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教育,新工匠

合集下载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精神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未来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大学生应该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引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强烈使命感和优秀职业素养的现代工匠。

本文将结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一种强调实干、务实、创新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它汇聚了工匠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对质量的匠心独运、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创新,展现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刚毅坚韧的精神风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匠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包括:一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新时代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工匠们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不断加强职业技能,追求卓越的品质和技术,力求精益求精,做到精益求精,力争做到最好。

二是传承创新,注重创新技能。

工匠们注重原创性,增强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经验传承与技艺创新的统一,不断探索创新,传承技艺,注重实践与创新。

三是诚实守信,以德行事。

工匠们以诚实守信为行为准则,坚持廉洁自律,依法执业,恪守职业道德,恪守承诺,以实际行动赢得信任。

四是工匠情怀,真情关怀。

工匠们热爱岗位、忠诚职守,怀有敬业情怀,为工作倾注真情,真诚关怀员工,积极传承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本色。

二、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职业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既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须立足实际,切实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一种精神风貌,它以技艺精湛、追求卓越、创新创造为核心,强调对工作的敬业、责任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它已成为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这种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它要求每个工匠都要认真细致地工作,不断追求更好的工作成果,不断进行技艺的创新。

这种精神注重创造,鼓励每个工匠都要不断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新时代工匠精神还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和职业人,也需要具备新时代工匠精神。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要具备创新精神。

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需要注重技能和技术发展,不断去追求技术的创新,同时还要关注实践应用和工作实际。

大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推动团队的进步。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更需要具备新时代工匠精神。

研究生需要深入研究学术问题,追求卓越,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要注重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对所研究学科和技术领域做深入的研究,为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职业精神是指职业道德观念、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能力。

大学生需要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精神包括敬业精神、责任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等,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力突出的职业人。

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大学生需要建立个人职业规划,逐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抗压能力和人格修养。

职业精神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就业竞争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职业精神的培养:首先,学会怎样寻找和选择自己的职业,建立实际可行并与时俱进的职业生涯规划。

工匠精神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工匠精神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探索篇誗新时代教育工匠精神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培养研究文|廖培贤工匠精神历史悠久,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自古就有对“匠心”的追捧,并常用“匠心”来形容做事的高妙境界。

现在,我们似乎很少听到“工匠”二字,但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发明家,还需要大批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工匠精神源于工匠,高于工匠”,我们更应笃定初心,践行、弘扬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随着主持人宣布获奖信息的声音,年轻的一线焊工裴先峰获得银牌。

中国首次参赛即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在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的中国技能健儿不断登上大赛的领奖台,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融入、培养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一、工匠精神内涵无论是我国古代“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

如陶器亦自古有之。

舜防时,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也”,还是现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卢仁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辽宁沈阳的铆焊专家杨建华、“铣工状元”董礼涛等人,反映的都是我国能工巧匠们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技艺精进的精神品质。

具体而言,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一)执着专注执着专注是劳动者最宝贵的品质。

无论什么时候,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应秉承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许多优秀的工匠在自己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苦练精技术,偏毫厘不敢安,才最终获得了不凡的成就。

(二)精益求精所谓精益求精,是指自己本来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追求更好,这也是工匠们的追求,他们总是在不断探索,寻找技术上的突破、工艺上的进步和产品质量上的提升,他们不断地钻研并积累实践经验,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是因为工匠的精益求精,才能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在平凡中彰显不凡。

创新思政教育教学践行工匠精神育人

创新思政教育教学践行工匠精神育人

创新思政教育教学践行工匠精神育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之中。

而作为当前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政课程的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教学中,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工匠精神,是指在工作中追求卓越、敬业、专业;注重实干、踏实、务实,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的一种精神状态。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对劳动尊严的尊重和对职业技能的敬重。

如何将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一、推动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将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思政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工匠精神中汲取思政教育的力量。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和现在的社会所需,进一步了解和认同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的价值。

二、构建思政教育的实践平台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需要构建思政教育的实践平台。

这个平台既可以是校园内的活动,也可以是社会实践等外部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比赛和比赛活动,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可以借助校外实践活动,向学生们展示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专业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将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进去。

在工程类专业中,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来融入工匠精神,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创新。

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素养将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工匠精神: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

