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名的来历

合集下载

陕西地名

陕西地名

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陕西:起于西周。

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史。

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

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

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

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

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

其中,区为宝塔区。

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

陕西各地名的由来

陕西各地名的由来

陕西各地名的由来★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

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

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召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周公管辖。

★秦:陕西省的简称,因陕西在战国时期为秦国地而得名。

★三秦:秦朝灭亡后,项羽把泰国之地分封给三个降将。

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都废丘(今兴平市内);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咸阳以东,都栋阳(今临潼北);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都高奴(今延安市东北)。

故陕西又称“三秦”。

★关中:因位居众关之中而得名。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曰;“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

” 西安:元代时称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这是“西安”这一名称首次在历史上的出现。

★临潼:因县城东有临水、西有潼水而得名。

★华阴:因在华山的北面,山北为阴,故名。

★韩城:是东周春秋时韩国故地。

因市西有韩原,周代为韩侯国,有古韩城,故名。

★咸阳:据《元和郡县志》解释;山南曰阳,水北也称阳,而咸阳正是地处九骢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泾阳:因位于泾水之北,水北为阳,故为泾阳.★兴平:西周时称犬丘,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这里驻扎了兴平军,因以县名。

★礼泉:秦为谷口邑,汉为谷口县。

据《太平寰宇记》载;在今县东三十里处,汉宣帝时建置了一座宫殿,在宫殿旁边有一股泉水涌出,其味如醴,因此称醴泉宫。

隋时又因宫名县。

解放后,因醴字生僻,改名礼泉。

★乾县:据《雍大记》解释,乾州因其地位于长安西北隅,西北为乾,故名乾州。

即今乾县的来历。

彬县:古为豳地,取名于“公刘居豳”。

豳为山名。

唐代因豳、幽二字易混,改豳为邠。

解放后,国务院又改邠为彬,遂为彬县。

★扶风:汉置美阳县,属右扶风。

“扶风”为官名,意为辅助京师,推行风化。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名扶风县,以汉朝的官名作了县名。

★凤翔:先秦时为秦都。

陕西各地地名

陕西各地地名

陕西省名、九个市名、八十六个县名的来历那么,三秦是什么意思?这要从“陕西”说起,“陕西”二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历史说起,下面,咱们就谝一谝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陕西:起于西周。

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史。

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

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

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

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

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

其中,区为宝塔区。

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地名的来历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 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国。

周至县传说典故

周至县传说典故

周至县传说典故:周至县名称的由来【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2010-3-3 17:58:21 编辑:千秋点击: 444 次周至在尧舜代时,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元和郡县图志》称:“山曲曰盩,水曲曰厔。

陕西盩厔县,其地山环水复,因名‘盩厔’。

”如今更名“周至”,简则简矣,而其“山环水复”之义顿失,岂非大谬不然?解读“盩厔”○毛敏毅查新华字典,“盩厔”为专用县名,在陕西省,即今“周至县”。

《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这种说法对“盩厔”的意思是一种曲解。

疑当时作者没有得到“盩厔”之名真实证据而以此地山好水好,来解读“盩厔”二字。

今天为了探索“周至”历史源流,还“周至”一个本来面目,我们又把“盩厔”请出来同大家见面。

一、盩字出现在典籍史书中的记载《旅鼎》青铜器载:公在“盩”这个地方的军营赐给旅十串贝,旅用来作父亲的祭器。

《害夫簋》有铭文124字,其中有盩先王宗室字样。

纵说周至县名——有关“盩厔”的来历的考证周至原名“盩厔”,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同音字“周至”所代替。

“盩厔”二字十分古老,历史与文化含义也十分厚重,只是远隔时日被历史完全淡出,由此而发生的误解与歧说都在情理之中。

要说清“盩厔”来历,还得从早周、西周的相关史料和近代以来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说起,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不受北方戎狄的侵扰,迫使他在商王武乙元年(-1147)率族人从豳地,今彬县、旬邑一带迁徙到“岐山之阳,渭水之将”的周原地区。

周原以渭河一衣带水,分北原与南原,竹峪南原及其周边都是他的领地。

古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扩展疆域,发展农业,建立姬姓方国,准备实力实施灭商大业。

