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翻译基本原则1.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2 字字有着落,保持原文语气和句式1.3 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1.4 掌握文言文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二章:一词多义2.1 词义辨析的方法与技巧2.2 常见一词多义例句解析2.3 练习题:一词多义的应用第三章:词类活用3.1 词类活用的类型及特点3.2 常见词类活用例句解析3.3 练习题:词类活用的识别与翻译第四章:通假字4.1 通假字的定义及分类4.2 常见通假字例句解析4.3 练习题:通假字的识别与翻译第五章:特殊句式5.1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特点5.2 常见特殊句式例句解析5.3 练习题:特殊句式的翻译与应用第六章:省略现象6.1 省略的类型及翻译方法6.2 常见省略现象例句解析6.3 练习题:省略现象的识别与翻译第七章: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7.1 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翻译7.2 常见修辞手法例句解析7.3 练习题:修辞手法的翻译与应用第八章: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与词类活用8.1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关系8.2 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例句解析8.3 练习题:通假字与词类活用的识别与翻译第九章:文言文翻译实践9.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段落进行翻译练习9.2 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9.3 练习题:文言文段落的翻译与应用第十章: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与提升10.1 回顾前述章节内容,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10.2 分析文言文翻译中的难点与重点10.3 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方法与建议第十一章:文言文翻译中的词义推测11.1 依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方法11.2 常见词义推测例句解析11.3 练习题:词义推测的应用第十二章:文言文中的难句解析12.1 难句的识别与分析12.2 常见难句类型及解析方法12.3 练习题:难句的翻译与解析第十三章:文言文翻译中的文化背景13.1 文言文中的历史、文化常识13.2 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13.3 练习题: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文言文翻译评价与反思14.1 翻译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4.2 翻译过程中的反思与修正14.3 练习题:翻译评价与反思的实践第十五章:文言文翻译综合测试15.1 综合测试的内容与结构15.2 测试题型及解题策略15.3 练习题:文言文翻译综合测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文言文翻译专题进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教案
《⽂⾔⽂翻译》教案⽂⾔⽂翻译【学习⽬标】1、明确⽂⾔⽂翻译的原则2、掌握⽂⾔⽂翻译的常⽤⽅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
3、让学⽣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此激发学⽣学习⽂⾔⽂的热情。
【学习过程】⼀、导⼊翻译:⽲引上⾐,请毕其说。
⾐裾落,上⽈:“正⾔碎朕⾐矣”。
(注:选⾃《宋史·陈⽲传》,陈⽲时任左正⾔)(建议:先让学⽣翻译,⼀起分享,找⼀些不同的典型)⼆、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现代汉语的词对原⽂进⾏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意相对。
要求原⽂字字在译⽂中有着落,译⽂字字在原⽂中有根据。
句式特点、风格⼒求和原⽂⼀致。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词义。
意译有⼀定的灵活性,⽂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翻译的两⼤招式:1、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意思,不遗漏,不多余。
2、⽂从句顺明⽩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四、探究⽂⾔句⼦的翻译⽅法(⼀)第⼀组1、赵惠⽂王⼗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赵惠⽂王⼗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闻名于诸侯各国。
2、得楚和⽒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得到了楚国的和⽒璧。
⼩结:字字落实第⼀式——留凡国名、朝代、年号、⼈名、地名、书名、官职名、器物名、数量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的词,皆保留不动。
练习:1、读⽂⾔句⼦,找翻译不够准确的地⽅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译⽂: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礼。
分析:晋侯:对晋国国君的称呼,秦伯:秦国国君。
“晋侯”“秦伯”是专有名词,翻译时保留不动。
2、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翻译技巧。
3、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
(2)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3)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2、难点(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实词的准确翻译。
(2)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的正确转换。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对翻译有初步的认识。
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翻译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简单的文言文,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学生尝试翻译,从而引出文言文翻译的话题。
2、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强调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含义,不随意增减或改变。
举例:“沛公军霸上”,应翻译为“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不能随意改变“军”的意思。
(2)“达”要求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翻译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语言表达要自然。
(3)“雅”注重译文的优美和文采,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较高的要求,先保证“信”和“达”。
3、文言实词的翻译(1)一词多义讲解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如“兵”,有“兵器”“士兵”“军事”等意思,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其具体含义。
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兵”指“兵器”;“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中“兵”指“士兵”。
(2)词类活用介绍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情况。
如“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驻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使……变绿”。
(3)古今异义指出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文言文翻译六字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3. 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增强阅读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2. “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3. 实例分析及练习。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翻译难题,你们通常如何解决?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有效的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贯”六字法。
二、讲授新课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删。
- 译文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 尊重原文风格,保持文言文特色。
2. “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地理名、人名等。
- 删:删除无实际意义的虚词。
-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 换: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文中的古汉语词汇。
- 调: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 贯串:将文中的句子连贯起来,使译文通顺。
三、实例分析1. 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2. 学生分组讨论,对句子进行翻译,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吗?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2. 学生独立完成翻译,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留、删、补、换、调、贯”六字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运用此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四、作业布置1. 预习课文,运用六字法翻译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文言文,尝试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翻译。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2.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3.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 理论讲解(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教师简单介绍文言文翻译的概念,即将古代汉语转换成现代汉语或外语的过程。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教师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如理解句子结构、掌握关键词、运用现代表达方式等。
