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知多少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3.水肿 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期,随着尿蛋白的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增加和血清白蛋白的降断治低疗 ,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5.肾功能异常 DN 的肾功能不全与非DN 肾功能不全比较,具 有以下特点: (1)蛋白尿相对较多; (2)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不很低; (3)肾体积缩小不明显;
糖尿病肾病的发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断治疗
在2型糖尿病中微量白蛋白尿 预示了肾脏病变的危险性
病人组和研究
常规定义的MA Tanaka et al., 1998 Ravid et al., 1993 Ahmad et al., 1997
观察时间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110.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断治疗
肾脏病理改变
DN 的基本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 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包括弥漫性病变、 结节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早期表现为肾小球 体积增大。典型患者可见K-W结节。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
(4)贫血出现较早;断治疗
四.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依据如下,可疑病人需肾活检确诊(金标准)。
(1) 确诊糖尿病时间较长,超过5年;或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常早于糖尿病肾病发生)。 (2) 持续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μg/mg 或尿白蛋 白排泄率〉200μg/min或尿白蛋白定量> 300mg/d 或尿蛋白定量 〉0.5g/d。早期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 主要依据) (3) 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肾脏或尿路疾病。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
基底膜增厚
微量白蛋白尿
超滤过
肾脏超负荷
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
时间 (年)
0
5
20
30
糖尿病开始
蛋白尿开始
终末肾病
结构改变 (肾小球基底膜增夺取系膜扩展)
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的自然进程
明显肾病
(Scr,升高 GFR降低)
初期肾病 (高滤过,微白蛋白尿,血压升高)
临床前的肾病
分期
时间
特点
I
增生高滤期
诊断糖尿病2年以内
Estimated prevalence (millions)
1995
2000
202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Africa
America
Europe
Southeast Asia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in world regions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性
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高 在美国和欧洲, 糖尿病是ESRD最常见的单一原因 DM的患病率(尤其T2DM)不断增加 DM患者的寿命更长 DM伴ESRD者更多地接受正式的ESRD治疗 美国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在过去10年增加了150%, 新ESRD 病人中糖尿病肾病占40% 糖尿病肾病治疗费用高 1997年糖尿病肾病伴ESRD的费用超过156亿美元, 糖尿病 肾病透析费用约为51000美元,比非DM高12000美元。
Incidence Rates of Reported ESRD by Primary Diagnosis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 2000 Annual Data Report •
糖尿病肾病临床指南
糖尿病肾病【概述】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以往用DN(diabetic nephropathy)表示,2007 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简称NKF/KDOQI。
该指南建议用DKD(diabetic kidney disease)取代DN。
2014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 达成共识,认为DKD 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73 m 2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mmol 持续超过3 个月。
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专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I 型和II 型糖尿病均可发生糖尿病肾病,且均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
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比较差,常较快进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合并肾病综合征和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更差。
【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1、蛋白尿: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早期可以是间歇性的、微量的白蛋白尿,后期常常是持续性的、大量的蛋白尿。
2、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很高,高血压与肾功能的恶化有关。
3、水肿:在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尤其是肾病综合征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出现全身高度水肿,甚至胸水、腹水,同时合并尿量减少。
4、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肾病综合征。
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常在短期内发生肾功能不全。
5、肾功能异常: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与非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比较,具有以下特点:①蛋白尿相对较多;②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不很低;③肾体积缩小不明显;④贫血出现较早;⑤心血管并发症较多、较重;⑥血压控制较难。
6、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1)视网膜病变:95%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大血管病变: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下肢血管疾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升高,糖尿病会对身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引起肾脏疾病,也称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严重病症。
它是由于高血糖水平引起的肾脏病变,其病理特征是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严重时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可能感觉到夜间尿频、尿急、失眠、身体疲劳等非特异性症状。
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典型表现。
2. 尿检糖尿病肾病的尿液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检测尿蛋白、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包括检测血糖、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另外,还应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等脂代谢指标。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