工匠精神: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

工匠精神: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工匠精神: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一、引言新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高校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劳动力的培养对象,他们的劳动教育至关重要。

在传统意义上,劳动教育被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生活技能和经济收入,但实际上,劳动教育应该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本文旨在探讨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价值指向。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意义工匠精神是一种崇尚品质、追求卓越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它包含了对工作的热爱、专注和创新意识,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工匠精神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追求卓越的动力,是人们面对工作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

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尤为凸显。

首先,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工匠精神的培养符合我国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

当前国家提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工匠精神正是创新的重要基石。

还有,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劳动和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当今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生劳动教育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经济效益不仅不能代表事物真正的价值,也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全方位的规划和设计。

劳动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和机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再次,劳动教育缺乏针对性,缺乏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被忽视,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积极参与程度不高。

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向为了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应该具有以下价值指向:1.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应该注重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工匠精神主题教学目标设计

工匠精神主题教学目标设计

工匠精神主题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背景介绍工匠精神是指对工作的细致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是追求卓越和品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当今社会,工匠精神被广泛认同和倡导,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制定教学目标对于开展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期望达到的理想结果的准确描述和规范。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因此,在设计一个能够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题教学活动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设计原则1. 符合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相适应,既不能过高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能过低落后学生的学习进度。

2. 可衡量和可评价:教学目标应该具备可衡量和可评价的特性,便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

3. 具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该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又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生根据目标进行学习和实践。

4. 能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展开,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四、具体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层面:(1) 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征;(2) 掌握各行业和领域中的典型工匠精神案例;(3) 理解工匠精神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技能层面:(1) 学会运用工匠精神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2) 培养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3) 培养追求卓越和品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3. 情感和价值观层面:(1) 培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尊重;(2) 培养学生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向往和欣赏;(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共享共赢的价值观。

五、教学目标实施策略1. 知识层面:(1) 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引入相关概念和案例、讲解相关知识和原理等。

中职教育工作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中职教育工作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中职教育工作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专注细节的职业态度和精神品质。

在当今新时代,这种精神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职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的意识培养“工匠精神”,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这种精神的意识。

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开设主题班会、安排专题讲座、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向学生灌输“工匠精神”的理念和内涵。

并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关于“工匠精神”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到这种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培养和践行“工匠精神”的决心。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工匠精神”是从对待学习的态度开始培养的,因此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如技能培训、工匠嘉年华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感受到精益求精、专注细节的学习态度的价值和意义。

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匠精神”最核心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技能的追求和专注,因此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技能实训、工程制作、实习实践等环节,激发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热爱和追求,从而逐步树立起对技能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中职学校可以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入企业教学,让学生融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深刻体会到专注细节、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锻炼专业技能中职教育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通过竞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对于技能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表现的渴望。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技能竞赛培训班,引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的各类技能比赛,让这些学生通过竞赛的经历,感受到专注细节、精益求精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新时代下美术教师工匠精神与创新教学研究

新时代下美术教师工匠精神与创新教学研究

新时代下美术教师工匠精神与创新教学研究摘要: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本文立足与新时代下美术教师工匠精神与创新教学变革本质,新时代下美术教师工匠精神与创新教学路径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美术教师;创新教学一、新时代下美术教师工匠精神与创新教学变革的必要性(一)基于美术学习的核心内容提炼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标准也在不断更迭。

[1]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 21 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好公民。

”这些内容能更好实施的前提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贯彻其中,既重视美术学科学习的体验与应用,又注重对优秀美术作品的解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对核心内容的提炼,教师从自己的长处出发找到突破自我的新起点。

美术界中每一个关键词就好比一个方程式,可以将它分解,也可以相互关联重组,从某个关键词切入的分解和重构就可以构想出一针见血,精益求精的设计方案。

这也说明教师的教学像手艺人一样对原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琢磨。

(二)基于课程类型细化的教学设计与组织美术课程好比一块学习的拼贴板,通过对图像、作品等的欣赏、解读、表现与创造,可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课程内容重点关注社会现有的现象和人类对现象的理解。

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改进现代人的知识储备的碎片化现状。

依据上述美术学习核心内容和学生美术学习经验,我们可从以下四个视角来设计不同的课程教学形式,即时序课程、交互课程、事件体验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等。

