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学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第04章-能源化学基础ppt课件

大学化学第04章-能源化学基础ppt课件

4.4 核反应与核能源 4.4.1 原子核的组成;4.4.2 核的稳定性与衰变; 4.4.3 原子核的结合能;4.4.4 核的裂变与聚变
4.5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4.5.1 太阳能; 4.5.2 风能的利用; 4.5.3 氢能; 4.5.4 生物质能
复习:教材第10章 预习:教材第11章 习题:10.2~10.5
19.04.2021
可编辑课件PPT
3
4.1 能源的分类与能量的转化
4.1.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能源是指可以从中获得能量的资源。
分类: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按 能 源 的 生 成 方 式
不随人类的利用
一次能源 而显著减少的能源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 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非再生能源
随人类的利用
地热、火山 风能、潮汐能
汽油 柴油
热值 -142.9 -10.1 -49.6 -43~-45
~42
物质 木材 烟煤 无烟煤 标准煤
热值 -19.0 -25~-30 -20~-25 -30
19.04.2021
可编辑课件PPT
13
4.2.2 煤炭
4.2.2.1 煤的形成
煤是由古代植物经地壳变迁而积压地下,在高温高压的条 件下经长期转化得到的。其过程为:
问H是H2(g)的燃烧热cH吗?为什么?
19.04.2021
可编辑课件PPT
12
4.2.1.2 常见燃料的燃烧热
表4.2 常见燃料的热值(kJ/g)
物质 甲烷 (g) 乙炔 (g)
苯 (l) 乙醇 (l) 萘 (s)
热值 -55.6 -50.0 -41.9 -31.1 -40.3
物质 氢气 (g) 一氧化碳 (g) 正/异丁烷

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

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

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1. 简介能源化学是研究能源转化、储存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此,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备受青睐。

本文将介绍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的研究内容、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前景。

2. 研究内容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2.1. 新能源材料与储能技术新能源材料研究是能源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人员致力于发现、设计和开发高效的材料,用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转化和储存。

常见的研究课题包括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

2.2.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储存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研究可再生能源的产生、利用和存储技术,以解决传统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研究人员关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效率和可持续利用。

2.3. 能源转化与催化能源转化和催化是能源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研究人员研发新型催化剂,通过催化反应将能源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

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4. 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化。

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研究碳捕获的新材料和技术,以及将二氧化碳安全存储的方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目标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理论基础:掌握能源化学的基础理论,了解能源材料的合成和储能技术。

•实验技能:具备独立进行实验和研究的能力,掌握常用的能源化学实验方法和仪器分析技术。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课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4. 就业前景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4.1. 科研机构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事业单位等科研机构从事能源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2023年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化学、能源和工程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能源转化、储存、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新能源工程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科。

1. 主要课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化学工程基础、物理化学、工业催化、新能源材料制备、能源转化工艺与节能技术、燃烧学、化工流程模拟与优化控制等方面。

此外,学习专业英语、计算机技术、环保技术、现代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2. 就业前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石油、化工、轻工、烟草、食品、医药等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比较热门的工作领域包括:◆新能源研究:从事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等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新材料研究: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制备、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如燃料电池、储能材料等。

◆能源环保:开展化石能源清洁化改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研发和利用,从事工艺流程优化等工作。

◆工程设计:从事能源和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 就业岗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能源工程师:从事能源储存、转化、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

◆工艺工程师:从事化工过程的设计、优化、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

◆材料科学工程师: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制备、性能测试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

◆环保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水处理和废物资源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

◆研发工程师:从事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包括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实验操作等。

◆技术管理人员:从事技术规划、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该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1. 简介能源化学工程是一门涉及能源转换、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其专业人才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探讨,旨在为有意愿选择或已经选择该专业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就业市场概况目前,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此,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在能源、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3. 就业领域3.1 能源行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从事石油开采、炼油、天然气勘探等工作。

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毕业生也可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领域从事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2 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从事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3 新能源材料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从事储能材料、光电材料、催化材料等的研究和开发,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4 科研和教育机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科研院所、大学等各类科研和教育机构中也存在许多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从事研究员、教师、科研助理等岗位,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实施和教育工作。

