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合集下载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
气体动量定理:在一定时间内,容器内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冲力矢量的冲量等于单 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的动量的变化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推导过程:根据气体动量定理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通过数学推导得到气体压强公式。
动量定理的表述:动量的改变量等于作用力的冲量。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mΔv=FΔt
动量定理的应用:在物理学中,动量定理广泛应用于碰撞、爆炸、衰变等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问 题。
动量定理的推导过程
定义:动量定理描述了力的作用时间对物体动量的影响 推导过程: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冲量的定义,推导出动量定理的公式 应用范围:适用于任何惯性参考系中的质点或质点系 注意事项:在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力的作用时间对动量的影响
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的推导基于气 体动理论和热力 学的基本原理。
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表述为:
PV=nRT,其中 P表示压强,V 表示体积,n表 示摩尔数,R表 示气体常数,T
表示温度。
该方程描述了气 体在平衡态下的 压强、体积、温 度和摩尔数之间
的关系。
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是气体动理论 和热力学的重要 基础,对于理解 气体性质和行为 具有重要意义。
动量定理的应用
推导气体压强公 式
理想气体状态方 程的推导
碰撞问题中的动 量定理
弹性碰撞和非弹 性碰撞的区别
气体压强公式的推 导
气体压强的定义
气体压强是气体对容器壁产生的压力
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气体压强公式推导基于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引言研究气体的性质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应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的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释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宏观状态。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经典物理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

它描述了物体的动量如何随时间变化。

动量定理可以表示为以下的数学公式:动量定理动量定理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dp/dt 是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分子撞击与气体压强在气体中,气体分子以高速无规则地运动着。

当气体分子撞击容器壁时,它们对壁施加了压强。

我们通过应用动量定理,来推导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假设有一个面积为A 的平板,气体分子以速度v 垂直撞击平板,在时间dt 内,每个分子将传递一个动量变化量Δp = 2mv 给平板,其中 m 是分子的质量。

因此,平板受到的总动量变化量为Δp_total = N * (2mv),其中 N 是单位时间内撞击平板的分子数。

根据动量定理,总动量变化量等于施加在平板上的力乘以时间变化量dt。

因此,有:F * dt = Δp_total = N * (2mv)进一步简化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F = N * (2mv) / dt平均压强可以用力 F 除以面积 A 得到,即:P = F / A将以上两个公式结合起来:P = N * (2mv) / (dt * A)如果我们将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定义为分子的数密度 n,则 N = n * Av,其中 v 是分子的速度。

将其代入上式,得到:P = n * m * v * v / dt由于分子以高速运动,且运动方向是随机的,因此 v 的平方除以时间 dt 可以近似为 v_x * v_x / dt。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P = n * m * v_x * v_x注:本文中,v_x 指分子在与平板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

大物一刚体mvR R p L =•=圆周运动角动量 R 为半径mvd d p L =•= 非圆周运动,d 为参考点o 到p 点的垂直距离 φsin mvr L = 同上 φsin Fr Fd M== F对参考点的力矩F r M •= 力矩 dtdLM =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外力矩等于质点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常矢量L dt dL 0如果对于某一固定参考点,质点(系)所受的外力矩的矢量和为零,则此质点对于该参考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

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律∑∆=ii i r m I 2 刚体对给定转轴的转动惯量αI M = (刚体的合外力矩)刚体在外力矩M 的作用下所获得的角加速度a 与外合力矩的大小成正比,并于转动惯量I 成反比;这就是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v m dv r dm r I ρ22 转动惯量 (dv 为相应质元dm 的体积元,p 为体积元dv 处的密度) ωI L = 角动量 dtdLIa M == 物体所受对某给定轴的合外力矩等于物体对该轴的角动量的变化量 dL Mdt =冲量距0000ωωI I L L dL Mdt LL t t -=-==⎰⎰常量==ωI L二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0k kE E W W -=+内外质点系动能的增量等于所有外力的功和内力的功的代数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0k k E E W W W -=++非内保内外保守内力和不保守内力p p pE E E W ∆-=-=0保内系统中的保守内力的功等于系统势能的减少量)()(00p k p k E E E E W W +-+=+非内外p kE E E +=系统的动能k 和势能p 之和称为系统的机械能0E E W W -=+非内外质点系在运动过程中,他的机械能增量等于外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的总和(功能原理) 常量时,有、当非内外=+===p k E E E W W 00如果在一个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一小段时间内,外力对系统所作总功都为零,系统内部又没有非保守内力做功,则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系统的机械能不随时间改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大物一刚体mvR R p L =•=圆周运动角动量 R 为半径mvd d p L =•= 非圆周运动,d 为参考点o 到p 点的垂直距离 φsin mvr L = 同上φsin Fr Fd M == F 对参考点的力矩 F r M •= 力矩 dtdLM =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外力矩等于质点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常矢量L dt dL 0如果对于某一固定参考点,质点(系)所受的外力矩的矢量和为零,则此质点对于该参考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

