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华春莹老公是谁
![华春莹老公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640288d57f1922791688e823.png)
华春莹老公是谁?外交部女发言人华春莹父亲是江苏
人以及她简历
大学时代的华春莹(右二)
华春莹(1970.04-),江苏淮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
现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兼外交部发言人。
是外交部历任5位女发言人之一,外交部历任包括现任的发言人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华春莹。
面几个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华春莹作为新的发言人,她的情况也许大家并不是非常熟悉。
下面是她的一些简历
照片和中学,大学时代的一些事情。
华春莹1970年4月出生
华春莹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淮州中学,该校80年代毕业的有2位“大”校友。
华春莹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
华春莹1993-1995年外交部西欧司科员
华春莹1995-1999 年外交部驻新加坡使馆随员、三秘
华春莹1999 年外交部西欧司三秘
华春莹2000年1月任外交部西欧司北欧处副处长
华春莹2000年8月2003任外交部西欧司英国处副处长
华春莹2003-2010年外交部驻欧盟使团二秘、一秘、参赞
华春莹2010-2012 年外交部欧洲司参赞
华春莹2012-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兼新闻发言人(外交部历史上第五位女发言人,已婚,有一女,她父亲钱勇是淮阴县纪委书记,母亲是淮安市清河区原政协副主席,华春莹跟其母亲姓)
下面是记者来到华春莹曾经就读的江苏淮州中学,南京大学,讲述华春莹的以前一些的事情。
才女外交家龚澎的重庆往事
![才女外交家龚澎的重庆往事](https://img.taocdn.com/s3/m/cadd130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d.png)
电视剧《外交风云》里有这样一组镜头,在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讲了这样一番话:“早在抗战时期,在重庆,龚澎就作为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是一位风采、气度、学识兼备的外交人才。
当时她在重庆比我的名气还要大呀!”龚澎是外交部第一任新闻(情报)司司长、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她的外交生涯始于重庆,在重庆对外交往的平台上,她绽放芳华、施展才华、挥洒魅力,被誉为“美与革命结合的化身”。
脱颖而出龚澎于1914年出生,原名龚维航,其父龚镇洲是辛亥时期著名的革命党人。
1933年6月,她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是公认的“校花”,也是燕大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之一。
作为骨干,她参加了1935年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夏,她从燕大毕业后,回到母校上海圣玛利亚女中任教。
1938年春毅然奔赴延安,因景仰革命烈士彭湃,将名字改为龚澎。
龚澎在延安的陕北公学、马列学院受训3个月后,1938年9月随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东渡黄河,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
1940年8月,设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对外称八织部点名龚澎前往。
龚澎被分配到南方局外事组当外事秘书,是周恩来与外国使节、外国记者打交道的联络员和新闻发布员,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
她脱下军装,换上旗袍,蓄起长发,还烫成雅致的发型,显得格外端庄秀丽、光彩照人。
外事组组长王炳南的夫人王安娜(德国人)形容龚澎“像是画中描绘的美人”。
龚澎经常随周恩来出入涉外场合。
名记者赵浩生的描述颇具现场感:“紧跟在他(周恩来)后面步入会场的,是大家早已熟知的周恩来的秘书龚澎女士。
龚女士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很有风度。
她当时穿着一件旗袍,坐在椅子上,露出两条漂亮的腿,引得在场的中外记者不住地打量着她;加上龚能说一口地道的英文,交相辉映,是典型的美与革命完美结合的化身。
按照国民党的说法,她是一个‘女匪’,这样的‘女匪’实在是可敬可爱,充满魅力。
中国外交官赵立坚的观后感
![中国外交官赵立坚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44a721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1.png)
中国外交官赵立坚的观后感以上这些豪横的言论,都是现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第31任发言人赵立坚在我国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发表的霸气回答,这位被广大网友群众称为“最帅发言人”的赵立坚,在关于一些境外新闻媒体记者的荒谬问题时,总是能够给予最理智的回答,每次都能一针见血,让问题的本质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高颜值的赵立坚:可爱又豪横,但他始终明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近日来,关于国际疫情局势,美国又开始了新的一轮造谣抹黑,妄想把新冠肺炎疫情的责任扣在中国头上,在7月30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赵立坚指出只需四点就能调查清楚新冠肺炎究竟从何而起,剑锋直指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基地。
环球时报在前些天举行的“中国网民要求世卫组织调查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联署公开信”的活动,赵立坚在7月30日的例行发布会最后,赵立坚宣布联署签名目前已经超过了两千万。
赵立坚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正确的回击了美方的诬蔑,并引导了中国人对美方污蔑的合理做法,身正不怕影子斜,赵立坚的剑锋所指,如若美方没有做各种龌蹉的实验,岂会拒绝世卫组织进入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调查,其罪不打自招。
在外网的推特上,赵立坚也是我国在外网的新闻发言阵地,而且被全世界网友称之为“战狼外交官”,是一名网红现象级的外交官。
在几个月前,众人皆知的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让整个世界之为震惊的日本政府,在做了如此万古难销的罪孽之后,赵立坚随即在推特上转发了乌合麒麟作的一副插画《神奈氚冲浪里》,原图是葛饰北斋所作的《神奈川冲浪里》,是外人对于日本浮世绘风格画作的第一印象,本意是人对自然的搏击,但在《神奈氚冲浪里》,是人与核污染做对抗,寓意讽刺日本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图把核废水排入大海之中。
