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合集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不断恶化的地球问题——水土流失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一、水土流失的概述水土流失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

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

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

”由此可见,国外水土流失的定义也包括了风蚀。

而生态学认为,水土流失是指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使土壤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产生的危害严重,影响深远。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当前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等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60年的艰苦努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入江河的泥沙大幅度下降。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水土资源,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商,区域经济得到发展。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题目: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院系:建工学院土木工程姓名:**学号:************序号:老师:***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我了解了地球科学对人类的的重要意义以及深远影响。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那么我就在查询资料后针对地球科学对人类认识自然以及处理人际事物关系方面提出我自己的观点。

地球是人类居住的星球,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做自己的母亲。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样写到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一位伟大的母亲,披着一件白色的水衣,戴着绿色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的伞,淡淡的蓝,淡淡的存在。

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

她勤劳地养育着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一天天长大。

母亲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

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的确,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

地球不仅以它无尽的宝藏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提供生息的环境,而且可以说连人类本身也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正因为这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辛勤地探索着地球的奥秘。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利用自然条件,创造适于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另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地消耗生产资料,满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类向环境索取的范围、强度和速度不断扩大,但我们的家园———地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加之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污染严重、生态遭破坏,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日趋突出。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全球气候变化

地球的环境与资源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影响到地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地球上更好的生存下去,如何处理我们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环境现状,地球的环境现状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

地球环境现状有以下这些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1900-2000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

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了近360ppm。

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的氧气,把它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

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继续的过程臭氧氧气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

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

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

2011年11月1日,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消息说,该机构今年以来测到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最大值超过去年,已相当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

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读书报告前言:结束了本学期“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我感觉收益良多,因为这门课程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学起来感觉很轻松,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对地质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因此,在本次学修课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我结合自己在课堂所学和专业课知识对自己所学做一个总结。

正文:个人觉得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述性的学科,其将地质学,矿物学,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等地理学科综合在一起,进行概述。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总结:一,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以及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其研究内容广泛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特殊。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地球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

二,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形成演化历史。

按其研究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可简举如下:(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2)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方面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区域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3)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方面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古地理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的学科,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地下资源方面的分科,如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其二是研究地质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分科,如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学号:********姓名:***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2017年5月23日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及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摘要: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转动。

地球与月亮为地月系,月亮每月绕地球转动一周。

地球上存在丰富的生物。

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生在地球上。

本文主要叙述了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资源的紧密联系。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相互依存,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本文从认识地球开始,然后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如今人类已经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保护地球采取了措施。

关键词:地球、资源、环境主要内容:1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到达今天的状态。

2星系在宇宙中,由两颗或两颗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叫做星系。

2.1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2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一千四百亿倍。

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

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000光年。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保护水资源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保护水资源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保护水资源地球科学概论论文保护水资源在学习地球科学与概论之后,我们深知地球上许许多多的自然景象是十分的美好的,每一座山峰,每一个湖泊,每一个生物,一块岩石,石油等等都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演变而来。

然而我们做为受益者,作为利用者,要时刻谨记我们在用的同时,还要保护,珍惜。

不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然而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

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因此,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但是我们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非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

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要有节约之心,并且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

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亿吨增加到2002年2的631亿吨。

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

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

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喀斯特地貌的研究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喀斯特地貌的研究

关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及特点的分析摘要:喀斯特地形也称为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一般指碳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

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

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

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这一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广为分布的地区。

而且这一地区的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基础之上的。

该种地形地理学家最早在克罗地亚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又称喀斯特地形。

“喀斯特”原指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大量分布石灰岩的高原,人们研究地貌类型,因此称这种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俗谚。

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

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其中重庆-贵州的武隆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联合国自然遗产。

关键字:石灰岩水暖湿的气候条件溶洞引言: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以及美丽的自然风景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中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富于东方风韵,它有宽广的陆地,高大的山脉,辽阔的海洋和长长的河流。

在其中喀斯特地貌别具一格。

这篇文章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和本人对相关资料的理解做的一个对喀斯特地貌的概述,主要涉及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特点,类型,演化过程和以及有关喀斯特地区的一些环境问题相关的一些介绍。

认识地球(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认识地球(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认识地球——关于地球资源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与资源的紧密联系。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梦想接连被实现,但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经过探索,人们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们坚信这就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未来之路。

本文从认识地球开始,然后是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如今人类已经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保护地球采取了措施。