按照一定时序组织课程,这种课程在美术界的教学中普遍存在。

用这种传统的循规蹈矩的时序课程可以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案。

例如,对具有累积特征的绘画技能学习可以采用线性序列方式; 对于不同风格的绘画学习,可以在每种绘画风格的线性序列基础上进行模块的添加,对于那些需要复习和预习的学习内容,可以采用螺旋式序列方式。

重拾幼师的“工匠精神”

重拾幼师的“工匠精神”

重拾幼师的“工匠精神”作者:薄文莹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8年第09期阅读了由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加强副教授撰写的《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一文后,我备受鼓舞,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重拾工匠精神,这不仅是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千万家庭的需要。

新時代的“教书匠”就是要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热爱工作、关爱学生,不埋怨、不抱怨,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穷尽一生磨炼技艺,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和极致。

重拾工匠精神,就是从尊重教育经验做起。

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教育经验,如:要向身边同事多学习,秉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在平时工作中多与同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多向专家和同行学习,通过增加阅读量,从书本、杂志、期刊中汲取营养;要在教学实例中学习,勤于总结教学得失,多质疑自己以往的做法是否有不足的地方或可提升的地方。

只有我们处处用心,时刻积累,才可能避免因缺乏经验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只有我们尊重经验,不断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挖掘幼儿的潜力。

重拾工匠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推行师徒制度中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术业有专攻,只要在某一领域有经验,就可以作为老师;只要从别人身上学习经验,就可以作为学生。

所以,不管什么年龄阶段的老师,都有义务去传承自己的经验、学习他人的经验。

在艺术幼教中心,我们一直有着良好的“师徒结对”机制和同事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帮带”传统。

中心领导率先垂范,组织示范教学展示,给不同年龄层的教师开展培训活动,面面俱到,尽心尽职,履行好“传、帮、带”的职责。

比如,我的师傅在幼儿园工作了9年,一次次不辞辛苦,耐心指导我设计教学活动、模拟上课,教我回应孩子的语言,辅导我撰写说课稿的注意点和教案中的语言规范……她用耐心、细致、专注的精神向我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这不仅是教学技能的传承,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及培育对策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及培育对策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及培育对策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实施“做强做优做大”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工匠精神。

新时代下的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有着新的内涵价值,并且需要相应的培育对策。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是指:以实践为基础,注重知行合一;注重技能实操,追求卓越品质;注重创新思维,勇于实践创造;注重专业素养,追求职业发展。

与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相比,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一内涵的体现充分了解了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符合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包括:创新发展、培养一流人才、提升国家实力等。

工匠精神促进了实践创新,推动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服务2025”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工匠人才,提升国家的制造业实力和竞争力。

工匠精神还强调了劳动的尊严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对提升劳动者的自尊、自信和幸福感也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培育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开设各类实践性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鼓励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勇于实践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对接。

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并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一流人才。

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及培育对策,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教育活动中的“三新”理念与实践

三新教育活动中的“三新”理念与实践

三新教育活动中的“三新”理念与实践中国的教育领域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地加大投入,推行各种教育改革和创新,力求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其中,三新教育活动被认为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名字的由来是“新教育科技、新思维方法、新形态课程”的缩写,是一种探索新型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2023年,三新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

三新教育活动将教育中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

首先,新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成长阶段和特点,教育现代化系统地应用各种方法技术,改进了传统教育中的瓶颈问题,推进了个性化的教育。

通过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系列新式的教育科技工具,如全息投影、AR/VR、在线检测测试系统、根据学生喜好和地域开设的网上学校,音乐教育线上课程等。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习的方式和学习领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新思维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新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学生们有了更多机会进行多种实际操作,使他们能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并积极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问题,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新型教育也注重学生情感、认知、意志、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最后,新形态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新教育实践中,课程改革更加偏重向趣味性和实用性方向发展,突破了标准化和单一化的教育模式。

新型教育模式注重拓宽学生视野和思维,开发课程的多样性和可玩性,更实现了对“三新”理念的深入体现。

同时,新型课程也着重强调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而且注重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深层次、跨学科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随着“三新”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升级,这些新理念与实践的新型教育模式将对中国未来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浅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匠精神”的融合1. 引言1.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和法治素养的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字数:215】1.2 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体现了精益求精、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

