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硬件
2.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b3c4d30d4d8d15abe234eeb.png)
一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可将计算机的运算结果或者中间结果打印或显示出来。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 打印机、绘图仪和传真机等。
部分输出设备
一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
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被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解释计算机指令及处理计算机软件 中的数据。
二 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应用需求而设计的软件,如各类办公软件、多 媒体加工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都是应用软件。
部分应用软件
三 要点回顾
部分存储设备
二 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具有通用功能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系统软件使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底层每个硬件是 如何工作的。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 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要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 运行。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iOS、Android等。
一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其中,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 储器和输出设备组成;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 软件组成。
一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在接受指令后,由控制器指挥,从输入设备采集数据,传送到内存储器 进行存储,再由控制器将需要参加运算的数据传送到运算器,由运算器进行处 理,处理后的结果保存在存储器中,最后由输出设备输出。
2.1 硬件系统
![2.1 硬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4f8d5c80c22590103029d01.png)
典型计算机的构成
显示器
主机箱
键盘
鼠标
你还能想到哪些可以连接 到计算机上的配置呢?
扫描仪
耳机
打印机
音箱
摄像头
主机内部结构
托架: 电源
固定硬盘、 光驱、软 驱
主板
5
主板构成
插槽
CPU 插座 内存tral Processing Unit)又叫中央 处理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运算和逻辑运算, 内部结构大概可以分为控制单元、算术逻辑 单元和存储单元等几个部分。其作用相当于 计算机的“大脑”,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核 心部件,也是指挥和有效控制计算机各部件 协调工作的关键部件。
CPU
cpu两大巨头:
内存储器(内存)
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 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 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 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网卡
声 卡
显 卡
小结
主板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储器(内存条)
硬盘 声卡 显卡 网卡 I/O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计算机系统
软件系统
12
课堂实践:自主完成电脑配置单
参考:中关村在线 /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b7aa172cc58bd63086bdb4.png)
(4)字长:一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长。 字长一般是字节的整数倍。
(5)主频:是指CPU工作时的时钟频率,是考察 CPU运行速度的主要参数,主频率越高,运行速度越 快。
2.1.4 存储器
1、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2、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内存储器
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图
程序 数据
运算器
控制器
输 入 设 备
CPU
数据 结果 指令 地址
存储器
输 出 结果 设 备
3、CPU(中央处理单元)=运算器+控制器 微型计算机中,将CPU做在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上。 ★主机: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加上输入、输出接 口电路一起称为计算机的主机。
★外设:把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通称为计算 机的外围设备,简称外设。
软盘 硬盘
2.2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 冯·诺依曼于1946年首先提出来的。
基本思想: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 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2)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表示。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存储程序控制的。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原理
(3)一条指令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 操作码用来规定指令进行什么操作,而操作数则表示 指令操作的对象。
2.1.2 运算器 运算器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它的任 务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 和通用寄存器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及移位、求补操作。 累加器:用于暂存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状态寄器:存放算术逻辑单元在工作中产生的状态信息。 通用寄存器:一组寄存器,运算时用于暂存操作数和数据地址。
2.1、2.2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常识-【新教材】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
![2.1、2.2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常识-【新教材】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4f43fc453610661fd9f445.png)
A. PowerPoint是演示文稿 B. WPS是文字处理软件 C. Excel是电子表格软件 D. Photoshop是音频播放软件
15.1946年冯·诺依曼提出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件”组成,包括:( B )。这
样的硬件结构称为冯·诺依曼结构。 A.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CPU、主板、内存条、硬盘、显卡 D.键盘接口,鼠标接口、VGA视频接口、网线接口、USB接口
课堂练习
6.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D)
A.计算机及外部设备 B.主机箱、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系统软件和系统硬件
7. 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是(A)
A. 中央处理器 B. 存储器 C. 运算器 D. 控制器
8、人们把以(A)为硬件基本部件的计算机称为第四代计算机
A.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ROM和RAM C. 小规模集成电路 D. 磁带与磁盘
PART TOW
计算机的硬件
第一台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于1946年2月14日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要 用于军事领域,应用于科学计算。
50多年后 ENIAC 程序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分别是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规模 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输入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的运算和处理结果以能为人们或其他机器所接受的形式输出。 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的运算和处理结果以能为人们或其他机器所接受的形式输出。
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在互联网上汇聚大量计算资 源和存储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ppt课件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5281371eb91a37f1115c69.png)
CCD
A/D转换器
光信号
电信号
数字信号
13
2.4 扫描仪
• 参数设置
1. 扫描分辨率:dpi(每英寸分辨的像素点)
分辨率的高低决定了扫描的精度
14
2.4 扫描仪
• 参数设置
2. 色彩精度:基色的深浅程度
3.