关键词:地球资源人类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行动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

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

地球是宇宙中闪烁着蓝色光芒的一颗星球,除了蓝天白云,河流山川,飞禽走兽,潮汐激光,风雨雷电……她是如此美丽壮观。

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她的无私奉献,因为地球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几部电影,比如《后天》,《机器人总动员》,《生化危机》等,在被影片感动或震惊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想到了背后的原因,我们是如何造成了如此的灾难?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是不是要行动起来?地球的基本资料:地球(英语: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

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地球赤道半径6,378.2KM ,赤道周长40075.7Km。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诞生于45.4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2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2

生物群落之漫谈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物种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周围其他生物中之间共居。

而所谓生物群落就是指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彼此在发展中有密切联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生物群体,叫做生物群落。

通俗一点讲就是同一时间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生物。

比如一个水塘内的所有生物,一个花园里的所有生物,一座高山上的所有生物等等。

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而群落则是种群的集合体,是比种群更高一级更复杂的生命组织层次。

在群落中,植物起着主导作用,动物、为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生物群落一、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二、划分方式主要是按气候条件划分的生物带,也就是冻原、夏季绿林、热带雨林、稀树干草原等划分范围内的生物的群落单位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首先分为陆地群落和水生群落两大类。

它们之间尽管基本规律有相似的表现,但存在本质的差别。

这些差别基本上是由环境的不同所引起的。

三、群落结构1、空间结构(垂直和水平)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如,在森林中,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往下依次是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再下是苔藓地衣。

而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容度也有并别。

2、时间组配组成群落的生物种在时间上也常表现出“分化”,即在时间上相互“补充”,如在温带具有不同温度和水分需要的种组合在一起:一部分生长于较冷季节(春秋),一部分出现在炎热季节(夏)。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这里有土地、山川、海洋、绿树、花草,以及各种与人类同呼吸的生物。

小编整理了地球科学论文,欢迎阅读!地球科学论文篇一共同保护绿色地球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使我们为绿色经济做了一件实事,这既是本会的主旨,也是对雅安、芦山地区遇难同胞表达的一种哀思,同时也充分表达了我们对自然灾害的警竦和反省!集人类智慧、科技全部成果和手段,人们也无法在银河系中看到一颗如地球这般美丽的绿色星球,也无法听到银河系之外任何生命信息发送的声音。

人类能够生活在绿色地球上是多么幸运。

但这种幸运是有条件的。

第一,地球是有生有灭的。

目前地球已存在45 亿年,它还能存在多久则无人能知。

第二,地球是有生命的,而人类只是生命中的一种物种。

第三,地球还有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体能。

兴安岭大火烧毁了青松,第二年就会齐刷刷长出片片白桦林,白桦林被烧掉,又会长出茂密的青松。

动物吸入氧气,吐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大自然运行导致的生态平衡十分奇妙。

第四,地球灭亡的原因是自然死亡呢?还是外力引起的毁灭?或是出自内部的力量,即人的力量?人虽不能主宰自然,但他可以主宰其它一切动物、植物物种的生命。

因为人是处于整个动物链条的顶端,人可以伐尽亚马逊河、刚果河流域的广袤雨林,也可以猎尽除他自身以外所有的哺乳类动物。

人类已经历了二百多年工业化的历史,两次工业革命都使人类的文明化程度大大提高,在一定意义上讲,把人类比作造物主一点也不过分。

但工业化也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只要温室气体重新包裹了地球,封闭了地球,阻塞了地球的自我修复、净化功能,丧失了地球和其体外的交换,地球上的生命也就几乎灭绝了,地球实际也就死亡了。

这就是人毁灭地球的过程。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在污染排放量上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请看我国的二氧化硫已占世界排放量的70%,二氧化碳占20%,BOD 占30%,ODS 占40%,汞占25%。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北京交通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题目: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该如何利用自然?摘要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梦想接连被实现,但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协调发展,经过探索,人们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人们坚信这就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人和环境资源危机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发展正文自46亿年前地球诞生以来,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人类的孕育逐步奠定了基础。

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人与地球环境互不可分的关系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

1.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

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

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宇宙大爆炸工程学院410112030113 王小彤大爆炸一词首先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所采用的。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

40年代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处于一种极度高温和极大密度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

