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教学讲义PPT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建立、发展、衰落以及唐朝的建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隋朝的衰落及其原因、唐朝的建立和盛世局面的形成。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变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对于历史时期的理解仍需要具体的史实支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发展、衰落以及唐朝的建立,掌握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建立、发展、衰落以及唐朝的建立;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难点:隋朝衰落的原因;唐朝盛世局面的形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辅助材料: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隋朝和唐朝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讲述隋朝的建立、发展、衰落以及唐朝的建立,呈现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PPT实用课件 岳麓版

2.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 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 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
行直接相关( C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 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
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响 休养生息
亡教训,贞观之治
隋朝统一全国
隋 科举制的创立 朝 的 兴 衰 与 大运河的开凿 唐 朝 的 建 立 隋唐更迭
581年,建立;589年,隋灭陈, 南北统一 隋文帝:开始科举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
一点:洛阳 两端:涿郡 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
四一 探究点:隋唐更迭 1.隋亡 2.唐兴
1.隋亡
(1)原因: ①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连年
大兴土木,且三征高丽,耗费大量 财富,导致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② 隋末爆发农民起义。 (2)时间:618年。
2.唐兴
(1)时间: 618年。 (2)建立者:李渊。 (3)都城:长安。
比较秦隋
秦朝
4.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 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 “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精华 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 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勾画出江南“人家尽 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 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
凿的(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课件(31张)

【大运河龙舟 】
畅想天地
唐朝诗人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三、隋唐更迭
1.隋朝的灭亡 2.唐朝的建立
隋朝的灭亡
(1)原因 (2)隋朝的灭亡
温故知新
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 相似的地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隋朝的建立 2.隋朝的统一 3.隋朝的制度建设
581年,杨
隋
坚废北周皇帝,
建立隋朝,定
都长安。杨坚
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581~604年在位)
589年,
隋灭陈,
隋
统一南北,
结束了长期
的分裂局面。
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
隋
隋朝为什么能 完成统一大业?
(1)、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2.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三省六部示意图
中书省(起草政令)
吏部 户部
皇帝
尚书省(行政实施)
礼部 兵部
门下省(负责审核) 刑部 工部
影响:三省分工明确,互相合作,提高了行政效
率。
三省相互牵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加
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袭。
(2)、科举制的创立
1.隋朝创立科举制 2.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朝与历史上秦朝最相似—— (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 制、隋的科举制; (3)都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 隋开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5)后续朝代是个鼎盛王朝(秦朝之后是汉 朝、隋朝之后是唐朝。);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课件(21张)

李渊建唐
公元617年, 隋朝太原留守、唐
国公李渊父子于太
原起兵,攻占长安 ,次年(618年)李 渊称帝,国号唐, 定都长安。李渊就 是唐高祖。
唐高祖(618~626年在位)
岳麓版七年级下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和唐朝的建立
隋文帝: 建立隋朝; 统一全国; 改革前朝制
度; 开创科举制;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设置进士科, 确立科举制; 统治残暴…
六
尚书省
礼部 兵部
负责执行政令
部
都官(后改为刑部)
制
工部
门下省 负责审核政令
制度创新
三省分 工明确,互 相合作,提 高了行政效 率。同时, 三者互相牵 制,避免了 权臣独揽大 权,加强了 中央集权, 为后世所沿 袭。
岳麓版七年级下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和唐朝的建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
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
河目流大的多:为为东西了走巩向固,统开通治南,北加运河强,南利北用交水力通运
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 江南的政治控制。
或许,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 动机之一,但不是主要的。
岳麓版七年级下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和唐朝的建立
材料分析(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人教版岳七麓年版级七上年册级下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和唐朝的建立
西 魏晋
十六国 北魏
386年建立
北朝
386-581年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教学设计2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兴衰过程以及唐朝的建立。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以及唐朝的建立背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隋朝和唐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隋朝和唐朝的历史细节和特点,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深入探讨隋朝的兴衰原因和唐朝的建立背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隋朝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唐朝的建立背景,掌握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兴衰原因,理解唐朝的建立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唐朝的建立背景。
2.教学难点:隋朝兴衰原因的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受。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4.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3.资料:隋朝和唐朝的相关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说课稿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兴盛与衰败以及唐朝的建立。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介绍隋朝和唐朝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变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也有对历史人物的介绍,还有对历史现象的分析。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隋朝和唐朝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和历史特点,对我国历史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历史知识有限,对于隋朝和唐朝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可能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较高,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兴盛与衰败以及唐朝的建立,掌握隋朝和唐朝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和唐朝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兴盛与衰败以及唐朝的建立。
2.教学难点:隋朝和唐朝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隋朝和唐朝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隋朝的建立、隋朝的兴盛与衰败以及唐朝的建立。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说课稿1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兴衰过程以及唐朝的建立背景。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介绍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败过程,以及唐朝的建立,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变迁。
教材中插图、图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但对于隋朝和唐朝的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隋朝的兴衰过程,以及唐朝建立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败过程,掌握唐朝建立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兴衰过程,唐朝建立的背景。
2.教学难点:隋朝和唐朝之间的历史联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隋朝和唐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败过程,以及唐朝建立的背景。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隋朝兴衰的原因,探讨唐朝建立的背景。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隋朝和唐朝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历史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春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ppt课件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 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 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 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
材料二:大业二年(5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 。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 ,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这是中国 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那时的进 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 才。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隋文帝怎 样“大刀阔斧的进行制度改革”?
