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C调音位图
古琴调式

铭乐堂古琴会馆古琴调式古琴律调三分損一生南呂,得五寸三分三釐三豪;南呂三分益一生姑洗,得七寸一分一釐一豪;姑洗三分損一生應鐘,得四寸七分四釐;應鐘三分益一生蕤賓,得六寸三分二釐;蕤賓三分益一生大呂,得八寸四分二釐七豪;大呂三分損一生夷則,得五寸六分一釐八豪;夷則三分益一生夾鐘,得七寸四分九釐一豪;夾鐘三分損一生無射,得四寸九分九釐四豪;無射三分益一生仲呂,六寸六分五釐九豪,以上便是十二律相生。
˙有人以為仲呂無法還生黃鐘,因而創立轉生四十八律,合原有之十二律為六十律。
其實這樣的方法計算,本來就有除不盡的時候,人力只能求得近似值,互相運算時可以靈活用,不用拘泥除不盡的數字。
因為音律識自然之天籟,本相生周轉,非數理可能盡。
˙琴弦雖然有七條,但是一六、二七同音,所以有只五正音,而調有五。
而論調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三弦為宮說」,即是以第三弦為基準音:三弦為宮是為黃鐘調,又曰宮調(C大調);當四弦為宮時,為太簇調,又曰商調(D大調);五弦為宮時,為仲呂調,又曰角調(E大調);一六弦為宮時,為林鐘調,又曰徵調(G大調);二七弦為宮時,為無射調,又曰羽調(A大調)。
˙另是主「一弦為宮說」,即是以第一弦為基準音:一六弦為宮時,為黃鐘均,又曰宮調;二七弦為宮調時,又曰夾鐘均,又曰商調;三弦為宮時,為仲呂均,又曰角調;四弦為宮調時,為夷則均,又曰徵調;五弦為宮時,曰無射均,又曰羽調。
一般是以「三弦為宮說」為主。
以下以數字表示琴弦,括弧中代表其唱名,一一標示:˙黃鐘調(與大呂同調)一(徵)二(羽)三(宮)四(商)五(角)六(徵)七(羽)˙太簇調(與夾鐘、姑洗同調)一(角)二(徵)三(羽)四(宮)五(商)六(角)七(徵)˙仲呂調(與蕤賓同調)一(商)二(角)三(徵)四(羽)五(宮)六(商)七(角)铭乐堂古琴会馆˙林鐘調(與夷則、南呂同調)一(宮)二(商)三(角)四(徵)五(羽)六(宮)七(商)˙無射調(與應鐘同調)一(羽)二(宮)三(商)四(角)五(徵)六(羽)七(宮)˙琴分為上中下三準,從岳山到四徽為上準,四徽到七徽為中準,七徽下到龍齦維下準。
古琴琴弦对应的音调

古琴琴弦对应的音调古琴琴弦与音调的关系古琴琴弦的构造和分类•古琴的琴弦是由丝线制成的,有七根琴弦。
•琴弦根据所发出的音调不同,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弦。
古琴琴弦与音调的演奏技巧上弦:宫调1.上弦是古琴的第一根琴弦,诗人多以此为感情的出发点。
2.演奏上弦需要使用右手拇指,从内侧往外推动琴弦,使之产生充满深情的音调。
中弦:商调1.中弦是古琴的第二根琴弦,常用于表现悲伤和怀旧的情感。
2.演奏中弦需要使用右手食指,从外侧往内拉动琴弦,使之发出哀怨而又动人心弦的音调。
下弦:角调1.下弦是古琴的第三根琴弦,常用于表现豪情壮志和大气磅礴的情感。
2.演奏下弦需要使用右手中指,从内侧往外推动琴弦,使之发出浑厚而富有力量感的音调。
古琴琴弦与音阶的对应关系•古琴的琴弦并不是按照传统的音阶排列的,而是按照自然音列的顺序排列的。
宫商角徵羽1.宫调的音阶包括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符。
2.对应古琴的上、中、下三弦,分别为上弦、中弦、下弦。
古琴的循环排列1.古琴的五个音阶循环排列,以形成古琴独特的音乐特点。
2.这种循环排列也被称为“律吕”。
古琴琴弦的音调转换技巧上、中、下三弦之间的转调1.古琴演奏中常常需要在不同的音调之间转换。
2.转换上、中、下三弦的音调可以通过变换演奏位置和改变右手的演奏技巧来实现。
古琴的音调扩展技巧1.古琴可以通过音律的调整和琴弦的改变实现音调的扩展。
2.音调扩展可以让古琴演奏出更加多样和丰富的音乐效果。
古琴琴弦与音调的表现力古琴的音色1.古琴琴弦由丝线制成,其音色独特,柔和且具有柔韧性。
2.古琴的音色可以通过演奏技巧和琴弦的振动频率来调整和表现。
古琴的音调变化1.古琴的音调可以通过演奏技巧和琴弦的振动频率来变化。
2.音调的变化可以让古琴演奏出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结语古琴琴弦对应的音调在古琴演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的弦和不同的演奏技巧,古琴可以演奏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古琴的音调转换和扩展技巧让演奏者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音乐表达。
常用和弦指法图

C Dm Em F GAm G7D调常用和弦指法图D Em#Fm G A Bm A7E#Fm#Gm A B#Cm B7F调常用和弦指法图F Gm Am bB C Dm C7G Am Bm C DEm D7A调常用和弦指法图A Bm#Cm D E #Fm E7B#Cm#Dm E#F #Gm#F7C和弦指法图C和弦的按法C和弦指法图C和弦是由C、E、G三个音叠置构成的大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级主和弦。