所谓原始火球也就是一个无限小的点,现在的宇宙仍会继续膨胀,也就是无限大,有可能宇宙爆炸的能量散发到极限的时候,宇宙又会变成一个原始火焰即无限小的点以后,火球爆炸,宇宙就开始膨胀,物质密度逐渐变稀,温度也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状态。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能较满意地解释宇宙学的一些根本问题。

1964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支持大爆炸确实发生的重要证据,特别是当测得其频谱从而绘制出它的黑体辐射曲线之后,大多数科学家都开始相信大爆炸理论了。

一、何处是中心几千年来,人类观察宇宙的手段从肉眼到望远镜和人造卫星,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而对宇宙的认识,则经历了蒙昧时期的神话和古代哲人的猜测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革命,直到20世纪,现代宇宙学的诞生。

对于宇宙的诞生有最初的开端想法,圣经中,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

而在三国徐整著的《三五历记》中记录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其中记载为“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公元140年,希腊裔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体系,日、月、金木水火土它们沿着各自对离地球不同的距离的各自轨道东升西落,即顺时针方向运行,为了要解释观察到的天体的运动,把它们绕着地球运转的轨道称为本轮,为了更好地描述它们的运动,在本轮之上又有一个小圈叫均轮,行星除了在本轮上运动,还在均轮上运动,这就是托勒密的地心说,他用本轮与均轮很好的解释了天体运动。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也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球,人们开始了地球科学的探索。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表层的变化以及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以下将就地球科学概论进行一些介绍。

首先,地球科学概论包括地质学。

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化以及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

通过对地球的岩石、矿物、地层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动力学过程。

其次,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文、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方面。

通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和人文景观,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另外,气象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气象学研究的是大气的物理特性和运动规律。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天气、研究气候变化以及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演变。

气象学的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海洋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学研究的是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海洋覆盖着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调节因子。

通过海洋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海洋的动力学过程、生态系统以及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之,地球科学概论是对地球及其各类自然现象的综合性研究。

通过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表层的地貌变化、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科学的研究为我们全面认识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概

地概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表面为暗红色,是夜空中居月球和金星之后第三颗最亮的星体。

直径约6747km,约为地球直径的1/2,月球直径的2倍。

重量为地球的38%。

火星上没有磁场。

火星环绕地球一周需用687个地球日,而自转一周需用24小时37分钟。

火星上的大气主要为二氧化碳,并伴有少量的氮气和氩气。

火星的重力仅为地球的1/3,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为-42. 6℃,而近日点时,赤道中午温度为-21.3℃,极地夜间温度为-102.6℃。

一个世纪前,吉奥万尼·辛亚派瑞利和坡西维尔·罗维尔曾看到火星上有"运河"。

而20世纪70年代的"海盗号"飞船发现,火星上的"运河"其实是古代河床的痕迹。

我认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因为一些证据表明,在八大行星中,火星是最可能有生命的。

火星上曾有过水。

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发回的最新照片表明,在该飞船着陆的火星阿瑞斯平原几十亿年前曾发生过大洪水。

从这些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因受强大的洪流冲击而堆积起来的鹅卵石和岩石上留下的清晰的水痕。

美国"海盗"号飞船21年前曾在火星上着陆,科学家从那时起就知道火星上曾经发生过洪水。

相继"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的照片是迄今有关火星上曾经发生过洪水的最有力的证据。

如果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的水,就意味着火星上可能有生命。

火星可能存在壳体和铁质核心。

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器实验室在1997年10月8日宣布,"火星探路者"号推测器传回地球的数据表明,火星极有可能像地球具有地壳和地核一样,也存在壳体和铁质核心。

若该发现获得进一步证实的话,则火星曾具备适宜生命生存条件的理论又有了新的佐证。

火星诞生至今已有40亿年的历史了,一些天文学家曾将其视作类似于月球,是一个毫无生气的巨大石球。

然而目前仍然继续在火星上执行探测任务的探路者则通过分析比较火星绕轴自转地的无线电信号,得出了与此相反的观点:火星可能存在壳体。

地球科学概论 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 论文

宇宙中地球的位置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摘要:根据《地球科学概论》,研究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及地球内部结构,探讨为何地球会适宜人类生存。

深入研究地球的内外部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更具所学的内容从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地球产生生命的原因以及人类生存的关系等。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条件人类的生存正文: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从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索。

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使人类的思想更加进步,运用几乎所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文明和科学出现一次大的发展。