在赵立坚推特转发这张讽刺日本政府的插画之后,日本内务省的人要求赵立坚删除这张图片。
高颜值的赵立坚:可爱又豪横,但他始终明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之后新闻部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关于这事儿赵立坚发布了他的一些看法,笑说道日本做了这种坏事儿,还不让别人说吗?全世界都在持续抗议,而日本政府一些官员却装聋作哑.....至于是否删帖并道歉,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我已经把这个推特置顶了。
历任外交部发言人
![历任外交部发言人](https://img.taocdn.com/s3/m/a37b510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1.png)
历任外交部发⾔⼈历任外交部发⾔⼈⾃1982年3⽉26⽇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第⼀次作为发⾔⼈答记者问,1983年3⽉1⽇,齐怀远作为第⼀位正式发⾔⼈出现在中外媒体⾯前,30多年来,已有29位外交部发⾔⼈交替亮相。
其中,男性有24位:钱其琛、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宇、马毓真、李肇星、⾦桂华、段津、吴建民、李建英、沈国放、陈健、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玺、孔泉、刘建超、秦刚、马朝旭、洪磊、刘为民、陆慷、耿爽。
⼥性有5位:李⾦华、范慧娟、章启⽉、姜瑜、华春莹。
钱其琛(1928年1⽉-2017年5⽉),男,1928年1⽉⽣于天津市,江苏嘉定⼈。
李肇星,男,汉族,1940年10⽉⽣,⼭东胶南⼈。
⼤学⽂化,教授、博⼠⽣导师。
1985年-1990年,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1990年-1993年,外交部部长助理1993年-1995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使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2001年,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使2001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2007年,外交部长。
吴建民(1939年3⽉30⽇—2016年6⽉18⽇),男,汉族,江苏南京⼈。
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在外交部翻译室⼯作期间,曾多次给⽑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辈领导⼈做过翻译。
沈国放,1952年出⽣于江苏省常熟市⼀个普通⼯⼈家庭。
朱邦造,1952年⽣,江苏⽆锡宜兴⼈,学法语出⾝。
1997 - 2001 任外交部发⾔⼈、外交部新闻司参赞、副司长、司长;2001 - 2003 任中国驻突尼斯兼驻巴勒斯坦国⼤使;2004 - 2008 驻瑞⼠⼤使馆⼤使,起任中国驻瑞⼠⼤使,2008年3⽉离任回国;2009年1⽉- 2014.12任中国驻西班⽛兼安道尔特命全权⼤使。
孔泉,男,1955年11⽉⽣,北京市⼈,⼤学毕业。
2001年—2006年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006年外交部欧洲司司长;2006年—200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2008年3⽉—2013年5⽉,中国驻法国并兼驻摩纳哥公国⼤使(副部级)2013年6⽉—2015年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3⽉—中央外事⼯作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第⼗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姜瑜:给中国形象加分的女发言人
![姜瑜:给中国形象加分的女发言人](https://img.taocdn.com/s3/m/1efecf7da417866fb84a8ed9.png)
媒 体 人 眼 中 的 姜 瑜
交 部 的惯 例 。2 年 之 后 ,姜 瑜 成 为 了 自钱 其 琛 算起 外交 4
部第2 任 发 言人 。 3
时 隔2 余年 , 曾给 姜 瑜上 过课 的老 师 大 多 已记 不 清 0
她 当 时 的 样 子 。 关 于 姜 瑜 的 记 忆 只 有 “很 用 功 ” 三 字 。 而 且 , “在 那 个 时 代 的 那 个 年 龄 的 孩 子 里 , 她 显
无 论 是 在 外 交 部 新 闻 大 部 分 工 作 和 新 闻 联 系 在 了 一 起 。 所 以 , 对 于 姜 瑜 成 为 新 的 发 言 人 , 前A E 高 官 评 价 她 是 “ 伍 出 PC 行 身,靠真才 实学 ”。而且 ,由于长期 与媒体打 交道 , 她 的待 人接 物 也 给 外 国 记者 留下 了深 刻 的 印象 。 新 加 坡 《 合 早 报 》 驻 港 记 者 戴 庆 成 赞 叹 姜 瑜 的 联 业 务 能 力—— 她 记 得 见 过 的 每 一 个 记 者 的 名 字 ; 会 事 先 做 很 多 功 课 , 才 会 跟 记 者 谈 话 ; 主 动 参 加 一 些 外 交 论 坛 , 认 真 听 , 记 笔 记 。 而 且 , 负 责 处 理 公 署 对 外 新 闻
从 姜 瑜 踏 上 发 言 台 那 一 刻 起 , 已 有 网 友 期 待 她 能 像 章 启 月 一样 开 创 一个 属 于 自己 的 发 言 人 时 代 , 网络 上 关 于 她 的 检 索 条 目迅 速 突 破 上 万 条 。然 而 , 因 为 代
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https://img.taocdn.com/s3/m/489116ce4028915f804dc2b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二)成立时间: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三)办公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两次。
(四)历任部长:1、周恩来 (1949-1958)2、陈毅 (1958~1972)3、姬鹏飞 (1972~1974)4、乔冠华 (1974.11~1976.12)5、黄华 (1976.12~1982.11)6、吴学谦 (1982.11~1988.4)7、钱其琛 (1988.4~1998.3),1982年3月26日,首次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8、唐家璇 (1998.3.18~2003.3)9、李肇星 (2003.3~2007.4)10、杨洁篪 (2007.4~2013.3)11、王毅(2013.3——)(五)外交部结构设置主要官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发言人、驻外大使办公机构:办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国际经济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管理司、涉外安全事务司、干部司、离退休干部局、行政司、财务司、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驻部监察局、档案馆、服务中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的级别在各国做法不同,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只是中层领导。
