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中地理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案中

合集下载

【小初高学习】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小初高学习】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举例(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对石油的消费量不断加大,很难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石油短缺①阻碍经济增长。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②资源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降低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加强石油资源的③勘探,增加可采④储量;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建立石油⑤储备体系。

思维活动1.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中国石化企业投巨资收购海外油气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到海外投资开发油气田,不仅可以替代油气进口,补充国内油气工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和油气市场,保证我国油气的正常供应。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1.地下开采(1)环境问题: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使矿区周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⑥断裂、⑦塌陷,甚至地表⑧整体下沉。

(2)方法:沉陷问题处理最可靠的方法是用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但填充材料并非随处可得,填充采空区工程量浩大,填充矿井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⑩代价。

2.露天开采(1)环境问题:因大规模地挖掘,地表⑪覆地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剥离后的⑫土体或岩石占用了大量土地,并造成土地退化。

(2)方法:开掘时尽量保护好⑬地表土层,或者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⑭复垦和再种植等。

复垦的土地短期内植物⑮生长困难,破坏的土地整理和恢复成本高,且难以恢复如初。

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地区分布广泛。

高中地理_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教学设计执教者学情分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自己的行为也开始了思索。

以学生熟悉的雾霾入手,通过精美的视频,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产生危机意识,激发寻求解决途径的紧迫感。

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针对这一特点,运用大量的图像和数据,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读图观察、信息提取、总结归纳能力的综合培养,通过案例探究,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效果分析本课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导入,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典型的的案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如倡议大家保护环境、唱响环境保护主题曲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学生只是知道环境污染严重,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用深受其害的雾霾做切入点,让学生明白在环境问题面前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逼迫学生自己去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教材分析第二章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国作为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雾霾,所以教材首先介绍了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具体介绍了在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多种环保措施,包括:矿区土地的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等。

让学生建立一种危机意识,主动思索如何去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

地理评测练习1.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措施有( )①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富矿、丢弃贫矿②发展技术、降低利用矿物的品位③发挥重点优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④增加矿产资源的类型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2.关于循环经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B.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C.循环经济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D.循环经济模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举例(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对石油的消费量不断加大,很难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石油短缺①阻碍经济增长。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②资源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降低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加强石油资源的③勘探,增加可采④储量;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建立石油⑤储备体系。

思维活动1.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中国石化企业投巨资收购海外油气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到海外投资开发油气田,不仅可以替代油气进口,补充国内油气工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和油气市场,保证我国油气的正常供应。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1.地下开采(1)环境问题: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使矿区周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⑥断裂、⑦塌陷,甚至地表⑧整体下沉。

(2)方法:沉陷问题处理最可靠的方法是用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但填充材料并非随处可得,填充采空区工程量浩大,填充矿井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⑩代价。

2.露天开采(1)环境问题:因大规模地挖掘,地表⑪覆地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剥离后的⑫土体或岩石占用了大量土地,并造成土地退化。

(2)方法:开掘时尽量保护好⑬地表土层,或者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⑭复垦和再种植等。

复垦的土地短期内植物⑮生长困难,破坏的土地整理和恢复成本高,且难以恢复如初。

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地区分布广泛。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图版选修6坏境保护教案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图版选修6坏境保护教案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程背景本教案为中图版选修6《环境保护》教材中的一节,主要围绕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展开讲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煤炭和石油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化石能源,但它们的开采与利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如何实现煤炭、石油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理解煤炭、石油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煤炭、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煤炭、石油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教学重点•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煤炭、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教学难点•煤炭、石油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互动式教学。

教学内容1. 煤炭、石油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煤炭资源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时间地质作用形成的。

全球煤炭储量约为984.56亿吨,分布主要在亚洲、北美和欧洲等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1.2 石油资源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时间地质作用形成的。

全球石油储量约为1700亿桶,分布主要在中东、北非和拉美等地。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六大生产国。

2. 煤炭、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1 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煤炭开采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方式。

煤炭利用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工业生产和民用等多个方面。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地破坏等方面。

2.2 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石油开采主要分为陆上勘探和海上勘探两种方式。

石油利用主要包括交通、工业、农业、民用等多个方面。

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油污染、气体排放、水体污染等方面。

3. 煤炭、石油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1 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管理和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发展煤炭智能化等。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习目标] 1.举例(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等。