色彩位数(色彩深度)是表示扫描仪所能辨析的色彩范围。
3
2.1 基本概念
一. MPC标准(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tcil) 解决两个问题:
1. 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在各种软、硬件平台上的兼容性。 2. 数据交换的兼容性。
先后发布了4个MPC标准。
按照MPC联盟的标准,多媒体计算机应包含5个基本单元:主机 、CD-ROM驱动器、声卡、音箱和Windows操作系统。目前的计算 机基本都具有多媒体性能,并且已远远超过MPC标准。
1. CD-ROM驱动器;
解决两个问题:
2. 高质量的数字音响;
1. 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在各种软、 硬件平台上的兼容性。
2. 数据交换的兼容性。
3. 高分辨率的图形图像 显示;
4. 管理多媒体的软件。
项目
RAM
CPU
硬盘容量 CD-ROM
声频卡
显示
MPC1
2MB
16MHz 386SX
30MB
150kB/S 最大寻址时间 1s 8bit 数字声音 8 个合成音 MIDI
② 合成音乐 ③ CD音频
2. 音频处理
① 立体声合成; ② 模拟混音; ③ 立体声方式的数字—模拟转换和模拟—数字转换; ④ 数字信号处理DSP; ⑤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接口和CD-ROM接口; ⑥ 输出功率放大。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计算机系统(2012)OK【OK】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计算机系统(2012)OK【OK】](https://img.taocdn.com/s3/m/7263ab270066f5335a8121c6.png)
在计算机世界中 也存在等级差别!
28
2.2 计算机软件系统
2.2.1 软件概念
2.2.2 软件分类
29
2.2.1 软件概念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为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
各种指令、程序和文档的总称。
指令 程序 文档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是人机之间的接口
30
软件概念
基本概念
程序 程序是按照一定顺序执行的、能够完成某一任务的指 令集合。
将1传送至AL寄 Int a =1; 存器 将2传送至BL 寄 Int b =2; 存器
2
MOV BL, 2
3
4 5
将寄存器BL的内 容与寄存器AL的 Int c = a+b; ADD AL, BL 内容相加,结果 保存在AL中 将寄存器AL中的 MOV [06H], AL 内容传送到内存 地 址 为 06H 的 存 储单元中 HLT 停止操作
11
2.1.3 存储器
存储器——帮助计算机记忆信息
存储器是存取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类型划分:依据CPU是否可以直接访存将存储器划 分为内存和外存。
随机存储器
内存
只读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
存储器
硬盘
外存
光盘
快速闪存
12
存储器—内存
(1)内存
内存可以被CPU直接访问。内存容量小、速度快、掉电后 RAM信息全部消失。
2.1.4 输入设备
2.1.5 输出设备
2.1.6 硬件连接
4
计算机硬件系统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能按照人的要求接受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 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机器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ddd11b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f.png)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媒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和呈现各种形式的媒体数据,如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它通过将不同种类的媒体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从而实现了媒体的高效传输、编辑和展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硬件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声音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等。
计算机主机通常采用高性能处理器和大容量存储器,以保证对各种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
显示器用于呈现图像和视频内容,而声音输出设备则用于播放音频内容。
输入设备可以是键盘、鼠标、摄像头等,用于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和输入。
2.软件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需要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来支持媒体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这包括图像处理软件、音频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
这些软件系统可以对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解码、压缩、编辑和转换等操作,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媒体数据的处理需求。
3.网络连接: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通常需要与网络连接,以便获取和分享各种类型的媒体数据。
通过互联网,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和收发电子邮件、查看网页、下载和共享媒体文件等。
同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也为网络上的多媒体流媒体、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提供了支持。
4.多媒体存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需要使用高容量的存储介质来存储大量的媒体数据。
