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生理意义
白蛋白
目录1白蛋白2主要作用3正常值4临床意义5偏低的危害6高的原因是什么白蛋白结构(双体)白蛋白结构(单体)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umin,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白蛋白结构(单体)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
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
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中白蛋白的0.04%,按此计算每天从肾小球滤过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即可达3.6g,为终尿中蛋白质排出量的30-40倍,可见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
有实验证实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中吸收,在小管细胞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为小分子片段而进入血循环。
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组织中被细胞内吞而摄取,其氨基酸可被用为组织修补。
又称清蛋白。
溶于水且遇热凝固的一种球形单纯蛋白。
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几乎存在于所有动植物中。
如卵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乳白蛋白、肌白蛋白、麦白蛋白、豆白蛋白等都属于此类。
常用作培养基成分。
也可用有人造香肠、汤品和炖品中作粘接剂。
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已于1975年阐明,为含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66458,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不含有糖的组分。
在体液pH7.4的环境中,白蛋白为负离子,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
它是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白蛋白的结合而被运输。
这些物质包括胆红素、长链脂肪酸(每分子可以结合4-6个分子)、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如Cu2+、Ni2+、Ca2+)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
主要作用白蛋白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
危重病人是否需要白蛋白
循证医学的证据
迄今设计最严谨的研究当推新英格兰 医学杂志(NEJM)2004年所发表的澳大利 医学杂志(NEJM)2004年所发表的澳大利 亚与新西兰危重症医学会所组织的“ 亚与新西兰危重症医学会所组织的“生理 盐水与白蛋白输注评价研究[Saline 盐水与白蛋白输注评价研究[Saline vs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SAFE) Evaluation(SAFE) Study]” Study]”,。
循证医学的证据
SAFE:该研究对6997例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前 SAFE:该研究对6997例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前 瞻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输生理盐水与输 白蛋白二组病人死亡率、新出现器官衰竭、住I 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脏替代 治疗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基础病症分组观察,提示 在创伤病人似乎生理盐水组病死率稍低,而在严 重感染组则倾向于白蛋白组有较低的病死率;但 由于各组的病例数较少,尚不能作出结论。
循证医学的证据
众说纷纭,相互矛盾。 益处有限,甚或有害。 创伤无益,脓毒症有益。 然而? 北美共识会一致意见:对脓毒症休 克的治疗不应使用白蛋白。
结论: 结论:
悬而未决
输注白蛋白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的可 能原因
适应性反应。 蛋白质结合的重要性受到了质疑。 血管内皮通道开放,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 隙中,血管外的白蛋白还可以进入到不能 发生交换的部位,如肠壁以及手术或创伤 的伤口。 白蛋白结构的改变。 白蛋白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白蛋白及其替代品对血液的影响 。
白蛋白在危重病人 中的应用 —困惑与两难
淄博市中心医院ICU 淄博市中心医院ICU 王世富
白蛋白的生理作用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COP)。COP的80 %由白蛋白完成,并在循环血液与细胞外液之间 动态交换,维持血液与细胞外液的胶体渗透压的 平衡。 物质转运作用。是脂类、激素、酶、电解质、维 生素、药物等许多物质转运的最重要的载体。 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但是,这一功能在 危重病的意义尚不清楚 。 其他功用。调节细胞凋亡、抗凝、维持酸碱平衡 等。
白蛋白标准值
白蛋白标准值白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蛋白标准值是指人体内白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蛋白标准值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身健康。
白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起着维持血浆渗透压、输运营养物质、调节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白蛋白的含量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白蛋白的标准值。
白蛋白标准值的测定通常是通过血液检测来进行的。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白蛋白标准值在35-55g/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统计结果得出的,可以作为健康参考的标准。
数值偏高或偏低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白蛋白标准值的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
例如,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都可能导致白蛋白含量异常。
因此,及时检测和了解自身的白蛋白标准值,对于早期发现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除了血液检测外,还有一些临床表现也可能与白蛋白标准值异常有关。
例如,体重下降、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都可能与白蛋白含量异常有关。
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也应该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白蛋白标准值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维护和提高白蛋白的含量。
例如,合理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及时治疗慢性疾病等都有助于维持白蛋白的正常水平。
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善不仅有助于维护白蛋白标准值,还有助于全面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白蛋白标准值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和关注白蛋白标准值,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白蛋白标准值的相关知识,关注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血清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白蛋白的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它是由肝脏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血清白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维持正常的渗透压、调节血液的凝固状态、运输重要物质和维持组织结构。