肾脏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
二、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血糖首要的方法就是控制血糖,建议将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6.5%以下的水平,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和减缓病情进展。
2. 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糖降、降压和减少蛋白尿等。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ACEI/ARB类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等。
3. 饮食调节饮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饮食,减少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多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以及低脂、低盐、低糖的食品。
4. 过滤性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滤性治疗主要包括透析和肾移植等。
严重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会选择肾脏透析、肾脏移植等治疗方式,但是这些治疗方式都需要花费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医治时间。
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
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根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特征,综合判断来确定。
具体的金标准诊断内容如下所示。
1. 确定糖尿病诊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或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的标准诊断糖尿病。
标准包括: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2小时血糖≥11.1mmol/L。
2. 确认糖尿病肾病诊断:在满足糖尿病诊断的基础上,通过以下要点来确认糖尿病肾病:2.1 蛋白尿:连续3个月以上,每天尿蛋白排量≥0.5g/d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2.2 高血压: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2.3 肾功能损害:血清肌酸酐 (Scr) 浓度增高,或肾小球滤过率 (GFR) 下降。
2.4 糖尿病的病程:糖尿病诊断后5年内出现糖尿病肾病,无论是否存在上述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认诊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3.1 尿常规与尿蛋白定量:通过尿液中的蛋白含量检测尿蛋白的排泄量。
3.2 血肌酐浓度:用于评估肾功能,并计算GFR。
3.3 尿微量白蛋白:通过尿液检测微量白蛋白,可更敏感地检测早期肾损伤。
3.4 肾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等,可评估肾脏大小和形态。
4. 病理学特征:如果对诊断仍有疑问,可以进行肾脏穿刺活检以确定病理学特征。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征包括:4.1 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
4.2 结节性硬化:肾小球内的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形成的硬化斑块。
4.3 间质纤维化:肾小球周围间质纤维增多。
4.4 肾小管萎缩:肾小管丢失或萎缩。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金标准的诊断过程,可以确诊糖尿病肾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诊断标准仅为参考,确诊糖尿病肾病还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糖尿病肾病分级诊断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糖尿病肾病分级诊断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肾脏造成的损害所引起的一种并发症。
这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医学问题,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很高的发病率。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肾病变得越来越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和解释关于糖尿病肾病分级诊断标准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将概述何为糖尿病肾病以及该并发症发展和进展机制。
随后,我们会阐明分级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
然后,我们将深入解释和说明确定诊断标准所依据和参考的指标,并详细描述分级诊断标准中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与描述。
此外,还会讨论与其他相关指标或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别。
接下来,我们将概述当前存在学术观点和争议,并探讨某些参数或指标存在争议的原因和解析。
最后,我们将总结糖尿病肾病分级诊断标准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方向,同时给出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有关糖尿病肾病分级诊断标准的全面了解。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会了解到为何需要这些诊断标准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此外,该文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现存学术观点和争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展望。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分级诊断标准于临床实践,并为其改进和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2. 糖尿病肾病分级诊断标准:2.1 糖尿病肾病概述: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成人及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之一。
它是导致肾脏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其隐匿的临床表现和缺乏明确的早期警示信号,早期识别和分级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2.2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和进展机制:在高血糖环境下,肾小球滤过单位受损,加上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导致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趋化因子释放和细胞生长等异常改变。
这些变化导致了典型的结构损伤特征,如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纤维化等改变。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脏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诊断标准通常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持续升高,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的情况下可作出诊断。
具体诊断依据包括:
1.持续存在的UACR增高: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尿白蛋白水平升高。
UACR是一个常用的筛查指标,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脏病至关重要。
2.GFR降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
通常,GFR低于60ml/min/1.73m²可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病。
