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合集下载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

中国现行学制改革====================摘要------中国现行学制的改革是指为了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改善教育质量,提高社会教育水平,改革和完善中国现行学制,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对中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具体的改革措施,并从实际的例子中探讨中国现行学制改革的成果。

一、背景--------中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背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现行学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一背景,中国政府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中国现行学制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中国现行学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教育质量,提高社会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教育效率,增强教育的公平性,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推进社会教育发展。

三、内容--------中国现行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实行学校自主管理,推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多元化的学校管理体制;其次,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再次,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评价水平;最后,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效果--------中国现行学制改革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学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学校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教育评价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了明显改善。

例如,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学校实行多元化的管理体制,推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在江苏省,学校实行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评价水平;在安徽省,学校实行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改革措施------------为了实现中国现行学制改革的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推行改革试点,探索完善中国现行学制;其次,实施综合改革,改进学校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再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推进社会教育发展,提高社会教育水平。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许多地区都在推行学制改革,着力提升教育素质,促进教育发展。

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的,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以建立高素质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为目标,促进学校改革创新。

一、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在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中,国家为推动学校改革创新而采取了有力措施。

其一,鼓励学校探究灵活的改革创新模式,扩大课程改革的参与范围,推进中小学综合性实验学校的建设,活跃学校改革创新的氛围。

其二,构建多元化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学校的质量监控,完善实验教学设施,使学校改革创新更加有力有效。

其三,支持学校开展多种创新实践,促进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在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中,政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

其一,重视加强义务教育资源开发,改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支持,完善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保障义务教育质量。

其二,大力推动学生参与中小学义务教育,拓宽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开展义务教育专项计划,支持特殊学生接受教育。

其三,实施专家指导员制度,开展各种体育、文艺、技能等专业活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职业教育改革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在加强职业教育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效。

其一,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把握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动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改进职业教育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其二,加大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加强职业教育的管理,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

其三,重视加强职业教育的考试和评价,引入各类职业教育考试,考核学生的技能、素质和能力,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性人才。

综上所述,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以建立高素质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为目标,促进学校改革创新。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1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现行学制经历了转型、改革、变革,基本建立起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这一庞大的教育体系改革,被认为是一场“学制大革命”,也使我国的学制改革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一方面,国家积极改进教育政策,改革全民教育目标、学制制度,实行中小学分级管理,建立起统一考试制度,健全考试招生考核制度,完善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等的制度安排,侧重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全日制剑桥联考;
另一方面,加大青少年素质教育和生活教育,使学生具备更好的身心发展;强调文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满足学生对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职业能力的需要;改进教学工作安排,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让教师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加强了学校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师资素质的提升,且有利于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实现人人有机会受教育的目标。

此外,还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面临的挑战,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全社会和谐稳定进步。

总之,我国现行学制经历了转型、变革,教育政策发生重大的改变,学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有利于提升素质教育,改革教育秩序,改善民众幸福指数。

论述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论述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教育领域,学制改革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推进学制改革,力求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

2. 扩大学前教育覆盖面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扩大学前教育的覆盖面。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建设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以满足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3.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学制改革还着重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调整学区划分、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等,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4.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也是学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我国已经实施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以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均衡、多样和质量发展。

5. 增强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随着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学制改革也纳入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支持力度、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等,以促进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

6. 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升级,学制改革也在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大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7. 个人观点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此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均衡、素质教育的实施难度等。

我认为未来学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和完善,特别是要注重教育公平和质量,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

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

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发展学制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

因此,学制的产⽣是伴随着学校的产⽣⽽产⽣的。

⽏庸赘⾔,没有学校就不可能有学制的产⽣。

那么有了学校是不是就⼀定会有学制的产⽣呢?事实上未必然。

⼀个完整的学制的产⽣要有以下三个条件:其⼀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客观上刺激了社会上对教育所培养⼈才的需求,从⽽使得学校的发展呈现潜在的势头。

其⼆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

国家必须掌握对教育的控制权与管理权,这样才有可能从宏观的⾓度对教育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定的规模。

这样才会出现⼀定交叉、衔接与⽐例的问题。

才会使得学校在类型与级别上做以区分。

因此,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初期,虽然有学校的产⽣,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还没有构成学制系统。

或者说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学制系统。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产⽣于夏朝,不过那时的学校与现代意义上不同,是养⽼、习武兼教育的场所。

