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猜谜高手杨修
《汉字真有趣》完整版
![《汉字真有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567b91240c844769eaee73.png)
休斗
字面猜谜
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日
②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
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田
③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立
④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
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也
提示:从描 述的形和意 上猜测谜底。
2 门内添“活”字
一起来看
看材料2吧!
传说三国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有一
次,曹操命人造一座花园,花园造好之后
曹操去看,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的门
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于
是去请教杨修。杨修心领神会,对众人
说:“门内添‘活’”字,乃‘阔’ 字也,
丞相是嫌你们把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
众人听后便把花园的门重修了,曹操见后
非常高兴。
乡村开会
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 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 (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 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 (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 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 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 大家都用大碗吧)
谐音歇后语
水壶里翻跟头—— 胡(壶)闹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 有伸有缩(说)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保手) 近视眼下棋——失(识)不了足(卒) 狗咬吕洞宾--------不识(知)好人心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4 “枇杷” 和 “琵琶”
枇杷
一起来看看 材料4吧!
古时候有人送枇把给 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 把“枇粑”错写成了“琵 琶”。县官笑道:“枇杷 不是此“琵琶',只恨当 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 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管尽开花。”
五年级语文下册汉字真有趣示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汉字真有趣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8d195ce2f0066f4332212.png)
《汉字真有趣》教学方案教材解析《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集中了综合实践课的特征。
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汉字真有趣;二、我爱你,汉字。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谐音、形声字等方面的活动展示了汉字的趣味性。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并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心。
教学目标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2.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3.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学会制订活动计划;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搜集汉字、书法大家的相关资料,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对于“汉字”同学们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她,都在跟她打交道。
同学们想去了解更多的汉字吗?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汉字的趣味!3.板书课题——汉字真有趣二、合作讨论1.认真阅读课本44—46页的阅读材料,思考:这五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了汉字是有趣的?为什么说汉字是有趣的?2.除上述五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制定计划1.活动内容:(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2.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有关资料?(1)查找图书①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去找书。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课后练习试题1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课后练习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8441a79a102de2bd960588ee.png)
综合性学习
“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范
活动时间: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王楠家
例
活动内容:了解丰富而有趣的汉字 活动过程:1.搜集字谜,自己编写字谜、猜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
4.交流活动心得,制成小报。
汉字真有趣
内容理解: “枇杷”与“琵琶”是同音词,虽然读音相 同,但字形不同,意义更是毫无关联。那个人 给县官送“枇杷”,却把水果“枇杷”写成乐 器“琵琶”,所以闹出笑话。
拓展积累
小朋友,你还知 道哪些同音字?
汉字真有趣
我积累了: 人参——人身 报数——抱树 珍惜——珍稀
汉字真有趣
5 有趣的形声字
汉字真有趣
拓展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造字方法?
一 (般 3)来会说意,:汉是字由的两造个字或方多法个有独象体形字、组会成意,、以指组事成、 形 的声 字等 形。 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 字的意思。如: ( 休1,)表象示形人:靠用在文树字旁的休线息条;或鸣笔,画表,示把小要鸟表开达口物叫体。 的 (外4)形形特声征:具形体声地字勾由画形出旁来和。声象旁形两字部来分自组图成画。文形字, 是 旁一 是种 表最 示原 字始的的意造思字或方类法属,象声征旁性表比示较字强的。 相同或相 ( 近2发)音指。事如::大蚂多,数左指边事“字虫是”在表象示形和字昆的虫基有础关上,添右 加 边笔 “画 马或 ”符 表号示。字如的,读刃音,。表示刀 加一点,指刀刃。
活动分工:组长:王楠
搜集资料:李晨阳
编辑:刘博伟
抄写:刘沛达
画图:田佩瑶
五年级语文下册《汉字真有趣》
![五年级语文下册《汉字真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2d58f3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7.png)
精读 感悟
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一人一口酥
一天,有人从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
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
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
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
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
’,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课堂测试
我会猜字谜 (1)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
从大家刚才开心的笑声当中,我觉得这几位同学的表演那可真是:认飞真机读哟上挂 暖壶——高水平。你们听出来没有,刚才老师的话中藏着一个谐音的内容,是什 么?谁听出来了?
精读 感悟
有趣的形声字 阅读《有趣的形声字》。
认真读哟
精读 感悟
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什么?
