雅健,即所定书名,亦往往斟酌尽善尽美。
如云‘吟边燕语’,云‘香钩情眼’,此可谓有句皆香,无字不艳。
‘香钩情眼’之名,若依贵报所主张,殆必改为‘革履情眼’而后可,试问尚复求何说话?”刘半农则在《复王敬轩书》中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林先生所译的小说,若以看‘闲书’的眼光去看他,亦尚在不必攻击之列;……若要用文学的眼光去评论他,那就要说句老实话:便是林先生的著作,由‘无虑百种’进而为‘无虑千种’,还是半点儿文学的意味也没有!……林先生之所以能成其为‘当代文豪’,先生之所以崇拜林先生,都因为他‘能以唐代小说之神韵,迻译外洋小说’;不知这件事,实是林先生最大的病根。
”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以林纾作靶子,其目的在于批评今人而作古文的文学现象,进而为推行白话文扫清道路。
面对新文学的倡导者们一阵阵的猛烈攻击,林纾实在忍无可忍,决心予以反击。
他很快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荆生》,在1919年2月17、18日上海《新申报》的《蠡叟丛谈》专栏上发表。
小说描写“皖人田其美”(影射陈独秀)、“浙人金心异”(影射钱玄同)和“不知何许人”的“狄莫”(影射胡适)同游陶然亭,对孔学、伦常和文言肆意攻击。
这时,住在陶然亭西厢的“伟丈夫”荆生破壁而出,指着三人先是一通大骂,然后痛打一顿,赶下山去。
林纾在跋语中假意埋怨荆生“多事”,说道:“禽兽自语,于人胡涉?”但他也知道心目中盼望的“伟丈夫”荆生实际上是难以出现的,于是又无可奈何地说:“如果混浊世界,亦但有田生、狄生足以自豪耳,安有荆生?”有人据此考证说,林纾写这篇小说“大有深意”,是希望当时安福系的军阀徐树铮出来大兴“文字狱”,将提倡新文学运动的人物一网打尽,但此说未必是真。
即便林纾真有此意,那些识字不多的军阀们也领会不到如此“深意”,那岂不枉废了他的一片苦心?随后在1919年3月19日至22日,林纾又在同一栏目发表短篇小说《妖梦》,讲述他的门生郑思康作了一个怪梦,梦见一个长髯人请他往游阴曹。
他们来到一座城市的广场上,见一门上大书“白话学堂”,门外有一联云:“白话神通,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入第二门,见匾上大书“毙孔堂”,又一联云:“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校长元绪(影射蔡元培)、教务长田恒(影射陈独秀)和副教务长秦二世(即胡亥,影射胡适)出来相见,并咒骂孔丘,攻击伦常。
郑思康愤而告辞,忽见金光闪处,罗目候罗阿修罗王直扑白话学堂,攫人而食,并化为臭粪。
林纾最后大笑说:“快哉!……果如是者,国家承平矣!”在这里林纾就是以小说来发泄他与新文化运动不共戴天的激愤之情。
这两篇小说显然只是图一时之快的泄愤之作,真正能够代表林纾思想的是他的《论古文之不当废》、《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以及给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一封公开信这三篇文章。
早在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后不久,林纾就发表了《论古文之不当废》,反对废除古文。
两年后,即1919年他又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对古文的衰落感到十分无奈,悲哀之情溢于言表。
也许林纾觉得这两篇文章没有任何分量和影响,于是就特地致函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公开表示对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阵营的强烈不满和责难。
此信最先刊于1919年3月18日的《公言报》,后遍登于京沪诸报,反响甚大。
尝有一议论说:清朝举人林纾上书清朝进士蔡元培,状告清朝秀才陈独秀,互相攻讦,斯文扫地矣!更有古文家严复对此也不屑一顾,在致友人的信中说:“革命时代,学说万千;然而施之人间,优者自存,劣者自败;虽千陈独秀,万胡适、钱玄同,岂能劫持其柄?则亦如春鸟秋虫,听其自鸣自止可耳。
林琴南辈与之论较,亦可笑也。
”在这篇《致蔡鹤卿太史书》的长信中,林纾以一种忧国伤时的情怀,痛陈历次革命而中国却毫无进步的现状,责难北大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并在教学上尽废古书,专用白话。
蔡元培随后发表《答林琴南书》,主要作了两点申辩与反驳:在北大并无“覆孔孟、铲伦常”之说,《新青年》杂志中偶有对于孔子学说之批评,然亦是由于“孔教会”等托孔子学说以攻击新学而发,初非直接与孔子为敌。
北大教学也并未尽废古书而专用白话,而且提倡白话之人均“博极群书”,“能作古文”。
同时,他还公开声明:“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5]。
蔡元培的回答似乎软弱无力,但敢于公开强调“兼容并包”,对新思想的传播毕竟起到了一定的庇护作用。
林纾以近古稀之年,“拼此残年以卫道”,表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坚韧的人格力量。
就在致函蔡元培的第二天,他写完了反对“家庭革命”的小说《演归氏二孝子》,并在跋语中表白:他之写小说攻击某些人,既不为名,也不为利,非故意跟年轻人过不去,“盖所争者天理,非闲气也”。
“至于将来受一场毒骂,在我意中,我老廉颇顽皮憨力,尚能挽五石之弓,不汝惧也。
”[6] 果然不出其所料,他的小说和公开信一发表,顿时舆论大哗,招致了更猛烈的抨击。
在强大的攻势面前,林纾不得不写信给各报馆,公开承认过听传闻和“有过激骂詈之言”等过错,但内心深处并未服气。
1919年4月5日,林纾在《公言报》上发表了《腐解》一文,流露出作为一个落伍背时的“殉道者”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尽管如此,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林纾仍在坚守着他的孔孟之道和古文阵地。
1924年5月,他已经病入膏育,但还亲往孔教大学讲授最后一课《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课后有一首《留别听讲诸子》诗云:“任他语体讼纷纭,我意何曾泥典坟?驽朽固难肩此席,殷勤阴愧负诸君。
学非孔孟均邪说,话近韩欧始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