4. 技能要求4.1 基础知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需要掌握化学、材料学、化工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熟悉能源转化和储存的原理与技术,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

4.2 实验技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涉及大量的实验工作,因此毕业生需要具备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同时,熟练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3 创新能力能源化学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毕业生需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4 团队合作能源化学工程往往需要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合作,因此毕业生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与其他科研人员、工程师等有效沟通和协作。

能源化学课程

能源化学课程

能源化学课程
能源化学是一门研究能源转化与储存的学科。

在能源化学课程中,学生通常会学习以下内容:
1. 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生物质和太阳能等能源的来源、开发和利用。

2. 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如电池、燃料电池和储氢技术,以及相关的反应机制和材料设计。

3. 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包括能源转化反应的速率、能量变化以及熵变等概念。

4. 使用化学方法和催化剂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的方法,如催化剂表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5. 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包括能源利用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发展。

6. 新兴能源技术的研究进展,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水分解等,以及与化学相关的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

在能源化学课程中,学生通常会进行实验和研究项目,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此外,他们也会学习使用计算机模拟和分析工具来解决能源化学中的问题。

能源化学专业认识

能源化学专业认识

能源化学专业认识能源化学专业是一门研究能源转化和利用的学科。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供应的不断改变,能源化学专业在解决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能源化学专业的基本认识和相关研究领域。

1. 能源化学的定义和目标能源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能源的转化、储存、利用和节约。

其主要目标是开发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能源转化技术,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 能源化学的研究领域能源化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重要的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

以下是能源化学的一些主要研究领域:•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污染和高效率的特点。

能源化学专业研究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设计、电解质材料开发、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太阳能转化: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能源化学专业研究太阳能的光电转化、光催化和光热转化等技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

•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和间断性的关键。

能源化学专业研究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装置的材料设计、电极反应机理等方面的问题。

•能源转化与利用: 能源化学专业还研究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转化技术,如石油炼制、煤气化、生物质能转化等。

通过优化能源转化过程,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3. 能源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在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有很广阔的就业前景。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就业方向:•能源研究机构: 毕业生可以到能源研究机构从事能源化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参与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能源公司: 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在能源公司从事燃料电池、太阳能和储能等相关领域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工作。

•环保部门: 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环保部门从事能源转化与利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科研院所: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能源化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和指导更多的专业人才。

能源化学知识点总结

能源化学知识点总结

能源化学知识点总结能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能源的转化、储存和利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能源化学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能源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能源源、能源转化和储存,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和技术。

1. 能源源能源源是指能够供给人类社会所需能量的自然资源或设备。

常见的能源源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和核能等。

其中,化石能源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源,但由于其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能源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能源源的化学组成、转化方式以及利用技术。

2. 能源转化能源转化是指能源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能源转化包括化石能源的燃烧、太阳能的光电转换、风能的风力发电等。

在能源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能源转化的化学反应过程、能量转化效率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和技术。

3. 能源储存能源储存是指将能源暂时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进行使用的过程。

常见的能源储存方式包括化石能源的燃料储存、太阳能的光热储存、电能的电池储存等。

在能源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能源储存方式的化学原理、储存效率以及相关的化学技术。

4.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指来自地下埋藏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由于其含能量高、易获取、价格低廉等优点,化石能源一直是人们主要的能源源之一。

但由于其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化石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正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热点。

5.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来自自然界中不断再生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与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等优点,因此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能源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太阳能的光电转换、风能的风力发电、水能的水力发电等技术,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和材料。

