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
文化教育专家分享的八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
文化教育专家分享的八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传承非遗文化的方法非遗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艺术、历史、技艺等特点的非物质遗产。
为了让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传承,文化教育专家提出了八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以期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非遗资源调查保存非遗文化传承的第一步,是对非遗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保存工作。
专家们提倡应建立非遗资源的数据库,记录相关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历程、具体技艺和相关文化背景等信息。
同时,通过科技手段,如高清摄影和录像等,对非遗传统进行记录,以确保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非遗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
文化教育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立法工作,并加大对非遗保护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同时,要完善执法机构,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对非法侵害非遗文化的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
三、非遗传统技艺传师制度的建立专家认为,传师制度是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非遗传师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培训、考核和荣誉激励等方式,挑选和培养出合格的非遗传承人,以确保非遗技艺的代际传承。
四、非遗文化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融合学校教育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之一。
专家主张,非遗文化应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开设相关专门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可以组织校外活动,如非遗文化展览、讲座和实践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体验。
五、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旅游业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另一重要方面。
专家建议,要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让游客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推动非遗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六、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非遗文化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
专家们提倡将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通过建设非遗文化网站、推出手机应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和传播非遗文化。
同时,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直播等手段,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创新保护模式
站 在前 人 的基础 上 建起 更美 丽 的艺 术殿 堂 。
一
、
非物 质 文化 遗产 创新保 护 模式 的理 论核 心
引 言
对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进 行 保护 的要 求最 早 来 自于 西 方社 会 对现 代化 进 程 中 的人 的 “ 化 ”和 “ 化 ” 的反 思 。在 我 国 ,成 为备 异 物 受 关注 的热 点 问题 还 只 是近 十 年来 的 事情 。然而 ,中 国 目前 正 处 于现 代 化建 设 快速 发 展 中 ,现代 化 的 发 展 目标和 非 物 质文 化 遗产 的保 护 、传 承 ,二者 之 间 的矛盾 带给 我 们许 多 困惑 。 温 家 宝 总 理 曾说 过 ,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也 有物 质 性 ,要 把 非物 质文 化 遗产 的非物 质 性 和物 质性 结 合 在 一 。物 质 性就 是 文 象 , 起 非物 质 性就 是 文脉 。人 之文 明,无 文 象不 生 ,无 文 脉 不传 。无文 象 无体 ,无 文脉 无 魂 。 菲物 质 文 化遗 产 都 是 几 百年 、几 千 年传 下来 的 ,为什 么 能化 下 来 , 下古不 绝 ?就 在 于有 灵 魂 ,有 精 神 。 文 脉就 足一 个 民族 的魂 脉 。今 火 ,保 护 非物 质文 化 遗产 ,就 是传 承 民族 文化 的文 脉 。 从 众 多 研 究 资 料 中发 现 ,现 今 理 论 界 对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传 承 过 程 中存 在 着 两 种 保 护 理 论 模 式 : 一 种 是 “ 生 态 ”保 护 原 模 式 。他 们 认 为 应 建 公 认 的具 有 现 实 保 护 意 义 的 “ 态文 化 生 圈 ”,在 政府 的扶 持 下 ,进 行 包括 有 形 的世 界 文化 遗 产 、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 甚至 是 自然遗 广 内 的整 体 保护 和规 划 ; 不复 原 ,却 在 承认 并 明确 种存 在 生态 ,使其 在 相对 独 立 的环 境 中依 循 着 规律 发 展 ;另 一 种观 点是 “ 新 ”保 护模 式 。他们 认 为 ,非物 质 文 创 化遗 产 在现 代 社会 中小 是经 济包 袱 而 是珍 贵 文化 资源 。非 物 质文 化遗 产 只有 通 过现 代 转 化 ,整 俞入 现 代 文化 体系 中, 发挥 新 的功 能 ,才 可 能真 正传 承 下 去 。非物 质 文 化遗 产 的转 化 形 式是 文 化元 素 重构 ,旧 的义化 体 系 消 后 ,其 中许 多文 化基 因仍有 活 力 ,通 过 现代 形式 的基 因重 组 ,在 保 持精 神 内含和 象 征符 号不变 的前提 l ,使 它们 能够 以现 代 形式 复 活 。双 向 动 的 新传 媒 和新 兴 的创 卜 意产 、 为 非物 质 文化 遗产 的传 承提 供 了 良好机 遇 。 针 埘两 种 不 同 的理 论模 式 ,我 认 为 联合 围教科 文 组织 提 出保 护 人类 非物 质 文 化遗 产 的根 小 目的是 为 了 “ 化环 保 ”,尽 晕保 文 护 各种 文化 原 生 态和 多 样性 ,避 免人类 富有 特性 的 民族 文 化 在全 球 化和 现代 化 进程 中逐渐 消 1 。 菲物 质 文化 遗产 在 现代 社 会 中珍 二 = 贵 的 呵冉 生 文化 资源 。对这 种 资源 通 过 文化 创新 来 继 承和 发 展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只 有 通 过 现 代 功 能 转 化 ,整 合 入 现 代 文 化 体 系 中,发 挥 新 的作 用 ,才 可 能真 止存 活 。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的转 化形 式 是文 化 元素 的 重构 , 旧的文 化体 系 消 后 ,其 广 许 多基 因仍有 r 『 活 力 ,通 过现 代 形 式 的基 凶重 组 ,在 保 持精 神 内蕴 和 象征 符 号 文 化宝 库 中的 民间 瑰宗 ,值 得 我们 继承 和保 护 。
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述、表演、社会实践、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实体,具有文化传承、社会认同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功能。
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事业,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指将经典文化内涵、技艺和价值观念代代相传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教育传承:非遗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教育载体(如学校、博物馆、文化机构等)向年轻一代进行传授,包括非遗技艺、文化知识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学习和体验,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非遗传统文化。
2. 文化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主要包括认定、记录和保护非遗项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建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
这些机构和组织负责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收集、整理、保存和展示非遗项目的相关资料和实物,确保非遗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 社区传承:在社区层面,非遗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来传承。
