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化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题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共25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贬官。
B.“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C.“侍郎”是汉代的官名,地位次于尚书。
“进士”指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
D.“未第”指应科举考试未中榜。
“及第”则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2.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A.“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B.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C.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轼,车厢前边可以手扶的横木,扶轼低头是表示敬意。
B.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
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士用四佾,大夫用二佾。
C.在古代家和国是有区别的,家指诸侯下面分的大夫建立的地;国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建立的地。
而当时周天子统治的整个“天下”被称为“邦”。
随着汉语的发展,在“兴国安邦”中“邦”和“国”已是同义词,都是“国家”的意思了。
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
如“鲤趋而过庭”的“趋”,是小步快走,表示恭敬;“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是跨出两脚的距离。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高考试题文学常识及答案
高考试题文学常识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作者曹雪芹B. 又名《石头记》C.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D. 故事发生在明朝答案:D2.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不包括以下哪篇作品?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D. 《边城》答案:D3. 下列古代诗人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李白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A. 徐志摩B. 闻一多C. 戴望舒D. 朱自清答案:C5. 下列作品中,不是老舍创作的是:A. 《茶馆》B. 《骆驼祥子》C. 《四世同堂》D. 《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美髯公”的是______。
答案:关羽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唯一一位女性是______。
答案:扈三娘3.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其中“大圣”是指______。
答案:孙悟空4.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______。
答案:湘西5. 现代诗人艾青的代表作是______。
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
答案:《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发生在第二十三回,黛玉因宝玉与宝钗的亲近而心生嫉妒,独自在花园中葬花,表达了她对宝玉的深情和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2. 简述鲁迅《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
答案:《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智慧与忠诚的化身,他以卓越的智谋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高考语文高考文学常识专项练习附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B. 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爵位、爵号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 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
词牌通常对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
D. “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儒家经典,包括《诗》《书》《礼》《易》《春秋》《论语》。
2.下面是吟诵我国四大名楼的诗句,诗句与所咏对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甲: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乙: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
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丙: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丁:天河一泻浪重重,滚滚黄波九曲盈。
弯际楼媚千树碧,炎炎烈日火斑红。
A. 甲——滕王阁乙——岳阳楼丙——鹳雀楼丁——黄鹤楼B. 甲——黄鹤楼乙——鹳雀楼丙——岳阳楼丁——滕王阁C. 甲——岳阳楼乙——滕王阁丙——黄鹤楼丁——鹳雀楼D. 甲——岳阳楼乙——黄鹤楼丙——滕王阁丁——鹳雀楼3.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下列从早到晚的时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 日出、平旦、日中、隅中B. 鸡鸣、食时、黄昏、日昳C. 日昳、食时、夜半、人定D. 鸡鸣、日中、黄昏、人定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B. 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高中高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
高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 . 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土。
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 〔“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
〕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D〔皇帝的庙号。
〕4.以下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一般人死那么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那么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叮叮小文库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 ( 男 20 岁、女 15 岁) 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潇洒自如、矫揉造作、亘古不变B. 沉鱼落雁、花容月貌、温文尔雅C. 雕梁画栋、鹤立鸡群、念念不忘D. 指点江山、画龙点睛、举案齐眉2.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C. 《楚辞》是屈原所著的一部诗歌集,表达了作者对楚国的热爱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D. 《庄子》是庄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讲述了道家的思想。
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流派的说法,正确的是:A.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作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B. 宋代词人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其词作以豪放派风格著称。
C. 元代杂剧家关汉卿被称为“杂剧之祖”,其代表作有《窦娥冤》等。
D.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八卦”是道家文化中的基本符号,由三个爻组成,代表天地人三才。
B. “五经”是儒家文化中的基本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 “四书”是儒家文化中的基本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 “六艺”是古代教育中的基本课程,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5. 下列关于古代艺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为主,代表作有王维的《千里江山图》。
B. 中国古代书法以楷书为主,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C. 中国古代音乐以宫廷乐为主,代表作有《高山流水》。
D. 中国古代舞蹈以戏曲舞蹈为主,代表作有《贵妃醉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______,“雅”指的是______,“颂”指的是______。
7. 《史记》中的“本纪”主要记载______,“世家”主要记载______,“列传”主要记载______。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化常识基础知识专项练习(共2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基础知识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又称别号、表号。
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
《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
C.古文中说地理位置常用“阴”“阳”,表示与山水的位置关系。
山北水南为阳,例如:湖南省的“衡阳”就地处南岳衡山之北,河南省的河阳则地处黄河南岸。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充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杭州、梁州、雍州。
秦居雍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百姓。
C.少牢:羊、猪各一头。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指祭祀用的牲畜。
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春申君、楚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都出身贵族,以招揽宾客著称。
3.下列句子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朱”就是春秋时的范蠡,他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B.“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秦以外其他六国都在山东。
C.“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凉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D.“七庙”指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高中语文2023高考必考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面,古代君主面向南方而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向北方,因此“北面”一词有向别人臣服的意思。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 “秦伯”皆是用爵称。
C. 四书为儒家经典,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春秋》合为四书。
D.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盲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
C.按剑而跽,握着剑,挺直身子。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D.冠者,成年人。
古代女子和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童子。
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3.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其中全部采用了委婉讳饰说法的一组是( )①慈父见背②舅夺母志③猥以微贱④愿乞终养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 “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 “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学常识
