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碳酸盐岩

合集下载

沉积学 第六章 碳酸盐岩资料

沉积学 第六章  碳酸盐岩资料

六、孔隙 碳酸盐岩的孔隙形成特征和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碳酸盐岩的矿物成 分、结构和形成条件、同时碳酸盐岩孔隙也与成岩作用环境和后期改造有重 要关系。前者主要是指原生孔隙,而后者则指次生孔隙。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 一、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构造占主导地位的成因说是压溶说。它的理论是:在压力作用下, 颗粒接触的化学势(溶度积常数)升高,造成溶液中离子活化度的增大,形 成浓度梯度,于是溶质离子就从浓度高的接触处扩散到浓度低的溶液所占据 的孔隙中去,并使 CaCO3 沉淀在未应变的颗粒表面上。溶质的扩散速度是缓 慢的,所以主要是通过溶解面进行,并为流动的液体所大量搬运。溶质迁移 有二种方式,一是沿缝合线或从平行于线应力轴的面迁移,二是向缝合线周 围的围岩中扩散。因此,造成缝合线周围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降低。 二、帐篷构造 这是一种碳酸盐潮坪环境形成的脊型背斜构造。这种构造具有柱状裂隙 和极大的干裂状 多角形断面,略呈不谐和的褶皱和类似尖顶状的褶皱或倒转岩层。此外, 还有受压变低的 V 字形裂缝和伴生有角砾岩层的出现。 三、鸟眼构造 鸟眼孔或雪花状、窗格状构造,主要产出于低能条件下所形成的泥晶、 团粒、藻团粒等沉积碳酸盐纹层中。 四、叠层石构造 叠层石构造也称叠层构造或叠层藻构造,简称叠层石。叠层石由两种基 本层组成:(1)富藻纹层,又称暗层,藻类组分含量多,有机质高,碳酸 盐沉积物少,故色暗;(2)富碳酸盐纹层,又称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 有机质少,故色浅。这两种基本层交互出现,即成叠层石构造。 五、示顶底构造 在碳酸盐岩的孔隙中,如在鸟眼孔隙、生物体腔孔隙以及其他孔隙中, 常见两种不同特征的充填物。在孔隙底部或下部主要为泥晶或粉晶方解石,
此外,邓哈姆还分出两类特殊的石灰岩类型,即粘结岩和结晶碳酸盐岩。 3、曾允孚的分类 曾允孚等(1980)提出的分类方案为一结构—成因分类,在国内有一定 的影响。 二、本书的分类 石灰岩划分为三个大的结构类型即:I.颗粒-灰泥石灰岩;II.晶粒石 灰岩;III.生物格架石灰岩。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第六章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s)学时:6学时基本内容:1、相关概念:碳酸盐岩、颗粒、内颗粒(异化颗粒)、外颗粒、内碎屑、鲕粒、藻灰结核、球粒、晶粒、生物格架、泥、胶结物、亮晶、叠层石、鸟眼构造、示底构造、缝合线。

沉积后作用、溶解作用、矿物的转化与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世代胶结、交代作用、压实作用、渗流粉砂、触点-新月型胶结、重力-悬挂胶结、贴面结合。

2、基本原理: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的类型及其含义、内碎屑的成因、鲕粒的成因、胶结物的特征、灰泥与亮晶方解石的区别、叠层石形态与水动力和关系、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

3、基本内容:生物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生物骨骼的主要结构类型、常见生物门类骨骼的鉴定特征。

石灰岩的成分分类、石灰岩的结构分类、石灰岩的主要类型。

白云岩岩类学,几种主要白云石化的作用机理,白云岩的成因分类。

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环境的成岩作用特征;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及成岩环境的划分及其主要标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的特征、内碎屑的成因、鲕粒的成因、胶结物的特征、灰泥与亮晶方解石的区别。

石灰岩的结构分类及综合命名。

难点:内碎屑的成因、鲕粒的成因、灰泥与亮晶方解石的区别。

石灰岩的命名。

白云岩的生成机理。

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及特征、不同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环境的成岩作用特征教学思路:从碳酸盐岩成分出发,先后介绍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重点)和构造特征,重点讲解石灰岩的结构分类和白云岩的成因机理,继而介绍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最后详细解释其沉积后作用的类型和作用方式(重点)。

主要参考书:1、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上册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三、九章,地质出版社,1986.3、冯增昭等主编《中国沉积学》第二、五、六、七、八、九、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4、冯增昭编著《碳酸盐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复习思考题:1、简述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2、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含义?3、内碎屑有几种成因?不同粒级内碎屑的环境意义是什么?4、鲕粒有几种类型?它们形成需要什么样的水动力条件?5、说明碳酸盐岩中灰泥和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是怎样形成的?对比二者的异同。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

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一、碳酸盐岩的定义和形成碳酸盐岩是由氧化碳(CO2)和碳酸盐(如方解石、方镁石等)组成的沉积岩。

它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广泛分布于海洋和陆地上。

碳酸盐岩的形成主要与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有关。

生物作用指的是生物体(如藻类、有孔虫等)的代谢活动导致的沉积;化学作用主要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沉积形成;物理作用包括风化和溶解等自然过程。

二、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组成包括方解石、方镁石、白云石和菱镁矿等。

下面将对每种矿物的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1. 方解石方解石是一种由碳酸钙(CaCO3)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aCO3。

它是最常见的碳酸盐矿物之一,具有白色、透明到半透明的外观。

方解石是碳酸盐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通常以块状或晶粒状形态存在。

方解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溶解度和沉积条件。

在碳酸盐饱和度较高的环境中,方解石会以晶体的形式沉积下来。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方解石晶体的形态和结构也会发生改变。

2. 方镁石方镁石是一种由碳酸镁(MgCO3)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MgCO3。

它与方解石非常相似,具有类似的外观和性质。

方镁石常呈白色、灰色或黄色,硬度较低。

方镁石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高的镁离子浓度和碱度较高的环境条件。

在海洋中,方镁石主要形成于较寒冷的浅海区域,如深海沉积和深层海底湖。

3. 白云石白云石是一种由碳酸钙和碳酸镁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CaMg(CO3)2。

