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第二十章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第二十章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教案(沪科版):第二十章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方式,提高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解决能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能够分析评价不同能源的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学习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方式,提高学生对能源问题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明白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能源问题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源的基本概念,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难点:能源的评价和选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单。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我国能源状况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能源的基本概念,介绍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方式,使学生掌握能源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进行能源利用的实验演示,如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风力发电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能源的利用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能源的优缺点,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使学生能够评价和选择合适的能源。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6.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能源利用的实践操作,如制作太阳能小灯等,提高学生解决能源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源的基本概念,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
难点:能源的评价和选择,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实践操作。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说课稿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初中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能源的分类、常见能源的特点以及能源开发和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能源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从能源的定义和分类入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能源的特点和来源。
接着,详细阐述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以及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同时,教材也指出了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等挑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能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能源的分类、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原理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欠缺。
此外,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教学、实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常见能源的特点。
(2)掌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以及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3)理解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能源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和节约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科学《开发新能源》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开发新能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了解新能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会搜集、分析信息资料,了新能源的知识现象。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能源利用的正负面的影响;愿意合作与交流。
2.关心与能源有关的新科技、新产品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新能源的知识现象;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教学难点:了解新能源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收集新能源开发的资料、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视频《公路上的车流》。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流中,运动所需要的主要能量来源主要有什么提供?学生汇报。
(汽油、柴油、石油等。
)2.揭示课题:这些能量的来源有什么特点?与人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开发新能源》吧!(板书课题:开发新能源)(二)能源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地球上的能源是无穷的吗?)教师出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图片。
谈话:在我们使用的能量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石油有哪些用途吗?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世界石油储备分布图(亿吨)”。
思考:分析上面的图表,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看图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讲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地球上41的石油已经被用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啊!讲解: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思考:你知道这些能源燃烧后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吗?学生进行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小结:人类正是感到了这种能源危机的威胁,许多科学家在不断地研究和寻找新能源。
(三)目前,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主要的新能源。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因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
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有所了解和认识,需要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
本文将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题,设计一堂中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能源的来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并提出学生参与能源保护的方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了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全球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学习能源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创新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案;•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1. 引入(10分钟)首先,我会引入能源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能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图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能源在社会发展、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能源的分类与特点(20分钟)接下来,我将对能源进行分类和解释各种能源的特点。
我会使用图表或示意图的方式展示能源的分类,例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并以各种能源的特点为例进行解释。
与此同时,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对能源的了解。
3. 全球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30分钟)为了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全球开发和利用现状,我将展示一些数据和统计图表。
比如,世界各国的能源消耗情况、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等。
我会引导学生讨论全球能源利用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能源保护的重要性(20分钟)在此环节中,我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介绍能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能源资源消耗速度过快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并提供一些节能环保的实践方法。
学生也将被要求提出自己的节能环保方案,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5. 创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案(30分钟)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参与一个小组活动,要求他们合作提出创新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案。
小学科学六下 第10课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阳能,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2.小结: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个途径:光能转化成热能、光能转化成电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3.提出问题:目前太阳能的应用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师生共同总结:
优点:能量巨大,供应时间长,无污染、分布广泛......