例如,组织非遗技艺展示、非遗工坊和培训班等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非遗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的传承与弘扬。
二、非遗传统文化的发展非遗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推动非遗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传承方式: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多以口传为主,现代社会需要将非遗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途径,开拓非遗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方式,以更好地吸引年轻一代的兴趣。
2. 文化产品开发:通过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
例如,在非遗技艺中应用到生活用品设计、服装设计、艺术品等方面,开发出具有现代审美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3. 弘扬非遗文化价值观:非遗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如传统的道德伦理和生活智慧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传统的技艺、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社会实践等,它们代表了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式多样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通过口传、师徒制以及家族传承等方式进行。
比如京剧、评剧、皮影戏等剧种的传承就主要通过艺人之间的口述和师徒关系实现。
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则多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进行,如中国的剪纸、陶艺、丝织、木雕等工艺品常常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
这种多样化的传承形式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不会被中断,有助于保持其独特性。
其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中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和实施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各级政府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博物馆和培训机构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专门的场所和资源。
此外,政府还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支持。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逐渐增多。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许多人选择从小儿童时期学习和练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成为传统技艺的传承者。
尤其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进入学校课程,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传统技艺在新一代中得以传承。
最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风险。
另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较长时间且经济效益不高,许多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面临经济困境,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传承工作中。
此外,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年龄较大,传承工作的延续性不强。
文化教育专家分享的八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
文化教育专家分享的八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非遗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保护与传承非遗,就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技艺和价值,传承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保护一项技艺或一段历史。
它涵盖了保护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进程等多个方面。
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如何把非遗文化向后传递,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非遗文化,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来,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方面,文化教育专家可以提供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以下是文化教育专家分享的八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
一、多渠道宣传非遗文化多渠道宣传非遗文化是维护非遗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之一。
采用广告宣传、网站推广、微信等社交媒体等手段,可以在不同的渠道上传递非遗文化的信息。
文化教育专家建议,可以在学校、社区、工厂、市场等多个场所辅以整体性的展览、体验、讲座等活动,来丰富非遗文化传承的宣传方式和现场效果。
二、非遗文化传承课程的编制非遗文化传承课程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编制非遗文化传承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和传承方式,增强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自豪感、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文化教育专家建议,编制非遗文化传承课程时,应尽可能地制定具体详实的教材和为其设计出一套体系。
三、非遗教材、读物与图片的创作非遗文化的创作,通过创作新的非遗教材、读物和图片,可以加深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在文化质量、风格和传统价值观等方面做到创新,让更多的人对非遗文化的结构和意义有所了解。
因此,文化教育专家建议,要促进非遗文化的创作,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目标读者进行合理的调整。
四、建立非遗文化机构非遗文化的机构建立,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有很大好处的。
建立这样的机构,可以着重从各个维度进行传承,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推动非遗文化的转型和升级。
文化教育专家建议,建立非遗文化机构时,应该把握好发展方向,要对机构进行整体设计,注重非遗文化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及其创新研究
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及其创新研究在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文化传承问题也愈加引人关注。
非遗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自然也成为了传承研究的热门问题。
那么,非遗文化传承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又该如何进行创新研究呢?一、传承模式在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基本的传承模式:口传、实践传承和机构化传承。
其中,口传方式是非遗文化传承中最为基础、古老的一种方式。
从史前时代至今,不少非遗文化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了传承。
例如,潮州木偶戏的传承便是基于口耳相传的,因为戏中的经典剧目都写在了当地人民的心头里。
实践传承,即学徒制,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它是指在制定非遗文化传承计划时,通过培育、引导和监督甚至是强制学徒等方式,逐步传授非遗文化的技艺和核心价值观。
与口传方式相比,实践传承的安全性更高、传承质量也更有保障。
最后一种传承模式是机构化传承,即通过政策、法规、组织计划等方式,建立各类非遗文化传承机构和基地,以便更好地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二、传承创新传统的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陷。
譬如,口传方式容易出现传授不到位、流传误解等问题;实践传承则难以应对非遗文化传承人口的不断减少和高昂的人力成本等问题;机构传承则需要大量的对非遗文化的研究和科技投入。
因此,传统的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在传承创新方面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些创新性的传承方式应运而生,例如,互联网、新媒体等。