例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闪存卡等。
这些存储介质可以用于长期保存和备份媒体文件,以便随时访问和使用。
5.用户界面: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需要一个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和控制系统。
这包括图形用户界面(GUI)、触摸屏、语音识别等。
用户界面提供了各种交互方式,使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进行文字输入、图像操作、音频播放控制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连接、多媒体存储和用户界面等。
这些组成部分的协同工作使得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能够高效处理和呈现各种类型的媒体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媒体体验。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08a009f312b3169a551a419.png)
2.1.1 Macintosh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为了使程序人员在软件编制过程中便于使 用Quicktime的活动和静止图像功能, Apple公司推出了许多人机接口指南 (Human Interface Guide Lines),以保证每 个应用程序在键控运动和画图时有一个标 准的接口。
5/105
(14)主板芯片组
27/105
2.3.1 主板
• 1.主板的主要性能参数 • (1)主板芯片组 • 芯片组是计算机主板的灵魂,它决定了主
板所能够提供的功能,包括支持哪些类型 的CPU、提供哪些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等。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芯片组有Intel、VIA、 SiS、Ali,AMD等几家公司的产品。
14/105
2.2.2 MPC技术标准
MPC技术标准规定多媒体计算机包括5个 基 本 的 部 件 : 个 人 计 算 机 (PC) 、 只 读 光 盘 驱动 (CD-ROM)、声卡、Windows操作系 统和一组音箱或耳机,并对CPU、存储器 容量和屏幕显示功能等有最低的规格标准, 即 MPC 三 个 规 范 : MPC1.0 , MPC2.0 , MPC3.0,分别于1990年、1993年、1995 年制定
24/105
2.3.1 主板
• 主板是计算机里各种硬件设备得以正常运 转的支持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可 以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好GPU、内 存、显卡等设备,搭建相应的计算机架构 了。一台性能良好的计算机,不仅需要有 一个性能优异的CPU大脑支持,同时,一 块工作正常、运行稳定的主板更是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主板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和 桥梁,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的性能。
7/105
2.1.2 Amiga系统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实验教程2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实验教程2](https://img.taocdn.com/s3/m/b1ba7120aaea998fcc220e6d.png)
作为新一代的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 1394的主要性能 作为新一代的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IEEE 1394的主要性能 特点如下: 特点如下: 数字接口 热插拔 即插即用 总线结构 速度快 兼容性好 接口设备对等(peer-to-peer) 接口设备对等(peer-to-peer) 物理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物理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易于安装 非专利性
音频设备 音频处理的基本设备是声卡,负责采集、加工、处理波表、 音频处理的基本设备是声卡,负责采集、加工、处理波表、MIDI等 等 多种形式的音频素材。 多种形式的音频素材。 图像设备 负责采集、加工、处理各种格式的图像素材。处理图像, 负责采集、加工、处理各种格式的图像素材。处理图像,一般不需要 特殊的配置,仅需要软件即可。 特殊的配置,仅需要软件即可。 视频设备 负责采集、编辑计算机动画和视频素材。 负责采集、编辑计算机动画和视频素材。 存储设备 多媒体信息数据量很大,长期保存在硬盘也不现实, 多媒体信息数据量很大,长期保存在硬盘也不现实,而且多媒体软件 的发行需要一种高容量、移动方便的存储介质,即光盘。 的发行需要一种高容量、移动方便的存储介质,即光盘。
2.1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一台计算机如果具备了处理多媒体信息的硬件和适当的软件 系统,就可以说这台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功能。 系统,就可以说这台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功能。具有多媒体功能的 计算机有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等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有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等计算机系统,其中我们接触 到的使用最广的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即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 MPC。 到的使用最广的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即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 MPC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MPC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可对各种媒体进行 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数字化处理,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数字化处理,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多媒体计算机的名词解释