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由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
在美国,白宫发言人的级别相当于部级干部,但在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外交部发言人只是相当于处级干部。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简历模板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简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7deee6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0.png)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简历模板姓名:(中文姓名)
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
母语:(中文,如果有其他外语能力,请列举)
教育背景:
(学历)(学校名称)(毕业年份)(专业)
(学历)(学校名称)(毕业年份)(专业)
工作经验:
(年份-年份)(职位)(公司名称/机构)
职责和成就:
- 定期举行外交部记者会,并向记者们传递最新的外交政策和信息
- 对外交部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维护外交部在媒体上的形象
- 接受媒体采访,回答关于外交政策和外交部工作的问题
- 撰写新闻稿和新闻发布会的发言稿
- 组织和参与国际会议、研讨会等活动
- 建立和维护与本部门内外相关部门、机构和媒体的良好关系
技能和能力:
- 出色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
- 精通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知识
- 熟悉媒体行业和新闻报道规范
- 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工具
- 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 具备应对紧急情况和压力的能力
语言能力:
- 母语:中文
- 英语:流利,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强
- 其他外语:(列举其他外语能力,如法语、西班牙语等)
个人兴趣和爱好:
(列举个人兴趣和爱好,如旅行、阅读、音乐等)
自我评价:
(简单陈述自己的特质、优势和愿景)
以上是一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简历模板,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个人需求可酌情增删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https://img.taocdn.com/s3/m/588a8d2b482fb4daa58d4bdd.png)
周恩来:缓和中苏紧张局势排除林彪、江青集团干扰(1958年前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4年9月前称政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
,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主席等
职。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
大学进修。
曾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工作7年,并担任驻莱索托大使馆的一秘。
1985年至1995年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言人,之后升为
部长助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等要职。
1995年至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随后受命出使美国3年。
2001年至2003年3月外交部副部长,主管美洲、大洋洲和拉美洲事务。
席(1993年当选)。曾任国务委员(1983.6~1988.3)兼外交部长(1982.11~1988.4)。
上海市人。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在上海从事地下党的学生工作,曾
任上海地下党学委副书记、代理学委书记。1949年6月起任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
会派驻布拉格世界民主青年联合会的代表。建国后曾任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中央
海等地的战役。早在建国前,陈毅就参加接待了赴延安的美军观察组。1944年底,
他受毛泽东委托,就美总统特使赫尔利调解国共矛盾问题研究对策,主张不接受美
蒋条件,采取既不妥协也不破裂的政策,以待时机。这一建议被毛泽东所采纳。
姬鹏飞:积极贯彻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针政策(1972年~197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山西临猗人。1931年参加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和法国求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外交部发言人强硬语录
![外交部发言人强硬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632c50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5.png)
外交部发言人强硬语录外交部发言人言论如何用词关系到一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那么关于外交部发言人有哪些经典语录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外交部发言人经典语录,欢迎欣赏!外交部发言人经典强硬语录1.中国女军事专家姚云竹参加美国国际学术座谈会,在回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提问时说: “如果有人一定要把中国当敌人,我们将接受挑战,做一个‘称职’的敌人。
”2.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沙祖康在2006年8月17日接受记者采访谈到美国布什go-vern-ment对中国增加军事预算表示担心时说:”美国的军费占全世界军费总额的一半,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6倍或8倍,为什么要指责中国?“美国最好闭嘴并保持安静!”3.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林松添在接受匈牙利电视台Frei Dossier节目主持人、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Tamas Frei专访,谈到目前利比里亚局势很危险,美国大使、联利团最高长官等人都有贴身保镖、防弹车,你是否也有保镖时,转身指着身边的五星红旗说:“这就是我的保镖!”4.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大使沙祖康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对于中国,一寸领土比生命更有价值。
