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分类 传统文化经典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宝典】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传统文化经典(浙江)

2019届【高考宝典】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传统文化经典(浙江)

考点22 传统文化经典(浙江)
(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解释的句子“浩然,盛大流行之貌”不难答出“浩然之气”。

答案:浩然之气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

(3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盖惟”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夫”也是助词,无意义,“则”是那么的意思,“于”是对于的意思。

答案: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 1 -。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最近几年,网络盛传新高考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考查。

为了减轻大家备战高考的压力,给2019届高考生汇总了语文必修一、二、三教材中的文化常识内容。

必修一《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

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

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推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推荐)

(一)(2019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汇编7—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汇编7—浙江省试卷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2.A3.B4.D5.示例: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6.(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7.D8.B9.(2)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10.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

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

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

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11.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

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

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

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2.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13.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

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

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

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

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14.C15.A16.B17.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任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18.(1)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201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常识

201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常识

【答案】A 【解析】做答本题,首先通读全文,理解内容,结合句子,调 动积累,仔细辨别。按照常识,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土 地、户籍等职事”错误,礼部掌管内容应该和“礼”有关, 不该掌管“土地、户籍”,“土地、户籍”归户部掌管。
[参考译文] 傅珪,字邦瑞,是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 授官编修,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的《大明会典》完成,升任左中允。武 宗继位, 因为东宫的恩赐, (傅珪)升任左谕德, 充任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 纂修 《孝 宗实录》 。当时的文学侍从之臣不依附刘瑾,刘瑾厌恶他们。说《会典》成于刘健等 人,浪费了很多费用,处罚参与编修的官员,降傅珪为修撰。不久, 《实录》编成, (傅珪)晋升为左中允,再升为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替代费宏 做了礼部尚书。礼部的事比其他部相对简单,但自傅 珪开始多次有执争,章奏就多 了。皇帝喜好佛教,自称为“大庆法王”。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民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说:“看看 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之事来提问,许将随问 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 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 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 (许将)回来禀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许将)担任秦州知 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 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了。”都把他们释放了,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 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自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才又看 到监狱空了。”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在一起恣意评论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 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 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 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 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一)(2019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实用社科类阅读1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实用社科类阅读1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实用社科类阅读1(上海卷)(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家园城市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

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

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

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

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

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一)(2019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一)(2019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语文 专题6 名篇名句默写

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语文 专题6 名篇名句默写

2019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专题六名篇名句默写考纲解读真题链接【2019·新课标I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仞、翱、蓬蒿、摧、栈、钩、浊、勒、计。

【2019·新课标II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解析】本题内容分别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

其中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

高考语文15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高考语文15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6.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 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 巧。(4 分)
【答案】 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 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 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 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语段的原有意思,“与”在 这里一般理解为动词,即“赞同、同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同 意你的看法,你是不如他”。而将“与”理解为连词之后,句意变 为“我和你,都不如他”,即两个人都不如颜回。这样,孔子把自 己和学生子贡相并举,显示了他的谦逊,体现了他平等待人的教育 家风度。孔子对子贡说的一番话,明显是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继 续努力,再加深造。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说自己与颜回都具有“用 舍行藏”的修养,是在勉励他更加精进。这两则材料充分体现了孔 子善于勉励学生的教育品质。
因此,2021 年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查,基本上还是保持以 往的出题态势。
高考现场“怎么考”
真题启示——真题速递 感知体验 一、(2019·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 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 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4.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 分)
【答案】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 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 称道。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语段的原有意思。这句话是 说,即使一个人(君主)拥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如果骄傲又吝啬, 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很显然,孔子把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首要标准,一个人如果缺少了道德品质和人格魅 力,那么其他就无从谈起。由此,即可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来。

2019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

2019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的工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

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4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4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语文专题4文言文阅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9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专题四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真题链接【2019·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分类
考点21 传统文化经典
(一)(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
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

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

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

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答案: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23.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其中男女主人公是、。

(3分)
答案:西厢记张珙崔莺莺
24.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

(2分)
答:
答案:自己的命运与杜甫类似;自己的才华与杜甫相当。

(二)(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2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

(2分)
本题考查对文具内容的理解,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语。

“道”是说的意思,结合子贡的评价可知,“我无能”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答案:先生在说自己自谦
2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

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

(4分)
本题考查对经典内涵的理解分析,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忧”,再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孔子主张“仁者不忧”,意即有仁德的人乐天知命,所以“不忧”;尧舜的“忧”在于“不得舜”“不得禹、皋陶”,再联系尧舜禅让
的相关知识,即可概括原因。

答案: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

②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三)(2019·北京卷)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

(共7分)
12.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

【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的道就是指仁道,分开来讲,有天道、人道,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大同之道等等。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孔子主张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答案:①“其道”是指正当的方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

他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都厌恶贫穷困顿,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体现孔子坚守信念,不违于仁的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

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②第一种解读: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子)就不会去摆脱。

第二种解读: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用去摆脱它(而甘于贫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