这些方式通过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将非遗文化呈现在文化消费者面前,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欢和传承非遗文化。
同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还需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在传承教育、展示和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非遗文化中的数字化、VR技术等方案可用于非遗文化的虚拟仿真、展览展示、研究探究等方案。
可为非遗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空间。
三、结语非遗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项目,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探讨。
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也必须注重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承工作的优化、创新和深化,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解、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国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具有传统、信息量大、蕴含深厚文化内涵、人们能够共同认知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技能、文化场所及相关文化制品等形态和具有代表性的传播载体。
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人类智慧和文化创造的重要成果,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口头和实践行动形式,将一种文化传统代代相传的过程。
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口传心授这是最古老、最基本,传承方式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
口传心授,就是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祖先们所创造、积累和传承的智慧和文化内涵一代代人口相传,可以避免文字形式带来的误解和失误,从而更好地继承和保存这些文化。
2.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既可促进一种文化的传承,也可有效防止知识和技艺流失。
在传统文化中,通过师徒相传,能够使后代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使学习者更好地品味和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3.家族传承家族传承是一种特定的传承方式,是指某一家族代代相传某一种文化,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传授、实践等方式,将这种文化内涵代代相传,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对于保护,我们不仅只是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风险评估,更要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对于保护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记录收集与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和记录具体包括:记录相关人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收集相关的物品、图书档案资料、录制音像资料等等。
通过记录、收藏和口头传承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广泛而复杂的,需要各方面的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初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初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那些以口头、肢体、心理等形式存在的,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信仰等相关的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民间传说、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节日庆典等。
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强调在非遗传承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其原始形态,还要促进其创新发展,使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本文将对非遗活态传承的概念、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概念非遗活态传承是指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注重其原始生态和文化基因的传承,使其得以在当代社会中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
与传统的静态保护不同,活态传承更注重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强调非遗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融合。
二、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1. 保持非遗的原生态非遗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等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活态传承能够保持非遗的原生态,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和感受这些遗产的独特魅力。
2. 促进非遗的创新发展非遗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活态传承不仅注重保护非遗的原始形态,还鼓励在传承过程中进行创新发展。
这样可以使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提高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活态传承强调公众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非遗活动,如非遗展演、技艺比赛、文化交流等,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中来。
这不仅可以增强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保护热情和创造力,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非遗活态传承的方法1. 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政府应加强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负责非遗的调查、记录、传承和研究工作。
非遗传承的创新方式_概述及解释说明
非遗传承的创新方式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技能等方面的无形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要任务,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非遗传承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非遗传承的创新方式。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非遗传承的现状,包括其定义与背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其次,我们将阐述在传统方式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的师徒制度、学院培训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及其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创新方式下的非遗传承,包括数字技术应用、教育与普及化措施以及跨界合作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发现和观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探讨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非遗传承的创新方式进行概述和解释,提出一些新颖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非遗传承工作的发展。
通过探究数字技术应用、教育与普及化措施以及跨界合作等方面的创新案例,我们将为非遗传承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为推动非遗事业走向更加健康、持久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本文也希望引起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和关注。
2. 非遗传承现状2.1 定义与背景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通过人们的口述、实践和表演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资产。
