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形_空间_肌理_平面构成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平面构成学习心得篇1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成,主要是对艺术思维的训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造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
如果教学得法,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利用直观有趣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平面构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它是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和构成形式构造成具有装饰美的画面。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直观的图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平面构成--基本要素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基本形,首先我充分利用了直观、有趣的图形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本形--是指一组重复或彼此有关连的图形中的基本单位。
点、线、面作为造型要素可以构成各种形态的基本形,方形和圆形这两种最原始的形,它们可以变化出矩形、梯形、椭圆形、月牙形等甚至更复杂的图形。
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能让学生顺利进入本课学习,我准备了一些硬纸片剪成的方形和圆形这两种基本图形,然后在投影仪上演示,当方形和圆形出现在投影屏幕上时,学生并未意识到其它图形的存在,但当我把方形、圆形或折叠、或相加的图形出现在投影屏幕上,经过两三个图形后,学生潜意识中已有的基本图形开始联想起来,有的说可以这么加,成什么形,有的说可以那么减,成什么形,还有的说可以先加后减,成什么形等等。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些基本形都是他们知道的,只不过没想到这些形都是由方形和圆形演变出来的。
他们觉得基本形的构成有点类似于孩童时代的拼图游戏,童心未灭的中学生只要觉得有趣的事便是他们想做的事。
平面构成思想总结与感悟
平面构成思想总结与感悟平面构成思想是指在绘画、设计、摄影等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平面空间的组织、布局、结构等方面的考虑与处理,来达到艺术表达的目的。
平面构成思想既关注整体的平衡与和谐,又注重局部的张力和表现力。
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对平面构成思想有了一些总结和感悟。
首先,平面构成思想需要注重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无论是画面还是设计作品,在构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元素的分布、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引导等因素,确保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具体来说,就是要避免重心过于偏向一侧、元素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等不平衡的情况。
在实践中,我会尽量通过平衡的色彩搭配、对称或者是夹角构图等手法来达到整体的平衡。
其次,平面构成思想需要关注局部的张力和表现力。
一个平面构成完美的作品除了整体的平衡外,还需要有一些突出的局部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这就涉及到在整体框架中有选择性地加强或减弱某些元素,通过形状、色彩、纹理等的对比来产生视觉上的张力。
在我的实践中,我常常会通过突出元素的大小、颜色饱和度、线条的粗细等方面来营造局部的张力和表现力。
此外,平面构成思想还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完善。
一个作品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
即使是最好的构图,如果在细节上出现瑕疵,也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在我的实践中,我会细致入微地处理每一个部分,比如线条的连接是否流畅、色彩过渡是否自然、形状是否精准等等,力求将作品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最后,平面构成思想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积累。
构图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掌握和运用自如。
通过多观察、多模仿、多练习,我才能逐渐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技巧和规律。
同时,也要善于总结和反思,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构图能力。
总的来说,平面构成思想是一种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具。
通过对整体平衡和局部张力的处理,以及对细节的精细把控,可以使作品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达。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现状与对策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三大构成”教学现状与对策三大构成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在我国设计专业领域中经历很长发展阶段的教学内容。
由于建筑装饰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基本上都被“三大构成”所囊括,因此“三大构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建筑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一)基本概念“三大构成”主要是指一种造型类的概念手段,其基本的作用是通过学习能够将具有不同形态的很多不同的单元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新的事物单元。
因此我们将针对三大构成的组成元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1.平面构成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以二度空间为主的事物,以及其在空间中的结构变化。
这里所提到的立体空间仅仅是由于不同图像的構成对于人们视觉造成的不同的引导进而形成的幻觉空间。
在建筑设计专业中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二度空间内使用轮廓线来实现图像与地之间的划分,从而可以将图像准确、形象的描绘出来。
其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们能够探求二维空间内所产生的视觉规律、骨骼组织等不同的规律要素。
并形成相对严谨且律动的装饰性的构图思维习惯。
2.色彩构成人们在生活中由于不同的视觉体验,因此会对不同的色彩知觉产生对应的思维定式。
