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路新型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

合集下载

不同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①

不同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①

不同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①作者:胡诗雄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21期摘要:本文论述了两种不同的接地方式进行馈线自动化改造的实施方案。

特别提出,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电流微弱,在确定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时,与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不同,此时配电终端需要增加单相接地故障的识别算法,对于基于电气暂态量的识别算法,配电终端需要具备瞬时提高采样率的能力;对于基于残留增量法的识别算法,配电终端需要具备与消弧线圈联动的功能。

关键词:消弧线圈配电网馈线自动化配电终端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10-02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安全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1]。

馈线自动化作为配电自动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正常状态下,可进行远方测量、监视和设备状态的遥控;在事故情况下可实现故障段的自动识别判断、自动隔离,并采取措施进行转供电,恢复对非故障段的供电,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用户的停电,提高用户满意度。

大城市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研究城市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从故障定位与隔离角度出发,讨论不同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1 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选择当中压配电网由架空或由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组成时,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因为此方式下的配电网中,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的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用户不会感觉到故障的存在,此时线路可继续供电1~2 h,可有效提高配电网的持续供电能力[2]。

同时,由于消弧线圈自身的感性电流对接地故障容性电流的补偿,降低了接地故障点的故障电流,配电网的自动熄弧能力得以提高。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及应用分析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及应用分析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及应用分析作者:万新云来源:《华中电力》2014年第04期摘要:馈线自动化属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数据通信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变电所馈线开关到用户表之前的馈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的技术。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供电可靠性。

本文探讨了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主要作用,分析了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实现技术;应用一、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作用首先,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降低停电时间,增强供电的稳定性。

城市供电网的规划主要是运用环网方式进行供电,同时利用负荷开关把供电线路进行分段,这样一来在定期检修维护时就能够进行分段检修,从而很好的避免因为检修维护而导致的长时间停电。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让电网故障段进行自动的隔离,让无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极大的减少停电范围,一般的故障导致的停电能够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内进行恢复,供电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其次,馈线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降低电网损耗,增强供电质量。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实现能够让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能够对电网电压进行实时的监控,能够对变压器输出电压进行自动调节,确保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电压的合格率。

再次,馈线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城市配电网的运行维护费用,更好的实现状态检修。

利用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很好的对电力设备进行监控,从而为定期开展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能够让我们更科学的开展检修维护工作;同时,采用馈线自动化系统所提供的材料能够帮助我们对配电网故障点进行准确的确定,降低维修时间。

最后,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及应用从整体上来说可以降低电网建设的总成本。

虽然从某一方面来讲馈线自动化提高了短期的投资成本,但是从长期的利用及其发挥的功能来看,实则让配电网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在过去我们为了确保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稳定性,通常都选择通过变电站直接双路或者多路进行供电,这样一来电力设备的利用率大大降低,电缆的投资也非常大,而当馈线自动化技术得以应用之后,我们可以科学的设计网络结构,当用户供电线路出现故障之后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联络开关来让其他线路继续供电。

探讨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

探讨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

探讨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建立,配电网络的薄弱环节越来越突出,形成了电力需求与电网设施不协调的局面,集中反映在配电网故障后的恢复和处理、配电网负荷转供等问题,这种局面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是解决配电网盲调问题,切实提升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电网自愈水平,实现分布式电源灵活可靠接入,建成具备集成、互动、自愈、兼容和优化等特征的智能配电系统,实现配电网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馈线的自动化的控制方式馈线的自动化的控制方式总体上来说一共有3种常见的方式,第一种是就地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式,这种方式也被称为重合器控制方式,其不依赖通信、结构简单等特点使其具有一定的运用范围,第二种方式是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式,这种方式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配电子站与配电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网络进行数据的交换,实现故障隔离的方式,最后一种方式是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配电终端进行配电网全局性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二、馈线的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馈线的自动化系统控制方式中的3种控制方式整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地式馈线自动化,其中包括重合器方式与智能分布方式两种。

而第二类是则是集中式馈线自动化,两种类型3种方式的馈线的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组成了如今常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本文通过对这3种方式的技术进行分析。

(一)地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地式馈线自动化技术一共分成重合器方式与智能分布方式两种,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方式的技术进行分析以了解地势馈线自动化技术。

1.重合器方式重合器方式的地式馈线自动化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而言结构比较简单,在供电发生故障时,运用重合器方式的地式馈线自动化技术之家通过重合器与分段器将故障地区与非故障地区分隔开,不需要动用任何通信通道的条件下直接恢复非故障地区的正常供电,在实际的运用当中,一般将重合器与电压联合使用通过其电压通过的状态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对故障进行定位以后运用分段器将其隔离。

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的应用

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的应用

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的应用摘要:10kV配电网,是给城市或农村的公用配电站和用户专用负荷提供电源的网络。

配电网的主要结构通常是由架空线路、杆塔、电缆、柱上分段断路器、联络断路器、环网柜、馈线终端等组成的。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是指通过终端相互通信、逻辑配合或时间配合,自动完成故障分析、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供电的馈线自动化处理模式。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主要分为智能分布式、电流电压型及电压时间型。

关键词: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在不断提高,重要负荷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配电网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县级配电网中的10kV线路自动化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配电网自动化顶层规划。

配电网运行中的网架结构存在单辐射,或者超过4条以上线路的多联络。

线路干线上没有设置分段型断路器和联络型断路器,且未配置电源侧和负荷侧PT,部分线路断路器未配置储能及电动操作机构。

线路上的断路器为普通断路器,不能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线路,线路上的保护主要依靠变电站的出线断路器进行保护。

