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50f1fe249649b6648d747b9.png)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2012年11月16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青年杯"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共听了16节课,上课教师课题自备,包括《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循环结构(二)》,《有趣的杨辉三角》,《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分法与方程的解》,《二项式定理》,《算法的概念》,《导数的概念》,有些内容是两个老师同上,也就是同课异构,每节课都很有特色,听完课后,听有经验的专家点评,并向专家请教了许多问题,回来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思考实践,真正感受到这次观摩活动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一.学生教师双主体的地位改变这次观摩活动中,每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
在实践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去解决一个新的问题。
如《有趣的杨辉三角》这节课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西钦州灵山中学的赵金成老师,她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过度自然流畅,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由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探讨完成的,当然这与老师的引导和点播是分不开的。
本节课赵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四个问题设计问题1:计算()n ba+通过填表你发现什么规律?问题2:观察“杨辉三角”你能得到哪些数字规律?(学生填到课前发的习题纸上)问题3.请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试着证明你的猜想。
问题4.请各小组派带代表发表你们的看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杨辉三角中蕴含的数字规律,再通过小组全班的探讨交流证明发现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注重运用了转化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把观察到的规律证明化归为组合数性质的应用,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结合,体现了真正的探究-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法。
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总结
![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9b5929b4daa58da0114abb.png)
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总结为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减负增效、规范办学的要求,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规范月”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学校决定由督导室牵头,各年级、各处室协办,于九月份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
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9月8日,学校成立了由朱校长总负责、张书记总督查的活动领导小组,由杨华文主任、汤玉璋主任具体负责,在上学年五、六月份初赛的基础上,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了姜娟娟、刘吉利、朱正明、方云、梁波、朱海燕、苗茜、邹松、迟庆平、沈娟、柴兆军、詹澜、杨庆峰、姜振君、张永梅、王展妮、赵霞、吕海霞、相根等开课教师。
这些老师都是近年来我校涌现出来的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业务水平和教学基本功,对其他青年教师的成长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让其他青年教师有一定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10日晚7点,我们专门召开了开课老师会议,对开课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开课第3周,展示活动正式开始,各位开课老师进行了认真准备,刘吉利、朱海燕、张永梅、苗茜等开课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备课精心,上课精彩,大部分课堪称精品。
既遵循“诱思探究”理论,又符合新课改要求,每个老师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在课堂上,语文学科刘吉利老师一直鼓励学生去“悟”、去“练”,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得到尽情展现。
数学学科朱海燕、方云等老师针对学生实际,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入了几个学生很熟悉的基本函数图象,从直观入手,从具体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从感性到理性地概括出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由浅入深,循循善诱。
英语学科苗茜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富有感染力。
文章处理环环相扣,由易到难,条理清晰。
迟庆平老师问题设计合理,学习目标明确,让学生心中有数。
邹松老师以学生表演剧本的方式授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物理学科沈娟和柴兆军等老师都能注重实验探究,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之中,逐步对现象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总结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a6f98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4.png)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总结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中,我承担了一节初中数学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这次展示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也深入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以下是对这次展示课的总结。
首先,我意识到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展示课前,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教案的设计与调整。
我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选择了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通过多次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我最终形成了一份清晰明确的教案。
这次展示课的成功表明了充分准备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其次,我发现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导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
我先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最后总结出相关规律。
这种引导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同时,我也发现在引导过程中我有时候会给予学生过多的提示,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够自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平衡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关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第三,互动和合作在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次展示课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
在学生的讨论中,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这使课堂充满活力。
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促进彼此的学习。