《诗经》中就有“后稷之孙,实为太王。

居岐之阳,实始翦商”的记载。

古公经营周原有50年左右,在南原留下的足迹挂一漏万,有这几件:一是建造祭祀父辈先王诸盩的宗庙。

陕西礼泉县

陕西礼泉县

陕西礼泉县陕西礼泉县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属于咸阳市管辖。

礼泉县地处秦巴山脉的中段,地势北高南低,属于黄土高原地貌。

礼泉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被誉为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

礼泉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这里是秦国的一部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泉县成为秦国的郡县之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礼泉县定为郡县,成为秦朝治理陕西地区的重要据点。

礼泉县的名字来源于当时所建的礼泉宫,这也是当地的一处重要遗址。

礼泉县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的繁荣之地,这里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史记》的作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

司马迁出生在礼泉县,他的父亲司马谈是当地的一位官员。

司马迁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就被人们所赞赏,他的作品《史记》成为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

除了司马迁之外,礼泉县还出产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文化人物。

这里有古代文学家和诗人杨衡、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等等。

这些文化名人的出现使礼泉县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文化底蕴丰富外,礼泉县还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

这里地势起伏,山川交错,景色变化多样。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就是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是一个集山水风光、古迹文物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可以欣赏到秀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礼泉县还有一些其他的旅游景点,如礼泉宫、司马迁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都是礼泉县独特的文化符号,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来到礼泉县,欣赏这里的风景和探索这里的文化。

礼泉县作为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

这里是一个值得游览的地方,它蕴藏着无数的宝藏,等待着探索者去发现。

只有亲自去感受礼泉县的独特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里的美好和价值。

各省名称来历

各省名称来历

北京市我国五大古都之一。

传说叫燕都,最早叫蓟,西汉时叫广阳,后曾称幽州.辽时称为南京,后改为燕京,元代统一全国后,命名为大都.明代初废大都,改称北平,明永乐时改北平为北京,以后并出现过顺天府,京师,京兆等名称.以后年代,曾先后出现过北平特别市和北平市的名称.解放后,改北平为北京,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天津市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出现"天津卫"名称.因明代永乐帝朱棣在此出兵渡河南下,取得天下后,为了颂扬自己"圣迹"命名为"天津",是"天子渡口"的意思.河北省因在黄河以北,故称河北.唐代时,在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设河北道,这是河北作为大政区名称的开始.清代称直隶省,1928年改河北省.省境于<禹贡>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山西省因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元代建都今北京市,称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初改置山西省,沿袭至今.省境内春秋时为晋地,故简称晋.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原为蒙古高原的部族名,始见于唐代记载.晚清以后,始用内蒙古一词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的所有盟旗牧场,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地处辽河流域,自战国至明代,都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用"辽"字作为政区名.1928年取辽河流域永久安宁之意,改名辽宁,简称辽.吉林省清初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之意即"沿":"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吉林乌拉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简称吉林,为吉林将军驻地.清末光绪时(1907年)将吉林将军驻地建为吉林省.简称吉.黑龙江省黑龙江名称最早于<辽史>,因为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名.清初(1683年)设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清末光绪时(1907年)建为黑龙江省.简称黑.上海市上海最初兴起于上海浦岸上,聚落形成后即用浦名.称这个最早的市集为上海,以其"地居海之上洋"故名.宋代时上海已是一个相当兴盛的小镇,小镇名上海.鸦片战争后辟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928年设市,简称沪.相传境内的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因得名.上海西部地区是战国时代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为此,又曾称"申".江苏省以江宁和府苏州府的首字为名.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为江南右布政司为江苏布政司,江苏之名始此.简称苏.浙江省因钱塘江流盘回曲折得名.明初建为浙江省.简称浙.安徽省以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为名.清顺治初改为设安徽巡抚,安徽之名始始此。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这次真长知识了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世界大国,其上下五千年的传承让我们见识它的博大精深,那么你是不是知道中国各省名字背后的由来呢?你又是否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省份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呢?今天笔者就带你了解中国34省名字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内蒙古自治区(蒙)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蒙”字作为简称。

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

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

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

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中国各省名称及简称的来历

中国各省名称及简称的来历

中国各省名称及简称的来历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

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中国省份名称及其简称以及常见节日(2)

中国省份名称及其简称以及常见节日(2)