上图为常见的四种C和弦图表现形式。
其中前三种指法一样,第四种有小指按6弦3品,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简化指法所以我们没有按6弦3品。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C和弦的按法:简化指法时:食指按2弦1品、中指按4弦2品、无名指按5弦3品不简化指法时:食指按2弦1品、中指按4弦2品、无名指按6弦3品、小指按5弦3品Dm和弦指法图Dm和弦的按法Dm和弦指法图Dm和弦是由D、F、A三个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I级和弦。
以上为常见的三种Dm和弦图。
Dm和弦按法:食指按1弦1品、中指按3弦2品、无名指按2弦3品Em和弦指法图Em和弦的按法Em和弦指法图Em和弦是由E、G、B三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II级和弦。
以上为常见的三种Em和弦图。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Em和弦的按法:中指按5弦2品,无名指按4弦2品。
F和弦指法图F和弦的按法F和弦指法图F和弦是由F、A、C三音叠置构成的大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V级下属和弦。
上图中前三种是常见的F和弦图,第四种是简化了指法的F和弦图(不需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F和弦是大横按和弦需要食指横按吉他六根弦,所以相对于其他C调常用和弦而言比较的难按,特别是相对于初学的朋友。
古琴徽位与音位

2.00 12.00 12.0
2.13 13.07 13.1
2.27 14.21 14.2
2.38 15.02 15.0
2.50 15.86 15.9
2.68 17.06 17.1
2.83 18.01 18.0
3.00 19.02 19.0
3.16 19.91 19.9
3.33 20.84 20.8
徽位
音位到岳山距离与 琴弦长度比 音位到岳山距离与 琴弦长度比(小 数) 与散音基频比 与散音阶数差 与散音阶数差(小 数) 一弦正调按音音名 一弦正调泛音音名 二弦正调按音音名 二弦正调泛音音名 三弦正调按音音名 三弦正调泛音音名 四弦正调按音音名 四弦正调泛音音名 五弦正调按音音名 五弦正调泛音音名 六弦正调按音音名 六弦正调泛音音名 七弦正调按音音名 七弦正调泛音音名
#f2 ——
六8
六4 六2 六
(六7)
8/17 11/25 21/50 2/5
F
#F
G
c1
—— g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
A
d1
—— a
#A
B
c
f1
—— c1
c
#c
d
g1
—— d1
d
#d
e
a1
—— e1
f
#f
g
c2
—— g1
g
#g
a
d2
—— a1
五6 五3 五
28/75 6/17 1/3
#G —— #A —— #c —— #d —— f —— #g —— #a —— 四8
—— e —— #f —— a —— b —— #c1 —— e1 —— #f1 四6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减字谱:⼜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的古琴⽂字谱,是由⽂字谱减化⽽来。
这种记谱法使⽤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按弦指法和右⼿弹奏指法,它是⼀种只记录演奏法和⾳⾼,不记录⾳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义尽,⽂约⽽⾳赅”。
减字谱是对⽂字谱记谱法的⼀次重⼤改⾰,是⼀种沿⽤千年⽽未被取代的古⽼记谱法。
苏宁拼购节,定⾦10倍翻⼴告1、散:只⽤右⼿演奏,左⼿不触弦。
展开剩余90%2、托:右⼿⼤指向外弹出。
此⼿势称为“虚庭鹤舞”、“风前鹤舞”。
3、擘(劈):右⼿⼤指(⽤指甲)向内弹⼊。
注:(托、擘)两⼿势的要义是触弦果断,但同时要松。
4、抹:右⼿⾷指向内弹⼊。
此⼿势称为“鹤鸣在阴”。
5、挑:右⼿⾷指向外弹出。
注:(抹、挑)两⼿势的要义是:⾷指触弦应和拇指的托擘⼀样坚定,但不可过急,动作应平滑。
6、勾:右⼿中指向内弹⼊。
称之为“孤鹜顾群”势。
7、剔:右⼿中指向外弹出。
注:(勾、剔)两⼿势的要义是:中指的弯曲应如野鸭的脖颈⼀样:弯曲⽽不可⽣硬有⾓,弯曲过度则触弦过急。
8、打:右⼿⽆名指向内弹⼊。
称之为“商⽺⿎舞”势。