本篇论文旨在帮助我们探索我们的地球,根据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探讨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在人类的力量足以改变地球的今天,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样与地球保持和谐,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很显然,想要深入得研究地球与人类生存关系,就必须要透彻的来理解,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

关于地球为何适宜于生命生存的问题,我想不用多加解释。

首先,地球处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中并且已经存在了足够长的时间;其次,地球有一个比较适合的位置,使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比较适宜的温度;地球的大小适宜,所以地球能够吸引住足够的大气,并逐渐形成大气层;地球上有浓厚的大气层,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各种流星体的伤害,同时也能够通过吸收太阳辐射中的某些能量避免对生物体的伤害;地球上大气中存在有臭氧层,可以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能够抵挡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侵袭,保护生命体;地球上形成了水并且保留住了水;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固体表面,使生命体生活有靠;地球的自转周期长短合适,使地球表面热量不至于变化太大、太快,从而适宜生命体的存在;地球地质史上曾经有温暖的海洋,适合蛋白质的形成。

《地球科学导论》论文

《地球科学导论》论文

《地球科学导论》期末论文——《透过黄河下游日益断流谈我国淡水资源保护》透过黄河下游日益断流谈我国淡水资源保护摘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母亲河——黄河,近年来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断流问题。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应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合理调控水量而保护水资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断流保护措施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包括地球各圈层可以开发利用的部分和来自太阳的能量,以及地球周围的空间,主要可划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与海洋资源等种类。

其中,水资源则是重中之重,决定着人类以及所有生命的活动。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5亿立方米,是世界第八长河。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驰名中外。

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黄河也呈现了几多的尴尬与无奈,黄河下游的季节性断流便是其中一个重要难题。

一、黄河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历史上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古化有“奔腾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诗仙李白何曾想到,漫漫黄河居然也有“奔腾而不到海”的断流景观。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本世纪70年代之初,从1972年山东利津断面断流开始,至今已有19年断流,累计断流57次,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从断流天数看,黄河断流的天数已逐年增多,1972年首次断流仅历时15天,1996年断流136天,截止于今年8月7日,1997年黄河已断流181天(8月7日复流后8月9日再次断流);从断流河段看,黄河断流河道向上游延伸,断流河段逐年增大,1972年断流仅产生于山东利津的下游,1995年断流上溯至河南开封附近,断流683千米;从断流始发时间看,断流时间也逐年提前,过去断流一般始于五六月份,近几年来提前到三四月份,1997年2月7日黄河即开始断流。

水利专家预测,到2000年后,黄河会每年断流,断流最长历时可达140~200天,山东利津水文站每年将有半年左右半涸。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刘征昊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刘征昊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本文对关于地震的成因、规模以及发生地震时的救助办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关键词:地震成因等级救助方法一、地震的成因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据此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

全球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

其中大多数又属于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非常强烈,常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2、火山地震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

这种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发生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

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火山地震为数不多,约占总数的7%。

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

3、冲击地震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

后者又称塌陷地震。

本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

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二、地震的规模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1、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

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3000(最新)

人类生活与地球资源利用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及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后果,同时表明人类的未来必须依靠人类自己,我们必须坚定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的美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时,也阐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地球资源,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未来正文: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

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对发展的内涵却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

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

我们从我们的地球母亲那里获得了无尽的财富,而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有无数的灾难。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现阶段人类还没有能力离开地球到其他的星球上去生存。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学好地球科学概论的意义大一下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选修课,兴趣使然,我选择了这门地球科学概论,因为我一向对地球地理感兴趣,也想学。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觉得学好地球科学概论意义非凡。

首先,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

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

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

也就形成了我们地球科学概论这一课程。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范畴。

其次,人类的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军事、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如污染问题)、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球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注。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

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由于地球科学以庞大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它的研究方法与其它几门自然科学有较大的差异。

地概实习论文

地概实习论文

《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报告在本次野外实习过程中分别去了军庄、下苇甸、三家店和大觉寺。

首先实习的地点是军庄南一铁路旁边,在那里有下二叠纪厚层粗砂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岩性分层及层理都很明显,并且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层已发生倾斜。

在厚层粗砂岩中发现规模较大的斜层理,它与上、下岩层面相交的角度大小不同,并且能看到有些岩层中由下往上砂的粒度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沉积时水的流动方向及岩层的顶底面。

沿铁路向南在3号隧道口有一处玄武岩。

岩石颜色为紫红色,并且可以观察到其中的隐晶质结构,并且有由于岩浆岩形成初期的气孔后被CaCO3、SiO2溶液填充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还有形状规则,近似圆或椭圆的气孔。

