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报告(DOC)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

1、熟悉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的工作原理。

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信源单元的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探头的地端接在实验板任何位置的GND点均可,进行下列观察:(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2)用开关K1产生代码×1110010(×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 码特点。

3、用示波器观察HDB3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

仍用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

(1)示波器的两个探头CH1和CH2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HDB3单元的AMI-HDB3,将信源单元的K1、K2、K3每一位都置1,观察全1码对应的AMI码(开关K4置于左方AMI 端)波形和HDB3码(开关K4置于右方HDB3端)波形。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通信原理的各个方面。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

调制解调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频谱分析则是对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调制解调原理、频谱分析技术以及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实验一:调制解调实验调制解调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模拟调制技术。

首先,我们通过声卡输入一个带通信号,并将其调制成调幅信号。

接着,通过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调制信号的波形,并利用解调器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实验二:频谱分析实验频谱分析是对信号在频域上的特性进行研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频谱分析仪来观察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

首先,我们输入一个具有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并使用频谱分析仪来观察其频谱。

然后,我们改变信号的频率和幅度,继续观察和记录频谱的变化情况。

实验三:应用实验在实际通信中,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验三,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模拟调制解调技术在调制解调器中的应用,观察和分析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号特性。

同样,我们可以使用频谱分析仪来研究和理解不同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频谱分布。

这些实验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通信原理中的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调制解调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而频谱分析则是对信号的频域特性进行研究。

这些技术在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非常重要。

通过实验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从而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中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通信原理中的调制解调和频谱分析技术进行了学习和实践。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征,加深了我们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二 CVSD编译码系统实验实验一抽样定理一、实验目的所谓抽样。

就是对时间连续的信号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 抽取一个瞬时幅度值(样值),即x(t)*s(t)=x(t)s(t)。

在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f(t),如果以小于等于1/(2 f h)的时间间隔对它进行抽样,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完全恢复原信号。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一带宽有限的时间连续信号(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且抽样速率达到一定数值时,那么根据这些抽样值就能准确地还原信号。

这就是说,若要传输模拟信号,不一定要传输模拟信号本身,可以只传输按抽样定理得到的抽样值。

二、功能模块介绍1.DDS 信号源:位于实验箱的左侧(1)它可以提供正弦波、三角波等信号,通过连接P03 测试点至PAM 脉冲调幅模块的32P010 作为脉冲幅度调制器的调制信号x(t)。

抽样脉冲信号则是通过P09 测试点连至PAM 脉冲调幅模块。

(2)按下复合式按键旋钮SS01,可切换不同的信号输出状态,例如D04D03D02D01=0010对应的是输出正弦波,每种LED 状态对应一种信号输出,具体实验板上可见。

(3)旋转复合式按键旋钮SS01,可步进式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顺时针旋转频率每步增加100Hz,逆时针减小100Hz。

(4)调节调幅旋钮W01,可改变P03 输出的各种信号幅度。

2.抽样脉冲形成电路模块它提供有限高度,不同宽度和频率的抽样脉冲序列,可通过P09 测试点连线送到PAM 脉冲调幅模块32P02,作为脉冲幅度调制器的抽样脉冲s(t)。

P09 测试点可用于抽样脉冲的连接和测量。

该模块提供的抽样脉冲频率可通过旋转SS01 进行调节,占空比为50%。

3.PAM 脉冲调幅模块它采用模拟开关CD4066 实现脉冲幅度调制。

抽样脉冲序列为高电平时,模拟开关导通,有调制信号输出;抽样脉冲序列为低电平,模拟开关断开,无信号输出。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通信原理的硬件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实际的通信系统,验证理论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2. 掌握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和解调技术;3. 熟悉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4. 进一步巩固通信原理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原理1. 调制原理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基带信号)通过一定的调制方式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载频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2. 解调原理解调是指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过程与调制过程相反,常见的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相干解调和频率解调等。

3. 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包括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三个环节。

发射端通过调制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将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首先,搭建实验所需的硬件平台,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示波器等设备,确保设备连接正确并稳定。

2. 设置信号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调制深度等参数,以及调制解调器的解调方式和解调增益等参数。

3. 进行调制实验将待传输的信息信号输入到调制解调器的调制端口,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并通过示波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4. 进行解调实验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入到调制解调器的解调端口,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通过示波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5. 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知识相符,并进一步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七实验十六:眼图实验——2014xxxxxx 许子涵一、实验目的1、了解眼图与信噪比、码间干扰之间的关系及其实际意义;2、掌握眼图观测的方法并记录研究二、实验内容1、观测眼图并记录分析。