“商⽺”是⼀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只有⼀条腿。
9、摘:右⼿⽆名指向外弹出。
注:(打、摘)两⼿势的要义是:与⾷指中指平滑的动作相反,名指的触弦应短⽽脆。
10、全扶:⾷、中、名三指各⼊⼀弦,同时弹奏出⼀个声⾳,称为“风送轻云”势。
11、历(度):右⼿⾷指轻轻地依次向外挑两到三根弦。
注:(全扶、历)均应触弦轻且细腻,这样声⾳才能融为⼀体。
12、撮:和弦性质,两⼿指分别拨动两弦,使之同时发声(需要拨动的弦数分别写在“撮”的减字“早”的竖划之两侧)。
称之为“飞龙拿云”势。
⼀般的撮为“托勾”,相反的是“擘剔”,称为“反撮”(“反撮”的写法是在撮的减字上⽅写⼀“反”字)。
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

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古筝有多种调弦方式,每种调弦方式都有不同的音位表。
下面将介绍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
古筝的调弦方式有十三弦、十六弦和二十一弦等。
其中,十三弦古筝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初学者常用的一种。
十三弦古筝的音位表如下:第一弦:C4第二弦:D4第三弦:E4第四弦:F4第五弦:G4第六弦:A4第七弦:B4第八弦:C5第九弦:D5第十弦:E5第十一弦:F5第十三弦:A5这是十三弦古筝的标准音位表,每根弦都对应着一个音符。
通过按弦和弹奏不同的音符,可以演奏出各种美妙的音乐。
除了十三弦古筝,还有十六弦古筝。
十六弦古筝相比于十三弦古筝,增加了三根弦,音域更加广阔。
十六弦古筝的音位表如下:第一弦:C4第二弦:D4第三弦:E4第四弦:F4第五弦:G4第六弦:A4第七弦:B4第八弦:C5第九弦:D5第十弦:E5第十一弦:F5第十二弦:G5第十四弦:B5第十五弦:C6第十六弦:D6十六弦古筝的音位表比十三弦古筝多了三个音位,音域更加宽广,演奏出的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还有二十一弦古筝。
二十一弦古筝是古筝中最多弦的一种,音域最广。
二十一弦古筝的音位表如下:第一弦:C4第二弦:D4第三弦:E4第四弦:F4第五弦:G4第六弦:A4第七弦:B4第八弦:C5第九弦:D5第十弦:E5第十二弦:G5第十三弦:A5第十四弦:B5第十五弦:C6第十六弦:D6第十七弦:E6第十八弦:F6第十九弦:G6第二十弦:A6第二十一弦:B6二十一弦古筝的音位表比十六弦古筝多了五个音位,音域更加广阔,演奏出的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以上是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的介绍。
不同的调弦方式对应着不同的音域,演奏出的音乐也各具特色。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演奏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古筝调弦方式,演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音乐享受。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泛音是古琴最富有魅力的音色之一,与按音、散音共同构成古琴的三大音色体系,如用天、地、人三才来寓意此三种音色的话,泛音应位于天,被誉为“天籁之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琴如何认准各弦徽位处的泛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古琴泛音的发生原理通过左手在琴弦均分点处的虚按(或虚点),以阻止整条弦的振动,只让部分琴弦振动,部分音段的振动,便产生了古琴的泛音,左手所虚按的地方便是古琴的十三个徽位。
其实古琴整条琴弦的所有的地方,都能把整条弦平均分成若干份,但我们人类耳朵所能接受的,也只是有限的几等份。
古人将古琴泛音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至,十三个徽位,十三个分音点,恰好好处,不多不少,增之太繁,减之太简。
接下来,便从琴的徽位入手,一一解释各徽泛音一、七徽——二分音点七徽把琴弦均分成两部分,也是整条弦的二分音点二分之一处。
“倍半相生”是古琴常用的一种生律法,无论是“五度相生律”还是“纯律”,都运用到了“倍半相生”这一原理。
什么时“倍半相生”呢?就是琴弦加倍,则所发音为低八度,弦长减半,则所发音为高八度,故低八度为“倍”,高八度为“半”。