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形成更多的色彩类型和表现手法,从而带给人们更多的视觉观感,并潜移默化的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色彩的构成作用就是将人们的思维定式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分析让学生们了解色彩构成的知识内容,同时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色彩知识,并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的建筑设计之中。
3.立体构成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在立体形态下,不同材料所能够表现出的造型的一门学科。
立体构成的过程,也是在不同材料的结合下依照美学的原则进行重新搭配的过程,其主要构成因素包括物体的点、线、面以及色彩和所占据的空间要素等内容。
(二)教学现状在建筑装饰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需要将二维的画面转化成抽象性的艺术性概念化的视觉语言,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因此学生们感受到的转化难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更多的学生认为这是一门比较难懂的课程。
关于平面构成教学的思考
文 章 编 号 :6 3— 4 X(00)一 5一 11— l 17 0 7 2 1 0 O 2 0
关 于 平 面构 成 教学 的 思考
吕 江
( 北京服装学 院, 京 100 ) 北 0 0 0
摘 要 : 实践 出发 , 从 根据教 学实践 中所暴露 出的平面构成课教 学 问题进行 阐述 , 剖析过去相 关课 程教 学和 现在 因各 种因素的变化 而导致 的学科 更新 和深化 , 重在把握教 学实质 , 努力探 索更为适应 当下 艺术与设计 高等教育的课程 内容
要求 , 也似乎低估 了当下孩 子们 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 还有他们 的信 息采集渠 道和能力 。这是一种延续 十数年 的基础惯用教学模
式, 已不能满足今天那些发展更快更先进 的老牌艺术和设计 院校的教学需要 , 用这样 的教学模式和观念无法在这些院校里满足 学生的需要 , 更是无法显示 出这些 院校的教学力量与实力。 在 日益 激烈 的市场化的竞争格局里 , 这些 老牌 院校 必须要为维持其应 有地位 而不 断调整和 开发新 的教学 内容与模式 。能 够录取 到这些 院校的学生应具备承受更为复杂和先进 的, 为注重实际基础 内容的教学改革过程与成果。在这种要求下 , 更 校方
立体构成中抽象构成的教学思考
立体构成中抽象构成的教学思考提高学生创造独特新颖的抽象立体形象的能力,是立体构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
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设法有效正确地解决学生作品存在缺乏美感的问题,使学生习作出现新的面貌,使其更具艺术性、时代性。
标签:立体构成抽象立体构成;教学改革;形式美感立体构成的学习对学生作为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在藝术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它的训练过程讲究眼睛(观察)、头脑(理解、构思)和手(表现)协调并用,根据不同的视觉形态元素、成型材料、构造方式和造型法则,展开对立体构成的学习与探讨,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了解立体空间的形态美和创造美的规律有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不同届学生的立体构成习作中发现,内容重复、技法相同、形态近似、造型陈旧的情况比较普遍。
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设法有效正确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习作出现新的面貌,使其更具艺术性、时代性。
1、抽象对于立体形态的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作为艺术设计基础之一的立体构成,是培养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意识,研究和探讨在三维空间中如何用立体造型要素和语言,按照形式美的原理创造出富有个性和审美价值的立体空间形态的学科。
通过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掌握立体造型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技法,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
立体构成由于自身的构成性,因而具有极强的理性特征,运用分解、组合、重复、旋转、变化等方法加以体现,突显出物体的特征部分,弱化次要部分,抽象立体使人一看还是能看出做的是什么物体的造型。
所谓分解就是将一个完整的造型对象分解为若干个基本造型要素,实际上是将形态还原到原始的基本状态;组合则是直接将最基本的造型要素按照立体造型原理重新组合成新的形态的设计;重复和旋转是点、线、面、体、块在立体构成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手法,也是能经常出现意象不到的美感;变化是艺术的共性变成了个性,也是立体构成作品具有节奏与变化,增加了作品的视觉性与审美性。
平面构成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随着 社会 的不断发展 与进 步 , 师也 需要随 着 时代 的步伐 教
而不 断地更新观 念 , 受新 的科技手段 , 接 服务 于教 学实践。设计 的本质是创造 , 要鼓励 学生积极 、 主动地去开发新 的工具和表现 手法 。任何现成 的和 能在 画面上产 生形态轨迹 的物件 , 可 以 都 成为练 习的工具 。对待 创作应 采取 一种开放 的态度 , 表现 手段
行充分 的交流 , 以融洽 的师生关 系为基础 , 活跃课 堂教 学 气氛 ,
这 样 学 生才会 有轻松 、 悦的 心理 环境 , 而提 高 学 习的积极 愉 从
性 , 学乐 学。 好
间经 过启 发后 , 还会 产生 一些新 问题 , 时再 向教 师提 问, 生 这 产
的问题 才有深度 和广度 , 对 学生本人 和其他 学生都 是一个 学 这
也不必局 限于手绘 上 , 以结合复 印机 、 可 扫描仪 、 数码相机 、 电脑 等辅助设计 , 这有别 于传 统意义上 的工具使 用 , 取决 于实际 的创 作需求 。教 师在 传授平 面构成 理论 的 同时, 也可加 入计 算机辅
助设计 的教 学内容 , 结合 电脑教学 示范, 在构 思阶段让 学生用铅 笔、 钢笔等 工具绘 制草 图, 再用 电脑加 工完善并 最终成 图, 这将
论 加 以综合运用 , 引入 现代设计 的理念 去指导设计 , 学生尽 并 使
快建 立设计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
一
、
平 面构 成教 学 的现状 分析
1学生设计基础薄 弱 . 平 面构成 的 目的在 于培养 学生对 图形的抽象理解 与创作能 力, 而平 面构成课程 一般是在 大一开设 , 学生在此 之前 只学 习过
平面构成的概念教学反思
平面构成的概念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平面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常在初中阶段,学生会学习到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包括点、直线、线段和角度等概念。
而在高中阶段,学生会进一步学习到平面构成的相关定理和推论,如平面几何中的各种定理和公式等。
然而,平面构成的教学常常被认为是相对困难的,因此需要一些反思和改进。