2、配电网存在问题(1)网架设置不合理。

经济较发达的县城区域存在单辐射线路、线路过多联络,不满足N-1的校验,造成对10kV线路管理无序,存在系统安全隐患。

如果上级电源停电,将造成大面积停电。

(2)线路分段不合理。

有些分段内无负荷,有些分段负荷超过2000kW,一旦分段断路器跳闸,将引起大量用户停电。

线路无联络断路器,也不能进行转供电。

(3)线路主要依靠上级电站的馈线断路器进行保护。

往往因为一点故障导致全线停电或者大面积停电。

(4)恢复供电需要靠大量人力现场巡查和手动操作,运维工作量巨大,排查故障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导致停电时间长、用户投诉的问题。

3、配电自动化的解决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对县城区域的配电网进行网架梳理和调整,形成馈线组,然后通过增加自动化开关和保护设备对线路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摘要:馈线自动化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远程实时监测馈线运行过程中电压和电流参数变化以及各种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的状态,实现远程操作控制保护装置,对开关设备进行分闸和合闸操作,准确记录配电网线路的故障情况,并且实现故障线段的自动隔离,保障非故障线路的安全可靠供电。

因此应仔细研究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优化和完善馈线自动化设置,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一、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的内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五方面:配电网架规划、馈线自动化的实施、配电设备的选择、通信系统建设和配网主站建设。

1.1配电网架规划合理的配电网架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基础,配电网架规划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第一步,配电网架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遵循相关标准,结合当地电网实际;主干线路宜采用环网接线、运行、导线和设备应满足负荷转移的要求;主干线路宜分为段,并装设分段开关,分段主要考虑负荷密度、负荷性质和线路长度;配电设备自身可靠,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并具有遥控和智能功能。

1.2馈线自动化的实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配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因此目前电力企业考虑配网自动化系统时,首先投人的是配网馈线自动化(DA)的试点工程。

馈线自动化的主要任务是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配合系统主站或独立完成配电网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

目前通过采用馈线测控终端(FTU)对配电网开关、重合器、环网柜等一次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

因此,FTU、通信及配电一次设备成为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关键环节。

配网馈线自动化主要功能包括配网馈线运行状态监测,馈线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馈线负荷重新优化配置,供电电源恢复,馈线过负荷时系统切换操作,正常计划调度操作,馈线开关远方控制操作,统计及记录。

浅谈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工程应用

浅谈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工程应用

浅谈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工程应用发表时间:2018-10-10T16:20:40.1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孙豪文[导读] 遥控安全防护要求高和运维管理难度高等方面制约。

具有简洁、实用和经济的馈线自动化(FA)建设思路越来越成为发展趋势。

结合 10 kV 配电网FA建设实际,建设思路和认识开始趋同:由主站集中型向就地型转变,推广应用就地型FA。

孙豪文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6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服务、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点智能配电网意义重大、需求迫切。

我国新一轮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试点及推广是从2009年开始的,经过近十年的试点和推广建设,陆续受限于投资规模过大、遥控安全防护要求高和运维管理难度高等方面制约。

具有简洁、实用和经济的馈线自动化(FA)建设思路越来越成为发展趋势。

结合 10 kV 配电网FA建设实际,建设思路和认识开始趋同:由主站集中型向就地型转变,推广应用就地型FA。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FA);就地型;重合器;速动;缓动;引言:电力系统在高负荷供电压力运转下,即使是简单的馈线故障、故障巡查或检修停电,都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就我国目前的10kv配电网FA发展现状而言,投资少、见效快、易实施、不依赖于系统和通信、维护简单的就地型FA工程应用的大力推广是势在必行。

如何提高10KV 就地型FA的应用,是电力配电网发展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配电网就地型FA技术原理及策略配电网FA根据故障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集中型和就地型。

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集中型依靠主站下发遥控命令实现馈线故障定位、隔离,主要分为主站集中全自动型和半自动型。