局限性:技术复杂、设备较贵、占地面积大、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使得大规模利用太阳能还面临不少困难。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本节课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结合信息化教学,形象、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
3.科学知识
(1)人类生活离不开能源。
(2)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3)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能源。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能源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阅读交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内分享。
学生根据出示的课件,小组讨论太阳能的主要用途。
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学生汇总整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阅读资料,感知新能源的优越性,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在合作探究中表现出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二十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第二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_0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能源。
知道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知道能源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但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解决能源的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
(2) 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知道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并能通过。
(3) 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辨证的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2. 过程与方法:(1) 能在实验和探究中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2) 在讨论、评估、交流中能用书面和口头表明自己的观点,能利用互联网工具搜集相关资料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辨证的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教学重点(1)能源、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教学;知道新能源的种类;知道新能源的用途(2)能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教学难点新能源的特点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形式的能,在日常生活中做饭、照明、取暖等需要能量。
在工厂里机器的运转、在公路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的产生等都需要能量。
人类自身生命的运动、生长也需要能量……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没有能量,人类将无法生存!今天我们来研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讲授新课一.能源与社会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
(如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若学生基础更好,会举例电荒、石油危机等现象。
)然后通过讨论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
能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埋藏在地底下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通常被称为矿物质能源(有时也称为化石能源),这三种能源是当今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2. 请说出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举例。
科学利用能源教案初中

科学利用能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区分。
2.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能源的分类。
2. 温室效应。
3. 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难点:1. 区别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蜡烛、小灯泡、火柴、太阳帽、手电筒、手摇电动机等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使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常用的能源有哪些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2. 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和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区别。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三、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温室效应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分析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性。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分发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能源的使用效果。
2. 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分享实验心得。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调查生活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
2.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认识到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开发新能源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开发新能源教案及反思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认识到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教学内容:1. 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3. 新能源开发的意义4. 新能源在我国的应用现状5. 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及挑战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源?人类常用的能源有哪些?二、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1. 介绍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条件下开发利用的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清洁、高效、可持续等特点。
2. 讲解新能源的分类: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三、新能源的特点和优势(20分钟)1. 分析新能源的特点:清洁、高效、可再生、环保等。
2. 阐述新能源的优势:减少污染物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等。
四、新能源开发的意义(15分钟)1. 讲解新能源开发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
2. 分析新能源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 强调新能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新能源在我国的应用现状(15分钟)1. 介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产业发展迅速。
2. 分析我国新能源政策及补贴措施:鼓励新能源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贴。
二、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及挑战(20分钟)1. 预测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技术不断创新,成本逐渐降低,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 探讨新能源面临的挑战:技术瓶颈、投资不足、政策支持等。
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减少污染物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推广新能源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的认识。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设计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理解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能源转化、存储和传输。
(3)掌握能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增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能源的特点和分类。
(2)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关键技术和原理。
(3)能源与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
2、教学难点(1)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2)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如某地区的能源发展模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源的场景,如照明、交通、取暖等,引发学生对能源的思考,提问:“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能源,那么能源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利用的?”2、知识讲解(1)能源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能源分类方式,如按照来源分为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和新能源(核能、氢能、地热能等)。
(2)能源的开发讲解不同能源的开发方式,如化石能源的开采过程,可再生能源的收集和转化技术,新能源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3)能源的利用分析能源在不同领域的利用方式,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重点介绍能源转化的原理和效率。
沪科版第二十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本节小结
1、利用太阳能的四个主要渠道
① 被植物微生物吸收;②使大气、水升腾循环; ③被海洋吸收;④直接利用
2、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三个主要方式
①太阳能→热能;②太阳能→电能;③太阳能→化学能
3、太阳能的优、缺点
优点:①十分巨大,②供应时间长久, ③分布广阔,获取方便,④安全、清洁、无污染。 缺点:①太分散,②不稳定,③转换效率低。
4、太阳能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有哪些?