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血清白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许多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临床意义重大。
1. 维持正常的渗透压血浆中的白蛋白在维持血浆渗透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能够通过血管壁,在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形成渗透压梯度,维持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平衡。
如果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下,可导致体内水分向组织间隙移动,间接导致全身性水肿和低血压。
2. 调节血液的凝固状态血清白蛋白还能够调节血液的凝固状态。
它与凝血酶原及其激酶之间存在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凝血,保护血液的正常流动性。
3. 运输重要物质血清白蛋白还能够在体内运输重要的物质,如药物、激素和脂肪酸等。
因此,当血清白蛋白合成障碍时,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也会对激素和脂肪酸的转运和利用产生影响。
4. 维持组织结构血清白蛋白的存在能够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中,白蛋白能够维持组织的张力和稳定性,同时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
1.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肾脏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白蛋白可以被大量丢失或去除,导致患者低白蛋白血症,进一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状态。
因此,白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血液透析的监测指标。
2. 肝功能损害肝脏是合成和分泌血清白蛋白的重要器官。
当肝脏发生疾病或受损时,会导致血液中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下降。
因此,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可以作为评估肝功能的重要依据,可以指导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而导致的一系列身体功能障碍。
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可以作为评估蛋白质营养状态和预测营养不良的指标。
当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临床医学检验项目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检验项目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临床意义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化验项目,用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蛋白质代谢功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临床意义。
总蛋白是指在血液中所有的蛋白质总量,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等。
总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态和肝蛋白合成功能。
正常成人的总蛋白浓度在60~80克/升之间。
当营养不良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时,总蛋白水平会降低。
此外,肝脏是合成和分解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当肝蛋白合成功能受损或受到疾病的影响时,总蛋白水平也会下降。
因此,总蛋白的测定对于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成分,占总蛋白的60%~70%。
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维持血液的渗透压、转运营养物质和药物、调节血液酸碱平衡等。
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测定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反映肝脏合成能力、营养状态和体液平衡等。
正常成人的白蛋白浓度在35~55克/升之间。
当营养不良、肝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发生时,白蛋白水平会下降。
同时,炎症、感染和肿瘤等情况也会导致白蛋白水平的下降。
因此,白蛋白的测定对于评估人体的营养状态和肝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前白蛋白是白蛋白的前体,由肝脏合成。
它在肝脏中合成后,经过多个步骤转变为白蛋白。
前白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正常成人的前白蛋白浓度在0.1~0.4克/升之间。
当肝功能受损或受到疾病的影响时,前白蛋白水平会升高。
因此,前白蛋白的测定对于评估肝功能和肝脏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总结起来,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是反映人体营养状态和蛋白质代谢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定它们的浓度,可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和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指标仅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使用,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临床诊断。
血液透析患者白蛋白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02
白蛋白指标检测的方法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在实验室进行白蛋 白含量的测定。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 作人员,且检测时间较长。
实验室检测通常用于科研和临床诊断,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 的诊断依据。
02
低白蛋白血症可能导致血浆渗透 压下降,引发水肿、腹水等症状 ,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等系统 功能。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白蛋白水平是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营养 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白蛋白水平低下可能反映患者的营养 不良状态,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 量。
预测患者预后
低白蛋白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 险。
04
白蛋白指标异常的原因及 处理方法
摄入不足
总结词
摄入不足是导致白蛋白指标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由于饮食不当、营养不良或疾病 影响所致。
详细描述
摄入不足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血浆白蛋白水平。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摄入不 足可能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或饮食限制有关。处理方法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增加