6. 核能核能是指来自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

能源化学试题及答案

能源化学试题及答案

能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潮汐能D. 石油答案:D2. 能源化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什么?A. 能源的存储B. 能源的转换C. 能源的利用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氢气答案:D4. 核能发电的主要原理是什么?A. 核裂变B. 核聚变C. 化学反应D. 物理变化答案:A5.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什么?A. 硅B. 碳C. 氢D. 氦答案:A6. 以下哪种能源转换方式是不可逆的?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电能C.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D.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答案:B7. 氢燃料电池的主要反应物是什么?A. 氢气和氧气B. 氢气和二氧化碳C. 氢气和氮气D. 氧气和二氧化碳答案:A8. 以下哪种能源是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所有以上答案:C9. 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能源消耗过快B. 能源供应不足C. 能源价格过高D. 所有以上答案:A10.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二次能源?A. 电力B. 汽油C. 太阳能D. 核能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能源的转换效率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

答案:输入能量/输出能量2.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

答案:天然气3. 能源的分类通常分为_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_能源。

答案:一次能源/二次能源4. 能源的储存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地下储存/地上储存/水下储存5. 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提高。

答案:技术创新/管理优化6.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能源化学归纳

能源化学归纳

煤:“工业的粮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化石燃料之一。

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地下自然形成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二泥盆纪腐泥煤石煤石炭纪腐殖煤菌解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作用阶段:褐煤阶段变质阶段:烟煤及无烟煤阶段煤的元素组成: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

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

泥炭中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0%,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

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学成分。

煤燃烧时,其中硫生成SO2,腐蚀金属设备,污染环境。

煤中硫的含量可分为 5 级:高硫煤,大于4%;富硫煤,为2.5%~4%;中硫煤,为1.5%~2.5%;低硫煤,为1.0%~1.5%;特低硫煤,小于或等于1%。

煤中硫又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

煤气(Coal gas)从字面意思上讲是与煤有关的气体,但是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煤气具有不同的解释:在石油化学工程中,煤气指干馏煤炭所得到的作为燃料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氢、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石脑油,另外还有少量的氮和二氧化碳等不可燃烧的杂质,现在多称为“煤制气”水煤气水煤气是由水蒸汽和高温碳反应而获得的。

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为维持炉温,必须间隙生产.所得煤气中CO 和H2 均较高,煤气发热值较高,但热效率低,约54%左右,成本高设备复杂。

一般作为合成氨原料气使用,作工业燃料气使用的较少。

有时,在制水煤气过程中加入少量空气,制得的煤气称为半水煤气。

三石油:赋存在地壳岩石隙孔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有机矿产。

石油从地下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提炼之前通常称之为原油(crude oil)天然气:广义:自然界存在的一切气体。

狭义:地壳岩石孔隙中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石油的成分:☆石油实际上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体。

2023年能源化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能源化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能源化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能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能源的化学产物及其合成、储存、转化、利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涉及化学、物理、工程学等多个学科。

能源化学在现代能源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成果直接关系着人类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课程设置能源化学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新能源材料、电化学能源、燃料电池及其应用等,其中,新能源材料、电化学能源等课程涉及到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进行实验课程,培养科学研究实践能力。

二、就业方向1. 能源材料领域:能源材料是能源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研究重点是新型材料的发现、合成、制备工艺的研究,以及在新能源器件中的应用。

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在研究机构、电池制造企业、材料制造企业等领域中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和制造,从事新能源设备中的材料选型、性能优化、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2. 新能源设备领域: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设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就业领域。

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在新能源发电设备生产厂家、能源综合利用企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行业单位中从事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3. 能源相关研究领域: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在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政府部门中从事相关能源问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为能源领域的发展和国家能源保障作出贡献。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加剧和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能源化学专业已成为未来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能源化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化学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于新型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将有更多探索。

2. 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能源化学将会更加注重环保方面的研究,探索新型节能材料、清洁燃料等等。

3. 与其他领域相结合:能源化学将和其他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纳米科学等协同发展,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模式,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识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识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识能源化学工程是一门应用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和转化能源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本文将介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学科内容。

一、专业概述能源化学工程是以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研究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学科。

该专业着重研究能源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能源的获取、储存、转化和利用等方面。

其目标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专业重要性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能源资源有限,且部分能源的使用还会产生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研究能源化学工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能源的来源、转化和利用过程,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失,并寻找替代能源,将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学科内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化学原理:学习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和热力学等基本原理,了解不同能源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能源转化与利用:研究各种能源的转化与利用技术,比如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3.能源储存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的能源储存技术,如电池、氢能储存等,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环境影响评估:研究不同能源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5.新能源研发:探索新型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6.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能源相关的经济学和政策学知识,探讨能源市场的运作规律和政府的政策调控。