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形声字的发展变化。
形声字有两种。一种是原来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
小作业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汉字真有趣》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造字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演变过程。 3.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激趣 导入
的内容。
(2)网络搜索 ①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检索的关键词应 是“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精读 感悟
②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
(3)请教别人 ①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 ②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精读 感悟
提示:讨论时要 作好分工,如专人记 录讨论结果,专人负 责整理讨论意见,并 形成完整的计划。
汉字真有趣
![汉字真有趣](https://img.taocdn.com/s3/m/2a06090c102de2bd97058816.png)
趣味对联 3
改字联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 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 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 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 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 了一些笔画。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 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 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 的台阶上了。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父进土 ,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象形字 来自于图画文字, 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 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 的。
指事字 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
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 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 笔画或符号。
会意字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会合起来表示一个
有趣的谐音 1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吴用:是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梁山排名 第三,上应天机星,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车市村人。吴 用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 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孔夫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谜坛“虎”将
![谜坛“虎”将](https://img.taocdn.com/s3/m/74453f2c3968011ca3009196.png)
谜坛“虎”将黄绢幼妇,外孙Ji臼”,此话出自曹娥碑。
据传三国时聪明绝顶的杨修猜出了这句话中隐含的四个字:“绝妙好辞”,一直流传至今。
不说其他诸如“鸡肋”这样的掌故轶事,单凭这一点,杨修足可称得上是古代的猜谜高手了。
然而,如果同时参加猜谜竞赛的话,杨修却不一定能胜过葛志全。
从1983年初涉谜坛至今,后者已在全国性的猜谜比赛中夺得了最高奖14次,无人可与匹敌。
曾有这样一个画谜:一个人背对一只侧身张口的老虎,打一新名词,按照“风从虎”之说,不少人将其解为“抵制(或制止)不正之风”,细心的葛志全却看出了画中人背对老虎的用意,因而找到了正确答案:“反对不正之风”。
他的猜谜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猜谜技艺渐长,使葛志全的制谜功力倍增。
他的以“海峡两岸盼统一”打出版物《中国地图集》一谜,曾在“华夏百家猜谜大赛”中被评为“十大猜谜”之一,深受好评。
此外,像“废除官员终身制”打成语“不可一世、原封不动”这样从立意和技巧上皆属上乘的灯谜,也常常不胫而走,令灯谜爱好者们爱不释手,拍案叫绝。
灯谜也称“文虎”,因其含义曲折费解而不易猜中,所以猜谜又叫作“射虎”。
与历史悠久的民间谜语相比,“灯谜”一词只是到了宋代才正式出现。
发展至清朝,终于修成正果,标志便是各种“体”、“格”的日趋完备,实际上,灯谜是一种“文义(字)谜”,要求充分利用汉字多变的字形,和一字(词)多义的特点,以及字音之正误,作为制谜的主要依据。
这也正是它的中国特色。
不难看出,灯谜这种文字游戏要求的文化程度并不低,因而在历史上始终属于文人墨客的专利也就不足为怪了。
它的谜底大多采用字(词)、人名、地名、书名,和古书上的诗、词、文句等等,如果没有文化素养,要想射中“虎”是十分困难的。
葛志全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天赋的兴趣使他很快掌握了猜谜的一些基本规律。
像会意、象形、假借等“体”,以及几十种一般在谜面上注明的“格”,常常给猜谜者提供一些线索。
常人要弄清或记住此种种已非易事,而他却早烂熟于胸,优势自然十分明显。
关于古代名人猜字谜的故事
![关于古代名人猜字谜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e276d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5.png)
关于古代名人猜字谜的故事在古代,有许多名人因其智慧和才华而受到人们的崇拜。
除了他们在政治、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外,一些名人还因其出色的猜字谜技巧而闻名于世。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猜谜题。
一、杨修的独步谜题杨修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谜语家,擅长制作出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猜字谜。