![多媒体计算机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8aaeb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7.png)
多媒体计算机的名词解释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备处理和展示多种媒体形式的计算机系统。
媒体是指能够传递信息的各种形式,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
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整合多种媒体技术,实现了信息的丰富表达和全面呈现。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媒体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多媒体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相比,在硬件配置上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显卡和音频设备的升级。
传统计算机的显卡和音频设备通常只能展示简单的图形和播放基本的声音。
而多媒体计算机则配备了高性能的显卡和音频处理器,能够支持高清图像和影音的播放。
此外,多媒体计算机还通常配备了更大的内存和更快的处理器,以保证在处理复杂媒体时的流畅运行。
二、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支持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多媒体处理的支持。
如Windows的多媒体扩展(MMX)技术,Mac OS的QuickTime技术等。
这些操作系统的版本往往会内置一些媒体处理软件,如音频编辑工具、视频播放器等,方便用户进行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和浏览。
此外,多媒体计算机还能够通过安装各种媒体处理软件来增强其功能。
比如Adobe公司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以及音乐制作软件等。
这些软件能够帮助用户进行照片修图、视频剪辑等操作,满足用户对多媒体创作的需求。
三、多媒体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凭借其强大的媒体处理能力,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多媒体计算机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借助投影仪和互动白板,教师能够将知识以动画、图像和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学生们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操作鼠标等方式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在娱乐领域,多媒体计算机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游戏、电影、音乐等娱乐形式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得以呈现和传播。
同时,多媒体计算机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让用户享受到更广泛的娱乐资源。
多媒体第二讲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
![多媒体第二讲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bdb2b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0.png)
二、多媒体硬件系统
(4)兼容性 符合MPC Level 2标准的CD-ROM驱动器必须符
合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安全规范及支持CD-DA、 ISO 9660、CD-ROM XA及其Photo CD Multi Session等标准。
(5)驱动程序 要使CD-ROM驱动器正常工作,必需的两种软件,即
一、多媒体系统的组成结构
多媒体输入/输出控制接口:是对多媒体输入/输出设 备的接口控制。是多媒体硬件和高层软件之间的桥梁, 直接作用于硬件对其进行驱动、控制等操作。 多媒体实时压缩和解压缩:主要是指为计算机附属硬件 提供包括视频和音频在内的实时压缩和解压缩、音频信 号I/O接口,再配以视频信号I/O接口及对光驱的驱动 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指多媒体计算机中的硬件设备,包括 CPU、内存、硬盘、显示卡及显示器等计算机必备的 硬件设备。
DVD节目; (8) 使用高档设备制作玻璃盘,这种盘称为DVD原版盘 (9) 使用原版盘制作母版(Mother Disk)。
二、多媒体硬件系统
(二)CD-R和CD-RW刻录机
CD-RW是在CD-R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刻录机, 有的CD-RW能追加刻录,而有的则不能,只能将其盘 上内容删除后才能烧录。CD-RW面板上一般都标有 40X12X48X,表示该刻录机的最大烧录速度是40倍 速,刻录最大速度是12倍速,而读取数据的最大速度是 48倍速。 (1)驱动程序 (2)刻录软件:CD-MAKER
一、多媒体系统组成结构
应用系统 创作系统 多媒体核心系统 多媒体输入/输出控制接口 多媒体实时压缩和解压缩 计算机硬件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结构
一、多媒体系统的组成结构
应用系统:是用户与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接口。采用交互 式界面控制形式将用户命令转换成相应的媒体控制信息。 创作系统:主要涉及多媒体系统的开发、编辑、命令解 析和媒体回放年功能,将用户命令转换成系统控制信息 的场所。 多媒体核心系统:主要是支持对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 处理和显示,为语音和视频数据提供所需的实时同步任 务调度,支持标准化的桌面型计算机运行环境。目的是 减小主机CPU的开销,以适应多种环境下的执行,以 期达到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无关性。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f04b2c7c59eef8c75fbfb38d.png)