作为一种独特而宝贵的文化传统,非遗承载着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和生活智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许多非遗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风险。
2.2 挑战与困境在当今社会,非遗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困境。
首先,随着时代变迁和生活方式改变,非遗技艺逐渐丧失了吸引年轻一代参与传承的魅力。
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新兴技能,并缺乏对非遗技艺的认同。
其次,师傅学徒制度逐渐衰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难以有效地推行。
这导致了非遗技艺无法得到有效延续和发展。
此外,许多非遗项目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支持,无法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承。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创造、传承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淘汰或忘却的危险。
因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十分重要。
一、传承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主要有三个,即口耳相传、师徒传承和规范传承。
1.口耳相传口耳相传是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主要的传承方式之一,它通过家族、部落、地区间的交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传承方式。
作为家传或职业技能的传递模式,口耳相传的技艺更具有精密性和细腻性,它保留了各民族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传承了许多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2.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是指由技能娴熟的长辈或师傅传授给需要学习的后辈或徒弟。
师傅是传授技艺的人,徒弟则是学习师傅技艺的人。
这种传承方式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知识、技能、经验和文化等方面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规范传承规范传承是将专门的技能、经验、知识、文化以及规范化的标准化的教材通过教育、培训、培训机构、学校等途径向大众集体传授。
规范传承和师徒传承相互补充,它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规范传承通过科学、系统、高效的教学模式,帮助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普及和传承。
二、保护1.政府的保护政府在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应的,国家应出台法律法规加强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范市场,保护传承人的权益,鼓励传承和创新。
2.社会的保护除了政府之外,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手工艺品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思想、文化和情感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这些手工艺品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传承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分析摘要:当前,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推动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开展。
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本文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式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局部的各种观念表达、社会实践、知识、技能、表现形式及相关的手工艺品、实物、工具、文化场所等。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口头传统与表现形式;〔2〕有关宇宙与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3〕社会实践、节庆、仪式活動;〔4〕表演艺术;〔5〕传统手工艺。
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局部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传统音乐、舞蹈、曲艺、书法、美术、戏剧、杂技等;〔2〕传统口头文学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3〕传统节庆、礼仪等民俗;〔4〕传统体育、游艺;〔5〕传统技艺、历法、医药;〔6〕其他。
不同国家,被纳入非遗的工程也有一定的不同。
原因在于,每个国家的国情、历史、文化、民族等均有一定的差异。
也是因为这一原因,每个国家对非遗的具体分类也有一定的不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各国非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根底上,公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对非遗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几乎涵盖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根本情况。
而我国的非遗分类,正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根底上确立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非遗分类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可以达成共识的分法,很多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非遗工程进行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一种分类方法是“13类分法”,即:〔1〕传统舞蹈;〔2〕传统音乐;〔3〕民间文学;〔4〕语言;〔5〕传统武术、体育、竞技;〔6〕杂技;〔7〕曲艺;〔8〕传统戏剧;〔9〕民俗;10〕工艺美术、民间美术;〔11〕文化空间;〔12〕传统医学、药学;〔13〕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他工艺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与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与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某一个族群或某一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实践与知识体系,包括口头传统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庆典、手工艺品制作、传统医药和自然环境与宇宙知识等。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补充和丰富,是维护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尊严的应有之责。
下面将分别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与传承方式。
一、法律保护法律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对于有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象,一般都有相关法律进行保护。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保护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等,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有明确规定。
同时,这些法律也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和具体保护措施。
二、记录保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记录保存。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承方式、传承环境等信息都记录下来,能够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漏和失真。
同时,可以通过记录保存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特点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三、传统方式传承传统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基本的传承方式,也是最能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这种传承方式是通过老一辈人传授给后代,由传承人亲自示范,让后代一步步学会。
这样的传承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最完整地保留下来。
其实,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通过这样的传承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如传统武术、传统节日等。