“夏后⽒之学在上痒”“序,夏后⽒之序也”“夏⽈校”孟⼦解释到:“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到了西周时期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系统。

国学为中央官学,乡学为地⽅官学。

我国古代(从西周到清末)基本上⼀直沿⽤此学制。

到了清朝同治元年,京师同⽂馆的建⽴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于是我国历史上第⼀个近代学制开始产⽣。

(⼀)近代学制1、壬寅学制、癸卯学制(1902年学制和1904年学制)壬寅学制是清政府的管学⼤⾂张百熙于1902年主持拟定的,名⽈《钦定学堂章程》。

因是年为旧历壬寅年,故称,亦称1902年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

癸卯学制是由张百熙、荣禄、张之洞三⼈于1904年主持拟定的名⽈《奏定学堂章程》,因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

亦称为1904年学制。

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的学校系统,这个学制将学校教育从纵的⽅⾯分为三段六级:⼩学为9年,中学教育5年,⾼等教育6⾄7年;从横的⽅⾯分为普通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分别实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为依据 (4)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案例链接
南京试行教师轮岗制——江南时报
思考:轮岗制的出发点是什么? 轮岗制的现实推进困难在哪里?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2)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 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 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 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 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 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 、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 的表现作了纠正。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一)双轨型学制
是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之一,主要存在于20世纪中叶之前的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 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 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教育, 以便成为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科学研究和从事其他社会活 动的人才,具有精英教育性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 立的,学生读完初级小学之后,不允许进入文法中学或公学, 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适合生产需 要的工人。

教育学原理(06)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06)学校教育制度
特点: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学习年限长 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 壬戌学制(六三三)全国教育联合会, 以美学制为蓝本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1951.10.1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958.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85.5.2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4.13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5.3.18 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8.12.24 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1.5.29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15. 通过终身教育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适应机能和革新机能。 16. 终身教育实行补正的机能,克服现行教育的缺点。 17. 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和改善生活的质量。 18. 实施终身教育有三个主要的前提条件:提供适当机会、增进学习动
机、极高学习能力。 19. 终身教育是把所有的教育组织化的原理。 20. 在付诸实施方面,终身教育提供一切教育的全部的体系。
终身1教97育5年的,联特合征国: 教科文组织汉堡研究所主任戴夫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
征概括为20个方面: 1.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是以”终身””生活””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的.这些术语的含义和对他们的定义基本上决定了终身教育的含义和 范围。 2. 教育不是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便告终止,它是一个终身过程。 3. 终身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它包括并统一所有阶段的教育,而且全面 地看待教育。 4.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5. 家庭在终身教育过程的初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学习贯穿于一个 人的一生。 6. 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从儿童与它 的接触时开始的。 7. 中小学、大学和训练中心之类的教育机构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不过是 终身教育机构的一种。它们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也不再能够脱离 其他社会教育机构而存在。 8. 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9. 终身教育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结合。 10. 终身教育与拔尖主义的教育相反,具有普遍性,它主张教育的民主化。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趋势我国现行学制反映了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转化等。

中国现行学制分为初、中、高三级教育。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这一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了确认。

这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教育。

1 .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幼儿。

2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让六七岁的孩子入学。

学制是5~6年。

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

3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全日制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

属于成人教育各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度延长。

4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科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多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

专科学校的修业是2~3年。

大学和专业学院为4~5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

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规定课程并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的,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

条件好的大学、专业学院、科研机构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

硕士课程的结业年限为2~3年,招收与取得学士学位者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完成学业后授予硕士学位。

博士课程结业年限为三年,招收具有硕士学位者同等学力的人,完成学业后授予博士学位。

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的也可以获得相应学位。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由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通过高校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以下改革。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学制改革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此次改革的目的
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国
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几个发展趋势:
1. 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我国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近几年里,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大,大学数量和办学层次也得到
提升。

2. 注重实践教育
我国的学制改革也积极推动实践教育,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应
用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学校不断加强校企
合作、行业实践等教学模式的推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3. 强化多元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我国近年的学制改革也探索了更
加全面与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基于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建立多元化
评价体系,既注重学科学习,也重视学生的体育、艺术等全方位发展。

4. 骨干培养计划
为培养更多领军人才,我国学制改革还特别注重高水平人才的培
养计划,积极实施国家级骨干培养计划,旨在选拔、培养和输送研究生、博士生和优秀青年学者。