鼠标器
• 鼠标()是随图形用户接口()普及而流行 起来的一种点输入设备。
• 鼠标是一种串行点设备。根据制造原理 和解码方式,可分为机械鼠标和光学鼠 标等。鼠标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 分辨率 • 与计算机的接口
手写板
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是电脑在我国广 泛普及的障碍之一,而中文手写输入设 备的出现使得克服这一障碍有了希望。 例如汉王笔,主要由一块手写板和一支 笔组成。使用时可直接连到串口上。汉 王笔可识别1300多个简繁体字、识别率 达98%。另外,现在还涌现了许多其它 品牌的产品。
视频捕获卡
这种卡是将模拟视频信号转换后(捕获下 来),进行实时处理或者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 算机中,在平台下,大多数转换卡将生成文 件。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视频捕获卡是否有(叠加)功能 支持的输入视频标准、视频源和图形文件格式 与卡的兼容性 视频卡是否采用了硬件压缩
四路视频采集卡
输出设备
• 显示器 • 液晶显示器() • 等离子体显示器() • 背投 • 显示卡 • 绘图仪 • 打印机
•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 分辨率 • 灰度 • 色彩度 • 速度 • 幅面
数字化仪
• 数字化仪是专门用来读取图形信息的计算机 输入设备。它可以将各种图形信息转换成相 应的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 加工处理变成数字图形。它是计算机辅助设 计()的重要设备之一。
• 数字化仪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感应板部分( ) 和点设备( ,又称为游标或者传感器)。
液晶显示器分类
•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分为- ( -,扭曲向列)、- (-,超扭曲向列)、-( -,双层超扭曲向列) 和-( -,薄膜晶体管)四种。
• 其中-、-和-三种基本的显示原理都相同, 只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不同而已。-的液晶 分子扭曲角度为180度甚至270度。而-则采用 与系列截然不同的显示方式。
2.1 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组成
![2.1 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a3082501763231126edb11ca.png)
2.1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组成多媒体系统(Multimedia System),是指多媒体终端设备、多媒体网络设备、多媒体服务系统、多媒体软件及有关的媒体数据组成的有机整体。
当多媒体系统只是单机系统时,可以只包含多媒体终端系统和相应的软件及数据,例如多媒体个人机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多媒体系统是以网络形式出现的,至少在概念上应是与网络互连的,通过网络获取服务、与外界进行联系。
从广义上讲,就是信息系统的一种新的形式:多媒体信息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逻辑互联、获取、编辑、存储和播放等功能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它能灵活的调度和使用多种媒体信息,使之与硬件协调的工作,并且具有交互性。
因此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硬件结合的综合系统。
典型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有Amiga系统、CD-I系统、DVI系统、Macintosh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工作站、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系统(MPC)。
2.1.1 多媒体系统的基本组成多媒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硬件结合的综合系统。
多媒体系统把音频、视频等媒体与计算机系统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由计算机对各种媒体进行数字化处理。
由此可见,多媒体系统不是原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有其自身结构特点的系统。
组成一个成熟而完备的多媒体系统,其要求是相当高的。
1.计算机硬件系统构成多媒体系统除了需要较高配置的传统计算机硬件之外,通常还需要音频、视频处理设备、光盘驱动器、各种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等。
与常规的个人计算机相比,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只是多一些硬件的配置而已。
目前,计算机厂商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用户对多媒体系统的要求,采用两种方式提供多媒体所需的硬件:一是把各种部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如Tandy、Philips等公司生产的多媒体计算机;二是生产各种有关的板、卡等硬件产品和工具,插入现有的计算机中,使计算机升级而具有多媒体的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WPSOffice)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WPSOffice)计算机系统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da888f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d.png)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WPS Office )C O M P U T ER目录CONTENTS2.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2 计算机操作系统2.1.1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由一片或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这些电路执行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