教师在其中起到促进交流和引导思考的作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最后,我认识到评价和反馈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在这次展示课中,我使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
我注意到通过评价和反馈,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课的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许多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
![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bb41b869dc5022aaea004c.png)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重庆市实验中学校马林刚2012年11月15至20日,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邦耀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巴南区中学数学名师室的成员一行和重庆市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及各区县教研员一起在安徽省黄山市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
第一次和全国的同行和全国高中数学的教育专家在一起交流学习,不仅领略了十几节各省市派出的选手介绍的各自的课堂实录,还学习了现场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参加了CASIO公司对图形计算器的应用的讲座,学习了中国教学学会中数专委会的章建跃副理事长的总结发言。
经过认真的思考、沉淀,现将学习的经验总结如下: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中教学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参赛教师的水平很高,对很多熟悉的经典高中数学内容都有很新鲜、专业的诠释。
如福州一中的危志刚老师和银川实验中学的李巍老师都讲的是《正弦定理》,在教材的处理上分别用了从定性把握到定量刻画引入课题,借助几何画板对正弦定理进行了探索、体验,最后得出结论;李巍老师从实际问题引入,从直角三角形中存在的边角关系类比到一般三角形,经历了提出问题、发现定理、问题驱动、再看定理、提出猜想、证明定理、多法证明、深化定理、解决问题、应用定理。
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但是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老师的智慧,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本质。
二、不管何种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关注全体,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永远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所观摩的展示课中,有的学校把学习小组坐成圆圈,大多数学校仍然是都面对讲台,有的学校教室四周都是黑板,大多数学校都使用了电脑软件和展示台等工具。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展示了数学课堂的魅力。
三、有很多大胆的有价值的尝试。
如《解析几何》序言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启发。
专家和观摩教师、参赛选手的互动也是产生智慧碰撞的火花的时候,点评专家都是赛前观摩了整节录像课后对所点评的课进行了分析,大多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总结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63146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9.png)
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总结为了给全体青年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平台,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为期两个月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公开课几乎涉及所有学科,共有30位老师参与,参加听课的老师达到798人次。
研讨活动充分体现了以指导青年教师业务为宗旨,以课堂改革为动力。
总的来看,他们青春澎湃,激情四溢,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个性和风采,充分激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充分激发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课前备课充分,设计合理。
全体教师接到通知后高度重视,积极准备,精心选择课题,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并翻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
在教案的撰写上,既详细又认真,又不忘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还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
其次:课堂构思新颖,激情洋溢。
本次公开课上,或者通过播放有吸引力的影片引课,或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为课堂营造了较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精彩的影片图片使知识的讲授变得生动客观。
这些巧妙的构思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愉快会成为学习兴趣得以保持的重要途径。
另外,老师们大多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激情洋溢。
课堂上,男教师声音洪亮,语言铿锵有力,很有感染力。
女教师音质优美,语气柔和亲切,极具亲和力。
在这样的课上,不仅老师的风采得到展示,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学得积极,老师教得轻松,是真正的相互促进,融洽和谐。
再次,课堂驾驭能力基本具备。
30位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放收自如。
设计的问题合理科学,针对性强,大多数教师都能把握重点和难点,解决核心问题。
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
![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https://img.taocdn.com/s3/m/d886cb0fbed5b9f3f90f1cae.png)
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暨大会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章建跃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大家好。
受本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组委会、评委会的委托,我给大会作总结报告。
本次活动受到全国高中数学教师、数学教研部门、各会员单位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行业的1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覆盖范围广,参与热情高。
各会员单位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很多会员单位从两年前就开始布置、落实本项活动,把工作细化在过程中,积极组织当地广大高中青年数学教师参与观摩活动,引领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以观摩与评比活动带动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各会员单位为本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办方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本次活动投入了很大精力,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协办方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媒体支持《中国数学教育》&《数学周报》社为本项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安徽省黄山万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会议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特别要感谢各位参赛选手,你们付出了巨大的智力劳动,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本次活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我代表大会组委会、评委会对你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祝贺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贺你们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为了提高本项活动的水平,更好地发挥优秀课的示范性作用,我会学术委员会专门成立课题组,专门研究制定了《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价标准(修订版)》,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委工作基本要求》(试行稿,2012年),对评委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各位评委不仅要事先对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和课堂实录进行仔细阅读、观摩,在现场还要聚精会神地观察选手的表现,根据参赛选手的预设和现场生成,做出评判,并给出点评。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1e098c5ef7ba0d4a733bf4.png)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1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大家好。
