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郡县关系考论_张功

合集下载

郡县论

郡县论

郡县论郡县论一(顾炎武)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为封建乎?曰,不能。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

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亦亡。

而封建之废,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于秦也。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

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

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率此不变,虽千百年,而吾知其与乱同事,日甚一日者矣。

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后之君茍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郡县论六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贫。

用吾之说,则五年而小康,十年而大富。

且以马言之:天下驿递往来,以及州县上计京师,白事司府,迎候上官,递送文书,及庶人在官所用之马匹,一岁无虑百万匹,其行无虑万万里,今则十减六七,而西北之马骡不用胜用矣。

以文册言之:一事必报数衙门,往复驳勘数次,以及迎候、生辰、拜贺之用,其纸料之费索诸民者,岁不下巨万,今则十减七八,而东南之竹箭不用胜用矣,他物称是者,不可悉数。

且使为令者省耕敛,教树畜,而田功之获,果裸之收,六畜之孳,材木之茂,五年之中必当倍益,从是而山泽之利亦可开也。

夫采矿之役,自元以前,岁以为常。

先朝所以闭之而不发者,以其召乱也。

譬之有窖金焉,发于五达之衢,则市人聚而争之;发于堂室之内,则惟主人有之,门外者不得而争也。

今有矿焉,天之开之,是发金于五达之衢也;县令开之,是发金于堂室之内也。

2022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教师用书: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第2讲 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江苏考试说明 秦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的统一;(2)皇帝制度;(3)中心官僚机构与郡县制;(4)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学问点一 秦朝统一 1.条件(1)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斗统一天下。

(2)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

(3)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学问点二 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1)皇帝制度⎩⎨⎧①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权力: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

③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度⎩⎪⎨⎪⎧①丞相:百官之首,挂念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

④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3)郡县制⎩⎨⎧①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心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②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

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2.影响(1)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终裁决,肯定程度上削减了决策失误。

(2)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把握,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向一 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确立的缘由、特点和影响 [史料研读]史料一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肯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他们的代表肯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古代政治制度争辩》 史料二 秦朝中心集权制度史料三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其次卷》1.史料一中“东方小农”是指中国的农夫;“肯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表明农夫具有肯定的局限性,其根源应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角度进行思考。

秦朝政权详解

秦朝政权详解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

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郡县制下,皇帝一人独裁,全国政令统一,集权控制力度很高,一旦皇帝发了疯,错误政策就通过郡县制波及全国,造成广泛的风险,农民大起义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周期性的噩梦,实不足怪。

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

1. 郡守——也称太守,为一郡之长,由国君直接任免;边地多为武将,内地多以郎官出任,银印青绶、秩二千石。

秦朝的郡守权力非常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县令县长、负责监察郡治的监御史、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郡的其他官员均由郡守自行任免。

2. 郡丞,郡的次官,辅佐郡守综理郡政,铜印黑绶、秩六百石。

郡守缺位或不能理事时,郡丞代行郡守职务。

属官有卒史、主簿、牧师令等。

边塞诸郡另置长史,管理兵马军政,与郡丞同秩。

郡尉,掌郡驻军,主管治安、侦缉盗贼,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

郡尉直辖于朝廷,与郡守相抗礼。

郡尉属官有丞,内地诸郡设丞一人、大郡则设两人。

边塞诸郡则每百里置都尉一人,都尉辖士史、尉史各二,掌边塞卫戍;关隘之处置关都尉,均隶属本郡郡尉。

可见尉的职掌有二:一是辅佐郡守管理甲兵;二是主管逮捕盗贼。

3. 监御史,又叫郡监,隶属御史中丞,负责监察郡守与其他官员。

县级的官制县令、长均由朝廷任命。

丞助令办事,尉统一县甲兵,捕盗。

丞,尉是一县之长吏,斗食、佐史称为少吏。

其属吏还有:主吏,也称功曹,主管选用县之少吏和考绩。

1. 县为秦朝最低一级行政地方,秦朝按县的人口多寡,万人以上的县置县令、以下的县置县长。

县令铜印黑绶、秩千石至六百石,县长铜印黄绶、秩六百石至五百石。

2. 县丞为县的次官,职比郡丞,铜印黄绶、秩四百石。

秦代郡县制及其历史地位

秦代郡县制及其历史地位

厉 共公 二 十 一 年 县陕
,

,
初县 频 阳
, 年
惠 公十 年
. 公元 前 −( 年


/
,

献 公六 年

公元 前 − 0 年 +
初 县蒲
兰田

善明氏


1
,
十一 年
,
公元 前 −0 年 ∗
,
县栋 阳

2

孝 公 十 二年

公元 前 −∋ .
并 诸小 乡 聚
,
集 为大 县
县 义渠

县一 令
四 十 一县 ” 3
。 。
在 实 践 中 君 主 们 认 识 到 世 卿 世 禄制 的 危 害
、 ,


国 逐 渐 以 官 僚 制 和 棒 禄制 取代 之
,
战 国 时 期 魏 楚 秦 等 国的 变法 则 以 法 律条 文 宣 布废 除
代 之 以 官僚 制 和 体禄 制
,
在 行 政管 理 体 制上
,
郡 县 制 逐 渐取 代 了分 封制
∗0 (
!



,
楚子 为 陈氏 乱 故

伐 陈 … … 因县 陈

后曾 郑
楚 惠王 十 年


,
灭 陈而 县 之

,
8
!

左传
宣 公 十 二 年记 载
, ,
使 改 事君

夷于九 县

杨 伯 峻先 生说


郑 国 上地 较 大

秦朝时期的高考真题

秦朝时期的高考真题

秦朝时期的高考真题1、(2016·上海单科·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2、(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3、(2015·上海单科·4)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太尉B.皇帝C.郡守、县令D.丞相4、(2013·北京文综·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5、(2013·浙江文综·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6、(2012·重庆文综卷·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 其表现有()①战乱频仍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酷④土地兼并严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12·海南单科卷·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8、(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河南省洛阳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留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 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王、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等五方面看法。

若王、卿士和庶民一样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

这表明商朝A.行政机构已相对完备B.政治带有神奇色调C.商王的权力特别有限D.民主决策已成定制*2. 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自主权。

西周则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派亲族、姻亲和功臣到新占据区建立诸侯国,确立其天下共主的地位。

这说明西周A.对地方限制进一步加强B.已形成大一统局面C.中心集权制度渐渐确立D.贵族政治起先出现3. 商周社交礼仪有“六挚”之说:“王执皮帛(鹿皮束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驚.工商执鸡。

”这反映了商周时期A.礼物品种多样B.疆域面积扩大C.社交活动频繁D.等级制度明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新皇帝废除了全部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袤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心政府任命并向其负责的官员。

”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行省制5. 公元前220年起,秦朝接连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一条从咸阳直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

驰道宽50步,车轨宽6尺。

驰道的修建A.推动国家走向统一B.便于加强中心对地方的治理C.有效扩展秦朝疆域D.维护了秦朝统治的长治久安6.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汉初的20个诸侯国,除6国未分封外,其余14国封侯者已达165人。

秦汉时期的地方政治与治理体系研究

秦汉时期的地方政治与治理体系研究

秦汉时期的地方政治与治理体系研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期。

在这个时期,尤其是秦朝和汉朝,地方政治和治理体系得到了全面改革,这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政治和治理两个方面,探讨秦汉时期地方政治和治理体系的研究。