(2)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①原因⎩⎪⎨⎪⎧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强②表现:石油供应出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随之上扬。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项目 具体表现应对方针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总体措施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措施 ①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②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程度;④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⑤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思考 我国石油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到国外开发石油、进口石油呢?答案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耗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由于国内石油产量严重不足,进口依存度不断扩大。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问题①开采后形成地下空间→矿区周围的应①剥离上覆地层和表土→地表覆力分布发生变化→岩层变形、移动、被破坏→断裂、塌陷;②地表整体下沉被层遭到毁灭性破坏;②土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土地退化措施回填采空区,可靠但工程量大,代价高昂土地恢复:开掘时保护好地表土层,矿区回填后进行复垦和再种植等。

成本较高,难以恢复如初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燃烧煤炭释放CO2和SO2,以及热污染等。

2.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

(2)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煤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煤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煤炭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2. 掌握煤炭资源的利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煤炭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煤炭的开采方法和加工技术;3. 煤炭的利用途径和产业链;4. 煤炭资源的环保问题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煤炭,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对煤炭的认识和利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煤炭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开采方法,介绍煤炭的利用途径和产业链。

- 煤炭资源的基本概念:煤炭是一种化石能源,主要由植物经过长时间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的。

根据煤炭的热值和碳含量可以分为不同等级。

- 煤炭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方法,其中井下开采分为直井开采和斜井开采。

- 煤炭的利用途径和产业链:主要包括燃煤发电、煤化工、钢铁冶炼等行业。

3. 讨论交流(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煤炭资源的利用方法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建议,并进行展示。

4. 实践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根据给定的材料和设备,进行简单的燃煤发电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煤炭的利用过程。

5. 知识总结(10分钟):由学生向全班汇报实践操作的结果,并总结煤炭资源的利用方法和环保问题。

四、教学评估1. 讨论交流过程中的表现和观点: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性、合作性和准确性。

2. 实践操作结果的呈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口头汇报和总结:评估学生对于煤炭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通过导入、知识讲解、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煤炭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掌握煤炭资源的利用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验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2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选修6环境保护)

2.2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选修6环境保护)
资源型城市要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国外许多资 源型城市把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取得了成功。在我国,山 西的大同、陕西的铜川、安徽的淮南等资源型城市也正大 力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旅游早已经成为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新方向
德国鲁尔区
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
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3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及采取的相应措施。(难点)
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探讨交流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物下压煤超过48亿吨,其中村庄 下压煤占2/3。迄今为止,每开采万吨煤炭塌陷农田0.2公顷,全国 每年塌陷2万公顷。开采造成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量大面广, 平均每开采一吨原煤需要排放两吨污水。 材料二:山东某地煤矿示意图(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材料中的环境
煤炭、石油的开采、运输、加工及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煤在洗选时排出大量洗煤水, 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 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 液化和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的一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 渣。石油在加工过程中,也会 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一家洗煤厂直排汾河的明渠, 沿线到处都是煤泥灰。
煤炭、石油的开采、运输、加工及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粉尘以 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 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全 球增温;释放二氧化硫和氮氧 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可能改 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 林生态系统。
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1 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
①直接破坏土地,如露天采煤 会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井下 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 采煤产生的废弃物堆放要占用 土地。②污染环境,堆放的废 弃物会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 和大气。

2.2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2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0 18 年 4 月 2 日 第 六 周 星期 一 总第 20 课时【课 标 导 航】一、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相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二、课标解读1.以煤炭、石油为例了解煤炭、石油在开发、运输、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掌握煤、石油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采取哪些相应的保护措施。

3.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

4.了解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途径。

5.了解建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的重要性。

【教 材 梳 理】一、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对土地的破坏:煤矿开采活动对土地可造成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可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大面积的堆积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大量占用。

(2)对环境的污染:对周围土地、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

2.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煤炭:在堆存、装卸过程中会发生自燃和扬尘,从而污染大气环境,同时由于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系。

(2)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外排的洗舱水会污染海洋,油船原油外泄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3.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洗涤的影响:会排出大量洗煤水。

(2)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3)在液化和气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渣。

(4)石油在加工过程中,也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4.利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1)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燃料消耗激增和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危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2)化石燃料燃烧时向环境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导致酸雨的形成。

(3)各类电站的废热水排入水域时,热污染使水体各类无机氮含量增加,使得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破坏。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

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1.以石油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以煤炭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情况,了解煤炭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新课导入建议由2012年11月份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期已尽饱和进行设问,导入新课——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2。