而就地型不依赖主站就地即可完成馈线故障定位、隔离,主要分为重合器式型、智能分布式保护型和用户分界动作型。

当馈线发生故障后,就地型FA根据变电站保护跳闸和重合闸配合,结合线路开关本身动作逻辑,在很短时间内就地实现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的诸多弊端 。
三层方案 的故 障诊 断流程 可概括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配
即上 报故障给子站 ,配 电网子 站根据实时 跟踪 的拓 扑结构 ,判断故障发生 的位置 ,命令相 应 丌 uD U操作对应的开关 , ,T 实现故障隔离。 . 主站的故障处理 。主站的故 障处理 主 23 . 2 要有对 F U和 D U的故 障参数 管理 , 故障 T T 实现 的高层 隔离和恢 复两 大功能。 F U和 D U的各种整 定值( 、 T T 电流 电压 、 时 间圾 其他运行 参数 , 均通过 主站进行 参数 的维 护。 当故 障区域 超出配 电网子站管 辖 区域或 隔 离不 成功 , 子站上报故 障给 主站 , 由主站协调 各 个子站 , 实施 自 动或手动故障 隔离 。 隔离完 毕之 后, 主站启动故 障恢复程序 , 实现 自动恢复 。人 工干 预恢 复是系统分析 网络 的实时遥测 、 遥信 , 提 供阪复非 故障区域供 电的建议方案 ,并具有 方 案模拟 预演 的功能 , 流分 布 、 作开关 、 如潮 操 失 电线路等 。 确定 采纳方 案后 , 可通过 遥控 实现 故障 的人工恢复 。 主站除实现故障控制外 : 提 还 供子站 的故 障诊断 、 隔离结果信 息, 括故 障类 包 型 、 障 区域 、 障期间电流大小 。 故 故 故障诊 断 、隔离与恢复的功能应 适合于各 种配 电网网架结构 ,设备扩充或 电力网架结构 修改后 , 障拓扑数学模型能 自动更新 , 障 其故 故 诊断 、 隔离与恢复的功能不受影响 。 2 .架空线路 的故障处理 。柱上 盯 u结 合 . 2 4 柱上开关 与配电 网子站或配 电主站配合 ,完成 lk 空线路 的故 障检 测 、 断 、 障区域 隔 O V架 诊 故 离和非故 障区域 的正 常供 电。 其中 , 障检测 由 故 柱上 F u完成 ; 障定位 由子站与 F u共 同完 T 故 T 成; 障隔离 、恢 复由 F u配 合子站或主站 完 故 T 成。 当两条手拉 手架空线 的供 电电源来 自同一 变 电站 , 即所有 分段开关咆 括联络 开关) 由同 均 配 电网子 站监控 ,则故障隔离 和恢 复可 由该 配 电网子站完成 。当两条手 拉手架空线 的供 电 电源来 自 同变 电站 ,配 电网子站 A和配 电网 不 子站 B分别负责监控其 中一 条架空线 ,联络 开 关由B 控, 监 此时故 障隔离 由配 电网子站完成 , 调。 非故障区恢复供 电则需 由配 电主站配合完成 。 2F . A过程的时 间分配 。 3 整个故 障处理 自动 . 配 2 2 电网子 站的故障处理 。配 电网 自动 . 2

馈线自动化系统

馈线自动化系统

馈线自动化系统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馈线自动化系统1.概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简称配电自动化(DA-Di stri-bution Automa t ion),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它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领域,是现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视与控制上的应用。

目前,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正大力推广该技术,我国有的供电部门也已经采用或正在积极地调研考察,准备采用这项技术。

按照系统的纵向结构,配电自动化可分为配电管理系统(DMS主站)、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路自动化、用户自动化(需方管理DSM)等四个层次的内容。

其中,馈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简称馈线自动化(FA-Feeder Automation),难度大,涉及的新技术比较多,是提供供电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馈线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及技术要求,供有关工作者参考。

2馈线自动化简介2.1馈线自动化的定义在工业发达国家的配电网中,广泛采用安装在户外馈电线路上的柱上开关、分段器、重合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设备,以减少占地面积与投资,提高供电的质量、可靠性及灵活性。

现在在我国各供电部门占也愈来愈多地采用线路上的设备。

这些线路上的早期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一般都是人工操作控制。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对这些线路上的设备实现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这样就产生了馈线自动化技术。

馈线自动化,又称线路自动化或配电网自动化,按照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配电自动化的定义,馈线自动化系统(FAS-Feeder Automa-tio n System)是对配电线路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

2.2馈线自动化的功能馈线自动化主要有以下几项功能:(1)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就是通常所说的远动,即四遥(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

典型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及其特点

典型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及其特点

典型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及其特点(1.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0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青供电公司山东高青 25630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阳信供电公司山东阳信 251800;4.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2)引言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快速确定故障区段并且进行隔离,然后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与供电可靠性。

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目的:一是当配电网某馈线发生故障时,能够对故障区间进行快速的定位并且进行隔离,然后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供电恢复,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停电面积;二是实时的监控配电网运行状态。

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有多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馈线自动化分为四种:就地型、集中型、用户分界型与智能分布型。

1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的实现过程需要分段装置与自动重合装置相互配合来完成。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各分段器根据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与配置在变电站线路出口的自动重合闸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逻辑顺序动作,不需要主站的参与就可以完成故障区间的定位与隔离操作以及非故障区间的供电恢复的操作。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可以分为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和电压-电流型,下文以电压-时间型为例介绍。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模式的实现需要电压型馈线终端设备和电压型负荷开关的配合。

该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原理主要依据“电压-时间型”负荷开关具有“来电合闸、无压分闸”的工作性质,再配合变电站配置的一次重合闸设备,利用时间顺序通过逻辑检测,不需要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参与就能确定故障区段位置,并能够闭锁与故障所在位置相连的电压型负荷开关的来电合闸功能,从而实现故障区间的就地隔离功能。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不需要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参与而且不依赖通信就可以实现故障的隔离。

但是由于该模式的实现需要变电站延时自动重合闸参与才能完成,而且各负荷开关以此合闸并带有一定的延时,因此该模式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6.03.08•【文号】国能新能[2016]73号•【施行日期】2016.03.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能源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通知国能新能[2016]73号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6]9号),为做好“十三五”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明确技术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我局组织制定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

现印送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能源局2016年3月8日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第一章总则1.1 为指导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建设现代农村电网,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1.2 农网改造升级应坚持城乡统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贯彻供电可靠性和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推进智能化升级,推行标准化建设,满足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要求。

1.3 农网改造升级应实行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户性质和环境要求等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建设标准,满足区域发展和各类用户用电需求,提高分布式新能源接纳能力。

1.4 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规程和规范。

第二章总体要求2.1 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应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电网与其它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配电设施改造时序要实现与村庄规划建设相衔接,与环境相协调,布置科学合理、设施美观耐用。