受本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组委会、评委会的委托,我给大会作总结报告。
本次活动受到全国高中数学教师、数学教研部门、各会员单位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除西藏、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行业的1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覆盖范围广,参与热情高。
各会员单位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很多会员单位从两年前就开始布置、落实本项活动,把工作细化在过程中,积极组织当地广大高中青年数学教师参与观摩活动,引领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以观摩与评比活动带动课堂教学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各会员单位为本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承办方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本次活动投入了很大精力,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协办方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媒体支持《中国数学教育》&《数学周报》社为本项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安徽省黄山万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会议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特别要感谢各位参赛选手,你们付出了巨大的智力劳动,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本次活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我代表大会组委会、评委会对你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祝贺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贺你们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为了提高本项活动的水平,更好地发挥优秀课的示范性作用,我会学术委员会专门成立课题组,专门研究制定了《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价标准(修订版)》,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委工作基本要求》(试行稿,20xx年),对评委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范文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fa086b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4.png)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范文引言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次的探索与尝试都显得弥足珍贵。
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更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对本次赛课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本次赛课活动旨在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学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
二、活动筹备1. 组织机构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联合教研组、教师发展中心共同组织。
2. 活动宣传通过校园网、公告板、教师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确保每位青年教师都了解活动信息。
3. 报名与选拔开放报名通道,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通过初步筛选,确定参赛教师名单。
三、活动实施1. 赛前准备参赛教师根据赛课主题,准备教学设计,进行多次试讲,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2. 赛课过程教师们展示了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从课堂导入到内容讲授,再到互动讨论,每一环节都体现了教师的巧思与创意。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 专家评审由资深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
四、活动亮点1. 教学创新许多教师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案例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等,展现了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
2. 学生主体参赛教师普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教学反思赛课后,教师们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体现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我提升意识。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1. 时间安排部分教师反映准备时间不足,建议未来活动应提前通知,给予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2. 教学资源有教师提出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教具等支持不够,建议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
3. 专业培训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学法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能力。
六、活动成果1. 教学技能提升参赛教师通过赛课活动,教学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能力。
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观摩感想[范文大全]
![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观摩感想[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18644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8.png)
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观摩感想[范文大全]第一篇: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观摩感想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观摩之后感张坂中心小学黄锦銮11月,我来到泰宁参加“智慧、互动、成长”第6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又是在泰宁县这个景色宜人、山清水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心情倍感激动与荣幸。
泰宁的泰和祥宁、宁静清幽的统一格局与闽南的喧啸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让人有一种说不清的舒服。
此图为泰宁火车站,当时夜色已暗。
出了站我们来到“泰宁大饭店”报到。
这次学习我现场观摩了以下几位名师的课堂,又听了他们对于简约教学的解读,真是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原有的认识,更让我感受到“数学不难”、“数学好玩”。
名师们都赶时间返程却不赶课。
9日上午的第一场就是许卫兵老师的现场课堂教学和讲座。
(出示)《常见的数学关系》一课,许老师的课前谈话到情景导入无不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他让学生谈自己的兴趣爱好、猜老师的兴趣爱好从而引出一幅漫画“三代人的赶集”让人深思。
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发展的使命感进行了适时有效的教育。
许老师出示限速80km/h图标。
逐个分析理解数字、单位、并深挖隐藏在单位中的数量之间关系式。