三、实验器材1、信号源模块一块2、③号模块一块3、④号模块一块4、 20M 双踪示波器一台四、实验数据1、ASK调制解调眼图ASK-DOUT TH2FSK眼图PSK/DPSK眼图五、分析眼图是通过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基带信号波形,从而估计和调整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一个示波器跨接在抽样判决器的输入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使其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

这样就可以从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来观察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从而估计系统系能的优劣。

如果存在码间串扰,示波器的扫描迹线就不完全重合,“眼睛”的线迹会显得杂乱,而且张开的较小;如果码间串扰小到可以忽略,则眼图将会是标准的“大眼睛”。

当存在噪声时,眼图的线迹就变成比较模糊的带状的线,噪声越大,线条越粗越模糊,“眼睛”张开得越小。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眼图来找到最佳判决门限,求出噪声容限,改善系统性能。

接收二进制双极性波形时,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只能看到一只眼睛;若是M进制的双极性波形,则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可以看到纵向显示的(M-1)只眼睛。

若接收的是经过码型变换后得到的AMI码或HDB3码,眼图中间将会出现一根代表0的水平线,因为它们的波形都具有三电平。

六、思考题思考信噪比、码间干扰是如何在眼图中体现的?答:眼图的“眼睛”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

“眼睛”张的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当存在噪声时,噪声将叠加在信号上,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

若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张开得更小。

与无码间串扰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

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三主要数字调制系统的抗误码性能的仿真比较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三主要数字调制系统的抗误码性能的仿真比较

实验三主要数字调制系统的抗误码性能的仿真比较一、实验目的1.熟悉2ASK、2FSK、2PSK、2DPSK等各种调制方式;2.学会对2ASK、2FSK、2PSK、2DPSK等相应的主要解调方式下(分相干与非相干)的误码率进行统计;3.学会分析误码率与信噪比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设定噪声为高斯白噪声, 对2ASK、2FSK、2PSK、2DPSK等各种调制方式及相应的主要解调方式下(分相干与非相干)的误码率进行统计, 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以图形方式表示误码率与信噪比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2ASK: 有两种解调方法: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

其中包络检波法不需相干载波, 利用e0(t)波形振幅变化表示信息的特点, 取出其包络, 经抽样判决即可恢复数码。

相干解调需要与相干载波相乘。

2FSK: 常用的解调方法: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相干解调;鉴频法;过零检测法及差分检波法。

将2FSK信号分解为上下两路2ASK信号分别进行解调。

其中的抽样判决是直接比较两路信号抽样值的大小, 可以不专门设置门限。

判决规则应与调制规则相呼应。

例如,若调制时规定“1”-》载频f1, 则接收时应规定: 上支路样值>下支路样值判为1, 反之则判为0.2PSK: 该方式中载波的相位随调制信号“1”或“0”而改变, 通常用相位0°或180°来分别表示“1”或“0”。

2PSK信号是以一个固定初相的未调载波为参考的。

解调时必须有与此同频同相的同步载波。

而2PSK信号是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 不存在载频分量, 因而无法从已调信号中直接用滤波法提取本地载波。

只有采用非线性变换, 才能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2DPSK: 由于2DPSK信号对绝对码{an}来说是相对移相信号, 对相对码{bn}来说是绝对移相信号。

因此, 只需在2PSK调制器前加一个差分编码器即可产生2DPSK信号。

解调:1、极性比较法(码变换法)(相干解调), 此法即是2PSK解调加差分移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信号源实验模块提供的信号类别;2、加深对PCM 编码过程的理解;3、掌握2ASK 、2FSK 的调制、解调原理;4、通过观察噪声对信道的影响,比较理想信道与随机信道的区别,加深对随机信道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 实验模块---信号源 双踪示波器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 数字调制模块 信道模拟模块 数字解调模块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1、测试工具---示波器:(1)示波器的输入功能区:从通道1和通道2输入(2)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区:QuickMeas 光标调节和快速测量,可以测量电压和频率;auto-scale 自动触发扫描;在左上角的按钮可以调节扫描时间;在右上角的按钮可以调节水平位置。

(3)示波器的控制功能区,Run/Stop 可以暂停便于得出波形 2、模拟信号数字化(PCM 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 )简称为脉码调制,它是一种将模拟语音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