首先,平面构成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够直观。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平面构成概念的理解和感知,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例子或者实际应用来引导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例如,可以利用物体的投影、航海定位等实际应用来说明平面构成的相关概念,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平面构成的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平面构成中的许多定理和公式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才能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另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和深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知识。
另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板书、实验、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最后,平面构成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平面构成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知识体系和方法理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平面构成实践心得体会
在平面构成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我对平面构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平面构成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视觉元素在平面上的组合与搭配的艺术。
在平面构成实践中,我学习了以下基本原理:1. 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平面构成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通过对比,可以使视觉元素更加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调和,可以使视觉元素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
2. 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平面构成中的动态美感。
通过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可以使视觉元素产生韵律感,增强视觉冲击力。
3. 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平面构成中的协调性原则。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可以使视觉元素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美。
4. 重复与秩序:重复与秩序是平面构成中的统一性原则。
通过重复相同的视觉元素,可以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统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空间与层次:空间与层次是平面构成中的深度感原则。
通过合理安排视觉元素的空间位置,可以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产生深度效果。
二、平面构成实践中的体会1.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在平面构成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2. 创意思维的培养:平面构成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进行设计。
通过不断尝试、调整,我发现创意思维在平面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平面构成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美术、设计、心理学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意识到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拓宽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4. 持续学习与进步:平面构成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念、技巧层出不穷。
在实践过程中,我认识到持续学习与进步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平面构成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大构成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大构成学习心得篇一: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三大构成课程的包括什么?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附作品)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简介及大纲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各类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低年级学生所开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
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定的。
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
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
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
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化的变幻之中。
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平面构成教学反思
平面构成教学反思前言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曾多次承担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旨在对我的平面构成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平面构成教学。
教学目标在进行平面构成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我认为,平面构成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方面:•掌握平面构成基本概念,如形状、颜色、线条等;•理解不同平面构成技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能够运用平面构成技法进行设计创作;•培养对平面构成的审美情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针对平面构成的教学,我尝试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课堂讲解是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部分。
