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

镜头之间的转换方式以所使用的技巧特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特技转换,即利用特技技术或光学技巧如:叠化、渐隐渐现、划像等作为镜头之间的连接方式;

二是直接切换,即利用切出切入,直接将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切换是影视剪辑中最基本的镜头转换方式。

任何镜头的连接都是以这两种方式完成的,其中包括转场镜头。

所谓转场镜头,特指在段落转换或场面变化时前后连接的镜头。剪辑影视作品就如同是在做"视觉文章",由字成词,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文,文章中的句末段首有明确的格式表示,这使文章条理清楚、表达明晰,而在影视作品中,分割层次、段落的任务有镜头转换的方式来实施。由于转场镜头担负着廓清段落、划分层次、连接场景、转换时空、承上启下的任务,因此,处于转场地位的前后镜头在镜头连接方式上的要求就更高。

一、技巧性转场方式(特技连接)

用特技方式连接镜头是影视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也是影视蒙太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特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效果,它直接关系到影视时空的变化、场景转换的力度、画面内涵的拓展等一系列蒙太奇语言的准确度,并且对观众的视觉感受、审美感知以及叙述风格都产生影响。

目前,电视特技的类型及其在基础类型上发展变化的各种样式已难以计数,比如,"划像"特技根据呈现形状、方位不同可以演绎出几百种样式,如:上下划、左右划、对角线划、圆形划(又称圈出圈入)菱形划、方形划、雨丝效果划,等等。在这一节中,主要是从特技影响叙事和转场的角度,分析几种最常用的技巧方式。

(一)渐隐、渐显(又称淡出、淡入)

渐显是画面从全黑中逐渐显露直到十分清晰,一般用于段落或全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引领观众逐渐进入;反之,渐隐是画面由正常逐渐暗淡直到完全消失,常用于段落或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可以激发观众回味。通常,渐隐渐显连在一起使用,对于电视节目而言,这是最便利也是运用最普遍的段落转场手段。它具有以下特点:

1、表现大幅度的时空变换,可以有效地省略中间过程,段落间断效果最为明显,主要用于大段落划分中,表示某一个情节或内容结束,另一情节、内容开始。比如,上一段落是夜晚,某人仍在单位工作,下一段落是清晨她在晨练,开始了另一天的生活,渐隐、渐显自然地改变了叙事内容,转换了层次,也使观众视觉或心理上都得到短暂的间歇。

巧妙利用渐隐渐显转场,可以使段落叙事更精练,甚至产生戏剧效果。比如,上一段落结尾,电话铃响,某人拿起电话,刚问一声"喂",镜头渐隐,当下一镜头渐显时,已是深夜,此人辗转反侧。在这里,渐隐在话音刚落处出现,省略了常见的对话镜头,似乎这个段落很不完整,但是,却有戛然而止、留下悬念之妙,渐隐的结束意味事实上也为此段划上了句号,观众会意识到下一镜头将是另一内容的开始。

2、渐隐、渐显的速度影响表现效果。一般来说,正常的渐隐、渐显的长度各为1秒半或2秒左右,但是,在强调抒情、思索、回忆、回味等情绪色彩时,可以放慢渐隐、渐显的速度(称为"缓淡"),甚至可以在渐隐后加一段黑画面。如果,渐显速度加快,就成为"闪白",闪白既有掩盖镜头剪辑接点的作用,又可以增强视觉跳动感,所以,常见于加强动感效果的快节奏剪辑中。

3、渐隐渐显可以分别与切换一起使用。前镜头渐隐,后镜头切入,这样画面节奏由慢

变快,转场的节奏较明快;前镜头切出,后镜头渐显,节奏转换舒缓,上镜头的紧张、活泼、热烈的情绪在渐显中得以缓冲。

4、渐隐渐显具有制造视觉节奏的功效。一些强调视觉效果的剪辑片段中,有规律的渐隐或渐显就象在打节拍,有些电视短片的创作很好利用了这一点。有一则美国一家公共电视的形象广告,全片以忆旧的棕色为基调,以慢动作加音乐为渲染,几乎每个镜头都以渐隐加黑的方式结束,这样不仅镜头后的黑场部分可以加字幕表现观点,而且,规律性的一明一暗的变化就象是音乐节拍,赋予影像以视觉节奏的美感。

