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学案 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一、课堂导学:(一)1、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是法国小说家。

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

2、了解背景:《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此时普法战争结束两年。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土地给德国。

3、关于小说(1)特点: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三要素:人物:塑造人物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可以概括介绍或具体描绘;可以正面着笔或侧面烘托;可插入议论或抒情。

情节:故事情节的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故事情节的作用:展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环境:环境描写的种类:A、社会环境:揭示时代背景 B、自然环境:内容——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

(二)、整体感知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的一课”。

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

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

第二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

第三层,从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

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七年级语文册《第7课 最后一课》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册《第7课 最后一课》学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七年级语文册《第7课最后一课》学案新人教版课题:最后一课课型:批注阅读课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体会小说所表达的深厚的爱国情感2、学习写不完美的真实可感的人物。

二学法指导阅读批注法交流提升法三学习原则“不动笔墨不读书”第一课时一、阅读批注前准备:1、环境安宁2、心情平和3、红笔在手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4、清茶一杯(非必备)二、阅读批注方法指导:温馨提示:1、正确运用批注符号和文字,完成眉批、旁批和尾批;2、根据批注内容需要,灵活进行注释、提要、语、警语的批注;3、可从感想、质疑、联想、评价、补充等几个角度进行批注。

阅读批注三步走:第一步:通读全文,红笔批注、整体感知标段落序号、尽量用规范的批注符号圈划有感觉之处(可以是词、句、段、标点,可以是陌生处如生词、有疑问处、感慨处、评价处(精彩处)、联想处等等)尽量作粗浅的简要的文字批注。

第二步:再读全文,重点批注,深入了解1 眉批:即对文章的标题、作者和相关写作背景、文体常识进行批注(可结合注释、参考书、网络等完成)2 旁批:对第一步中用批注符号圈划了有感觉之处或作了粗浅的简要的文字批注的地方再做详细批注也可增加新的批注点。

3尾批:可以是段落的划分可以是某段或全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人物形象的概括评价、思想情感的升华、写作技法的总结和借鉴等等。

第三步:交流展示、探究提升、完善批注(即三次批注)课前预习检测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并将词语抄写在作业本(各三次)。

踱来踱去()郝叟()懊悔()惩罚()钥匙()祈祷 ( )哽 ( ) 督学 ( ) 膝头 ( )阅读批注第一步:通读全文,简单批注、整体感知1、标段落序号2、尽量用规范的批注符号圈划有感觉之处(可以是词、句、段、标点,可以是陌生处如生词、有疑问处、感慨处、评价处(精彩处)、联想处等等)尽量作粗浅的简要的文字批注。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 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就看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
大给学生,这么害怕
、从
越近。

让我们在小说最高潮的部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
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
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

言表现出来的。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
后感受,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或。

七年级语文下册 7 最后一课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2021-2022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7 最后一课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2021-2022学年)

7、最后一课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本文的结构,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本文的结构,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 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2、背景简介ﻬ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

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

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

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小说写于1873年,ﻬtiè)诧异(chà) 强迫(qiǎn g) 踱步(duó)哽咽(ɡěng yè) 祈祷(qí dăo)钥匙(yào shi)思量(sī lianɡ)宁可(nìnɡ)【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明确:这篇小说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6)序幕。

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

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课前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七年级语文下册 2.7《最后一课》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7《最后一课》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学案导学一、知识目标:掌握作者及部分字词读音二、过程目标:1、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2、理解课文中小弗朗士心理描写及作用3、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三、情感目标:文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学后教1.加拼音捂( ) 戒( ) 踱( ) 郝叟( ) 膝( ) 诧( ) 惩( ) 赚( ) 钥( ) 匙( ) 藤( ) 祈( ) 祷( )哽( ) 挟( ) 懊( ) 皱( ) 哽()2、解释祈祷:()思量:()诧异:()喧闹:()懊悔:( ) 惨白:( )婉转:()踱来踱去:()强迫:()3、文学常识作者(),()国作家,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组合作1.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可划分成哪几部分?2.跳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①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②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从气氛、学生、老师、后排板凳几方面去分析)③想一想小弗郎士在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加以揣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④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

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当堂达标1、《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和对祖国的,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3、表现人物性格常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

七年级语文下册 7《最后一课》(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

7、《最后一课》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句话的内涵,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3、中招考点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是某某中考的必考内容,综合某某中招试题来看必考考点: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寻找小说线索。

高频考点:语段作用、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小说这一体裁了解不多,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还停留在浪漫感知阶段,不能清晰地描述出来,对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赏析还比较浅层次。