”5.六十年代初,由于大陆经济困难,台湾觉得有机可乘,积极准备反攻大陆,据说当时金门岛上已经调集了重兵准备反攻了。
当时中美正在波兰秘密接触,周指示我方代表对美国警告:“如果台湾胆敢反攻大陆,反攻大陆之时,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之日!” 美国立刻表示不支持台湾反攻大陆。
结果金门岛上的国军最终乖乖的撤了回去,没有反攻。
6.1982年9月,号称“铁娘子”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到北京,与小平同志就香港主权进行谈判。
面对撒切尔夫人要以非和平方式保留香港治权的威胁,小平同志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话:“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 撒切尔夫人在结束谈判后失足跌倒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
7.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问题时说:“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
华春莹:中国“外交天团”的一朵金花
![华春莹:中国“外交天团”的一朵金花](https://img.taocdn.com/s3/m/57321e83bb4cf7ec4afed04c.png)
华春莹:中国“外交天团”的一朵金花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0年第08期“你们非常关心涉疆问题,当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撒谎者撒着关于涉疆问题的弥天大谎的时候,你们趋之若鹜,而当新疆的事实和真相展现在你们的面前时,你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这是为什么?你们在担心什么?你们在害怕什么?你们难道真的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做一些反思吗?”日前,中国国际电视台先后播出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英文纪录片,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一贯关注涉疆新闻的西方主流媒体却选择性失语,集体沉默。
2019年12月9日,華春莹在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对他们的“装聋作哑”行为进行了一连串的灵魂拷问,使西方媒体的一贯对华立场,和其背后不可告人的企图昭然若揭。
然而,这样如金庸《天龙八部》中武功奇术六脉神剑——其凌厉、痛快的气势,其从容、大气的态度,只是她无数次外交经典交锋的精彩花絮之一。
从2012年11月19日留着精干短发、露出甜美微笑,以新中国第五位外交部女发言人身份亮相,到2019年9月出任外交部新闻司首位女司长,她以发言精准、金句百出的完美表现,代表了中国外交部的专业和涵养;她更是以语声轻软柔和却字字掷地有声的“绵里藏针”“睿智冷静”“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被称作“一个美国惹不起的中国女人”,成为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
1970年,华春莹出生于江苏淮阴一个干部家庭。
18岁高考时,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其实刚入校的华春莹,一度极其自卑,来自小城的她,英文发音不标准,在外语系显然格格不入”。
因此,别人尽情娱乐时,她在跟着收音机纠正发音;别人出去花前月下,她在宿舍整理笔记。
大学四年里,她是宿舍唯一没有恋爱的人——有志又不随以止,这成为华春莹攻坚克难的“常规武器”。
南京大学退休教师金筑云回忆说,“任何时候看到华春莹,她总是安安静静的,穿戴很朴素,笑起来也很恬静。
” “我印象中,当时华春莹的学习并不是数一数二的,也就是中上等吧,但她很有主见,独立性很强。
中国外交官语录
![中国外交官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4cc39d27cc7931b765ce15f5.png)
中国外交官语录出处:2012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李肇星在新闻发布会谈及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时表示,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交通不便,一律实行直接选举还有困难。
2.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法律不是挡箭牌。
出处:2011年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在回答外国记者在中国各地采访前需征得被采访人和单位同意。
这是否意味着537号令已失效时表示,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问题的实质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想在中国闹-事。
对于抱有这种动机的人,我想什么法律也保护不了他。
希望大家能够明智地认识这个问题。
如果你们是真正的记者,就应按照记者的职业准则行事,在中国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从前两次情况看,那些去蹲守的记者也没有等到他们想等的新闻。
如果这两天还有人煽动、鼓动你们再去什么地方非法聚集,我建议你们及时报警,一是为了维护北京的治安,二是为了维护你们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3.沙祖康:中国人权至少比美国好五倍。
出处: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机构代表、中国代表团团长沙祖康在日内瓦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介绍说,“我公开讲过,中国今天的人权状况就比美国的人权状况要好,中国人口比美国多五倍,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讲,我们问题至少应该比美国多五倍,那才说明我们人权状况和美国一样。
但现实是,我们目前人权状况比美国的好,说明中国人权至少比美国好五倍。
我在大会上讲这话引起会场上哄堂大笑,大家都鼓掌,也可以看出美国不得人心,他们把人权问题高度政治化,为本国政治服务,把人权问题作为工具,做法很不得人心。
”4.唐家璇:如果中国共-产-党不光荣伟大正确,那为何13亿多人愿意投胎到中国?中国人权是最好的。
出处:前一句没有查到。
最后后一句出处:2015年11月在韩国釜山参加亚太经合会议部长级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唐家璇更直言:“中国的人权是最好的,美国的人权并不怎么样。
”5.赵进军:大使代表国家,我当大使出去肯定坐头等舱。
外交部发言人有哪些
![外交部发言人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09012a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4.png)
外交部发言人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作为中国政府的外交行政部门,其发言人在承担政府的
外交行动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将行政外交和非正式公共外交有机结合,并向国际社会报告中国的政策、态度和行动,从而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首先,魏晨(WANG Wei)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他是张高丽外长任内期间第二