以发音中国传统的律管来打个比方,一个长10CM的管子,此管的音高为“1”,要想找出它的高八度高音“1”,便需把管子减半,重做一个5CM的管子即可(此说仅指原理,成律并非如此简单,管子的口径、材料、吹奏方法等影响音高的因素有很多,如管子的口径应随之而变);反之想要找出它低八度的低音“1”,便需把此管子加倍,再做一个20CM长的管子即可(管子口径也应随之而变)。
古代的“倍半相生”及“三分损益”便是从古代的管乐和弦乐上发现的,况古琴弦质内实,可随手右弹左调,安其一弦便能兼取各音,所以古琴较律管用此律也更加清晰。
七徽是整条弦的二分之一处,所以此处的泛音的音高便是此弦散音的高八度,以三弦为例,三弦的散音为“1”(简谱记作低音“1”,此处只是做一参照而已),那么七徽泛音的音高便是其散音的高八度——高音“1”。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1.古琴的定音现代,古琴以常用的三弦定位F音高,并以F为宫音的“正调”(又称:“仲吕均”“黄钟调”等)定弦为:一弦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六弦七弦5 6 1 2 3 5 6sol la do re mi sol la2.古琴校弦法琴弦校音常用的有两种方法:按散校弦法和泛音校弦法。
这里指介绍最为准确的泛音校弦法假设七弦空弦音已定准。
则以七弦七徽的泛音为准,校四弦五徽的泛音与之相同即为准。
再用四弦校六弦。
方法即列表如下:确定的弦徽待校正的弦徽七7 ------------------------------- 四5 同音四4 ------------------------------- 六5六7 ------------------------------- 三5七5 ------------------------------- 五4五7 ------------------------------- 二5四7 ------------------------------- 一5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都以七弦作为标准音高,也可以以任何一条弦作为标准音高。
每次弹奏前,可先将七根弦统一校正一次。
3.特殊定弦弦式传统琴曲中不少乐曲由于调性的不同,定弦也有所不同。
多数采用改变宫音所在弦的位置,重新确定与邻弦之间无声音阶体系的音程关系。
即调整一根或两三根弦的音高,改变原调无声音阶的音程关系式为新调五声音阶的音程关系。
因此,产生了多种定弦弦式。
六种常用的定弦弦式①F调定弦弦式调弦方法:又称“正调”。
前面已有,略。
古代称谓:宫调、仲吕均、黄钟调等。
代表曲目:《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流水》、《渔樵问答》、《渔歌》、《神人畅》等另:有一部分C调调性的乐曲,如《碣石调·幽兰》、《醉渔唱晚》、《龙翔操》、《忆故人》等乐曲也都用此种弦式弹奏,惯称“借调”。
②C调定弦弦式(慢三弦定弦)调弦方法:又称“慢三弦”调。
c调音阶指型图五度圈

五度圈(一)五度圈几乎是每一本教乐理的书里都会提到的的图表。
你背过,你也忘记过;你再度又背过,可是你终究还是忘了它!Why?因为你觉得它并不重要?因为你不了解它的涵义?因为你就是记不住?因为背过以后就是没使用过?No!答案是因为它不用背所以你背不住,酷吧?!.究竟五度圈这个图表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非学它不可呢?顾名思义,五度圈基本定义是一个以C为起始点(十二点方向),以完全五度音程(Perfect 5th Intervals)为间距,顺时钟方向所围成的一个圆圈。
现在就让我们实际来推演一次:C的五度音是?…………………………………………………………………GG的五度音是?…………………………………………………………………DD的五度音是?…………………………………………………………………AA的五度音是?…………………………………………………………………EE的五度音是?…………………………………………………………………BB的五度音是?…………………………………………………………………F#F#(Gb)的五度音是?……………………………………………………………C#C#(Db)的五度音是?……………………………………………………………G#G#(Ab)的五度音是?……………………………………………………………D#D#(Eb)的五度音是?……………………………………………………………A#A#(Bb)的五度音是?……………………………………………………………FF的五度音是?…………………………………………………………………C恭喜您已经跨出了认识五度圈的第一步!五度圈(二)五度音到底要怎么找呢?最容易也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据完全五度音程的定义去推算三个全音加上一个半音的距离(3 whole steps + 1 half step)。