(3)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如古代汉语词汇的多义性、修辞手法的翻译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文言文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尝试进行翻译,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找到不同的翻译方法和解释。
4. 练习训练教师出示一些文言文材料,要求学生进行翻译,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整理,最后互相展示。
5. 总结和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学习文言文翻译。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答案,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的翻译二、教学内容-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教学过程- 导入- 理论讲解-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 练习训练- 总结和拓展六、教学反思根据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并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设计是以文言文翻译教学为主线,采用《文言文教程》作为教材。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学会运用文言文的常见句型;2.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3.通过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运用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常见句型;2.训练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1.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型,能够正确运用;2.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常见句型,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翻译训练,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型,提高翻译能力和运用文言文的能力。
3.互动法: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互动,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意义,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常见句型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练习:让学生用文言文翻译一些简单的句子,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讲解和指导。
5.巩固:让学生再次进行翻译练习,查漏补缺,提高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6.拓展:让学生进行一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7.归纳: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整理知识。
8.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七、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翻译练习的观察和听课记录,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运用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做相关的阅读练习,并定期进行总结和回顾。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范乔同乡在腊月除夕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范乔假装没听见,那个同乡惭愧地把偷砍的树归还给他。
范乔前去明白的告诉他说:“您在节日里拿点柴,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为什么惭愧呢!”他通情达理善于开导,都像这样。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唐太宗命令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视察了三年,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
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应分别取用它们的长处。
古代达到盛世的君王,难道都是向其他时代借用人才的吗?我们正担心自己不能了解人才,怎么可以冤枉现在人没有才能呢呢?”3、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
(《资治通鉴》)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在朝廷上指出朕的错误,不肯当面顺从。
解析古文:文言文翻译指导教案
解析古文:文言文翻译指导教案。
一、目标文言文翻译的目标是将古代语言和思维方式转化为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文字表达,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高学对于汉语语言的把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方法1、了解背景文言文翻译首先要了解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背景、作品背景等,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思想。
2、阅读理解在翻译文言文时,理解文本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学生需要深入阅读,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将句子中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3、翻译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古代语言使用的一些表达方式可能和现代语言不同,学生需要掌握古代汉语特有的用词和习惯,例如:「八百壮士」在现代汉语中可能翻译为「八百个勇士」,但在古代汉语中表达了特有的语气和意思。
4、记忆方法在学习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记忆法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词汇、用法、句式等知识点。
例如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等方法,联想起句子中的关键词,以此记忆句子的含义。
三、策略1、注重实践文言文翻译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掌握和提高,例如:阅读古代文献、赏析古典诗词等。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并通过实践加深自己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灵活应用文言文翻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需要学生运用知识点,并在运用中加深对于古代汉语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理解。
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中灵活运用词汇、句式等,并结合翻译实践加强自己的技能。
3、学习交流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翻译时,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类似于任务翻译等翻译实践。
多方面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拓宽眼界,并加深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学习文言文翻译时,学生需要注重实践、灵活运用和学习交流,同时也要掌握好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翻译。
希望本文的阐述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汉语水平。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考查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2、难点(1)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现象。
(2)根据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和技巧。
2、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问题,共同解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高考语文中,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分值较高。
但很多同学在翻译文言文时感到困难,得分不高。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翻译水平。
(二)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特点1、选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的选材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文献,如史书、散文等。
所选文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文言词汇和语法现象。
2、命题特点(1)句子简短,一般在 10 20 个字左右。
(2)重点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
(3)要求翻译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有重要作用。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准确无误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达“达”就是要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3、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富有文采,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翻译中运用所学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留、删、换、调、补等,并通过具体例句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布置一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探讨翻译方法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答案解析:学生展示各自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翻译技巧。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体会翻译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翻译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文化渗透:在翻译教学中,穿插介绍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含有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2. 教学案例:准备一批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关于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教案
