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教学教材
以表达性艺术疗法开启有效心育课

-012-2021年第18期(总第270期)理论探索LILUN TANSUO引 言心理学家Ley 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
”左脑主管逻辑、推理、演算、判断,依靠言语来进行;右脑主管视觉经验,如颜色、线条、节奏等,以视知觉进行思维。
记忆和情感深深地印刻在右脑,而思维的左脑其实是力不从心的。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往往从理性上接受了一切,可心灵仍旧走不出来。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自由、开阔,思维模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同时,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特别是对于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单纯语言表达模式的课程并不能很好地帮助他们,心育课堂尤其如此。
如何让静态的抽象概念变得灵动,被学生内化于心?如何让学生在心育课中吸收更多的心灵滋养,从而提升自我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外保留内在体验,延伸至课后?笔者基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例进行归纳与研究,认为将表达性艺术融入故事、舞蹈、绘画、演绎、音乐等多种形式,是一种对语言表达很好的补充。
表达性艺术疗法是开启右脑的钥匙,而表达性心育课是开启有效心育课的很好尝试。
一、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概念艺术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人类出于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敬畏,遂在岩洞中留下壁画,以表达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
到了近代,心理学蓬勃发展。
因艺术具有表达、符号象征和创作等元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心理治疗中。
表达性艺术疗法(Expressive Arts Therapy)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游戏、活动、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将艺术以非言语的沟通技巧作为表达媒介,表达内心的感受及体验,进而实现情感表达、自我认知、人格完善和成长。
表达性艺术治疗起源于艺术治疗,却有别于艺术治疗。
虽然二者都是用艺术创作作为治疗的一种形式,但是在艺术治疗的范畴中,音乐治疗、舞动治疗、诗歌治疗等治疗形式都是基于单一的艺术形式,而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关键特征就是在心理治疗中将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整合。
表达性艺术治疗:美术心理治疗的基本阶段

一、初期:自由探索
一、初期:自由探索
绘画心理治疗为例
一、初期:自由探索
绘画心理治疗为例
一、初期:自由探索
绘画心理治疗为例
二、中期:主题探索
二、中期:主题探索
引导学员们在团体中用多种方式分享自己作品的象征含义,表达出想说的话, 井谈谈感受。
三、后期:巩固收获
目的:以艺术化手段继续促进当事人进行自我表达,帮助其实现心 理成长目标,形成有利于达到目标、巩固收获的行为模式。
表达性艺术治疗
美术心理治疗的基本阶段
美术心理治疗的基本阶段 从最初的相识,到相互的接纳,在作品中自由探索。
美术心理治疗的基本阶段
一、初期:自由探索 二、中期:主题探索 三、后期:巩固收获
一、初期:自由探索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从最 初的相识,到相互接纳与信任。各种视觉造型艺术手段都是 用来沟通的工具。
三、后期:巩固收获小结基本阶段初期:自由探索 中期:主题探索 后期:巩固收获
THANK YOU谢谢观看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初中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应用——以《心理支持的动能》心理课为例

53知识文库2023.3(下)的能力”。
进入初中后,学生正式步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系列变化。
同时,面对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需要更好地提高自身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以非语言的方式,通过绘画、拼贴、心理剧等方式,减轻学生的防御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表达和分享。
在我校的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课堂、心理筛查、社团活动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 理论概述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是“整合运用意象、故事、舞蹈、音乐、戏剧、诗歌、运动、园艺、梦的工作和视觉艺术等方式,促进人们成长、发展和疗愈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有沙盘游戏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诗歌治疗、陶艺治疗、心理剧等方式。
心理支持是指个体能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获取情绪情感心理的支持,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变化的应对能力。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式打破语言的桎梏,用更灵活、更有趣的非语言形式进行沟通,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
3 教学设计根据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要求,结合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进行课堂创新,以“心理支持”为主题,完成《心理支持的动能》的教学设计。
3.1 教学理念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在多元系统中相互作用,其行为和发展受内部和外部力点)(2)情感目标:体验获得心理支持带来的积极情感。
(3)行为目标:尝试运用心理支持,有效应对挫折。
(难点)3.3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3.4 教学准备:生命资产存折、情景剧《我的生活》、我的支持之路、PPT课件。
3.5 教学过程活动一:心灵小游戏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开动脑筋,想办法,让笔尖向下立住10秒钟不倒。