减少透析过程中血液流失等措施。
05
白蛋白指标检测的局限性 及未来展望
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01
02
03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目前白蛋白指标的检测方 法可能存在误差,导致结 果不准确,影响临床判断 。
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不同实验室和检测设备之 间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导致可比性差。
检测方法的效率
一些检测方法可能需要较 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影 响临床决策的时效性。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白蛋白的功效与作用
一般情况下,肝脏疾病患者在肝功能检查中白蛋白偏低的现象比较常见,因为肝脏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肝损伤,导致白蛋白产生减少。因此,肝脏疾病患者要定期检查白蛋白,根据白蛋白降低程度了解病情轻重,及时进行治疗,防止肝腹水、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发生。
偏低的危害: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胶体渗透压紊乱出现水肿氨基酸、激素、维生素等器官供应减少,分解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出去,都可以导致白蛋白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临床诊疗中,白蛋白偏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当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产生减少,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白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白蛋白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大量出血、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等。
原因二:此外白蛋白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有时血液浓缩时可导致蛋白浓度相对增高,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也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高。
白蛋白的功效与作用
白蛋白的功效: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其储存形式,由于这种结合的可逆性和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调节这些激素和药物的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白蛋白是具有黏性、胶质性的物质,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食用含白蛋白丰富的食物,可避免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而中毒。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功效。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其储存形式,由于这种结合的可逆性和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调节这些激素和药物的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能
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能首先,血浆白蛋白是一种球状蛋白,由5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66.5千道尔顿。
它具有3个结构域,其中,一个结构域含有1个T4结构、一个磷脂结合位点,用于结合血清磷脂;另一个结构域含有1个乙酰血浆结合位点,用于结合乙酰胆碱和药物。
血浆白蛋白具有强大的结合能力,能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结合,这是其生理功能的基础。
首先,血浆白蛋白在体内起到了渗透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血管内的血浆在压力作用下往往会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
血浆白蛋白作为渗透调节剂,通过在血管壁上产生胶体渗透压,抑制了血浆的渗透,防止了过多的组织液渗出。
此外,血浆白蛋白还能够结合周围组织的多余水分,加速组织内外的水分交换,使体内水分分布平衡,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除了渗透调节外,血浆白蛋白在调节若干生理功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血浆白蛋白能够结合和运输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如脂溶性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
其中,血浆白蛋白对于游离脂溶性维生素的稳定和运输非常重要,它能够与维生素A、D、E和K等结合,使这些维生素在体内得到保护,并将其输送到需要的位置。
此外,血浆白蛋白还具有重要的解毒作用。
它能结合和清除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如胆红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
血浆白蛋白还能与药物结合,有效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并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最后,血浆白蛋白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它能够结合和转运各种免疫球蛋白、抗体和补体成分,参与机体对抗感染的免疫反应。
血浆白蛋白还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组织损伤,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血浆白蛋白在生理功能中发挥了多种重要作用,包括渗透调节、运输和结合生物活性小分子、解毒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这些功能使血浆白蛋白成为维持机体内稳态和健康的关键分子。
人血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血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血白蛋白是一种在人体血浆中广泛存在的重要蛋白质。
它由肝脏合成,并且在许多生理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人血白蛋白具有许多特殊的生化特性,使得它成为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首先,人血白蛋白在体内具有维持渗透压平衡的重要功能。
血浆中的白蛋白通过与水分子结合形成解离态与结合态,因此能够吸引水分子并维持血浆的渗透压。
这种渗透压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它确保了细胞内外的水分子在适当的平衡状态下,以维持细胞内离子浓度和营养物质的传输。
其次,人血白蛋白还具有携带和输送重要物质的功能。
白蛋白分子表面存在许多结合位点,能够结合和运输各种物质,例如脂肪酸、药物、激素和金属离子等。
这种特性使得白蛋白成为营养物质和药物在体内传输的重要载体之一。
它能够与这些物质结合并保护它们不被降解,从而确保它们能够在体内到达目标组织和细胞。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参与了免疫和炎症调节过程。
它具有抗氧化和解毒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并清除有害物质。
同时,它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并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