白云石具有类似于方解石和方镁石的结构和性质,形态多为板状或柱状。

白云石的形成主要与水体中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浓度和沉积环境有关。

在海洋环境中,白云石主要形成于暖水沉积区域,如珊瑚礁和滩岸地带。

4. 菱镁矿菱镁矿是一种由碳酸镁组成的矿物,化学式为MgCO3。

它是一种针状或板状结构的矿物,常呈白色、灰色或黄色。

菱镁矿的形成需要相对较高的镁离子浓度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海洋中,菱镁矿主要形成于较寒冷的深海沉积区域。

三、碳酸盐岩的分类和特征碳酸盐岩根据不同的成因和矿物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石灰岩、白云岩和霰石等。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西亚地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因而促进了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研究工作。

由于这些发现,石油工业部门感到对浅水碳酸盐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石化作用的基本知识的缺乏,于是展开对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研究工作。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岩,在当前国内外的大油田中,碳酸盐岩占很大比例,据统计,在世界上储量在0.14亿吨以上的546个油田中,就数目而论,以碳酸盐岩为储集层者虽然只占总数的37.9%,但就储量而言,则占57.9%。

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为2亿吨,而砂岩油气田的平均储量仅为0.9亿吨。

碳酸盐岩储集层不仅具有如上所述的高储量,而且往往具有极高的产能。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9口日产量达万吨以上的高产井,其中8口属于碳酸盐储集层。

显然,碳酸岩储集层中的石油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激励我们去了解碳酸盐岩作为储油岩所应具有的性质。

我国的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有着悠久历史,如四川在碳酸盐岩地层中采气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为我国重要的碳酸盐岩气田分布区。

此外,近年来在华北盆地老第三系和震旦亚阶至奥陶系中也证实了高产能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存在,更进一步开拓了碳酸盐储集层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随着国内外对碳酸盐岩研究的日益深入,当前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认为碳酸盐岩是单纯化学沉积的观点,绝大部分的现代海洋碳酸盐都是生物成因的。

与此同时,对碳酸盐岩含油性的研究和认识也获得了新飞跃。

碳酸盐岩孔隙空间特征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常见的和对油气储集作用影响较大的空隙类型,目前已知有以下几种。

①粒间孔隙:是指碎屑碳酸盐岩颗粒之间的孔隙,如内碎屑之间、生物碎屑之间、鲕粒直间的孔隙等。

其特征与碎屑岩的的粒间空隙相似。

碳酸盐岩的粒间孔隙一般是原生的,但也可以是次生的,如大颗粒之间的微晶基质的选择性溶解造成的粒间孔隙。

②粒内孔隙:组成碳酸盐岩的各种颗粒内部的孔隙,如骨屑、团块、内碎屑、鲕粒等颗粒内部的空隙。

沉积学 第六章 碳酸盐岩资料

沉积学 第六章  碳酸盐岩资料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其组成特征 一般经过波浪和流水作用的搬运、沉积而成的碳酸盐岩,常常具有颗粒 (粒屑)结构,即由颗粒、泥晶基质(或灰泥杂基)、亮晶胶结物、孔隙等 四种结构组分构成。 由原地生长的生物构成岩石骨架的生物岩或礁灰岩,常具有生物骨架结 构,即由造架的生物和粘结的生物与填隙的颗粒或泥晶基质及亮晶胶结物构 成。 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成的石灰岩或白云岩,常具有泥晶或微晶结 构,一般属于低能环境的沉积。 上面的几种结构类型的岩石经过重结晶作用,或者石灰岩经过白云岩化 作用形成的白云质岩石,常具有大小不同的晶粒结构和各种残余结构。下面 介绍碳酸盐岩的各种结构组分及主要结构类型。 一、碳酸盐颗粒组分 相当于陆源碎屑岩的碎屑颗粒组分,但是碳酸盐颗粒内容和函义较为复 杂,泛指盆地内化学、生物化学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等水流作用下就 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系列碳酸盐颗粒,或叫异化粒。 按碳酸盐颗粒的组成特征和成因分为:内碎屑、鲕粒、球粒、生物颗粒 和藻粒等。 1、内碎屑
六、孔隙 碳酸盐岩的孔隙形成特征和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碳酸盐岩的矿物成 分、结构和形成条件、同时碳酸盐岩孔隙也与成岩作用环境和后期改造有重 要关系。前者主要是指原生孔隙,而后者则指次生孔隙。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构造 一、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构造占主导地位的成因说是压溶说。它的理论是:在压力作用下, 颗粒接触的化学势(溶度积常数)升高,造成溶液中离子活化度的增大,形 成浓度梯度,于是溶质离子就从浓度高的接触处扩散到浓度低的溶液所占据 的孔隙中去,并使 CaCO3 沉淀在未应变的颗粒表面上。溶质的扩散速度是缓 慢的,所以主要是通过溶解面进行,并为流动的液体所大量搬运。溶质迁移 有二种方式,一是沿缝合线或从平行于线应力轴的面迁移,二是向缝合线周 围的围岩中扩散。因此,造成缝合线周围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降低。 二、帐篷构造 这是一种碳酸盐潮坪环境形成的脊型背斜构造。这种构造具有柱状裂隙 和极大的干裂状 多角形断面,略呈不谐和的褶皱和类似尖顶状的褶皱或倒转岩层。此外, 还有受压变低的 V 字形裂缝和伴生有角砾岩层的出现。 三、鸟眼构造 鸟眼孔或雪花状、窗格状构造,主要产出于低能条件下所形成的泥晶、 团粒、藻团粒等沉积碳酸盐纹层中。 四、叠层石构造 叠层石构造也称叠层构造或叠层藻构造,简称叠层石。叠层石由两种基 本层组成:(1)富藻纹层,又称暗层,藻类组分含量多,有机质高,碳酸 盐沉积物少,故色暗;(2)富碳酸盐纹层,又称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 有机质少,故色浅。这两种基本层交互出现,即成叠层石构造。 五、示顶底构造 在碳酸盐岩的孔隙中,如在鸟眼孔隙、生物体腔孔隙以及其他孔隙中, 常见两种不同特征的充填物。在孔隙底部或下部主要为泥晶或粉晶方解石,