3.排除其他CKD病因:在诊断糖尿病肾脏病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如高血压、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4.病理诊断:肾脏活检是糖尿病肾脏病的金标准诊断方法。
通过肾脏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理损伤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综合以上几点,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通常是基于持续的UACR增高和(或)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病因。
对于疑似糖尿病肾脏病的患者,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等,以明确诊断。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存在:患者应具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例如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6.5%。
2. 蛋白尿存在: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时需要检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一般而言,标准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
0.5g/24小时或尿白蛋白/肌酐比>30mg/g。
3. 其他肾脏损伤指标: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等肾脏损伤指标,这些也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标准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临床诊断标准是辅助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依据,最终诊断仍需要结合患者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若怀疑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其他肾脏疾病或病理改变,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活检以明确诊断。
因此,建议患者在遇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中国糖尿病肾病指南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 症反应等。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与影响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肾功能逐渐减 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
命。
糖尿病肾病还会增加患者发生心 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肌梗死、
脂肪需求
应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 物,如深海鱼、鸡胸肉、豆类 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 质,如钙、磷、镁等。
食物选择与烹饪技巧
食物选择
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等;选择低糖、低脂、高蛋白 的食物,如鸡胸肉、豆腐、鱼等。
烹饪技巧
采用低盐、低脂、低糖的烹饪方法,如蒸、煮、烤等;避免过多调料,保持食物 原味。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管理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
在透析前适当控制饮食中钾、磷等元素的摄入,避免高血钾 等并发症;透析后根据透析效果调整饮食结构。
糖尿病肾病移植患者
在移植后需根据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以促 进康复;同时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
05
糖尿病肾病运动管理
运动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01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与安全提示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避免剧烈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 免引起低血糖反应或诱发心血管 事件。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 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 疲劳和受伤。
注意补充水分
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水分, 避免脱水引起的血糖波动和其他 健康问题。
运动前评估
在开始运动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 况进行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 糖、血压等。
糖尿病肾病病理特点
糖尿病肾病病理特点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备受关注。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点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等一系列改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点,以期增加对该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1.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是肾脏重要的滤过单位,其主要功能是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滤出,形成初尿。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逐渐减少。
这是由于高血糖引起肾小球收缩,使其对血液的过滤能力降低。
随着疾病的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会进一步下降,导致患者尿量减少,发生多尿等症状。
2. 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理特点之一是肾小球硬化,也被称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病变(diabetic glomerulosclerosis)。
这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球内部玻璃样变。
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糖、内源性肾毒素的积累和免疫反应。
3. 间质纤维化在糖尿病肾病发展的过程中,肾脏发生了间质纤维化,也被称为肾脏结缔组织增生。
这是指肾小管间质中结缔组织的增生和沉积。
高血糖引起细胞内糖化终末产物的增加,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和纤维化过程的激活,从而使间质中的胶原纤维增生和堆积。
4. 肾小管萎缩肾小管是肾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将初尿中的废物排出体外。
在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管由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导致氧化应激和纤维化过程的激活,最终导致肾小管萎缩。
这使得肾小管的分泌、重吸收和排泄功能受到损害,进一步加重尿液中废物的蓄积和肾脏的损伤。
总结起来,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
这些病理变化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和进展。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针对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干预,以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同时,对于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共识解读: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临床诊断与治疗2015-11-13 17:26来源:丁香园字体大小-|+肾脏疾病和糖尿病2012 年北京大学在Lancet 报道我国普通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已达10.8%,全国CKD 患者达1.19 亿。