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工匠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工匠们不仅仅只是完成任务,更是要做到每一个零部件都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最好的状态。

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使工匠们的作品精美细致,让人赏心悦目。

工匠精神强调技能和技艺的传承与发扬。

工匠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掌握了独特的技艺和技能,这些技艺和技能需要代代相传,才能保持生生不息。

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也是为了让这种珍贵的文化传统能够延续下去。

工匠精神强调人格修养和职业操守。

工匠们在工作中注重诚信、勤劳、谦和等品质,这些品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声誉和职业操守。

工匠们通过言行举止展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社会上的楷模。

工匠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品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对于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发展和融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实施指导建议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实施指导建议

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实施指导建议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试行)》),用好部编通用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保障课程顺利实施、取得实效,特提出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实施指导建议。

一、领会课程理念1。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这是“工匠精神”这一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制造”未来走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课程的开发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2.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能工巧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因此,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二、理解课程内容(一)课程结构及相互关系本课程的内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

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大学生《劳动教育》-工匠精神

大学生《劳动教育》-工匠精神
37
主题实践工场:观看«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
三、活动时间:90分钟
四、活动主体:全体学生
五、活动实施 1.一起观看«大国工匠»,领会“中国制造” 精神; 2、每位同学写一篇观后感,在班内进行展 示、评选。
38
感谢聆听
22
模块二:弘扬工匠精神,劳动书写时代
23
一、弘扬工匠精神,奋斗新时代
先进人物体现出来的精神,是推动时代前进发 展的动力源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榜样故事
西电集团数控高级技师高喜喜:干一行,就得干出名堂
熟悉高喜喜的人都知道,他性情温和、话语不多, 在工作中却有着一股坚持不懈的韧劲。从一开始刚进西 安西电开关有限公司,面对零件图纸进行加工时频频出 错,到现在,“看到图纸就知道怎么加工、怎么操作, 大脑中能自动反应过来,中间大致需要什么样的程序, 不会有别的什么问题难倒自己。”22 年来,高喜喜一 直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不断实现对自己的突破和超越, 对技术的创新与传承。
18
二、工匠精神打造卫国利刃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 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孔祥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榜样故事
孔祥瑞,高级技师,新时期知识型技能型产业工人的杰出代 表。
孔祥瑞始终坚持扎根一线,勇于创新,孔祥瑞这个名称,代 表的不仅仅是他本人,更代表着天津港,代表着新时期的产业工 人。一个孔祥瑞远远不够,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只有 人人都成为孔祥瑞这样的技术专家,这个企业、这个国家才能飞 速发展。
名人名 言录
• 埋没在底层的人才真正值得敬重,他一辈子辛勤,一辈子奔忙,
不求声誉和光荣,只有一种思想给他鼓动,为公众利益而劳动。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传承与创新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传承与创新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传承与创新作者:俞以撒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06期摘要: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大国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要求,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积淀,是一种职业精神的至高体现。

工匠精神是“匠心—匠行—匠德”的统一。

是精神追求与职业行为的融合,也关乎工匠人和现代人的幸福指数。

只有倡导和大力弘扬职业精神、品质精神、创新精神、师道精神、担当精神,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而雕刻艺术工匠精神的传承需要通过鼓励建立雕刻艺术家族传承人和普通传承人制度,建立雕刻艺术专门学校或专业教育联盟,推动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保障雕刻艺术的人才输出才能实现。

关键词:新时代;工匠精神;内涵;传承;创新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学界一直无法给出确切的、准确的内涵定义。

但大都给予了工匠精神以合理的阐释,这些阐释中包含了多重维度和多重意义。

首先,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和理念。

这种精神和理念包含三个层面的精神追求,第一是对于产品或技艺的精雕细琢的精神追求。

第二是对于产品或技艺品质的精益求精精神追求。

第三是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由此延伸的对传承与创新的追求。

其次,工匠精神不仅是技术的传承也不仅是经济决定论使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甚至是一种“物以载道”的精神诉求、“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最后,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形式。

是工匠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行为“五位一体”的最好诠释。

在综合上述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后,我们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再来看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内涵要素。

首先,新时代是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全面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基础上开创的时代。