高考复习专题——文学常识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创作于1923年,闻一多用以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并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B.《百合花》是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小说,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以女性视角,散文化、抒情化的写法,塑造了不一样的英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D.韩愈,字退之,因其自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其大力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等。
B.《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极具个性。
C.《伟大的悲剧》选自意大利作家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等。
D.古人用“始龀”指七八岁,用“冠”“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耄”指八十九十岁。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战国]屈原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芰荷、芙蓉B《赤壁赋》散文[北宋]苏轼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荆州江陵C《老人与海》小说[英]海明威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地亚哥D《雷雨》戏剧[现代]曹禺谁指使你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萍A.A B.B C.C D.D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红烛》。
雪莱,英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采采芣莒,薄言采之”出自《诗经•周南》,内容上属于《风》《雅》《颂》中的《风》。
所谓“风土之音曰风”,这是《诗经》中最有艺术成就和价值的一部分。
语文新高考考点训练39 文学文化常识
任务突破练三十九文学文化常识一、对点练1.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B.林冲——吴承恩——《水浒传》——章回小说C.《随想录》——巴金——现代——小说D.《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英国——悲剧2.下列文学作品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四书”之一。
B.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我们熟悉的《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C.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出生于天津,创作了《日出》《茶馆》《北京人》等话剧剧本。
D.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圣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硬汉精神”。
4.对下列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5.(2022·天津阶段练习)对下列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骚》选自《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是诗人用生命熔铸成的浪漫主义抒情杰作。
B.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以下层人物为主人公,深刻揭露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C.《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抒情诗,艾青在诗中表达了对保姆大堰河深沉的爱。
D.契诃夫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塑造的“套中人”已经成为因循守旧者的代名词。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一条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展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
B.中国文化中的“五经”指《诗》《书》《论语》《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解释经文的著作称为“传”,如《公羊传》。
C.出,古代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中的“出官”,实为被贬谪。
D.《哈姆莱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的形象。
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
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
B."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
例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C.骈体文的对仗(即对偶句)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
初期骈体文,以四、六字句为主,其中也往往掺杂其它句式。
而到了厲宋以后,“四六”的格式就定型化了。
D.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所著的《老子》又称《道徳经》,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另一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尉,中国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髙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宋徽宗时是武官的高级官阶,如高俅,他是殿帅府太尉。
B.古人常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如《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C.古人无论男女的,名一般是岀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
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取字,表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
D.古代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別叫做"孟""仲""季":每个月的月初月中月末称为朔"(农历每月初一)"望"(农历每月十五)"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B.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东汉班固著《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为二十四的前四史,皆为纪传体通史。
C.《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西汉一朝230年的历史。
D.《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
高中语文高考文学常识复习题含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纪传体著作。
B. 单于: 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 高适的《燕歌行》中“单于猎火照狼山”指敌酋。
C. 从事: 官名, 源于汉武帝时期, 有刺史属吏之称, 如《伶官传序》有“遣从事”一说。
D. 太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 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
2. 下列文学常识中,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 《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 经西汉刘向整理, 属国别体。
C. 朱自清, 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花淀》等。
D. 《国语》以“国”为目, 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 属国别体史书。
3.下列各项中, 作品、体裁、作者、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 《托尔斯泰传(节选)》人物传记罗曼·罗兰法国B. 《咬文嚼字》议论文朱光潜中国C.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说海伦·凯勒美国D. 《五月的鲜花》音乐评论李皖中国4. 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 插遍茱萸少一人.B.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C.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D. 玉粽袭香千舸竞, 艾叶黄酒可驱邪.5. 下列各句没有反映流寓经历的一项是()A.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B.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C. 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
(《诗经·氓》)D.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礼教徨》C《庄子》浪漫主义南华真经鸡犬相闻庄子及其后学所作D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英国半自传体佩葛蒂A. AB. BC. CD. D7.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 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木兰诗》长篇叙事诗乐府双璧南北朝万里赴戎机B《孟子》四书之一儒家经典战国民贵君轻C 《儒林外史》纪实体小说吴敬梓清代范进中举D《西游记》神话小说吴承恩明代大闹五庄观A. AB. BC. CD. D8. 下面所列作品与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章回体长篇小说《石头记》海棠诗会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B《祝福》反对封建礼教鲁迅《彷徨》贺老六C 《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小说半自传体“密考伯主义”债多不愁, 乐天知命D 《荆轲刺秦王》历史散文纪传体重义轻生图穷匕见A. AB. BC. CD. D9. 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鸿门宴》《报任安书》和《廉颇蔺相如列传》都出自纪传体史书《史记》。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c. 古人说的“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解元、会元和状元。
D.自传体小说《成长》的作者拉索尔·贝克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拿来主义》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
B.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唐朝诗人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
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D.古时对别人称自己亲属时,常在称号前加”家”或”舍”;称别人亲属时加”令”。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雷雨》《骆驼祥子》都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分别是曹禺、老舍。
C.“再拜”指第二次拜,表示礼节隆重,旧时书信末尾常用“再拜”表示敬意。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豆蔻”“弱冠”“巾帼”“而立”都是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B.小说《阿Q正传》《窦娥冤》的题目中都含有主人公的名字。
C.《张衡传》是《汉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南朝人范晔。