《实验六碳酸盐岩》课件

《实验六碳酸盐岩》课件

PART FOUR
实验步骤:样品制备、反应 条件、观察记录等
实验材料:碳酸盐岩样品、 试剂、仪器等
实验目的:验证碳酸盐岩的 性质和反应
实验结果:碳酸盐岩的性质、 反应产物、反应速率等
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公式 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提出 建议和改进措施
数据分析:对整理后的数据进 行分析,包括统计分析、相关 性分析、趋势分析等
实验条件等
碳酸盐岩的化学 成分和物理性质
碳酸盐岩的形成 过程和地质年代
碳酸盐岩的储集 性能和油气分布
碳酸盐岩的勘探 和开发技术
PART FIVE
碳酸盐岩的形成:主要由碳酸钙、碳酸镁等矿物组成,通过沉积、生物作用、化 学作用等过程形成
碳酸盐岩的分布: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如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中,以及陆 地上的沉积岩层中
碳酸盐岩的分类: 石灰岩、白云岩、 大理岩等
碳酸盐岩的应用: 建筑材料、化工原 料、装饰品等
碳酸盐岩样品:用于 实验分析
显微镜:观察碳酸盐 岩结构
化学试剂:用于碳酸 盐岩成分分析
实验仪器:如电子天平、 pH计等,用于实验操 作
实验记录本:记录实 验数据和结果
实验报告模板:用于 撰写实验报告
PART THREE
,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实验目的:了解 碳酸盐岩的性质 和形成过程
实验意义:为地质 学、地球化学等领 域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方法:通过实 验观察碳酸盐岩的 物理、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分析 碳酸盐岩的形成 机制和演化过程
碳酸盐岩的形成: 沉积、变质、火山 喷发等
碳酸盐岩的性质: 硬度、密度、颜色、 结构等

沉积相- 碳酸盐岩概论

沉积相- 碳酸盐岩概论

方解石胶结物马牙状—细晶、中晶结构
(7)等厚环边片状:纤片晶体等厚环边。
四、晶粒
晶粒碳酸盐岩或结晶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
原生结构完全被破坏。
包括:泥晶、粉晶、砂晶、砾晶 泥晶、细粉晶——原生、准同生; 粗粉晶以上——次生或重结晶
细晶白云岩
五、生物格架
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如:珊瑚、苔藓、海绵、层孔 虫等,以坚硬的钙质骨骼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二、矿物成分
(一)碳酸盐矿物
1.方解石( CaCO3 )矿物体系 文石 :现代沉积 高镁方解石 :红藻、生物外壳、早期胶结物 文石、高镁方解石 低镁方解石 低镁方解石:最稳定
2.白云石矿物体系 白云石(CaMg[CO3]2) Ca:Mg=1:1 原白云石 富钙的原生无序白云石,自然界中很少。 3.铁方解石、铁白云石、菱铁矿、菱镁矿
第六章 碳酸盐岩—内源岩
碳酸盐岩
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含量大于 50%)组成的沉积岩。 主要岩石类型: 石灰岩(方解石>50%) 白云岩(白云石>50%)
第一节
一、化学成分
主要是CaO、MgO、CO2
碳酸盐岩的成分
纯石灰岩——CaO:56%、 CO2:44%; 纯白云岩——CaO:30.4%、 MgO:21.8%、 CO2:47.8%。
六、硬底构造(硬地面构造?) 海底碳酸盐沉积物表面发生固结,形成同沉积的硬化层。 与固着底栖生物的钙化有关。 包括:浅海被侵蚀(光滑)、深海被溶蚀(不光滑) 的两种面。
七、古岩溶 碳酸盐沉积物暴露地表溶解、风化形成的不规则表面。
二、泥(泥晶、泥屑、灰泥)
包括: 灰泥—方解石 云泥—白云石
成因
波浪、生物机械破碎: 化学沉淀: 现代海洋中的泥状文石针 生物成因::生物死亡分解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鲕粒
鲕粒是具有核心和包壳结构的球状一椭球形颗粒,可以简称为“鲕”。鲕粒是碳酸盐中最特征最易于识别的 的颗粒之一。鲕粒还常出现在铝质岩、硅质岩和铁质岩等化学沉积岩石类型中。鲕粒的粒径大小,一般在0.25mm 至2mm,尤其以0.5mm至1mm居多,大于2mm和小于0.25mm的鲕粒较少见。鲕粒形态多呈圆球形、椭球形,在尚未 固结时受应力作用可呈塑变形态。鲕粒的核心可以是内碎屑、化石(完整的或破碎的)、球粒、陆源碎屑颗粒,还 可以是先期的鲕粒等;包壳常为同心层状的泥晶方解石(现代海洋环境中的鲕粒主要由文石组成),还可以是泥晶 门云石。有的鲕粒包壳具有放射状结构,此放射结构可以穿过整个同心层,也可只限于几个同心层中。
碳酸盐岩中混入的非碳酸盐成分有:石膏、重晶石、岩盐及钾镁盐矿物等,此外还有少量蛋白石、自生石英、 海绿石、磷酸盐矿物和有机质。常见的陆源混入物有粘土、碎屑石英和长石及微量重矿物。陆源矿物含量超过 50%时,则碳酸盐岩过渡为粘土或碎屑岩。
包括下列几种。
①粒屑结构,按粒径大小分为:砾屑(粒径>2毫米)、砂屑(粒径2~0.062毫米)、粉屑(粒径0.062~ 0.032毫米)、微屑(粒径0.032~0.004毫米)和泥屑(粒径<0.004毫米)。砾屑的排列方位、粒度组成和分选性 是分析碳酸盐沉积物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由核心和包壳组成的粒径小于2毫米的球形或椭球形的颗粒为鲕粒。由 富藻纹层组成的球形包粒为藻包粒。由微晶碳酸盐矿物组成的不具内部构造的、表面光滑的球形或卵形颗粒称球 粒或团粒。外形不规则的复合颗粒集合体为团块及凝聚颗粒等。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油岩。全世界50%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存于碳酸盐岩中。碳酸盐岩还常与许多固体沉积矿 藏共生,如铁矿、铝土矿、锰矿、石膏、岩盐、钾盐、磷矿等,而且是许多金属层控矿床的储矿层,如汞、锑、 铅、锌、铜、银、镍、钴、铀、钒等。碳酸盐岩本身亦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矿产,广泛用于建筑、化工、冶金等方 面。