中国省份名‎称及其简称‎的由来: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陕西各地县城名字的来历

陕西各地县城名字的来历

户 县:原名鄠县为夏代有扈氏居地,秦朝置县。“鄠”字生辟,而且专用,1964年改“鄠”为户,称户县。 点命名为盩厔,汉武帝设盩厔县,盩厔生辟字,并切专用,1964年改为周至县。
千阳县:原名汧阳县,因汧水得名。北周设汧阳县,汧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千阳县。
安 康:古代安康号称“群夷之国”,至商周时属庸国。秦时设西域县,为汉中郡治所,西晋时设安康县,治所在今汉阴县。安康之名、取“安宁康泰”之意。安康人喜欢称安康为金州,原因有二:其一,安康盛产黄金,安康月河沙金的产最居全国之首。唐时,安康每年都要向朝廷贡金。其二,安康盛产丹漆。基于此,从西魏开始,政府在此设“金州”,可谓名副其实。
西 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汉阴县:唐至德三年(公元757年)设立汉阴县,因县城在汉
江南岸,故叫汉阴。后县城被江水所淹,移县城到江北,县名未改,沿用至今。
丹凤县:建国后,1950年,划商县、商南部分在龙驹寨设立丹凤县。因县境内有丹江、凤冠山而取其名。
太白县:建国后1953年划宝鸡、岐山、眉县、留坝、洋县、佛平、凤县部分地区设太白区,1961年改为太白县,因县境内有太白山而得名。县城在嘴头镇。
黄龙县:县境内有黄龙山,为古老林区,民国27年(1938年)设黄龙山设治局,负责开垦,1948年解放后,正式划界设黄龙县。

【科普】中国各省名称及简称的来历。

【科普】中国各省名称及简称的来历。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

34个省级行政区名字由来

34个省级行政区名字由来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来由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

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政区名称后面( )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于右任为陕西宁羌改县名

于右任为陕西宁羌改县名

龙源期刊网 于右任为陕西宁羌改县名作者:秦晋来源:《钟山风雨》2018年第01期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北依秦岭,南枕巴山,襟陇带蜀,为汉江的发源地和古蜀道必经之地,素有“蜀道明珠”之美誉。

宁强县过去叫宁羌县,新县名还是民国大家于右任先生给改的,寓意为“安宁强固”。

据考证,于右任除了为一些饭庄题写过店名,给地方改名题词,还是唯一一次。

宁强文化最炫目的色彩,当数羌族文化。

翻开中国历史长卷,以“羌”命名的州、县,惟有宁羌。

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陕南羌民田九成起事,据川陕险要,声势颇盛。

明廷遣武定侯郭英、长信侯耿炳文分两路进剿,田九成兵败宁羌马面山被擒。

后朝廷命指挥姜观在羊鹿坪筑城建署,并将置于徽州(今甘肃省徽县)的宁羌卫迁于此;成化二十一年(1485)建宁羌州,且州卫并存;清代废卫存州,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名宁羌县。

1941年秋,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的于右任从陪都重庆经川陕公路回西安。

路过宁羌县城,下榻中央银行,留宿一夜。

作为美食家,于右任非常喜欢品尝各地的平民化菜肴。

他对宁羌特色小吃麻辣鸡、核桃馍赞不绝口。

说麻辣鸡麻得够味,核桃馍酥香可口。

临走还让秘书买了几封核桃馍,说拿给家人品尝。

于右任酒酣之余,还饶有兴趣地向当地文化人询问宁羌县名的来历,认为这个县名有歧视少数民族之意,需改。

他略加思索,便索要笔墨,挥笔题写“安宁强固”四字匾额,写毕欣然说道:“此可作为新县名的解释。

”于右任随后又赋诗一首,题为《宁羌道中》:“大散关前雪已深,五丁关下雁来频。

清风峡接明月峡,山似英雄水美人。

”当时宁羌县文化名流黎琴南先生與于右任交好,抓住机会专门为宁强县图书馆向于右任索要墨宝。

于右任那晚非常开心,又挥毫泼墨,将明朝谋略家、文学家刘基的七言绝句书写,题为《赠宁羌图书馆》:“东海鲸鲵倒百川,西江波浪阻征舡。

谁能散发空山里,学取希夷石上眠。

”并特意说明古诗今用,“东海鲸鲵”指日本,西江泛指祖国江河。

于右任离开之后,宁羌县政府专文呈报,请求将“宁羌”改名“宁强”,得以批复同意。

陕西传说故事

陕西传说故事

陕西传说故事丹凤县位于秦岭东南麓,秦时境内设商县,隋改名商洛县,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降为商洛镇,并入上洛县。