微处理器中不仅有运算器、控制器,还有寄存器与高速缓冲存储器,其结构是,一个CPU可包含几个甚至几十个内部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库、地址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等。
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的运算器是以加法器为核心,能根据二进制法则进行补码的加法运算,可传送、移位和比较数据。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译码器、指令寄存器与定时控制逻辑电路组成,可进行分析和执行指令、统一指挥微机各部分按时序进行协调操作。
2.1.2 内存储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其中,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简称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中用来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也是CPU处理数据的中转站,内存的容量和存取速度直接影响CPU处理数据的速度。
2.1.3 主板主板(MainBorad)也称为“Mother Board(母板)”或“System Board(系统板)”,是机箱中最重要的电路板,布满了各种电子元器件、插座、插槽和各种外部接口,为计算机的所有部件提供插槽和接口,并通过其中的线路统一协调所有部件工作。
2.1.4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中最大的存储设备,通常用于存放永久性的数据和程序。
硬盘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主轴电机、盘片、磁头和传动臂等部件组成。
硬盘容量是选购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包括总容量、单碟容量和盘片数3个参数,其中,总容量是表示硬盘能够存储多少数据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以GB为单位,目前主流的硬盘容量从40GB到4TB不等。
此外,通常对硬盘的分类是按照其接口的类型进行分类,主要有ATA和SATA两种。
2.1.5 光驱和光盘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光驱用来存储数据的介质称为光盘,光盘是以光信息作为存储的载体并用来存储数据,其特点是容量大、成本低和保存时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立体声(3D)音效:起初是把音频信号加加减减以达 到立体声加强和展宽的目的,但效果差,而且会让两个 声道的声音串来串去,含糊不清。后来出现SRS和 Stabilizer等模拟方式处理的立体声增强电路,可以输 出比较宽大、清晰的音场。而真正的第一代3D音效出现 时,才利用了多声道(双声道效果差些)系统进行360o 的全方向、有距离的音源定位。
10
2.1.2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体系
主要分为下述几类。
1 )芯片类:音频/视频芯片组、视频压缩/还原 芯片组、数模转化芯片、网络接口芯片。数字信号处理 芯片(DSP)、图形图像控制芯片等。 2 )板卡类:音频处理卡、文一语转换卡、视频采 集/播放卡、图形显示卡、图形加速卡。光盘接口卡、 VGA/TV转换卡、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光纤连 接接口(FDDI)等。 3 )外设类:扫描仪、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液 晶显示器、光盘驱动器、触摸屏、鼠标/传感器、话筒 /喇叭、传真机等、头盔显示器、显示终端机、光盘盘 11 片制作机、传感器、可视电话机。
31
2.3.2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拍摄,并通过内部
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成以数字格式存放的 图像的特殊照相机,与普通相机不同,数码相 机并不使用胶片,而是使用固定的或者是可拆 卸的半导体存储器来保存获取的图像、数码相 机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电视机或者打印机 上。在一定条件下,数码相机还可以直接接到 移动式电话机或者手持PC机上。 由于图像是内部处理的,所以使用者可以马上 检查图像是否正确,而且可以立刻打印出来或 是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出去。
32
图2.22高级数码相机
33
数码相机是由镜头、 CCD 、 A/D (模/数转换器)、 MPU(微处理器)、内置存储器、 LCD(液晶显示器)、 PC卡(可移动存储器)和接口(计算机接口、电视机接 口)等部分组成,通常它们都安装在数码相机的内部, 当然也有一些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器与相机机身分离。
19
图 2.12显示适配器(通称显卡)
20
2.2 音频设备及接口
音频卡又被称为“声卡”、“声音适配器”,主要用于 处理声音,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配置。现在,很多机 器在主板上集成了音效片,取代了声卡的功能,有效地 提高了整机的性价比。
21
1.声音输入到计算机的过程
声源
声波
传声器
从模拟到数字 模拟电信号
数字声音
22
2.2.1音频卡
1.音频卡的功能 音频卡即声卡(如图2.15所示),计算机通过它处理音频 信号。音频卡的关键技术包括数字音频、音乐合成和 MIDI。其主要功能有4种。 (1)数字音频的播放 音频卡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数字化量化位和立体 声声道的多少。音频卡是8位、16位,单声道、立体声 声道。可以播放CD-DA唱盘及回放WAVE文件。
23
(2)录制生成 WAVE文件 音频卡配有话筒输入、线性输入接口。数字音频的音源 可以是话筒、录音机和 CD唱盘等,可选择数字音频参 数,如不同的采样率、量化位和压缩编码算法等。在音 频处理软件的控制下,通过音频卡对音源信号进行采样。 量化、编码生成WAVE格式的数字音频文件,通过软件还 可对WAVE文件进行进一步编辑。
28
图2.16音频卡上的插口和接口
29
声卡芯片的技术分类 音频CODEC一般分为8位单声道、8位立体声、通常的16 位立体声及多通道 16 位立体声,将来还会有多通道 24 位立 体声(DVD音频标准)。 位数越高、采样频率越高,精度就越好。同样是 16 位CODEC,则由信噪比、动态范围及比较专业的时基抖动等 数据来区分其档次。音效芯片能够处理的数据位数自然也 得与之相配合。 音效芯片的技术指标如下。 1)声道数:即单声道、双声道和多声道等。 2)采用的总线形式:包括ISA、PCI总线等。 3)MIDI合成方式:包括简单地用几个单音(正弦波) 30 来模拟乐器声音的 FM 合成方式、软件波表合成方式及由具 有复杂频谱的接近真实乐器声音的硬件波表合成方式。