例如G的五度音:G→全音→A→全音→B→半音→C→全音→DYes,就是D!不过这种土法炼钢的推算法在效率上似乎有那么一点儿慢,是否有比较容易的方法呢?且让我们换个方向思考,以相对音感的角度去切入时,其实完全五度音程说穿了就是Do与Sol之间的关系罢了!换句话说,当我们要找G 的五度音其实就等于要找G 调(以G为Do,也就是G Major)里的Sol是一样的道理。
古琴的手机调弦、调音法

古琴调音法古琴调音有泛音法,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以掌握,故这里推荐大家使用手机调音软件进行调音。
基础知识(不懂可略过):1、调音的高低我们以ABCDEFG定高低,但注意的是,AB之间差一个全音阶,而BC与EF之间是半个,全部关系如下:注:ABCDEFGA中,这两个A是不一样的,后一个A比前一个高6整个音节,术语中叫8个度2、古琴从1到7弦,并无固定音高,但是每根弦之间的差的音节多少是固定的。
3、古琴标准音高,1到7弦应该是CDFGACD,但为方便我们联系,使弦更软,赵老师统一把琴弦降了几个音节。
以下为具体方法,上述理论看不懂的可以跳过。
由于并没有统一跨平台手机调音软件,我们分为安卓和苹果系统进行讲述:安卓:1、下载“专业调音器”2、于安静的环境分别拨动1-7弦,按老师的统一标准,我们使1弦落在Bb与B之间,如图其余如下弦数常规调式蕤宾调(如阳关三叠)1 Bb-B之间Bb-B之间2 C-C#之间C-C#之间3 Eb-E之间Eb-E之间4 F-F#之间F-F#之间5 G-Ab之间Ab-A之间6 Bb-B之间Bb-B之间7 C-C#之间C-C#之间苹果系统:由于没找到对应的软件,故我们采用傻瓜式的频率调弦方式。
但若大家找到合适的,也可以继续按照安卓的方式调弦1、下载Guitar Tuner2、界面处有频率指数按赵老师的标准,我们1-7弦分别是弦数常规调式蕤宾调(如阳关三叠)1 60Hz 60Hz2 67 673 80 804 90 905 101 1076 120 1207 135 135好了,可以开始好好练琴啦!!!。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促轸抽弦,成序应律之后,初弹琴的人最好奇、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1234567怎么按,分别在哪里,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从琴面十三徽(晖)谈起。
不妨揣测,换位设想,古人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拨弄弹按之间,一定会发现当按在琴弦1/2的地方(即高八度音位置),弹出来的声音与原来散音极为和谐悦耳,当按到1/3,2/3的位置,声音与原来的散音也很和谐悦耳(纯五度),慢慢的就会联想到4分点位置,5分点位置,到6分点位置的时候,除去相同位置的点,已经有11个徽了。
如果继续加7等分点6个徽位的话,这徽位就过于缭乱,同时7等分点的音也不是那么和谐悦耳。
然后跳过7等分点,到8等分点出现了更多7个徽位,不过有3个是重复的:1/8(即现在的一徽),2/8(与1/4同),3/8(在现在的五徽六徽间),4/8(与1/2同),5/8(在现在的八徽九徽间),6/8(与3/4同),7/8(即现在的十三徽)。
按道理可以加上4个徽,变成15个徽,但是只选择了在一头一尾加上两个徽,而舍弃了3/8、5/8,这其中原因,大概是这样一来更美观、二来不添乱(3/8、5/8与周边两个徽隔得太近)、三来凑齐13个徽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十二法六律六吕。
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则一阴一阳之谓也。
”又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到此徽位没有继续往后加了,逐渐就固定下来,通过金玉螺蚌标示,这样就形成了琴面十三徽。
当然这个历史过程应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相信也不会那么漫长。
徐上瀛《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将“和”列为第一,“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
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
音准很重要,是仲吕均(5612356),还是黄钟均(1235612),如果这混淆了,也就不成曲调了。
又如果不能寻找辨别每一根弦的1234567,差池紊乱,如此“音出于声,声先败,则不可复求于音”。
古琴的徽位当是方便寻找音位之用。
最基本的就是这13个徽13个音位。
古琴调弦定调相关知识汇总更新

古琴调弦定调相关知识汇总更新龚一古琴教学【详解校弦】李程古琴课程【泛音调弦法】真朴书院琴学入门篇第十二课【如何调弦】古琴定弦常用调教学视频戴晓莲戴晓莲古琴教学视频“泛音调弦练习曲”古琴常用调音位图及古琴弦法表古琴除了正调,古琴还有哪些调?如何调弦?以最基本的正调(F调)为例,来说明古琴调弦定音的方法和技巧。