而在糖尿病患者中,CKD 患病率则高达63.9%。
慢性高血糖可以通过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活化蛋白激酶C,加速醛糖还原酶通路三条途径造成肾脏损伤。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约占43.8%。
2014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达成共识,以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取代糖尿病肾病(DN)的名称。
DKD 指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73m2 或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g 持续超过3 个月。
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DOQI)推荐,当出现以下任何一条应考虑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1)大量白蛋白尿;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微量白蛋白尿;3)在10 年以上的糖尿病病程的T1DM 患者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应考虑其他原因引起的CKD:1)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GFR 较低或迅速下降;3)蛋白尿急剧增多或有肾病综合征;4)尿沉渣活动表现;5)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6)ACEI 或ARB 类药物开始治疗后2-3 个月内GFR 下降超过30%。
根据DKD 的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五期:1 期: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2 期:间断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休息时晨尿或ACR 正常;病理检查可发现肾小球基底膜(GBM)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3 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ACR<300 mg/g;病理检查GBM 增厚或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4 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ACR ≥ 300 mg/g,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更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5 期:肾衰竭期。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糖 尿病肾病 分为 如下 5期 : 1期 , 肾 小球 高滤过和 肾脏 肥大 期 ;I , 常 白 I期 正 蛋白尿期 ; Ⅲ期 , 期糖 尿病 肾病 期 ;V 早 1
咀嚼 综 合征 , 即 给 予异 丙 嗪 7 m / 立 5 g
日, 维生素 E丸 0 6 ./日口服 , 并帕 乐西汀
减至 4 r /目, 药 半 个 月 症 状 未 见 改 0g a 服 善 。患 者 因 家 中有 事 出 院 , 1个 月 后 随
9 m g , 检查无 异常 ; 0 mH 外 余 精神检查 : 意
糖 尿病 肾病 的诊 断 与鉴 别 诊 断
5.% , 16 美国则是 1. % 。因此 , 08 寻求 预
岳 红 军
3 %微量 白蛋 白尿消 失, 种现象在 2型 0 这 D D中更为 明显 。m于微量 白蛋 白尿并 K 不能完 全作 为诊 断 D D 的指标 , 人们 K 故 仍在寻找其 他可 以预测 早期 肾脏损 害的
尿a l一微 球 蛋 白 ( l—MG) a a : l— MG分 子 量 为 20 0—3 00 可 自 由 通 60 30 。
报道 了糖尿病 患者特有的 肾脏损害 , 故定 名 为糖 尿病 肾 病 ,07年 美 国肾 脏病 基 20
金 会 ( K ) 其 组 织 撰 写 的 肾 脏病 / 析 NF在 透
讨 论
题, 思维联想 尚可 , 绪低 落 , 观厌 世 , 情 悲
兴趣 缺失 , 力减 退 , 精 有多次 自杀 行为 , 自
促进 了 T D的出现 , 或帕乐西 汀本 身会引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中国成人的健康。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为了统一中国成年人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并提高早期发现和防治水平,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得出了以下共识。
一、糖尿病肾脏病的定义糖尿病肾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持续存在而导致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等。
二、临床诊断标准1.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长期血糖控制不达标),并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高度怀疑糖尿病肾脏病:- 白天、夜间或随机尿液中的蛋白质异常增高。
- 肾小球过滤率降低,显示明显的肾功能损伤。
2. 非糖尿病患者伴有糖尿病肾脏病的家族史,并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高度怀疑糖尿病肾脏病:- 白天、夜间或随机尿液中的蛋白质异常增高。
- 肾小球过滤率降低,显示明显的肾功能损伤。
三、病理诊断标准糖尿病肾脏病的病理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显微镜下观察,存在一定数量的肾小球硬化。
2. 光镜下肾小球系膜增生明显。
3. 沉黏剂染色结果显示明显的顶冠血管增生。
四、治疗方案1. 血压控制:建议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且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进行降压治疗。
2. 血糖控制:强调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对肾脏的损伤。
3. 限制蛋白质摄入: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保护肾脏功能。
4. 应用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利尿剂、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进行治疗。
5. 肾脏替代治疗: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到晚期,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可采用透析或肾移植等方法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五、预防与早期发现1. 患者教育: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教,让他们了解糖尿病肾脏病的危害性,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2. 高危人群筛查:对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筛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脏病的风险。
糖尿病肾病病理特点
03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检查肾脏形态和功能
04
病理检查:肾活检,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
05
临床表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临床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
控制血糖:通过饮食 控制、药物治疗等方 式,将血糖控制在合 理范围内
控制血压:通过药物 治疗等方式,将血压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控制血脂:通过药物 治疗等方式,将血脂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 素,可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改善预后。
糖尿病肾病晚期,肾脏功能逐渐丧失,可能导致尿毒症, 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肾脏检查,以便及时发 现并控制肾脏病变,改善预后。
糖尿病肾病的随访和监测
01
定期检查:包 括尿常规、肾 功能、血压等
糖尿病肾病病理 特点
演讲人
目 录
Part One.
糖尿病肾病的概述
Part Three.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 治疗
Part Two.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 点
Part Four.