2.2 农网改造升级应与输电网规划建设相协调,构建安全可靠、能力充足、适应性强的电网结构,增强各级电网间的负荷转移和相互支援能力。

自适应复杂配电线路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策略

自适应复杂配电线路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策略

自适应复杂配电线路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策略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利用重合器和分段开关之间的动作配合,不依赖与主站通信,实现配电线路故障的就地定位和隔离。

当前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存在需两次重合闸操作、分段开关延时合闸参数不能自适应运行方式及网架结构调整等问题。

鉴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断路器的自适应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模式,结合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选线技术,提出“一个级差、一个时限、一次重合闸”的自适应动作策略。

最后,利用RTDS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该模式在实际配电线路中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就地型馈线自动化;自适应;断路器;RTDS引言随着电力系统向智能化、互联化方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于系统改造中。

同时位于电力系统的终端———需求侧用户对电力供应水平和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持续供电能力和停电的快速恢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电力系统向更加智能和自动高效的方向发展。

配电网作为直接面向用户的电网末端,在发→输→配→用的电力系统流程环节中起着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其是对用户用电感受影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及其处理故障的能力和响应时间都是最为重要的指标,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不仅能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率,还能直观地提高用户的用电满意度。

1工作原理本次改造主要依据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选型技术原则,选取电压—时间型。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是通过断路器“无压分闸、来电延时合闸”的工作特性配合变电站出线断路器二次合闸来实现,一次合闸隔离故障区间,二次合闸恢复非故障段供电。

该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当线路三分段时保护无法做到时间配合,支线故障经常越级到变电站内断路器,这是选择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的主要原因。

2自适应复杂配电线路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策略?2.1就地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配电线路中能够直接反应线路运行状态的参数是电压和电流,因此通常在配电线路监视过程中取电压和电流作为判断线路是否出现故障的依据,形成了就地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选型技术原则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选型技术原则

F102
F101
线路2
1、电压时间型
二、重合器式选型原则
(2)技术特点
优势 局限性
不依赖于通信和主站,实现故障就地定位和就地隔离。
(1)传统的电压时间型不具备接地故障处理能力。 (2)因不具备过流监测模块,无法提供用于瞬时故障区间判断的 故障信息。 (3)多联络线路运行方式改变后,为确保馈线自动化正确动作, 需对终端定值进行调整。
联络L1
F102
F101
线路2
6)变电站出线开关CB1第二次重合闸,恢复CB1至F001之间非故障区段供
电。
CB1
闭锁
闭锁
7s
7s
7s
7s
7s
CB2
线路1
F001
F002 F1 F003
联络L1
F102
F101
线路2
1、电压时间型
二、重合器式选型原则
7)7s后,线路1分段开关F001合闸,恢复F001至F002之间非故障区段供电。
LS
FS23
FS22
FS21
CB2
2)FS12与FS13之间发生瞬时故障, CB1跳闸,FS11、FS12、FS13失压 计数1次,FS11、FS12过流计数1次,CB1一次重合成功。
CB1
FS11
FS12
FS13
LS
FS23
FS22
FS21
CB2
Cu: 1 Ci: 1
Cu: 1 Ci: 1
Cu: 1 Ci: 0
自适应综合型
1、电压时间型
二、重合器式选型原则
(1)原理模式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是通过开关“无压分闸、来电延时合闸”的工 作特性配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二次合闸来实现,一次合闸隔离故障区间,二次合 闸恢复非故障段供电。

第五章——馈线自动化

第五章——馈线自动化
而各个重合式分段器Q013~0Qs04,按预先设定的合闸顺延时差(x时限)
依次合闸送电。如图上所标明的Q01在lOs后,Q02在10+10=20s后,Q
((3或)重若合第(器器五区1)区或)段再设段重显度故故跳合示障障闸器器依发,在然(所生4存保)有O段在断在3护区送在路,第段动电1器则五0又。+作(因1或区再0Q时+重0度段14间合0停关=,器3电合t0这秒)s,在第后时后所故二,障有,跳次Q0分线重位闸4在路段合于,1器上后0变使+而又,3电所0都使Q=0分断4所有10、路闸s的重后Q器,0依断合2、次路式Q关03合按,设向定的其时后间的差线路
(3)最小脱扣电流:重合器的最小脱扣电流选择应 使得当被保护线路出现最小的故障电流时应能检 测到且及时切断,不要误动作又有相应的灵敏度 。
(4)重合器的时间—电流(t-I)特性
I
t(s) C B
快速动
作曲线
事故电流 t1
t3
t5
t7
慢速动 作曲线
A
0
I ( A)
(t I)特性曲线
正常负荷电流
电流开断
2023/11/5
第2页
馈线自动化基本功能
数据采集 状态监视 无功控制 与故障处理
控制 操作
事故告警
站内馈线 开关数据 的采集和 监视,由 站内RTU 来完成。
2023/11/5
状态 事故 监视 处理
对正常状态 和事故状态
的监控
对安装在线 路上的无功 补偿电容器 组的自动投 切控制。
故障区域自 动判断、指 示与自动隔 离;故障消 除后迅速恢 复供电功能。
在电网正常运行过 程中投、切馈线开 关,并能带负荷遥 控投、切馈线环网 开关和负荷开关以 及遥控调整变压器 的分接头位置。

国家电网公司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技术原则(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技术原则(试行)