总之,我国的学制改革已经进入一个积极发展、全面提升、追求
高质量的新阶段,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改革措施,为培养更多的人
才和推进国家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简答题》1. 现代学制的变革有哪些趋势?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你认为我国的现行学制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或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与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与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学制还要进行下述改革:(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全面普与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2. 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一些课外学科或科技小组的实际操作活动,或组织他们从事一些科学观察、实验与小发明以与生产劳动等。

);(3)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 结合学校审美教育实际谈谈审美教育的实施。

(1)要了解美育过程。

a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b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c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2)要贯彻美育的原则形象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3)要掌握美育的途径和方法a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即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艺术是美育的主要手段)b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c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即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于是“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制。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这个学制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这个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委体,西学为用”。

其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它以当时的日本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残余。

其突出特点使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

如果6岁入学,中学20岁毕业,读完通儒院则是32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92年颁布了壬戌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这个学制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的发展,注重生活教育,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初等教育段为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2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2级;高等教育段为4-6年,不分级。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影响深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首先,这个学制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1922年学制和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其次,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方向的发展;第三,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体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

教育学原理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教育学原理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教育学原理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学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教育事业百废待兴的局面。

当时的学制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强调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1951 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这一决定确立了新中国的学制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为 3 至 7 岁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包括小学阶段,一般为 6 年;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各 3 年;高等教育则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我国的学制改革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盲目冒进的情况。

例如,缩短学制、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

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学制进行调整和整顿,强调教育要遵循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这一时期,学制逐渐稳定下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结构不够合理、职业教育发展不足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学制遭到了严重破坏。

学校停课,学制混乱,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5 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这一决定为我国学制的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开始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制改革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注重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评价制度的完善。

进入 21 世纪,我国的学制改革不断深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在高中阶段,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2010-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0-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20年陕西师范大学333真题一、选择题(10个略)二、名词解释1.学制2.进步教育运动3.学习动机4.学记5.教育目的三、简答1.简述教学原则2.简述德育方法3.赞科夫的发展理论的五个原则4.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5.教育对个体的功能表现为哪两个方面四、论述1.教师专业素养有哪些?如何培养教师专业素养?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历史影响。

3.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 20 分)1.教育制度2.道尔顿制3.成就动机4.综合课程5.探究性学习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西周的“六艺”分别指()、()、()、()、()、()。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 ()、()、 ()、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当代很多国家已经把()列入学制系统。

这是现代学制在当前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现代学制向终身教育制度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4.我国教育法最近一次修订是()年。

5.北师大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 三个方面。

6.1902 年颁布的第一个全国性学制()。

7.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现在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8.受环境影响较大者称为场()性,把受环境影响小者称为场()性。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如有错误并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是由赫尔巴特提出来的。

2.稷下学宫是一所由民间举办官方管理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3.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是倒摄抑制。

4.德国的梅伊曼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5.雅典的初等教育有文法学校和骑射学校两种。

6.八股文考试是从清朝初期开始的。

7.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8.学习迁移发生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而在情感态度和能力发展方面不发生迁移。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试卷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试卷2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试卷2(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分数:2.00)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解析:3.普通中小学的双重任务是( )(分数:2.00)A.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B.发展体力智力,培养思想品德C.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解析:4.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 )(分数:2.00)A.文化传统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C.人口状况D.社会制度解析:5.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分数:2.00)A.文字的产生B.阶级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解析:6.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 )(分数:2.00)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解析: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分数:2.00)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解析:8.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分数:2.00)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解析: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分数:2.00)A.1985年√B.1993年C.1999年D.2001年解析:10.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分数:2.00)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解析:解析:制度化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其典型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

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特殊教育五大学制教育体系,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二是实施小学九年一贯制。

200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将原来的小学6年+初中3年改为小学9年一贯制。

进而促进了各地对课时标准、课内容以及考试形式的优化升级。

三是扩大高校招生名额。

随着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相应地扩大了对本土生源的招生名额;此外,通过“三步法”——由省部门相关部门依法审批→由省部门相关部门依法承認→由省部门相关部门依法核准——使得海外留学生能够快速而有序地申请上海师资大学及以上水平的本土高校就读。

四是开始实行“三步法“ 政府补助金计划为了促进内地人员畅通高校之间移动
(如各省之间)(咤校迁移)(大学迁移)从而使得内地人员能够得到优惠性补助金来帮助他们畅通高校之间的迁移。