其他各种定调均可以在F调的基础上调得。
1、选择标准音高(绝对音高)调弦(一般与其它乐器合凑时用)首先需要确定古琴的绝对音高。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标准音高a1=440Hz,在正调定调时,五弦的散音音高相当于A;2、选择相对音高调弦(常用)先确定5弦或7弦的音高后(常定成比标准音低半个音,但主要根据琴或个人喜好),以此为基准,调好其它六根弦的音。
校弦的方法七弦5徽——五弦4徽同音(快速记忆:七5-五4)七弦7徽——四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七7-四5)四弦4徽——六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四4-六5)六弦7徽——三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六7-三5)五弦7徽——二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五7-二5)四弦7徽——一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四7-一5)调弦技巧技巧一:细数“拍音”辨微差当两个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时发出时,可以听到“呜—哦—呜—哦—……”的强弱交替的混合音,称为“拍音”。
两个音的频率相差多少赫兹(Hz,频率单位),则每秒钟内可以听到多少个“拍音”。
当听到紧凑的“呜哦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相差稍有点大;当听到很熟缓的“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已经非常接近,在不影响演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已基本校准;当已听不出“拍音”时,说明已经完全校准了。
技巧二:“推拿”蝇头辨高下当两个音非常接近时,在两个音都弹出后,迅速用右手指将被校弦的蝇头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挤(蝇头能够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松紧变化足以使音高发生变化),听听“拍音”的变化。
若往左推蝇头,“拍音”变缓或消失,说明该弦音偏高了(弦偏紧),应略松该弦琴轸;反之,若“拍音”变得更急促,说明该弦音偏低了(弦偏松),应略紧该弦琴轸。
正确书写c大调一级二级三

正确书写c大调一级二级三
C大调:
一级:135
二级246
三级357
四级461
五级572
六级613
七级724
C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是a小调,它的音是这样排列的:,前三个音是大三度音程的为大调音阶,前三个音是小三度音程的为小调音阶。
C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为a小调,D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为b小调,G大调的平行关系小调为e小调,这是一个关系大小调图。
在古典主义时期,C大调是在皇室庆典、贵宾邀请时专用的调式(如海顿C大调第九十七交响曲和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
后来,C大调经常被音乐家看成是回归自然、追求理性或展望未来。
五线谱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上下均等,最中间的部分对准哪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标出的音就唱(do)。
以此上下类推。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古琴指法及符号减字谱的指法符号,是由文字谱的谱字减笔缩写而来的,开始较繁,各谱使用也不一致。
经历代琴家的改进,废弃不用的,归并同类的,简化复杂的,逐步统一起来,到清末已相当规范。
《琴学入门》所用的谱字,仅112个,其他各谱也大体相同。
在改进记谱后,还可减去一半,大约采用四五十个符号,就可以代替。
精简部分,大多是右手的复合指法和左手的装饰指法。
减字谱的谱字,也就是指法符号,大多和现代汉语相吻合,现分三类叙述如下:(1)古琴右手指法符号弹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部位,一般在岳山与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