《认识比》他从王阿姨配蜂蜜水的小故事开始的,发现蜂蜜和水的倍数关系,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上得到“份数”,再有“份数”引出配比,逻辑严谨,为学生直观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这一设计有效地将“比”与“倍数”“份数”,二年级“除法”等旧知识有机联系,恰到好处。
上完两节课后就是他的讲座《简约,何以不简单?》。
许老师把讲座的内容浓缩成一首诗一样的提纲。
(出示)主要讲述了他在探索简约课堂的整个光辉历程。
9日下午的第二场是罗鸣亮老师现场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他的讲座。
(出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先猜图形再让同学们给所准备的图形分类并逐个分析解剖。
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体会
![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37704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7.png)
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体会
作为听课的观众,我参加了一个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并且对此活动有着一些体会。
首先,这个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青年教师们在这个展示活动中展示了他们的教学才华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他们充满激情地讲授课程内容,并且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参与度很高。
其次,我注意到青年教师们在课堂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
他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他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青年教师们还注重课堂的情感教育。
他们在交流中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通过表扬、鼓励和激励,他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课堂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总的来说,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个活动,我看到了青年教师们的教学才能和创新精神,也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我相信他们会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2024年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
![2024年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d179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2.png)
2024年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总结
在2024年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活动中,我深感荣幸能够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和经验。
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鼓励,同时也开拓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首先,我非常感谢组织者给我这次机会。
这次比赛让我有机会向其他青年教师展示我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
从其他参赛教师的优秀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让我深感受益匪浅。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注重了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利用多媒体、小组合作和案例分析等,我努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注重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我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评价方面,我尝试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小组合作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比赛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和交流机会。
通过与其他青年教师的交流和比较,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第 1 页共 1 页。
观摩数学教研活动总结(3篇)
![观摩数学教研活动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e6c1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e.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区内外知名数学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了观摩与研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
二、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活动邀请了区内外知名数学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数学课堂的构建与优化、数学教学评价等方面。
讲座中,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2.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期间,我校数学教师们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这些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研讨在观摩课后,教师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大家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专家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三、活动收获1. 理论知识得到提升通过专家的讲座,教师们对数学教学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与优化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2. 教学方法得到丰富在观摩和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活动使教师们对数学教学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4. 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活动不足1. 部分教师对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2. 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凑,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参与研讨。
3. 部分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五、改进措施1. 提高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确保活动效果。
2.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教师能够充分参与研讨。
3. 加强对教师活动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活动内容的理解。
精彩纷呈 示范引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回顾与思考
![精彩纷呈 示范引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回顾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f5df42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5.png)
精彩纷呈示范引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回顾与思考2019年5月17日,江苏省南通百步梯数学学科研究与教学服务中心联合教育部青年数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江苏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徐丰、江苏省南通市委副市长夏金海,二百多名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省内外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代表共聚一堂,共同观摩学习两节典型优秀课程、赏玩三场大师工作坊、参观六家“优秀数学示范课堂”,圆满举办完毕。