2022-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预测试题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预测试题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提出者是()A.陈独秀B.陶行知C.恽代英D.黄炎培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陶行知的名言。

2.古埃及中,作为学术中心的学校是()A.僧侣学校B.宫廷学校C.骑士学校D.文士学校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僧侣学校是当时的学术中心。

3.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制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协同教学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特朗普制将大班、小班、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了起来。

4.下列不属于道尔顿制特点的是()A.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B.没有考虑到学生独立学习和作业的能力C.难以学到系统的知识D.在教师或优秀学生的领导下,探讨大班授课内容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项内容是特兰普制的特点。

5.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以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并联系中国教育实际来进行著述,这发生在()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头20年C.20世纪20~40年代D.20世纪50~60年代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此题应联系中国教育史上“教育学”概念的出现来判断。

6.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

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022-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预测试题16(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预测试题16(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教育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A.身体的运动系统B.大脑C.符号化观念D.具体的物体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理解性知识。

2.不属于课程实施取向的是()A.课程的忠实取向B.课程的相互适应取向C.课程的创新取向D.课程的原则取向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课程实施取向包括:课程的忠实取向、课程的相互适应取向、课程的创新取向。

3.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B.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C.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D.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4.课题研究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标志是()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B.研究方法的确定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D.课题论证的完成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要素主义教育强调,民族生活传统和()中的最基本的、永恒不变的共同要素是教育的基本内容A.人类知识财富B.社会道德精神C.历史文化遗产D.人类劳动经验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考察教育科研选题存在的可行性条件时,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需考虑的一个条件是()A.必要性问题B.可能性问题C.能力问题D.时机问题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下列不是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的是()A.社会情境(课堂情境)B.动机因素C.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D.学习者的空间推理能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的是:社会情境(课堂情境),动机因素,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A.能力高低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任务难易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韦纳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中国教师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化取向

中国教师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化取向

作者简介罗仁杰男陕西西安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硕 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
本文无意陷入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两种称谓的意涵异同之争中本文标题选用教师教育是为与 !$世纪以来我国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通行概念使用保持一致性而文中历史分析部分所称师范教育则缘于高 师改大运动时期我国学界普遍使用师范教育一词
!"#$%"&'()$#*+,-.,&)/* *&
,-./
内提高程度(%2&11!# 随 即 '高 师 改 大( 与 '师 中 合 并( 运动在全国范围迅速蔓延# 原本 '独立定向型( 的师范教育体系开始转向 '开放非定向型($ 然而# 直至南京国民政府$1!3年紧急新修 -整理学校系统 案. !史称 '戊辰学制(" 其间的短短六年内# 我国 原 有 高 师 几 乎 全 部 消 亡# 中 师 学 校 数 量 锐 减 #34*5# 师范生数量减少#!435%+& + 因此有学者直 言不讳地指出经此制度 '我国中学师资训练亦随之 而宣告破产(%%& $ $1#$年1月国 际 联 盟 !<:FQX:CO TF@=CDN" 派出考察团赴华考察教育# 其次年形成的 报告 - 中 国 教 育 之 改 进 . !'()*)+,-./01.$0+/ 2345.$0+/0/6(0/." 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过去数十 年间# 新潮流之影响于中国教育制度者# 大抵来自 美国) 日本(%*&$"# 而对外国文化之方法与实质 '徒 为形式上之模仿而已(%*&$2# 由此 '警告中国之教育 家# 使不徒务肤浅之美国化(%*&$1$

学制建立的制约因素和当代学制改革趋势1

学制建立的制约因素和当代学制改革趋势1

学制建立的制约因素与当代学制改革趋势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

教育制度是国家内部各种教育机构的系统,泛指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的机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如: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少年科技馆、儿童影剧院等)、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制日趋复杂化,并在逐步完善。

符合国情的、科学的学制,既要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与管理人才服务,又要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普通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培养,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二、学制建立的依据及制约因素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但是,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制约。

第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制约教育结构与学制的重要因素。

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因此,学制也必然具有阶级性。

统治阶级在制定学制时,必然要考虑其政治经济利益。

封建地主阶级设立学校,就是为把他们的子弟培养成剥削阶级的继承者,学制设定的入学条件等级分明。

如中国唐代的“二馆六学”,除“律学、书学、算学”外的其它各学,平民百姓的子弟根本就进不去,即使像“律学”等这样的学馆,贫苦农民也无缘问津。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学制设立中取消了“等级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虽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入学必须要交纳学费,特别是一些中高等学校的学费十分昂贵,工人阶层根本拿不起,最终能入学的实际大多仍是资产阶级子女。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校教育制度》试题预测(二)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校教育制度》试题预测(二)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校教育制度》试题预测最新版(二)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的是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复合型学制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不存在复合型学制。