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弹入叫“入”。
不论弹入弹出,都略倾向琴面,音较丰满。
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要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弹弦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禁而不用故叫禁指。
四个指头分别向两个方向弹入弹出,产生了擘、托、抹、挑、勾、剔、打、摘等八种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基本指法演变或组合而成。
,尸(擘):用大指甲背弹入,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仰卧掌下,弹时急倒竖,虎口放开,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
食中名三指平直,中节粘连,末节参差。
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乇(托):大指倒竖,虎口张开,先肉后甲,向外托出。
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
弹后大指仍伏掌下,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指缝稍开,禁指如前。
木(抹):用食指弹入,先肉(触弦)后甲(拨弦)。
食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伏于食指下,指尖距食指约一弦。
每抹入必将食指箕斗落在大指甲尖抵住。
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之力。
中名二指俱平直,指缝稍开,高低参差,禁指如前。
(挑):用食指甲背弹出。
食指屈其中末二节,大指微弯,以甲尖抵住食指箕斗,向外挑出。
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大指帮贴用力。
中名二指微弯,余势与抹同,禁指如前。
勹(勾):用中指弹入,先肉后甲。
音位音位归纳法

第七节
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唐健雄
本章提要
音素和音位 音位变体 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普通话音位系统
音素和音位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 单位。音色不同应属于不同的音素。 辅音音色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有关; 元音的音色与舌位的高低前后、唇的圆 展有关。 音位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词 或语素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和音位有联系也有区别。
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音位系统指的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所有 辅音音位、元音音位、所有音位变体及 其出现条件以及音位的组合规律。。 普通话音位系统包括:辅音音位、元音 音位和声调音位。
音素和音位
分析的角度不同。 一个音位可以包含若干个因素。 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音素,看发音 动作就可以判断。 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一个音位,光看发 音动作不行,还要看是否有辨义功能和 其他条件。
音位变体
同一音位里不同的音素叫这个音位的音 位变体。 音位是从音位变体归纳概括出来的语音 单位和类别。 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音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对立。] 和趴[p̒A],英 语的park 和 spoon。 互补。音素出现的环境呈互补分布,可以归为 同一个音位。如:[a][A][æ][ɑ]。有的虽然是互 补分布,但不能归为同一个音位,还有别的条 件,如m n ng。 语音相似。同一个音位的变体必须语音在听感 上近似,否则不能归为同一音位。
/a/及其变体
[a] ai uai an uan, [A] a ia ua, -i 、-n前 零韵尾
17琴学解惑十七:如何认准各弦徽分处的按音?