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ii i r m I 2 刚体对给定转轴的转动惯量αI M = (刚体的合外力矩)刚体在外力矩M 的作用下所获得的角加速度a 与外合力矩的大小成正比,并于转动惯量I 成反比;这就是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vmdv r dm r I ρ22 转动惯量 (dv 为相应质元dm 的体积元,p 为体积元dv 处的密度)ωI L = 角动量 dtdLIa M == 物体所受对某给定轴的合外力矩等于物体对该轴的角动量的变化量 dL Mdt =冲量距000ωωI I L L dL Mdt LL tt -=-==⎰⎰常量==ωI L二保守力和非保守力k k E E W W -=+内外质点系动能的增量等于所有外力的功和内力的功的代数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k k E E W W W -=++非内保内外保守内力和不保守内力p p p E E E W ∆-=-=0保内系统中的保守内力的功等于系统势能的减少量)()(00p k p k E E E E W W +-+=+非内外p k E E E +=系统的动能k 和势能p 之和称为系统的机械能0E E W W -=+非内外质点系在运动过程中,他的机械能增量等于外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的总和(功能原理)常量时,有、当非内外=+===p k E E E W W 00如果在一个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一小段时间内,外力对系统所作总功都为零,系统内部又没有非保守内力做功,则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系统的机械能不随时间改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篇1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 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5. 动量定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等于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且总动量保持不变。

6. 功的原理: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7. 功率的公式: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即P=W/t。

η=Wu/Wt。

9. 压强的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即P=F/S。

10. 液体压强的公式:液体压强等于液体的密度乘g乘液体深度,即P=ρgh。

1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2.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二、热学部分1. 温度的公式:温度等于物体的热力学温度减去273.15K,即T=t-273.15K。

2. 内能的公式:内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加273.15K,即E=mcT。

3. 热量的公式:热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的变化量,即Q=mcΔT。

4. 比热容的公式:比热容等于热量除以质量再除以温度的变化量,即c=Q/mΔT。

η=Wu/Wt。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 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F=kQ1Q2/r^2。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BILsinθ,其中F为安培力,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强度,θ为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3. 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该面积内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磁通量的变化量除以时间,即E=-ΔΦ/Δt。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鲁科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鲁科版)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 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气体动理论基础

气体动理论基础

dt
dt
•dt时间内能遇到dA上旳分子数为:
ni ixdtdA
•这些分子在dt时间内对dA总旳冲量:
dIi niixdtdA(2mix )
dA x
•全部分子对器壁旳总冲量:
dI 1 2
2mni
2 ix
dAdt
i
dF
mni
2 ix
dA
i
i dt ix dt
4.理想气体旳压强公式 p dF dA
A
C
若 A 和 B、B 和 C 分别热平衡,
则 A 和 C 一定热平衡。
B
(热力学第零定律)
处于相互热平衡状态旳多种系统拥有某一 共同旳宏观物理性质
——温度 温标:温度旳数值表达措施。
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T t 273.15
8-3 温度旳统计解释
一、温度旳统计解释
pV m RT M
p 1 N RT n R T
p
mni
2 ix
m
ni
2 ix
i
i
2 x
ni 2ix
n
p
nm
2 x
平衡态下
x2
y2
z2123源自p 1 nm 23
t
1 m 2
2
分子旳平均平动动能
p
2 3
n
t
温度旳宏观定义:
表征物体旳冷热程度