附件7: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技术原则1自适应综合型自适应综合型馈线自动化是通过“无压分闸、来电延时合闸”方式、结合短路/接地故障检测技术与故障路径优先处理控制策略,配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二次合闸,实现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的故障定位与隔离自适应,一次合闸隔离故障区间,二次合闸恢复非故障段供电。

以下实例说明自适应综合型馈线自动化处理故障逻辑。

1.1 主干线短路故障处理(1)FS2和FS3之间发生永久故障,FS1、FS2检测故障电流并记忆1。

FS11CB为带时限保护和二次重合闸功能的10KV馈线出线断路器FS1~FS6/LSW1、LSW2:UIT型智能负荷分段开关/联络开关YS1~YS2为用户分界开关CBCB LSW1LSW1 FS6FS6 YS2YS2 FS1 FS1 FS2 FS2 FS3FS3 FS4FS4 FS5FS5LSW2LSW2 YS1YS1(2)CB 保护跳闸。

CBCB LSW1LSW1 FS6FS6 YS3YS3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FS4FS4 FS5FS5LSW2LSW2(3)CB 在2s 后第一次重合闸。

CBCB LSW1LSW1 FS6FS6 YS2YS2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FS4FS4 FS5FS5LSW2LSW2(4)FS1一侧有压且有故障电流记忆,延时7s 合闸。

CBCB LSW1LSW1 FS6FS6 YS2YS2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 FS4FS4 FS5FS5LSW2LSW2(5)FS2一侧有压且有故障电流记忆,延时7s 合闸,FS4一侧有压但无故障电流记忆,启动长延时7+50s (等待故障线路隔离完成,按照最长时间估算,主干线最多四个开关考虑一级转供带四个开关)。

CBCB LSW1LSW1 FS6FS6 YS2YS2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FS4FS4 FS5FS5LSW2LSW2(6)由于是永久故障,CB 再次跳闸,FS2失压分闸并闭锁合闸,FS3因短时来电闭锁合闸。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从2008年开始,中山供电局统筹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工作,按照“三分”原则(配电网络结构“分区”、配电网络结构“分层”、公用线路和用户设备管理“分界”)对配电网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解决了10kV电网结构较为薄弱、转供能力差、环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形成了较为简单合理的环网结构,大幅提高了配网线路的环网率,为配网自动化(DA)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 主站集中型DA模式(基于光纤通信方式)主站集中型DA是馈线自动化普遍采用的模式,在配电房或环网箱安装配电终端,并建设可靠有效的通信网络将配电终端与主站系统相连,通过信息收集和遥控命令由主站系统集中进行故障判别和隔离。

1.1 应用介绍中山供电局在中心城区使用光纤通信方式建设三遥配电终端,实现“三遥+故障隔离”功能。

主站集中型DA采用“主站—终端”的两层结构,在就近的变电站使用通信子站汇聚各配电终端的光纤通道,以减少重复投资;同时配网主站系统与主网EMS系统实现互联,通过数据转发方式获取变电站内开关位置及保护信息。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各终端设备检测到馈线有故障电流,集中上传到主站,由主站系统根据故障信息、拓扑结构,结合变电站的保护动作、开关跳闸信息,综合分析并确定故障类型和故障区段。

主站集中型DA可以闭环或者开环运行,当采用闭环运行方式时,由主站系统根据最优处理方案直接发遥控命令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从而减小停电面积和缩短停电时间;当采用开环运行方式时,主站系统仅提供一个以上的处理方案供调度员参考,辅助调度员进行决策和遥控操作,达到快速隔离故障和恢复供电的目的。

1.2 故障处理分析2 架空线路就地型DA模式(基于重合器-分段器)基于重合器-分段器的就地型DA是通过开关设备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线路故障的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其模式通常有三种: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模式、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以及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技术原则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技术原则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附件7: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技术原则1 自适应综合型自适应综合型馈线自动化是通过“无压分闸、来电延时合闸”方式、结合短路/接地故障检测技术与故障路径优先处理控制策略,配合变电站出线开关二次合闸,实现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架的故障定位与隔离自适应,一次合闸隔离故障区间,二次合闸恢复非故障段供电。

以下实例说明自适应综合型馈线自动化处理故障逻辑。

1.1 主干线短路故障处理(1)FS2和FS3之间发生永久故障,FS1、FS2检测故障电流并记忆1。

1CB为带时限保护和二次重合闸功能的10KV馈线出线断路器 FS1~FS6/LSW1、LSW2:UIT型智能负荷分段开关/联络开关YS1~YS2为用户分界开关CBCB LSW1LSW1 FS6 FS6 YS2YS2 FS1 FS1 FS2 FS2 FS3FS3 FS4 FS4 FS5FS5LSW2LSW2 YS1YS1(2)CB 保护跳闸。

CBCB LSW1LSW1 FS6 FS6 YS3YS3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FS4 FS4 FS5FS5LSW2LSW2(3)CB 在2s 后第一次重合闸。

CBCB LSW1LSW1 FS6 FS6 YS2YS2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FS4 FS4 FS5FS5LSW2LSW2(4)FS1一侧有压且有故障电流记忆,延时7s 合闸。

CBCB LSW1LSW1 FS6 FS6 YS2YS2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 FS4 FS4 FS5FS5LSW2LSW2(5)FS2一侧有压且有故障电流记忆,延时7s 合闸,FS4一侧有压但无故障电流记忆,启动长延时7+50s(等待故障线路隔离完成,按照最长时间估算,主干线最多四个开关考虑一级转供带四个开关)。