PCM 的原理框图:PCM 主要包括抽样、量化与编码三个过程。

抽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形成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

(1)、采样:利用奈奎斯特定律,fs 2fb,(fs 是采样频率,fb 是信号的截止频率),满足这个不等式关系信号才不会重叠,以致信号不能还原。

(2)、量化:模拟信号的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本实验模块中所用到的PCM 编码芯片TP3067是采用近似于A 律函数规律的13折线(A=87.6)的压扩特性压扩特性来进行发送端接收端模拟 信源抽样器 预滤 波器模拟 终端波形编码器 量化、编码数字 信道波形 解码器重建滤波器 抽样保持、低通编码的。

A律13折线:(3)、编码所谓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

当然,这里的编码和译码与差错控制编码和译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属于信源编码的范畴。

通信原理抽样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抽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原理中抽样定理的基本概念;2. 掌握抽样定理在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中的应用;3. 了解模拟信号抽样后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 熟悉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抽样定理(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指出,如果一个信号在频域中的最高频率分量为\( f_m \),为了能够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抽样频率\( f_s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f_s \geq 2f_m \]其中,\( f_s \)为抽样频率,\( f_m \)为信号最高频率分量。

当抽样频率满足上述条件时,原信号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从抽样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出来。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2.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信号波形;3. 抽样器:用于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4. 低通滤波器:用于从抽样信号中恢复原信号。

四、实验步骤1.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 f_m \)的正弦信号;2. 将正弦信号输入到抽样器中,设置抽样频率\( f_s \)为\( 2f_m \);3. 使用示波器观察抽样后的信号波形;4. 通过低通滤波器从抽样信号中恢复原信号;5. 比较恢复后的信号与原信号,分析恢复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抽样频率\( f_s = 2f_m \)时,恢复后的信号与原信号基本一致,表明抽样定理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2. 当抽样频率\( f_s < 2f_m \)时,恢复后的信号与原信号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抽样频率过低会导致信号失真;3. 当抽样频率\( f_s > 2f_m \)时,恢复后的信号与原信号基本一致,但抽样频率过高会浪费带宽资源。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通信原理中抽样定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了抽样定理在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抽样频率的选择对信号恢复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信号特性和传输需求选择合适的抽样频率,以实现信号的高效、准确传输。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终)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终)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 12050641姓名:谢昌辉学号: 1205064135实验一 抽样定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自然抽样及平顶抽样的实现方法。

3、 理解低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4、 理解实际的抽样系统。

5、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6、 理解低通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7、 理解带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二、实验器材1、 主控&信号源、3号模块 各一块2、 双踪示波器 一台3、 连接线 若干三、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保持电路S1信号源A-outmusic抽样电路被抽样信号抽样脉冲平顶抽样自然抽样抽样输出抗混叠滤波器LPFLPF-INLPF-OUTFPGA 数字滤波FIR/IIR译码输出编码输入3# 信源编译码模块图1-1 抽样定理实验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抽样信号由抽样电路产生。

将输入的被抽样信号与抽样脉冲相乘就可以得到自然抽样信号,自然抽样的信号经过保持电路得到平顶抽样信号。

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信号是通过开关S1切换输出的。

抽样信号的恢复是将抽样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得到恢复的信号。

这里滤波器可以选用抗混叠滤波器(8阶3.4kHz 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或FPGA 数字滤波器(有FIR 、IIR 两种)。

反sinc 滤波器不是用来恢复抽样信号的,而是用来应对孔径失真现象。

要注意,这里的数字滤波器是借用的信源编译码部分的端口。

在做本实验时与信源编译码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一抽样信号观测及抽样定理验证概述:通过不同频率的抽样时钟,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观测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的输出波形,以及信号恢复的混叠情况,从而了解不同抽样方式的输出差异和联系,验证抽样定理。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目标端口连线说明信号源:MUSIC 模块3:TH1(被抽样信号) 将被抽样信号送入抽样单元信号源:A-OUT 模块3:TH2(抽样脉冲) 提供抽样时钟模块3:TH3(抽样输出) 模块3:TH5(LPF-IN) 送入模拟低通滤波器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

她通信原理实验报告(3篇)

她通信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知识。

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过程。

二、实验器材1. 通信原理实验平台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数字信号发生器5. 计算机及实验软件三、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个方面。

模拟通信是将模拟信号通过调制、传输、解调等过程实现信息传递;数字通信则是将数字信号通过编码、传输、解码等过程实现信息传递。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模拟通信实验(1)调制实验① 打开通信原理实验平台,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② 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1V。

