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到底要不要变得外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向者到底要不要变得外向

有的人本身是内向的,喜欢独处,不要强迫自己不断去社交,去和别人说话,让自己舒服就行了。强迫自己变得外向,就是不认可本身的内向的自己,反而显得不外向,觉得没必要和别人刻意社交,《内向者优势》这本书也是这样说的。

而我的理念是鼓励内向者大胆去社交,增加自己的人脉和异性资源的。

他觉得互相矛盾,很困惑,不知道该听谁的?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内向者到底要不要变得外向?

是不是内向者变外向了就相对容易社交了。我答案是肯定的。

《内向者优势》里面提出的一些观点我非常的赞同。

《内向者优势》里提到内向者和外向者有三个不同特点: 1,对刺激的反应。内向者对外界的较少刺激有较大的反应,所以他们要尽量减少刺激,减少因此带来的能力消耗; 外向者却相反,他们对刺激不敏感,总是主动寻找更多外界刺激,例如社交聚会。

2,精力的恢复。内向者好比充电电池,因为消耗很快,

所以也需要花很多时间独自静一静,哦不,是静静的充电(我

比较喜欢静坐冥想); 外向者好比太阳能电池板,他们从与外

界的接触中获取能量(社交、聊天等),能量消耗慢。

3,深度和广度。内向者喜欢深入的钻研问题; 外向者喜

欢了解广泛的事物,深度却不够。

但我有不同的看法。

在这本书里,提到的内向是如何形成的原理,主要归因为遗传基因、生理激素、大脑神经等生理的天生因素。

而我经过和超过5000人以上的情感咨询者接触,以及与

看我文章、电子书的大量受众交流发现,很多人的「内向」并不是天生的。

如何判断是否天生内向?

这里问内向者4个小问题,做一个简单测试。

1,请认真回忆一下,你年纪非常小的时候是外向还是内向?(活泼或老实)

2,你发自内心的问自己,你是否想交朋友吗?渴望与人接触交流吗?想认识更多异性吗?(即使你尝试失败过)

3,你是否有迫切改变自己的意愿?

4,你是否伴随自卑,心理素质较差,阻挡了你接触外界。

如果你的答案是:1,外向活泼;2,3,4题的答案:是。

或者只有一个「是」。

那你其实并不是「真内向」,而是「假内向」。

虽然这个测试不会非常严谨,但能大体可以了解你内向的情况。

可能是由于是《内向者优势》的作者是欧美人,他们的小孩的教育方式和坏境和中国有非常大的不同,欧美的教育是鼓励个性发展,不打骂,不打压,讲究沟通。

而中国的教育环境(家庭、学校)大部分是压抑个性的。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童年阴影”理论,认为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从小就被要求不能调皮捣蛋,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一吵闹就会被训斥或被打,刚开始还是会继续吵,但随着时间推移,年纪变大,吃到的苦头够多(断零钱、体罚打骂等),慢慢也就

被驯服了,就像动物园里被拔了牙的老虎被大妈骑着拍照一样无奈。

上学时都被要求带红领巾,不带就要被记过,被要求穿难看的校服、要求剪统一的头发型。有些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离异、肆意打骂教育孩子等等这一切,都是在无形中压抑了的个性,渐渐的,你由原来天真活泼开朗被迫影响和改造成了不爱说话、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向」性格。

这刚好符合「习得性无助」的原理,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

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回到开头学员的朋友那番观点,我认为他既是对的,但又不对。

如果他天生就是内向的,并且没有改变的意愿,那按照《内向者优势》的理论来认知自己的优势,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如果你根据前面的小测试,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天生内向,那是不是就不适用这套逻辑了呢?

作者可能不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内向,以及内向的原因,所以没有提出假内向的说法。

这也就不奇怪,那些看了《内向者优势》的人,在没有辩证的思考的情况下,就全盘接受了他的观点,并认为既然自己是内向的,那就老老实实完全接受内向者的行为模式来生活吧。

我于是让学员询问一下他朋友那4个小问题,给出的答案

和我预期的一样,也是假内向。学员朋友还说,他只想交可值得交往的朋友,这句话本身就存在问题。什么样的朋友才值得交往呢?你不先去扩大社交圈,认识更多的人,是无法筛选出

适合自己的朋友的。

这有点像,在封建社会里,如果奴隶接受了他们天生就应该被奴役,那他们永远不可能翻身做主人,永远都被别人欺压,永远没有公平。

如果没有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能有种乎,就不会有秦王朝的覆灭。

如果没有马丁路德金为黑人民权运动做出呐喊:I have dream 。那可能打破种族歧视的的压迫不知道会延后多少年。

既然存在假内向这一情况,同时很多人的内向都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影响中被改变的,那由此可得出,你如果有强烈的意愿想改变,想变得外向,或者说变得相对活泼一些,这是有可能的,是可以通过外部环境和某种训练方法来改变这一点,并且并不违反本性,因为你天生其实就是活泼外向的性格。

那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你符合这个前提,你是否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内向的人?那为什么不去改变呢?为什么要甘愿做一个无法活出真实而精彩的自己呢?

内向者为何不作出改变?

我说说自己的例子。

我印象中,慢慢开始变得内向是从小学4年级转学到了一个新学校,不适应新环境,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打骂体罚),成绩开始变差(转学前,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在班里是排前

列的),甚至厌恶学习。

父母没有在此时采用鼓励和实质性的提升成绩的方法,而是选择了对一个三观还未形成的小孩子采用激将法——别人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