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3)材料三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 认为隋朝由鼎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出 什么感悟?
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原因:隋 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 农民身上;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 体恤百姓等。(言之有理即可)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需勤学,文 章可立身。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 诗相关的制度是(D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知识点2 大运河的开凿 5.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它的完成,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它开凿于(D )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隋文帝时 D.隋炀帝时 6.小聪同学针对隋朝大运河内容编设为:“一个中 心两个点,经过五河分四段。运河浩荡过六省, 一个数字掉里边。”“这个中心”指(A)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
(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为改变这种局面,隋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门第。隋文帝命令各州向中央选送人才,参加考试 ,合格者可以做官。 (2)材料二中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是什么?这 一制度的创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科举制。影响:创造出一种相对客观、公平的选拔 机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高位的局面,国家可以 选拔更多真正可用的人才。科举制还促进了教育事 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
【岳麓版】历史七下: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ppt课件(3)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 第四级 • 第五级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自主学习 • 第二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隋朝建立的背景、三要素。 • 第三级 • 第四级 2、隋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 第五级 3、大运河修建的时间、影响。 4、隋朝灭亡的原因。 5、请你认真分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内容、意义。 6、隋朝“二世而亡”会让你联想到哪个朝代?请尝试 将这两个朝代进行一下对比。
3.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 第二级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 • 第三级 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 • 第四级 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 第五级 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 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 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 了 1 300多年。
内史省
三省分 工明确,互 相合作,提 高了行政效 率。同时, 三者互相牵 制,避免了 权臣独揽大 权,加强了 中央集权, 为后世所沿 袭。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 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历史 传说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胭脂井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 “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 山坡下。
最新(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课件PPT课件

D 全面且符合实际的是( )
A、经济繁荣 B、节俭盛行 C、二世而亡 D、短暂而繁荣
实验名称: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肝细胞水肿
2
肝脂肪变性
4
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二.大运河的开凿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与 1.时间:605年 隋炀帝
唐 朝
2.目的:为了促进南北交通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3.概况 4.评价
的 三.隋唐更迭
建
立
1、隋炀帝暴政及隋灭亡:618年,隋亡 2、李渊建唐: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王朝。
当堂检测 B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举 2、选官标准:才能
制 3、影响
1.创造出一种相对客观、公正的选拔机制 2.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高位的局面,有利于国家选拔 有用的人才。 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 4.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经过隋文帝20多年 的励精图治,隋朝社会 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 业,户口数猛增,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史称 “开皇之治”。
共禹论功不较多。” 惆怅龙舟更不回。”
你同意谁的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积极影响
①沟通了南北交通,维护了国家统治; ②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加速了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至今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
消极影响
①为此工程而征调大量民夫,严重影响人民 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 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岳麓版新版七下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知识讲授型课件(26张)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温
故
知 新
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581 隋
589 宋齐梁陈
南北朝分裂局面是怎样结束的? 隋朝是怎样建立并完成统一的?
隋朝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第1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隋朝的巩固 三、大运河的开凿 四、隋唐更迭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一)背景: 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恢复、发展; 民族交融深化; 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 南朝政权腐朽;
(二)建立
时间: 581年 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 都城: 长安
(三)统一
时间: 意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581年,北周
权臣杨坚代周称
隋
帝,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杨坚
就是隋文帝。
(隋朝与陈对峙图)
四、隋唐更迭
1.隋炀帝暴政 2.隋末大起义与隋灭亡 3.李渊建唐
1.隋炀帝暴政
2.隋末大起义与隋灭亡
隋末大起义
隋末,面对繁重的赋役,人民不堪忍受,各地 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心怀不满的官僚、贵族 也纷纷起事。其中瓦岗军渐成反隋起义军主力。
隋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 死,隋朝灭亡。
3.李渊建唐
结合课文回答:科举制诞生于哪个朝代?科 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
意义
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 官吏选拔范围扩大,利于选拔 人才;
推动教育发展;
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 影响深远。
三、大运河的开凿
(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二)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PPT实用课件 岳麓版共43页文档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3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PPT实 用课件 岳麓版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
陈,统一全国,结
束了长期的分裂局
面。
隋灭陈时使用的五牙战船
《
隋
高书
颎 向 隋 文 帝 提 出 的 取
高 颎 传 》 中 记 载 的
陈
之
策
隋朝统一时的疆域图
隋
想一想
隋朝为什么能 统一南北?