四、现代化传承方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传到网络上,利用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方式进行传承。
现代化传承方式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可以通过视频、live直播等方式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爱上它们,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社会大众传播和宣传。
五、教育传承教育传承方式是针对青少年一代开展的。
在学校、社会团体等场合,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让青少年接触、理解、学习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非遗传承方式
传统非遗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独特性并代表了特定文化群体的传统知识、技能、表演和实践等。
传统非遗的传承是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维护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
传统非遗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从师傅传徒弟、口述传承到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少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发展。
一、师傅传徒弟师傅传徒弟是传统非遗传承方式中最为常见和传统的一种方式。
在这种传承方式中,师傅作为传统技艺的代表和权威,亲自教授徒弟传统技艺的技巧和精髓。
徒弟则通过长时间的观摩、学习和模仿,逐渐掌握并传承了师傅的技艺。
这种传承方式注重口传心授,通过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亲切关系,确保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二、家族传承家族传承是一种特殊的传统非遗传承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传统技艺通常由一家人代代相传。
家族传承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家族传统的延续。
传统技艺的传承在家族中进行,往往由家族长辈亲自教授后代,通过家族内部的教学和培养,确保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三、书籍记录书籍记录是一种重要的传统非遗传承方式。
通过书籍记录,可以将传统技艺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整理和记录。
这种传承方式在保存非遗技艺的同时,也方便了后人学习和了解传统技艺。
书籍记录的传承方式往往需要专门的研究者和学者参与,他们通过对传统技艺的研究和整理,将其记录在书籍中,以供后人学习和参考。
四、现代化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技术应用成为一种新兴的传统非遗传承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传统技艺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传承和发展。
例如,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将传统技艺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在线教学和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技艺。
同时,现代化技术应用还可以为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传统非遗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师傅传徒弟、家族传承、书籍记录和现代化技术应用等传承方式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传统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教育专家分享的八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
文化教育专家分享的八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冲击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变得举步维艰。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文化教育专家提出了以下八种传承方法。
一、口传和故事叙述(Oral transmission and storytelling)口头传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口头传承,非遗文化可以从一代传承到另一代,记录着人类历史、习俗和价值观。
通过逐渐将故事和传统讲述给下一代,可以确保非遗文化的传承。
二、徒弟制度(Apprenticeship)徒弟制度是传承手艺的传统方式。
师傅将技艺传授给有兴趣的学徒,通过实践和示范指导,学徒逐渐掌握并继承了这一技艺。
这种方式在传承手工艺和表演艺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学院教育(Academic education)学院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设立相关学院和机构,系统地传授非遗文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
四、社区参与(Community involvement)社区参与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关键。
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展览和庆祝活动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只有社区的全力支持和参与,才能确保非遗文化的传承。
五、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数字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非遗文化可以以更加便捷和全球化的方式传播。
例如,通过在线视频和互动应用程序,年轻人可以学习和体验非遗文化。
六、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享经验和资源,并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提供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最直接的见证者,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文化的发展、繁荣,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的衍生。
邢台拥有丰富多彩、独特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创作邢台本土优秀文艺作品的基础素材。
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地方的群众对‘非遗’的认知度,体现着地方的文明程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承的文化,也就是说,它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族群、社区、聚落)中得到传播和传承,绵延不绝,世代相传。
一件口头文学也好,一个民间舞蹈也好,一种手工技艺也好,一种民间知识(如传统医药)也好,凡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各种文化类别和事象,无不是通过民众的口口相传而被传播(横向的,共时的)和传承(纵向的,历时的)的。
在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漫长传承过程中,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象一旦形成,譬如folklore中常说的“母题”一旦形成,就会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地被人们加工琢磨,不断地叠加上新的因素,当然,在传递过程中有的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遭遇传承的中断从而湮没无闻。
就这样,在群体不断的选择、琢磨、叠加(顾颉刚语:“层累地”)、创新、扬弃中,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事象、文化类别、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
现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半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习得、传递,并在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也有些事象和项目,因受到历代文人学者关注,从而根据老百姓的口传而记录下来,为史籍所载,如笔记小说中所记载的传说故事,髹漆、刺绣、风筝等手工技艺,但那毕竟是很有限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主要以口传心授为其传承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农耕文明条件下(蒋观云说:“中国入于耕稼之期最早,出于耕稼之期最迟。
”),其中也包括前农耕文明时代,如采集文明和游牧文明时代的口头精神产品。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