这些功能使得白蛋白在维持机体免疫和抵抗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人血白蛋白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通过维持渗透压平衡、携带和输送物质以及参与免疫和炎症调节等方式,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正常功能的进行。
因此,对人血白蛋白的研究和了解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对人血白蛋白主要生理功能的介绍和讨论。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的介绍。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人血白蛋白这一生物学分子的基本信息,并指出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的介绍将列举本文的各个部分及其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把握全文的逻辑顺序。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标,即深入探讨人血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
正常人体蛋白质指标
正常人体蛋白质指标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正常人体蛋白质指标是评估一个人蛋白质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
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蛋白质指标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一、总蛋白总蛋白是指人体内所有蛋白质的总和。
正常人体总蛋白的参考范围通常在60-80g/L之间。
总蛋白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液常规检查中的血清蛋白来进行。
总蛋白的异常表现可以反映出一些常见疾病,如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
二、白蛋白白蛋白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蛋白质成分之一,它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血液渗透调节、维持血容量、药物运输等。
正常人体白蛋白的参考范围通常在35-50g/L之间。
白蛋白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液常规检查中的血清白蛋白来进行。
白蛋白的异常表现可以反映出一些疾病,如肝病、肾病、营养不良等。
三、球蛋白球蛋白是除了白蛋白以外的其他蛋白质成分的总称,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正常人体球蛋白的参考范围通常在20-40g/L之间。
球蛋白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液常规检查中的血清球蛋白来进行。
球蛋白的异常表现可以反映出一些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炎症反应等。
四、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是白蛋白和球蛋白两者之间的比值。
正常人体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通常在1.0-2.5之间。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液常规检查中的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测定来进行。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的异常表现可以反映出一些疾病,如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疾病等。
五、尿蛋白尿蛋白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正常人体尿蛋白的参考范围通常在0-150mg/24h之间。
尿蛋白的测定可以通过尿液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来进行。
尿蛋白的异常表现可以反映出一些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六、血清氨基酸血清氨基酸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对于评估人体蛋白质代谢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体血清氨基酸的参考范围因氨基酸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血清氨基酸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液常规检查中的血清氨基酸测定来进行。
白蛋白 渗透功能 非渗透功能
白蛋白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它在维持血液渗透压、调节血容量、运输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蛋白的渗透功能和非渗透功能如下:
1. 渗透功能:白蛋白具有渗透压调节功能,能够维持血管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它通过在血管内部产生胶体渗透压,使得水分从组织间隙流向血管内部,维持了血管内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白蛋白的渗透功能有助于防止血管内的液体过多流失到组织间隙中,保持了血液的稠密度和流动性。
2. 非渗透功能:除了渗透调节外,白蛋白还具有一系列的非渗透功能。
它可以结合和运输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药物、脂质等,参与了体内物质的代谢和运输。
此外,白蛋白还能够在体内稳定胶体压、调节细胞外液的pH值、参与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
总的来说,白蛋白既具有渗透功能维持血液渗透压平衡,又具有非渗透功能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白蛋白在危重病人中的使用
循证医学的证据
• 1998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 Cochrane Injuries Group关于补充白蛋白可 能增加危重病人死亡率的文章。 • Wilkws M M和Navickis R J的荟萃分析却认 为补充白蛋白没有增加危重病人死亡率谨的研究当推新英格兰医 学杂志(NEJM)2004年所发表的澳大利亚 与新西兰危重症医学会所组织的“生理盐 水与白蛋白输注评价研究[Saline vs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SAFE) Study]”,。
循证医学的证据
SAFE:该研究对6997例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前 瞻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输生理盐水与输 白蛋白二组病人死亡率、新出现器官衰竭、住I 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脏替代 治疗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基础病症分组观察,提示在 创伤病人似乎生理盐水组病死率稍低,而在严重 感染组则倾向于白蛋白组有较低的病死率;但由 于各组的病例数较少,尚不能作出结论。
后期,指内稳态相对稳定阶段
• 合成减少。 • 分解增加,有人观察到,接受TPN者, 其半衰期仅为5~11天(正常对照1 0~21天)。
是否需要补充白蛋白?
• 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 • 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
循证医学的证据
• Foley等:给予白蛋白,并使其血白蛋白≥ 25g/L,与不给予白蛋白的对照,病死率、 住院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 无差异。 • Golub和Rubin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是否需要补充白蛋白?
• 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 • 令人失望的结果。 • 缺什么补什么,天经地义?
争论
有关危重病人白蛋 白的应用的争论由来 已久
争论的焦点
• 病情危重与低白蛋白血症孰因孰果? • 危重病人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 低白蛋白血症是否需要纠正?