四、就业前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毕业生可在能源供应公司、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机构、新能源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能源相关技术与管理工作。

此外,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规划、环境保护和能源政策研究等领域也有很大的需求。

能源化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能源化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能源化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引言能源化学是一门研究能源转化、储存和利用的学科。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化学专业在现代能源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能源化学人才,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至关重要。

2. 专业核心课程2.1 物理化学 - 介绍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

- 深入讨论能量转化的原理以及能源化学的相关应用。

2.2 有机化学 -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

- 研究有机化合物在能源转化和储存中的应用。

2.3 无机化学 - 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 探究无机材料在能源储存和转化中的应用。

2.4 分析化学 - 学习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研究能源化学中的分析技术和仪器。

2.5 材料化学 - 学习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 探索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研发。

2.6 能源化学导论 - 介绍能源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 分析能源转化和利用的可行性。

3. 专业选修课程3.1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研究新型能源材料的合成、性质和应用。

- 探讨新能源技术的前沿发展。

3.2 可再生能源 - 学习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和关键技术。

3.3 能源储存技术 - 研究能源的储存和释放方式。

- 探究不同储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4 能源转化与利用 - 学习能源转化的机理和技术。

- 分析不同能源转化方式的效率和环境影响。

4. 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开设相关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与能源化学相关的实习实训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与能源化学相关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总结能源化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源化学人才。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能源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能源化学_精品文档

能源化学_精品文档

五、新能源技术
核能; 太阳能; 地热能; 风能; 海洋能; 生物能; 氢能。
核电站
太阳能发电
地热能
神奇细菌用光能合成 生物能
从1996年开始,我国由原油出口国变成原油 进口国;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占消耗量的 20%,2010年将达到40%以上;
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制度 ,可提供3~6个月的石油供应;我国没有战 略石油储备。
四、中国面临“贫血”的威胁
解决我国及世界能源危机的途径: 一是节约使用能源; 二是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不断扩大利用新能源的比重。
能源化学
能源及其分类; 全球能源危机; 大国能源战略竞争的背后; 中国面临“贫血”的威胁; 新能源。
一、能源及其分类
1 能源 能源是指人类用来获取能量的自然资源。 2 能源的分类 ⑴ 按来源不同可把能源分为三类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包括直接的太
阳辐射能外,还包括间接来自太阳能能源 ,如化石能源、生物能、水能、风能、海 洋能等);
我国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16位,人均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10%。
四、中国面临“贫血”的威胁
目前我国人年均能源消耗是1000公斤标准煤 ,美国是11000公斤,英、德、法等国家为 5000~6000公斤;
2030年以后,我国人年均能源消耗是 2000~3000公斤标准煤,人口达15亿以上。
四、中国面临“贫血”的威胁
2 能源的分类
地球的本身蕴藏的能量资源(如地热能等) ;
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 潮汐能等)。
⑵ 按形成条件不同,可把能源分为两类
一次能源,指天然存在的、可直接利用的( 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等) ;
2 能源的分类

能源与化学汇总课件

能源与化学汇总课件

能 一次 能源

再生 能源
非再生 能源
风、流水、海流、草木、太阳辐射、 地热
化石燃料(煤 石油 天然气油页岩) 核燃料(U Th Pu D)
二 次 电能、氢能、汽油、柴油、火药 能 源 、甲醇、丙烷、苯胺、硝化棉、硝化甘油
生活与化学
3
第二节 燃料能源
• 一、燃料的分类和组成

