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组1号。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说教材
他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将从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因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奠定了基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制定以下教育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并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弄清找公因数的方法。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 、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3,教学难重点
结合上述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而把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来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纸片以及长方形纸片,猜那些小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一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我主要分三个活动来进行。
活动一:初步体会,感知理解
在这里,预设两种情况,有的同学用铺的方法,直接得出答案,有的同学用的是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计算的想法与过程并且给予肯定。
活动二:教师总结,揭示概念
教师提问,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让学生小组交流,汇报1,cm2cm,3cm,6cm能被正好铺满,反问学生是怎样找到的,通过回答总结出,只要边长的厘米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教师及时揭示概念,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反问,4是12和18的公因数么?为什么?
活动三,深化探索,拓展思维
让学生写出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
数是几,学生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公因数以及最大的公因数,有的同学只找出较小数的因素,从中找出和较大数公有的因数,给予肯定,如何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教师出示并介绍集合圈,让学生填写完整,直观明了的找出他们的公因数,以及最大的公因数,揭示最大公因数概念。
本环节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建立数对的概念,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三、回归生活,巩固新识
围绕如何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本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三种层次的练习题,
1,基础性练习:练一练,填空,促使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2,拓展性练习:练习五10,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3,联系实际,回归生活:思考题,最多有几位同学?这样不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能
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四、课堂总结,知识拓展
课结束前,让学生从结合黑板和大屏幕,回顾所学习的知识,并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通过总结,既梳理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最后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数对(4,3)
这样的板书内容突出,简明扼要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