通过课堂讲解,教师可以传递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技法要点等,使学生对平面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PPT、黑板板书、示范作品展示等。
其中,示范作品展示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展示更好地理解平面构成的应用。
支持实践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将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
因此,在平面构成教学中,支持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开展小组讨论和练习;•分阶段进行平面构成作品的创作;•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支持,如教室内的绘画工具和软件等。
通过支持实践,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消化和理解课堂上所得到的信息。
在平面构成教学中,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构成的应用。
我通常会选择一些经典的平面构成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平面构成技法的应用,同时可以培养其对美学和审美思考的能力。
评价与反思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也包括对学生个体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和促进。
评价和反思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平面构成学习心得通过平面构成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激发同学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同学的创新意识,从而培育和提高其创新才能。
下面是第一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平面构成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篇1 最近看了一本《平面构成设计》的书,刚刚看过一半,就被里面所讲的完全吸引了,原来设计美是有标准的,看似胡乱堆砌的造型与构图,完全是按美的形式规律完成的,这才晃然大悟以前自已所谓的设计是在作什么!把我这几天所了解到的作个总结,来初步的探究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
它主要是研究在二维空间内如何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新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美的形式规律,并依据美的形式法那么创新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从中培育基本的造型才能和设计的审美才能。
可以看出平面设计是一门学问,有肯定的标准和规律。
了解和熟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的驾驭平面设计,作出好的作品。
平面构成首先培育二维空间的造型才能,它是平面表现的重要基本才能。
通过对形态的组织和再创新从而熟识和把握设计的基本技法及其形式原理。
学识与技术对于造型是重要的,但假如没有经过亲身的体验,通常也不会形成有机的学问,从而机敏运用于设计之上。
另外,通过形态的几种不同语言,培育对形式的感受力和对美敏锐的感悟力;培育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家来说最重要的“创新力”。
平面构成的终级目标即在于创新力的培育。
作为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创新力,规律和标准必竟都是死的。
平面构成是依据形式美的基本原那么,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新。
具体要求如下:构图的完整和奇妙黑白灰关系的相对平衡结构的严谨和丰富造型语言的多样化心情感情的表达看到这大至了解了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具体的平面构成的要素与形式美的规律以及平面构成的形式还没有看到,以后会把这些体会写出来。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篇2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依据肯定的规章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艺术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反思
艺术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反思
艺术平面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艺术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反思:
1. 教学内容需要更加系统化:目前的教学内容相对较为零散,需要进一步系统化,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注重实践操作:平面构成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技能和方法,因此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平面构成课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需要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因此,需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课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平面构成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5.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艺术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注重实践操作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未来的设计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面构成》教学反思
《平面构成》教学反思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的基础,也是立体构成的基础,它重点研究在二维空间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运用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组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新形态。
学习构成的目的是培养灵活的设计构思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专业设计打好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对于八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因此首先选择了“圆”作为基本元素进行学习尝试,在这一课时,先设置了一个小游戏:圆点的位置变化,让学生们感受下落感(悬空)、稳定感(上下左右作用力一样)、安定感(没有地方可掉),进而让学生感受同样的图形,当位置发生变化时,圆点给与人的不同画面感和心理感受。