燃料—产生热能或动力的可燃性物质。
思考: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上来考虑应 提倡使用哪种燃料?
生活与化学
29
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
2、热污染 局部区域的水温上升
3、大气污染 粉尘、酸雨、一氧化碳污染
生活与化学
30
生活与化学
31
酸雨的危害
生活与化学
32
思考:
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 会被完全消耗掉.
能源与化学
• 能源是一种物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基础;能量是人类社会各种经 济活动的原动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供需矛盾日趋 尖锐。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能源, 开发新的能源是人类必须关注的一个重 大社会问题。
生活与化学
1
第一节 概 述
40
2. 碱性蓄电池
• ⑴ 铁-镍蓄电池
• 电池符号: (-)Fe∣KOH(30%)∣Ni(OH)3 (+) • 充放电反应: Fe + 2Ni(OH)3 Fe(OH)3 + Ni • 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抗震好
• ⑵ 银-锌蓄电池
• 电池符号: (-)Zn∣KOH(40%)∣Ag2O∣Ag(+) • 充放电反应:Zn + Ag2O + H2O Zn(OH)2 + 2Ag • 特点是:电压平稳

能源化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能源化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能源化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能源化学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 36学时学分: 2学分先修课程:化学原理、物理学基础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介绍能源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能源化学基础知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能源材料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内容单元一能源化学概述1.能源化学概念及基本理论2.能源化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与现状3.能源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单元二能源生产与转换1.化石能源的开采、储存和利用2.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单元三能源转化与利用1.能源转化原理及过程2.能源转化技术及应用3.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问答、案例分析、实验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实例讲解和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教学本课程将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验研究、科研报告、课程论文、参观调研等。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工作、分析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包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课程论文和平时表现等多个方面。

其中,考试成绩占60%;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各占20%;平时表现占10%。

为了保证成绩的客观公正性,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多位评委互相协议的方式。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主要教材1.《能源化学》,刘玉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能源化学导论》,邓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资料1.《能源及其化学》,周惠祥,科学出版社,2013年2.《能源材料》,林琳,科学出版社,2011年3.《新能源技术与经济》,李川,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0年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三名教授组成,他们分别是xxx、xxx和xxx。

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权威的教学和指导。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1.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找到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从事油气勘探与开发、石油炼制、油气加工与转化等工作。

在这个行业,他们可以参与石油钻探、油田开发以及油气管道建设等工程项目,有机会对能源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他们可在化工公司从事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产品研发等工作。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化工工艺与装备的知识,具备了化学反应与转化的能力,能够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3. 新能源行业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新能源行业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从事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研发与利用工作。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与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存储与转化技术的研究。

随着能源产业的转型,以及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新能源行业将成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热门就业领域。

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 大需求驱动能源化学工程属于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正朝着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转变,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2. 技术创新带来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能源化学工程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技术和领域,如新能源研发、储能技术等。

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将受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青睐。

他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享受创新带来的职业发展机会。

3. 薪资待遇优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相对较高。

由于能源产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企业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大,竞争激烈,薪资待遇相应提高。

同时,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研究机构、高校等非企业单位工作的机会也较多,待遇相对稳定且较高。

能源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回复

能源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回复

能源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就业领域和职业选择:
1. 能源领域: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能源行业从事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转化和利用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石油化工、能源工程、新能源开发等相关领域的研发、生产、管理及技术支持。

2. 环境保护: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有很多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从事大气污染治理、废水处理、环境监测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减少能源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3.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从事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

4. 研发与创新: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新材料、催化剂、电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推动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5. 教育与学术: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们可以成为高校的教师,培养后继人才,或者从事科学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能源化学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不断学习和更新技
术也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随着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用处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用处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用处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能源产业链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并应用于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转化。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用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源开发与利用: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研究和开发新型能源材料、高效能源转化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

2. 环境保护与碳排放减少: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可以研究和开发低碳和无碳能源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 新能源设备的设计与优化: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和设计新能源设备,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对设备进行优化,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4. 资源开发与利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能源储存和传输技术,如电池、储氢材料等,为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5.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推动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的来说,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用处在于促进能源产业的可持
续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为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减少做出贡献。

能源化学工程主修课程

能源化学工程主修课程

能源化学工程主修课程
1.基础化学知识:能源化学工程的核心在于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包括无机
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