你可以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不要将笔拆开。
”分享:请成功做到的同学分享一下是怎样让笔立住的。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孟杰孙巍高艳玲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9期【摘要】作为参与式教学的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借助非言语沟通,以沙盘、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为媒介,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提升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表达性艺术治疗 ;教学 ;沙盘游戏治疗 ;绘画治疗【课题】中国药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7XJQN24。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16-01一、表达性艺术治疗概述1.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发展历史19 世纪 70 年代早期,肖恩·麦克尼夫(Shaun McNiff)、保罗·尼尔(Paolo Knill)等在麻省莱斯利大学成立了表达性艺术治疗项目,提倡跨学科跨专业整合的艺术治疗培训。
国际性表达性艺术治疗协会(IEATA)成立于 1994 年,协会注重将各个专业的艺术治疗(比如音乐治疗、舞动治疗、沙盘治疗绘画治疗、诗歌治疗等)整合起来,而且鼓励教育者、艺术家和心理治疗师都成为会员。
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关键特征就是在心理治疗中将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整合(integration)。
2.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概念表达性艺术治疗( Expressive Arts Therapy)是借助游戏、音乐、沙盘、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以非言语的沟通方式来表达个体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帮助来访者对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刺激,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表达性艺术治疗包括很多形式,常见的如绘画治疗、戏剧治疗、音乐治疗、沙盘治疗、舞动治疗等,目的都是使人转化心情、唤醒情感、疏通情绪、减轻痛苦。
它体现了一定的精神分析的观念——在人类的艺术创作中会流露出自己本身潜意识的动机,同时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艺术创作都能展现出这样一个独立个体的思想。
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人们掌握管理情绪、应对压力的技巧。
而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心理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
本文将浅谈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一、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定义与特点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使用艺术媒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作为治疗工具的心理疗法。
它通过让个体自由表达内心感受与情绪,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较于传统心理治疗方法,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以下三个方面。
1.非语言性。
表达性艺术治疗利用非语言的方式帮助个体表达内心感受。
对于有些人来说,用语言描述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困难的任务,而通过艺术媒介,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2.创造性。
表达性艺术治疗鼓励个体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不拘泥于“正确”与“错误”的评判。
创造性的过程可以让个体发展自己的独特性与想象力,也可以激发灵感与创新。
3.个体化。
表达性艺术治疗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与个体化需求。
每个个体的内心世界是独特的,因此治疗应该针对个体的需求与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安排。
二、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1.增强情绪表达能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情绪表达的能力。
在表达性艺术治疗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对于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沟通表达至关重要。
2.减轻学习压力。
现代社会中,学习压力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问题。
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的空间,从而减轻学习压力。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3.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通过参与绘画、舞蹈或音乐等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表达性艺术治疗——舞动治疗

表达性艺术治疗——舞动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舞动治疗不知你有没有看过潘婷在俄罗斯的励志广告:一个胖胖的小女孩喜欢上了艺术体操。
每当看到电视里的体操节目,她就拿着彩色绳子在电视机前情不自禁地摆动肢体,她爱上了舞动的感觉。
她的奶奶于是把她送到教练那里,她最终克服重重困难登上了世界赛场的舞台,优美的身段随风舞动,让所有评委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个关于舞动和成长的故事,在舞动中克服困难,消散伤害,迎接挑战;在舞动中释放生命的力量和渴望。
在心理学中,舞动治疗也是一种既优美又有创造性的表达性艺术疗法。
舞动治疗又称为"动作治疗"、“舞蹈治疗”。
Levy将舞动治疗定义为“将动作作用于心理治疗的促进个体情绪、认知和生理统一的过程。
也就是说舞动治疗是以动作的过程作为媒介的心理治疗,即运用舞蹈活动过程或即兴动作的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既可以治疗身心方面的障碍,也可以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