碳酸盐岩形成

碳酸盐岩形成

碳酸盐岩形成碳酸盐岩是一类由碳酸盐矿物主导的沉积岩,由一种或多种碳酸盐所构成。

这些碳酸盐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MgCO3)。

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复杂而多样,涉及到多种地质作用和环境条件。

碳酸盐岩的形成始于岩石圈上的表面地壳,通过沉积作用逐渐形成和积累。

沉积作用是指在各种地质过程中,岩石材料在地表或地下水环境中的沉积过程。

碳酸盐岩通常形成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浅水区,因为这些区域的水温、盐度和养分含量都有利于碳酸盐矿物的生长和沉积。

碳酸盐岩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生物作用:碳酸盐岩的形成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机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碳酸盐。

这些有机生物的遗骸和碎屑形成了可沉积的有机物,进而促进了碳酸盐矿物的形成。

2. 化学作用:水是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中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溶解的离子,这些离子可以与岩石中的钙和镁离子结合,并通过溶解和再沉积的作用促进碳酸盐矿物的形成。

3. 水文作用:水文作用是指地下水流动对碳酸盐岩形成的影响。

当地下水穿过含有碳酸盐矿物的岩石时,它们会溶解部分碳酸盐矿物并将其搬运到其他地方。

当地下水流到地表时,水分会蒸发,残留下来的碳酸盐矿物会逐渐沉积形成碳酸盐岩。

在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地质作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烃生成作用等。

这些作用可以改变原有的岩石结构,促进碳酸盐矿物的生长和沉积。

与其他沉积岩相比,碳酸盐岩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们往往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形成了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集体。

此外,碳酸盐岩还是许多重要矿产资源的产地,如石灰石、白云石等。

总结而言,碳酸盐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受到多个地质作用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水文作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碳酸盐岩的形成机制对于研究地质过程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常见碳酸盐岩的认识目的:1.学会观察和描述常见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加深对碳酸盐岩成因的了解。

2.掌握碳酸盐呀的肉眼鉴定方法和分类命名原则。

3.认识常见碳酸盐岩,并能根据其基本特征,对未知岩石进行初步分类命名。

碳酸盐岩:由化学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组成的岩石。

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古老的石灰岩经机械风化剥蚀下来的碳酸盐岩碎屑经搬运再沉积形成的岩石不属于碳酸盐岩。

一、碳酸盐岩的成分1.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组成碳酸盐岩的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前者化学成分为CaCO3,后者化学成分为CaMg(CO3)2,如果以氧化物表示,组成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AO、MgO、CO2。

2.结构组分(1) 颗粒:相当于碎屑岩中的碎屑颗粒,但它是在盆地内形成,在水盆地内就地形成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

a 内碎屑:是已形成的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经岸流、波浪和潮汐等的作用而破碎再沉积形成的碎屑。

内碎屑按粒径大小可分为:砾屑:>2mm砂屑:0.05~2mm粉屑:0.05~0.005mm内碎屑粒径越大,代表形成内碎屑时的水动力越强。

b 鲕粒:是具核心和同心层(包壳)结构的球状和似球状颗粒,直径<2mm的称鲕粒,>2 mm 称豆粒c 生物碎屑:由生物死亡后遗体的钙质硬体部分组成的颗粒。

d 球粒:是由泥晶碳酸盐矿物组成的颗粒,多呈卵圆形,内部结构均匀,粒径约在0.03~0.2mm,0.2mm大于的称团粒。

(2) 泥晶:为泥级的碳酸盐质点。

(3) 胶结物:充填在颗粒之间的结晶的方解石。

(4) 生物骨架:由原地生长的造礁群体生物所组成的一种坚硬的碳酸钙骨架。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及结构(一)按矿物成分:1.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进一步按含泥质的多少分为灰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2.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通常具晶粒结构。

(二)按结构组分:鲕粒灰岩:鲕粒结构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碎屑结构砾屑灰岩:砾屑结构内碎屑灰岩砂屑灰岩:砂屑结构粉屑灰岩:粉屑结构泥晶灰岩:泥晶结构生物岩系列:礁灰岩:生物骨架结构三、实习指导(1)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

碳酸盐岩——精选推荐

碳酸盐岩——精选推荐

第六章 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是指主要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组成的沉积岩,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方解石含量大于50%)和白云岩(白云石含量大于50%)。

它们经常还和陆源碎屑及粘土组成各种过渡类型的岩石。

据统计研究,碳酸盐岩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0%,它在地壳中的分布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

在我国,沉积岩占全国总面积的75%,而碳酸盐岩占沉积岩覆盖面积的55%。

南方的震旦系、古生界及三叠系,北方的元古界及古生界,都是以碳酸盐岩为主,分布比较广泛。

碳酸盐岩中的矿产非常丰富,其中层状矿床有铁、铝、锰、磷、硫、石膏及硬石膏、岩盐、钾盐等;而且碳酸盐岩本身包括石灰岩、白云岩、菱镁岩等也是很有价值的资源,广泛用于冶金、建筑、化工、农业等各方面。

碳酸盐岩中蕴藏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世界上与碳酸盐岩有关的油气藏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0%,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

总之,碳酸盐的研究与许多矿产,特别是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绝大部分的碳酸盐岩都是在海洋中沉积的,而且主要的是浅海环境的产物。