1949年6月1日,划出商县、商南县部分地区建立丹凤县,因县城位于丹江之滨,凤寇山下而得名。

出丹凤县城东15公里处有个地名叫桃花铺,过去叫“陶家铺”,说起来,还有段传说哩。

相传,郑子明跟随赵匡胤自清油河贩油运往长安,途经武关天险时,将一篓油倒到山下油篓沟,弄得没情没绪,且又烈日当头,饥渴难耐。

当他们寸步难行之时,望见前面一片瓜园,熟透的大西瓜滚了一地,老郑也不打问,拣起一个砸开就吞。

他一口瓜还未咽下,一个弹子飞来,将头打了个大青包。

他还未醒过神,一位柳眉倒竖、杏眼圆睁的姑娘已来到面前,口口声声骂他“偷瓜贼”,双方便打了起来。

原来,这姑娘是女中豪杰陶三春。

当他爹陶宏赶来与赵匡胤搭上话时,双方才歇手言好。

真是不打不成交,得知他们是揭竿起义的好汉,老人竟将三春嫁给了郑子明。

迄今,丹凤每年春节耍故事,都要演出一场“打瓜园”以怀念英雄。

这儿原叫陶家铺。

后人为纪念女豪杰陶三春而广植桃树,并取其谐音改称桃花铺。

陕西丹凤县桃花铺,素以盛产仙桃、核桃、西瓜、樱桃、沙果等瓜果闻名遐迩。

其后因河床升高,水位下降,其西瓜产地已转移到白宽坪梁那边丹江之湄的宝仓村。

而核桃产地东移武关,全国16省市曾在此召开核桃现场会。

秦始皇十分迷信神仙方术,曾多次派遣方士到东海三仙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当然毫无结果。

于是乃退而求其次,在园林里面挖池筑岛,摹拟海上仙山的形象以满足他接近神仙的愿望,这就是“兰池宫”。

秦始皇引水为池,就近建筑兰池宫。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颁布了一项法令,让老百姓自己呈报土地的实际亩数。

这是废除领主贵族的土地所有制、确定土地个人私有制的一件大事。

那一年,秦始皇还给每一里二十五家为一里六石米、两只羊。

这样一来,大小地主和有土地的农民都得到了好处,可是从前六国的贵族更加气愤了。

他们总想趁着秦始皇出游的时候,行刺他,他们好恢复旧日的国家。

周至县传说典故

周至县传说典故

周至县传说典故:周至县名称的由来【字号大中小】【打印】【关闭】 2010-3-3 17:58:21 编辑:千秋点击: 444 次周至在尧舜代时,即为古骆国,夏属古雍州,商称郝国,周秦之际,置之内史,地属京畿,汉武置县,即名周至,相沿至今。

《元和郡县图志》称:“山曲曰盩,水曲曰厔。

陕西盩厔县,其地山环水复,因名‘盩厔’。

”如今更名“周至”,简则简矣,而其“山环水复”之义顿失,岂非大谬不然?解读“盩厔”○毛敏毅查新华字典,“盩厔”为专用县名,在陕西省,即今“周至县”。

《元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这种说法对“盩厔”的意思是一种曲解。

疑当时作者没有得到“盩厔”之名真实证据而以此地山好水好,来解读“盩厔”二字。

今天为了探索“周至”历史源流,还“周至”一个本来面目,我们又把“盩厔”请出来同大家见面。

一、盩字出现在典籍史书中的记载《旅鼎》青铜器载:公在“盩”这个地方的军营赐给旅十串贝,旅用来作父亲的祭器。

《害夫簋》有铭文124字,其中有盩先王宗室字样。

纵说周至县名——有关“盩厔”的来历的考证周至原名“盩厔”,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同音字“周至”所代替。

“盩厔”二字十分古老,历史与文化含义也十分厚重,只是远隔时日被历史完全淡出,由此而发生的误解与歧说都在情理之中。

要说清“盩厔”来历,还得从早周、西周的相关史料和近代以来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说起,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古公亶父不受北方戎狄的侵扰,迫使他在商王武乙元年(-1147)率族人从豳地,今彬县、旬邑一带迁徙到“岐山之阳,渭水之将”的周原地区。

周原以渭河一衣带水,分北原与南原,竹峪南原及其周边都是他的领地。

古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扩展疆域,发展农业,建立姬姓方国,准备实力实施灭商大业。