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舞动治疗有着其独特之处,强调情绪和身体的相互连接性,以及创造力能够促进心理的健康。
在身体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在情感层次上,舞动治疗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并且赋予人治疗方法与工具宣泄通过语言所不能或不足够表达的各种情绪,如愤怒,失望等; 在精神层次上,舞蹈治疗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动力和记忆力。
当传统的心理治疗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治疗病人时,舞蹈治疗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和传统心理治疗是相辅相承,且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避免了因为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说起舞动治疗的缘起,其实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940年代二次大战后美国一位现代舞老师玛丽安.雀丝(Marian Chace)被邀请在华盛顿DC的一家圣伊莉萨白医院(St. Elizabeth hospital)开始带领精神分裂病患跳舞,这些病患多为当时二次大战退伍军人,长期在医院中形成社交上的隔离与机构化,在雀丝的带领下,开始重新和他人有了接触。
表达性艺术治疗(图画技术)

作为心理咨询的图画
• 注意事项
– 做一名有清晰自我意识的老师。 – 有多少功力,做多深层面的事情。 – 不滥用图画技术。 – 在咨询中不以分析为导向。 – 在咨询中不滥用图画分析。
如果感兴趣,您可以读
•Burns, R. C著,梁汉华、黄璨瑛译:《心理投射技巧 分析》。(台湾)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出版。
➢图画与其他表达性技术的结合
–图画与心理剧 –图画与音乐 –图画与舞蹈 –……
作为心理咨询的图画
• 图画的工作原理:投射技术
– 投射技术是给人们呈现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让 其反应,假定人们会把自己的无意识过程投射 在其中。
• 刺激
–语言 –图画、照片 –让当事人创造刺激 –或以上各种形式的结合
作为心理咨询的图画
– 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团体的。 – 可以是非结构化的,也可以是结构化的。 – 可以只运用一次,也可以运用多次。 – 可以和传统的话语治疗结合使用。
图画与心理学教学活动
• 图画的性质
– 是艺术活动的一种,可以无限创意,具有普世 性、疗愈性和反复使用性。
– 属于非言语,可以绕过人们的防御机制和表达 障碍。
• 活动设计
– 画一张自画像,并回答以下问题
• 如果这个人有一个新名字,会是什么? • 画中人对自己最满意的方面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方
面是什么? • 如果有选择的自由,画中人的性别是什么? • 如果有选择的自由,画中人的年龄是多大? • 如果有选择的自由,画中人愿意做什么事情? • 如果有选择的自由,画中人的家庭成员是怎样的?
• 表达性心理治疗的特点
– 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 – 创造的过程也是疗愈发生的过程。
• 艺术本身是具有力量的。 • 创作是一种升华,是修通自我的过程。
表达性心理治疗 讲座PPT课件

关于艺术治疗
“我们的思维大多数是视觉的;记忆可能是前语言的或者是 禁锢的,创伤经验等可能被压抑,用语言无法提取,从而难 于治疗。还有许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就是前语言的,不能 用语言描述,也就无从治疗。……艺术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 中立的,患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种表达具 有隐蔽性,没有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的顾忌。那些不被接受 的思想、情感和冲动,如果能被个体所觉察和接受的话,个 体才可能把毁灭性能量变成建设性能量。”(罗宾)
艺术治疗的主要形式
音乐治疗 舞动治疗 绘画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 书法治疗 电影治疗 诗歌与文学治疗 心理剧
艺术治疗工作的原则
不分析 不评价 不批判 不给建议
尊重 接纳 陪伴
以绘画为例
绘画是最自然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经由绘画,容易发现儿童內心最真实 的情感与意愿,从而给予其适宜的引 导与帮助,促使其更好地成长。
理解绘画的途径
•排列顺序 •大小 •位置(左、右) •距离(远、近) •空间 •笔触 •线条
解释绘画时的注意事項
•观察绘画的实际过程 •搜到个案一系列作品,才能做诊断 •一定要与个案交流作品及其创作过程 •以人性化和理性的态度解释作品,严忌 感性而主观推断
艺术治疗的本质
基于对艺术本质与人性精神的理解与 尊重,以心理咨询的理念、原则和艺术活 动的方式,帮助人们回归自我,应和自我 心灵的节奏与旋律,释放自我的生命潜能 而愉悦成长。艺术的本质艺术是生命来自需要 艺术是人类生命精神的智慧表达
艺术治疗与表达性心理治疗
艺术治疗的工作方式
以右脑为主、左右脑协调活动 自由联想与创造 潜意识意识化 镜像神经元与内模拟
主題绘画
•画自己 •画人、树、房子 •家庭关系 •喜欢的人、物 •害怕或高兴的人、事件、情境 •常做的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促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增 Nhomakorabea共情能力
艺术创作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立场,从而增强 共情能力。
提高沟通技巧
通过艺术表达,大学生可以学会用更丰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感受,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拓展社交圈子
参与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大学生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06
艺术创作的治愈作用
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具有治愈作用,能够帮助个体宣泄情感、缓解压力 、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整合。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核心技术
01
02
03
艺术创作技术
包括绘画、雕塑、音乐、 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个 体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内 心的感受和需求。
艺术作品分析技术