位外交部发言人,于2010年7月10日正式上任,他担任外交部发言人主要协调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任务,并发表了外交会议的有关报告。
除此之外,他还是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负责中国外交政策的宣传与外交安全政策的推行工作。
其次,姜瑞雪(HUANG Rui-xue)也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2013年1月7日
担任职务,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第一副办公室主任,曾参加过多段国内外外交活动,发表过关于外交多边对话和国际关系等议题的报告。
此外,她在外交部外交司、中央党校和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等机构中任教,是外交政策与新议题的推动者。
最后,陈雯(CHEN Wen)于1992年从中国外交学院毕业,此后多年以来,她
在中国外交部或其他外交机构任职,担任发言人的职务,曾在印度做发言人,并为大气变化的多边对话,炎热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等议题做出重要贡献,提供有关解释。
她拥有多年资深外交发言人经验,在此期间建立了完善的外交网络,树立了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框架。
以上三位发言人分别为中国外交部早期及现有发言人,他们在中国外交政策有
极其重要的作用,协调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任务,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新外交理念以及面向国际的外交实践的引领者,努力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为中国社会创造更发展更安全的未来。
历届外交部长
![历届外交部长](https://img.taocdn.com/s3/m/4977967a02768e9951e73881.png)
周恩来(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4年9月前称政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主席等职。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和法国求学。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回国后,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
大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
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1年底,进入江西和福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1936年西安事变时任中共全权代表与蒋介石谈判,迫使蒋接受抗日的主张。
[详细]陈毅(1958~19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54~1972)兼外交部长(1958~1972)。
获元帅军衔。
四川乐至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南进,1928年4月与毛泽东会师于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反“围剿”斗争。
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他任新四军代军长,领导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长、华东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参与组织领导了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上海等地的战役。
早在建国前,陈毅就参加接待了赴延安的美军观察组。
1944年底,他受毛泽东委托,就美总统特使赫尔利调解国共矛盾问题研究对策,主张不接受美蒋条件,采取既不妥协也不破裂的政策,以待时机。
这一建议被毛泽东所采纳。
[详细]姬鹏飞(1972~19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
山西临猗人。
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后加入红军。
外交部历届领导2
![外交部历届领导2](https://img.taocdn.com/s3/m/2fc0231a90c69ec3d5bb7598.png)
外交部历届领导22018.08部长:王毅党委书记:张业遂副部长:乐玉成、王超纪检组长:谢杭生副部长:郑泽光、孔铉佑部长助理:李惠来、秦刚、陈晓东、张军张汉晖发言人:陆慷、耿爽、华春莹2018.03.15部长:王毅党委书记:张业遂副部长:李保东、王超纪检组长:谢杭生副部长:郑泽光、孔铉佑部长助理:钱洪山、李惠来、秦刚、陈晓东2012.02.09部长:杨洁篪党委书记:副部长:张志军、崔天凯、傅莹、宋涛、翟隽、程国平部领导成员:谢杭生部长助理:张昆生、张明、马朝旭、乐玉成2012.01.11外交部主要官员为14人,除部长杨洁篪外,还有张志军、李金章、崔天凯、傅莹、宋涛、翟隽、程国平等7位副部长,以及吴海龙、刘振民、张昆生、乐玉成、马朝旭、张明等6位部长助理。
人事动态·外交部部长王毅任国务委员·孔铉佑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张明不再担任外交部副部长职务(图|简历)·陈晓东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原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简历)·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图|简历)·秦刚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图|简历)·刘海星不再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图|简历)·谢杭生任中央纪委驻外交部纪检组组长(图|简历)·李惠来、孔铉佑、刘海星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程国平不再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再添一人办公厅主任李惠来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孔铉佑升任部长助理(图|简历)·郑泽光任外交部副部长(图|简历)·外交部原部长助理刘建超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专职,副部长级)·刘建超不再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不再兼任新闻司司长职务(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兼任新闻司司长(图|简历)·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涉违纪被免职秦刚任礼宾司司长(图|简历)·国务院任免工作人员王超、张明任外交部副部长·张明任外交部副部长钱洪山任部长助理曾任领导张明刘振民刘海星程国平刘建超张昆生翟隽宋涛乐玉成马朝旭崔天凯傅莹杨洁篪张志军李金章吴海龙现任官员:2018.02.26 