客观:江南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和人民盼望统一。 主观:隋朝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增强;南朝陈后主荒淫 奢侈。
不同意:劳民伤财,激化了社会矛盾。
四一 探究点:隋唐更迭 1.隋亡 2.唐兴
1.隋亡 (1)原因: ① 根本原因:暴政(多次巡游南方,三次进攻高丽) ② 直接原因:
隋末爆发农民起义(翟让、李密瓦岗军起义) (2)时间: 618年
隋朝年表
581年 隋 朝 建 立
589年 605年 统灭 开 一亡 通 全陈 运 国朝 河
地位: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2、南北交通大动脉
(1)积极: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消极:劳民伤财,激化了社会矛盾。
畅想天地
唐朝诗人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同意: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618年————— —
隋文帝:建立隋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
隋
朝
隋炀帝:开凿运河、科举制正式形成
比较秦隋
2.唐兴 (1)时间: 618年。 (2)建立者:李渊。 (3)都城:长安。
隋朝统一全国
隋 科举制的创立 朝 的 兴 衰 与 大运河的开凿 唐 朝 的 建 立 隋唐更迭
隋文帝统治措施: ① 鼓励垦荒。 ② 减免赋税。 ③ 发展经济。 ④ 完善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
隋朝社会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户口猛增,
出现盛世局面——“开皇之治”。
《隋文帝祈雨图》体现了开皇之治的气氛
三一 探究点: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大运河: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 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它是苏伊士 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14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依靠智慧和 双手创下了如此煌煌伟业,这是中华 民族永远的骄傲。
三、科举制的创立
开科举制先河
正式形成科举制
隋文帝
隋炀帝
3.意义:
标准: 以才能为选官标准
特点: 作用:
相对客观、公平的选拔机制
(1)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高位的局面, 国家可以选拔更多真正有用的人才。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 气的盛行。
(3)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 相继沿用。1905年废除
581年,建立;589年,隋灭陈, 南北统一 隋文帝:开始科举
隋炀帝:创设进士科
中心:洛阳 两端:涿郡 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隋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末爆发 农民起义。时间:618年。) 唐兴:(时间: 618年。建立者:李渊。都 城:长安。)
•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 为利也博哉!” 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
的重大意义是( C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5.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 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 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
习题巩固
D
2.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D )
• A.汉武帝时 • C.隋文帝时
B.魏晋时期 D.隋炀帝时
3.隋朝有一商人通过大运河由南往北运输货 物,他从余杭出发,乘船去洛阳,那么他
依次经过的运河河段是( A )
•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 B.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统治措施: ① 鼓励垦荒。 ② 减免赋税。 ③ 发展经济。 ④ 完善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太尉(掌管军事)
皇帝 丞相(协助皇帝处 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负责 监察百官)
郡
县
(郡守)(县令)
科举考生赶考用的赶考挑子
状 元 游 街
二一 探究点:科举制的创立 1.原因:魏晋以来,选拔官员主要看门第的 高低,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很难有做 官的机会。 2.创立: (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2)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1)目的:促进南北交通,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2)时间: 605年。 (3)概况:
三点: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三 点: 北涿南余 洛中心
四 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 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涿郡
海
河永
黄
济
河
渠
通
洛阳
济渠
淮水
长
江
邗 沟
江 南
钱
河塘
余杭 江
通州段
扬州段 苏 州 段
杭 州 段
瓜州古运河渡口
扬州古运河道边的 古迹——文峰塔
运 河 今 貌
隋 炀 帝 巡 游 江 都 时 的 龙 舟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2.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
立
第六单元 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第23课 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三、科举制的创立 四、大运河的开凿
☆ 2.隋朝的统一
(1)时间:589年
(2)意义:隋灭
行直接相关( C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6.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 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
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杨坚与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 隋朝第二位皇帝。 杨广生于大兴, 开皇元年 (581年)立为晋王,开皇 二十年(600年)立为太子,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 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 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 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 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 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 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 的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