(1)、太阳能的优点:
①十分巨大, ②供应时间长久, ③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④安全、清洁、无污染。
(2)、太阳能的缺点:
①太分散, ②不稳定, ③转换效率低。
5、太阳能电池
定义: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 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应用:
人造卫星、太空望远镜、太空站等电力的 来源。
(2)成本低(成本比火电站低20%以上)
2、核聚变——热核反应
核聚变示意图
核聚变——热核反应
核聚变——在超高温的条件下,可将两种 质量较轻的原子核(如氘和氚),聚合成 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核聚变 又称为热能反应。
太阳能是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应用——核爆炸
1967年,我国爆炸的第一颗氢弹
五、巩固练习
1、卫星长时间在太空航行,它的无线电发射装置不用人工补 充能源却能正常工作,它是利用______电池将______能转 化为_____能的。 2、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开发的新能源是______,它蕴藏在 ______内部。获得原子能有两种途径:一是________,而 是________。我国著名的大亚湾核电站里发生的是 _______。太阳能就是来自太阳能内的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三篇】

【导语】教育要使⼈愉快,要让⼀切的教育带有乐趣。
⽆忧考为⼤家准备了⼈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的合理利⽤与开发》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学⽬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燃料是⼈类重要的⾃然资源,对⼈类⽣活起着重要作⽤;同时,知道⽯油炼制⼏种主要产品及其⽤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法:通过⼀些探究活动,进⼀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燃料的不可再⽣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化⽯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油、天然⽓三⼤化⽯燃料 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课题 播放⽣活中的图⽚,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什么燃料? 3、炼钢⼚、热点⼚等常使⽤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油、天然⽓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燃料:煤、⽯油、天然⽓等由古代⽣物的遗骸经⼀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
使学⽣联系⽣活,关⼼⽣活从已有的经验⼊⼿,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了解⽣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燃料的形成过程和⽤途。
知识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途 学⽣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 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 激发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的思维 1、⽯油可以直接⽤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油直接⽤作燃料? 2、⽯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炼制的? 播放录像:⽯油的⽤途 介绍⽯油的⽤途。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科学:6.4《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案(华师大九上)

【课题】科学九年级第七章第四节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节约利用化石能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2)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能源(3)让学生了解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4)让学生关注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5)让学生关注能源技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准备】电教投影学生设计一个节约家庭能源开支的方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来多,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是能源的高消费社会,强调节约能源会减慢社会前进的步伐,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你认为应当怎样处理发展经济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分组讨论交流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像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人类大量开采消耗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
以中东地区的石油为例,尽管探明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但如按现在的开采速度,也只能维持30~40年,因此如何高效和节约地使用这些不可再生能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节约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在现有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我们大家应该如分组讨论节约利用能源要求人们不随意浪费能源,还要求人们不断开发能耗小的新型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动力机器等。
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的另一重要途径是提高能源的开采效率和使用效率。
设计一个节约家庭能源开支的方案<课前已布置>,在班级中交流各小组的方案教师介绍微生物采油、水煤浆技术同时,在现有能源即将出现危机之时,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储量更丰富、使用起来更清洁和可以再生的新能源。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新能源。
二、新能源的开发本节课我们首先要介绍的一种新能源就是风能。
风与我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注意观察树叶在风吹动下不断摇动,但是否想到过怎样来利用风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呢?分组讨论交流风能是太阳辐射能使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动能。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为例》教案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为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西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等。
让学生了解山西的能源资源丰富程度,以及能源资源对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山西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概况。
山西的煤炭、天然气、水力等能源资源情况。
山西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山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情况。
采用案例分析,分析山西的煤炭、天然气、水力等能源资源的开发情况。
第二章: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历史、开采技术和开采现状。
让学生了解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历史、开采技术和开采现状。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山西天然气资源的开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西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历史、开采技术和开采现状。
让学生了解山西天然气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山西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历史、开采技术和开采现状。
山西天然气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山西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山西天然气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山西水力资源的开发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西水力资源的开采历史、开采技术和开采现状。
让学生了解山西水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山西水力资源的开采历史、开采技术和开采现状。
山西水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山西水力资源的开采情况。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山西水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山西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开发新能源 教案

开发新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新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2、使学生理解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鼓励他们关注新能源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介绍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2)分析新能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2、难点(1)理解新能源开发中的能量转化原理。
(2)探讨新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能源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能源开发的问题和前景。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新能源的应用和效果。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传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能源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引出开发新能源的主题。
2、知识讲解(约 25 分钟)(1)太阳能介绍太阳能的来源和特点,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
讲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并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2)风能讲述风能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如风能的间歇性、地域性等。
介绍风能的利用形式,如风力发电,并解释风力发电的工作过程和优势。