白蛋白生理功能
白蛋白生理功能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维持机体营养与渗透压。
具体来说,白蛋白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能够为机体提供所需的氨基酸。
2.白蛋白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保持血管内外液体平衡。
3.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
溶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形式,完成多种物质的运输任务。
4.白蛋白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能够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
抗炎、抗氧化以及调节凝血功能等。
5.白蛋白具有黏性、胶质性,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
离子结合,起到解毒的作用。
如果身体出现白蛋白浓度下降的情况,可能会引起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良反应,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及时补充白蛋白。
体检报告白蛋白
体检报告:白蛋白关于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
它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白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以反映出肝功能和营养状况,并且在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具有辅助作用。
白蛋白的功能1.保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白蛋白通过调节血浆的渗透压,维持血液与组织间的正常渗透压差,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水分代谢和组织液的稳定性。
2.运输和调节其他物质:白蛋白可以与许多物质结合,如药物、激素和脂质,通过血液将它们运输到需要的组织。
它还可以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和离子浓度。
3.免疫功能:一部分白蛋白可以与抗体结合,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对病原体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白蛋白测定白蛋白的浓度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
常见的白蛋白测定方法包括免疫测定和生物化学测定。
1.免疫测定:免疫测定是一种常见的白蛋白测定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电泳法。
这些方法基于白蛋白与特定抗体结合的原理,通过测量免疫反应的强度来确定其浓度。
2.生物化学测定:生物化学测定是一种常规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反应物与白蛋白产生化学反应来测定其含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巴雷特试剂法和佐丹琴试剂法。
白蛋白参考范围白蛋白的正常范围在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标准应以医院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白蛋白正常范围在35-50 g/L之间。
如果白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肝脏功能受损、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的存在。
如果白蛋白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脱水、炎症或肾功能异常等情况。
影响白蛋白浓度的因素白蛋白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肝功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器官,因此肝功能异常会影响白蛋白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影响其浓度。
2.蛋白质摄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是维持正常白蛋白浓度的重要因素。
营养不良或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白蛋白浓度降低。
3.水合状态:脱水会导致血液中白蛋白浓度的升高,而过度补水则会导致血液稀释,白蛋白浓度降低。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血浆蛋白是指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类大分子有机物,它是体液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对于调节体内的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血浆蛋白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类别来介绍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一、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分子较大的蛋白质,其占据了血浆蛋白总量约60%的比例。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和血容量,同时对于许多药物的转运和分布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球蛋白球蛋白是一类大小和结构均不同的蛋白质分子,主要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这三种球蛋白随着电泳的进行而逐渐分离开来。
球蛋白在体内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运输铁、抗体的产生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卫星蛋白卫星蛋白是一种分子较小的蛋白质,其含量比较低,約佔總蛋白質的不到1%。
虽然它的含量比较低,但卫星蛋白在生物体内还是起到了一些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血凝和免疫反应的产生等等。
四、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包括血浆中的凝血酶原、纤维原和纤维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维持血液凝固状态非常重要。
当人体受到伤害或者其他创伤时,凝血因子就会被激活,促进血液在伤口处的凝固和形成。
五、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血浆蛋白中最小的一类,可粗略地分为IgA、IgG、IgE和IgM4种不同的亚型。
免疫球蛋白是体内免疫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和中和病毒和细菌等各种病原体,为身体抵御疾病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总之,血浆蛋白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每一种血浆蛋白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功能,它们合作协调,为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抵御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对于临床医学而言,了解和掌握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蛋白范围问题回答
白蛋白范围
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平
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中的白蛋白含量应该
在35-50g/L之间。
如果白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就会出现低蛋白血症的症状,如水肿、贫血、免疫力下降等。