一、政治在秦朝的统治下,地方政治主要是由郡守、县令和乡长三个层次的官员来控制,实行三公九卿的制度。

郡守是最高官员,负责管理一定范围的地区,县令是地方政权的基本组织者和行政主官,负责管理一定的县域,乡长则主要负责管理城乡社区。

秦朝通过实行郡县制和乡里制度,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

在汉朝时期,地方政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汉武帝设立了太守、郡守、县令、乡长、卒伍等五级官员,形成了一个更加完备、更加稳定的地方行政机构。

在汉朝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和规范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行政的稳定和发展。

虽然秦汉时期的地方政治有一定的缺陷,比如缺乏地方民主制度,官员的任免和升迁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府来决定,但是无论是秦朝还是汉朝,地方政治的建设都革新了当时的国家制度和行政机构,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政治、历史和文化遗产。

二、治理地方治理是指政府管理地方的工作,包括社会治安管理、土地规划、税收管理、户籍管理、宗教管理、水利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朝,地方治理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和改革。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治理的掌控,在基层设置了相应的机构,如留守、县尉、乡长,以及城墙、堤坝等基础设施的修建,确保了地方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秦汉时期加强了对河道、渠闸的管理,修建了许多灌溉系统,大大改善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汉武帝时期,国家的治理理念有了很大的进步。

政府机构的设置更加稳定,基层组织更加完备,各项治理工作得到了更加周密的处理。

比如,汉朝实行农田重估制度,修建水利工程,加强对民间城镇的管理等,这些措施有效的提升了民生,稳定了社会和经济。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5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5年