(3)水能讲解水能的形成和特点,如能量密度大、可再生等。
阐述水能的利用方式,如水力发电,并分析水力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原理。
(4)生物能介绍生物能的来源,如生物质燃料、生物发电等。
解释生物能的特点,如分布广泛、可储存等,并说明生物能在农村能源供应中的重要作用。
3、小组讨论(约 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新能源开发面临哪些挑战?(2)如何解决新能源开发中的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支持新能源的发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案例分析(约 15 分钟)展示一些新能源应用的成功案例,如某个城市大规模使用太阳能路灯、某个地区的风力发电场为当地提供大量清洁电力等。
高中地理教案: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中地理教案: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名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科目:地理年级:高中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2. 掌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3. 了解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一、新能源的定义和种类1. 新能源的定义2. 主要的新能源种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等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1. 全球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2. 中国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3. 新能源在世界和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三、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1. 新能源的优势:无污染、可再生、在地理分布上更广泛、能源转换效率高等;2. 新能源的挑战:技术壁垒、经济成本、储能问题等。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探讨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新能源的定义、种类、开发和利用现状,以及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实际情况。
2.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全球和中国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
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多媒体设备;3. 相关图表和数据资料。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2.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以及新能源的优势和挑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能源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短文,评价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拓展: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新能源设施,了解实际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2. 可以让学生围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展开小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和发表意见。
九年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教学策略: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能源问题中的责任与使命。
5.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新能源开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增强学生对我国能源现状的认识,树立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观念。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与知识:讲解能源的定义、种类、分布特点等,结合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各种能源的开发现状、利用效率及环境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新能源的开发:介绍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新能源的优缺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掌握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技术,分析其优缺点。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能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能源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

杭州第十中学朱兴盛
〔一〕教材分析
1、学பைடு நூலகம்内容分析: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学生对一样能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实意义。这一节在本章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建立正确的能源观的关键一课。
教材中本节内容:从分析全世界的能源的消耗量的增长情形着手,讲解目前的几种新能源。各种新能源有各自专门的形成、种类。在实际利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那个环节上,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制造性得到发挥。
上传学生的调查报告
教师通过论坛和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通过另一个〝师生交流的论坛〞实现〕
教师预见学生搜索的关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资料:太阳能利用、潮汐能、沼气、氢能源。
学生调查报告完成后通过论坛上传。
学生熟悉了论坛之后,也能够通过论坛与其他的同学交流学习过程中问题。
本教材中本节的安排重在让学生认识目前人类的能源危机感,树立一个正确的节能观: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能源;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开发新能源,让学生了解目前正在开发和建设中的一些新的能源。培养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
2、学习者的分析:
教材中的本节内容对初三学生而言困难是不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独立地阅读,了解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有些教师会采纳的方法是:学生通过自己课前的阅读,然后教师在课堂中划一下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接下去确实是一些配套的练习。因为有些教师会认为〝能源〞章节在中考占的比分历年来都比较少,教师教学上花的时刻也会相应地减少。在这一点上也是不可否认,然而从教学的成效来看,由于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导致学生无形当中差不多忽略了本章节的重要性,认为这只是一些阅读材料。学生认为只要简单地经历一些知识点就能够了,至于文中的一些情感教育,学生的思维技能的教育都差不多是一带而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能源。
知道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知道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并能通过。
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3.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辨证的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教学重点:
1.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2.知道世界能源的构成和我国能源的结构。
3.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及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颗不大的原子弹能让一个城市变成废区,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原来这种威力来自于核能,太阳能也来自于核能,核能和太阳能是极具发展的新能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能源与社会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人类能源及其利用的发展过程。
教师:1.什么是能源?
2.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学生回答:1.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太阳光等能够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所需能源的资源统称为能源。
2.可再生能源:可长期提供货可以再生的能源。
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
如煤、石油等。
探究点二能源与环境
教师引导: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如何在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呢?
学生讨论交流:你认为人类如何才能解决好能源与环保这一问题呢?请畅所欲言!
探究点三开发新能源
1.太阳能
学生阅读课本得出太阳能的两种主要利用方式: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归纳:采用光转化为热的方式可以发电,也可以供家庭用来取暖、加热生活用水。
太阳能的优点:能量巨大、供应时间长、分布广泛、获取方便、无污染、安全经济。
缺点:能量分散,且又间断和不稳定。
2.核能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另一种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1)核裂变
核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
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原子弹就是根据这
个原理制成的。
(2)和聚变
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氢弹就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造的一种威力比原子弹还要大的核武器。
(3)和平利用核能
学生阅读课本,得出:利用核能发电是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3.其他新能源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其他的新能源: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
三、板书设计
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能源与社会。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与环境。
(1)太阳能。
(2)核能。
(3)其他新能源。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部分,预习下一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