这一时代预示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职业院校要担当起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从教师队伍、专业教学、思政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社会环境等方面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新时代;“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培育[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3-0044-02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①崔玉莹(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茂名52500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工匠精神”是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打造制造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

早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在“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专题研讨时指出,职业院校要担当起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培育“工匠精神”应成为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核心任务。

付守永的《工匠精神》指出,“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包含的内涵就是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耐心专注、专业敬业,这些正是职业院校培育技能人才的宗旨。

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这个时代赋予职业院校的神圣历史使命。

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政府从立法、制度、宣传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切实做好培育“工匠精神”的各项工作。

践行工匠精神,做有匠心的好教师

践行工匠精神,做有匠心的好教师

践行工匠精神,做有匠心的好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更是承载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国家教育的使命。

我们教育出来的学子将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我们肩负着教育的重任。

为了实现这个重任,我们需要践行工匠精神,做有匠心的好教师。

践行工匠精神,不是单纯地传达知识,而是注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育出真正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人才。

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为学生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们进行发掘和发展。

通过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续地讨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这样可以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要做有匠心的好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尊重。

同时,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学生的背景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学生状况及行为,及早出现问题时,作出及时反应和处理。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践行工匠精神,做有匠心的好教师,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平时的工作态度和习惯的养成。

一份认真的备课,一堂富有活力且让学生深刻印象的课堂教学,以及与学生的关心和沟通,可以让学生产生莫大的信任和敬意。

教师的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平时需要十分注意言行举止,并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提升教学效果。

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更要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心发展规律,筛选适合幼儿的 幼儿在劳动中,学习生活知识,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古诗。幼儿在“锄禾 提升自我效能。
的操作性以及家园合作的衔接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感受 性,只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 劳动的辛劳,在“春种一粒粟,
四、劳动教育须有衔接性
置劳动教育主题课程,让劳动 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才能 真正使幼儿将劳动的习惯和意 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正 心 立 德, 劳 动 树 人。 紧 随时代的发展,用科学的方法 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 让劳动的意识与良好品质在幼 儿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二、劳动教育富有传承性 中华民族自古就将勤勉劳
栽培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劳 动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小 小值日生”活动中,小班幼儿
(责任编辑:牛丽真)
20
2022.3
SHAN XI JIAO YU
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劳动活动中, 的重要任务。区域活动中的职
强健体质,提高智慧,感受着 业体验,让幼儿对劳动者有了
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更加清晰的认识,种植园里的
为幼儿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机 会。如,平时可以与孩子共同 制定劳动计划清单,使孩子在 自己穿脱整理衣服、洗漱、帮 忙分发餐具、清洁打扫卫生等 家庭小任务中提高动手能力, 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春节期间,还可以与孩子一起 打扫房屋、贴春联、包饺子…… 在家庭劳动中,家长为幼儿树 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幼儿良 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 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 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 要体现时代特征。”因此我们 结合时代发展,将劳动新形态 融入幼儿的劳动教育之中,增
幼儿加深了对民间工艺的了解, 培养了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也在劳动中感受到 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 深,养成了良好的劳动品质, 更树立了文化自信。

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是指工匠职业精神的一种升华,它是一种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注重细节、重视工艺的态度和价值观。

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各行各业。

工匠精神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细心、耐心、责任心、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

工匠们不满足于按照标准要求完成任务,而是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力求将产品或服务做到最好。

其次,工匠精神注重细节。

工匠们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视,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工匠精神重视工艺。

工匠们注重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将工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第四,工匠精神强调责任心。

工匠们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断追求完美。

第五,工匠精神鼓励创新思维。

工匠们不仅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二、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工匠精神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

首先,工匠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工匠们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视,这种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他们在工作中注重每一个细节。

其次,工匠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工匠们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种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他们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责任有更深的认识。

第三,工匠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工匠们注重创新思维,这种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

第四,工匠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工匠们注重工艺和技术,这种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工匠精神教育的实施工匠精神教育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工匠精神。

第三,社会应该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工匠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新教育,新工匠
发表时间:2019-05-05T09:51:55.1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韩志祥[导读]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新内容、新要求、新任务。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技工学校山东菏泽 274400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的新内容、新要求、新任务。

本文对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论述,提出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语境下工匠精神的涵义,明确工匠精神的培养原则和重点要求,统筹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并全面、系统地实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养。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理念,也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和理想信仰。