姓名现任职务曾任职务王毅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4] 张业遂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李保东外交部副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5] 王超外交部副部长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云南德宏自治州副州长谢杭生中央纪委委员,外交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驻丹麦王国特命全权大使,驻保加利亚特命全权大使[6] 刘振民外交部副部长常驻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代表、全权大使张明外交部副部长,党委成员[7]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郑泽光外交部副部长[8] 江苏省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外交部副部长[9] 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外交部部长助理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局长、党委书记李惠来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公使秦刚外交部部长助理、礼宾司司长[10]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11]。
钱其琛:谋和平,交朋友
![钱其琛:谋和平,交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8578c4276edb6f1aff001f85.png)
钱其琛:谋和平,交朋友作者:乔梁来源:《晚晴》2017年第06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务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同志,因病于2017年5月9日22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钱其琛的外交生涯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至1974年,他一直同苏联打交道,其中有10年是在苏联度过。
1977年至1982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期间,钱其琛提出了外交部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议,并担任了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发言人。
钱其琛曾于1988年到1998年担任外交部部长,他的外交工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许多重大事件上,他亲历了历史。
“不记日记”的领导人开写回忆录先河钱其琛曾经说过:“我遵从周恩来总理为我国外交人员提出的四句话,十六个字,即‘站稳立场,掌握政策,钻研业务,严守纪律’。
”他工作中的座右铭是,“决策时多思多谋,执行时高速高效”。
退下来之后,钱其琛于2003年出版了《外交十记》,当时开了先河。
据报道,他成为第一位退休后出版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回忆录的中国领导人。
他曾对该书出版方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王成家讲过,有些事情在国外有很多的版本,如果不把真实的事情表述出来,多年以后,那些非真实的东西就变为事实了。
出版社原本建议书名为《钱其琛回忆录》,但被拒绝,钱其琛希望自己写的书平实一些,于是取名《外交十记》。
他也不希望把自己的头像放在书的封面上。
这本书直到今日出版已经14年了,一直非常畅销,钱其琛曾在自序中写道,“我从不记日记,这是年轻时七年地下党工作养成的习惯,不留片纸只字,一切只凭记忆。
”他也坦言,“一些亲身经历的场景,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在脑海中不断萦回。
”三句话简短声明引全世界注目钱其琛在其著作《外交十记》中写道,1982年5月,他出任外交部副部长。
当时,中苏正处于严重的对抗局面。
但在1982年初,出现了一些微妙的迹象,中苏关系开始酝酿某种变化。
姜瑜时装秀
![姜瑜时装秀](https://img.taocdn.com/s3/m/4bdf92442e3f5727a5e962f7.png)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时装秀姜瑜女,1964年生于北京,大学毕业。
1987—1991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1991—1992 外交部新闻司科员、随员1992—1995 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1995—2002 外交部新闻司三秘、副处长、处长2002—2005 外交部驻港公署参赞2005—2006 外交部新闻司参赞2006—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2006年6月13日,姜瑜首次亮相。
她在给记者提问机会时总是保持一丝优雅的微笑,以图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这是中国外交部历史上出现的第四位女性发言人。
正如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郑天任所言,姜瑜女士的亮相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很好的国际形象。
他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女性代表中国,因为女性能给一个国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说话很软,如同姜瑜女士,长相很得体,讲话很好听,这些都是能在国际上给中国挣分的。
”姜瑜在北京出生和长大,毕业于中国外交官摇篮——外交学院,精通英文。
2002年出任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2005年底调返北京,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参赞,翌年3月出任新闻司副司长。
香港熟知姜瑜的记者对她的评价是年轻漂亮,热情友好,言谈举止相当得体。
曾为姜瑜设计过服装样图的山东省女子会馆造型设计师谢宁说:姜瑜2006年亮相时穿的白色上衣是中西服装结合的典范:中式的领型,西式的立体裁剪,把中西服装的特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但白色镶黑边的上衣不太合适姜瑜。
因为她的脸型属于长型脸,略偏方型,过于硬质感的黑色线条与大面积白色的搭配反差过于大,使她的脸部线条棱角分明,有种不必要的生硬感。
对比李金华(前驻新西兰大使)、范慧娟(前驻爱尔兰大使)、章启月(驻比利时大使)和姜瑜这四位外交部女发言人,穿戴最奢侈,最“花姑娘”的非姜瑜莫属。
曾有过下岗工人问姜瑜凭自己的工资肯定买不起,是不是租的。
语录“不是什么人自认为掌握着舆论工具,跳得高,叫得欢,谁就掌握世界的公理! ”———2010.12.7 外交部记者招待会“我觉得我发言时有的时候表现地比较强硬,甚至有的时候比男发言人还要强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汉族,1928年1月生,上海嘉定人,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相当大学文化。