在玄武岩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其中夹杂的石英成分或针状浅色矿物斜长石,并且其中含有主要成分为方解石或石英的杏仁体。

之后到达的地点是下苇甸,在那里的群山地形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片流和坡积物:大气降落的雨水或雪水中一部分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一部分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约1/3水体形成地表水流。

起初,降水向下沿自然斜坡均匀流动,其流速小、水层薄,水流方向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成为网状细流,称为片流。

片流能比较均匀地洗刷山坡上的松散物质。

由片流搬运的物质一般在山坡的凹入部位或山麓堆积起来,形成坡积物。

坡积物在山麓地带常连接成覆盖斜坡的群状地形,称为坡积物。

坡积物成分单一,与山坡上的基岩一致;颗粒较细,通常以砂、粉砂、粉砂质粘土为主,偶夹有细小的岩屑砾石,磨圆度与分选性差,略具与坡向一致的层理。

在间歇性河道两侧山坡上,分布着多条冲沟(冲沟由洪流的冲蚀作用形成),呈V字形;在冲沟中几乎没有沉积物,大量的碎屑物质在冲沟出口处堆积,构成洪积扇(洪积扇:洪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洪积物,绝大部分洪积物在冲沟出口处沉积,在地貌上呈扇状地形,故称为洪积扇)。

在接近扇顶的部位地形坡度大,洪积物厚度较大,主要由粗大的砾石组成,砾石的磨圆度与分选性都很差;从洪积扇的上部到边缘,地形变缓,洪积物厚度变小,颗粒变细,由砂过渡为粉砂和粘土,并出现层理;洪积物的成分较简单,与山坡及冲沟中的基岩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矿物岩石与人类生活
姓名甘庆良
学号 3110104273
指导教师杨树锋
年级与专业大三汽车工程所在学院能源工程学系
矿物岩石与人类生活
摘要:
矿物和岩石陪着人类经历了很长的历史直至今日。

从石器时代到如今的信息时代,近万年的人类文明史,我们从来都离不开这两样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宝。

本文主要从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出发,了解它们的性质,并从中可以明白为何它们能够始终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

关键词:
矿物岩石理化特性生产应用
正文:
紫金港的留学生宿舍还在建造,玉泉北门外的西溪路也在赶工,在现代的建筑领域,岩石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珠宝店里,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绽放着亮丽的光彩,我国古代著名的和氏璧更是价值连城,有着金银都难以比拟的价格,可想而知,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扮演着一个清新文艺的角色。

可是这些千奇百怪、形貌各异且色彩大相径庭的岩石又是有不一样的矿物组合而来,所以了解矿物和岩石的构成及由来对我们的生活是很大的帮助,其意义是明显的。

矿物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采矿生产和科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古时候,人们将由矿山采掘出来且未经提炼加工的金属或非金属的天然石块,即岩石和矿石统称为矿物。

随着人们对自然对社会认识的不断加深,才将矿物、岩石和矿石这几个概念区分开来。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内相对稳定的天然结晶态单质或化合物,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组成单位。

作为天然生产的物质,矿物大多以晶体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包括:
1.矿物的光学性质指矿物对光的反射、折射以及光通过矿物体过程中的吸收和透过
的程度和性质,例如矿物的透明度、光泽、颜色等。

一想到那闪闪发亮的宝石,
这里面的美妙之处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中,最早是利用方解石、
石英、萤石作为光学仪器上的棱镜,随后又发现许多矿物有特性的光学特性。

1960年发现宝石(刚玉)可作为激光发射材料产生激光的关键材料。

硫镉矿单晶
具有特殊的光弹性可用于雷达上。

彩钼铅矿具有声光效应在声波作用下可以产生
光的衍射。

白钨、全绿宝石有光色作用,百钨在日光下呈白色,在紫外线下呈紫
色,全绿宝石在日光下呈绿色在灯光下呈红色,可用于激光全息记录和存储。


锌矿的单晶体用作紫外半导体激光材料。

2.矿物的力学性质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各种物理性质,例如硬度。

韧度、解
理等。

就拿矿物的硬度来说,在那次实验课上参观地质博物馆的时候,才知道它
的鉴定指标为摩氏硬度,从最低级到最高级依次是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
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而我们在生活中,做豆腐需要用
到的石膏大家都不会陌生,石膏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
起的作用是使豆浆中的大豆蛋白凝结,从而制作成豆腐。