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能源转换和利用打下基础。

2.化工原理与设备:化工原理是能源化学工程中的关键课程,它涉及到化工
生产的流程和原理。

此外,学生们还要学习如何操作和维护各种化工设备,例如反应器、分离器、热交换器等。

3.化学工艺与设计:能源化学工程涉及到许多具体的工艺过程,例如煤、石
油、天然气的加工和转化。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

4.能源与环境:能源化学工程的核心在于利用和转换能源,因此学生们还需
要学习能源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

这包括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应对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核能发展现状以及前景
截至2006年,全世界在运转中的核反应堆达435座,其中有29座以上正在建设中。美国运转的核电站最多,为103座。法国次之,为59座。日本为55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座以上在建设中),俄罗斯为31座(7座以上在建设中)。
拥有核能发电的30个国家中,由核能供电的份额变化较大。其中法国高达占78%,比利时占54%、韩国占39%、瑞士占37%、日本占30%、美国占19%、南非占4%和中国占2%。
现在核能发电站的扩建集中在亚洲:至2006年底建设中的29座就有15座在亚洲。最近建设的36座核反应堆已与电网联网的有26座在亚洲。印度核能发电所占比例现小于3%,但至2006年底,拥有建设中核电站的1/4,在建设中29座核电站中拥有7座。印度的计划更令人印象深的是:到2022年将增长8倍,达到电力供应的10%;到2052年将增长75倍,达到电力供应的26%。75倍的增长意味着年均增长9.4%,与全球1970~2004年的平均增长率相同。
中国的核工业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建立,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八十年代初中国核电开始起步,其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于1985年3月正式开工,1991年12月并网发电。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兴建的大亚湾核电站两台90万千瓦机组,于1987年8月开工建设,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九五”期间有4个核电项目8台机组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它们分别是:1996年6月开工建设的秦山二期核电站两台60万千瓦压水堆机组,1997年5月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两台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1998年6月开工建设的秦山三期核电站两台70万千瓦级重水堆机组,这三个项目均于2003年建成投产;于1999年10月开工建设的田湾核电站两台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则于2005年建成投产。自八十年代初核电起步以来,中国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前期准备工作、国产化、有关法规和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通过6个核电项目11台机组的建设,现已形成基本配套的核动力、核燃料科研开发工业体系;积累了科研、设计、建设、运行等一整套宝贵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齐全,具有相当实力的科研、设计和工程建设队伍,建立了一批大型实验台架,进行了大量科研攻关和设计研究。通过在建项目的实施,掌握了较多的设计资料,积累了大型核电站的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经验,国产化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初步形成了从铀矿地质勘查、铀矿采冶、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乏燃料后处理直至核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与国际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引进和开发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核燃料生产的几个主要环节上,实现了更新换代,不仅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中国核电更大发展的需求。此外,在核能技术开发方面,中国已在先进压水堆、快中子增殖堆、高温气冷堆和低温供热堆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
核聚变示意图
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发电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
(1)能量巨大。核聚变比核裂变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例如,铀-235的裂变反应,将0.1%的物质变成了能量;而氘的聚变反应,将近0.4%的物质变成了能量。 (2)资源丰富。重核裂变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铀,目前探明的储量仅够使用几十年;而轻核聚变使用的是海水中的氘,1升海水能提取30毫克氘,在聚变反应中能产生约等于300升汽油的能量,即“1升海水约等于300升汽油”,地球上海水中就有45万亿吨氘,足够人类使用数百亿年。而且地球上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锂可用来制造氚,足够人类在聚变能时代使用。因此受控核聚变的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4)可持续发展——世界上有比较丰富的核资源,核燃料有铀、钍氘、锂、硼等等。据估计,在世界上核裂变的主要燃料铀和钍的储量分别约为490万吨和275万吨。这些裂变燃料足可以用到聚变能时代。轻核聚变的燃料是氘和锂,1升海水能提取30毫克氘,地球上的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锂可用来制造氚,足够人类在聚变能时代使用。以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的水平来计算,地球上能够用于核聚变的氘和氚的数量,可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因此,有关能源专家认为,如果解决了核聚变技术,那么人类将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3)成本低廉。1千克氘的价格只为1千克浓缩铀的1/40。
(4)安全、无污染核。聚变不产生放射性污染物,万一发生事故,反应堆会自动冷却而停止反应,不会发生爆炸。
但是,实现核聚变的条件十分苛刻,为了使2个原子核聚变,必须使两个原子核的一方或双方有足够的能量,去克服彼此之间的静电斥力,满足这样的条件需要几千万甚至几亿摄氏度的高温。因此,核聚变技术还没有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核能 开发 利用 放射性 必要性