1942年至1945年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1945年至1949年任上海《大公报》社职员并任上海地下党中学区委委员、男中学委委员,徐龙区学生区委副书记。1949年至1953年任上海市徐汇、长宁、杨浦区委委员,共青团徐汇、长宁、杨浦区委书记。1953年至1954年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研究员。1954年至1955年在苏联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至1963年任驻苏联使馆二秘、留学生处副主任、研究室主任。1963年至1966年任高教部留学生司处长、对外司副司长。1966年至1972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后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至1982年任驻苏联使馆参赞,驻几内亚大使,外交部新闻司司长。1982年至1988年任外交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委副书记。1988年至1991年任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1年至1992年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2年至199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1993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1997-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参赞、副司长、司长。
孙玉玺
孙玉玺现任驻阿富汗大使
男,1951年10月生,黑龙江省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1979-1981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职员。1981-1988年,分别担任外交部亚洲司科员、三秘、副处长、一秘。1988-1991年,任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政治处主任。1991-1993年,任驻柬埔寨王国全国最高委员会代表处助理代表、驻柬埔寨大使馆参赞。1993-1995年,任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兼处长。1995-1998年,任驻大韩民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1998-2002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2002-2004年,任驻阿富汗特命全权大使。2005年迄今任驻印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1970年―1977年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
1977年―1983年外交部新闻司科员、副处长;
1983年―1985年中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馆一秘;
1985年―1990年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言人;
1990年―1993年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3年―1995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79- 1985外交部翻译室科员、三秘、副处长;
1985- 1986赴法兰西共和国国立行政学院学习;
1986- 1988外交部翻译室副处长、一秘;
1988- 1992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一秘;
1992- 1996外交部西欧司处长、参赞;
1996- 1997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驻欧共体使团参赞、公使衔参赞;
1980―1984驻加纳共和国大使馆一秘、参赞
1984―1988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1988―1991驻洛杉矶总领事
1991―1995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5―199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1997―2001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
2001―2004外交部大使
2006―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已婚,有一子。
秦刚
秦刚 男,1966年3月生,籍贯河北,大学毕业。
1988―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科员;
1992―1995 外交部西欧司随员、三秘;
1995―1999 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三秘、二秘;
2003.12―国际展览局主席
范慧娟(女)后任驻爱尔兰大使
李建英后任驻苏里南大使
沈国放
沈国放后任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现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男,1952年11月生,江苏省人,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
1978–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科员;
1981–1983驻尼泊尔王国大使馆随员;
齐怀远(Qi Huaiyuan 193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86.3~1991.8)。湖北省鄂州市人。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同年入外交部。历任驻民主德国大使馆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处长,驻民主德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参赞(1973~1977),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公使衔参赞(1977.8~1983.1),外交部新闻司司长(1983.1~1984.8),第一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1983.3),部长助理(1984.8~1986.3)。任副外长期间,以中国政府特使或国家主席特使身份先后访问了黎巴嫩、卢旺达、布隆迪、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马里、科威特、伊朗、塞浦路斯、土耳其、以色列、阿曼、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等10多个国家。1986年5月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身份赴纽约参加联大非洲经济危机会议。