A
绝热板
A、B 两体系互不影响

B
各自到达平衡态

A
导热板
A、B 两体系到达共同

B
旳热平衡状态
v 8kT 8RT 1.60 RT
m M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周忠华摘要:容器内气体压强的产生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撞击容器壁而使容器壁受到持续的压力,压强的大小就等于容器壁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我们可以选取一定时间内与容器壁某一面积发生碰撞的气体分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应用动量定理,求出容器壁对这些气体分子的弹力,从而求出气体压强。

得到气体的压强公式后,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推导出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关键词:动量定理、气体压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通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十二章气体的压强这一节内容,教材为解释气体压强的产生和大小是通过两个演示实验来完成的。

第一个实验是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充气不多的气球,然后用抽气机将罩内的空气逐渐抽离,抽气过程中可以看到气球体积不断膨胀,用这个实例说明气球内的气体确实对球皮产生了由内向外的压强;第二个演示实验是把大量的小滚珠均匀地倒在电子秤盘上,倾倒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滚珠对秤盘产生了持续的、均匀的压力,用这个实验来模拟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地撞击容器壁会产生压强。

这两个实验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学生看后基本上都能定性地感知气体压强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但这两个实验都偏重于直观印象,缺乏充分严密的数学推证,许多学生对教材如此解释压强感到过于简单,说两个实验都不能给出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数学公式。

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可以应用高中学生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对与容器壁发生碰撞的气体分子用动量定理,推导出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公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谈谈我的处理方法。

常温常压下的气体分子间隙很大,分子间距达到分子直径数量级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经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和与容器壁发生碰撞外,可近似认为气体分子不再受到其他任何作用力。

把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看作是完全弹性碰撞,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用动量定理计算出容器壁上被碰撞处的压力和压强。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平均速度 v =t△△r瞬时速度 v=lim 0△t →△t △r =dt dr1. 3速度v=dtds==→→lim lim△t 0△t △t△r 平均加速度a =△t△v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0△t →△t △v =dt dv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d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gy v at y gtv 22122 ⎪⎪⎩⎪⎪⎨⎧-=-=-=gyv v gt t v y gt v v 221202200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a v v av v y x sin cos 00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射程 X=g av 2sin 2射高Y=gav 22sin 20飞行时间y=xtga —ggx 2轨迹方程y=xtga —av gx2202cos 2 向心加速度 a=Rv 2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ωΦR dtd R dt ds v ===角速度 dtφωd =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 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推导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推导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推导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气体力学和热力学领域。

本文将对气体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通过数学分析和实验观察,详细说明其数学表达式和物理原理。

一、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在推导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气体分子运动的基本理论。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由大量微小的分子组成,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它们以高速无规则地做直线运动,且与容器壁碰撞产生弹性碰撞。

气体的压强就是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冲击力,即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碰撞的结果。

二、查理定律查理定律又称为气体体积定律,提供了气体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V₁ / T₁ = V₂ / T₂其中V₁表示初始状态下的体积,T₁表示初始状态下的温度;V₂表示末态下的体积,T₂表示末态下的温度。

该定律表明,在恒定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绝对温度成正比。

三、波义耳定律波义耳定律描述了气体体积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根据波义耳定律,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P₁ / V₁ = P₂ / V₂其中P₁表示初始状态下的压强,V₁表示初始状态下的体积;P₂表示末态下的压强,V₂表示末态下的体积。

可以看出,在恒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四、综合关系为了推导气体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波义耳定律和查理定律结合起来。

假设初始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₁、V₁和T₁,末态下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₂、V₂和T₂。

根据波义耳定律,有:P₁ / V₁ = P₂ / V₂(1)根据查理定律,有:V₁ / T₁ = V₂ / T₂(2)我们可以将式子(1)和(2)联立求解,消除中间变量,得到: P₁ / V₁ / T₁ = P₂ / V₂ / T₂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 表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考虑到摩尔数和气体常数在两个状态下保持不变,可以简化上述方程为:P₁ / T₁ = P₂ / T₂(3)结合式子(1)和(3),得到:P₁ / V₁ = P₂ / V₂ = P₁ / T₁ = P₂ / T₂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表达式。