但是,在现代化的发展中,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以几个实践案例分析,探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路径。
一、以传统工艺为载体传统工艺是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既体现了历史、文化、地域的特色,又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保护传统工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整理和记录传承人生活和工艺技能的情况,开展技艺交流和再造,将技艺传承给更多人,并通过商业贸易等方式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
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堡镇的木雕技艺为例,该技艺已有千年历史,但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已经濒临失传。
为了保护传统木雕技艺,蒋堡镇成立了木雕协会,开展技艺保护、传承与推广工作。
该协会建立了师徒传承制度,组织传统木雕技艺的教育和培训,将木雕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学习者。
同时,为了实现经济价值的转换,该协会还与当地纪念品和家居装饰品厂商合作,生产高档木雕工艺品,营造出一种新的传统文化消费理念。
二、开展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是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人们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意义、价值和传承方式,激发人们的文化意识,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
以重庆市的巫山木偶戏为例,该传统文化艺术起源于700多年前,是巫山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该文化艺术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为了保护木偶戏,巫山县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如开设木偶戏专业课程,举办木偶戏文化节,制作木偶戏纪录片等。
这些活动不仅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巫山木偶戏,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使该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保护传统文化空间和场所保护传统文化空间和场所既可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也可以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以北京市的永定门城楼为例,该文化遗产建筑能够体现出北京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但经过多年的消退和破坏,使之面临着危险。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探索——以聊城“非遗”文化为例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探索——以聊城“非遗”文化为例□臧亭亭/文在我国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备受瞩目。
本文以聊城市为例,通过调研理清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脉络和思路,分析判断寻找出其中的优秀资源,对那些切合时代发展并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部分进行创造性探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持。
作为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还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经济开发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1]”可以看出,运用创新思维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意转型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帮助振兴农村文化经济,已成为一个热点。
聊城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等在聊城大地水乳交融,孕育了聊城独特而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迷人的人文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通过创造性转化的探索,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聊城市非遗文化资源,发展特色非物质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为非遗文化产生丰富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聊城“非遗”文化发展现状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31处,光岳楼、山陕会馆等名胜古迹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前,聊城市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13个,市级项目71个。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齐全的种类和丰富的数量与形态,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商业模式
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商业模式非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许多传统技艺、民俗文化和传统音乐等。
这些文化传统虽然源远流长,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改变,它们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
虽然现在的市场需求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商业模式也能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非遗文化保护的商业模式1. 基于社区营销的保护模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城市中的老社区和老建筑感到着迷。
这给非遗文化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基于社区营销的保护模式。
该模式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将非遗文化和社区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具有文化底蕴的社区文化。
要实施这一模式,需要依靠的是本地文化的支持和吸引力,以及結合當地物產提高遊客的吸引力。
2. 旅游产业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非遗文化得以在更大范围内传承、推广和发展,同时,也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种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将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确立起一种线路、标志、品牌和形式。
旅游业模式与当地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更好地利用旅游季节和旅游时间,创造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旅游产品。
3. 求生模式传统的手工艺以及非遗文化有一些传承者,鲜有真正的继承者。
一些从小接受非遗文化培训,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人通常都会离开自己的故乡去到外面谋生,在他们的城市中常会组织相关的保护性活动。
因此,现有当地的一些特产、制品以及独具特色的小吃等在當地销售是保護非遗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時也在维持现有市场的同时促进相关产品的创新和开发。
二、商业模式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促进1. 经济效应商业模式可以让非遗文化不仅仅保持文化继承,同时也具备了经济价值。
这样的经济效应不仅有利于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也让传承者以及相关从业者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改变,营造了更加适宜于守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环境。
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
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传承下来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一、口传口传是非遗传承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
通过口头传承,非遗技艺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传承的及时性强,可以做到面对面的传授和互动,学习者可以即时解决问题和获得反馈。