关于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学会运用文言文翻译技巧解读和翻译文言文句子和文段。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概述1.1 文言文翻译的定义和特点1.2 文言文翻译的应用领域2.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2.1 语言意义的准确传达2.2 文化因素的考虑2.3 语气、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转换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3.1 字词的选择和转换3.2 句子的断句和调序3.3 文句的衔接和连贯4. 文言文翻译实践4.1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实例分析4.2 文段的整体翻译演练三、教学过程1. 文言文翻译的概述1.1 引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翻译的兴趣。
1.2 探究:通过讨论文言文翻译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2.1 分析:解释语言意义的准确传达在文言文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2.2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语气、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转换,鼓励大家分享观点和经验。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3.1 解释:解读字词选择和转换在文言文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讲解一些常用的转换技巧和方法。
3.2 演示:通过示范句子的断句和调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3.3 练习:提供一些文句的翻译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衔接和连贯的技巧。
4. 文言文翻译实践4.1 分析:选择一些文言文句子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特点,讨论如何准确翻译。
4.2 演练: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文段的翻译演练,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评价他们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
2. 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概念、原则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应用能力。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案:文言文翻译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文言文的基础语法和句式结构。
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文言文的基础语法和句式结构。
2. 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难点和技巧。
3. 文言文翻译练习与讲评。
三、教学过程:
1. 理解文言文的基础语法和句式结构(20分钟)
- 介绍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特点,如六经文的古文体、句法结构等。
- 解释文言文的主谓宾结构和句子的成分。
- 分析文言文中的主谓一致和名词的性、数等语法要点。
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0分钟)
- 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技巧,如借词、拆分句子等。
- 分析文言文翻译的常见困难,如意象的表达、动宾关系的转换等。
- 演示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和策略。
3. 文言文翻译练习与讲评(60分钟)
- 给学生分发文言文短文(已提前准备),让学生用现代汉
语翻译出文言文的意思。
- 学生互相讨论翻译,老师逐个点评并给予修改建议。
- 教师给出范例翻译,并解释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 讲评中提醒学生注意文言文中的典故、修辞手法等特点,
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文言文翻译作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学生对语法结构和句式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通过翻译练习和讲评,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培养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积极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教案★“二标准六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一、翻译标准1、字字落实:要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2、文从句顺: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二、翻译方法1、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官职名称)②及鲁肃过寻阳。
(人名、地名)③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通用名词)④孔子云:何陋之有?(人名)⑤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地名)2、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衬字删去。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虚词,取独,不译)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语气词)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衬字)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虚词,不译)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辞)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别”,离别。
“更”,重新)③无他,但手熟尔。
(只、只是)④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放下。
“去”,离开)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德馨”,品德高尚)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词类活用,“蔓”,横生藤蔓。
“枝”,旁生枝茎)⑦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物理”,事物的道理。
“是”这)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阅”,经过。
“竟”,最终)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但”,只)▲字字落实——留、删、换三、实战演练(一)言志①【广西桂林市】《论语》颜渊、季路侍②。
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
”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翻译原则;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3. 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文翻译。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a. 复杂的词汇和句法结构;b. 严格的修辞和表达方式;c. 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2. 文言文翻译原则a. 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风格;b. 保持适当的古风和韵味;c. 表达清晰、准确。
3. 文言文翻译技巧a. 理解原文的上下文和语境;b. 解读文言文特有的句法结构;c. 使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d. 注意语态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了解文言文翻译原则:a. 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同时借助合适的翻译方式来保持古风和韵味。
b. 保持适当的古风和韵味:在翻译中使用一些古风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保持句子的平衡和韵律感。
c. 表达清晰、准确:在翻译中注意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确保表达准确清晰,避免歧义和困惑。
3. 分析文言文翻译技巧:a. 理解原文的上下文和语境:通过阅读原文,了解文言文的上下文和语境,帮助选取合适的翻译方式和表达方式。
b. 解读文言文特有的句法结构:文言文的句法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梳理句子结构,找到主谓宾的关系,在翻译中还原原文的语序。
c. 使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要选择适当的词汇,注意用一些古风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保持古韵。
d. 注意语态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文言文中常常使用被动语态和修辞手法,学生需要注意运用,以保持句子的准确性和美感。
4. 实践练习:a. 让学生选择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文章进行翻译,要求将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尽量忠实地传达出来。
b. 学生互相交流和比较各自的翻译结果,提供意见和建议。
5. 总结和评价:a. 回顾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翻译原则;b. 学生分享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互相评价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课堂练习和互相评价,来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第一部分:教材解析一、教材概述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作为一本备考指导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高考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二、教材特点《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选取了高考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题目,涵盖了各个考点,内容丰富、充实。