③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入调制器,选择调幅调制方式。

④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记录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变化。

⑤ 调整调制参数,观察调制效果。

(2)解调实验① 将调制后的信号接入解调器,选择相应的解调方式(如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等)。

②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记录解调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变化。

③ 调整解调参数,观察解调效果。

2. 数字通信实验(1)编码实验① 打开数字信号发生器,生成二进制信号序列。

② 将信号序列接入编码器,选择相应的编码方式(如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③ 通过示波器观察编码后的信号波形,记录编码信号的时序和幅度变化。

(2)解码实验① 将编码后的信号接入解码器,选择相应的解码方式。

②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码后的信号波形,记录解码信号的时序和幅度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通信实验结果(1)调制实验:调制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2)解调实验:解调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验证了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有效性。

2. 数字通信实验结果(1)编码实验:编码后的信号波形符合编码方式的要求,实现了信息的编码。

(2)解码实验:解码后的信号波形与原始信号基本一致,验证了编码和解码过程的有效性。

华工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华工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通信原理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3. 掌握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及分析方法;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2. 信号调制与解调;3. 信道传输特性;4.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四、实验器材:1. 通信原理实验箱;2. 双踪示波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数据采集器;5. 计算机及仿真软件。

五、实验步骤:(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1. 观察实验箱中各模块的连接情况,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2. 分析各模块的功能,如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解调器等;3. 在实验箱上操作,观察各模块间的信号传输过程。

(二)信号调制与解调1. 设置实验箱中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参数,如调制指数、载波频率等;2. 输入调制信号,观察调制器输出信号的变化;3. 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器输出信号的变化;4. 分析调制与解调过程,验证调制和解调的正确性。

(三)信道传输特性1. 设置实验箱中信道模块的参数,如衰减、相位延迟等;2. 输入信号,观察信道模块输出信号的变化;3. 分析信道传输特性,如衰减、相位延迟等对信号的影响;4. 通过实验验证信道传输特性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四)通信系统性能分析1. 设置实验箱中通信系统参数,如信号功率、信噪比等;2. 分析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如误码率、比特误码率等;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一)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系统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端组成。

发送端将信号调制后发送,信道对信号进行传输,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从而恢复出原始信号。

(二)信号调制与解调实验结果表明,调制器能够将调制信号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解调器能够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号。

(三)信道传输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信道传输特性对信号的影响较大,如衰减、相位延迟等会降低信号质量,影响通信系统性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设想(3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设想(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通信原理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对通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与系统基础实验- 信号波形观察与分析-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响应2. 模拟通信原理实验- 模拟调制与解调实验(如AM、FM、PM)- 信道特性分析- 噪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3.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 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如2ASK、2FSK、2PSK、QAM)- 数字基带传输与复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4.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 TCP/IP协议栈原理与实现-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 物联网通信技术(如ZigBee)5. 通信系统设计实验-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编写实验报告提纲- 准备实验数据和分析工具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3.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四、实验报告格式1. 封面- 实验报告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实验日期2. 目录- 实验报告各部分标题及页码3. 正文-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4.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五、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逻辑严谨2. 实验原理阐述准确,实验步骤描述详细3. 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论具有说服力4.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流畅六、实验报告评价标准1. 实验原理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熟练程度3. 实验数据分析能力4.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5.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通信原理实验,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信原理》数字基带信号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数字基带信号实验报告
图1 NRZ、AMI、HDB3关系图
二、实验过程记录: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报告成绩(百分制)__________实验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
专业: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同组成员_______
一、实验预习部分: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3编译码模块。
1、数字信源
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1-3所示(见附录)。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帧结构如图1-2所示。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2、FS信号、NRZ-OUT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1-5所示,图中NRZ-OUT的无定义位为0,帧同步码为1110010,数据1为11110000,数据2为00001111。FS信号的低电平、高电平分别为4位和8位数字信号时间,其上升沿比NRZ-OUT码第一位起始时间超前一个码元。
3、AMI码的编码规律是:信息代码1变为带有符号的1码即+1或-1,1的符号交替反转;信息代码0的为0码。AMI码对应的波形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即脉冲宽度τ与码元宽度(码元周期、码元间隔)4个连0信息码用取代节000V或B00V代替,当两个相邻V码中间有奇数个信息1码时取代节为000V,有偶数个信息1码(包括0个信息1码)时取代节为B00V,其它的信息0码仍为0码;信息码的1码变为带有符号的1码即+1或-1;HDB3码中1、B的符号符合交替反转原则,而V的符号破坏这种符号交替反转原则,但相邻V码的符号又是交替反转的;HDB3码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BPSK传输系统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BPSK传输系统实验