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和 转归
1
糖尿病肾病的概述
糖尿病肾病的定义
01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 病引起的肾脏疾病
02
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 高血压等
指标
04
控制血脂:保 持血脂稳定, 避免血脂波动
02
控制血糖:保 持血糖稳定, 避免血糖波动
05
饮食控制:低 盐、低脂、低 糖饮食,避免
高蛋白饮食
03
控制血压:保 持血压稳定, 避免血压波动
06
运动锻炼:适 当运动,增强 体质,提高免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表现
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量逐渐增多,可发展为大量蛋白尿,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0.5g。
肾功能评估指标及方法
肾小球滤过率(GFR)
通过测量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水平,利用公式或核素肾图等方法估算GFR,以评估肾功 能损害程度。
肾活检
必要时可进行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03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
早期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01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基底膜增厚、分层,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超
微结构改变。
系膜基质增多
02
系膜区增宽,系膜基质增多,甚至出现系膜结节。
肾小球内高灌注、高压力
03
由于高血糖导致的肾小球内高灌注、高压力状态,使得肾小球
毛细血管袢扩张,内皮细胞损伤。02肾脏解剖与生理基础
肾脏基本结构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 ,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肾脏由肾单位、肾小球旁 器、肾间质、血管和神经 组成,其中肾单位是肾脏 的基本功能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 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 球,肾小管是与肾小球相 连的一条长管,具有重吸 收和分泌的功能。
肾小球滤过功能
抑制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
抗炎药物治疗
选用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减轻肾脏炎 症反应。
抗纤维化药物治疗
选用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如中药制 剂等,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
免疫调节治疗
根据病情选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肾脏损害。
保护残余肾功能
避免肾毒性药物使用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非甾体 抗炎药等。
肾小球滤过是指血液流经肾小球 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的 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和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严重危害糖尿病⼈的并发症之⼀,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1/3患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活质量及寿命,并带来了⾼额的医疗费⽤。
⽬前,糖尿病肾病还⽆较好的治疗⽅法,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的微⾎管病变。
今天我们就给⼤家说说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第⼀期肾⼩球滤过率(GFR)增⾼,⼤于120ml/min甚⾄可达到150ml/min;尿蛋⽩排泄率正常,应激时(运动、⾎糖控制不良、发热、⾼⾎压)增加;肾活检肾脏体积增⼤;⾎压正常;见于糖尿病的发病初期。
这些反应在经严格控制⾎糖和接受胰岛素治疗⼏周到⼏个⽉以后可以恢复正常。
此期临床⽆特殊表现。
第⼆期肾⼩球滤过率(GFR)增⾼或接近正常⽔平;尿蛋⽩排泄率(UAE)正常,剧烈运动后可增⾼;“肾活检”肾⼩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加;⾎压正常;此期也可逆转。
临床仍⽆特殊表现。
第三期⼜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肾⼩球滤过率正常或升⾼;持续性微量⽩蛋⽩尿,24⼩时尿微量⽩蛋⼤于30mg(或20ug/min);肾活检肾⼩球和肾⼩管基底膜增厚,肾⼩球和肾⼩管上⽪细胞肥⼤,系膜基质增宽,⼩动脉壁玻璃样变;⾎压可轻度升⾼,但仍在正常范围。
5~7年后进⼊第四期。
第四期为明显的糖尿病肾病,也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此期出现持续性蛋⽩尿,尿常规可检测出尿蛋⽩,尿蛋⽩定量⼤于0.5克/24⼩时;肾⼩球滤过率下降,并伴⾼⾎压。
如果不很好地控制⾎压,肾⼩球滤过率会以平均每⽉每分钟下降约1~1.22毫升的速度不断恶化,使患者会在5~8年内发展为末期肾衰竭。
肾活检提⽰肾⼩球硬化。
此期即使经严格治疗也不可逆转。
第五期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压明显增⾼,尿蛋⽩并不像其它原因所致肾脏疾病那样到了肾功能衰竭晚期会下降,肾⼩球滤过率下降可达10ml/min以下,尿素氮及肌酐升⾼,⽔肿及⾼⾎压进⼀步加重,出现低蛋⽩⾎症。
以上就是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从⽂中可以看出在三期之前,如果经过适当的治疗,患者是可以逆转肾病的。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分期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重要的终末肾衰竭病因之一。
由于DKD的管理和治疗和非糖尿病肾病(NDKD)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准确诊断DKD,识别NDKD,从而对患者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
DKD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合并的肾脏损害包括DKD和NDKD,正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肾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DKD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其诊断目前仍存在争议及不完善之处,主要根据《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建议,主要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30 mg/g或肾小球滤过率(GFR)< 60 ml/min/1.73 m2持续超过3个月。
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不采纳单纯的尿微量白蛋白浓度测定来诊断尿白蛋白异常。
有关尿白蛋白异常的定义见下表:DKD的诊断标准如下表,诊断DKD时要排除非NDKD ,鉴别困难时需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来鉴别。
DKD的临床分期根据临床与病理过程,Mogensen分期法将DKD分为5期:Ⅰ期:肾小球肥大,呈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无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Ⅱ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期,尿蛋白排泄率正常或运动后增高,肾脏病理可有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扩张;同时,需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一过性增加,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运动、高血压、心力衰竭、全身感染、发热、妊娠等。
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病变仍为可逆性。
Ⅳ期:显性蛋白尿期,尿常规检查尿蛋白水平从(+)~(++++),可多达肾病范围的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病理有典型的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改变。
Ⅴ期:肾功能衰竭期,尿蛋白排泄可减少,肾功能异常。
DKD的病理分级DKD的病理分级见下表:值得注意的是,DKD的肾脏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通常相一致,但是也有不一致的例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知多少