5、由于渐隐渐显表现大的时空转变和内容转换,视觉效果突出,因此,过多使用渐隐渐显,会使整体布局显得比较琐碎,结构拖沓,因此,不要把这种技巧当成是任何段落转换的灵丹妙药。

(二)叠化

电视屏幕上,除了切换外,叠化是最常用的镜头连接方式,具体体现为上镜头消失之前,下镜头已逐渐显露,两个画面有若干秒重叠的部分。叠化方式可以是前一画面叠化出后一画面,也可以是主体画面内叠加其他画面,最后结束在主体画面上。不同的叠化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可归纳如下:

1、可以表现明显的空间转换和时间过渡,常用于不同段落或同一段落中不同场景的时间空间的分割,强调前后段落或镜头内容的关联性和自然过渡。比如,前一段落在表现在海边运动,下一段落表现城市生活步履匆匆,这两者之间就可以用叠化转场。又如,表现一个剧团作巡回演出,只用把几个带有不同区域特征的镜头及演出片断、海报等叠化在一起,就可以使观众感受到剧团遍走各地,既简化了时空转换过程又避免了切换的跳跃感。

2、在表示时间流逝感方面作用突出,这不仅体现在段落转场中,也体现在镜头连接后的情绪效果上。比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有一段表现年轻时代的母亲每天变着花样地给当"教书先生"的父亲送饭。镜头拍摄角度、景别、构图方式等均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木凳上每天变化的饭菜和来了又离去的身影,由于镜头中绝大部分元素都太相似,切换镜头视觉跳动感强,而用叠化很好体现出了日复一日的效果。

如果利用前后镜头的相似性叠化,镜头连接的流畅性、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比如,前一个镜头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树,后一镜头是这棵大数被锯断只剩下了一个大树墩。采用切换或其他方式,前后两镜头的关联不能体现,用叠化就可以生动显示这棵大树的变化。

2、表现丰富的视觉效果,尤其是一组镜头的连续叠化,视觉流动感强,便于营造氛围、深化情绪。电视片《新加坡透视》一片在10分钟里介绍了新加坡的风土人情、文化信仰、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内容繁多,色彩艳丽,由于大量使用连续叠化,特别是连续运动镜头的叠化,所以,全片整体风格非常流畅。再比如,在一部片中结尾处,一个人由近至远离去,剪辑时,取这个镜头的近景、中景、大全景三个片断叠化在一起,这样看似变化不大,但是利用叠化,可以强化他越走越远、不会停止的意蕴。

3、多重叠化(或者称多层套叠)也是丰富画面效果的特殊用法,它是指3、4个以上的镜头重叠在一个主体画面上,常常被用来表现变幻莫测、信息丰富或者幻觉想象等情形中。在现代电视节目的片头或宣传片中,利用电脑技术,大量采用了多层套叠的方式,也就是在确立基调的一个画面的各个局部叠化多种形象,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展示了丰富的信息量。

4、前后镜头长时间叠化可以强调重叠画面内容之间的对列关系。比如,一个女孩孤独地走在田间小道的镜头与乡间小学书声朗朗的全景长时间的叠化,那么在女孩和学校间就建立了一种蒙太奇关系,激发人们的联想。

5、叠化速度不同产生的情绪效果不同,叠化速度快慢实际上体现为镜头重合的时间长度。通常一次叠化在3秒左右,达到

6、7秒以上的缓叠就具有抒缓、柔和的表现效果。

6、叠化有时也称作"软过渡",因为当前后镜头组接不畅、镜头质量不佳时,比如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