治疗师通过对个体创作的 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了解 个体的内心世界、情感状 态和认知模式。
在艺术治疗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他人共同创 作和分享,从而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 提升。
03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
艺术治疗的基本理念
艺术作为表达媒介
艺术治疗认为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作 品,个体能够表达内心的感受、想法和需求。
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
艺术作品通常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反映出个体的内心世界、情感体 验和认知过程。
01
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02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局限性
03
单一、刻板,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表达性艺术治疗简介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定义
通过艺术手段,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来表达和疏解情感的心理治疗方法。
表达性艺术治疗

表达性艺术治疗摘要: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对于视觉造型的探索,留下了最早的绘画和雕像,慢慢发展为现在的艺术。
而心理治疗是指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人格障碍、心理疾患的治疗。
肖恩麦克尼夫说过:当艺术与心理治疗结合时,二者的广度和深度都会被拓宽;当二者共同运作时,人类的治疗历史可得以延展。
关键词:表达性艺术治疗1.概念与理解1.1定义: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是透过音乐冥想、艺术涂鸦与创作、身体雕塑、演剧、重新创作等过程来经验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一个从抽象概念转化到生活具象的过程,藉此展现艺术的穿透力,也将开展个人自发与创作的能力.它试用了一定的精神分析的观念——在人类的艺术创作中会流露出自己本身潜意识的动机,也就是说在对艺术创作的分析中,我们能分析出实验合作参与者心中的潜意识动机。
同时,其中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艺术创作都能展现出这样一个独立个体的思想。
1.2 理解:当我们将艺术形式用于自我疗愈或治疗过程中时,我们不太关心视觉艺术的优美,文字的语法和风格,歌曲的和谐流畅。
我们只是用艺术形式去释放、表达和放松。
同时,通过研究象征的、比喻的信息来获得洞察力。
如果我们花时间沉浸在这些信息中,就会得到艺术的回应。
表达性艺术治疗师们意识到心灵、身体和情绪同逻辑、线性思维一样,都可以激发出来访者直观、富有想象力的能力。
当来访者的动作、艺术作品、写作、声音等为他们提供了深入探索的线索时,他们的自我认知也随之得到发展。
使用表达性艺术成为一种治愈过程,也成为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沟通的新语言。
这些艺术形式是发现、体验和接受自体(ego)未知部分的有效媒介。
表达性艺术治疗则将来访者带入到了一个情感世界并为其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
将艺术整合进心理治疗,使来访者可以运用自我无拘无束的部分。
2.起源与特点2.1在西方的起源:艺术治疗中的“艺术”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
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剧

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剧我曾经接触过这样的一位来访者:那天,我正在学校的咨询室值班,她远远地出现在了咨询室的门口。
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位安静的女生,走路都很轻。
当她走近我时,我竟然被她给吓了一跳——她脸色苍白,眼光飘忽不定,身体有气无力,整个人是缩在一起的。
在咨询的过程中,当触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时,我看到她握紧拳头,身体缩得更紧了,给我一种既害怕受到伤害又想奋力迎击的感觉。
在这时我问她的感受如何,她回答我说她感觉很平静。
她的回答明显是在掩饰什么,为什么呢?是她对我的不信任?还是她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而我要如何应对?既没有妄下结论,也没有点透她在撒谎,我只是做了一面忠实的镜子,将她的身体姿态如实地反馈给她。
听完我的描述后,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很诚恳地对我说,“我感觉自己被压成了一团,我一直在躲。
”话语可以骗人,但是身体却不会撒谎。
我们往往会掩饰真正触及心灵的东西,但那些隐藏在心底的心理症状,却有可能在身体上反映出来。
在心理治疗中,我们往往通过言语的形式与当事人进行交谈,这看起来是一种沟通,但当事人的谈话有时却是言不由衷的,并往往成为他们增强理智化、失真感、感情隔离和否认等的防御。
因而我们在治疗中经常可以看到当事人强装笑颜,但是身体却在痛苦地抖动。
作为治疗师,我们很希望寻求一种可以在身体层面进行操作的治疗方法,以便与谈话治疗更好的结合——心理剧治疗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接触身体和心灵的大门。
1921年,雅克布·李维·莫雷诺(( J.L.Moreno )在奥地利维也纳创立了心理剧,他形容心理剧是透过喜剧的方法,科学有效地探索事实。
他相信人类是天生的演员,且具有自然地行动渴望(acting hunger ),需要将内在的情感状态表达出来,以亲身的体验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他相信人类内在纯真和智慧的原动力是自发性的创造力,而心理剧就是唤醒自发性的工具。
著名的心理剧史家布拉特纳(Adam,2004)在《心理剧导论—历史、理论与实务》一书的序中提到“心理剧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心理剧是一组理解、沟通情感和关系的工具;心理剧提供了一个整合的过程,其中的技术就像角色扮演、角色交换、镜照、即兴、回音、夸大、重演、替身等,使得参与者可经验更多整合及极具创意的过程。
有“泥点”也精彩:表达性艺术治疗应用于初中生自我接纳心理课

有“泥点”也精彩:表达性艺术治疗应用于初中生自我接纳心理课活动理念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建立自我同一性阶段,在面对自身的缺点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引发消极情绪,导致自我认知偏差。
研究表明,自我接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水平的自我接纳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绪如希望、喜悦等呈显著正相关。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自我,学会接纳自我、完善自我。