BPSK 传输系统实验一、实验原理(一)基带成型基带传输是频带传输的基础,也是频带传输的等效低通信号表示。

基带传输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带传输系统的框图(二)BPSK 调制解调理论上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可以用幅度恒定,而其载波相位随着输入数据m (1、0码)而改变,通常这两个相位相差180°。

如果每比特能量为E b ,则传输的BPSK 信号为:)2cos(2)(c c bb f T E t S θπ+=其中 ⎩⎨⎧===11800000m m c θ 升余弦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S S S S S RC T f T f T f T T f f H 2/)1(||02/)1(||2/)1()21|)|2(cos(1[212/)1(||01)(αααααπα其中,α是滚降因子,取值范围为0到1。

一般α=0.25~1时,随着α的增加,相邻符号间隔内的时间旁瓣减小,这意味着增加α可以减小位定时抖动的敏感度,但增加了占用的带宽。

BPSK 的调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输入数据进行Nyquist 滤波,滤波后的结果分别送入I 、Q 两路支路。

因为I 、Q 两路信号一样,本振频率是一样的,相位相差180度, 所以经调制合路之后仍为BPSK方式。

二、实验内容(一)基带成形1.α=0.3升余弦滤波的眼图观察(1)以发送时钟(TPM01)作同步,观测发送信号(TPi03)的波形。

技巧:按下示波器“显示”按钮,将“持续”设置为2秒。

注意不观测眼图时需将示波器“显示”菜单内“持续”设置回关闭。

测量过零率抖动与眼皮厚度(换算成百分数)。

实验现象及分析:上图中CH1黄色波形为TPM01发送时钟,CH2蓝色波形为TPi03眼图。

由图中红框中光标1光标2的时间差可以读出测量值为11.6us。

由上图可以读出T=32us。

理论上发送时钟是32kHz,因而T=1/32kHz=31.25us。

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技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学习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技术;3.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4. 进行实验操作,验证通信原理的相关理论。

三、实验原理1. 调制技术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形成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2. 解调技术解调是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常见的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相干解调和频率解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仪器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调制解调器等实验仪器,并将其连接好。

2. 幅度调制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和待调制的信号,将两者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幅度调制。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3. 频率调制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和待调制的信号,将两者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频率调制。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4. 相位调制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和待调制的信号,将两者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相位调制。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5. 包络检波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幅度调制的信号,将其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包络检波。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6. 相干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相位调制的信号,将其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相干解调。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7. 频率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频率调制的信号,将其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频率解调。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号特点,并进行了相应的解调操作。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份)姓名:学号: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姓名:姓名:学号:实验一HDB3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

掌握HDB3码的编译规则。

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主控&amp;信号源、2号、8号、13号模块双踪示波器连接线三、实验原理1、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各一块一台若干姓名:学号: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我们知道AMI编码规则是遇到0输出0,遇到1则交替输出+1和-1。

而HDB3编码由于需要插入破坏位B,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缓存3bit的数据。

当没有连续4个连0时与AMI编码规则相同。

当4个连0时最后一个0变为传号A,其极性与前一个A的极性相反。

若该传号与前一个1的极性不同,则还要将这4个连0的第一个0变为B,B的极性与A相同。

实验框图中编码过程是将信号源经程序处理后,得到HDB3-A1和HDB3-B1两路信号,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从而得到HDB3编码波形。

同样AMI译码只需将所有的±1变为1,0变为0即可。

而HDB3译码只需找到传号A,将传号和传号前3个数都清0即可。

传号A的识别方法是:该符号的极性与前一极性相同,该符号即为传号。

实验框图中译码过程是将HDB3码信号送入到电平逆变换电路,再通过译码处理,得到原始码元。

四、实验步骤姓名:学号:实验项目一HDB3编译码(256KHz归零码实验)概述:本项目通过选择不同的数字信源,分别观测编码输入及时钟,译码输出及时钟,观察编译码延时以及验证HDB3编译码规则。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256K归零码实验】。

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

姓名:学号: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9077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89077

实验一、PCM编译码实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加电后,将交换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Q01置于左端PCM编码位置,此时MC145540工作在PCM编码状态。