而高于正常范围的白蛋白含量则可能与某
些疾病有关,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
因此,在临床诊断中,检测血浆中的白蛋白含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电泳法、比色法和荧光法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对于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由于生长发育需要较多营养物质支持,因此其正常范围相对较高;而在老年人中,则可能会出现轻度降低的
情况。
此外,白蛋白含量还可能受到饮食、运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检测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判断结果。
总之,了解血浆中白蛋白的正常范围及其检测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人血白蛋白组成
人血白蛋白组成《人血白蛋白组成》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它在人体内扮演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不仅是维持体内渗透压、调节血压的重要成分,还具有运输物质、维持酸碱平衡、调节免疫功能、参与代谢调控等多种生理作用。
人血白蛋白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一个蛋白质分子组成,这个分子由数百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根据研究,人血白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6.5kDa,它是由71%的非枝链氨基酸组成。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包含有重要的硫氨酸残基、二胱氨酸残基以及多个铁离子结合位点。
在人血白蛋白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特征。
它由一个长链形成螺旋结构,具有三个外生剪切位点,这使得其分子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构型转变。
这种构型转变使得人血白蛋白能够与多种物质结合,从而实现其运输功能。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具有一定的酸碱性。
它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失去部分负电荷,而在碱性条件下,则会吸引更多的负电荷。
这种酸碱性的调节机制使得人血白蛋白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适应性更强的生理功能。
人血白蛋白组成中还存在着多个结合位点,这些结合位点可以与多种物质进行结合,如药物、激素、脂质等。
这种结合使得人血白蛋白能够在体内起到运输和转运物质的重要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血白蛋白的高亲合性结合位点还可以与游离的游戏化合物结合,从而减少人体内的有毒物质。
总而言之,人血白蛋白的组成非常复杂,它由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其丰富的结合位点和可调节的酸碱性使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维持体内渗透压、参与物质的运输和转运、调节酸碱平衡等。
人血白蛋白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生物体内运输和调控物质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血浆蛋白是指存在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多种类型,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
一、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60%。
它是一种单体蛋白质,分子量约为66.5kDa。
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白蛋白具有渗透压调节作用,能够维持血浆的渗透压,防止水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渗透,从而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的稳定。
2.运输物质白蛋白能够与多种物质结合,如药物、激素、脂肪酸等,从而在体内进行运输。
此外,白蛋白还能够结合游离脂肪酸,使其在血液中稳定存在。
3.调节酸碱平衡白蛋白能够与氢离子结合,从而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二、球蛋白球蛋白是指血浆中除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外的其他蛋白质,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球蛋白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防御γ球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γ球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病原体,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促进病原体的清除。
2.运输物质β球蛋白能够与铁离子结合,从而在体内进行铁的运输。
α球蛋白能够与甲状腺素结合,从而在体内进行甲状腺素的运输。
3.调节酶活性球蛋白中的一些成分能够调节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体内的代谢过程。
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一种血浆蛋白,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重要成分。
纤维蛋白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原能够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凝块,止血。
2.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纤维蛋白原能够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从而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3.参与组织修复纤维蛋白原能够促进组织修复,加速伤口愈合。
血浆蛋白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成分之一,不同种类的血浆蛋白在体内发挥着不同的生理功能。
了解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尿检白蛋白有什么意义-
尿检白蛋白有什么意义?很多疾病出现后都是先做检查诊断,才能确诊的,尿检就是很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尤其是与泌尿系统有关的疾病时,尿检还是必须要做的,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尿液中蛋白含量超标,就需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这是肾病的明显体现,那么尿检白蛋白有什么意义呢?1.理化性质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分子量5.4万,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2小时。
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2.生理功能PA除了作为组织修补的材料外,还可视为一种运载蛋白,它结合T4与T3,而对T3亲和力更大,PA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具有运载维生素A的作用。
3.临床意义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临床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
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2).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