表达性艺术治疗具有非言语性沟通、操作便捷、趣味性强等特点,将其运用到心理课中,有助于创设安全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放下心理防御,展露真实自我。
本节课引入了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综合运用黏土和绘画的方式,在作品的重塑和积极释义中,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我,树立积极的心态,获取成长力量。
●活动目标●1.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接纳自我的重要性。
2. 通过黏土和绘画,引导学生积极看待自身不满意的方面,培养积极心态。
3. 引导学生在作品重塑过程中学会接纳自我。
●活动重难点●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我,培养积极心态。
●活动方法●表达性艺术治疗,案例讨论。
●活动准备●橡皮泥,彩笔,白纸,背景音乐,视频。
●活动对象●八年级学生●活动过程●一、导入阶段:问题导入师:假如某一天醒来,你变成了一个泥人,从头到脚都是泥,你会有什么反应?生1:很惊讶,也很开心。
生2:很害怕,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生3:很兴奋,因为我很期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生4:我会很难过,这个样子我还怎么见人……生5:我会找一朵花插到自己头上,看看它能不能继续长高。
……师:当面对不一样的自己时,我们的反应也不同。
在接下来的视频中就有这样一个泥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反应。
设计意图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一阶段的活动作铺垫。
二、展开阶段:遇见泥点教师播放视频《这烂泥一样的人生》前半段,内容如下:一个泥人在一个白色的房间踩出了很多带泥的脚印,泥人用尽办法想把泥点擦掉。
师:泥人为什么要擦掉这些泥点?生6:泥人不想把白房间弄脏,所以要擦掉。
“三心两身”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设计

“三心两身”: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设计戴敏燕一、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概述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是指在心理课堂上以绘画、音乐、沙盘游戏、文学、OH卡牌等为媒介,让学生表达内心思绪、感受及经验等,从而达到疏解不良情绪、增加自我认识、规划生涯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课型,顾名思义就是课的模型,是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或程序。
课型设计可以使原本毫无关联、零散独立的课堂教学简化为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的基本框架,从而让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规律可循,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的设计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般教学程序和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操作模式。
经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对教学方法、教学观、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共性特征进行抽象提炼,最终形成了“三心两身”的五步骤教学范式,即暖身导入、全心体验、畅心讨论、修心反思、具身实践。
二、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的教学实践(一)暖身导入暖身活动能够让学生很快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营造安全、轻松、开放、接纳的心理氛围。
“游戏暖场法”和“情感渲染法”是两种常用【摘要】在心理课堂上运用表达性艺术疗法,能够降低学生的防御心理,让他们全情投入课堂活动,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在体验、表达中收获成长。
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的设计结合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般教学程序和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操作模式,最终形成了“三心两身”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暖身导入、全心体验、畅心讨论、修心反思、具身实践。
【关键词】高中;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型【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67-04【作者简介】戴敏燕,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嘉兴,314050)教师,一级教师。
二〇二〇年第二十四期的方法,对于表达性艺术疗法心理课堂的导入具有较好的效果。
1.游戏暖场法。
游戏暖场法利用各种游戏达到暖场的效果,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氛围。
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引言心理健康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能够为人减轻压力,应对挫折,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健康地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克服困难,增强心理健康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和自尊,以便他们能够成为健康而自信的人。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表达性艺术治疗应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一、何为表达性艺术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途径,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让人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表达出来,并通过这种富有表现力的方式,来缓解和解决情感问题。
表达性艺术治疗旨在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来解决难以言说的情感和心理问题。