2、单选题我国现在采用的学制类型是A:六三三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双轨学制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因此答案为C选项3、单选题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o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4、单选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采用的学制是oΛ:六三制B:五四制C:九年一贯制D:多种形式并存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当前学制制度的了解。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六三制、五四制及九年一贯制并存。

5、单选题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o Λ:学校系统学校教育制度B:终身教育学校教育制度C:终身教育学校系统D:学校系统形式化教育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其建立的典型表征是学校教育制度。

6、单选题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三轨制D:分支型学制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不同类型的学制只不过是学校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的规定。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课程设置有了基本规定的情况下,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就成为关键性的制度。

因此,一个国家的学制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该国教育的育才方向、育才质量和育才速度,即是说对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开发至关重要。

研究我国的现行学制,就会发现:我国小学入学年龄偏大;学习年限整体上太长;学习年限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人才培养已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

一、现行学制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小学入学年龄偏大我国小学的入学年龄普遍是6岁或7岁,这种入学年龄制度是否科学?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仍严重滞后,他主张应该“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

很显然,他认为4岁应该是小学入学的年龄。

廖其发教授也主张“一般儿童大约4岁左右入学。

”尽管古今中外已有不少世人皆知的4岁左右入学并成为名人的成功范例,特别是近年来这方面的范例连连见诸报端,但往往被人们认为这些皆为“神童”,而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因而6岁、7岁入学的学制一直得以沿用。

人们甚至不去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的各种条件越来越优越,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明显地提前,这种一直被沿用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却始终不变化,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吗?2.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有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制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

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不太高。

如一个学生从3周岁入幼儿园,7周岁入小学,然后不间断地上学读书,高中毕业时是19周岁,本科毕业时是23周岁(四年制本科)或24周岁(五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6或27周岁,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9周岁或30周岁。

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已经偏大。

但是,他们的综合素养一般不高,特别是做事能力、创造能力不太强,甚至后续的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1]。

这说明,我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3.学制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人才的成长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学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个体差异。

但我国现行学制追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试卷;教师按照一定标准讲课,试题力求是标准化试题,教师按标准答案和统一标准阅卷。

林德宏教授对这种高度统一的同步化学制作了如下描述,“人们几乎在相同的年龄上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同时进校,同时考试,同时毕业。

每天是同时起床、同时吃饭、同时上课、同时下课、同时人寝,学校里的许多纪律都是为了捍卫同步性原则,同步教育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2]。

他说,这是一种高度的刚性教育。

明明是人才的成长不同步,我们却偏偏实行高度同步化教育,这实际上是用制造螺丝钉的办法来培养人,把人当成了物。

很明显,刚性学制对人才成长,特别是创造性人才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二、改革现行学制的必要性上述学制存在的严重问题,已对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速度以及人才智能和潜能的开发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改革现行学制是十分必要的。

l.将儿童的学习期定位在6岁以后是错误的认识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到4岁之前是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能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幼儿园办园质量等措施提高0~3岁幼儿早期教育的水平,就可为其入小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就失去了培养这方面素质的最佳时期[3]。

北京东方剑桥儿童教育开发中心的心理学博士程跃和心理生理学行为医学副教授程淮对中国儿童的早期教育这样评价:中国当今绝大多数儿童在他们父母的怀抱中失掉了人生最初几年的黄金教育机会,而这个机会的丧失,对儿童本身或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民族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所以,日本、美国等都已开始把生命最初三年的开发作为本国21世纪争雄的第一战略,日本已有30%的儿童智力达到“超常”的水平。

遗憾的是,中国大多数家长只是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判断婴幼儿,从而把儿童期的学习定在6岁以后。

美国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说:“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

”他认为,“我们的教育理论家未能理解幼儿发育的智力方面,教育理论家不自觉地阻碍了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步。

由于未能意识到幼儿具有寻求知识的动力和能力,教育家们也延误了新的改进了的教育方法的发展。

”[4]如果受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将学习期定位在6岁入学之后,这就不仅错失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而且会造成小学入学年龄偏大的不良后果。