现场精彩纷呈,展示了国家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全新API最新指标实施背景下,以“三和训练”助力实验班教育创新高潮的新突破,以及探讨课堂管理的常态与转折等精彩内容,同时,九洲等“优秀数学示范课堂”专家介绍他们的教学理念及改变过程,激发了全体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参观者对于当地教师们优美课堂スタイル和卓越教学实践充满了赞叹。
他们赞许教师们从不断探索教育科学新知,释放学生主体活力,打破科学思维传统模式,开设实践性强、综合性强、讲授思路清晰、示范渗透力强的课程,他们把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
参观者们深信,与会的青年数学教师们弘扬科学精神,示范先进之风,真正将“求实”“创新”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之中,将为数学的发展和普及,为学生的学习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当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数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在优质优秀课程观摩与展示启发出新的传统,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思路完美结合启发出新的哲学,在沟通与启迪中拉开新的序幕。
未来,这些观摩者们可以运用示范引领的心得体会,以更充满激情的教学态度和新的教学思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从而提升国内各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观摩学习总结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观摩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f25be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2.png)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观摩学习总结在教学方面,作为一个年轻的新教师,我努力向老教师学习,尽量多地听他们的课,从中汲取经验。
从____年____月下旬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
在培训中使我认识到,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其次,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再次,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最后,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期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总之,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总的来说,一学期来,我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学习。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观摩学习总结(二)学校领导让我带张立群老师。
我知道这份工作意义。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
我深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一个学期以来,我本着“共同学习,互帮互助”的理念,给年轻人机会,给年轻人压力的宗旨,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她。
优秀教师观摩总结报告
![优秀教师观摩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839f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9.png)
优秀教师观摩总结报告1. 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我参加了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观摩活动。
通过观摩这位教师的授课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我深感到优秀教师的魅力和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我在观摩中所学到的优秀教师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
2. 优秀教师的特点经过观摩,我发现这位优秀教师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2.1. 知识渊博这位优秀教师对教授的课程内容非常熟悉,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他能够清晰地向学生解释复杂的概念,并给出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2. 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这位教师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课堂中,他能够迅速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3. 互动式教学在观摩的课堂中,这位优秀教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学生们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4. 爱岗敬业这位教师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关怀。
他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
他倾听学生的心声,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 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在观摩这位优秀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3.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秀教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他们设立一定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解决,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优秀教师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展示、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知识的魅力。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4957ed443323968001c924c.png)
第六届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心得作者:李美艳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6期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530021) 李美艳2012年11月16日 1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六届青年杯”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共听了16节课,包括《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循环结构(二)》《有趣的杨辉三角》《二分法与方程的解》《二项式定理》等.有些内容是两个教师同上的同课异构,每节课都很有特色.课后,我听有经验的专家点评,并向专家请教了许多问题.回来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思考实践,真正感受到这次观摩活动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一、学生教师“双主”地位改变这次观摩活动中,每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较充分的体现.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交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实践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真正教会学生怎样去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如《有趣的杨辉三角》这节课,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西钦州市灵山中学的赵金成老师,她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课堂上她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由学生独立思考或相互探讨完成的,当然这与她的引导和点拨是分不开的.本节课赵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四个问题设计展开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问题1:计算(以+6)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并插入以下表格中,通过填表你发现什么规律?问题2:观察“杨辉三角”你能得到哪些数字规律?