在深海环境中,虽然局部有珊瑚环礁提供碳酸钙的堆积,但其规模远不足以和浅水台地及陆棚相比拟。

古生代和前寒武纪的深海沉积物中普遍缺乏碳酸钙,很可能是那时分泌石灰质的浮游生物和自游生物很少,甚至不存在所致。

白垩纪以后,海水地球化学条件改变,远洋的灰质浮游生物和自游生物大量繁殖,深海碳酸盐堆积有大面积分布。

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碳酸钙沉积物约占32.2%(平均含量),主要是抱球虫和翼足类软泥,也有珊瑚泥和砂。

碳酸盐岩的形成作用随着地质历史演变也有不同。

在前寒武纪的海水中,Mg/Ca比值可能较高,pH值可能较低,这就阻止了钙质骨骼生物的形成。

因此,前寒武纪的碳酸盐岩显然不是生物分泌的介壳形成的,而是由藻类的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或者是由海水的直接化学沉淀形成的。

到了寒武纪以后,海水由酸性变为碱性,介壳生物逐渐繁盛,生物成因的碳酸盐岩逐渐超过了化学或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岩,受机械作用或重力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沉积岩石学与沉积相-碳酸盐岩

沉积岩石学与沉积相-碳酸盐岩

第一节 碳酸盐岩概论 (General view of carbonate rocks)
一,概述(Summary)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 物组成的沉积岩. 规模:占沉积岩总量的20%.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第六章 碳酸盐岩 (Carbonate Rocks)
Carbonate shelf in the Bahamas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内碎屑级别的划分:
内 碎 屑 砾屑 极粗 砂屑 2.0 1.0 粗砂 屑 0.5 砂屑 中砂 屑 细砂 屑 0.1 粉屑 极细 粗粉 砂屑 屑 0.05 细粉 屑 泥屑
mm
0.25
0.01
0.005
陆源碎屑级别的划分
陆 源 碎 屑 mm 砾 砂 粉砂 泥 粘 土
巨砾 粗砾 中砾 细砾 粗砂 中砂 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1000 100 10 2 0.5 0.25 0.1 0.05 0.0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碳酸盐岩地质学

碳酸盐岩地质学

碳酸盐岩地质学引言:碳酸盐岩地质学是地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由碳酸盐矿物主导的岩石体系及其相关的地质过程。

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其中最常见的矿物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的形成、分类、分布以及与其他地质过程的关系。

一、碳酸盐岩的形成碳酸盐岩的形成与大气、水体和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在地球的早期演化过程中,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形成了大量的钙质壳体,这些壳体最终堆积形成了碳酸盐岩。

此外,在沉积过程中,水体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了碳酸钙,进而沉积形成了碳酸盐岩。

二、碳酸盐岩的分类根据碳酸盐岩的组成、结构和成因,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最常见的碳酸盐岩类型包括:晶体碳酸盐岩、微晶碳酸盐岩和骨架碳酸盐岩。

晶体碳酸盐岩由颗粒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体组成,微晶碳酸盐岩则由颗粒较小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晶体组成,骨架碳酸盐岩则有生物遗骸、化石和珊瑚礁构成。

三、碳酸盐岩的分布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多样,可以在陆地、湖泊及浅海域中形成。

由于碳酸盐岩对环境的敏感性,地质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区碳酸盐岩分布的研究,可以推测过去的古气候条件、沉积环境以及地质过程等。

四、碳酸盐岩与其他地质过程的关系碳酸盐岩与其他地质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

首先,碳酸盐岩的形成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沉积环境有关。

生物活动和气候变化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从而影响碳酸盐岩的沉积。

其次,碳酸盐岩在构造运动和地下水侵蚀等地质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碳酸盐岩的溶解性较大,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溶洞和地下水的流动通道。

五、碳酸盐岩的经济和环境意义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首先,碳酸盐岩是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方解石和白云石可用于制造水泥、玻璃和化肥等。

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01
02
03
四、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
石灰岩类 内碎屑灰岩: 亮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稳定环境,如滨浅海; 特征:颗粒支撑、具波痕、交错层理 泥晶内碎屑灰岩 成因:高能、不稳定环境,如浊流; 特征-基质支撑、具粒序层理。
四、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
1、内碎屑灰岩:
内碎屑:大到砾屑级,小到粉屑级。圆度因搬运磨蚀程度而有所差别 填隙物:灰泥基质,或亮晶胶结物或者两者均有。 形成环境:高能浅滩环境,磨圆好、分选较好、亮晶方解石胶结,常伴生波痕和交错层理以及冲刷充填构造等。高能量环境形成内碎屑而沉积于低能环境时内碎屑含量少并含有大量的灰泥基质的泥晶砾(砂)屑灰岩和粉屑灰岩。
10~25 25~50 10~25
含泥(砂)含云石灰岩 含云泥(砂)质灰岩 含泥(砂)云质灰岩
白云岩
10~25 10~25 25~50
50~75 50~75 50~75
10~25 25~50 10~25
含泥(砂)含灰白云岩 含灰(砂)泥质云岩 含泥(砂)灰质云岩
泥(砂)岩类
10~25 25~50 10~25
三、碳酸盐岩的分类
矿物成分分类和结构成因分类 矿物成分分类(方解石或白云石) >50%为基本名 50-25% ××质 (白云质灰岩) 25-10% 含××质(含白云质灰岩) <10% 不参加命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CaO、 MgO、 CO2 次要化学成分:SiO2、 TiO2 、Al2O3、FeO、 Fe2O3、 K2O、 Na2O、 H2O等 石灰岩的化学成分: CaO占42.61%; MgO占7.9%; CO2占41.58%; SiO2 占5.91%, (纯)白云岩的化学成分:CaO占30.4%; MgO占21.8%; CO2占47.8%; 方解石 白云石 菱铁矿 菱镁矿 A.化学式表示:CaCO3、 CaMg(CO3)2、 FeCO3、 MgCO3 B.氧化物表示:CaO(43%)、MgO(8%)、CO2(42%)及SiO2(5.2%), 其它氧化物(3%):FeO、Fe2O3、K2O、Na2O、H2O C.微量元素:Sr, Ba, Rb, Ni, Zn, V等,可作为判别环境的标志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