然后,从“直线"、“曲线”的角度,认识,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认识美术基本元素“点”与“线"的关系.然后出示生活中的“点”:衣服、写字、为期、人民大会堂的红灯笼、药丸等,再出示一系列与“点”有关的设计作品,渗透“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的相关知识,最后再作业阶段,对作业步骤、作业形式进行详细的界定,这样孩子们的设计过程也变得非常容易了..在进入“平面构成”内容的授课过程时,就选择了平面构成的“骨架”进行讲授,引入“透视"的元素让孩子们更为直观的理解。
先选择了生活中的一组图片进行赏析:整齐排列的公共座椅、候机大厅的屋顶横梁、延伸向远方的铁轨、08奥运会开幕式演员方阵等,在这些照片中寻找透视,感受不同的排列形成的美感。
在此基础上,了解平面构成的“骨架",即排列规律。
平面构成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平面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规律和表现形式。
通过平面构成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观、设计观和创新思维,为今后的艺术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提高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表现形式,提高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和团队精神。
三、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色彩、肌理等。
2.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对称、对比、节奏、平衡等。
3. 平面构成的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设计作品,总结设计规律。
4. 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平面设计实践。
5. 设计软件操作: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
四、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教学: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设计规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完成设计项目,教师现场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评价。
五、平面构成实践教学的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设计作品的质量,包括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和表现,给予客观评价。
六、结论平面构成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重要途径。
抽象形_空间_肌理_平面构成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 2005年 第 4 期
具有一般性和象征意义时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 要从自己的概念里提取 本质, 必须要有敏锐的感性能力 , 这在平面构成的训练中成为思考的必经阶段。 (二 )空间。空间 , 是各种事物活动的 ! 环境 ∀。任何视觉形象都有它特定的空间 , 没有空间或空间 不足, 都会使人感到窒息。在设计造形、 构图、 设色的虚实关系中, 空间往往是一种虚象的处理。画面的 意境, 是空间感觉所造成的气氛和事物活动所产生的含意及情调 , 没有空间, 这些感觉都会消失。平面 构成的空间 , 是立体形态的二次元空间表现, 是一种暗示的空间, 这种错觉用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暗示 真实性。在设计教学中, 对空间的感悟显得尤为重要。空间感在许多设计中就是体量感和层次感, 这种 量的秩序、 形的秩序本身就具备空间效应。它不仅仅是在平面上、 色彩上、 还是在半立体上、 纯立体上, 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去体会、 去启发学生的多维空间想象, 使画面产生深度及层次感。平面构成 中立体感的表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 阴影。阴影的区分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觉和物体的凹凸感。
抽象形_空间_肌理_平面构成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教学档案 Teaching Archive92总第205期 2010 05内容摘要:传统剪纸纹样具有鲜明的中国农耕文明的审美韵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和意趣。
本文仅从传统剪纸纹样的图形平面化、表意性以及装饰化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把传统的人文理念和审美意趣融进现代平面构成的教学活动之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剪纸纹样、平面构成、平面化、表意、装饰传统剪纸纹样在平面构成教学中的应用魏郑清 Wei Zhengqing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Paper Cut-out in the Education of Planar Composition传统剪纸纹样是农耕文明造就的一种图形艺术,是被民俗生活文化化了的一个产物,这种古风犹存的、最民间化的图形艺术,蕴涵着许多现代平面构成设计的理念和艺术特征。
将传统剪纸纹样置于现代平面构成教学理念之中,其呈现的图形意义并不缺乏现代设计语感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力。
而在平面构成的教学活动中,对传统剪纸纹样独特的图形平面化特点、独特的图形表意性特点以及丰富的图像装饰化特点进行研究和借鉴,可以发掘出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图形语境。
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探索,谈谈对传统剪纸纹样的拓展应用。
一、剪纸纹样的图形平面化特点在平面构成教学中的应用在传统剪纸纹样的图形平面化中,民间艺人依据对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去突破客观现象的表层真实,用以重建美好的现实,重构理想化的、直觉臆断的审美图像。
即剪纸纹样的夸张变形与不夸张变形是一回事,信手剪来,直接反映表象掩盖下的主观自然和一切客观必然。
比如在剪纸纹样上呈现出一张侧面的脸上存在着两只正面的眼睛和一张正面的嘴,在一棵树上同时剪出嫩叶、花朵和果实的纹样等。
再如,纹样呈现出被墙体遮挡在屋内的生活情景,剪出孕育在母虎腹内的幼仔形态等。
在这些纹样里,对于视觉不可能直接观看到的现象,都由主观经验来推断展示:既剪看到的,也剪看不到的;既剪表层的,也剪深层的。
抽象空间建构教案大班反思
抽象空间建构教案大班反思在进行抽象空间建构教学时,我认为自己做得较好的是:1.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包括观察、模仿、创造等,旨在培养学生对抽象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通过选取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学习动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一些艺术作品,如画作和建筑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抽象空间的美丽与无限可能性。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1.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抽象空间的概念和意义不是很理解,导致他们难以参与到活动中来。