(学生填到课前发的习题纸上)问题3:请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试着证明你的猜想.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你们的看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杨辉三角中蕴含的数字规律,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现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注重运用了转化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把观察到的规律证明化归为组合数性质的应用,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了探究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探究与交流的时空,能经历规律的发展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显著.二、语言简单明确,评价趋于多样化这次参赛的各位教师教学语言精练,不管是教师的引导语还是提问语或评价语都十分的准确到位.例如,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张兴娟老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节课,张老师开篇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将学生带入这节课的学习中.问题1:你会求哪些类型方程的解?小组讨论有哪些不会求解?(并让学生把所提问题归纳并板书到黑板上)问题2:能不能求方程的近似解?以求方程x3+3x-l=O近似解为例,进行以下探究:1.怎样确定解所在的区间?2.怎样缩小解所在的区间?3.区间缩小到什么程度满足要求?本课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所以教师的引导语与提问语对学生顺利完成这节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提问语之外,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也是各有特色,也有教师给学生的回答作出动作鼓励评价,如竖起大拇指或给学生以热烈的掌声.与以往的教师评价不同,现在教师更善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并能以自然、真诚、恰当的语言及时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对新教材挖掘深入与1日“大纲”相比较,新课程在知识结构内容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一)知识结构的变化新课标的一个大变化就是“模块十专题”结构和学分制,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这次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其中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构成,具体如下.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选修课程分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具体如下表所示: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希望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选修系列1、系列2.其中系列1是为希望在人文社科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由2个模块组成: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包括部分经济类)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由3个模块组成: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二)内容的变化新课程的内容有较大的变化,不仅增加了一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教学发展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内容,如算法初步的基础知识等,而且对某些原有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特别是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内容.例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倪如俊老师上的《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体现得淋漓尽致.具体案例如下:1.课堂引入(1)生活中的抛物线①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②南京秦淮河三山桥的桥拱的形状是抛物线;③卫星天线是根据抛物线的原理编造的.(2)数学中的抛物线一元二次函数V=ax3+bx+c(a≠O)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提出问题:为什么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2.抛物线的定义(1)抛物线的画法①介绍作图规则.②动画展示作图过程.提出问题:求所对应的点M满足的几何关系是什么?③分析作图过程.提出问题:在作图过程中,直尺、三角板、笔尖、点F中哪些没有动?哪些动了?绳长IACI、lMCl、lMFl、IMAI中哪些量没有变?哪些量变了?④结论:动点M满足的几何关系是:动点M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它到直尺的距离.以上是倪老师通过生活中的抛物线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抛物线的必要性,再通过类比椭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去学习抛物线,通过画抛物线的图形过程抽象概括出抛物线的定义,课改后抛物线的内容介于椭圆和双曲线之间,而大纲教材中抛物线的内容在学习了椭圆和双曲线之后,大纲教材注重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学习,而新教材这样安排恰恰淡化了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所以倪老师没有运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引入说明,对教材的挖掘和把握很精准到位.四、个人的反思这次优秀展示课,都是新授课,包括概念课和探究课,特别以概念课为主.新授课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照本宣科,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并且效果也大打折扣,那么应怎样上好一节新授课呢?我的思考如下:1.备好课——教学设计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就是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问题的解决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器材和策略以及相应的教学工具(包括媒体),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确定,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学情分析,教法选择,教案的编写.2.优化课堂教学——教学实施教学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d4b70e31126edb6e1a101d.png)
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高中教学观摩活动总结(一)听课中感想颇多。
课堂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是不容自己选择的,这对于我们优质课、公开课等已经是个明确的导向。
讲课的课题是《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三个课题都是比较经典的也不易发挥。
教师所用仪器都是常规仪器。
如《弹力》中就是弹簧、刻度尺、铁架台,《摩擦力》中就是弹簧秤、长木板、木块、砝码,《力的合成与分解》木板、白纸、橡皮条、弹簧秤。
参赛教师还是竭尽其所能,对于每一环节、甚至每一句话进行提炼、创新。
当然也有个别教师的课听起来平平淡淡了无新意,缺少激情。
别人的失误就是我们的经验,别人的成功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有个老师讲的是《摩擦力》一节,布置学生拿牙刷在手上拉,问有什么感觉,本意是让学生感受摩擦现象。
结果是学生齐声回答痒痒,结果会场一片哗然。
这就反映了该教师没有备好学生,或者说试讲次数少。
当然也许是老师有意识要得到这个结果,来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的。
真是这样的话也不错,那要看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掌控能力。
结果是该教师没有抓住这个事件来发挥利用。
教师的课堂授课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很难上出完全一样的课。
起码授课的对象是在变化的。
所以教师应该具有很好的驾驭教材、驾驭学生以及应对突发事项的能力。
教师应该热爱课堂、热爱学生才能从容应对课堂。
总体来说本次讲课水平是比较高的。
以两位教师为例,如邹平一中的成建老师课堂结构设计不错,新授知识都是以思考题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导向性。
语言幽默,有激情,亲和力强。
课件材料趣味性强。
最后总结言简意赅,重难点一目了然。