琴学解惑十七:如何找准各弦按音的具体位置?雷苗伟古琴按音寓“三才”之“人”位,吟、猱、绰、注,最易得古琴之妙,但其音位,不同于泛音的按徽循位,除与几处徽位恰好对应外,多数按音是在两徽之间的徽分处,初学者恐怕只能对谱索音,知其一难知其二。
加之各谱个别音位记法多有出入,如八徽与七徽九分、十一徽与十徽八分、七徽六分与七徽七分等位之争,比比皆是,或笔误,或讹传,常令初学者难以分晓。
如能明白各处按音的生成方法,我想各弦按音便可一一呈现,本文便就此问题试解一二。
祝桐君先生的《与古斋》及顾梅羹先生的《琴学备要》两书中对于按音的具体定位,均有详解,但因两书成书年代距今基远,行文习惯、文字繁简、语句理解等方面与今均有出入,对于初学者来讲,要想彻底看懂,并非易事,希望此文能为习琴者找到一把解开古人心扉的钥匙,架起一座与古人直接交流的桥梁。
古琴的生律原理,前文已提到,是典型的“五度相生”,具体方法便是传统的“三分损益”法,虽说个别音位可能也运了“纯律”的一些生律方法,但也只是针对个别曲子,大可忽略不记,所以按音的生律原理以“五度相生”为主即可。
故琴之五正声(宫、商、角、徵、羽)二变(变宫、变徵)二清(清角、清羽)等均能通过三分损益法一一找到,下面便以三弦为例,为大家作为一分析。
一、上准、中准、下准——七徽、四徽为古琴音位的分水岭前文在讲泛音时,曾提到了泛音的四准,即左上准(十三徽~十徽)、左下准(十徽~七徽)、右下准(七徽~四徽)、右上准(四徽~一徽)等四准,那么按音也可根据倍半相生的原理将琴弦分为三准:四徽至一徽为上准、四徽至七徽为中准、七徽至龙龈为下准。
七徽为琴弦二分之一处,故其按音为散音的高八度,如三弦散音为低音“1”,七徽按音便为中音“1”。
四徽为七徽至岳山的二分之一处,故四徽按音为七徽按音的高八度,三弦散音为低音1,七徽按音为中音“1”,四徽按音便为高音“1”。
一徽又为四徽至岳山的二分之一处,故一徽处按音为四徽的高八度,即倍高音“1”。
C和弦指法图

C和弦是由C、E、G三个音叠置构成的大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级主和弦。
上图为常见的四种C和弦图表现形式。
其中前三种指法一样,第四种有小指按6弦3品,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简化指法所以我们没有按6弦3品。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C和弦的按法:简化指法时:食指按2弦1品、中指按4弦2品、无名指按5弦3品;不简化指法时:食指按2弦1品、中指按4弦2品、无名指按6弦3品、小指按5弦3品Dm和弦是由D、F、A三个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I级和弦.以上为常见的三种Dm和弦图。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Dm和弦按法:食指按1弦1品、中指按3弦2品、无名指按2弦3品Em和弦指法图Em和弦是由E、G、B三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II级和弦。
以上为常见的三种Em和弦图。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Em和弦的按法:中指按5弦2品,无名指按4弦2品。
F和弦指法图F和弦是由F、A、C三音叠置构成的大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V级下属和弦。
上图中前三种是常见的F和弦图,第四种是简化了指法的F和弦图(不需要弹5、6弦时可以用简化的指法)。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F和弦是大横按和弦需要食指横按吉他六根弦,所以相对于其他C调常用和弦而言比较的难按,特别是相对于初学的朋友。
所以F和弦需要大家多花时间去练习。
F和弦的按法:食指横按1弦—6弦1品、中指按3弦2品、无名指按4弦3品、小指按5弦3品简化指法时(如上图4):食指小横按1弦—2弦1品、中指按3弦2品、无名指按4弦3品G和弦指法图G和弦是由G、B、D三音叠置构成的大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V级属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