背景:进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而作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之一,能源在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不管是政治、经济活动;还是人类日常的生活方式都离不开对能源的依赖。但随着消费量不断的增加,地球化石原料(石油、天然气、煤)的使用年限越来越短以及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一项迫切和重要的任务。与传统能源相比,核能具有高能效、低污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对核能技术的应用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我国出台的“十一五”核电规划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将占全国发电量的4%,平均每年就要兴建一个相当于大亚湾核电站的核电站。作为主要核电能源,铀矿资源在我国湘、赣、粤等地区已被大量开采。此外,由于核武器等战略能源储备以及民用科研需要,开发越来越多的铀矿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对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核泄漏造成放射性污染,对世界来说又将是巨大的灾难。
核能技术的应用——核能发电
核能发电(nuclea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除沸水堆外,其他类型的动力堆都是以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给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沸水堆则是一回路的冷却剂通过堆心加热变成70个大气压左右的饱和蒸汽,经汽水分离并干燥后直接推动汽轮发电机。
其具体过程为: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利用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发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能效——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050吨优质煤,其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
(2)低污染——目前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仍处于绝对优势,但此种能源不仅燃烧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它燃烧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容易造成 "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逐年升高,造成气候异常,加速土地沙漠化过程,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与火电厂相比,核电站是非常清洁的能源,不排放这些有害物质也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007年10月初,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我国《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根据规划,在未来的13年中,我国将新增投产2300万千瓦核电站。到2008年,国家统一明确了鼓励核电发展的税收政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改善中国的能源供应结构,以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保护环境。同时,中国正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官方正计划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沿海核电发展,力争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达到百分之五以上。之前在核电规划中,核电比重为百分之四。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70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2020年约为4000万千瓦。到2050年,根据不同部门的估算,中国核电装机容 量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高方案为3.6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0%),中方案为2.4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低方案为1.2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0%)。
(3)经济性——核能具有巨大的能量。举例而言,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相当于每天8列火车,还要运走4000万吨灰渣。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耗铀含量为3%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每一磅铀的成本,约为20美元,换算成1千瓦发电经费是0.001美元左右,这和目前的传统发电成本比较,便宜许多;而且,由于核燃料的运输量小,所以核电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业区附近。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方便。以发电成本衡量(构成核能发电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基建投资费用、安全防护费用、核燃料费用,以及核电站退役处理费用),据美国1984年统计,核电成本为2.7美分/千瓦时,而燃煤的发电成本为3.2美分/千瓦时,燃油发电成本为6.9美分/千瓦时。
核裂变示意图
2.核聚变:在1938年发现铀核裂变的前5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聚变。都带正电的原子核间由于核力的作用既彼此吸引又互相排斥,当两个带正电的原子核互相接近时,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也越来越大。当两个原子核之间相距只有约3x10-12(万亿分之三)毫米时,它们之间的吸引力才会大干静电斥力,两个原子核也才可能聚合到一起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聚变。只有较轻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聚变,比如氢的同位素氘(dao)、氚(chuan)等。
核能技术:“核能”来源于保持在原子核中的一种非常强的作用力——核力。 核力和人们熟知的电磁力以及万有引力完全不同,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短程作用力。取得核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目前已达到实用阶段的核裂变方式,二是目前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的核聚变方式。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将它们进行化学分解,就能分出氢、氧、铀等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结合起来便形成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单位为分子。分子还可以分成原子,原子是代表元素的最小单位。原子由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围绕该原子核周围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