又如高青教研室邵明芝老师语言风趣幽默、抑扬顿挫、感染力强。
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有生气。
在处理最大静摩擦力问题上实验有突破,一看便知,不需要费太多口舌。
三、对以后工作启发1.在非毕业班大力倡导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以适应目前新的教学环境。
让教师充分挖掘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不要再留恋老的教学方式了。
参加市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会学习心得
![参加市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会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a46e20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b.png)
参加市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会学习心得第一参赛选手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精准把握。
14位选手被分成两组分别在两天内进行授课,两天的课题分别是“命题与证明”和“全等三角形”。
这两个课题从我个人感受觉得均以概念性学习和把握居多,这类课题都不是专门好上,把握不行会使学生感受枯燥无味。
但从听课的成效来看,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均被充分表达和调动了起来,使我觉得有一种从未踏足的全新的感受。
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位教师都专门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表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老师们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舞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判方式都专门值得我学习。
这些参赛教师都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现实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表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其次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把握和巧妙运用。
这些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的明确,教材运用灵活富有制造性。
专门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们专门乐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专门是桐城实验中学的方永老师,为了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明白得和应用他分别请了两组同学当堂进行男女生大pk,其过程是命题接龙和命题相互改写。
最终以得分最高组为胜。
这种课间活动的创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参与度,使整个教学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教学成效明显。
第三参赛教师个性的教学手法和较强课堂驾驭能力。
在参加优质课评比的选手中,他们富有激情、活力,有一种个人魅力。
所有参赛选手的教学功底过硬,板书设计都专门规范美观,他们的语言简洁科学到位,语言差不多没有重复,言简意赅,表达能力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总结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马林刚
2012年11月15至20日,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邦耀研究员的带领下,我们巴南区中学数学名师室的成员一行和重庆市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及各区县教研员一起在安徽省黄山市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展示活动。
第一次和全国的同行和全国高中数学的教育专家在一起交流学习,不仅领略了十几节各省市派出的选手介绍的各自的课堂实录,还学习了现场专家、评委的精彩点评,参加了CASIO公司对图形计算器的应用的讲座,学习了中国教学学会中数专委会的章建跃副理事长的总结发言。
经过认真的思考、沉淀,现将学习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中教学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参赛教师的水平很高,对很多熟悉的经典高中数学内容都有很新鲜、专业的诠释。
如福州一中的危志刚老师和银川实验中学的李巍老师都讲的是《正弦定理》,在教材的处理上分别用了从定性把握到定量刻画引入课题,借助几何画板对正弦定理进行了探索、体验,最后得出结论;李巍老师从实际问题引入,从直角三角形中存在的边角关系类比到一般三角形,经历了提出问题、发现定理、问题驱动、再看定理、提出猜想、证明定理、多法证明、深化定理、解决问题、应用定理。
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但是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老师的智慧,引导
学生不断挖掘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本质。
二、不管何种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关注全体,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永远是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所观摩的展示课中,有的学校把学习小组坐成圆圈,大多数学校仍然是都面对讲台,有的学校教室四周都是黑板,大多数学校都使用了电脑软件和展示台等工具。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展示了数学课堂的魅力。
三、有很多大胆的有价值的尝试。
如《解析几何》序言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启发。
专家和观摩教师、参赛选手的互动也是产生智慧碰撞的火花的时候,点评专家都是赛前观摩了整节录像课后对所点评的课进行了分析,大多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在点评时还结合所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使我们收获很大。
在观摩第一节的互动中,我也对该节教材的处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得到评委的肯定。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很是难得,也让我对自己的一些教学观点充满了信心。
在现场观摩的很多课里,都用到了计算机模拟技术,例如电脑软件模拟转糖人、电脑软件抛掷硬币,这些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数学实验虽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数学也逐渐走向直观,走向生活。
在观摩的课堂上没有看到使用图形计算器的身影,但是在CASIO的推荐会上,了解到很多省市的学校都在使用这种计算器,这是否会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新方式?我们拭目以待。
四、对我校、我区高中数学教育的启示。
就象章建跃所说,把教研作为一种习惯。
我校高中数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内容多,但学生的总体时间是一个定值,怎样发挥好课堂教学的效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数学水平的提高,更好的实现数学的良好教育功能。
2、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前提下,实现优秀学生在全国数学联赛和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对于我区高中数学教育而言,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我区的各个学校的生源都不相同,面对的教学内容却是一样的,怎样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切实落实好知识点,不片面追求难度、深度。
注重课堂上对数学本质的研究和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的刻画,把那些依靠背公式,甚至背习题的数学学习方式改变为研究公式、研究习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学生在高中学习中除了应付高考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追求。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看到了全国兄弟学校的老师对数学教育的执着,看到了他们在数学教学上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研究,同时也为我自己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和路径。
感谢区教委和学校、名师工作室给我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探索,把学到的经验用到教学中,传达到身边的同志,更好的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