然而,由于口传方式的局限性,传承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的遗漏和失真,因此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传承人来保证技艺的准确传承。
二、写传写传是一种将非遗技艺以文字记录下来的方式。
通过文字的描述和解释,可以更加清晰地传达非遗技艺的要点和精髓。
写传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口头传承中的信息遗漏和失真,并且学习者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然而,写传的缺点在于文字的表达可能会因为个人的理解和描述能力而有所偏差,同时写传也难以传递一些非语言化的技艺细节。
三、师徒制师徒制是非遗传承中最为典型的方式之一。
通过一位资深的传承人亲自教授学徒,使其逐步掌握非遗技艺。
师徒制的优势在于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传承,学徒可以直接观摩和模仿师傅的动作和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师傅的点评和指导来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师徒传承是一种相对封闭的传承方式,传承范围有限,传承人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四、学院式传承学院式传承是一种将非遗技艺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进行传承的方式。
通过设立相关的非遗学院或专业课程,将非遗技艺系统地教授给学生。
学院式传承的优势在于可以系统地传授非遗技艺,同时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学院式传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和对非遗技艺本质的理解等。
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外,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承,如通过视频教学、网络直播等方式来传递非遗技艺。
非遗传承模式变革案例解析
非遗传承模式变革案例解析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称,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庆典、知识与实践等多个方面。
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非遗的传承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人们开始探索新的非遗传承模式。
本文将通过解析几个非遗传承模式变革的案例,探讨这些案例背后的思考和实践,以期为非遗传承的未来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xxxx案例xxxx案例是非遗传承模式变革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xxxx(简要介绍xxxx)。
在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中,xxxx面临着诸多困境,如xxxx。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xxxx开始尝试新的传承模式。
他们采取了xxxx的策略,即xxxx。
这一变革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呢?首先,xxxx。
通过xxxx,他们成功地打破了传统和现代的界限,将非遗与时代融合在一起,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其次,xxxx。
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往往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问题,而通过xxxx,他们成功地调动了社会各界的资源,使得非遗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xxxx。
通过xxxx,非遗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和传播。
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往往局限于特定的地域范围,而通过xxxx,非遗得以走出国门,为全世界所了解和认可。
二、xxxx案例xxxx案例是另一个非遗传承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xxxx(简要介绍xxxx)。
在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中,xxxx面临着诸多困境,如xxxx。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探索了xxxx的方式。
这一变革对非遗的传承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呢?首先,xxxx。
通过xxxx,他们成功地将非遗与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创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不仅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经济支持,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次,xxxx。
通过xxxx,他们使得非遗的传承成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不再只是传承者的责任,还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最直接的见证者,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文化的发展、繁荣,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的衍生。
邢台拥有丰富多彩、独特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创作邢台本土优秀文艺作品的基础素材。
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地方的群众对‘非遗’的认知度,体现着地方的文明程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承的文化,也就是说,它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族群、社区、聚落)中得到传播和传承,绵延不绝,世代相传。
一件口头文学也好,一个民间舞蹈也好,一种手工技艺也好,一种民间知识(如传统医药)也好,凡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各种文化类别和事象,无不是通过民众的口口相传而被传播(横向的,共时的)和传承(纵向的,历时的)的。
在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漫长传承过程中,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象一旦形成,譬如folklore中常说的“母题”一旦形成,就会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地被人们加工琢磨,不断地叠加上新的因素,当然,在传递过程中有的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遭遇传承的中断从而湮没无闻。
就这样,在群体不断的选择、琢磨、叠加(顾颉刚语:“层累地”)、创新、扬弃中,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事象、文化类别、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
现代人所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半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习得、传递,并在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也有些事象和项目,因受到历代文人学者关注,从而根据老百姓的口传而记录下来,为史籍所载,如笔记小说中所记载的传说故事,髹漆、刺绣、风筝等手工技艺,但那毕竟是很有限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主要以口传心授为其传承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农耕文明条件下(蒋观云说:“中国入于耕稼之期最早,出于耕稼之期最迟。
”),其中也包括前农耕文明时代,如采集文明和游牧文明时代的口头精神产品。
由于广大社会成员、下层民众中不识字的人众多,他们为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发明和创造了许许多多手工技艺,他们在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宇宙、天文、历算知识,有些是与生产有直接的关联的,有些则是生活中经验的总结。
民众还创作了浩如烟海的的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美术(绘画、雕塑)等,以及与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紧密联系的庙会、歌会、节庆、仪式、游艺等所谓“文化空间”,这些看似脱离了生产劳动、悬浮于经济基础之上、形而上的精神产品,也都是以口头和记忆的方式在民众群体中得到保存和传播,即所谓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授给他人,传递给下一代,给民众带来知识的提升和补充、道德伦理的教育、社会秩序的规范、高尚精神的满足和审美的愉悦与快感。
虽然一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个别杰出的传承人所传承和传递的,但要补充指出的是,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前面提到的庙会、歌会、节庆、游艺等,其传播和传承,通常也许并非全都是由某一个传承人所为,而为群体所习得,群体所传承,甚至变成了集体潜意识行为。