《诗经》中就有“后稷之孙,实为太王。

居岐之阳,实始翦商”的记载。

古公经营周原有50年左右,在南原留下的足迹挂一漏万,有这几件:一是建造祭祀父辈先王诸盩的宗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县名的来历
蓝田县,秦献公6年(公元前379年)设蓝田县,因县东南有蓝天山而得名,因产美玉,上等玉为球,次等玉为蓝,“玉种蓝田”之说。

临潼县,西周时为骊戎部落所在地,秦时为骊邑,汉设新丰县,唐改朝应县,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改称临潼县,因县东有潼水,县西有临水,故称临潼县。

高陵县,春秋时,因县东有高陵邑,秦孝公设高陵县,又因县南有秦政原,形似高陵而得名。

延川县,西魏时期设广安县于文安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延川县,因境内延川水(清涧河)而得名。

陇县,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设陇州,因境内有陇山而得名。

辛亥革命后废州留县。

凤翔县,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汉时设雍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年)设凤翔郡,金代设凤翔县。

麟游县,隋文帝仁寿年间这里发现过白色麒麟,后修仁寿宫,。

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始设麟游县。

岐山县,因为是周朝的发祥地,县境内有岐山,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始设岐山县。

扶风县,汉代在长安设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三辅管理关中地区,当时的右扶风管理咸阳以西21县,取“扶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

后改扶风郡,唐贞观八年,(公元543年)始设扶风县。

凤县,秦为古道县,北魏为梁泉县,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改为凤县,因境内有凤凰山、凤凰岭而得名。

安塞县,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筑安塞堡,取“安定边疆”之意,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设安塞县。

兴平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始设兴平军,后改兴平县,再未变过。

乾县,秦时为好峙县,因唐高宗的坟墓乾陵在县境内,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分好峙、礼泉置奉天县,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升为乾州,因乾州在长安西北,八卦中为乾卦方向,故叫乾县。

公元1913年降州为乾县。

永寿县,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8年)设广寿县,因广寿原得名。

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改为永寿县。

长武县,汉代属浅水县地,隋朝在这里筑武城,唐朝设长武镇,取“长用武”之意,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置长武县。

淳化县,秦朝为云阳县,县北有甘泉宫是秦、汉时著名的离宫,秦始皇筑直道就是由甘泉宫向北沿子午岭直到九原(包头),宋朝淳化四年(公元994年)在梨园镇设县,以年号为县名。

泾阳县,秦朝为池阳县,前秦二年在池阳县东南置泾阳县,因在泾水之阳而得名。

三原县,因县境内有酆原、孟侯原、白鹿原而得名,前秦二年(公元352年)设三原护军,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设三原县沿袭至今。

武功县,秦朝在眉县境内,因武功山、武功水(石头河)得名,武功县为周邰邑,秦朝为邰县,东汉时迁武功县到邰县,仍为武功县。

清涧县,北宋时在县境内挖井一百五十丈见清澈的泉水而得名,宋景德元年(公元1041年)为该地起名清涧城,金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设清涧县。

另一说是因清涧河而得名。

白水县,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1年)设立白水县,因白水河而得名沿用至今。

蒲城县,秦朝为重泉县,后魏改为南白水县,北魏太和23年(公元504年)改名蒲城县,因县境内有蒲池而得名。

韩城县,是春秋时的韩国故地,县西有韩原,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始置韩城县,五代改为韩原县,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复名韩城县,沿用至今。

大荔县,西周大荔戎部落居地,秦朝置临晋县,西晋武帝改名大荔县,以后历代在此地建武乡县、冯翊县、固州、朝邑等,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恢复大荔县。

华县,西周时郑桓公封地,筑有郑邑,秦设郑县,城南有小华山,城东有华山,北魏设华山郡,唐至清代沿用华州,1913年设立华县。

华阴县,县城在华山北面,所以,叫华阴县。

春秋时在这里设阴晋县,秦称宁秦县,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改为华阴县。

潼关县,潼关古为姚林塞,东汉未年设关,因山上流下来的潼洛河经过过关城旁,所以称潼关。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立潼关卫,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设立潼关县。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8年)设潼关卫,1913年改为潼关县。

吴堡县,南北朝时,夏国赫连勃勃在此筑吴儿城,安置虏来的军民,宋代又筑吴堡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吴堡县,1940年由旧址迁到宋家川镇。