2. 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输出时钟信号(TP503),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

(2) 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3。

PCM编码器(1) 方法一:(A)准备:将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跳线开关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分析为什么采用一般的示波器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2)方法二:(A)准备: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将交换模块内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内部测试信号(左端)。

此时由该模块产生一个1KHz的测试信号,送入PCM编码器。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内部测试信号(TP501)做同步(注意:需三通道观察)。

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的对应关系。

4。

PCM译码器(1)准备: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K504设置在正常位置,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此时将PCM输出编码数据直接送入本地译码器,构成自环。

南航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南航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

2. 通过实验加深对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理解。

3. 学习使用通信原理实验设备,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信号分析仪3. 通信原理实验平台4. 连接线、示波器等辅助设备三、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信号与系统:信号是通信系统的基本元素,系统则是指信号传输、处理和接收的设备。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则是将传输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3.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解码则是将传输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4. 信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路径,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信号调制与解调1. 实验内容:观察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2. 实验步骤:-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模拟信号。

- 将模拟信号进行调制,观察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 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观察解调信号的波形。

- 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总结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实验二:信道传输特性1. 实验内容:观察信道传输特性,分析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2. 实验步骤:-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模拟信号。

- 将模拟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观察传输信号的波形。

- 分析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总结信道传输特性。

实验三:编码与解码1. 实验内容:观察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对信号的影响。

2. 实验步骤:-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模拟信号。

- 对模拟信号进行编码,观察编码信号的波形。

- 对编码信号进行解码,观察解码信号的波形。

- 分析编码对信号的影响,总结编码与解码过程。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体会1. 实验一: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调制和解调过程,掌握了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调制信号频谱的特性对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二:通过实验,我们观察了信道传输特性,分析了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完整word版)2FSK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2FSK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综合实验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地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的绘制电路图。

三、FSK调制与解调系统整体方案设计3。

1 调制设计方案设信息源发出的是由二进制符号0,1 组成的序列, 且假定0 符号出现的概率为p,1 出现的概率为1— p,它们彼此独立,那么,2FSK 信号便是1 符号对应于载频ω1,而0 对应于载频ω2( 与ω1不同的另一个载频) 的已调波形,而且ω1、ω2的改变是瞬间就能完成的。

容易想到,2FSK 可以利用一个矩形脉冲序列对一个载波进行调频,使其能够输出2 个不同频率的码元。

2FSK信号的产生,可以采用模拟调频法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来实现。

图3-1是数字键控法产生2FSK信号的原理图:图3-1数字键控法实现2FSK信号的原理图图中两个振荡器的载波输出受输入的二进制基带信号s(t)控制。

由图1-1可知,s(t)为“1”时,正脉冲使门电路1接通,门2断开,输出频率为f1;数字信号为“0"时,门1断开,门2接通,输出频率为f2。

在一个码元Tb期间输出ω1或ω2两个载波之一.由于两个频率的振荡器是独立的,故输出的2FSK信号:在码元“0”“1”转换时刻,相邻码元的相位有可能是不连续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转换速率快,波形好,频率稳定度高,电路简单,得到广泛应用。

对应图3-1(a)和(b),2FSK调制器各点的时间波形如图1-2所示,图中波形g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频率载波的2ASK 信号波形e 和波形f 的叠加。

可见,2FSK 信号由两个2ASK 信号相加构成。

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kbkkbkFSK t kT t g a t kT t g a t S 2211cos cos ϕωϕω图3—2 2FSK 调制器各点的时间波形本次综合设计实验调制部分正是采用此方法设计的。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1. 实验简介该实验旨在探究通信原理中的基础概念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 理解调制、解调、信道传输等基本通信原理- 学习并应用相关通信原理工具和设备-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相关规律和结论-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3. 实验过程3.1 实验设备和器材预备准备以下设备和器材:- 调制解调器-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噪声源- 电缆和连接线3.2 实验步骤步骤1: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并将其连接到调制解调器的输入端口。

步骤2:将待发送的消息信号连接到调制解调器的输入端口。

步骤3:通过示波器观察并记录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号。

步骤4:使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解调器输出的解调信号。

步骤5:将噪声源连接到调制解调器的输入端口,并观察解调器输出的抗噪性能。

步骤6: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调制信号观察与记录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调制信号波形如下图所示:(可以插入图片)4.2 解调信号观察与记录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解调信号波形如下图所示:(可以插入图片)4.3 抗噪性能观察与分析连接噪声源后,示波器观察到的解调信号波形相对于无噪声的情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