秦文化研究论著目录(2005年)田静一、著作:秦始皇帝大传/安作璋、孟祥才著//中华书局2005年1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张涛编著//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1月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韩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气吞山河的雄奇帝国/《中国史话》编写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秦汉历史地理研究/徐卫民著//三秦出版社2005年2月秦汉商品经济研究/黄今言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秦始皇(古都西安丛书)/张文立、张敏著//西安出版社2005年3月秦汉易学思想研究/张涛著//中华书局2005年3月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胡克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秦西垂文化论集/礼县秦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礼县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秦始皇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刘士毅主编//地质出版社2005年4月秦皇骊山园——神秘的地下王宫/张占民编著//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4月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白云翔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西垂文化研究/陈泽著//五洲文明出版社2005年5月半两钱研究与发现/王雪农、刘建民著//中华书局2005年5月先秦两汉考古学论丛/陈公柔著//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张荣芳著//中华书局2005年6月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论丛》编委会//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秦汉思想文化研究/熊铁基、赵国华主编//希望出版社2005年7月秦汉时期的女性观//崔锐著//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工作队、襄阳地区文物管理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任家嘴秦墓/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梦幻的军团/孟剑明编著//西安出版社2005年9月周秦政治文化与政治伦理/王世荣著//三秦出版社2005年9月秦汉故事(读史有故事系列)/朱鹰编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9月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中国通史教程》编写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二、论文(一)秦汉史通论1、史论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王双怀//西北大学学报2005-1秦汉“傅籍”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中心/臧知非//人文杂志2005-1,112-118页秦汉芦山郡县建制与文化发展之关系/胡开祥//四川文物2005-1论秦汉时期江南纺织业的发展/周琍//南方文物2005-1秦汉时期传播控制模式分析——政治控制与思想文化传播自由关系初探/龙小农//宜春学院学报2005-1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抄袭问题/史言//社会科学论坛2005-2关于儒生—文吏研究的说明/阎步克//社会科学论坛2005-2略论秦汉时期的云阳/王雪岩//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论秦汉文字瓦当的形式艺术/欧阳摩一//东南文化2005-2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温乐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2从“平价”一词的词义看秦汉时期的平价制度——对《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初期的平价制度》的几点辨正/安忠义//敦煌学辑刊2005-2秦汉假官、守官问题考辨/王刚//史林2005-2从收支项目看秦汉二元财政的源流/史卫//南都学坛2005-2略论秦汉时期的云阳/王雪岩//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孟彦弘//历史研究2005-3秦汉徒刑散论/韩树峰//历史研究2005-3先秦两汉“女乐”考/翟麦玲//史学月刊2005-3秦汉时期地图档案工作的方法与制度/李琪//秘书之友2005-3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管理问题/马晓峰//社会科学家2005-3秦汉的礼制与法制初探/刘志平、谭宝刚//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战国秦汉时期云南的收纳果品经济与货币形态发展/陈征平//学术探索2005-3儒法融合统一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肖顺昌//船山学刊2005-3论战国末秦汉之际巴蜀文化转型的机制/段渝//中华文化论坛2005-3吏与秦汉基层社会/赵光怀//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4从“刑德二柄”到“霸王道杂之”——秦汉统治思想的嬗变/张仁玺//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4秦汉六朝江南经济略论/官士刚//聊城大学学报2005-4从家族公社私有制到个体家庭私有制的嬗变:先秦秦汉土地私有制变化的轨迹/李恒全//学海2005-4五德终始学说中的水德与秦汉政治/王绍东、张玉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4吏与秦汉基层社会/赵光怀//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4从“刑德二柄”到“霸王道杂之”:秦汉统治思想的嬗变/张仁玺、邹颖//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4秦汉赘婿谪戍制度刍议/方心棣//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4秦汉时期家族犯罪研究述评/贾丽英、鲍晓文//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4秦汉法律的性别特征/翟麦玲//南都学坛2005-4法家思想与秦王朝灭亡关系新论/徐卫民//西北大学学报2005-4五德终始学说中的水德与秦汉政治/王绍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4论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动力问题/李恒全//江海学刊2005-4秦汉政治文明建设/刘太祥//南都学坛2005-5秦汉时期人类开发活动对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肖瑞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5试论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余琦//南方文物2005-4郡县制与咸阳/张鸿杰//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秦汉政治文明建设/刘太祥//南都学坛2005-5秦汉时期人类开发活动对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肖瑞玲、于志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5秦汉之际治政方略的变革与调适辨析:从历史观和道德观的双重透视中考察/李军靖//郑州大学学报2005-5 关于秦汉史研究的若干问题/安作璋//文史知识2005-5秦汉商法法律构成与发展演变/谢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5西周至秦汉关税收入增长原因分析/夏金梅//延安大学学报2005-5试析秦汉时期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温乐平//新疆社科论坛2005-5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反映的秦汉亲亲相隐制度/张松//南都学坛2005-6秦汉时期军费开支、筹措与管理问题研究/上官绪智//南都学坛2005-6秦汉时期中原移民对岭南的开发及影响/张龙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论秦汉雍地诸畤中的炎帝之祠/王子今//文博2005-6秦国—秦汉社会的户口管理和相关税收/林岩//文史杂志2005-6论秦代文字制度/陈一梅//西北大学学报2005-6;新华文摘2006-4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杨振红//历史研究2005-6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臧知非//东岳论丛2005-6秦汉时期幕府制度的形成/方建春//宁夏社会科学2005-6《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军事思想比较/龚留柱//秦汉思想文化研究,希望出版社2005年7月阴阳五行与秦汉学术概论/臧知非//秦汉思想文化研究,希望出版社2005年7月先秦至汉初史官学术考察/韩松涛//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9朱绍侯先生与军功爵制研究/张荣芳//史学月刊2005-10秦汉道制问题新探/刘志玲//求索2005-12浅析秦汉经济政策对国家进步的影响/陈磊//西华大学学报2005-S12、考古文物研究秦汉徒刑散论/韩树峰//历史研究2005-3成都市郫县外南战国秦汉墓地分析/颜劲松//四川文物2005-1再葬画像石墓的发现与再研究/钱国光、刘照建//东南文化2005-1从考古资料看战国秦汉时期的陕北地区及经济开发/杜林渊//延安大学学报2005-2河西古酒考论/汪受宽//敦煌学辑刊2005-2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孟彦弘//历史研究2005-3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生产与管理/洪石//考古学报2005-4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反映的秦汉亲亲相隐制度/张松//南都学坛2005-6(二)秦文化专论1、史论为吏之道——后战国时代官僚意识的思想史分析/雷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1早期秦与西戎关系考/徐日辉//宁夏社会科学2005-1秦早期军事力量考略/徐日辉//学术月刊2005-1秦始皇并未焚烧科技书籍/李迪//寻根2005-1秦朝林政初探/余明//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5-1秦都郡县关系考论/张功//南都学坛2005-2秦代人权思想考量/钟家莲、叶新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秦始皇帝的称号/郭静云//(台)历史文物月刊2005-2秦朝统一与吴地社会的变迁/高婷婷//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2秦令的演化及其在法律形式中的地位/南玉泉//考古与文物2005-2王莽征高句丽兵伐胡史料与高句丽王系问题:兼评《朱蒙之死新探》/耿铁华//北方文物2005-2秦洞庭郡略论/赵炳清//江汉考古2005-2从国有养马业看秦制源于《周礼》/陈宁//邢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3对李斯功过的评述/朱绍侯//河南大学学报2005-3秦始皇筑怀清台的另一种解读/周晏//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3秦朝的礼制与法制初探/刘志平、谭宝刚//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试论秦都文化及其发展/王朝晖//咸阳城市科学2005-3秦将军李信考论/黄觉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4,30-33页秦襄公东进关中线路考/徐日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4秦朝禁儒运动质疑/王中华//云南社会科学2005-4论商鞅的人性自利说及其对法律思想的影响/廖明//贵州社会科学2005-4试论《尚君书》关于选任官吏的思想/王丹、王国文//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4从出土秦汉简牍看秦代稟衣的范围/刘向明//嘉应学院学报2005-4浅析商鞅依法治吏的思想/程海礁、邓球柏//长沙大学学报2005-4论秦文化对东方六国文化的两次整合/孟祥才//烟台大学学报2005-4李斯扮演的文化角色探析/付志红//东疆学刊2005-4,32-35页论秦王朝人才强国谋略实施与否的历史启迪/张秋炯//龙岩学院学报2005-5秦郊祀的演进及对后世的影响/李梅//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秦王朝与宗教神学思想/刘丽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秦朝甘肃世家大姓志/徐亮//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5“自尔秦书有八体”献疑/陈一梅//文博2005-6飞廉考/白国红//学术月刊2005-6法制社会的构建:论商鞅的社会理想/隋淑芬//贵州社会科学2005-6论秦畤祭天/李梅//唐都学刊2005-6秦、齐、鲁文化比较研究/张景芬//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秦三十六郡”和西汉增置郡国考证/何介钧//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秦家店”的奠基者商鞅/尹振环//炎黄春秋2005-7刍议秦代人权思想的表现及其特征/叶新源、钟家莲//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7齐鲁文化与秦朝政治/孟祥才//秦汉思想文化研究,希望出版社2005年7月法家思想与秦朝灭亡关系新论/徐卫民//秦汉思想文化研究,希望出版社2005年7月试论商鞅的法律实施理论及作用/胡兴东//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7仓公狱事解析:《史记·仓公传》研读札记/苏卫国//理论界2005-8廷议程序与君臣程序:后战国时代的一种思想史分析/雷戈//福建论坛2005-10秦朝社会控制失效的理论分析/赵昆生//重庆社会科学2005-102、考古文物研究睡虎地秦简魏户律的再研究/张继海//中国史研究2005-1秦始皇帝陵的物探考古调查:“863”计划秦始皇陵物探考古进展情况的报告/段清波//西北大学学报2005-1 