他曾经创作了一道著名的难题,让当时的名士们无法猜中。
杨修的谜题是:“只有一点儿,翻过墙头飞。
一半在门底,一半却在外。
”一时间,许多知名的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猜谜,但无一能够揭开这道谜底。
最终,一个名叫徐干的文士猜到了答案。
原来,这个谜题的答案是“钥匙”。
钥匙的一半固定在门底,而另一半则可以被扔出墙头。
这道谜题展示了杨修以及徐干在推理和想象力方面的非凡才华。
二、孙权的儿女猜谜比赛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他在玩耍和娱乐方面非常有创意,尤其是在猜字谜方面。
据说,孙权经常与自己的儿女举办猜谜比赛,给他们一些难题来考验他们的才智。
一次,孙权给孙尚香和孙和出了这样一道谜题:“白头人给糖,红头人给饼,两个人合起来,便是一个机关。
”孙权的儿女们思考良久,最终想出了答案是“糖饼架”。
糖饼是放在糖饼架上的,糖饼架由两个部分组成,形成一个可以拆卸的机关。
这个故事展示了孙权对儿女的教育和培养,也体现了他在猜字谜方面的聪明才智。
三、陆游与谜友之间的交流陆游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婉约琐细著称。
陆游也是一个喜欢猜字谜的人,他与一些友人保持着长期的谜题交流,并通过写诗或书信来猜测和回答猜谜题。
据记载,陆游与他的谜友之间交流的谜题非常有趣。
例如,他曾经遣词造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来回答一个谜题:“南国有兵甲,东海有侠客。
一居一次第,聪明甚不得。
”这个谜题的答案是“江南帘帐”。
陆游巧妙地通过描述江南的帘帐,暗示谜友以解答这个猜谜题。
以上故事展示了古代名人在猜字谜方面的智慧和创意。
他们通过猜字谜,既展示了他们的才华,也娱乐和启迪了自己和其他人。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dc2f8b16fc700aba68fc75.png)
统编教材五下第三单元单元首页【单元导语】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
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汉字真有趣》一、活动建议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二、搜集资料的方法查找图书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找书。
如,查找汉字故事,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架上去找。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网络搜索1.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
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
请教别人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已需要的资料。
2.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三、阅读材料1.字谜七则①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答案:日②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
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答案:田③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答案:也④右边有,左边无。
后面有,前面无。
哥哥有,弟弟无。
周家有,李家无。
答案:口小结:这两个是画面猜谜,分别是“人”在“木”旁(休),十二点→十加两点(斗)。
⑦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
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
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词语解释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常用来象征祥瑞。
声符:汉字形声字的表音部分。
也称声旁。
形符:也称形旁或义符(意符),是合体字的一个部分,与声旁相对。
段落参考:第1自然段:我们祖先创造的形声字藏着许多秘密。
第2~4自然段:以“星”“凤”为例,讲解如何“在象形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新的形声字。
第5~7自然段:以“蜀”“祭”为例,讲解如何“在象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新的形声字。
第8自然段:形声字非常有趣。
《汉字真有趣》完整版
![《汉字真有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567b91240c844769eaee73.png)
乡村开会
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 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 (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 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 (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 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 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 大家都用大碗吧)
词语解释
不解其意:不理解其中的含义。 心领神会: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 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
传说三国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有一次, 曹操命人造一座花园,花园造好之后曹操去 看,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 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于是去请教杨 修。杨修心领神会,对众人说:“门内添 ‘活’”字,乃‘阔’ 字也,丞相是嫌你们 把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众人听后便把花 园的门重修了,曹操见后非常高兴。
看图猜谜
休斗
字面猜谜
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日
②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
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田
③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立