通过分析解调信号的信噪比和误码率等指标,可以进一步评估抗噪性能,并提出改进建议。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探讨了通信原理相关的调制、解调和信道传输等基本概念。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调制技术可以将消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载波信号,进而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

- 解调技术可以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消息信号。

- 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的情况下,解调信号的质量和抗噪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

6. 改进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和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进一步优化调制和解调算法,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噪性能。

- 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器材,提升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概述 (3)2 SystemView软件介绍 (4)2.1 SystemView软件概述 (4)2.1 SystemView的操作 (5)3 设计内容原理简介 (7)3.1 2DPSK系统组成原理 (7)3.2 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 (7)3.3 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 (7)3.4 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9)3.5 仿真结果及2DPSK系统误比特率曲线绘制 (9)4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10)4.1 2DPSK的低频相干解调..................................................................... .10 4.2 2DPSK的高频相干解调.. (14)4.3 2DPSK的低频差分相干解调 (15)4.4 2DPSK的高频差分相干解调 (15)4.5 2DPSK相干与差分相干解调的误码率比较调仿真图 (15)5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6)6 总结及心得体会 (18)参考文献 (20)1 概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

Systemview是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模拟和分析的可视化仿真平台。

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 Systemview 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

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动态通信系统仿真工具,可达到在不具备先进仪器的条件下也能完成复杂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目的,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尤其适合于无线电话、无绳电话、寻呼机、调制解调器、卫星通讯等通信系统;并可进行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

在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本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既可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完成实验室中用硬件难以实现的大型系统设计,又可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设计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训练。

2 SystemView软件介绍2.1 SystemView软件概述System是美国ELANIX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用于系统仿真分析的可视化软件工具,他使用功能模块(Token)去描述程序,不用写一句代码即可完成各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快速的建立和修改系统、访问与调整参数,方便加入注释。

利用SystemView,可以构造各种复杂的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各种多速率系统,它可用于各种线性或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用户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只需从配置的图标库中调出有关图标并进行参数设置,完成图标间的连线,然后运行仿真操作,最终以时域波形、眼图、功率谱等形式给出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

SystemView的库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若干图标的基本库(MainLibrary)及专业库(OptionalLibrary),基本库中包括多种信号源、接收器、加法器、乘法器,各种函数运算器等;专业库有通讯(Communiction)、逻辑(Logic)、数字信号处理(DSP)、射频/模拟等(RF/Analog)等;它们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并可进行各种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

SystemView能自动进行连接检查,给出连接错误信息火上悬空的待连接段信息,通知用户连接出错并通过显示指出出错的图标。

SystemView的另一种重要特点是它可从各种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按要求设计多种滤波器,并可自动完成滤波器各指标之间的转换。

在系统设计和仿真分析方面,还提供了一个真实而灵活的窗口用以检查、分析系统波形。

在窗口内,可以通过鼠标方便的控制内部数据的图形的放大、缩小、滚动等。

另外,分析窗中还带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接收计算器”,可以完成对方真运行结果的各种运算、谱分析、滤波。

2.2 SystemView的操作2.21SystemView的用户环境进入后,屏幕上首先出现设计窗口,所有系统的设计、搭建等基本操作,都是设计窗口完成的。

SystemView在设计窗口中间的大片区域就是设计区域,也就是供用户搭建各种系统的地方。

在设计窗口的最上端一行是下拉式命令菜单,通过调用这些菜单可以执行SystemView的各项功能;设计窗口中菜单行的下面,紧邻在涉及区域上端一行是工具栏,它包含了在系统设计仿真中可能用到的各种操作按钮;在工具栏的最右短是提示信息,当鼠标置于某一工具按钮上时在该处会显示对该按钮的说明和提示信息;紧邻在设计区域左端是各种器件图标库,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常用的库图标:图标名称作用信号源用于产生系统输入信号,包括周期性信号(Periodic)、噪声及伪随机信号(Noise/PN)、非周期信号(Aperiodic)加载外部信号(Import)算子库算子库中的每一个图标相当于一个算子,把输入数据作为运算自变量进行某种运算或变换,包括滤波器/系统(Filter/System)、逻辑运算(logic)、采样保持器(Sample/Hold)延迟器(Delay)、增益(Gain/scale)等乘法器完成几个输入信号的乘法运算,最多可有20个输入分析窗分析窗库中包含各种分析库图标,用来实现信号收集、显示、分析、数据处理以及输出等功能,他是用户观察系统运行结果的的窗口2.22 SystemView的操作步骤(1)建立系统模型:根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确定总的系统功能,并将各部分功能模块化,根据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系统框图。