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归纳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做的功。

5. 功的计算公式:功等于力乘以物体位移的大小与方向的余弦值。

6.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

7.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合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8. 弹簧弹力公式: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

9. 简谐振动周期公式:简谐振动的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幅有关。

二、热学部分1. 热量传递公式:热传导的热量与传热物质的热传导系数、传热面积、温度差和传热时间成正比。

2. 热平衡条件: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它们的温度相等。

3. 热膨胀公式:物体的线膨胀量与物体的长度、线膨胀系数和温度差成正比。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

5. 等温过程理想气体压强和体积关系: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6. 等压过程理想气体体积和温度关系:等压过程中,理想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成正比。

7. 等容过程理想气体压强和温度关系:等容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成正比。

8. 理想气体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绝对温度等于摄氏温度加上273.15。

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与法线的夹角满足一定的关系。

2. 薄透镜成像公式:薄透镜的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 球面镜成像公式:球面镜的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4.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5. 光的色散公式:光在介质中的折射角与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四、电磁学部分1. 电流强度计算公式:电流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压力与体积相关公式整理技巧

压力与体积相关公式整理技巧

压力与体积相关公式整理技巧压力与体积的关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研究气体行为时,了解压力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问题和做出预测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压力与体积相关公式的整理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研究压力与体积的关系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PV = nRT。

其中,P代表气体的压力,V代表气体的体积,n代表气体的物质量,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气体的温度。

2. 等温过程中的压力与体积关系在等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得到P1V1 = P2V2,即初态和终态压力与体积的乘积相等。

这个关系也被称为博意定律。

3. 等压过程中的体积与温度关系在等压过程中,气体的压力保持不变。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得到V1/T1 = V2/T2,即初态和终态体积与温度的比值相等。

这个关系也被称为查理定律。

4. 绝热过程中的压力与体积关系在绝热过程中,气体的热量不发生交换。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得到P1V1^γ = P2V2^γ,其中γ代表绝热指数,对于大多数气体来说,γ约等于1.4。

这个关系也被称为泊松定律。

5. 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用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来描述压力与体积的关系。

压缩系数β定义为β = -1/V * (∂V/∂P)|T,膨胀系数α定义为α = 1/V * (∂V/∂T)|P。

通过计算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我们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压力与体积关系。

总结:压力与体积相关公式的整理技巧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中的压力与体积关系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等温、等压和绝热过程中的压力与体积关系,我们可以解决各种与压力和体积相关的问题。

此外,压缩系数和膨胀系数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准确的数据。

希望本文介绍的整理技巧对于读者有所帮助,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注意:本文仅为压力与体积相关公式整理技巧的介绍,不涉及具体的例子和应用场景。

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与讨论--大学生毕业论文

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与讨论--大学生毕业论文

【标题】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与讨论【作者】段晓琴【关键词】理想气体范氏气体压强公式【指导老师】彭厚德【专业】物理学【正文】0前言压强是热学中描述气体性质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物理参量,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物理学家们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Clausius)在1857年发表的《论我们称之为热运动》论文中,研究了气体分子热运动,用统计的观点解释了气体的压强,他认为压强是大量分子碰撞器壁的结果。

他说:“由于分子的质量很小,以致每一次个别碰撞的作用都非常不明显的,但是在单位时间内,直至在所观察的最小面积元上的碰撞次数也非常之多,因此我们的感觉造成了虚假的印象,认为壁所获得的重量并不是一次次撞击,而是一种从内向外的恒力的影响。

这个力就是我们称之为压力的力”克劳修斯为了计算方便,常采用所有分子都以相同的速率运动的假设。

他说:“可以认为每一单独碰撞是按照弹性碰撞完成的,而且每一个分子都以相同的、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为不变的速度来运动的(更准确地说,是以均方根速率运动着,这个速率等于速率平方平均值的平方根)。

”“可以认为,在碰回后,平均说来,分子具有和它们在碰撞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动能。

”克劳修斯正是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来讨论问题的。

克劳修斯在这篇论文的附录中推导出前人得到过的著名压强公式。

P= (0—1)后来,随着理论物理的日趋成熟,许多物理学研究者又在克劳修斯建立的气体微观模型上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条件下推导了气体压强公式,但是对于各种推导过程的系统的总结及讨论却很少,于是本文就作了这一步工作。