如此反复,代代相传,流传不息。
及至近代以来,社会进步了,文明发达了,以文字记录的或媒体传播的社会知识范围扩大了、信息量增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方式也在慢慢地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嬗变,但我们确定地说,今天所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依然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播和传承的产生与发展于农耕文明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集体的创造。
集体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
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口头语言形态的,肢体表演形态的,还是手工技艺形态的,文化空间形态的,都不例外其原始雏形由某些杰出的社会成员个人创造出来,经社会群体在漫长的历史时段里的传播和传承,并在传播和传承中由多人的参与,不断琢磨、切磋、修正、补充、提升,从而形成某个相对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和项目。
在漫长的传播和传承过程中,个人的作用常常被遗忘了,个人的名字常常被历史湮没了,在群体中通行并被社会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镌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某个种类和某个项目上的“著作权人”,是群体,是民众。
鲁迅先生说:“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
[1]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更进一步指出:“出自英法两国下层人民阶级的新的散文和诗作将会向批判表明,即使没有批判的神圣精神的直接庇佑,下层人民阶级也能把自己提高到精神发展的更高水平。
”[2]民众的文化与精英的文化之间的这种关系,大率就是社会文化发展与嬗变的一条规律。
这样说,并非是要抹杀杰出人物在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相反,杰出的人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传承延续中是有重要作用的,虽然杰出人物的出现和发生作用是带有偶然性的。
任何杰出的人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和发展延续中的作用,都是要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基础的,如果社会经济基础没有为其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那他的作用就会无由发挥,甚至在历史发展中无声无息地归于泯灭。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隋唐丝织印染技艺所以发达,与当时的经济和政治所提供的社会条件和需求是分不开的。
隋炀帝的江都(扬州)之游,随行的船只几千艘,全都用彩锦作船帆,用彩绸为纤索,首尾相衔二百余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如何给丝织和印染技艺的繁盛提供了条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些丝织和印染项目,很多都可溯源于唐代。
如蜀锦织造技艺([1]366,Ⅷ-16)兴于秦汉,盛于唐宋。
《后汉书•公孙述传》:“蜀地沃野千里,……女工之业覆衣天下。
”说明当时的蜀锦已经享誉全国。
汉代的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物,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则多至三色以上,由经线显出织物的花纹,故称“经锦”。
四川蜀锦现仍保持这种“经锦”的传统织法。
如宋锦织造技艺([1]364,Ⅷ-14),吴国时贵族生活中已大量使用,但到北宋发展到了鼎盛。
如蓝夹缬技艺([3]Ⅷ-5),远在唐代已甚为流行。
“因使工镂版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
”(《唐语林》)如云锦织造技艺([1]363,Ⅷ-13),虽然东晋间已在建康设立了锦署,但明代臻于成熟和完善。
陶瓷制作技艺的发展也不例外。
已经进入国家级名录的景德镇瓷的烧制技艺([1]357,Ⅷ-7)、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1]358,Ⅷ-8)、龙泉青瓷烧制技艺([1]359,Ⅷ-9)、磁州窑烧制技艺([1]360,Ⅷ-10),其肇始时代有先有后,却差不多都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时代为技艺的成熟与完善提供了契机[3]。
这些手工技艺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和民众精神劳动的结晶,因时势(经济和政治)造就出了杰出的百工,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
如果没有盛世和开放的政策,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杰出的百工,即使有也不可能把技艺传承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是靠传承者们传承下来的。
在古代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中,华佗、孙思邈被尊为传统医药行的始祖,鲁班被尊为木石建筑业的祖师,黄道婆被尊为棉纺的祖师,范蠡被尊为制陶业的祖师,杜康被传为造酒业的祖师,刘三姐被传为壮族的歌仙,等等;祖师就是最早的或早期创始者或传人。
在这些有文献可稽的著名“非遗”传承人外,其他传说中也还记述了不少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如养蚕技艺的祖师马头娘,铸造技艺的祖师李老君,制盐技艺的祖师葛洪,造纸技艺的祖师蔡伦,制笔技艺的祖师蒙恬,玉器制造技艺的祖师邱长春,席箅编制技艺的祖师张班,等等。
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几大名绣,其近古传人也大多是有名有姓的。
如顾绣,明代的代表人物是顾寿潜妻韩希孟,清代起奉顾儒、顾世为祖师。
苏绣,清代最著名的传人为裘曰修之母王氏、蒋溥妻王氏、于氏、卢元素、丁佩、倪仁吉、沈寿、华璂。
粤绣,以眉娘(神姑)为祖师。
湘绣,第一位开创湘绣作坊的是清人胡莲仙。
[4]雕漆技艺,文献留下来的著名传承人,如元代的张成、杨茂,明代的黄成、杨明。
笔者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古村落》中写道:“杨茂是元代著名的髹漆艺人,浙江嘉兴西塘人。
故宫藏有一件元代杨茂‘剔红花卉尊’,他的雕漆技术对明代髹漆工艺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件‘剔红花卉尊’是他的漆器中的传世精品,尊高9.6厘米,口径12.8厘米。
器为撇口,径稍短,腹部凸圆,下有矮圈足。
尊的口内、外部通体均以红漆雕饰,雕刻着各种花卉纹饰,有菊花、山茶、秋葵、百合等花,纹饰雕刻得非常精致细腻,剔刻的刀法娴熟,不露刀锋。
雕出的纹饰流畅而且圆润光滑,表现的花纹以写实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各种花卉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画面。
花间黄漆素地,底部髹漆褐色,左侧有用针刻划的‘杨茂造’三字款。
由于西塘造就了张成、杨茂的漆调工艺,使嘉兴(所属的嘉善)而成为元末明初漆雕工艺的两大流派的发源地之一。
研究者认为,从张成、杨茂等漆调工匠起,一直到明嘉靖时《髹饰录》的作者黄成和明末的杨清仲,都属于这一系统,永乐时代的张德刚、包亮,也是这一派。
他们的作品表现了丰润浑厚的风格及多样的题材。
”[5]历史上,为某一行业的技艺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非遗”传承人,毕竟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或通过文献、或通过传说,留下了他们的名字,为后人所景仰,而更多的传承人,则在漫长的历史途程中湮没无闻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在传递过程中必然发生嬗变,即扬弃一些不再适合时代的东西,吸纳一些新的、为时代所需要的东西。
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处在嬗变中,是“活”态的,“变”是常数,而不僵死的。
在这种嬗变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那些没有留下名字来的传承群体和个人。
对于个人传承者来说,他既能从前人(师傅)那里习得而精巧、而全面,在他手中,又有所创新或发明,在前人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使传承的知识或技艺因创新和发明而有所增益。
对于群体(族群或社区)传承者来说,虽然在起始阶段上,非物质文化的某些事象是由个别人所创始的,但这些事象一般都是群体的生命诉求(如民间信仰),于是,一旦被创造出来,便在群体(族群或社区)中得到很快的传播和广泛的认同,并进入集体的“再创造”的过程,逐渐成为群体的集体潜意识行为,而始创者则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变成群体传承了。
有学者提出,要拓宽传承方式,建立或承认单位或团体传承方式。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文化室的朱兵著文说:“应当积极拓宽传承方式,传承人的概念不仅仅是指个人,除了个人传承外,还有单位(团体)传承。
从国外经验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而言,单位或团体传承往往比个人传承更具有影响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应将其作为传承人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确认并推广。
”[6]朱文所称的单位或团体传承,与笔者前面所说的群体传承是否同义,因阐述较简单,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