二、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能识记小说三要素,说出小说基本情节。

(2)通过默读课文,能说出人物小弗朗士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A出示小说三要素,B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概括填空。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A通过出示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找出小弗朗士心情变化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B小组讨论小弗朗士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教学目的:1.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基础知识。

2.揣摩课文词语,学习文章生动的描写。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积累基础知识。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都德(1840—1897)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集。

代表作有《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大利斯勒》等。

他的短篇小说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

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

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

而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

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人,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而对着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篇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我们学习小说要从故事情节人手,读懂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看看小说塑造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人物形象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小说的主要人物,用序号标出意义段,要求体现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2. 3.4.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 2.根据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和心理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章的主题。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2. 3.领会人物形象的意义。

4.理解文中某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5.三、课前准备1.2.查找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

四、课时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2.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五、教学过程 个人体会 一、导入有人说:“爱国是长大以后的事。

”也有人说:“爱国是英雄之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没什么意义。

”其实不然。

爱国离我们并不遥远。

爱国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

比如,热爱汉语,学好语文,就是很实际的爱国主义表现。

不信,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去了解韩麦尔先生与小弗郎士这对法国师生在面临亡国时的特殊感受吧!二、整体感知1.请五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字词。

2.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1)“最后一课”是一堂什么课?(2)谁能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文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这一背景?(3)文中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4)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请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故事情节。

(5)凭感觉,你认为本文要表现什么主题?这部分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自由发言。

明确:(1)最后一堂法语课(如果有学生答“爱国主义教育课”也可)(2)背景: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文中开头写“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写“广告牌”,以及结尾处提到的“普鲁士兵的号声”等,都暗示了这一历史背景。

(3)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

(5)法国人民的爱国感情。

三、研读探究1.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要求学生用评点法在文中圈点勾画,可从对待老师、学习、敌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要结合具体语句来2.体会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3、理解作品内涵,培养爱国情感。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从小说中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2、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都德的资料和写作背景,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活兴趣,导入新课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板书:最后一课都德)二、出示活动任务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3、理解作品内涵,培养爱国情感。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

1866年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扎》,1868年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它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2、背景介绍本文写的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 最后一课(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 最后一课(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初步把握小说主题。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汉语的感情。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快乐预习(教师寄语: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1、明确学习目标2、自主预习学习任务一: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时代背景: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

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西人民就奋起反抗。

法国作家都德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为题材,通过对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

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应征入伍,后来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学习任务二:默读全文,找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学习任务三:通读全文,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的感受。

3、小组合作在预习课文时,你还有哪些问题或疑问,小组合作交流。

二、合作探究(教师寄语:深入钻研,是良好的学习习惯!)1、阳光展示:展示自主预习成果2、导学点拨快速通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给小说划分结1构。

(2、)通读全文,想一想,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3、)是什么原因使小弗朗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4、)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含义?三、拓展提高:用一段话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金华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第一)》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一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情感目标: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
爱国热情,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发展目标: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
和发展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点】
1.把握人物的心理描写及对人物思想的影响。

2.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难点】
1、深入细致地把握人物的心理。

2、.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法指导】
《最后一课》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

本文对郝叟、镇长、邮递员以及半晌学生的描写则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

因此学习这篇小说时应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文中所传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资料链接】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

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

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

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

【学习内容】
本文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会有独到见解!)
运用快速阅读和品味阅读相结合的方法理解思考下列问题
1.通读全文,思考本文为什么叫做“最后一课”?你看到“最后”两字你的心情如何?2.跳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的所有人物在“最后一课”前后都有什么变化?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1体味全文内容,你认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课本第51页,第一句。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3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在战乱的年代能表现了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而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稳定的时期,为了说明我们也是非常爱国的,我们该如去做?
三、迁移延伸:(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
当韩麦尔先生说完放学以后,假如教室里只剩下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请你设想一下他们俩会做些或说些什么?
四、质疑交流:(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对于本节课所学,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让同学来帮助你。

我的困惑:
解决:。

五、同步达标:(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1知识归纳
思量()()喧()闹捂()着柏()林惩()罚
钥匙()()字帖()祈()祷哽()挟()
2知识提炼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应该是:侵占了,强迫当地的人民说而不能说。

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浓浓的情感。

3知识升华
读完这篇小说,同学们会有许多想法:是不是小说没有写完呢?为什么小说写到这儿就结束了呢?假如你是小弗郎士,上完了最后一课,在回家途中再看到上学路上看到的景物(包括操练和布告牌)时,你有什么感受?以“回家的路上”为题,续写《最后一课》(列出写作大纲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