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3).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4).肾病综合症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
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尿检白蛋白有什么意义也都很清楚了,平时一定要对人体健康状况认真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还是需要提高警惕的,也要尽快的去医院接受检查,不要拖延时间,这样才能减少危害和隐患。
白蛋白的分度
白蛋白的分度摘要:I.白蛋白简介A.白蛋白的定义B.白蛋白的功能II.白蛋白的分度A.白蛋白的正常范围B.白蛋白的分度标准C.白蛋白分度与疾病的关系III.白蛋白异常情况A.白蛋白偏低的原因B.白蛋白偏高的原因C.白蛋白异常的影响及治疗IV.结论A.白蛋白分度的意义B.应对白蛋白异常的措施正文: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白蛋白的分度及相关知识。
白蛋白,又称为清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实质细胞合成的血浆蛋白。
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物质、调节酸碱平衡和免疫调节等。
白蛋白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白蛋白的分度主要依据其浓度来判断。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浓度范围在35-55g/L。
根据白蛋白浓度的不同,可以将白蛋白水平分为以下几个分度:1.轻度降低:白蛋白浓度在35-45g/L 之间。
可能原因包括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
2.中度降低:白蛋白浓度在40-45g/L 之间。
可能原因包括严重的营养不良、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等。
3.重度降低:白蛋白浓度低于40g/L。
可能原因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等。
白蛋白异常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白蛋白偏低可能导致水分滞留,引起水肿和腹水;白蛋白偏高可能与炎症、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有关。
针对白蛋白异常情况,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例如,营养不良导致的白蛋白降低,可以通过改善饮食、补充蛋白质等方法进行调理;而由肝脏、肾脏疾病引起的白蛋白异常,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总之,白蛋白的分度有助于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了解白蛋白的分度及其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平衡,预防白蛋白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白蛋白的价格已经纳入国家法定定价,它有国家发改委来进行制定最高的零售价格。
如国内生产的20G(冻干粉)/瓶人血白蛋白,统一最高零售价格为609元,白蛋白价格国内生产的10g:50ml/瓶人血白蛋白,统一最高零售价格为360元。
其他边远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作适当比例的调整。
作用白蛋白的生理作用(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
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份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2)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功能血浆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形式。
由此可见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3)血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远比球蛋白多,亲水作用又比球蛋白大,这使血浆中的白蛋白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
当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时,可使血浆球蛋白失去胶体保护作用,稳定性下降。
血浆球蛋白的稳定性下降,将严重影响这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利用,引起相应的症状。
此外,白蛋白还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白蛋白在血浆中也不断地进行着代谢更新,血浆白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或转变成其它含氮物质。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白蛋白其储存形式,由于这种结合的可逆性和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调节这些激素和药物的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白蛋白是具有黏性、胶质性的物质,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起到解毒的作用。
因此,食用含白蛋白丰富的食物,可避免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而中毒。
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
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的一种,俗称“生命制品”、“救命药”。
它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增强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市场价300到400元一瓶。
临床上主要用于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以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参考:1、白蛋白纯化;2、白蛋白的纯化方法;3、白蛋白和抗体的亲和生产工艺;4、包括加热处理步骤的人血清白蛋白的制造方法;5、沉淀法从动物血制取蛋白的方法。
看来,好像别人给我解释的白蛋白就可以当抗体用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肝功能检查白蛋白的作用肝功指标!!!在肝功能检查中,检查白蛋白的作用是根据白蛋白的检查结果来判断某些疾病。
不同年龄段白蛋白的正常值也不相同,新生儿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28~44g/L,14岁后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8~54g/L,成人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5~50g/L,60岁后白蛋白正常值范围为34~48g/L。
一般情况下,白蛋白增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当白蛋白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
1:人血白蛋白的生理基础:人血清白蛋白(HSA)是由肝脏合成的,含量丰富的多功能非糖基化血浆蛋白,具备多种生理功能。
白蛋白通常占血浆蛋白质总含量的50%以上,浓度约为0.6mmol/L。
HSA是小的球形蛋白质,由585种氨基酸组成的(66-69kd)(现在就能理解这个数字了!和ER1的分子大小相当!!!哈哈!),有许多带电的残基(例如赖氨酸、天冬氨酸和没有辅基的基团或者碳水化合物),有少量的色氨酸或者甲硫丁氨酸残基。
X线衍射晶体分析法显示白蛋白有一个心形的三级结构,但在HSA溶液中为椭圆体。
大约67%的HSA三级结构由多个α螺旋组成。
实际上,蛋白是由3个对应结构域组成(Ⅰ,Ⅱ,Ⅲ),每一个含有两个亚级结构域(A和B),每个亚级结构域又由6个α螺旋组成。