教材中的翻译练习题既有有提供了详细的翻译步骤和答案解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又通过大量的例子演示翻译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熟悉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题型,了解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句法结构;3.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意思;4. 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1. 能够熟练应用翻译技巧和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材料;2. 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恰当表达自己的翻译意译;3. 能够运用文言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1. 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题型介绍:逐字翻译、意译、句子衔接等;2. 文言文基础知识: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等;3. 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技巧:上下文推测、词义辨析等;4. 文言文翻译练习:根据实际翻译题目进行练习和演示。
二、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文言文的原文材料和翻译解析过程。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和时间安排一、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教师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2. 第二阶段:教师讲授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常用词汇、典型语法结构等;3. 第三阶段:教师介绍常见的翻译题型,如逐字翻译、意译、句子衔接等,并提供例题进行讲解;4. 第四阶段: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答案解析,检查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文言文理解能力;5. 第五阶段:学生间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翻译心得和技巧;6. 第六阶段:教师布置翻译练习作业,巩固学生的翻译能力。
七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翻译教案二
七年级语文教案:文言文翻译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2、掌握文言文常用词汇、句型和语言特点;3、通过阅读文言文课文,提高综合语文能力以及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文白通读 (黄鹤楼)2、文言文翻译三、教学重难点1、文白通读的方法和技巧;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3、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 (3分钟)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内容以及相关文言文知识点。
2、文白通读 (15分钟)教师首先让学生朗读本节课所学的《黄鹤楼》。
教师重点讲解文白通读的方法和技巧:文读时注意各个字的发音和字义,白读时关注句意和语言表达。
鼓励学生在读文言文时候不要死板硬梆梆,可以把文言文的语言和意境转换为现代汉语。
3、文言文翻译 (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文言文翻译。
教师强调文言文翻译要遵循六个原则:意合、词串、音调、袒义、体法、文情。
要求学生注重词语和句子的字义、结构、语气以及上下文的语言联系。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句型和搭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比如,文言文中“吾”、“尔”、“乃”等代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变形、顺序和包容等。
4、检查与点评 (10分钟)教师收集学生翻译的文言文作品,对学生的翻译进行点评和检查。
教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学生提供改进和进一步提高的方法和建议。
5、课堂总结 (2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概括文白通读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领以及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并要求学生整理好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为下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后记忆1、回顾本节课讲解的文白通读方法和技巧;2、复习本节课讲解的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3、预习下会节课的内容。
六、教育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文言文语言特点的培养和巩固,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和意境,习惯性地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借助语境进行解释和理解,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案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信、达、雅。
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借代、转义、对译等。
3. 文言文翻译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翻译的实践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实践练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举例说明。
3. 实践:布置文言文翻译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
5. 总结: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要点,强调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6. 作业:布置课后文言文翻译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的理解。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文言文翻译练习进行批改,提供反馈。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翻译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翻译比赛:组织文言文翻译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文化讲解:为学生讲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翻译练习:布置文言文翻译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翻译。
2. 阅读作业:推荐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并写一篇读后感,锻炼阅读和表达能力。
《文言句子的翻译》详细步骤 教案教学设计(市教研室视导课)共3篇
《文言句子的翻译》详细步骤教案教学设计(市教研室视导课)共3篇《文言句子的翻译》详细步骤教案教学设计(市教研室视导课)1近年来,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文言文作为传统语文的一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学习文言文时,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其语言形式较为古老生僻,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套详细的文言句子翻译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
一、词语分析首先,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我们需要对其中的每个词语进行分析。
这个步骤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文言句子的词语,了解其在文言文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例如:在翻译“云生结构”这个词语时,我们可以了解到" 云生" 意为云气生成,此处指高山间云雾弥漫; "结构"是构造、架构之意。
因此"云生结构"即为大自然在高山上呈现出的一种美妙的现象。
二、词语搭配第二步是对文言句子中词语的搭配进行分析。
在特定的语境下,一些词语可能会出现搭配的情况,这些搭配的意义往往不同于单个词语的含义。
因此,弄清楚搭配的情况对于翻译句子的意思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翻译“直叩竹杠,不用木麻黄”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直叩竹杠"和“不用木麻黄”都是指不讲道理,顽固执拗。
这个词组作为一个整体应该翻译成“stubborn and unreasonable”。
三、句子结构第三步,我们需要对文言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文言句子结构比较复杂,不同于现代汉语常用的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它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结构,例如状语、定语、从句等,而这些结构对于翻译句子意思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例如:在翻译“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时,“虽千万人”是让步状语,表示即便人数再多也不能够阻止我前往;“吾往矣”则是总结,表达了前面所说的决心。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即使有千万人都不能够阻止我前往"。
四、翻译实践在掌握了以上的基本知识后,我们需要开始进行翻译实践,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高翻译水平。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方法。
2. 教学难点: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和词汇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翻译文言文句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案例。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翻译文言文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后作业:布置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方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翻译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检查翻译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翻译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文言文片段,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语音和节奏的感受。