CBCB LSW1LSW1 FS6 FS6 YS2YS2 YS1YS1 FS1 FS1 FS2FS2 FS3FS3FS4 FS4 FS5FS5LSW2LSW2(6)由于是永久故障,CB 再次跳闸,FS2失压分闸并闭锁合闸,FS3因短时来电闭锁合闸。

1馈线自动化概述令

1馈线自动化概述令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过程


1、永久故障 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重合闸后,遇故障点再次跳闸 主站系统启动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程序 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信息+保护信息 故障区间的定位 状态变化及保护信息+线路拓扑关系 通过遥控操作,实现故障隔离、非故障区间的恢复送电 2、瞬时故障 当线路发生瞬时故障时,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重合闸后, 瞬时故障消失,重合闸成功,线路恢复供电 主站启动FA,判定出故障区间,便于线路巡视

二、配电主线路馈线自动化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的特点 1、依赖主站实现对故障的处理,主站根据终 端检测到的故障信息及变电站的保护动作信号, 综合判断故障点 2、通过遥控操作(全自动遥控或手动遥控), 完成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段恢复送电 3、适用于负荷密度大,对可靠性要求较高、 通信稳定可靠的地区(一般采用光纤通信方式)
馈线自动化概述
一、馈线自动化的定义
馈线自动化是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 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 主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的负荷监测和运行优化 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控制

两种模式:
配电主线路馈线自动化
用户馈线自动化
二、配电主线路馈线自动化
1、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2、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电压型馈线自动化 3、过度模式的馈线自动化——基于广域保护技 术的分布智能模式馈线自动化
二、配电主线路馈线自动化
电压型馈线自动化 1、不依赖于主站,依靠电压-时间型设备的自 身特性(来电延时合闸、无压分闸)来实现对 故障的处理 2、通过与变电站出线开关重合闸配合,自动 隔离故障段和恢复非故障段线路的供电。 3、适用于负荷密度小,远郊区的配电线路, 或者市区光纤不易敷设的区域(一般采用无线 通信方式)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9)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9)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9)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4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带电作业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全面检查,符合( )要求后,记录在册并召开收工会进行工作点评后,宣布工作结束。

A)安全规范B)安全距离C)技术导则D)验收规范2.[单选题]《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绝缘斗臂车作业斗外斗的预防性交流耐压试验中,沿面放电试验加压为( )kV。

A)10B)20C)35D)453.[单选题]标识牌操作单个设备应能设置( )标识牌。

A)单个B)两个C)三个D)多个4.[单选题]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电终端通过( )接入主站。

A)纵向加密B)加密网关C)安全接入区D)安全芯片5.[单选题]配电自动化信息安全部署的原则是( )。

A)安全分区、网络专用、物理隔离、逻辑加密B)安全分区、网络专用、纵向隔离、横向加密C)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D)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加密6.[单选题]经过端口测试,OLT开放了开放了6个端口,9、21、22、23、80、111、2404,其中()为业务端口、其他端口为调试及应用端口;OLT的操作系统漏洞测试,发现FTP可匿名登录、及telnet弱口令,root/rootA)2404B)9C)21D)1117.[单选题]旁路作业工作中牵引高压旁路电缆的长度不得超过()m,否则应分段架设、牵引。

A)180B)190C)200D)2108.[单选题]带电作业用两眼绝缘绳套由( )丝线先制成股绳,再由股绳根据绳套的绳径和长度单股循环缠绕足够圈数后编织而成。

A)锦纶B)棉C)白棕D)麻绳9.[单选题]( )类型故障指示器可合成并上传零序电流波形。

A)架空暂态特征远传型B)架空暂态录波远传型C)架空外施信号就地型D)架空暂态特征就地型10.[单选题]充电装置的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5%~(____)%时,应具有限流保护功能A)110B)115C)120D)12511.[单选题]( )通常由配电终端根据所采集数据通过计算后触发,一般反映设备保护信息、异常信息等。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15)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15)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习题卷15)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4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从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的特点出发,把()作为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的最重要原则。

A)安全B)优质C)经济D)稳定2.[单选题]平衡传输模式是指()节点(包括控制站、厂)均可以启动报文发送。

A)单个B)首末C)每个D)部分3.[单选题]自适应综合型馈线自动化不依赖通信方式即可完成故障隔离,具有更高的()A)准确性B)快速性C)可靠性D)灵敏性4.[单选题](初级工)终端蓄电池寿命应不少于3年;超级电容寿命应不少于()年。

A)3B)4C)5D)65.[单选题]12kV一二次融合柱上断路器要求无线通信模块应内置电源反向保护和( )。

A)电源正向保护B)充电保护C)过压保护D)过流保护6.[单选题]在DL/T634.5 104-2009规约中两次传输指的是A)先cos再soeB)先soe再cosC)只有cosD)只有soeB)300C)400D)5008.[单选题]巡视工作应由有配电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单独巡视人员应经( )批准并公布。

A)公司领导B)工区领导C)工区D)安质部门9.[单选题]旁路负荷开关要求的防护等级为()。

A)IP55B)IP65C)IP67D)IP6810.[单选题]进一步研究超远距离、超大容量输电技术,( )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骨干网架。

A)微电网B)超高压电网C)特高压电网D)智能电网11.[单选题]线路发生事故后,为查明故障原因而进行的带电巡线,此时应发布()命令。

A)事故巡线B)带电巡线C)特巡D)停电巡线12.[单选题]配电终端定值配置,应充分结合配电线路一次网架,配电自动化( )设备类型和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具体分析,按需配置。