亮晶(或泥晶或微晶)鲕粒灰岩镜下鉴定一、组分(矿物组分和结构组分)颗粒和填隙物染色呈红色,说明岩石化学成分为碳酸钙(方解石)。

1、颗粒:由鲕粒组成,鲕粒大小1.5~2mm,呈椭圆状,圆状,含量约65%(不同薄片有变化)。

多为真鲕,见少量复鲕,多数同心圈层发育,核心多由单晶方解石组成,呈负鲕,少量鲕粒核心见介形虫等生屑碎片。

外缘由微晶方解石组成。

真鲕(或者叫正常鲕):其同心层厚度大于核心的直径的鲕粒。

表皮鲕(或者叫薄皮鲕):其同心层厚度小于其核心直径,有的表皮鲕只有一层同心层。

放射鲕:具有放射结构鲕粒,是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空心鲕(或者叫负鲕):鲕粒内部(核心及同心层的大部或全部)已选择性溶蚀的、基本上只保留下一个外壳的鲕粒。

单晶鲕:鲕核为一个晶体颗粒,正交偏光下消光方位一致,单晶染色后呈紫色,为方解石;多晶鲕:整个鲕粒基本上由一个球形的外壳和内部多个方解石晶体构成,其同心层已不存在的鲕粒。

椭形鲕:由于其核心为长条形,导致其外形呈椭球形的鲕粒。

复鲕:在一个鲕粒中,包含两个或多个小鲕的鲕粒。

变形鲕:在同生期受底部水流冲刷或拖曳变形的鲕粒。

2、填隙物(灰泥、胶结物)胶结物:由亮晶方解石组成,分布于粒间孔中可发育两期。

第一期的胶结物由细粒状、叶片状、栉壳状或呈薄环边状;第二期的胶结物呈粒状,镶嵌状,马牙状。

胶结物染色后均呈紫色,为方解石,含量约23%,。

灰泥:为微晶方解石,分布于鲕粒之间,呈斑团状,分布不均匀,含量8%。

二、岩石结构类型鲕粒大小较均一,1.5 mm ~2mm,分选好。

岩石结构呈颗粒支撑。

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铸模孔为主。

三、成岩作用1、压实作用弱:部分颗粒表现为点接触;2、压溶作用较强:缝合线构造发育;3、溶解作用较强:发育粒内溶孔和鲕模孔和粒间溶孔。

鲕粒核心大多被溶解,有些鲕粒甚至被溶空,粒间溶孔多表现为灰泥微晶被溶蚀。

4、胶结充填作用强:表现方解石对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的全充填。

对鲕粒粒内溶孔的充填,多由单晶、细~中晶多晶方解石组成。

第6章碳酸盐岩

第6章碳酸盐岩

第三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碳酸盐岩主要由 颗粒、泥、胶结物、 生物格架、晶粒等五 类结构组分组成。此 外,还有一些次要的 结构组分,如陆源物 质、其他化学沉淀物 质、有机质等。
一、颗 粒
碳酸盐岩中的颗粒分为内 颗粒(盆内颗粒)和外颗粒(盆 外颗粒)两类。内颗粒是主要的。
外颗粒是陆源碎屑颗粒。与在内碎 屑在成分上虽然相同,但形成机理却是 根本不同的。
2.国内
第一,建立了具有我国特点的碳酸盐岩分类 方案。
第二,发展了我国自己的化石岩石学或化石 碎片岩石学。
第三,现代和古丰富,建材及化工 系统在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工业应 用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 著效益。
第一,非单一的化学成因。几乎总是多 种作用或多种形成机理的综合产物。
第二,能量观点。
第三,结构--成因分类。按碳酸盐岩的结 构--成因分类的各种岩石类型能够反映其沉积 相特征和水动力条件。
第四,白云石及白云岩生成机理。 第五,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第六,现代碳酸盐沉积模式。 第七,化石岩石学。 第八,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 第九,深水海洋碳酸盐沉积的研究。
含量小于10%(或小于5%)的,一般不反映在岩石 名称中。
例如某一岩石,含白云石70%,方解石30 %,则该岩石属白云岩范畴,可称为“灰质白 云岩”。
假如岩石中没有含量大于50%的成分,则 采用复名原则,即把含量50%-25%的成分联合 起来定岩石的基本名称;含量小于25%的,原 则同上。例如某一岩石,含方解石45%,白云 石35%,粘土20%,则该岩石可称为“含粘土 的云-灰岩”或“含粘土的白云-石灰岩。请 注意,含量较高的写在后面,含量较低的写在 前面,两者用-字线相连。
三、成分分类