④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
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也
提示内添“活”字
一起来看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每字每句都有 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天都在汉字的海 洋里快乐地遨游。趣味横生的歇后语令我 们开怀大笑;妙语连珠的诗句使我们心旷 神怡;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着我们;铿锵 有力的语句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努力地向 前进。
中国的汉字真有趣。它们像乐谱中 快乐地跳跃着的音符,又像一个个充 满灵气、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纸上 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多么优美、 迷人啊!
搜集资料
网络搜索
1.在网上查找 资料,关键词很重 要。如,搜集汉字 故事,可以检索关 键词“汉字故事”, 不能仅仅检索“故 事”。
东汉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改为双重否定句
![东汉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改为双重否定句](https://img.taocdn.com/s3/m/d13a005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5.png)
东汉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改为双重否定句
在东汉时期,杨修是一位以猜谜闻名的高手。
然而,如果我们将此事
改写为双重否定句,则可以表达为:“杨修在东汉时期不是一个不擅
长猜谜的人。
”
这种语法结构中的双重否定句通常用于强调某个肯定的事实。
在这种
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杨修非常善于猜谜”,因为“不是不擅长”实质上是“非常擅长”的意思。
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想象,东汉时期的猜谜活动经常是一项重要的
文化娱乐活动,吸引了许多关注者和参与者。
因此,能够在这些比赛
中脱颖而出,成为杨修这样的知名人物,说明他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技能。
尽管我们无法了解杨修的具体猜谜技巧,但它们可能涉及诗歌、历史、地理、时政和哲学等各个领域。
当时,这些谜语的制作和解答被视为
一种智力竞赛,同时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宣扬和庆祝。
总之,尽管我们只是从简单的句子结构入手,但我们仍然可以推断出
许多关于东汉时期猜谜和文化活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欣赏杨修和
其他聪明人才的超凡才智和卓越贡献。
杨修猜字谜故事的故事读后感
![杨修猜字谜故事的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b6f1c1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7.png)
杨修猜字谜故事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杨修猜字谜的故事,我就觉得这杨修可真是个机灵鬼儿,但也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觉。
你看啊,曹操在门上写个“活”字,别人都还在那儿挠头呢,杨修一下子就猜出曹操是嫌门太“阔”了。
这就像在一个满是迷雾的迷宫里,别人还在瞎转,他直接开着导航就找到了出口。
这得多聪明啊,那脑筋转得比风车还快。
还有那“一合酥”的事儿,他把曹操的点心分给大家吃,还说什么“一人一口酥”。
我读到这儿的时候,真是又觉得好笑又觉得他胆大。
就好像他直接看穿了曹操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还公然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
这在我们现在看来,就像是在一个特别严肃的老板面前,开那种只有自己能懂的玩笑,虽然很有趣,但也有点冒险。
可是呢,他这么聪明,最后却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这让我觉得,有时候太聪明了也不见得全是好事儿。
就像一把特别锋利的刀,要是老在别人面前晃悠,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伤到自己。
杨修总是能猜到曹操的想法,可曹操是个领导啊,谁愿意自己的心思被下属看得透透的呢?这就好比你在玩牌,你手里的牌全被别人知道了,你肯定也会不高兴,曹操估计也是这么个心理。
这个故事就像给我敲了个警钟,告诉我们聪明是好事儿,但也要懂得收敛,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特别是在面对那些比较有权势或者自尊心强的人的时候。
不然的话,就像杨修一样,虽然有一身才华,却因为没有把握好度,最后只能悲剧收场。
总的来说,这故事就像一道特别有滋味的菜,既让人尝到了聪明的鲜美,又让人品到了过度聪明带来的苦涩。
关于杨修的猜字谜故事
![关于杨修的猜字谜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a87db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d.png)
关于杨修的猜字谜故事《杨修的猜字谜故事》嘿,你们知道杨修吗?那可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才子呀!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关于杨修的一个超有趣的猜字谜故事。
有一天,杨修和一群朋友在花园里闲逛。
那花园可真美呀,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他们就这么走着走着,突然杨修来了兴致,说要给大家出个字谜玩玩。
杨修清了清嗓子,说:“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个字。
”大家一听,都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有的人皱着眉头,有的人挠着头,那模样可逗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朋友说:“这太难了,杨修你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答案吧。
”杨修嘿嘿一笑,说:“别急别急,再想想嘛。
”这时候,另一个朋友眼睛一亮,说:“我知道了,是‘告’字!”杨修一听,拍手称赞道:“厉害厉害,就是‘告’字。
”大家都好奇地问那个朋友是怎么猜出来的。
那朋友得意地说:“你们看呀,‘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不就是‘告’字嘛。
”大家听了恍然大悟,纷纷夸他聪明。
接着,杨修又出了一个字谜:“山上还有山。