二、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 促进交流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激发参与者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使他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从而促进交流。
表达性艺术治疗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使他们更能与他人沟通让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更容易与人建立联系,从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 调节情绪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助于帮助参与者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感,缓解压力和焦虑感,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
这里的自我控制并不是指抑制情感,而是指学会如何合理地处理和表达情感。
3. 提高自尊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参与者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从而增强自尊心。
在一个有积极自我价值观的人的生命里,更容易跨越挑战和困难。
4. 增加自信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增强自信心,让参与者体验自己领悟并展现自己的价值。
这将对其它生活领域产生影响,比如,做研究、开作业、主动交际、做决策等等。
三、如何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1. 确定应用场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包含了一定的教育模块,可视不同的年龄、性别、教育阶段和不同的心理问题,确定合适的应用场景。
比如,动员课堂气氛、缓解沉寂、扶持互动、促进交流等等。
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

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日益突出的一种问题。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人感到压力重重,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一种备受重视的教育方式。
表达性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通过创作和表演的方式,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种形式的艺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感,还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内心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作用,表达性艺术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中,人们通过参与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表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同时,通过参与和观察他人的作品,还可以增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情感认知水平,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此外,通过表达性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表演,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认识和处理情感的态度,提高自我调节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心理辅导方式,它更是一种注重个体参与和发展的教育方式。
通过参与表达性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表演,人们可以更直接地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和内心需求,进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路径。
因此,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更像是一种帮助人们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方式,而非简单的心理疏导。
总的来说,表达性艺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颇具前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通过参与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表演,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内心需求,提高自我调节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推广这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
表达性艺术治疗应用于初中生自我接纳教育的教学研究--以“我的小黑点”心理课为例

44
课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 2021 年第 20 期 总第 475 期
(二)自 我 接纳 自 我 接 纳(self-acceptance)是 指 个 体 能 够 客 观 地 看 待 自 己,接 纳 自 己 的 外 在 和 内 在,将 自 己 视 为一个值得尊重和欣赏的人 [5]。自我接纳在一定程 度 上 影 响 着 个 体 的 心 理 健 康 水 平 [6]。研 究 表 明,高 水 平 的 自 我 接 纳 与 焦 虑、抑 郁 呈 显 著 负 相 关,与 积 极 的 情 绪 如 希 望、 喜 悦 等 呈 显 著 正 相 关 。 [7-8] 青 春 期 是 自 我 概 念 形 成 的 关 键 时 期,部 分 学 生 因 为 自 我 认 知 的 偏 离,导 致 学 习 或 人 际 交 往 动 力 缺 乏,容 易 陷 入 焦 虑、抑 郁 的 情 绪 当 中,引 起 一 系 列 的 身 心 障 碍。因 此 在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中,引 导 学 生 正 确 地 看 待 自 我、无 条 件 地 接 纳 自 我、科 学 地 完 善 自 我,对 于 他 们 的 身 心 健 康、终 身 发 展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四)教 学 材 料 PPT、视频、轻音乐、学习单 、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 学 过 程 1. 主题引入 教 师:同 学 们,看 到 今 天 我 们 上 课 的 主 题“我 的 小 黑 点”,大 家 想 到 了 什 么 呢? 