下次教学时,可以通过更多的讲解和示范来使学生对抽象空间形成更深入的认识。
2.活动设计中一些环节的设置可能存在过于简单或复杂的问题。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难度太低则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难度太高则可能导致他们放弃参与。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度调整难度。
3.学生合作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够合理,导致有些学生参与度较低。
在下次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灵活的小组划分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出对创造性活动的天赋,但教学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引导。
在下次教学时,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抽象空间建构的教学反思,我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效果。
通过更系统的讲解和演示,适度调整活动难度,合理组织学生的合作活动,以及个别指导优秀学生,将会在下次教学中采取这些方式。
通过持续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教学效果会有所提高,学生对抽象空间建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艺术的技巧,通过在平面上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和统一感。
在学习这一技巧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1. 线条与形状的运用非常重要。
线条和形状是构成平面作品的基本元素。
合理运用线条和形状的方向、长度和位置等可以有效地构建平面作品的结构和层次感。
2. 色彩和色彩对比的运用也是重要的技巧。
色彩可以增加平面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平面构成中,色彩的选择和对比要考虑到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3. 遵循平面构成的规律和原则。
平面构成有一些通用的规律和原则,如对称、重复、对比和层次等。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使作品更加稳定和有序。
4. 实践是提升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平面构成的技巧和运用。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同的构图和创作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和参考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
5. 多样性和创新是推动平面构成的力量。
在学习平面构成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新的构图和表现方式,同时也要保持独特性和个人风格。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我深刻意识到构图和视觉表达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升艺术作品的观赏价值,还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同时,平面构成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运用平面构成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思路方法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益, 真正地从思维上、 制作上、 处理技法上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 , 经 过多年的教学总结,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本形。基本形是平面构成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在平面设计中 , 它由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 组成, 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 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 , 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 组合、 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1 、 基本形的组合关系。在构成中 , 由于基本形的组合, 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种关系主 要有以下几种: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 2005年 第 4 期
抽象形、 空间、 肌理
平面构成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杨 萍
563002)
*
( 遵义师范学院 美术系 , 贵州 遵义
摘
要 : 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 , 笔者总结了学生容易忽略的几个方 面的构想 , 并针对 问题分 析阐述了 如何抓 住平面 抽象 形 、 空间 、 肌理 , 结合教学实践从思维上 、 制作上 、 处理技法上提出了解决 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6769( 2005) 04- 0078- 04
收稿日期 : 2005- 05- 15 作者简介 : 杨萍 ( 1970- ), 女 , 贵州遵义人 ,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 , 研究方向 : 工艺设计 。
*
# 78#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 2005年 第 4 期
二、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 学生比较容易忽略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想: (一 ) 运用抽象形。学习的初期, 学生习惯运用具象形 , 只能从表面上理解阶段训练的要求, 受具象 形和自身思维定式的局限和束缚, 导致思维常常呈现一些僵化、 死板、 简单、 单一的思维模式, 限制了想 象力, 由于具象形增加了更多的视觉因素 , 减弱了对造型元素的敏锐感, 以致于完成的作业显得空洞乏 力 , 缺乏应有的天真与活力 , 不能较有新意地反映主题。 (二 )空间感的意识。具象形在平面上的反映 , 习惯运用平面的处理方法, 没有从空间的角度去理 解 , 自然就想不到基本形可以是一个立体的对象 , 也就缺少了丰富的空间表现。 (三 ) 基本形的肌理表现。视觉肌理是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 , 一般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手触摸的 肌理。在初涉平面构成这个阶段时, 注意力常集中在确定基本形以及骨格的安排上, 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考虑到基本形的肌理因素 , 在对对象的视觉肌理表达方面也就缺少了应有的处理技巧和深度, 从而使作 业在反映内涵上显得单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 2005年 第 4 期