1. 气体压强本质的定性解释我们都有在雨中打伞的经验,当稀疏的大雨点打到伞上时,我们感到伞上各处受力是不均匀的而且是不连续的;但当密集的雨点打到伞上时,就会感到雨伞受到一个均匀的、持续的压力。

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与此相似。

容器内存在着大量的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这些分子经常不断的碰撞器壁并互相碰撞,气体压强这一可观测的宏观量就是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的结果。

《应用物理》课件第2章

《应用物理》课件第2章

力为
Fi
Pi t
2mix 2L ix
mi2x
L
(2-5)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容器内有大量分子,这些分子不断地与A1面碰撞,因 而使A1面受到一个持续的作用力。把容器中N个分子对器壁 的作用都考虑进去,则A1面受到各个分子的平均冲力之和 为
F F1 F2 FN
N
Fi
m12x
L
m22x
L
m
2 Nx
统是天文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其它系统,也其涉及的现
象是力学的、电磁的、天体的或其它现象,只要与热运动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有关就应遵循热力学规律。然而,这种方法不能揭示宏观规 律的微观本质。所谓微观方法,也称分子运动理论方法或统 计力学方法,是指从系统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前提出发, 根据一些微观结构知识,把宏观性质视为微观粒子热运动的 统计平均效果,运用统计的方法,找出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关 系,确定宏观规律的本质。比较这两种研究方法可知,宏观 方法和微观方法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热运动性 质和规律,它们彼此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使热学成为联系
P
F S
1 L2
N L
m
2 x
nm
2 x
(2-9)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式中 n N 表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它也是统计平均值。
由于分子L速3 率的平方可表示为i2
2 ix
2 iy
2 iz
,所以,N
个分子的速率均方值为
N
N
N
N
2 i
2 ix
2 iy
2 iz
2 i1
N
i1 N
i1 N
i1 N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热力学理想气体过程的压强与体积关系

热力学理想气体过程的压强与体积关系

热力学理想气体过程的压强与体积关系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而理想气体过程则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理想气体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完全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在理想气体过程中,压强与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热力学理论中的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状态,它由三个主要参数构成:压强P、体积V和温度T。

这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示:PV = nRT其中,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是气体常数,T为温度。

这是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它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

在理想气体的过程中,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得到。

首先,我们先来看等温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恒定,即T=常数。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将其重写为:P1V1 = P2V2其中P1、V1表示气体的初态压强和体积,P2、V2表示气体的末态压强和体积。

从这个等式可以看出,在等温过程中,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等容过程。

在等容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保持恒定,即V=常数。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重写为:P1/P2 = T1/T2根据这个等式可以看出,在等容过程中,压强和温度成正比关系。

最后,我们来看等压过程。

在等压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保持恒定,即P=常数。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重写为:V1/V2 = T1/T2根据这个等式可以看出,在等压过程中,体积和温度成正比关系。

通过以上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理想气体过程中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等温过程中,压强和体积成反比,而在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中,压强和体积分别和温度成正比。

理解了这种关系,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理想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热力学的理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

通过对理想气体过程中压强与体积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体的性质和特点,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摘要:压强是热力学中描述平衡态下气体状态的一个重要力学参量。

从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出发,分析理想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采用合理的统计方法,推导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在推导的过程中,加强对统计概念及理想气体压强实质的认识。

关键词:理想气体;统计方法;压强公式。

1引言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其次在理想气体微观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理想气体对容器器壁的压强和理想气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最后根据理想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采用合理的统计方法推导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2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及其压强的产生原因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1857年提出了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即分子本身的线度比起分子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除碰撞的一瞬间外,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容器器壁之间都无相互作用;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容器器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的。

根据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我们可以把理想气体看为由大量分子所组成的热学系统,粒子可近似地看作质点。

理想气体施于容器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而理想气体内部的压强是垂直于截面方向的热运动动量交换所引起的.并且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认为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内的分子是均匀分布的,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几率是相等的,即具有混沌性。