第六章碳酸盐岩岩石学n2

第六章碳酸盐岩岩石学n2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
染色 矿物与一些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显示出不同的颜 色。 茜素紅S和HCl法 方解石——红色 含铁方解石——紫色 铁方解石——浅紫色 白云石——无色 含铁白云石——亮蓝色 铁白云石——暗蓝色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
一、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 (二)非碳酸盐的自生矿物 硫酸盐:石膏、硬石膏、重晶石、天青石 盐类:盐岩、钾镁盐 氧化物:赤铁矿、蛋白石、自生石英 硅酸盐:海绿石、长石 其它:黄铁矿、白铁矿、磷酸盐矿物 (三)陆源矿物:粘土矿物、陆源碎屑矿物 (四)有机质(混合物)
中常呈针状,泥状;也是六射珊瑚和某些软体动物介壳的典型矿物成分;斜方晶系。
高镁方解石镁方解石,>10%molMgCO3多在温暖浅海钙质红藻和无脊椎动物外部骨骼中 文石和高镁方解石易向低镁方解石/白云石转化
低镁方解石,即一般方解石,最稳定,三方晶系 古代碳酸盐岩,特别是石灰岩,主要由低镁方 解石组成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
泥及胶结物
泥及胶结物
灰泥发 生重结 晶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三、胶结物 以化学沉淀方式沉淀、结晶于碳酸盐颗粒之间的方解石或 其它矿物。与砂岩中的胶结物类似。 亮晶方解石/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亮晶=淀晶方解石/淀 晶方解石胶结物/淀晶
1.特征 粗大(>0.005mm),以结晶状态产出 洁净、明亮→亮晶 产出方式具有世代现象 第一世代 栉壳状、马牙状 第二世代 嵌晶粒状
部分成鲕 成鲕水动力<最小核心搬运水动力 无鲕形成
最大核心代表搬运水动力强度 最大鲕粒代表成鲕环境的水动荡强度
一、颗粒
3、藻粒 藻鲕 与藻有关而形成的鲕 藻灰结核(核形石、藻包粒) 蓝绿藻分泌的粘液围绕核心一边粘结碳酸盐沉积物, 一边在水动力下搬运沉积,形成不规则的同心增长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微量元素:Sr、Ba、Mn、Co、Ni、Pb、 Zn、Cu、Cr、V、Ga、Ti、B等。
三.同位素成分
(1)氧同位素:O18、O16。 (2)碳同位素:C14、C13、C12。
(3)用途:判断古温度、古盐度、C14可以 确定在2万年以内碳酸盐岩的年龄。
四、成分分类
1.基本分类
(1)方解石和白云石系列的岩石类型(据冯増昭,1993)
云泥的成因更复杂。
三 胶结物(cements) 胶结物:充填于碳酸盐岩原始粒间起胶结作用 的化学沉淀物,通常是方解石,还有白云石、 石膏等。
特点: 晶粒一般比灰泥粗大, >0.005mm 或 >0.01mm ; 由于晶体清澈明亮,常称作“亮晶胶结物”、 “亮晶”。
形成环境: 强水动力条件下,原始细粒沉积物被冲走,成 岩期粒间孔内以化学方式沉淀出的方解石。
生物格架孔隙:造礁生物筑造的格架中的孔隙
鸟眼及干缩孔隙:未充填的鸟眼构造、干裂缝
窗格和层状空洞:藻纹层中蓝藻层腐烂或干缩 重力滑动破碎形成的孔隙:固结或半固结的碳 酸盐岩软泥滑动所致
次生孔隙: 粒内溶孔:颗粒内部遭受溶蚀
铸模孔(溶模孔):选择性溶蚀掉原生的颗 粒或晶粒但保留其晶形 晶间孔隙:组成碳酸盐岩矿物晶粒之间的孔隙 其他溶蚀孔隙:原生粒间孔改造、溶孔、溶 洞、溶缝、缝合面等。
细晶
按晶形分:自形晶、 半自形晶、他形晶
按相对大小分:斑晶、包含晶
五、生物格架(organic framework)
生物格架——主要是指原地生长的群体生 物如珊瑚、苔藓、海绵、层孔虫等,以其坚硬的 钙质骨骼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一些藻类,如蓝绿藻和红藻,其粘液可以 粘结其他碳酸盐组分,如灰泥、颗粒、生物碎 屑等,从而形成粘结格架,如各种叠层石、其 他粘结格架。
根据鲕粒结构和形态,鲕粒分为: 正常鲕 表皮鲕(表鲕) 复鲕 放射鲕 单晶鲕 多晶鲕 负鲕(空心鲕) 藻鲕
生物说(藻成因)
鲕粒的成因
无机说:将鲕粒的形成与它的 结构特征、生成环境联系起来 卡耶(Cayeux, 1935)提出鲕粒生长的必 要条件:CaCO3供应丰富且达到饱和,有充分 的核心来源,水要受到搅动。
(5)胶结物通常表现为世代胶结,或为新月型、 重力悬挂型、渗流砂型、再生边型 (6)胶结物晶间界面为平直的贴面结合关系
四、晶粒(crystalline grains)
晶粒——晶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 的主要结构组分。
中-粗晶
粉晶
细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粒度分:砾晶、砂晶、粉晶、泥晶。 砂晶分为极粗晶、粗晶、中晶、细晶、极
石门寨亮甲山亮甲山组砾屑灰岩:磨圆差,分选差, 大致平行于岩层面,属于原地堆积
2.鲕粒(ooid) 鲕粒:一种由核心和包壳组成的粒径小于2mm 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核心:陆源碎屑、内碎 屑、生物碳酸盐颗粒等 包壳:化学沉淀形成的 同心状或放射状微晶碳 酸盐矿物。
现代沉积中未经变化的鲕粒同心壳层由隐 晶质文石组成: 文石针呈放射状:缓慢沉淀与弱搅动 文石针呈切线方向排列:快速沉淀与强烈搅 动
分类: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生物颗粒
1.内碎屑(intraclast)
主要是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 固结的碳酸盐岩岩层,受波浪、潮汐水流、风 暴等的作用,破碎、搬运、磨蚀、再沉积而成 的,也可以是其他作用形成的。 根据直径大小,可把内碎屑划分为砾屑、 砂屑、粉屑和泥屑四个级别。
竹叶状砾屑
主要分布于海洋环境,其次为湖泊和其他环 境。
垂向(时代)分布: 古生代和前寒武纪深海碳酸盐岩较少。 白垩纪以后深海碳酸盐岩广布。
现代深海中碳酸钙的平均含量为32.2%。
碳酸盐岩的经济价值 主要的生油气岩和储油气岩。
冶金熔剂、化工原料、耐火工业原料、提 炼Mg的原料。