中职学校要加强研究,创新思维,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涵养和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切实完成好这一新的历史使命。

一、职业教育下提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1.工匠精神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工业进程服务,做好技术人才的保障和支撑,成为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

2.目前,我国经济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发展方式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供给侧改革中的诸多困难需要一一破除。

工匠精神的适时提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指出了一条可行路径。

3..从品格特征上理解,工匠精神体现在劳动者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

这要求从业者不但要对品牌和声誉的始终坚守,对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追求。

4.在职业教育中,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要注重群体工匠精神的培养;既要考虑某一方面的技能和品格养成,更要综合考虑这些特征,避免单纯化、片面化。

二、明确工匠精神培养的基本原则和重点要求
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基本原则工匠精神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伟大结晶,要用富含特色的职业教育,把中职学校建设成工匠精神的培养基地。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二是要坚持“三全”育人原则,要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三是要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状况、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工匠精神教育,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实际成效。

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点要求中职学校在培养工匠精神过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要满足以下重点要求: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二是要切实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三是要注意体现中职学校特色。

三、统筹优化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1.切实抓好学生工匠精神教育的统筹规划中职学校根据相关意见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抓好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地制定工匠精神教育教学规划。

(1)统筹建立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在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党团社团工作等教学环节和工作层面上,形成共同培养的局面。

(2)统筹组织校园活动。

中职学校要紧扣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开展工匠精神专题活动。

(3)统筹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

要面向未来加强工匠精神的指导,发挥工匠精神培养的长效作用,促进学生树立终身的工匠精神意识,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管理机制中职学校不仅要从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方面深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培养,还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教育工作管理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

要建立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两个一把手”亲自抓工匠精神培养的工作格局,不断充实领导力量,层层压实责任,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建立与高职院校的沟通机制。

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承担着传承和培养工匠精神的历史重任。

从中职学生的成长角度讲,中职学校要考虑向高职学校输送人才的工匠精神的后续培养问题。

因此,各中职学校要根据历年毕业生升学去向,有重点地探索建立与对口高职的联系渠道,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贯通机制。

(3)要健全培育工作联络体系。

以学校为主,强化校企合作和家校联系,建立家庭配合、社会支持、行业企业合作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并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工匠精神培养工作。

3.建立完善工匠精神培养的考评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把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纳入对中职学校的评价、评估和考核内容,定期开展检查,建立奖惩机制,发挥好“指挥棒”作用。

中职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完善考评指标,科学组织考评,用好考评结果。

4.强化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若要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就要有一支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教学队伍。

要引导教师带头塑造工匠精神,发挥示范作用,努力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要强化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责,搭好名师成长平台,打造富有工匠精神的名师,让身边的榜样感召、引领学生。

要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研究,设立专门研究课题,挖掘工匠精神的核心本质和长远价值,探索培养工匠精神的理论原理和长效机制。

四、全面系统地实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养
1.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涵养工匠精神中职学校要把工匠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制高点,充分利用橱窗、校园广播、网络及模拟工作场景的宣传作用和校徽、校歌、校训、校报、校刊、校史等的激励作用,用校园文化软实力推送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2.用多彩的主题活动渗透工匠精神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歌咏比赛等形式,传播工匠精神。

可以通过组织诵读活动,学习我国和外国能工巧匠的故事、事迹,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

可以通过邀请劳动模范和技能大师来校园开展指导、报告、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直接、生动的工匠精神教育。

3.用细致的行为训练传导工匠精神要让学生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习惯,专注是工匠精神的良好开端,教师要细致、耐心,加强指导,从严要求,通过一次次的行为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

教师本身要做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从一言一行、一事一节上体现工匠精神,让每堂课都成为展现和传导工匠精神的舞台。

4.用扎实的实习实践锻造工匠精神实习和实践是中职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实习教学和实践锻炼,让学生真正具备工匠精神。

实习指导教师要在实操环节上尽可能地展现精湛技艺和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贴近学生,言传身教,发挥工匠精神的感召力。

在学生就业或升学后,学校要注意保持联系,做好后续服务,帮助学生不断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郭卫红. 中外企业家.2016(35)
[2]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J].王亚娟,汪祥兵,洪霞. 中国电力教育.201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