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运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对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进行推导.3 推导理想气体对容器器壁的压强理想气体施于容器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在平衡态下,器壁上各处的压强相等,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器壁所受的冲量.设在任意形状的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为V,共含有N数个分子,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Vn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建立直角坐标系xyz,在垂直于x轴的器壁上任意取一N小块面积dA (图1),来计算它所受的压强。

图1一个速度分量为x v 的分子与容器器壁碰撞,容器器壁所受的冲量为x mv 2;dt 时间内,dA 面积上,速度分量在x x x dv v v +→之间能与容器器壁碰撞的分子数为()dAdt nv dv v f dN x x x ⋅=,这些分子对容器器壁的冲量为()dAdt nv dv v f mv dI x x x x ⋅⋅=2;dt 时间内,dA 面积上,速度分量在∞~0之间能与容器器壁碰撞的分子对容器器壁的冲量为()dAdt nv dv v f mv I x x x x ⋅⋅=⎰∞02 , (1)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kT mv x x e kT m v f 22122-⎪⎭⎫ ⎝⎛=π , (2)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容器器壁所受的冲量为dAdtI P = , (3) 速度平方的平均值mkT v 32= , (4) (1)(2)(3)(4)联立,解得εn v m n v nm P 3221323122=⎪⎭⎫ ⎝⎛== , (5) 4推导理想气体内部的压强因为理想气体内部的压强是垂直于截面方向的热运动动量交换所引起的,所以在平衡态下,X理想气体内部的压强等于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垂直于截面方向交换的热运动动量。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动量变化的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得到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F·Δt=m·Δv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Δt为力作用时间,m为物体质量,Δv 为物体速度的改变。

将动量定理应用于气体分子的碰撞过程,可以推导出气体压强的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首先考虑理想气体在一个封闭容器内的运动情况。

当气体分子与容器壁发生碰撞时,由于碰撞产生了冲量,即力在时间上的积分,这个冲量可以通过动量定理求得。

设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容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为N,每次碰撞后分子速度的改变量为Δv,容器壁的面积为A,于是单位时间内所有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冲量F·Δt可以表示为:F·Δt=N·Δv根据理想气体的特性,我们知道分子之间的碰撞具有完全弹性,即碰撞前后动能守恒。

因此,Δv与分子初始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v-(-v)=Δv化简得:Δv=2v将上式代入到F·Δt=N·Δv中,得到:F·Δt=2Nv如果将上式两边除以容器壁的面积A,即得到单位面积上的冲量P·Δt=(2Nv)/A式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由于单位时间内与容器壁发生碰撞的分子数N与单位时间内进出容器壁的分子数的差即为单位时间内分子的碰撞次数,所以可以将N视为单位时间内从左向右通过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即N = nAvx。

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V为分子的速度平均值,x为气体分子从左到右的平均自由程。

将N带入到上式中,可以得到P·Δt = 2nAvxv/A式中,nV表示单位体积内的速度总数,即动量总量,因此可以写成nV = mvx。

代入上式,化简得到:P·Δt = 2(mvx²)/A由于mv²/2为单位动量的动能,所以可以将(mvx²)看作单位动量的动能。

压强的气体公式

压强的气体公式

压强的气体公式1.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 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的。

- 假设一个边长为L的立方体容器,其中有N个质量为m的气体分子,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 考虑一个分子沿x轴方向与器壁的碰撞,根据动量定理FΔ t = Δ p。

分子与器壁碰撞一次动量改变量Δ p = 2mv_x(v_x为分子沿x轴方向的速度分量),分子在x方向相邻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Δ t=(2L)/(v_x),则一个分子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F_1=(Δ p)/(Δ t)=frac{mv_x^2}{L}。

- 容器内所有分子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F = ∑_i = 1^Nfrac{mv_ix^2}{L},由于¯v^2=¯v_x^2+¯v_y^2+¯v_z^2,且¯v_x^2=¯v_y^2=¯v_z^2,所以¯v_x^2=(1)/(3)¯v^2。

- 压强p=(F)/(S)(S = L^2为器壁面积),可得p=(1)/(3)nm¯v^2,又因为n=(N)/(V)(V = L^3为容器体积),且¯ε_k=(1)/(2)m¯v^2,所以p=(2)/(3)n¯ε_k。