地下水的储集岩。 除油气外,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 矿产,Fe、Cu、Pb、Zn、Hg、P。
100~95% 95~75% 75~50% 50~25% 25~5% 5~0%
0~5% 5~25% 25~50% 50~75% 75~95% 95~100%
2、两级或三级分类命名原则
两级,即以>50%和50~25%的两个含量级别进 行分类命名。 三级,以>50%,50~25%、25~10%三个含量 级别进行分类命名。 凡含量>50%的,用它定岩石的基本名称以 “XX岩”表示之 凡含量 50 ~ 25% 的,用它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主 要形容词,以“XX质”表示之 凡含量25~10%的,用它定岩石基本名称的次 要形容词,以“含XX”表示之
95%,75%,50%,25%,5%
或90%,75%,50%,25%,10%
野外划分为四个系列:
石灰岩:方解石>75% 云质石灰岩:方解石75~50%,白云石25~50% 灰质白云岩:白云石75~50%,方解石25~50% 白云岩:白云石>75% 野外界限:75%,50%,25%
(2)石灰岩-粘土岩系列的岩石类型(据冯増昭,1993)
核形石的形成:蓝绿藻的粘液,围绕一定 的核心(碳酸盐岩颗粒或碎屑),一边粘结碳 酸盐沉积物,一边又受水动力的搬运,或悬浮 或滚动,从而形成不规则的同心增长层。
(2)团块及凝聚颗粒
又称葡萄状颗粒或巴哈马石,为外形不规 则的复合颗粒集合体,>2mm。
4.球粒(pellet)和粪球粒(fecal pellet) 球粒——较细粒的(粉砂级或细砂级)、不 具特殊内部结构的、泥晶的、球形卵形的、分 选较好的颗粒。
骨骼格架和粘结格架是礁碳酸盐岩必不可 少的组分。
六、孔隙
1.原生孔隙 —主要是形成于沉积作用阶段的孔隙 2.次生孔隙 —主要形成于成岩及后生作用阶段,由 原生组构溶解改造形成的孔隙
原生孔隙:
粒间孔隙:由沉积时的颗粒支撑构成 遮蔽孔隙:沉积时较大颗粒遮挡在其下的孔隙
体腔孔隙:生物软体腐烂后留下的孔隙
生物格架 晶粒
陆源物质 次要结构组分 其它化学沉淀物质
有机质
派生结构组分 孔隙
一、颗粒(grains)
碳酸盐岩中的颗粒,与陆源碎屑岩中的颗 粒(砾、砂、粉砂)相似。 内颗粒 碳酸盐岩 中的颗粒
(盆内颗粒) 生物碎屑颗粒 非生物碎屑颗粒:内 碎屑、鲕粒、球粒等
外颗粒
(盆外颗粒)
内颗粒——是指在沉积地区或沉积环境以 内形成的碳酸盐成分颗粒。 成因:可以是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也可 以是机械破碎作用形成的,也可以是生物作用 形成的,或者是这些作用的综合产物。 福克(Folk, 1959, 1962)将这种颗粒称为 “异化颗粒”(allochem)或“异化组分”。
•粒状亮晶胶结物 •再生边型亮晶胶结物 •新月型亮晶胶结物 •世代型亮晶胶结物 •重力型亮晶胶结物 •渗流砂型亮晶胶结物 •等厚环边片状亮晶胶结物
世代型亮晶胶结物
碳酸盐岩中胶结物与泥晶重结晶的区别: (1)胶结物存在于分选、磨圆较好,颗粒彼此 相接触的孔隙内(即颗粒支撑的孔隙内) (2)胶结物矿物晶体清澈透明,通常不含杂质 (3)胶结物可与泥晶组成的颗粒共存,但不与 发生重结晶的泥晶基质共存 (4)胶结物与颗粒之间的接触界线较分明
卡洛兹(Carozzi, 1960)对鲕粒的成因有 较具体的论述。两个控制因素:搬运水流的强 度,成鲕环境中的水的动荡程度。
水动荡强度> 搬运水流的强度,都可以成鲕。
水动荡强度介于最大和最小颗粒的搬运水流的强 度,形成鲕+非鲕粒。 水动荡强度< 搬运水流的强度,无鲕粒。
卡洛兹的理论可以解释以下事实: (1)同一标本中鲕粒的最大粒径近似一致 (2)与鲕粒共生的内碎屑(假鲕)比鲕粒 的粒径大 (3)即使鲕粒的核心为长形颗粒,但所形 成的鲕粒外形却总是趋于球形 (4)鲕粒的内核大小可以有很大差别,但 所形成的鲕粒大小近于等大 (5)表皮鲕通常与正常鲕等大或略小
交代残余的“亮边雾心”菱面体白云石
二、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 1.主要的化学成分:CaO、MgO、CO2 其次为:SiO2、TiO2、AlO3、FeO、Fe2O3、 K2O、NaO、H2O等 纯石灰岩中:CaO占56%、CO2占44%。 纯白云岩中:CaO占30.4%、MgO占21.8%、 CO2占47.8%。
第六章 碳酸盐岩
Carbonate rocks
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s)——主要由方解 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如石 灰岩、白云岩。
碳酸盐岩占沉积岩总量的20%,仅次于粘 土岩和砂岩。
平面分布: 我国沉积岩占面积 75% ,而碳酸盐岩占沉积 岩覆盖面积的55%。
竹叶状砾屑
砾屑
砂屑
粉屑
泥级的内碎屑——泥屑
机械破碎成因的泥屑
泥屑的成因
化学沉淀成因的泥晶或微晶 泥级的生物碎屑
内碎屑砾石排列方位的古地理意义:
单向水流搬运堆积:单向倾斜排列(叠瓦状)
潮汐或波浪搬运堆积:双向倾斜排列
强风暴流堆积:放射状、倒小字状、菊花状、 杂乱状
石门寨潮水峪长山组竹叶状灰岩:风暴成因
球粒成因观点: 无机凝聚 生物凝聚 无脊椎动物粪粒 从现有资料看至少有三种成因: 藻球粒:碳酸盐岩泥晶(微晶)由细菌、有机 质、藻类凝聚、加积、滚动所成 粪球粒:无脊椎动物吃进碳酸盐软泥后排泄 物 假球粒:机械磨圆且已固结的灰泥颗粒、泥 晶化颗粒。
Ooid-鲕粒,Pisoid-藻粒,Peloid—球粒, Oncoid—似核形石,Intraclast—内碎屑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物质组成 及成分分类
Composition of carbonate rocks 一、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 1.主要的碳酸盐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方解石矿物体系中:文石、高镁方解石、低 镁方解石 白云石矿物体系中:白云石、原白云石。
2.次要的碳酸盐矿物:铁白云石、菱铁 矿、菱镁矿等。 3.非碳酸盐的自生矿物:石膏、天青石、 重晶石、萤石、石盐等。 4.陆源矿物:粘土矿物、石英、长石、 云母、绿泥石、重矿物等。 5.还常含有机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