A)一次B)二次C)三次D)一、二次13.[单选题]若智能终端被盗,配电主站上显示的信息应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电缆线路的新型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张维1,张喜平2,郭上华1,杨献志2,赵文博2( 1.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60; 2.中山供电局,广东中山528400)摘要:讨论了电缆线路的新型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提出了主干线采用GPRS 馈线单元网络拓扑的区域故障定位与隔离,分支线采用就地分界保护功能,与变电站出口断路器级差配合的策略。

详细论述了该策略的原理和方案,着重讨论了单元式网络拓扑机制和基于3G 无线专网的双通道通信机制:信息畸变、信息交互机制、信息交互时空特性、信息交互安全特性;给出了配套产品的整体设计,并在中山局五桂山进行了工程示范,验证了可靠性和准确性,对现有10kV 电缆网馈线自动化的探索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字:电缆网;3G;馈线自动化;故障定位0 引言10kV 配电网架空线路馈线自动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基于二遥配电终端的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等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得到大规模应用,相间短路故障和小电阻系统接地故障得到了有效的诊断[1-3];与此同时,随着对等分布式信息交互的智能分布式FA模式[4-5]的提出和发展,架空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然而10kV 电缆线路馈线自动化的建设多年来发展缓慢,目前仅部分A+ 区采用光纤通信实现了主站集中型或智能分布型的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但受制于光通信网络铺设难以大面积推广;一部分地区引入电压时间型模式实现就地型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6],其余地区依靠故障指示器实现故障自动定位[7]。

传统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和故障定位技术虽然有效地降低了故障平均影响台区数量,但故障的自动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较长,已逐渐不能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

因此探索一种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经济实用、易于推广的电缆网馈线自动化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电缆线路馈线自动化模式提出如前节所述,目前国内对于电缆网线路馈线自动化模式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向:1)不依赖于通信的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如文献[8-9]提出的分层分区、两级级差保护配合电压时间型逻辑的故障就地隔离模式;2)基于光纤通信的智能分布FA 模式,如文献[10-11] 提出的基于GOOSE 传输的实时网络拓扑识别、故障定位与隔离,恢复供电的策略。

前者投资小,见效快,供电可靠性偏低;后者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供电可靠性高。

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项目组的工程经验和技术积累,将“不依赖于通信”重新定义为“不依赖于通信数据的同步性和高实时性”,提出一种新型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即基于继电保护和3G 网络重构的分层分界区域故障定位与隔离策略,实现馈线单元主从拓扑重构模式,完成线路的故障定位隔离与转供。

该策略采用双通道通信方式借助于3G 专网,可不受通信通道空间制约实现数据纵横两向传递,利用各节点状态信息完成主干线故障的定位与隔离及快速复电;利用分界断路器成套设备与变电站出口断路器级差配合,实现分支线路的故障就地隔离;对无线专网采用IPSec VPN安全认证、加密和身份识别技术,充分保证了智能设备之间信息安全交互。

2区域故障定位与隔离策略 2.1新型电缆线路馈线自动化典型系统架构配置电缆线路典型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1)出口变电站CB1和CB2设定速断时限为0.3s。

2)主干线分段开关K1~K5配置自动化负荷开关,采用基于GPRS通信的分布式FA馈线自动化,主干线FTU之间通过GPRS通信网络交换配电线路各节点故障状态、开关位置、开关拒动等相关信息;智能分布FA功能结合静态网络拓扑信息、线路故障信息、开关动态位置信息和各FTU的GPRS通信状态判断所控制开关的运行状态,确定所控制开关的动作逻辑。

3)分支出线配置自动化断路器,采用就地保护功能,速断时限为0s,与变电站出口断路器CB1和CB2构成级差配合,实现分支线故障就地切除。

4)各FTU和FDR自动化终端通过另一个通道与主站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正常的二遥数据上送。

图1典型方案系统构成图Fig.1 Typical system con figurati on2.2主干线主从网络拓扑重构模式基于对等通信的分布式 FA ,其拓扑重构较复杂、繁琐,一旦出现节点变动或新增,整 个网架拓扑的ID 必须重新演算,考虑到我国现有 10kV 电缆网线路的网架结构往往在使用 过程中会变动调整,本文采用馈线单元主从网络拓扑重构模式, 只需更改该节点及顺序以下 节点ID ,依靠主节点注册相关ID 并下发配置文件即可适应新网架,减少维护量。

本文参考文献[12-13]所提出的原则和意见, 在非健全机制下充分考虑各种不良因素,并 结合工程现场进一步简化和实用化。

馈线单元主从网络拓扑重构模式的拓扑信息建立, 可简 化为负荷开关为节点,线路为边。

故障处理所需要的开关信息包括:设备编号,相邻节点编 号,类型,状态以及是否有故障信息等。

定义编号为i 的开关的故障信息函数 f (i ),如下: f (i )= 1,节点有故障特征量Q 节点无故障特征量该模式下的主干线故障定位与隔离逻辑遵循以下原则:总原则:每一条基于 GPRS 分布智能的馈电线路均配置 1台FTU 作为分布智能主控制 装置,即主节点,其他 FTU 为从节点。

当线路出现故障时,所有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线路 故障数据,主节点根据线路拓扑信息和线路故障信息确定故障区段,再通知相应的从节点。

依据区域拓扑结构信息和分布式算法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故障区域,完成故障区域的隔离和 复电;并且还根据通信故障信息、设备异常信息、保护信号失真信息、开关拒动信息等畸变 信息决定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策略。