”这下大家又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还是刚才那个聪明的朋友说:“我知道了,是‘出’字!”杨修哈哈大笑,说:“没错没错,就是‘出’字。
”大家都对杨修和那个朋友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在大家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只小鸟飞了过来,停在了旁边的树枝上。
杨修看着小鸟,笑着说:“这小鸟也来凑凑热闹呀。
”大家都被他的话逗乐了。
那天在花园里的猜字谜游戏,让大家都特别开心。
杨修的聪明才智也让大家印象深刻。
从那以后,大家时不时就会想起那个有趣的场景,想起杨修出的那些有意思的字谜。
这就是关于杨修的猜字谜故事啦,是不是很有趣呀!哈哈!。
曹操写字谜,就是供别人猜的,为何杨修猜中了曹操却很不高兴
![曹操写字谜,就是供别人猜的,为何杨修猜中了曹操却很不高兴](https://img.taocdn.com/s3/m/2207900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9.png)
曹操写字谜,就是供别人猜的,为何杨修猜中了曹操却很不高兴杨修之死,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
杨修之所以被曹操杀掉,与“一合酥”的典故不无关系。
“一合酥”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有人送了曹操一盒酥,曹操看见了,便提起笔,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
杨修看见了,便拿起勺,舀了一勺放在嘴里吃了。
旁边的人大惊,说,这是人家送给丞相的酥,你怎么能舀起来就吃啊?杨修笑着说,丞相不是写得很明白吗?他写的是“一人一口酥”。
丞相下了命令,我们怎能不吃?于是大家就一人一口把酥吃光了。
曹操出来看见了,问是谁的主意?大家说是杨修的。
曹操也没说什么,就默默地进去了。
除了《三国演义》外,《世说新语》也有类似的记载。
不过说的不是酥,而是奶酪。
别人送了曹操一盒奶酪,曹操舀了一口来吃掉了,然后在盒子上写了一个“合”字。
于是杨修对大家说,丞相的意思是“一人一口”,因此,大家就一人一口吃了。
(杨修剧照)不管是奶酪,还是酥,两种说法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细节上有少许的不一样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写“合”字,他的意思,真的是“一人一口”吗?联系到曹操曾有个“活”字的典故,我认为,曹操应该是让大家一人一口的。
“活”字的典故,说的是曹操让人修一道门。
工匠修好后,让曹操去看。
曹操看完,什么也没说,就在门上写了个“活”字。
大家都不懂曹操的意思。
这时候杨修从那里走过,看见众人在议论,于是说,这还不明白吗?“门”上写个“活”字,就是“阔”。
丞相的意思,就是嫌这个门修得太大了。
于是工匠们把门改得小了一点。
曹操又来看的时候,显得很满意。
这件事说明什么呢?说明曹操喜欢通过猜字谜的方式传达命令。
也就是说,他有这样的嗜好。
既然有这样的嗜好,在奶酪的盒子上写字,表达他的意思,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曹操在门上写个“活”字,表达门宽了一些。
曹操的这种字谜的特点是,把实物和字结合起来,表达一种意思。
而曹操写“合”字,所表达的意思,恰好也是和字和实物结合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写个“合”字,传达“一人一口”奶酪的意思,也是恰如其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时的猜谜高手杨修
尖子老师的离合字谜,在笑坛又刮起了新一轮猜谜旋风。
我因而联想起《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十分聪敏的猜谜高手,那就是杨修。
兹述几例:
杨修从小就善“别解”
杨修从小就应对敏捷。
九岁那年,有一天,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家中拜访杨修的父亲。
父亲不在家,杨修很有礼貌地把客人请到客厅,端出一盘杨梅请客人吃。
客人见到杨梅,忽然灵机一动,联想到杨修的“杨”,便和杨修开玩笑:“君家姓杨,看来杨梅是君家产的果子了。
”
小杨修一听,知他话中的弦外之音多有不敬,便立刻反唇相讥:“君家姓孔,那么孔雀就是先生的家禽了?”孔君平满脸通红,半晌答不出一句话来。
两人的对话都是一种“别解”。
猜谜就要懂得别解,这里可以看到杨修从小不但思维敏捷,而且是别解的高手。
(一)“黄绢幼妇,外孙薤臼”
一次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
蔡邕盛有才名,因哭董卓被王允害死。
蔡琰原为卫仲道之妻,字文姬,后来她被匈奴掳走,作得《葫茄十八拍》,在中原地带广为流行。
曹操非常敬慕他们父女俩的才华,便派人去赎蔡琰。
匈奴惧怕曹操势力,送蔡琰逐汉室。
曹操便把蔡琰许给董祀为妻。
当日曹操进得蔡琰屋内,见屋内墙上挂一碑文图轴,上有“黄绢幼妇,外孙薤臼”八个字。
曹操便问手下众位谋士,谁能解释这八个的意思,众谋土一个个挠耳抓腮,不能答出,只有杨修一个说能解其意,曹操让他先别说破。
告辞后,曹操上行三里后方才省悟。
原来那八字中含“绝妙好辞(繁体字)”之隐语。
这个谜,曹操没有杨修猜得快。
(二)动作谜
又有一次,曹操命人造一所花园。
花园造成之后。
曹操去观看,他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杨修见了,深知其意,便对人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是嫌花园门太阔了。
”众人听了便把花园翻修了一回,曹操见后非常高兴,但当知道这是杨修的主意后,内心对杨修遂生厌恶。
显然,曹操这点故弄玄虚的手段被杨修察得一清二楚。
(三)离合字谜
还有一回,塞北给曹操送来一盒酥饼,曹操便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放于台上。
杨修看到之后,竟拿出来与众人分着吃了。
曹操问为何如此,扬修回答说,你在盒子上面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也只好一人一口,哪里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于是对杨修更加厌恶。
杨修猜的最后一个谜
曹操率大军迎战刘备打汉中时,在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屯兵,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
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
这时夏侯惇入帐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到:“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
当时任行军主簿的杨修即叫随军收拾行装,马上归程。
夏侯停见了便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
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夏侯惇听了非常佩服他说的话,营中各位将士便都打点起行李。
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把他杀了。
杨修一生猜的最后一个谜,送了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