秦简《寡》、《天》、《螣》诸卦解诂:兼论《归藏易》的若干问题/蔡运章//中原文物2005-1漫话和氏璧与传国玺/祝中熹//陇右文博2005-1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考古学报2005-2甘肃礼县圆顶山98LDM2、2000LDM4春秋秦墓/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文物2005-2睡虎地秦简魏户律的再研究/张继海//中国史研究2005-2秦祷病玉简、望祭与道教投龙仪/刘昭瑞//四川文物2005-2战国秦上林苑遗址发现流水景观——阿房宫考古队新发现/李毓芳//文史知识2005-2试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工艺技术渊源/朱君孝、宋远茹//考古与文物2005-2珍秦斋藏王八年内史操戈考/王辉、萧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3秦简《天官书》的中星和古度/钟守华//文物2005-3用环十二烷提取秦陵陪葬坑中的铠甲及相关问题探讨/杨忙忙等//考古与文物2005-3河南南阳市拆迁办秦墓发掘简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夏考古2005-3秦始皇陵铜车马纹饰的初步考察/张卫星//中原文物2005-3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宁王遗址新发现的“郁夷”瓦当的意义/史党社、田静//人文杂志2005-4陕西宝鸡陈仓区南阳村春秋秦墓清理简报/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考古与文物2005-4于京所见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周晓陆、陈晓捷等//西北大学学报2005-4宝鸡益门出土玉器分析研究/白崇斌、范宾宾//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4南越国铁器与秦国铁器之比较/梁云、赵曼妮//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干栏建筑基础说”商榷——妄谈广州秦造船遗址的性质/区家发//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秦始皇兵马俑的环境保护问题/黄克忠//中国文物报2005-4-29秦直道的历史文化观照/王子今//人文杂志2005-5秦直道研究综论/张多勇//甘肃社会科学2005-5在京新见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内容:纪念相家巷秦封泥发现十周年/周晓陆、刘瑞等//考古与文物2005-5,3-15页秦俑二号坑紫袍跪射俑的保护与修复/容波、兰德省等//考古与文物2005-5黄山宫出土罕见的踏步砖/张海云//考古与文物2005-5与日月同辉——陕西出土秦金银器鉴赏/朱学文//(台)历史文物月刊2005-5秦都咸阳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和利用/徐卫民//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秦半两钱/杨式昭//(台)历史文物月刊2005-5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文物2005-6睡虎地秦简与先秦数学/邹大海//考古2005-6始皇陵以帝国作陪葬/段清波//中国国家地理2005-6平阳秦公钟铭文考释/李仲操//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石鼓文年代再讨论/王辉//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洛阳宜阳发现秦铜蝥及其相关问题/赵晓军、刁淑琴//文物2005-8论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的性质/刘钊//中国文物报2005-8-5湖北荆州市沙市区肖家山一号秦墓/荆州博物馆//考古2005-9《秦律十八种·徭律》应析出一条《兴律》说/王伟//文物2005-10甘肃镇原县富坪出土秦二十六年铜诏版/王博文//文物2005-12左弋外池——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焦南峰//文物2005-12三、綜述、书评、简讯:1、综述近20年秦汉妇女史研究综述/岳玲、张爱华//南都学坛2005-1先秦两汉医官制度综述/高伟//兰州大学学报2005-12004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昭惠//秦文化论丛(十二),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2004年先秦史研究概览/苏辉//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102004年秦汉史研究述评/黄留珠//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11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七十年/张广志//文史知识2005-122、会议讯息:近20年来国内秦汉里社问题研究综述/王爱清//绥化学院学报2005-12003 年日本学界关于战国秦汉史的研究/村松弘一著、李冬君译//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5中国秦汉史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田静//中国文物报2005-8-19知名专家聚天水共研陇右秦文化/万咏刚、丁永斌//天水晚报2005-10-153、书评、书讯:评张弘博士《战国秦汉时期商人和商业资本研究》/高汝东、宗静//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3秦史研究新篇章:读徐日辉先生《秦早期发展史》/彭曦//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3探索秦陵源脉——读《秦公帝王陵》/王子今//书海2005-4研究秦甲胄的拓荒之作——评张卫星、马宇著《秦甲胄研究》/丁毅华//中国文物报2005-5-4我读《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彭卫//光明日报2005-5-4我国古代铁器考古学研究的力作——《先秦两汉铁器考古学研究》序/刘庆柱//中国文物报2005-5-25《任家嘴秦墓》简介/罗佳//考古2005-6秦墓葬研究的又一部新著—《任家嘴秦墓》出版/谢高文//中国文物报2005-6-15《高陵张卜秦汉唐墓》简介/木易//考古2005-7《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简介/西林//考古2005-94、简讯、短论秦陵探秘四十年/田静//文物天地2005-1秦始皇的地下园林:幽雅灵动的秦陵七号坑/段清波//文物天地2005-1漫话和氏璧与传国玺/祝中熹//陇右文博2005-1秦兵长沙遇“敌”/陈琳//潇湘晨报2005-1-6静下心来看始皇/林欣//扬子晚报2005-1-6秦始皇陪葬坑出土青铜鹤/思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1-6“观秦俑风采颂华夏文明”有奖征文大赛公告//三湘都市报2005-1-6凤翔秦公一号大墓战马将接受DNA检测/郭欣//西安晚报2005-1-9100多公里秦直道遗迹被发现/晓阳//陕西日报2005-1-9兵马俑引发“学生潮”/王路//三湘都市报2005-1-9阴湿天气带来麻烦兵马俑长沙遇“天敌”/新华社//江南晚报2005-1-10长沙阴湿天气“入侵”来访兵马俑/新华社//北京日报2005-1-10观秦俑风采颂华夏文明/王路//三湘都市报2005-1-10秦鼎不服长沙“水土” /王路// 三湘都市报2005-1-11湖南省博物馆爱心如潮,兵马俑爱心票今日捐赠/红网//三湘都市报2005-1-13秦俑展倾情赠票/王路//三湘都市报2005-1-13丰都新城下汉墓万座/李晟、许华安//重庆晨报2005-1-13秦俑情系海啸灾区/王路//三湘都市报2005-1-20秦俑断想/柴福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1-22兵马俑义展募万余善款/王路//三湘都市报2005-1-23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将建成地宫五大悬念困扰今人/赵毅//新闻晚报2005-1-26秦始皇陵将建成遗址公园并建成石铠甲坑博物馆/雷彦伟、李卫//新华网2005-1-26 始皇陵遗址公园年底建成五大悬念困扰今人//新华网2005-1-26陕西秦俑发现人杨新满泪别职业签名生涯/赵福生、卢南//三秦都市报2005-1-26 大连营城子汉墓惊动中国社科院/张轶//大连日报2005-1-26秦始皇陵建设国内最大遗址公园资金考验保护/李静//东方早报2005-1-27秦俑“发现者”黯然搁笔/赵毅//新闻晚报2005-1-27河北威县出土汉唐文物/李军//中国文物报2005-1-28与兵马俑合个影/金定根//解放日报2005-1-28本报邀你三月福州看兵马俑/廖伟//东南快报2005-2-1兵马俑展迎来第8万名观众/王路//三湘都市报2005-2-3兵马俑聚岛城/何毅、张伟//半岛都市报2005-2-16兵马俑门票寄情怀/黄亚平等//西安晚报2005-2-17国之瑰宝秦兵马俑真品下月来榕展出/陈鸿星//福州晚报2005-2-22“秦俑”最早报道者:秦俑价值是赵康民最早认识/杜琛//中国新闻网2005-2-23 兵马俑的发现应该是创造性的劳动///新闻晨报2005-2-23秦始皇兵马俑发现权起纷争打井农民讨名分/杜琛//新闻晨报2005-2-23“我才是兵马俑的发现人”///北京晨报2005-2-24我才是秦俑发现人!//新文化报2005-2-24西安“兵马俑发现者”又起波澜///华夏时报2005-2-24数百市民争当兵马俑展志愿者/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2-24打井农民讨秦兵俑“发现权”/杜琛//半岛都市报2005-2-24秦俑发现权应该属谁/今晚报2005-2-24“兵马俑展”征文大赛揭晓周南中学13人获奖/汤红辉//红网2005-2-25兵马俑来榕展已投保2亿元/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2-26本报记者西安探访兵马俑/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2-28说不尽的秦皇汉武/中华遗产2005-3破译兵马俑的历史密码/金铁木//中华遗产2005-3给兵马俑吹口气/红柯//中华遗产2005-3地下王国的考古之旅/段清波//中华遗产2005-3千秋功过秦始皇/孟祥才//中华遗产2005-3长平之战遗址/张邦邦、慈爱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3-1兵马俑“家里”测空气质量/苏北、王智//华商报2005-3-4科学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兵马俑受大气污染情况/苏北、王智//中国新闻网2005-3-4 兵马俑保护有新招/关荣//三秦都市报2005-3-4中外专家首次联手研究大气污染对兵马俑腐蚀影响/冽玮//中国新闻网2005-3-5兵马俑今日凌晨发兵///东南快报2005-3-5中外专家首次联手研究秦俑“室内小气候”/新华社//生活报2005-3-5兵马俑“兵临”榕城/李坚游庆辉//海峡都市报2005-3-7兵马俑来榕警车开道///东南快报2005-3-7秦兵马俑昨在省博开箱布展/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8秦大将军昨露真容/李坚//海峡都市报2005-3-9将军俑身首合一屹立榕城//东南快报2005-3-9专家联手研究兵马俑“室内小气候”///中国环境报2005-3-9秦俑展中的将军俑身首合一屹立榕城/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0两千年前中原文化随秦军入闽/李坚//海峡都市报2005-3-10秦时兵马俑榕城露真容/康云、赖劲松//东南早报2005-3-10今起我们一起领略秦俑风采/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1福州市民争看国宝珍品秦始皇兵马俑/黄翔//中国新闻网2005-3-12秦兵马俑昨日“亮相”福州/康云、赖劲松//东南早报2005-3-12去省博物馆观兵马俑///东南早报2005-3-12秦始皇兵马俑在榕展出/王东明//中国新闻网2005-3-12秦俑榕城巡展"发型"受到年轻人追捧/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4化学镀铬技术应用兵马俑/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5凭兵马俑门票可参观其他展览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6空气污染严重侵蚀秦俑中美专家已赶赴现场联手救援//北京娱乐信报2005-3-17空气污染严重侵蚀秦俑//生活报2005-3-17听专家细述兵马俑看点/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7专家细述兵马俑:探秦王朝强盛一时的根源/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7福建省博物院:兵马俑‘热’背后的冷处境/ 蔡雪萍、邵景圳//海峡摄影时报2005-3-17 兵马俑身上为何有小圆孔?/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8兵马俑为何手势不同?/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19秦始皇为何用兵马俑陪葬?/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20兵马俑为何手势不同?/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20古朴典雅的画像砖与画像石/子冰//西安晚报2005-3-20陕北东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杜文//西安晚报2005-3-20汉画像砖的识辨/文远//西安晚报2005-3-20《戏车图》汉画像砖欣赏/封林//西安晚报2005-3-20汉画拓本偶得记/陈根远//西安晚报2005-3-20兵马俑为何比土隔墙高/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21项羽放火兵马俑坑?/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22500现代官兵“会师”秦军/吴海虹、吴爱兰//2005-3-23我省将立法保护秦始皇陵/靳曼//华商报2005-3-24我给“老兵”敬个礼/张天柱//华商报2005-3-24飞虎队老兵:敬礼,兵马俑/母家亮//三秦都市报2005-3-24里耶秦简发现上千枚无字简惊世发现堪比兵马俑//江南时报2005-3-24秦俑为何脚踩踏板/吴海虹、吴爱兰//东南快报2005-3-24“秦始皇兵马俑”下月来温巡展前期工作人员已入驻/常玉璋//温州晚报2005-3-25兵马俑成为历史课活教材/吴海虹、吴爱兰//2005-3-26让兵马俑走出车马坑/雷县鸿//西安晚报2005-3-26300块残片重造秦俑/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3-27兵马俑体现秦各民族大融合/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3-28建议临潼区改兵马俑市/靳曼//华商报2005-3-28兵马俑将不再灰头土脸/木闻//华商报2005-3-29彩俑神奇故事多,研究工作艰辛更多/木闻//华商报2005-3-29秦俑下月“兵发”世纪坛/丁肇文//北京晚报2005-3-29秦始皇陵内水银为河/东南快报2005-3-29秦始皇陵墓115.5米为何要建那么高?/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3-30秦始皇陵揭秘之四大存疑/新京报2005-3-31秦始皇陵初定保护范围/靳曼//华商报2005-5-31秦兵马俑接受大气污染监测/王乐文//人民日报2005-4-1福建博物院今天有免费秦俑知识讲座/东南快报2005-4-1秦始皇陵揭秘之开掘争议/新京报2005-4-1秦始皇陵布局之谜破解以封土为中心分四层//北京娱乐信报2005-4-1为何三号坑是兵马俑的指挥部?/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4-3兵马俑指挥部为何无指挥官?/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4-4千兵百态八种脸型/吴海虹//东南快报2005-4-5。