根据相关资料,能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2.石油、煤炭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应对措施中涉及的技术性、生产性问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非可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 石油、煤炭) 为例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认识非可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应采纳的相应举措。

理解非可重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采纳的环境保护举措。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付举措1.石油资源潜伏危机剖析(1)原由:石油是非可重生资源,储量有限,且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靠性强。

(2)影响:石油价钱上扬,有关的宏大工业群将遇到冲击,甚至阻挡经济增添。

2.石油危机应付举措(1)应付目标:“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2)整体举措:适量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3)我国应付石油危机的举措①推行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

②充足运用经济杠杆促使节油。

③开发石油的代替能源。

④增强石油资源勘探,增添探明可采储量。

⑤到外国投资开发石油,代替石油入口。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1.地下采矿与环境(1)对环境的破坏:因开矿而惹起地表岩层断裂、塌陷、下沉。

(2)表现:对土地的破坏;破坏建筑;污染水资源。

(3)防治方法: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

2.露天采矿与环境(1)对环境的破坏:因大规模地发掘地表覆被层而破坏生态环境。

(2)表现:破坏地表,占用大批土地,造成土地退化。

(3)防治方法:发掘时尽量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栽种等。

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举措1.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燃煤开释的 CO2、 SO2等致使温室效应、酸雨。

(2)热污染:燃煤开释的余热。

2.改良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大气环境的举措(1) 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焚烧量,增添煤炭转变为二次能源( 电能、煤气 ) 的生产数目。

(2)加快干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行,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3)加快荒弃矿石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一、判断题1.矿产资源的适量开发和平衡生产是为了降低资源耗竭速率。

()2.开发石油代替能源,降低能源花费对石油的依靠度是应付石油危机的重要门路。

精选课件-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中图版选修6

精选课件-2019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节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中图版选修6

三、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 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2.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3.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很多人号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个人来说,你觉得哪些行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点拨节约用电、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1.煤炭的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结合教材图2-2-1“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可知,煤矿 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1)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 弃物堆积占用大面积土地;(3)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 起地面塌陷,损坏地表建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煤炭、石油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结合教材图2-2-2“煤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可知,煤 主要污染大气和水源。 结合教材图2-2-3“油船原油外泄造成的海洋污染和生态破 知,石油运输主要造成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煤炭、石油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石油等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4.煤炭、石油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 强,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2)酸雨的形成;(3)产生热污染。这 面都会使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破坏。 石油的利用,如汽车尾气排放还可能导致光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 加工转换,变输出煤炭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 题。
1关于材料中煤矿的露天开采说法错误的是( )
A.破坏地表植被及基层土壤
B.矿坑废水是造成附近水资源污染的污染源
C.与地下开采相比,对大气的粉尘污染轻
D.矿区回填,恢复地表生态的成本高、难度大
2针对材料中化工厂造成的粉尘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石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石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石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利用方式以及如何保护这些资源。

通过本教学设计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石油资源对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了解石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方式;- 深入了解石油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法。

教学内容1. 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石油资源在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和作用- 石油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石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方式- 石油开采技术和方法- 石油加工和炼制过程- 石油的主要利用途径和行业应用3. 石油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石油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挑战- 石油资源的环境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探索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介绍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开采加工方式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法。

2. 实例分析:借助实际案例,分析石油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思考石油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利用方法,激发创新思维。

4.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供学生深入研究和研究石油资源的相关领域。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并评价其对石油资源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简答题、小组演讲或研究报告,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应的考题,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

参考资源- 石油资源教材:《石油资源与石油工程》- 相关文献:范文海. 石油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3(2): 11-15.以上是《石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情景导入先思考——————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的燃烧会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地球温室效应等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不时出现的雾霾天气,这一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思考探究:煤炭燃烧对环境带来哪些有害物质?提示: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废热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基础知识要记牢——————煤炭、石油的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一、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煤炭、石油开发中的环保措施——————应用体验不可少———————“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

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

据此回答1~2题。

1.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工程,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④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读:1.C 2.A 第1题,硫、氮的污染物即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进入大气后,会进一步氧化,再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酸雾。

第2题,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工程,是因为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而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一直以煤为主,大量燃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煤变油”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3.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2)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酸雨的危害有哪些?解读:大气中的硫主要有SO2、H2S等,主要来源从图1可以看出有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时间短,土壤呈碱性,而南方地区雨季长,降水多,土壤呈酸性;酸雨的危害主要从对水源、鱼类、土壤、植物、建筑物及人体的危害等方面考虑。