学 生:就 是 一 个 黑 点?一 个 痣?黑 洞?…… 教 师:大 家 的 答 案 都 非 常 有 想 象 力。这 节 课 我 们 要 做 一 个 既 动 脑 又 动 手 的 活 动,到 底 是 什 么 呢? 我 们 先 一 起 看 一 个 视 频 吧! 学 生 观 看《小 黑 点 小 白 点》绘 本 故 事 视 频。 设 计 意 图:生 动 的 绘 本 故 事 让 同 学 们 心 中 对 小 黑 点 和 小 白 点 有 一 个 直 观 的 感 受,丰 富 的 画 面 启 动 同 学 们 的 想 象 力,为 接 下 来 结 合 实 际 生 活 情 况 进 行 思 考 做 好 铺 垫。 2. 思考讨论 教 师:视 频 最 后 提 到,“如 果 你 的 人 生 中 也 有 许 多 小 黑 点 和 小 白 点,它 们 会 在 哪 里,代 表 着 什 么 呢?” 请 同 学 们 思 考, 在 你 看 来, 小 黑 点、 小 白 点 是 什 么?对 于 我 们 的 人 生 意 味 着 什 么? 学生 1:小黑点像是缺点,而小白点像是优点, 它 们 都 存 在 于 我 的 身 上。 学生 2:小黑点是人生路上的阻碍,让人讨厌, 但 有 时 候 我 们 能 战 胜 它,也 会 很 开 心。 教 师:是 的,我 们 会 看 到,黑 点 和 白 点 就 像 太 极 图 一 样, 是 融 为 一 体 的, 再 完 美 的 人 也 有 不 足, 再 差 劲 的 人 也 有 亮 点。那 如 果 你 的 人 生 画 布 上 出 现 了 一 个 黑 点,你 会 怎 么 做 呢? 学生 3:我要抹掉它!没有缺点多好 ! 学 生 4:我 想 我 会 试 着 去 接 受 它,虽 然 过 程 很 艰 难…… 教 师:同 学 们 在 面 对 自 己 人 生 画 布 上 的“小 黑 点” 时, 有 不 同 的 态 度 和 办 法。 在 我 们 遇 到 困 难, 感 到 难 过、迷 茫、焦 虑 时,有 一 种 方 式 是 拿 一 把 锤 子,直 接 把“小 黑 点”砸 碎 敲 烂。虽 然 黑 点 彻 底 消 失 了,但 这 个 过 程 似 乎 有 些 简 单 粗 暴,还 容 易 让 自 己 受 伤。另 一 种 方 式 是 用 一 把 刷 子,沾 上 色 彩 缤 纷 的 颜 料,将 这 个 黑 点 变 成 一 朵 小 花 或 一 个 太 阳,虽 然 黑 点 还 在,但 看 起 来 是 那 么 独 一 无 二,这 就 是 一
情绪表达艺术培养幼儿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的游戏环节设计

情绪表达艺术培养幼儿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的游戏环节设计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时期是情绪认知和表达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的游戏环节设计,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提升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从幼儿情绪认知特点出发,设计几个情绪表达艺术游戏环节,旨在帮助幼儿培养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
一、游戏环节一——情绪面具在这个游戏环节中,老师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空白面具,并提供丰富多样的彩笔、毛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感受,在面具上绘制出自己的情绪表情。
比如,用红色画笔描绘愤怒的表情,用蓝色画笔画出害羞的表情等等。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将这些情绪转化为可视化的作品。
这个游戏环节既能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又能锻炼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
同时,幼儿还可以观察其他同学的面具,通过面具的表情来猜测同学的情绪,培养幼儿的情绪观察和推理能力。
二、游戏环节二——情绪舞蹈情绪舞蹈是一个集合了音乐、舞蹈和情绪表达的综合性游戏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活泼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比如,在欢快的音乐中,幼儿可以跳跃、转圈来表达快乐的情绪;而在悲伤的音乐中,幼儿则可以缓慢、低头来表达悲伤的情绪。
通过情绪舞蹈游戏环节,幼儿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也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三、游戏环节三——情绪剧场情绪剧场是一个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情绪的游戏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情景剧本,剧本中的角色涉及到不同的情绪,比如生气、害怕、高兴等。
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扮演,并通过表演来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情绪剧场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和表现方式,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
艺术游戏辅导活动
游戏1:你说我画
1、将A4纸对折。
2、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下达画图指令。
3、“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4、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5、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图画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可以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6、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四、注意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图构成基本图形一致,但位置关系有所区别。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3、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
游戏2:缠绕画
1、在17cm*17cm的正方形卡纸上,分别在四个角上画四个点,各点离各条
边的距离是1cm。
2、将这四个点连起来,随意什么线条(直线、虚线、曲线等),连成一个
框。
3、用淡淡的线条在框里分区块,随意什么线条。
4、在一个区块里用同一种图形把该区块画满。
每个区块画不同的图案,可
以是线条、符号、数字、图标等。
5、用铅笔在每个图案上,涂上阴影。
游戏3:扭扭棒
材料:2根扭扭棒、2团2色黏土
1、用上以上这些材料,做出一个造型,并且要能站立。
2、把小组做出的造型全部放在牛皮纸上,然后结合折纸、画画等艺术方
式,丰富画面,要立体。
3、完成后交流过程心得。
4、站起来,转圈,从不同角度看作品,会发现什么?