(2)基本系统搭建和图标定义:从各种功能库中选取满足需要的可视化图符和功能模块,组建系统,设置各个功能模块的参数和指标,在系统窗口按照设计功能框图完成图标的连接;(3)调整参数,实现系统模拟参数设置,包括运行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模拟时间、采样速率等)等。

(4)运行结果分析:在系统的关键点处设置观察窗口,利用接收计算器分析仿真数据和波形,用于检查、监测模拟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参数,分析结果。

3 设计内容原理简介3.1 2DPSK 系统组成原理2DPSK 系统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中差分编、译码器是用来克服2PSK 系统中接收提取载波的180°相位模糊度。

3.2 误比特率(BER :Bit Error Rate )误比特率(BER :Bit Error Rate )是指二进制传输系统出现码传输错误的概率,也就是二进制系统的误码率,它是衡量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误比特率越低说明抗干扰性能越强。

对于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一般用误符号率(Symble Error Rate )表示,误符号率和误比特率之间可以进行换算,例如采用格雷编码的MPSK 系统,其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之间的换算关系近似为:其中,M 为进制数,且误比特率小于误符号率。

3.3 2DPSK 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在二进制传输系统中误比特率BER ( Bit Error Rate ) 是指出现码传输错误的概率,误比特率越低说明抗干扰性能越强。

几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中,2PSK 具有最好的误码率性能,但2PSK 信号传输系统中存在相位不确定性,易造成接收码元“0”和“1”的颠倒,产生误码。

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2PSK 信号用于长距离传输。

为克服此缺点并保存2PSK 信号的优点,采用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2DPSK 信号的产生原理、调制解调的方法以及误比特率的分析也是通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2DPSK 信号克服了2PSK 信号的相位“模糊”问题, 但其误码率性能略差于2PSK ,2DPSK 信号的解调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相位比较法,另一是极性比较法,相干DPSK 系统BER 测试利用SystemView 来产生一个通信系统的输出 图1 2DPSK 系统组成MP P MPSKs MPSK b 2,,logBER曲线以此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它以相干DPSK调制传输系统为误比特率分析对象,信道模型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利用全局参数链接功能通过设置循环来改变噪声功率得到不同信噪比下的误比特率,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图2 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SystemView的通信库(Comm Lib)中提供了BER分析的专用图符块,可直接调用。

【创建分析】注意进入系统视窗后,设置“时间窗”参数:①运行时间;②循环运算次数;③采样频率。

在系统窗下,创建以2PSK传输系统为BER分析对象的仿真分析系统,在创建的系统中,必须使与2PSK信号叠加的高斯噪声强度自动可变,才能得到随SNR改变的BER分析曲线,可在高斯噪声源与加法器之间插入一个增益随每次循环改变的“Gain”图符块;创建完仿真系统后,单击运行按钮,随着每次循环,终值显示框内出现每次的运算结果,其中最后一列带括弧的数据为误比特率。

循环结束后进入分析窗,此时输出给出的误比特率是随仿真时间改变的规律,欲观察BER 随解调信号SNR改变的曲线,需单击“信宿计算器”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Style按钮,单击BERPlot按钮,在其右侧的“SNR Start[dB]:”栏内输入-10、“Increment[dB]:”栏内输入20,再选中右上角窗口内“Bit Error Rate 相关窗口”项,最后单击OK按钮即可显示随SNR改变的BER曲线。

每次循环时,输入的2DPSK信号功率保持不变,而叠加的高斯噪声功率逐次衰减,即SNR不断增加。

叠加高斯噪声强度随循环每次减小3dB变化。

3.4 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模型的建立根据图2测试的结构框图,建立仿真模型,模型中各图符的参数指标根据随机信源和调制载波的频率来设定,模型建立之后的参数调整直至调试出现正确结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调制解调原理的不断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其中对滤波器的截至频率设置,抽样判决的实现、码反变换的相关参数设置、BER计算时原始信源相对抽样判决后码元的延迟时间的计算以及系统的采样速率的设置等都能进一步加深对原理的掌握并可通过调试结果的直观体现出来,从而将抽象的原理和具体的实现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