(14)秦郡考辨(三十六郡为秦一代之数)

(14)秦郡考辨(三十六郡为秦一代之数)

(14)秦郡考辨(三十六郡为秦一代之数)案:本文已在武汉大学简帛网发表,在此属于转载性质。

[摘要]自清代以来,有关秦郡考证的著作和论文已经不少。

但通观这些著作和论文,且不说结论如何,至少在考证的方法上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时间坐标体系。

时间坐标是研究历代政区的基本工具。

二是未考虑秦末变革因素。

秦末变革虽短促,但对秦代政区的影响不可忽视。

秦郡考证必须具有正确的思路,建立科学的方法。

因此,通过建立时间坐标体系和综合分析秦末变革等因素,界定始皇即位以前、统一六国时和统一六国后三个时期设郡的情况,举证班固关于三十六郡说法的正确性,厘清始皇分三十六郡时与三十三年两份三十六郡名单,以供史学界研究秦汉政区时参考。

[关键词]秦郡方法考证辨析三十六郡自清代以来,有关秦郡考证的著作和论文已经不少。

但通观这些著作和论文,且不说其结论如何,至少在考证的方法上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缺乏时间坐标体系。

时间坐标是研究历代政区的基本工具。

众所周知,同一朝代不同时期的政区,都有置废、分并等沿革情况,使不同时期的政区出现不同的变化。

秦代在统一前与统一后,政区都有较大的调整。

如果考证缺乏时间坐标,就会把不同时期所设的郡混为一谈,从而走入历史的误区,使秦郡越考越多、越考越乱。

二是未考虑秦末变革因素。

秦末变革虽短促,但对秦代政区的影响不可忽视。

始皇分三十六郡时,对政区进行调整,使一些郡的辖区同时兼有六国故地。

秦末六国复立,各国根据历史的归属,开始对泰山、颍川、南阳、上谷、河间等郡进行分割,导致这些郡出现了变化,甚至使泰山郡被瓦解。

而较大的地区被新设为薛、淮阳、城阳等郡,以及复设六国时故郡。

综上所述,秦郡考证必须具有正确的思路,建立科学的方法,才有可能还原秦代政区的基本面貌。

一、秦郡时间坐标体系的划分所谓时间坐标,就是建立一个时间点,使事物能够辨别它在时间上的位置和归属。

因此,通过建立若干个时间点,就可以组成完整的时间坐标体系。

顾名思义,如果一种时间坐标体系,能够使秦郡在时间上找到位置和归属,就称之为秦郡时间坐标体系。

秦汉时期郡县制

秦汉时期郡县制

秦汉时期郡县制秦汉时期郡县制秦郡《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内史为秦国都所辖的地区,当时唯有它不称为郡。

始皇二十六年置36 郡,其后陆续有增置,最后秦郡究竟有多少?当年所置的36 郡,是否包括内史?对此前人有多种说法,直至今天仍有分歧。

现按较多学者认可的全祖望在《汉书地理志稽疑》中的考据,摘录秦郡如下: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36 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郡、砀郡、三川、颖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

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 郡。

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南平百越后置设。

九原,始皇置。

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伐匈奴,收回河西40 余县(今河套一带),置九原郡,当不在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 郡内。

但具体置郡时间至今未见有力证据。

闽中郡,始皇置,不知具体置年。

但从地理位置而言,当在始皇三十三年南平百越后所建。

《汉书·地理志》所云36 郡中,少楚郡、黔中(这两郡见于《史记》)、东海(见于《水经注》)、广阳(见于《汉书·地理志》本注),而多南海、九原、桂林、象郡。

这就给秦郡的历史分歧留下了根子。

事实上,始皇统一中国时分设36 郡中,没有南海、九原、桂林和象郡,当时南海等郡地还未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所以,《汉书·地理志》载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 郡中所缺4 郡,应按《史记》等书补充楚郡等4 郡。

以上共为42 郡(包括内史)。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秦王朝共有47 郡(15)。

(图4)2.秦县各郡所辖的县,据严耕望考证如下:内史约含40 县;北部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8 郡,以及西北部九原、上郡、北地和陇西4 郡,每郡平均辖十五、六县,共近两百个县;内陆各郡及南方诸郡近30 郡,每郡各辖25 县,共约700 县左右。

秦朝的郡县制度统一行政管理的创举

秦朝的郡县制度统一行政管理的创举

秦朝的郡县制度统一行政管理的创举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而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了一套高效的郡县制度,对于推动行政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秦朝郡县制度的来源、组织结构以及对统一行政管理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郡县制度的来源郡县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并非起源于秦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就开始建立起类似的地方行政组织。