这就是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其中n是分子数密度,¯ε_k是分子平均动能。

2. 克拉伯龙方程与压强的关系(人教版)- 克拉伯龙方程pV = 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摩尔气体常量R = 8.31J/(mol· K),T为热力学温度)。

- 由这个方程可以得到p=(nRT)/(V),它反映了压强与其他状态参量(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体积V和物质的量n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温度T成正比;在温度T和物质的量n不变时,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动量定理推导气体压强公式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周忠华
摘要:容器内气体压强的产生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撞击容器壁而使容器壁受到持续的压力,压强的大小就等于容器壁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我们可以选取一定时间内与容器壁某一面积发生碰撞的气体分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应用动量定理,求出容器壁对这些气体分子的弹力,从而求出气体压强。

得到气体的压强公式后,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推导出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关键词:动量定理、气体压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普通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十二章气体的压强这一节内容,教材为解释气体压强的产生和大小是通过两个演示实验来完成的。

第一个实验是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充气不多的气球,然后用抽气机将罩内的空气逐渐抽离,抽气过程中可以看到气球体积不断膨胀,用这个实例说明气球内的气体确实对球皮产生了由内向外的压强;第二个演示实验是把大量的小滚珠均匀地倒在电子秤盘上,倾倒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滚珠对秤盘产生了持续的、均匀的压力,用这个实验来模拟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地撞击容器壁会产生压强。

这两个实验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学生看后基本上都能定性地感知气体压强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但这两个实验都偏重于直观印象,缺乏充分严密的数学推证,许多学生对教材如此解释压强感到过于简单,说两个实验都不能给出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数学公式。

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可以应用高中学生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对与容器壁发生碰撞的气体分子用动量定理,推导出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公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谈谈我的处理方法。

常温常压下的气体分子间隙很大,分子间距达到分子直径数量级
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经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和与容器壁发生碰撞外,可近似认为气体分子不再受到其他任何作用力。

把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看作是完全弹性碰撞,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用动量定理计算出容器壁上被碰撞处的压力和压强。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假设有一个容积为V 的容器,容器内所装气体分子的总数为N,容器内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为n,其中n=N V
,每个气体分子质量为m,我们在这个容器的内壁附近作一个小的正立方体,见下图。

小立方体与容器内壁相接触的底面积为s,令小立方体的边长为l=v Δt,其中v 为气体分子平均速率,Δt 是我们所取的一小段考查的时间间隔。

小立方体内气体分子的总数为N ′, N ′=nsl=nsv Δt ,在Δt 内,这个小立方体内的气体分子有六分之一都将与接触面S 发生碰撞。

之所以只取六分之一,是因为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概率相等,而空间上存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位,任意一个时刻向某一方位运动的分子数即为总数的六分之一。

设容器壁上考查面s 对这些气体分子的作用力为F ,对这个小立方体中在Δt 的时间内与考查面s 发生碰撞的气体分子应用动量定理得:
'126
F t N mv ∆= ,其中2mv 为每个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碰撞后动量变化的大小,将压力F =ps 和'N = nsv Δt 代入上式得:
126
ps t nsv t mv ∆=∆⋅,消去左右两边的相同项s t ∆,得压强: p 2
13
nmv =
因为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为k E =
212
mv 所以容器壁上碰撞处的压强为p =22132n mv ⋅=23k nE 又因为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k E =kT , 所以压强p=23n kT ,其中n 为容器内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k 为与波尔兹曼常数有关的常量,T 为热力学温度。

从推导可知,在常温常压下,容器内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容器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 ,另一个是热力学温度T ,或者说分子平均动能k E 。

现在我们由气体压强公式推导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因为容器中单位体积内分子数n=
N V , 且气体压强p=23n kT 所以气体压强公示可写成 p=
23N V kT 上面的等式左右两边同乘于V 得到:
pV =23
Nk T ,再把等式两边同除于T 得: 23
pV Nk T ==恒量, 其中,N 为容器内气体分子的总数,k 为与玻尔兹曼常数有关的常量,取气体初末两个状态列等式,公式就可以写成:
112212
p V p V T T ==恒量, 这就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