具有一般性和象征意义时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 要从自己的概念里提取 本质, 必须要有敏锐的感性能力 , 这在平面构成的训练中成为思考的必经阶段。 (二 )空间。空间 , 是各种事物活动的 ! 环境 ∀。任何视觉形象都有它特定的空间 , 没有空间或空间 不足, 都会使人感到窒息。在设计造形、 构图、 设色的虚实关系中, 空间往往是一种虚象的处理。画面的 意境, 是空间感觉所造成的气氛和事物活动所产生的含意及情调 , 没有空间, 这些感觉都会消失。平面 构成的空间 , 是立体形态的二次元空间表现, 是一种暗示的空间, 这种错觉用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暗示 真实性。在设计教学中, 对空间的感悟显得尤为重要。空间感在许多设计中就是体量感和层次感, 这种 量的秩序、 形的秩序本身就具备空间效应。它不仅仅是在平面上、 色彩上、 还是在半立体上、 纯立体上, 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去体会、 去启发学生的多维空间想象, 使画面产生深度及层次感。平面构成 中立体感的表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 阴影。阴影的区分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觉和物体的凹凸感。
[ 1]
( 1) 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 有一定距离。 ( 2) 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 3) 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 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 4) 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 , 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 5) 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 6) 减去。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 , 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 7) 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 , 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 8) 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 , 变为一体。 2 、 基本形的排列原则有以下几种 : ( 1) 基本形线状的排列。排列向横向发展 , 发展成为线状图形, 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水平方向或 斜线方向发展。 ( 2) 面状排列。基本形以二次方向排列, 构成面状图形。 ( 3) 环状排列。把基本形线状的排列发展成为曲线, 使两端连接。 ( 4) 放射状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 , 造成放射图形。 ( 5) 对称排列 : 基本形左右对称排列, 排列规律、 整齐。 在确定基本形时 , 要求学生最好采用抽象形来组织画面。所谓抽象形是指不具客观意义的形象 , 纯 粹以几何观念, 运用基本线形而创造的形象。运用抽象形, 可以排除诸多视觉因素, 使构成思维趋向单 纯化; 我们把一切图形分解为点、 线及三角、 圆、 正方及其近似的变形 , 进而又以基本形的分割、 排列、 重 组、 基本形的两两组合在诸多变化中 ( 比如基本形的反复、 变向 ) 发现新的图形。所谓抽象 , 就是从各种 事物中抽取出来的、 反映其特点和性质的、 象征性的东西; ! 抽象是将一切可见形象感知、 确定和发展为 # 79#
构成的关键
关键词 : 抽象形 ; 空间 ; 肌理 中图分类号 : J06
The A bstract For m, Space , Skin Texture YANG P ing
the Con sideration D uring th e
Teach ing P ractices abou t th e F lat Surface Constitutions (A rt D epart m ent , Zuny i N or m al College, Zuny i 563002 , China )
[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 疏密。细小的形象或线条的疏密变化 , 点和线的疏密也可表现立体感。 3 . 大小。大小相同的东西 , 由于远近不同产生大小的感觉, 近大远小。在平面上一样 , 面积大的我 们感觉近, 面积小的觉得远。 4 . 向一点集中的形态。向一点集中的线群和点群不仅在画面上造成疏密或浓淡, 同时因为多半连 带具有透视图法的暗示作用, 所以造成了强烈远近感的幻像。 5 . 放射状线条。由于具有类似透视图法的造形效果, 所以适于作立体感或远近感等的三次元表 现。 6 . 包络线。直线群逐一改变角度, 同时又逐一错开地相交时 , 便形成了包络线 , 它可以表现强烈的 曲面感。 7 . 重叠。紧接在一个形状后方如有另一个形状的话, 两图之间就会产生前后关系, 产生空间感。 8 . 方向改变的平行线。平形线在某处被折曲以后 , 再恢复直线 ( 平行线 ) 或变成曲线, 会产生凹凸 之感, 出现三次元的幻象。 9 . 格子的歪曲。把格子直线的一部分予以折曲, 使单位形产生变形; 使用斜线增加格子的厚度; 把 格子的一部分改成曲线, 产生膨胀感 ; 用斜投影图法表现立方体; 由长的斜线破坏格子。 10. 透明感的表现。两个物体不能由于重叠而遮住彼此 , 互相之间要有一种透过玻璃而看到对方 时的感觉。 11. 形态矛盾表现空间感。利用视觉差异创造新空间, 即违反正常空间观念的不同形态的组合, 便 可产生似是而非的矛盾的空间印象, 新的形态与观念也随之产生了。 12. 互借互生的形态产生空间感。共用形象是新的空间感受的一种特殊构造方式。物象间利用它 们的相似形、 互借互生、 融入对方的形象结构中 , 相互成为对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形成两形或多形共用 的有机整体。 在进行阶段训练时, 学生应树立空间的概念。首先是基本形的空间感, 也就是说基本形要呈现一种 空间立体感 , 这样在基本形的创造方面就有了更多的变化 , 而且可以使基本形更具有活力; 其次是在基 本形的构成上也要具有空间感 , 运用以上列出的方法, 可使基本形的构成呈现出强烈的三次元空间的幻 像。 皮肤; ! 理 ∀ 纹理、 质感、 质地。不同的质有 (三 )肌理。肌理 , 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 肌 ∀ 不同的物质属性 , 因而也就有其不同的肌理形态, 例如干和湿、 平滑和粗糙、 光亮和不光亮、 软和硬等等, 这些肌理形态, 会使人产生多种感觉。例如, 有的物体表面给人的感觉是柔软的 , 有的则是粗硬的, 还有 的则是细腻的。 1 . 肌理的分类。肌理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视觉肌理是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 一般是 用眼睛看而不是用手触摸的肌理; 触觉肌理是用手抚摸有凹凸感觉的肌理。光滑的肌理能给人以细腻、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