D.“举酒欲饮无管弦”中“管”代指箫、笛之类的乐器演奏的音乐。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等,如“端正好”“叨叨令”,B.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致相当于晚上23时至次日凌晨1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案:C 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 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小正确的一 项是( )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 升级叫迁升、迂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 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 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 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 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 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 ‘登极”、“登庸”、“御极”。 • D.卒,“死”的‘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 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 “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卒”;只有平民之死, 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 答案:A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 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 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 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 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 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 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 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 答案: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 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 B、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 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 C、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农的 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 • D、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 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
• 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 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 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 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 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 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 暂代官职。 • C. “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 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 黎元、氓等。 •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 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 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 族。 《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 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 称“百越”或“越族”。
• 6、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 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 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 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 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 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 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 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 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 答案:C(“左迁”为贬官。)
• 16、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 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 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 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 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 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 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 姓。
• 答案: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举: 推选,推荐。“察”和“举”与“擢”意 思不同。
•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 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 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 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 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 (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 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 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 答案: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 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 官者须离职。 •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 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 C. 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 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 D. 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 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 答案:D(应为“纪传体”)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 • A.以不肯视事为高 视事:到职办公 • B.数为显陈舀世便宜 便宜:合乎时宜之事 • C.瑰亦好士,深然之 好士:优秀的读书人 • D.宠闻而 疑其故,使吏案行 • 案行:调查巡视
• 答案:C(好士:爱惜人才)
• 答案:B典边:“典”有主持镇守之意, “典边”在此文中意为“镇守边疆”
• 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 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 秀才”中的“察”与“举”等词。 •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 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 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 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 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 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 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 答案:A曲笔:这里是徇情枉法的意思。
• 1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 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 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 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 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 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 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 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 D.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 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 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 答案: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 确的一项是( ) • A.“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 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传”,即传记。 • B.尚书,即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 并称 “三省”,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主要负责 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 左右仆射。 C.“淳化二年春”,是中国古代四种主要纪年 法中的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另外三种纪年法分 别是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 • D.“崩”是指古代帝王去世,王后去世为 “薨”, 诸侯去世为“卒”,大夫去世为“不 禄”。
• 答案:C先秦时期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 秦朝至清朝,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 察朝廷、诸侯官吏。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曲笔,这里是指古代的史官有所顾忌或殉情 避讳,而不直书其事的记载方式。 • B.幸东都,旧时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称“幸”; 历史上有多地被定为东都,隋唐时指洛阳。 • C.故事,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旧日的典章 制度,先例。 • D.封百户,指皇帝赐予某人有百户人家的封 地,这百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世禄。
• 答案: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
•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 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 B. 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 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 C. 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 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 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高三文言文文学常识 专题练习题
•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 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 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 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机构。 D.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 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 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