南郑县,县名由郑国演变而来。

郑国是西周时期关中诸侯国,故地在华县,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郑国一部分东迁河南新郑,一部分南迁汉水上游,为了纪念郑国,在郑国南边称南郑。

秦设南郑县,解放后,将南郑县迁至辅镇,后又迁到周家坪。

城固县,秦汉时就有城固县,张骞故乡,三国时期,蜀国称乐城,南北朝又改为城固县。

取“始城而冀其北固”之说,所以叫城固。

洋县,北魏设洋州,其地址在今西乡境内,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把洋州迁到兴通县即今洋县地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设洋县。

佛坪县,清嘉靖年间在袁家庄设洋县丞(副县级)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从洋县、周至划出部分地方设佛坪厅,当地有佛爷坪,叫佛坪。

1913年改佛坪县,1926年县城由周至厚珍子迁到今天的袁家庄。

西乡县,三国时期张飞封地,张飞封西乡侯,后改为南乡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恢复为西乡县,含西乡、镇巴两县地方,西乡与夔州(奉节)的东乡相对而称名的。

镇巴县,班超封地,定远侯,清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802年)设定远厅。

1913年改定远县,1914年改镇巴县,取“镇守巴山”之说。

留坝县,张良封地。

张良封留侯。

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设留坝厅1913年改为留坝县。

略阳县,县城建在象山之南,山南为阳,险要为略,南宋开喜三年(公元1207年)设略阳县。

绥德县,秦汉为上郡地,西魏在此设绥州安宁县,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绥德城。

取“绥靖德化”之意,金代改为绥德州,辛亥革命后废州置县。

白河县,秦为锡县,后改半利县,地处秦头楚尾,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筑白河堡,后设白河县,因境内有白石河而名。

平利县,西汉为长利县,南宋设吉阳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平利县,因县境内有平利川而得名。

镇坪县,原属平利县,明代设镇平地方检查司,清代设平利丞(副县级)驻镇坪,1920年设镇坪县。

岚皋县,原为砖坪营,1913年改为砖坪县,后改岚皋县。

因为,砖坪在岚河之滨,水泽之旁,故称岚皋县。

紫阳县,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筑紫阳堡。

设紫阳县,县城在汉江东岸,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646年)移江西。

相传宋代张平叔修炼的洞为紫阳洞,自称紫阳真人而为县名。

石泉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设石泉县。

因境内有石泉而得名。

宁陕县,县城原在五郎关,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设五郎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改为宁陕厅,取“宁定陕西”之意。

1913年改为宁陕县,1936年县城迁到关口。

商县,秦商鞅封地。

春秋为上雒邑,汉代设上雒县,北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改为商州,明代改为商县。

商本山名,故以县名。

山阳县,晋朝设半阳县,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改为山阳县。

镇安县,唐嗣圣十三年(公元696年)设安业县,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更名乾元县,五代更名乾佑县,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更名镇安县。

柞水县,县西有柞水河,又名乾佑河而得名。

唐代设安业县,元代设乾佑县,清代设孝义厅,1914年改为柞水县。

商南县,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分商县之东南设商南县,隶属西安府。

以后分别属于商州、汉中等地,县名未改。

米脂县,宋建米脂寨,县境内有米脂水,又名流金河,盛产小米,米质高,取“沃垠宜粟,米质为脂”之意,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米脂县沿用至今。

耀县,县境内有宝鉴山,遇丰年山中光耀明如镜而得名。

唐天佑三年(公元904年)设州,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州立县。

富平县,秦代为频阳县,汉初在宁夏吴忠附近设富平县,三国时期,魏国迁富平县于甘肃庆阳县,西晋又迁到频阳县。

取“地平天成,丰富充满”之意。

唐朝为美原先,元朝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复设富平县。

宜君县,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在今耀县沮水河设宜君护军,因沮河水原名宜君水而得名。

北魏太平真军六年(公元446年)设宜君县。

后县城三次迁徙到今址。

府谷县,因这里有一条山谷叫府谷,唐天佑七年(公元910年)设府谷县。

定边县,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设定边营,清雍正九年(公元1730年)设定边县。

取“底定边疆”之意。

靖边县,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设靖边营,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靖边县,1945年县城由新城堡迁张家畔,取“绥靖边境”之意。

横山县,北魏太平真军六年(公元446年)设岩缘县,唐朝改朔方县,宋朝设横山堡,清雍正九年设怀远县,1913年改为横山县,因县境内有横山山脉而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