不过在秦朝之前,各个诸侯国的郡县制度并不统一,各自为政,存在着较大的地方自治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更好地实行集权统治,他采取了吸收各国郡县制度的经验,改革并统一了郡县制度,这也成为了秦朝治理范围广泛的行政管理基石。

二、组织结构1. 郡秦朝的最高行政区划单位是郡,全国分设了36个郡,每个郡下辖若干县。

郡的设立由皇帝亲自任命郡守来管理。

郡守是秦朝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对于军政、财政和司法具有绝对权威。

为了避免郡守过分掌握权力,秦朝规定郡守的任期只有三年,每个郡的郡守都是由不同的人担任。

2. 县县是郡的下属行政区划单位,全国共设有314个县。

县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县令负责,县令由朝廷任命,虽然其职务地位低于郡守,但在具体的行政事务中,县令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县令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征收赋税和管理人口户籍等工作,是直接面对百姓的官员。

三、对统一行政管理的贡献1. 统一法律制度通过统一设立郡县制度,秦朝统一了全国的法律制度,废除了各个诸侯国存在的不同地方法规。

统一了法律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方便了政府的统一管理。

人民无论身在何处,都要遵守同样的法律,这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国家统一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朝郡县制度的实行,使中央政府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地方政权。

郡守和县令由中央朝廷任命,实行官员轮流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势力过大,避免了地方政权对中央的威胁。

此外,秦朝还建立了严密的监察制度,对地方行政官员进行监督,确保他们遵循中央政策和法律法规。

秦朝的地方行政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秦朝的地方行政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秦朝的地方行政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在秦朝的时期,地方行政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而微妙的博弈。

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通过强大的行政机构和严格的统治手段,试图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然而,地方上的官员和权贵们也并不甘心完全服从中央的控制,他们组织地方势力,试图维护自己的地方利益和权力。

首先,秦朝通过设立郡县制度来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在这一制度下,国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县,并任命官员来管理各个地方。

这些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具有极高的权威和行政职责。

通过这种方式,秦朝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并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地方行政,统一各地的行政标准和政策执行。

然而,地方官员并不是完全顺从中央的意志,他们有时会主动违抗中央的指示,以保护地方利益。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地方官员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滥用职权来谋求个人私利。

他们可以通过征收过高的税收或者收取非法的暴利来获取更多的财富。

另一方面,地方官员也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对中央政策进行变通或者擅自解读,以适应本地实际情况。

这种变通有时候是为了顺应民意,更好地地管理地方,但有时候也会损害中央的统一和整体利益。

除了地方官员的抵抗外,地方权贵也是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博弈的重要角色。

地方权贵是指地方上的贵族、大地主和士人等有实力的人士群体。

他们通过积累土地财富和人脉势力,成为地方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秦朝时期,地方权贵往往与地方官员和中央朝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地方权贵可以通过网络关系和金钱交换等手段,影响地方官员的任命和政策制定,以达到维护自己地方利益和权力的目的。

与此同时,秦朝的中央政府也在努力削弱地方权力并维护自己的权威。

首先,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法令和制度,限制地方官员的权力。

例如,设立了御史台来监察地方官员的行为,以防止他们滥用职权。

其次,秦始皇采取了连坐制度,将地方官员与其家族绑定在一起,以保证地方官员的忠诚和服从。

从县到郡秦始皇的行政区划改革

从县到郡秦始皇的行政区划改革

从县到郡秦始皇的行政区划改革从县到郡——秦始皇的行政区划改革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君主,他的行政区划改革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从县到郡的行政区划改革。

本文将探讨秦始皇时期的行政区划改革的背景、目的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一、背景秦始皇即位之初,中国内部存在着许多分散的国家和封地。

为了统一天下,秦始皇意识到必须对行政区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在此之前,中国的行政区划以县为基本单位,各个地方习惯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导致统一治理难以实现。

因此,从县到郡的行政区划改革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二、目的该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提高统治效率,并为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

1. 加强中央政权控制通过将县升级为郡,中央政权能够更有效地掌控地方。

郡作为更大的行政单位,设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机构,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和管理。

这使得中央政权能够更好地实施自己的政策和法令,加大统治的力度。

2. 提高统治效率改革后的郡制度,加强了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制度。

官员的选拔以能力为重,避免了以德望和血缘关系来任用官员的情况出现。

这使得地方行政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并提高了统治效率。

3. 奠定中央集权制度基础从县到郡的行政区划改革,标志着秦始皇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通过将地方行政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秦始皇实现了全国范围的统一管理,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秦始皇从县到郡的行政区划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1. 统一的行政制度秦朝的行政区划改革将全国分为36个郡,为后来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的中国统一王朝,如汉、唐、明等,都借鉴了秦朝的郡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可以说,秦朝从县到郡的行政区划改革开创了中国统一行政制度的先河。

2.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统一管理郡制度的实施,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

秦朝法律制度与郡县制

秦朝法律制度与郡县制
推动社会进步。
XX
PART 03
法律制度与郡县制关系
REPORTING
法律对郡县设置和管理规定
01
02
03
确立郡县制
秦朝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 郡县制,规定郡县为地方 行政机构,实行中央集权 。
划分行政区域
秦朝法律对郡县的行政区 域进行了明确划分,规定 了各郡县的名称、地理位 置和管辖范围。
官员设置与职责
县多设在边地,具有边防重地的作用;郡多设在边远荒僻之地, 地广人稀,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
郡县制的雏形
春秋后期,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并逐渐在内地推行。
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成为 地方政权的主要组织形式。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广郡县制
废除分封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监督与考核
秦朝法律还规定了对郡县官员的监 督和考核制度,以确保官员的廉洁 和勤政。
法律在维护郡县稳定中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
01
秦朝法律通过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等手段,保障了郡县社会的
稳定和秩序。
调节社会矛盾
02
秦朝法律在处理土地纠纷、债权债务等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维护了郡县的和谐与安定。
促进经济发展
初设36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 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 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郡县官员任命方式
中央任命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员,并通过上计等方式进行考核和监督。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等。

鲁西奇:秦代的县廷

鲁西奇:秦代的县廷

鲁西奇:秦代的县廷鲁西奇史学月刊 3天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史学月刊”微信公众号。

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作者鲁西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县”是战国以降郡(州)县体制下基本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单位,是王朝国家控制地方与人民、实施统治的最重要的行政建置。

秦虽非最早置县之国,然秦统一后,以秦国固有县制及六国已置之县为基础,调整全国县(道)区划与官属设置,建立起整齐划一的秦代县制,确立了中国古代县级区划的总体格局与县级官属的基本架构与运行机制,故秦县制实为中国县制之根源。

秦县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问题展开:一是秦县的置立沿革、定位(治所所在及统辖区域)及其总体格局,此即秦县的政区沿革地理或历史地理研究;二是秦县管理机构(官属)与吏员的设置、运行机制及其与郡、朝廷的关系,此即秦县的行政制度史研究。

前一方面向来受到重视,研究较为深入细致,成果亦较为丰厚。

后一方面,则受到文献记载阙略之制约,研究相对薄弱;直到睡虎地、里耶所出及岳麓书院所藏秦简问世,学界方得主要立足于出土文献,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然相关研究秉承“汉承秦制”的认识,多以汉制或汉人的认识反推、解释秦制,对简牍相关文献记载的释读亦或可商,故所得认识未尽能妥恰,仍有进一步探究之必要。