34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当按下快门时,镜头将光线汇聚到感光器件CCD上。 CCD是半导体器件,它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 它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这样,我们就得 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但是它还不能马上 被送至计算机处理,还需要按照计算机的要求进行从 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A/D(模数转换器)器 件用来执行这项工作。接下来MPU(微处理器)对数 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为特定的图像格式,例如 JPEG格式。最后,图像文件被存储在内置存储器中。 至此,数码相机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剩下要做的是 通过LCD查看拍摄到的照片。有些数码相机为扩大存 储容量而使用可移动存储器,如 PC卡或者SD卡。此 35 外,还提供了连接到计算机和电视机的接口。
2.1.4多媒体计算机性能的发展
从整个硬件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 第一步总是先有板级产品,通过系统总线与主
机交换数据; 第二步是设计专用芯片,移植到主板上; 第三步是将CPU芯片外的功能集成到CPU芯片 内,这个发展过程被描述为系统级(On System)、主板级(On Board)和芯片级(On Chip)的集成,这三种级别的系统集成度越来越 高,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将多媒体功能集 成到芯片中、设计到主板上是新一代多计算机 系统的发展趋势。 15
13
要求 CPU RAM 硬盘
MPC1标准 80386SX或更高 2MB或更多 30MB
MPC2标准 80486SX/5或更高 4一8MB或更多 160MB
MPC3标准 Pentium 75或更高 8一12MB或更多 540MB
CD-ROM
音频
15OKB/s
8位声卡
300KB/s
16位声卡
600KB/s
8
第四层为多媒体著作工具及软件。它是在多媒体操 作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图形和图像编辑软件、视频处理 软件、音频处理软件等来编辑与制作多媒体节目素材, 并在多媒体著作工具软件中集成。多媒体著作工具的设 计目标是缩短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制作开发周期,降低对 制作人员技术方面的要求。
9
第五层是多媒体应用系统。这一层直接面向用户, 是为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服务的。应用系统要求有较 强的多媒体交互功能,良好的人--机界面。
图2.2多媒体计算机硬件体系
12
2.1.3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规范
MPC工业标准始于 1990年 11月,是由美国 Microsoft 公司和一些计算机技术公司组成的“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市场协会(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cil)” 对个人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而制定的相 应标准。该协会后来与全球数千家计算机厂商共同组建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工作组(Multimedia PC Working Group)”,继续从事制定各种MPC标准的 工作。
7
第三层为多媒体应用程序接口(API)。这一层是 为上一层提供软件接口,以便程序员在高层通过软件调 用系统功能,并能在应用程序中控制多媒体硬件设备。 为了能够让程序员方便地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 Microsoft公司推出了DirectX设计程序,提供了让程序 员直接使用操作系统的多媒体程序库的界面,使 Windows变为一个集声音、视频、图形和游戏于一体的 增强平台。
24
(3)MIDI和音乐合成 通过MIDI接口可获得MIDI消息。多采用FM频率合成的方 法实现MIDI乐声的合成以及文本--语音转换(Text To Speech)合成。
25
(4)多路音源的混合和处理 借助混音器可以混合和处理不同音源发出的声音信 号,混合数字音频和来自MIDI设备、CD音频、线性输入、 话筒及扬声器等的各种声音。录音时可选择输入来源或 各种音源的混合,控制音源的音量、音调。
表2-1
MPC-4标准PC的基本配置
硬件 16 MB
硬件配置
软件
内存 CPU 硬盘
Intel Pentium/133 MHz Intel Pentium/200 MHz 1.6 GB
光盘驱动器
音效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16倍速
图形加速显示 卡
16 位 数 字 音 频 采 样 44.1 kHz/48 kHz带波表 1204×1024~1600×1900 24位/32位真彩色
2.3.3扫描仪
扫描仪是一种图形输入设备,由光源、光学镜头、光 敏元件、机械移动部件和电子逻辑部件组成。该设备主 要用于输入黑白或彩色图片资料、图形方式的文字资料 等平面素材。配合适当的应用软件后,扫描仪还可以进 行中英文文字的智能识别。
Windows 3.2 Windows NT Windows 95 单 用 户 / 多用户
视频卡
Modem卡、视频采集卡等
显示器
38 cm~43 cm
2.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对基本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 的扩展,作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它应该包 括5个层次的结构
2.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硬件
1
多媒体计算机(Multimedia PC,MPC)就是具有多媒 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它的硬件结构与一般个人计 算机无太大差别,只不过多了一些软硬件配置而已。国 际上,美国微软公司、商用机器公司、新加坡创通公司、 日本NEC公司和荷兰飞利浦等大型计算机公司共同制 定了统一的MPC标准:MPC-1、MPC-2、MPC-3、 MPC-4,其中MPC-4标准PC的基本配置如表2-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