分布式故障定位:以被保护的对象为一个逻辑区域(如开关CB1和K1之间的配电线 路区段、开关 K1和K2之间的配电线路区段、开关 K2和K3之间的配电线路区段、开关 K3和LS 之间的配电线路区段);逻辑区域为点,与逻辑区域相连接的开关为边,逻辑区域,如图2所示。

电源区域CB ? 变电站出口断路器 图区域2逻辑区域关联图Fig.2 Associated logic regi on 盲区故障定位:变电站出线断路器C B 1和C B 2之后的线路第1台开关之间的故障通过 转发服务器和K1、K1 主控制单元交互信息隔离故障并恢复故障负荷侧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故障隔由主节点K1综合线路各开关 K1~K5及LS 的故障信息,使用分布智能方法定位故障,将故障信息分别发送至故障两侧自动化点, 由自动化点依据接收到的故障信息和(1) 域内相关联的开关只有一个开关有故障电流,其他开关无故障电流,则该逻辑区域为故障区K11K12F3/4 K15 F2 K14自身故障信息,主动识别并发出跳闸命令,从而隔离故障。

联络转供:由主节点综合故障后开关动作状态信息,向LS 发出故障成功隔离信息。

LS接收到该信息后,进入转供逻辑判断,完成转供。

后备保护:当故障区段两侧有多个通信模块或一二次设备异常时,由相邻的电源侧或负 荷侧分段开关后备保护分闸,隔离故障。

模式切换:当通信通道处于非正常状态,整个分布式处理机制退出, 自动切换到就地传 统的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模式。

2.3分支线两级级差保护模式将分支线与变电站出口保护两级级差配合, 另外考虑分支分界和用户分界同时存在, 可 同时跳闸,依靠分支自动化设备一次重合实现故障定位与隔离; 考虑到现有设备的制造工艺 水平以及电缆线路短路电流承受水平,变电站 10kV 电缆出口断路器 速断保护时间”可调整 一定延时,一般为0.3s 。

如图3所示,根据线路或用户分布情况,分支线配置分支线分界断 路器,原则上按照 0.15s 进行级差配合,对于分支线分界断路器和用户分界断路器均为Os 的情况下,可通过分支线分界断路器重合闸来实现用户故障的处理。

产品比较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2Q kl LS ZB k2 ■ i I n nt * 怎支娃图3分支分界示意图Fig.3 Bran ches and boun daries3双通信通道的3G 无线专网通信如前文所述,采用双通信通道的 3G 无线专网通信传递各节点状态信息,可以摒除主站集中型由于数据广播风暴、 信息拥塞情况而导致的配电网自动化功能瘫痪; 也可以充分发挥无线网络传输空间制约小、建设周期短、建设费用低的优势;同时针对无线专网采用IPSec VPN 安全认证、加密和身份识别技术,充分保证了智能设备之间信息安全交互常规无线通 信利用公共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数据流如图 4所示。

由于该模式和相关技术变电站L 宴电站7IT 网柜图4信息流原理示意图Fig.4 In formatio n Flow 由于本文提出的策略依赖于 3G 专网通信,则必须充分研究信息畸变、信息交互机制、 信息交互时空特性、信息交互安全特性四大方面的问题。

3.1信息畸变情况分析与处理当馈线发生故障而设备有异常信息、 保护信号失真信息、开关拒动信息、通信故障信息 时,为正确隔离故障,缩小故障隔离范围,按照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判定原则, 当某开关 收到相邻开关的异常信息或判定有畸变信息, 并且该开关流经故障电流时,开关分闸。

若开 关未经历故障电流则开关不动作,其描述为:式中:A x 为开关x 的动作逻辑值,逻辑 0为不动作,逻辑1为动作分闸;IN x 为开关x 的故障电流逻辑值,其描述为:式中: I I 为流过开关的负荷电流值;I c 为开关的电流保护整定值。

RO x 为开关x 的相邻设备畸变信息逻辑值,其中逻辑1为相邻设备有畸变信息,逻辑 0 为相邻设备无畸变信息。

开关x 的描述为: 式中:RO xj (j=1,2,…,为开关x 相邻设备的畸变信息逻辑值,逻辑值1为有畸变信息, 逻辑0为无畸变信息。

IN x1,I | 0,I | -I C (3) X 二吨 RO 2 - RO n :f配电主站3.2信息交互机制在采用无线GPRS 通信方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数据包丢失的情况。

数据包丢失可能是节点失败、网络拥塞和数据碰撞造成的。

因为网络带宽有限,且传输通道 由系统中各节点共享,因此在某一时间内能够存取数据的传输通道和系统发信源的数目是有 限的,当负载较大时,很容易发生节点失败、 网络拥塞和数据碰撞等情况, 造成数据包丢失。

因此为了减少无线 GPRS 通信方式下数据丢包率, 增加数据传输重发机制, 并提高容错 处理能力。

信息交互机制如图 5所示。

图5信息交互机制示意说明Fig.5 In formati on in teracti on mecha nism3.3信息交互时空特性信息交互时空特性主要分析信息报文的传输路径、 传输时延、信号强度等,如图6所示。

T图6总传输时间定义Fig.6 Total tran smissi on time传输时间指从发送方将数据内容置于其传输栈项时刻开始,直到接收方从其传输栈中取出数据时结束;传输路径指智能装置DSI的功能Fl把报文发送到位于智能装置PD2中的功能F2的整个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