因此,本文即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使用可靠的秦代文献,特别是出土简牍资料,就秦人的记载与认识,来考察秦代的县廷,尽可能描绘出秦代县级行政机构的总体图景及其运行机制。

一县廷长吏:县啬夫,令、丞,守及守丞秦时县(道)、都官及其所属行政机构(县中诸“官”、乡)的主官,大抵都可称为“啬夫”。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起首即谓:“(秦王政)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这里的“县、道啬夫”,显然是指各县、道的负责人。

《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规定:县、都官在审计中发现有亏欠,判定要予以赔付(“县、都官坐效、计以负赏〔偿〕者,已论”),“啬夫”就把应当偿还的钱数,分配给县、都官所属机构的责任人、吏员(包括编外的吏员),每个人都给一支三分的券(上面写明应偿付的钱数),而由少内负责收取(“即以其直〔值〕钱分负其官长及冗吏,而人与参辨券,以效少内,少内以收责之”)。

汉代郡县关系探析

汉代郡县关系探析

汉代郡县关系探析
张功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西汉前期受秦及楚汉战争时期郡县关系的影响和防御关东诸侯王势力的需要,县在经济、行政、军事各方面保持着较强的实力和相当大的自主权,郡对县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管辖.随着诸侯王问题的解决和乡里社会的分裂、政府经济政策、选官制度的变化,县的功能受到严重削弱,失去其独立性而为郡彻底控制.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张功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7
【相关文献】
1.渗入汉代郡县法秩序的儒术:以官方行为为中心的考察 [J], 朱腾
2.南盘江流域的汉代郡县 [J], 覃雨甘
3.南盘江流域的汉代郡县 [J], 覃雨甘
4.北盘江流域的汉代郡县 [J], 覃雨甘
5.汉代郡县乡财政管理论考 [J], 朱德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朝的官僚体制与地方治理

秦朝的官僚体制与地方治理

秦朝的官僚体制与地方治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官僚体制与地方治理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这个题目下,我将按照论述性文章的形式来阐述秦朝的官僚体制和地方治理,以期能够全面、准确地回答题目描述的内容要求。

一、官僚体制秦朝的官僚体制可以说是非常严密而高效的,主要由三项组成:封建制度、郡县制度和中央集权。

1. 封建制度:秦朝采用的封建制度为国家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基础。

国家将土地分封给三公九卿、诸子侯和宾服诸侯等地方领导,以确保统治集团的忠诚和权力的稳定。

封建制度中的诸侯与中央政权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接受中央政府的指令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2. 郡县制度: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始皇通过设立郡县来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程度。

郡县制度将国家的管理区域划分成若干个郡和县,郡县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事务,包括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工作。

3. 中央集权:秦朝的中央集权体现在统一的法律制度、官员任免制度和重要决策权的集中等方面。

秦始皇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制定统一的法律和法规,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统治。

同时,秦朝建立了严密的官员选拔系统,依据人才的能力选拔官吏,激励官员为国家贡献力量。

二、地方治理秦朝的官僚体制对地方治理具有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郡县制度、统一的法律制度、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

1. 郡县制度:秦朝通过设立郡县,将地方行政区划得更加清晰明确,地方事务的管理更加规范。

郡县官员负责治理辖区内的经济、法律和军事等方面的事务,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 统一的法律制度:秦朝的统一法律制度在地方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逐步取代各地的地方法律。

这使得地方治理更加公正、规范,同时也提高了人民对法律的遵守程度,增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3. 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为了加强地方的治理和统一,秦朝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三 皇
五 帝
“三皇五帝”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 古资料中的人物,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皇为伏羲、 女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 些指上古帝王。
(一)
1、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
阅读课本第7页的两段小字部分 回答问题:皇权的表现?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 “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 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 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 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 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 “嬴政”,就把“政月”改 为“正月”。“正月”的 “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 了。 而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 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 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 制”。 察官吏的制度

三公按照“贤”与“能”选拔,军功授爵

阅读课本第8页找到考核官吏的方式
(前221年)
秦国
灭魏
(前225年) 灭韩 (前230年)
灭楚
(前223年)
北至长城
西 到 陇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到 东 海
南到南海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 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 服从中央。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 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 性和随意性。
4、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 5、(09春10夏)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 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始皇 6、(09夏)“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 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里的朕指的是 A夏启 B 刘邦 C 嬴政 D李世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10-26作者简介:张功(1966-),男,北京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秦朝郡县关系考论张 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37)摘要:战国时期各国普遍以县作为基层行政机构,县在行政、经济、军事上有较强的自主权和相当大的独立性。

秦统一后,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县为郡所统辖,而郡却不具备将所辖县的综合实力彻底纳入自己的统辖之下并取而代之的能力。

究其原因,除县具有一定的经济、行政自主权并贮备有大量的武器、军备物资和战国以来形成的战斗传统外,在基层还存在着浓厚的农村公社遗存。

秦朝郡对县的失控,也是国家对地方的失控,从而在起义军的冲击下导致其速亡。

关键词:郡县;功能;关系;独立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5)02-0026-04 秦朝县是直接面对民间社会的国家基层政权,是中央政府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控制地方和维持政权稳定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者认为秦县负责地方的行政、赋税、社会治安,在行政、财政、军事上处于郡的绝对监督控制之下,无独立性和自主权[1](P76)。

本文通过对秦朝县的形成环境、内部状况特别是县的军事机能和作为背景存在的内部社会关系的勾画来考察其功能,从郡与县的互相影响、制约来考察秦朝政治生活中的郡县关系,力求正确认识秦朝县的功能及郡县关系的特点,并就教于方家。

1顾炎武说/当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0[2](卷225郡县6)。

县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中后期各国设县更多,并普遍成为政府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秦孝公十二年徙都咸阳,/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0[3](卷55秦本纪6)。

这种大规模的置县活动是秦以县为基础实行耕战政策的开始。

5史记6、5战国策6中有许多/万家之县0的记载,则战国时期每县户口在万家左右。

春申君让出淮北12县为郡以加强边境防御[3](卷785春申君列传6),则郡辖县当在10以上。

县皆有城以为治所,齐威王时朝县令长72人[3](卷1265滑稽列传6),则齐县有72,/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王0[3](卷525齐悼惠王世家6)。

两者数字接近,基本是一县一城。

/(齐)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0[3](卷465田敬仲完世家6),于是烹阿大夫(县令),封即墨大夫,则齐县为直辖于国君的地方一元性行政机构。

六国所设之县,辖于国君者上计于国君,辖于封国者上计于封君,辖于郡者上计于郡[1](P4)。

5韩非子#外储说左下6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第一年/清洁悫,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0被惩罚,第二年/重敛百姓,而急事左右0受奖赏,则县令在县行政事务处置上是完全自主的。

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县令长的自主权还表现在可以自主铸造兵器和货币上。

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三晋地区铸造的铜兵器往往刻有铸造监督者和铸造者的名字,以明确铸造责任。

例如在韩国有/@@年郑令@、武库工师@、冶@@0和/@年郑令、司寇@、武库工师@、冶@@0的武器铭文格式,类似铭文格式在魏国、赵国的武器铭文中也很多[4],令即县令,铭文中的督造者为/令0,这意味着县也可以独立自主铸造兵器,而不由上级机关监督,显示出县在军事上有相当的独立性。