当然,石膏的硬度低,
易于磨粉且对人体无害,也是它有这样大的用处的一方面的原因。

3.矿物的磁性指在外磁场作用下,矿物被磁化时呈现出能被外磁场吸引、排斥以及
被排斥的矿物对外界产生磁场的性质等。

4.矿物的其他性质由于石棉导热系数低,可用作保温材料,如石棉板等制品均可做
隔热材料。

熔点高的矿物如莫来石等可作耐火材料原料。

沸石、凹凸棒石、蒙脱
石、坡楼石、海泡石等许多矿物有吸附性和阳离子等交换作用的矿物可以清除废
水中的有毒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是一种过滤材料可吸附气体、液体中的杂质,如
制造啤酒时可用于除去杂质,是用于处理水污染的重要原料。

从矿物中提取有用元素,冶炼成各种工业需要的金属。

最重要的是从磁铁矿、赤铁矿中提取铁;从方铅矿中提取铅;从黄铜矿、斑铜矿中提取铜;从铬铁矿中提取铬等。

我国产量最高的矿物为黑钨矿,从中提取的钨占世界第一位;我国湖南是世界著名的辉锑矿产地,从中提取大量的锑;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床中用于提取铈族稀土元素的氟碳铈矿在世界上也属最富。

国防工业中所需的金属如铍是从石中提取的,铌、钽是从铌铁矿、钽铁矿中提取的,原子能工业中的钠是从晶质钠矿中提取的。

矿物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力,最简单的实例就是我们中国的历史,如果不以朝代划分,那么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所谓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也就是我们发现利用矿物的历史。

从最初的石器,到后来的青铜,到后来的铁制器具,这些都离不开矿物的发现与采掘加工。

在今天,就更加不用强调——我们必须的铁、铜、铝等都是从各式各样的矿石中分解提炼得到,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世界上各个大国都要把矿产资源储量作为自己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了。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地球上的岩石,绝大多数是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组成的,极少数是由天然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的。

按地质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一般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一般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由风化剥蚀作用、生物作用或某些火山作用形成的产物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砂岩、石灰岩等;变质岩是原先存在的岩石,在温度、压力升高的条件下,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被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岩石,如片岩、糜林岩等。

那这些奇奇怪怪的石头跟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建立在矿物学的基础上,而它的发展,又为地质学等学科奠定了根基。

可以说,这在地球科学里面能够有一个枢纽的作用。

放眼当今世界,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岩石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岩石学也主要是为了找寻和勘探矿产资源。

所谓矿产资源,是指赋存在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现实和潜在的经济意义的自然富集物。

在沉积岩中,蕴藏着大量的矿产,如我们所熟知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矿产;铁、锰、铝、铜等金属矿产;磷、黄铁矿、石膏等非金属矿产。

岩浆岩与一定类型矿产之间存在着密切成因关系。

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与亲铁元素的矿产密切相关,酸性岩浆岩与亲氧元素的矿产密切相关。

与变质岩相关的矿产资源也是很多的。

在岩浆岩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产生的矽卡岩中,常有铁、铜、锡、钨等矿产。

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探明储量以及开采难易程度等这些因素与我们的生活之密切,人们也都是深有了解。

因此学习有关岩石的知识,粗略掌握其野外鉴别方法,对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除此之外,部分岩石由于含有有颜色的矿物,如蓝铜矿、孔雀石等,还可以被拿来做染料。

不仅仅是实际生活中岩石的作用的如此宽泛,在文学的艺术世界里面岩石也有一席之地。

郑板桥是清朝一位著名的人物。

他在诗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人称为“诗书画三
绝”。

他的诗大多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地,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

他的字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至今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书法。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

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

在他看来——兰花四季不谢,竹子百节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文学家眼里,就成为了高洁、坚贞的代名词。

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就记载到:“……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以后,灵性已通……”。

后来这石头化作通灵宝玉,随贾宝玉来到人世,经历了一场封建社会的悲剧。

不难看出,古人对于岩石的情感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岩石本身。

可以说,矿物和岩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今天我们目所能及的一切科学成就都离不开对矿物和岩石的勘探与发掘,以及对它们的合理利用,因此在以后,我相信,作为矿物载体的岩石,依旧会像宝石那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放异彩,闪耀夺目,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