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和硫化物。

(2)降水。

(3)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教材问题提示]P25思考提示石油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会造成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鱼类死亡,引起海鸟死亡,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原油漂浮到岸边沙滩上,破坏了海岸环境,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情景导入先思考——————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016年5月31日消息,为规范石油储备经管,加快推进石油储备立法工作,国家能源局起草《国家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中提到,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

思考探究:我国为什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提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并且需大量进口。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石油供应的稳定。

———————基础知识要记牢——————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社会影响的表现(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2)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通过技术改进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或者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新的替代品。

(3)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4)资源的短缺也会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

———————重点难点掌握好——————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1.重要矿产资源的现状(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矿产资源的特征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但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占世界人口1/4 的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 3/4的矿产资源,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矿产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4 。

随着矿产资源消费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2)我国矿产资源紧迫性的表现:①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④到目前为止,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大部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资源保证程度更低,特别是需求量大的石油、铁、铜、铝、硫、磷等重要矿产缺口大,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2.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些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日渐短缺甚至枯竭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促使人类社会发生改变,如下图所示。

[拓展提升]石油危机应对措施——————应用体验不可少———————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

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将“煤变油”基地设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的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劳动力丰富 D.接近原料产地2.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读:1.D 2.B 第1题,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丰富。

第2题,我国的煤炭资源并没有过剩,但产量丰富。

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

(Mt:百万吨)资料来源: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 Mt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 Mt,国家就应该有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来保证石油安全。

材料三某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增加速度________(高于或低于)石油生产的增长速度。

(2)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写出我国最重要的输油路线。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

(4)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解读: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而国内储量有限,因此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第(2)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主要是西亚地区(沙特、也门、伊朗、阿曼合计占我国进口量的46%),因此最重要的输油路线是出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地区。

第(3)题,由于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主要是西亚,需要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因而存在石油安全问题。

第(4)题,应对石油安全问题,要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答案:(1)高于(2)输油路线: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或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3)存在石油安全问题。

因为进口石油主要来自西亚地区,并依靠海运,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中国的石油供给将受到严重威胁。

(4)①优化能源结构(扩大水能、核能等的利用率);②调整产业结构;③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地质勘探,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⑤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⑥增加石油的战略储备。

一、选择题在我国某一露天开采煤矿区,被开采煤矿附近的潭水变成含硫很重的“黄绿色”。

一潭死水散发着浓重的臭味,一些以煤为燃料的化工厂在矿区周围广布,附近老百姓对化工厂的粉尘污染是苦不堪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关于材料中煤矿的露天开采说法错误的是( )A.破坏地表植被及基层土壤B.矿坑废水是造成附近水资源污染的污染源C.与地下开采相比,对大气的粉尘污染轻D.矿区回填,恢复地表生态的成本高、难度大2.针对材料中化工厂造成的粉尘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当地用煤结构②禁止以煤作燃料③提高煤炭的利用率④将燃煤后的产物如粉煤灰等“变废为宝”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读:1.C 2.B 第1题,露天开采煤矿与地下开采相比,极易产生粉尘污染。

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类化工厂是以煤为燃料产生粉尘污染,因此可从源头入手,优化用煤结构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来减少粉尘的产生。

对于燃烧后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可“变废为宝”生产建筑材料。

3.能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中,下列主要利用中能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①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②对开采能源破坏的地表由采矿者负责复垦,恢复到原状态③对矿物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④实行能源结构调整,在矿物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读:选B 本题考查有关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理清这些措施的环境意义。

①措施说的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损耗,②措施主要是保护耕地,防止生态破坏,所以都不能选;③④两措施则是为了减轻环境污染,故选B。

据美国《地理》杂志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约8 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

据此完成4~5题。

4.材料显示出产生石油危机的原因是( )①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②石油资源的储量消耗高③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④石油的供需严重失衡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为应对石油危机,我们应( )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②推广节油新技术和新工艺③寻找石油的替代品④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读:4.C 5.A 第4题,“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约8 000万桶”说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说明石油的供需失衡;“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说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储量消耗是指石油的已开采数量,材料中没有相关数据。

第5题,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是不现实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据此回答6~7题。

6.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中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C.核电工业 D.服装工业7.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A.②④ B.③④C.①③ D.①②解读:6.C 7.A 本题组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考查低碳经济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