战国时期三晋和齐国的货币铸造也是以城市为单位的,各种货币上铸有城市名,如空首布上有卢氏、召丘、安藏、官考等三晋城市;平首尖足布上有甘丹(邯郸)、晋阳、武安、兹氏、蔺、离石、大阴等赵国城市,平周、皮氏、中阳等魏国城市;齐国刀币上记有临淄、即墨、安阳、谭、阿五都城名[5](P45-49)。

说明各城市有铸币的权力,也可以推断这些县在经济上有很大的自主权。

关东六国县在行政、军事、经济上的自主权综合表现为县有较强的军事能力,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取三十七城、取十三城、取二十城0[3](卷885蒙恬列传6)一类第25卷第2期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Vol 125No 122005年3月 Ac ademic Forum of Nan 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r.2005的记载证明了县有一定的军事防御能力。

乐毅率燕军攻破齐都临淄后,/燕既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

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

淖齿既杀泯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反攻时)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0[3](卷825田单列传6)。

即墨、莒均为齐县,在齐国全国失败后作为孤城显示出很强的自卫能力,县大夫(县令)战死后,县城面临灭顶之灾时民间能够自发推举首领,领导全体居民团结起来,不分男女老弱共同参战抗敌。

晁错描述过战国时期县住民中的军事传统:/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侯;皆择其邑之贤才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

故卒伍成于内,则军阵定于外。

(其人)幼则同游,长则共事。

夜战声相知,则足以相救;昼战目相见,则足以相识;欢爱之心,足以相死。

0[6](卷495晁错传6)县在行政、军事、经济上的自主权加上长期战争在县住民中形成的战斗传统,使战国时期的县具备了很强的军事能力。

郡之出现基本与县同时,战国时期除齐以外各国已普遍置郡,秦统一六国时共有36郡。

对于郡县之统辖关系,历来以5左传#哀公二年6赵简之誓师语/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0释为县大郡小,安作璋、熊铁基在所著5秦汉官制史稿(下)6中即持此观点。

清人姚鼐说:/然始者有县而已,尚无郡名。

吾意郡之称盖始于秦晋,以所得戎狄地远,使人守之,为戎狄民君长,故名曰郡,,郡远而县近。

县成聚富庶,而郡荒陋,故以美恶易等,而非郡与县相统属也。

0[2](卷225郡县6)这是很有见地的说法。

严耕望认为在春秋时期郡县互不统辖,/至战国时代,列强竞争激烈,荒陋者日益开辟,军国向外拓展,边郡日益增大,于是郡之地位骤高,乃仿近地之制分置诸县以隶于郡,遂形成以郡统县之两级制0[1](P4)。

郡之设置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春申君献出淮北12县为郡以及秦在新占领地区设郡管辖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以上面论述验诸史籍记载,其结论是可以成立的。

郡、县的设置是随着扩土开疆进行的,战国时期的郡、县作为地方行政机构,负有保境安民、抵御外敌进攻的责任,由此决定了郡、县重视军事上的建设,重视各自独立对敌防御的能力。

以后郡虽辖县,但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县城一直具有较强的军事防御能力,县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并未消失,这一特点影响到秦朝的郡、县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秦国没有县城自主铸钱的情况,武器制造也是以相邦(京畿地区)和郡守为督造在县中进行的[4],相对于六国地区,秦县在经济、军事上的独立性要小一些,虽然如此,秦县在经济、军事、行政上还是有很多自主权。

5秦简#金布律6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

不盈千者,亦封印之。

0[7]县令、丞主管全县赋税的征收和管理。

此外,5金布律6还规定了县对官营畜牧业的管理、对手工业产品的生产、出售、对官府物品的借出等经济行为的管理,显示出县在经济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县中贮藏着大量的粮食和刍藁,5秦简#仓律6记载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入禾仓,万石一积而比黎之为户。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0,/刍藁各万石一积,咸阳二万一积,其出入、增积及效如禾0。

5秦简#效律6记载了县级官府制做铠甲、弓、弩、戈、戟的管理办法,从原料的保管、工艺流程的监督、产品的入库、分发、事故责任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律文显示出秦县中储藏有大量的粮食、刍藁和武器,这是商鞅变法以来秦以县为基础实行耕战政策的结果。

有这些军事物资的制造和储备,就使县具有了较强的军事防御作战能力,支持了县在军事上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秦朝廷派出监御史监督郡守,郡发布5秦简#语书6指导县的行动。

县则自己制作集簿,期年上报于郡,这种一年一次的事后汇报,使秦县和六国地区的县一样在平时的行政事务处置上享有较高的自主权。

战国时期各国既有郡县,同时也有封君的封地参杂其间,秦统一天下,遂废除封国,在六国原有郡、县设置的基础上将郡县制推行到全国,以郡统县,县有蛮夷者别称曰道,确立了对全国的集权统治。

为了削弱六国地区县的强大军事功能,秦帝国不但拆毁关东诸侯原有的城郭,而且/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0[3](卷65秦始皇本纪6)。

拆城郭、销兵器、徙豪富的目的在于削弱蕴藏于县城居民中武装防御的能力。

郡守可以统辖县的军事力量,项羽杀会稽守后,/(项)梁乃招故人所知豪吏,谕以所为,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部署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梁为会稽将(5史记#项羽本纪6中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0[6](卷315项籍传6)。

项梁以会稽守的身份掌握了属县的兵力,则地方兵权上的郡县统辖关系是明确的。

/(陈胜)攻陈,陈守(郡守)令(县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不胜,守丞死。

乃入据陈。

数日,号招三老豪杰会计事。

0[6](卷315陈胜传6)在郡治防守中存在郡守、县令、郡丞为顺序的军事指挥系统。

蒯通说服范阳令徐公投降武臣后,/燕赵闻之,降者三十余城,如通策焉0[6](卷455蒯通传6),则说明在县城防守中县令有独立的军事决策权。

总体来说,在秦的地方兵权上郡守(郡尉、郡监)有第一位的军#27#2005年第2期张功:秦朝郡县关系考论事指挥权,县令、县丞有第二位的指挥权。

由于战国时期国土的守卫是以县城的防守为基础的,除郡治外,普通县城的坚守是以县令为主将,由各县的军事力量完成的。

秦的短期统一不可能完全消除六国地区县城所具有的较强的经济、军事功能。

张耳、陈余认为若陈涉恢复六国得到地方的拥护,就会/野无交兵,县无守城0[3](卷895张耳、陈余列传6)。

这是统一后的秦县仍然拥有相当军事力量的证明。

县作为地方政治中心对地方豪杰的吸引力大于郡,/(萧何)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承办泗水郡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0[3](卷535萧相国世家6)。

萧何宁愿在县为吏,也不愿入郡供职,可见郡还不能完全取代县作为地方政治中心的地位。

秦县经济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县中又贮备着大量的军备物资,郡对县的监督也很松懈,加上长期战争环境的影响,使秦县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相当的军事能力,短期统一后的一系列措施也没有彻底消除六国县所具有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可以说秦朝对地方的控制权不是完全集中在郡中,一个一个的县也有很强的力量,县作为地方经济、军事、政治的中心,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为郡所统辖,郡基本不具备将所辖县的综合实力彻底纳入自己统辖之下,取代县成为地方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能力,郡的实力不过一大县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