3. 引导学生尝试写作文言文,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和困难。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翻译的参考资料和拓展阅读材料。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推荐在线文言文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2. 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教案教材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实际是对前面所讲的文言知识的综合和归纳,“理解”就是指对文意的把握,必然涉及到文言文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又是对文意特殊句式和用法的考查。
学情分析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将文言文语句翻译由客观性试题改为主观性试题,分值由9分增加到10分。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由于这类试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斟酌字句,所以,他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式。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技巧。
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能测试大家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
但是通过平时的做题反馈的情况,我发现许多同学解答这一类题型是往往不得要领,丢分现象比较严重。
我们以前学习及复习文言文时,积累了许多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特殊句式,但是光知道字词和句式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这些字词连缀起来,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技巧。
二、方法指导:(一)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达、雅。
信:真实,准确。
忠于原文,不歪曲、不随意改变或增删内容,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准确译出词义。
达:通顺,流畅。
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雅:语言畅达、优美。
对一些句子要译出原文的风格。
2.“二标准”: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连)。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翻译得分技巧:抓踩分点①一词多义:实词、虚词②古今异义③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④句式特点: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包括语气)。
⑤句意的通顺表达三、同学们在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月考试卷题目分析:要求:(1)请在各原句中标出记分点;(2)指出各句翻译作品的不足,并赋分;(3)对翻译作品进行修改。
10.把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3分)翻译:我虽然嘴不能说话,但心里已经默默地认识了。
不足:赋分:修改:(2)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
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
(3分)翻译:其中的我都不是,那全世界都不超过两三人了。
不足:赋分:修改:(3)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之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耶?(4分)翻译:想要抑制又不了解上天的意愿,不想让后人听到上代人的病痛苦楚。
不足:赋分:修改:四.提升训练:练习一: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的句子:(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为至理,当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巫所惑。
巫者,以诡为业,其所为皆为利也。
故为其来也,即斥之以理,彰其用心。
(2)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译文:大自然的发展有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政)就不存在(2) 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译文:练习二: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的句子: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1)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2)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3)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节选自<<墨子亲士>>)(短文翻译:因此,即使有贤君,他也不爱无功之臣;即使有慈父,他也不爱没有益处的儿子。
所以,凡是不能胜任其事而占据这一位置的,他就不应居于此位;凡是不胜任其爵而享受这一俸禄的,他就不当享有此禄。
良弓不容易张开,但可以射得高没得深;良马不容易乘坐,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好的人才不容易驾驭,但可以使国君受人尊重。
所以,长江黄河不嫌小溪灌注它里面,才能让水量增大。
圣人勇于任事,又能接受他人的意见,所以能成为治理天下的英才。
)(1)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译文:即使有慈父,他也不爱没有益处的儿子(2)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译文:好马不容易乘坐,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3)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
译文:所以,长江黄河不嫌小溪灌注它里面,才能让水量增大。
五、作业:(一)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1)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2)“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短文翻译:(1)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译文:(2)“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二)真题演练:(09年湖南卷)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张耒《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
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
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
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
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歛藏其英华于腹心,而各效其成。
深山之木,上挠靑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辐、巨细强弱,无一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
”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淸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
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薄。
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
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今一为吏。
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
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
”“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
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
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
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
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
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自《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季:季节,季候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零:降落,落下C.予世之介.士也介:独特,不合群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奔:逃亡,出走解析:A项,“季”,排名最后一个,末。
答案:A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为变亦酷矣吾其.还也B.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重于.社稷也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D.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解析:C项,两个“以”均在谓语前,作连词。
A项中前一个“其”是代词,后一个表婉商的语气副词,可译为“还是”。
B项中前一个“于”表比较,译为“比”,第二个“于”表对象,译为“对于”。
D项中第一个“者”表示“的人”,后“者”表停顿兼判断。
答案:C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缺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
B.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
C.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已,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待人事迁变,行文情理皆具而语言平实,体现了苏轼评张耒之文所称“汪洋淡泊”的特点。
解析:C项的表述出自原文“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秦少章不快乐的原因是“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那么,“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只是不快乐的结果。
答案:C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则妇子仰食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
(2)如今却是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做官,也办不到。
(3)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