5、欣赏其他组作品。
6、每人一个动作,可以移动物品、增加物品或减少物品。
7、围绕主题取名。
8、小组选代表分享作品主题。
游戏4:房树人
材料:A4纸,彩铅
指导语:请你在白纸上,画出房子、树和人。
游戏5:拼图
材料:时尚杂志、固体胶、剪刀、大白纸
1、将杂志上的图形剪下。
2、剪下的图形在白纸上随意组合。
3、之后,再选一个主角(图),重新拼主题画。
4、粘贴在白纸上。
5、写一个主题故事。
游戏6:自由空间画
材料:牛皮纸、彩色粉笔、4k黑色卡纸、小纸盒
1、把牛皮纸垫在4k黑色画纸下面。
2、用彩色粉笔把黑色卡纸涂满,不可以留出一点黑色,要求:画面完整。
3、为这幅画取名字,写在名片上。
4、互相欣赏学员的作品。
5、交流。
6、在原来的画面上,继续作画。
7、为新作品取名字,写在名片上。
8、写出绘画时的想法。
9、交流心得。
游戏7:艺术治疗基本构架(ETC)
材料:若干张图片
根据ETC,把这些图片进行分类。
游戏8:曼陀罗涂色
材料:曼陀罗画纸、彩色铅笔
涂色时间15——20分钟。
游戏9:一起创作
准备:每组7人,其中选1人为观察员,6种颜色的粉笔,全开海报纸
1、团体每一成员各取不同的单一颜色的粉笔,以此笔使用于全部过程之
中。
告知所有成员,他们将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于一张大纸上。
在绘画过程中,不许与其他成员交流,打暗号,写纸条。
画完的人,只需安静地停下来。
作品完成后,口语禁止取消,团体成员共同为他们的作品命名,并在其中签名。
2、成员在相同的纸上继续补充作画。
此次成员间可以彼此交谈。
当作品完
成后,如前,为此作品再命名。
游戏8:《我的开学收心小书》
●游戏准备:A3纸一张、剪刀、胶水、彩笔。
●游戏步骤:
1)将A3纸制作成一本小册子。
(A3纸折成如下网格状,沿着红线剪开,然
后折成小册子)。
2)参考《开学家长指导手册》,绘制一本《我的开学收心小书》。
3)《收心小书》内容参考:
P1:封面;
P2:假期生活回顾;
P3:帮助孩子收心,循序渐进回归日常状态;
P4: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提醒孩子;
P5: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作息规律;
P6: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
P7:带孩子逛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购买必要的书籍资料;
P8: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备工作;
P9:书背面。
4)小组内交流分享《我的开学收心小书》。
5)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团体分享。
游戏10:《我说你剪》
●游戏准备:纸、剪刀
●游戏步骤:
第一轮:单向沟通——按传达者的指令剪,不允许提问:
1)把纸向上折、向下折,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
2)向左折、向右折,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
3)展开剪剩的纸,互相交流。
4)剪纸过程不允许提问、不允许讨论,独立完成。
第二轮:双向沟通——按传达者的指令剪,允许沟通
1)将长方形纸横向拿好,如,由左向右折1/3,再由右向左折1/4,在左下角
剪去一个腰长为2cm的等腰三角形。
2)将剪剩的纸上下对折,由左向右折1/4,再由右向左折1/3,在右下角剪去一
个腰长为1cm的等腰三角形。
3)展开剪剩的纸,互相交流。
剪纸过程允许提问和讨论。
4)讨论交流,两次剪纸过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游戏11:《情绪脸谱》
游戏准备:A4纸、彩笔、黑板、情绪卡。
游戏步骤:
1)在白纸上端的三分之一处画一个圆,并添加快乐的表情、着色。
2)在快乐脸谱旁边写三件近期非常快乐的事。
3)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圆,并添加悲伤地表情、着色。
4)在悲伤脸谱旁边写三件近期不开心的事。
5)写出三条可以让悲伤转换成快乐的方法。
6)联接快乐与悲伤的脸谱,思考他们之间的联系。
游戏12:《情绪树》
●游戏准备:A4纸2张、彩笔。
●游戏步骤:
Step1:
1)A4纸横着画一棵树(尽可能大)。
2)画3—5种水果,水果的形状、大小,代表着不同的情绪事件。
3)给水果着色。
4)在水果中写上相对应的情绪事件。
5)挑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把它写在另一张纸上。
6)在事件下面请每个同伴写建议(可以若干)。
7)组内交流分享。
Step2:
1)选择喜欢的一条建议写在情绪树上。
2)修改被选择的水果颜色。
Step3:
1)把黑板分成好心情、坏心情两个区域(正、负情绪)。
2)选择一张能代表自己现在心情的情绪卡,贴在黑板上的某个区域。
3)全班集体交流,解说自己所选择的情绪卡。
游戏13:缠绕画
●游戏准备:A4纸、剪刀、胶水、彩笔。
游戏步骤:
1)A4纸折成三等分,分三个区域。
2)在第一区域涂上与情绪相对应的颜色。
3)第二区域画上与情绪相对应的线条。
(可以若干)
4)第三区域,画上与情绪相对应的形状。
5)用这张纸剪出一个图形,作为送给自己的心情小卡。
6)贴在心情小书上。
游戏14:开学目标设计
游戏准备:A4纸、彩笔。
游戏步骤:
1)思考开学后最主要的一个目标。
2)用绘画的形式画在A4纸上。
3)把完成的图画传给右手边的领导(同伴),让领导给你的目标提出要求,
写在纸的空白处。
4)领导写完后,继续把纸传给右手边的恶魔(同伴),让恶魔给你提出更高
的要求,写在纸上。
5)恶魔写完,继续把纸传给右手边的贵人(同伴),让贵人给你提出建议。
6)继续传纸,让天使给你提出建议。
7)收回纸,自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