发表时间:2019-01-21T10:45:16.343Z 来源:《大众医学》2018年11月作者:周金
[导读]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机体正常的血糖水平,而近些年来,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随之而来的,其受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机体正常的血糖水平,而近些年来,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随之而来的,其受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
本病的发病的原因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据临床资料显示约有35%的糖尿病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展成为显性肾病,则会不断进展,最终成为终末期肾脏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了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工作人员应为广大居民群众科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进而更好的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1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
1.1蛋白尿
其临床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在疾病初期,多数患者只有通过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此时的微量蛋白为选择性蛋白,随着肾小球滤过压力的逐渐增大,许多大分子通过基底膜排出体外,此时患者出现的蛋白尿为非选择性蛋白,在疾病发展后期,微量蛋白尿逐渐变成持续性重度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根据糖尿的发病时期,临床上可分为Ⅰ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一般<3.0g/日,少数患者出现镜下血尿,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逐渐出现水肿和高血压。
1.2水肿
在糖尿病肾病初期多数患者均没有全身水肿的症状产生,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尿蛋白的增多以及体内的血浆蛋白值逐渐低于正常范围内,此时患者可出现轻微的浮肿。
而全身水肿仅见于疾病发展较快病情较重的患者。
据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远期成活率较低,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排钾类的利尿剂不能改善患者出现水肿症状,长期以往,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这样不仅会加重体内水钠潴留的形成,更会加重疾病的发展,增加患者的痛苦。
1.3高血压
由于绝大多数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都有血压升高的现象,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其肾脏的排泄的功能状态越好,血压控制较差的患者,其肾脏的排泄功能状态越差,因此血压控制的高低往往取决于病情的轻重,故临床上对于血压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有资料表明,糖尿病肾病早期血压水平与白蛋白排泄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虽然只是出现少量的微蛋白,但患者的血压值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成年人,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并发症产生,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
1.4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特点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尿毒症是其最终的结局。
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快慢与自身的饮食、血糖以及血压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的患者在饮食、血糖以及血压方面控制较好,只有微量的蛋白尿产生,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有的患者在饮食、血糖以及血压方面控制较差,出现尿毒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研究证实,糖尿病肾病肾衰患者耐受力较其他慢性肾衰患者差,主要原因:a.糖尿病肾病常有外周神经病变,加重肾小球的滤过率,促使大量的蛋白尿排出体外。
b.自主神经病变引起膀胱失去原有的功能,使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腹胀等症状。
此外,自主神经病变还可引发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患者在起身或躺下时,出现头晕、头痛等现象。
c.高钾血症,由于绝大多数的患者受自身疾病因素的影响,在疾病晚期出现全身水肿,进一步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加快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竭症状。
d.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功能逐渐出现衰退,促使慢性肾衰的形成。
1.5贫血
氮质血症缺失较多的患者会出现的中度贫血倾向,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患者长期限制蛋白质的饮食,体内营养物质合成较少有关,这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更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加大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诊断
2.1 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是糖尿病肾病的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其肾脏大体表现为均匀肿大、皮质增厚和苍白。
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变类型可分为:a.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在检查中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呈弥漫性增厚,系膜基质弥漫增宽。
b.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在检查中可见肾小球系膜区出现圆形的结节,周围毛细血管出现充血现象,且镀银染色呈同心圆层状结构,称为Kimmel结节。
此外,在电镜检查中可发现患有糖尿病肾小球患者体内的基底膜远远高于正常成年人体内的基底膜相厚度的5~10倍,系膜基质较多。
血浆蛋白漏出性病变表现为颗粒密度较小的沉积物,有如细动脉的玻璃样变性。
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在临床病理表现为可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早期病理特点仅表现为肾小球肥大,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病程超过5年以上的患者,其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在临床上可诊断为糖尿病Ⅲ期,多数患者即可出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Ⅰ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全等症状较早,患者的病理变化与症状和体征一般较重,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较晚,患者的病理变化与症状和体征较轻。
在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病变中,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均有充血、肿大等现象,血浆蛋白漏出呈滴状沉积在基底膜和壁层上皮细胞之间,称肾小囊滴状病变;纤维素样蛋白物质可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称纤维素样帽状病变。
肾当患者出现小囊滴状病变和纤维素样帽状病变,提示患者肾脏出现萎缩,病情出现加重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诊断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应该能初略的了解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