1988年8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挪威参加联合国关于南部非洲难民问题会议。1988年12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参加第43届联大审议中东局势会议。1990年赴不丹参加中不第七轮边界会谈。同年8月~11月,与老挝副外长分别在万象和北京进行两轮中老边界谈判,并签署了会谈纪要。1990年4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日本参加中日外交部官员会议。1991年4月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泰国参加中泰外交部官员会议。1991年8月至1994年12月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1994年5月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共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中央委员。
1991―1994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
1994―1995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6―1998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8―2003中国驻法兰西共合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3.7―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1987―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翻译室科员;
1988―1995 外交部新闻司随员、三秘、副处长;
1995―1998 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一秘;
1998―2000 外交部新闻司参赞;
2000―2001 辽宁省兴城市市委常委、副书记;
2001―2006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唐国强后任外交部香港副特派员,现任驻捷克大使
朱邦造
朱邦造现任驻瑞士大使
男,1952年生,江苏省人,大学毕业。
1971- 1973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
1973- 1977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学习;
1977- 1979赴瑞士联邦日内瓦大学学习;
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
1998年―2001年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1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长;
2003年―外交部部长。
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
已婚,有一子。
李金华(女)后任驻新西兰大使
金桂华后任驻马来西亚兼文莱、泰国大使
钱其琛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97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通晓俄语、英语,略通法语。
夫人:周寒琼。他们有一子一女。
齐怀远
齐怀远后任外交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1992年和1999年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6年首届亚欧首脑会议,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和2001年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晤。1986年作为中国南亚事务专家访问美国,进行专题交流。
1983–19993外交部办公厅秘书;
1993–1996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1996–1998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
1998–2002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大使;
2002–2003外交部大使;
2003.3– 外交部部长助理。
段津后任驻悉尼大使衔总领事
吴建民
吴建民后任荷兰、法国大使,现任外交学院院长
1939年3月30日出生于重庆,汉族。
1959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分配到外交部。外交部安排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再读3年翻译班(研究生)
1961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
1961―1965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布达佩斯),任代表翻译
已出版介绍阿富汗和印度事务的《山国采风》和《菩提树下》两本书,并经常向中文报章刊物撰写时事文章。
爱好高尔夫、网球、桥牌、围棋、象棋。
已婚,有一女。
刘建超
刘建超 现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男,1964年2月生,吉林省人,大学毕业。
1986―1987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关系系学习;
陈健后任驻日本大使,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崔天凯
崔天凯 外交部部长助理
崔天凯,男,1952年10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硕士。1969-1974黑龙江农村插队落户;1977-1981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1977-1981毕业留校任教;1981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培训中心研究生毕业;1981-1984纽约联合国总部中文秘书处翻译;1984-1986外交部国际司随员、三秘,主管多边经济事务;1986-1987就读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获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学位;1988-1996外交部国际司副处长、处长、参赞,主管多边经济事务;1996-1997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1997-1999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安理会候补代表,并主管政策研究;1999-2001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2001-2003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2003-2006.1外交部亚洲司司长;2006.1外交部部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