2.小学培养年限已不适应我国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学制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从宏观上看各国的学制也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我国现行学制基本上是沿用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会》,即“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在当时,“六、三、三”制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作用。

我国中小学教育由此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六、三、三”制则暴露出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

比如,它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不利于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义务教育的目标为小学教育时,它的年限往往较长;当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上升到初中教育时,其小学教育年限就相应缩短。

我国现在的义务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小学教育已上升到初中教育,小学教育不再具有结业的性质,不再直接承担向社会提供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任务,所以现在小学只要5年就能实现其培养目标,小学6年显然是严重的浪费[5]。

有学者认为,现行小学学制规定的任务和修业年限有浪费学生生命或身心发展潜能之弊,如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教育任务太轻而修业年限较长[1](p.87)3.大学专科和本科应区分不同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年限学习年限的长短应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设定。

如英国的硕士生学制,应用型的是1年,学术研究型的为2年。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近期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教育分类标准,我国的高校参照这一标准分为三类:综合研究型大学,主要是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大学,主要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型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培养技能型人才。

因此,对于大专和本科应视培养目标不同而分别规定其大专学习年限为2~3年,本科学习年限为3~5年(不应统一规定为4年或5年),如果高校能实行完全学分制,学习年限就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4.我国硕士生学制3年和国际通行的学制不接轨,应该缩短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实际上大多数高校执行的是2.5年至3年学制,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上。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袁卫认为,原有相对独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逐渐区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培养类型的多元化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带来了培养年限的改革。

2005年1月初,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及硕士生学制研讨会上,与会的近20所大学有关领导、专家发出了共同的声音: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由2.5年或3年缩短为2年,是硕士生学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卫也认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力量的增强,以及博士生的大量招生,可以缩短硕士的培养年限”[6]。

由于我国教学科研类人才的日趋饱和,学术研究上移到博士教育阶段,3年的硕士学制将会造成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和国际通行的硕士研究生2年学制不接轨,过长的学制显然也不利于加入WTO后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因此,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也就不容延缓。

5.研究生因毕业年龄偏大推迟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一个记忆力和理解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相对最佳的时期。

人才在这个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有创新意识。

科学上称这个时期为“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

据科学研究者对近400年来的杰出科学家及重大成果的统计显示,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之间,其峰值年龄在37岁左右[7]。

张笛梅对公元600年到1960年间的1243位科学家、发明家做出的191 l项重大科学创造发明统计后制出的《人才成功曲线图》表明: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即开始作出重大发明创造;20至40岁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创造力最旺盛、最容易获得成果的时期,40岁以后,创造力一般来说就逐渐衰退了[8]。

科学创造具有最佳年龄区的规律启示我们,教育要适应这个规律,研究如何尽量缩短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的时间,使人才尽早进入创造期。

如果按照目前学制的规定,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会因毕业年龄过大推迟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

还有可能错过发明创造的峰值年龄。

三、改革现行学制的可行性l.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的可能性说明小学入学年龄可以提前(1)儿童的身心发展提前为小学入学年龄提前提供了有利条件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幼儿的心理发展与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新生儿的脑重约为390克,成人的脑重约为1400克。

到了9个月的时候,脑重已增加到96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2。

到2.5至3岁的时候,脑重增加到101 l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3以上。

到了7岁,脑重已相当于成人的90%。

经研究发现,早期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与学习不仅不会损害大脑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展。

那种认为学习须在大脑完全成熟后才能进行,否则就会损伤大脑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9]。

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儿童在不断丰富的环境里,已经自发地接受了更多的刺激,丰富了自己的头脑。

有的资料表明: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新刺激的数量之多,以致使波兰7岁儿童的表象和概念范围超过70年前被考察的儿童的15%[10]。

另有调查资料显示,“1985-2000年,湖南省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显著提高”。

7岁城市男女生、农村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了2.2cm、3.5cm和1.6cm、1.1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2.1kg、3.2kg和0.8kg、0.7kg[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男孩女孩性成熟的时间比10年前提前了1年”[12]。

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提前和较早成熟,为提前入学及缩短小学学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每个儿童都具备接受早期教育的生理条件与心理条件。

早期教育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而是可行的。

既然早期教育可以在0~4岁期间进行,那么小学的入学年龄就完全可以从6岁或7岁提前到4岁或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