两个亚级结构通过脯氨酸残基提供灵活的环结构作相对移动(为什么脯氨酸有这个功能??),这有助于结合物质,就如结构域之间二硫键连接那样灵活。
HSA包含35个半胱氨酸残基,其中大部分形成二硫键(共17个),构成整个的三级结构(图1)。
图1. 白蛋白三级空间结构2:人血白蛋白的生化特性和治疗潜力白蛋白是人体天然的生理产物,其独特的三级空间结构,使白蛋白拥有了多样的生化特性,为临床带来了更多的获益。
a:维持胶体渗透压: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天然胶体,有效地维持着人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人体血浆中白蛋白含量约为35-50g/l,约占血浆总蛋白含量的60%,人血浆80%的胶体渗透压源自白蛋白产生。
5%白蛋白(百特,商品名:Buminate,5%/250ml)的胶体渗透压有着与正常人体相似的胶体渗透压,是等渗白蛋白,输入后不会削减组织间液;20%,25%的白蛋白是高渗白蛋白,可以显著地削减组织间液。
b:物质结合和转运:HAS能结合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与药物(对!药物如何进入血液,进入体内啊?就是靠人家了!)(毒素如何从体内排除啊?还是靠人家!)、营养物质的给予和疗效、解毒和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HSA所能结合的物质如:药物(抗生素、止痛药、抗凝药、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等)、脂肪酸、维生素D3、氨基酸、酶、胆红素、激素、金属(铜)、一氧化氮、花生四稀酸代谢物等。
纠正低蛋白血症使临床获益也可能和白蛋白这个功能是有关的。
c:协调血管内皮完整性Dubniks等人在大鼠试验中,发现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情况下,5%白蛋白有着比人工胶体更好的扩容效果。
认为白蛋白可能可以和血管内壁构成完整的血管内皮表层,而血管内皮表层是阻止液体外渗的重要结构物质。
d:保护血细胞,调节凝血白蛋白是人体血液的天然组成部分,所以白蛋白有着很好的血细胞保护和调节凝血的功能。
在心肺旁路手术中,使用白蛋白作为预充液组成部分的患者,围术期的失血显著低于人工胶体。
每100ml心肺旁路术预充液中,添加不少于0.0375g的白蛋白,可以很好的保护血细胞和血小板功能。
Blanloeil等回顾分析了1954-2000年与血液稀释相关的文献,发现输注白蛋白,只要血液被稀释的比例不超过50%,不会对凝血有削弱作用。
e:不激活炎症反应有证据表明白蛋白的巯基基团能基于氧化还原状态,发出炎症细胞调节变化信号。
Alam等在猪的休克模型中采用不同液体进行复苏,也发现使用白蛋白和全血组,复苏后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与休克前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而其他组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数增加。
所以使用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并不会激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了因为炎性物质白介素,干扰素的大量释放对人体造成的进一步的伤害。
f:器官保护基于白蛋白不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所以使用白蛋白已经显示出在休克和复苏后,可以调节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减轻肺损伤。
Martin等发现对于急性肺损伤患者,使用速尿联合白蛋白,比仅使用速尿的患者在24小时的氧合指数,心脏指数都有显著改善。
白蛋白给药可能改善低白蛋白血症重症患者的器官功能,如呼吸、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
白蛋白联合抗生素,可减少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炎患者的肾损坏和死亡发生率。
在使用MARS(分子吸附循环系统,使用含有白蛋白的透析液)治疗4,000多位患有肝机能异常或衰竭的患者过程表明白蛋白对提高肾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有疗效,并减少大脑水肿和肝性脑病的发生。
g:其他:抗氧化,损伤修复等亚铁血红素被认为拥有通过铁氧化还原反应特性而获得的促氧化剂特性,HSA是一个十分有效的亚铁血红素结合蛋白。
一旦结合白蛋白,此促氧化剂特性就会被减弱,显示抗氧化剂功能。
对于损伤修复,可能以提供氮源进行损伤修复的观点会受到质疑,因为合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是氨基酸,白蛋白输注后需要分解成氨基酸,再合成组织修复相应的蛋白质,这个过程显然是过长且不经济的,不如直接输注氨基酸来的直接。
如何解释临床上观察到的白蛋白对于术后伤口愈合带来的益处,有学者就发现白蛋白对于修复组织的帮助可能是通过加速新陈代谢而达到的。
3:白蛋白和液体复苏a:白蛋白作为复苏液不增加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SAFE 研究vs. Cochrane荟萃分析白蛋白作为液体复苏液使用源自20世纪40年代,在二战中挽救了无数生命。
然而,1998年的Corchrane荟萃分析(24个研究1419个病例)显示使用白蛋白与使用晶体液相比会使危重症病人的死亡风险增加6%.该文章的发表引起巨大波澜,FDA对此结论也发出使用白蛋白的警告,全球白蛋白处方量明显减少。
不过,随后又有多达22篇的文章发表,一致反对Cochrane研究的结论。
其中Wilkes等人对更多随机对照研究(55个研究3504个病例)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采用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并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直至2004年里程碑式的SAFE(Saline versus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研究结果发表,明确了作为危重症患者的复苏液白蛋白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死亡率的结论。
美国FDA也因此撤销了对白蛋白的警告,白蛋白处方量恢复到了1998年之前的水平。
SAF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即对照研究,入选病例多达6997例,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如研究的名称一样,是证实白蛋白的安全性,首要终点是在重症患者中比较等渗白蛋白与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在28天治疗期内的死亡率。
因此该研究的设计并未对入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设限,,两组病人基线白蛋白水平均值在27g/l以上,因此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所带来的可能获益无法在该研究中很好体现。
在SAFE的亚组分析中发现对于脓毒症患者,使用白蛋白有更好的生存率。
对于脑外伤病人,发现使用白蛋白会增加死亡率,但文章认为由于该亚组样本量很少差异很可能由于机会误差产生,另外脑外伤6个月后才是评价死亡率的合适时间。
随后也有文章认为白蛋白增加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结果不可信,因为使用白蛋白的整体器官功能和28天死亡率并没有增加。
b:白蛋白作为液体复苏液的理由l 白蛋白最大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纠正低蛋白血症。
所以如果液体复苏患者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那使用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就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l 白蛋白的器官保护作用。
病人休克时间越久,就越可能诱发肾功能损害,所以使用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可以更好保护肾脏等诸多脏器。
l 凝血保护。
对于大剂量的液体复苏,凝血风险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使用白蛋白可以减少凝血功能遭破坏的风险。
l 白蛋白的扩容效果好。
白蛋白可能参与构成了完整的血管内皮表层,所以在大鼠试验中观察到的结果是无论血管通透性正常还是增加,5%白蛋白3小时内的扩容效果都要优于明胶和羟乙基淀粉l 白蛋白半衰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