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合集下载

浅谈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浅谈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此可见 ,从审美特征这一层面来看,网络文学语言和传统文学语言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既存在联系 ,也具有差别 。
关 键词 :网络 文学 ;传 统 文学 ;审美 特征 ;语 言
1网络文学里面 的平 民化审 美情趣 对传 统文 学创作进 行深入 分析可知 , 文学作 品可对广泛的 内容进 行反映 。通过文学作品创作 ,作家可对人 文价值 、 终极关怀 、艺术完 美表现 、 历史承担 以及人伦关爱等方面进 行追求 。可以说 ,倘若要想 成 为一个文 学创作大 家 ,就必须 首先具 备较好 的艺术修养 以及 文学 文 化底 蕴 。但 从 当前 的形势来 看 ,网络文 学和传统 文学创作是 不一 样 的,主要体现在其对文学的 “ 去精英化” ,即让 文学走下 “ 贵族文 学 ”的台阶,成为一类真正意义上具有平民色彩以及大众化色彩 的文 学 。首先 ,从视角这一层面来看 ,平民视角为网络文学 的主要视角 , 作 品一般 以表现 网络生活为核心 ,描写的对象也是平凡人 的网络恋情 以及伤冬悲秋 、 风花雪月 、孤独寂寞等生活景象 。一般 而言,这一类 作 品所追求 的美学品格主要是优美 、凄凉 、壮美 、 崇 高等 , 并不对人 生 思考 以及历史层面 的厚重感进行追求[ 1 】 。例如 ,在蔡智恒 的 《 第一 次亲密接触 》以后 ,所 } } { 现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嗣绕着一个故事情节展 开 的 ,即作 品里 面主要描写 的内容是主人公 最初在网上聊 天 、 进行交 流 ,而后转变为 网上恋爱直至最后的现实生活见 面。其 次 ,网络文学 的情节 构造 、 故 事发展模式 以及类型特征都和作者的身 份密切相关 。 用 一句广泛流传在 网络上的名言来说 ,就是 “ 在网上 , 没人知道你是一 条狗。”由此 可见 , 倘若一个人喜欢写作 ,并具有写作的才能 以及需 求,那么他就可以进行网络文学创作 。 2网络 文学里 面的娱乐化审美趣味 对人性进行深入剖析 ,并道m意义和深度就是传统 文学创作 的重 点。具 体而言 ,传统文学创作 主要对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进行披露和 揭示 ,对艺术层 面上 的完美 以及创新进行追求 ,并将 “ 文以载道 ”的

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

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

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摘要】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是当今社会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现象的背景和对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审美观念的演变及退化表现。

通过分析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化对审美的影响是如何的深远。

本文也对审美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抑制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的建议。

对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努力抑制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的现象,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化、审美退化、社会影响、兴起与发展、审美观念、演变、关系、影响、原因分析、抑制、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 引言1.1 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现象的背景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演变,并呈现出明显的退化现象。

从前,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一种本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是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文化开始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

在网络上,娱乐内容泛滥,低俗、暴力、噱头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引发了审美观念的负面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速食文化,选择接受简单、肤浅的审美,而忽视了对真正美的追求与欣赏。

这种审美退化现象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审美的退化导致了文化资源的浪费和贫乏,使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难以被推崇与传承。

这种审美退化也促使了商业化娱乐的泛滥,伴随着虚假炒作和低俗内容的传播,进一步恶化了社会文明的风气。

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需要深入探讨其原因与解决之道。

1.2 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对社会的影响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网络文学审美特征

网络文学审美特征

网络文学审美特征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在于:1.自然美对于网络文学,不能仅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分析它,因为它的“血统”、“姓氏”应该是“网络”。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

”网络文学的一切都应该是基于网络而存在的,当我们试图只从中抽取所谓文学的时候,就已经阉割掉了它的精神实质而陷入研究“网络上的文学”(而不是网络文学)的歧途。

网络文学的美,首先在于它的随意、朴实,不以名利为创作动机;它的美在于能够更加直接、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不受那形而上的审美标准所束缚。

那种美是埋藏了几千年的两个字——自然,不加包装的自然,不用费心注释的自然,是说教之外的生活真理,是哲学之外的人生真谛。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有述说的需求,在网上,这种需求便可得到无限大的满足。

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本来就都是一部百科全书,随意地表达出来,由网络这个宽容的特殊载体承载,假如细心品味,美便在其中。

正如好孩子烟烟在《审美的误区暨说网络文学的美》所说:“按动你的键盘吧,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的你,你随意地说,我随意地听。

即便有人嘲讽,你也不用搭理,当他是一个站在柜台前喝酒吃茴香豆时还在琢磨‘茴香豆的茴有几样写法’的人。

”巴尔扎克说“文学是庄严的谎话”。

文学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它始终致力于创造和建构一种与实存世界毫无直接联系的整体世界和整体生活——无论作品中的世界、生活看上去和我们眼前的、习见的、理所当然呈现出如此这般模样的世界与生活多么相似。

它永远是“书写的”世界与生活,只和“意象的”世界与生活发生关系。

“所有旨在挣脱虚构身份的写作,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无中生有的,它从第一个字开始,通过和词语商量,已经把写作者置入了广大虚空之中,置入了漫长的虚无航程之中。

一般说来,写作者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最终宿营地在哪里。

即使他预先设定了航船的抛锚地,写作的天然目标、它要求制造出完整世界的内在律令,依然会很不像话地将这个不想被虚构的危险分子,带向一片片充满着暗礁的未知领域。

第十讲 网络审美文化

第十讲  网络审美文化

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 一、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
第一,网络审美文化是信息数字化的” 第一,网络审美文化是信息数字化的” 比特“文化。 比特“文化。 • 第二,网络审美文化是平等参与的全球 第二, 互动文化。 互动文化。 • 第三, 第三,网络审美文化是资源共享的开放 性文化。 性文化。 •
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网络审美文化形态
• 二、网络交往文化 • 网络交往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来进行人际交流、联络感情、 来进行人际交流、联络感情、传递信 息的行为,主要有网络聊天, 息的行为,主要有网络聊天,电子邮 公告板, 件,BBS公告板,MSN,ICQ,OICQ 公告板 , , 交流, 交流,以及其他一些利用软件在网络 上进行交往的行为。 上进行交往的行为。
网络审美文化形态
• 2.网络影视 网络影视 •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根据个人爱好在线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 点播影视,突破了影视艺术的”广播“ 点播影视,突破了影视艺术的”广播“性 质,这种满足个体需求的影视艺术传播方 式必将随着网络宽带的普及而蔓延开来。 式必将随着网络宽带的普及而蔓延开来。 • 3.计算机音乐 计算机音乐 • 4.计算机绘画 计算机绘画
思考题
• 1.比较分析网络审美文化的不同形态 比较分析网络审美文化的不同形态 • 2.概说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概说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网络审美文化形态
• 一、网络艺术文化
• • ——艺术是社会文化的审美形态 艺术是社会文化的审美形态 网络传播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艺 术审美方式,导致了网络艺术的兴起, 术审美方式,导致了网络艺术的兴起,使 得信息科技进步与艺术变革成为社会文化 关注的一个焦点。网络艺术种类繁多, 关注的一个焦点。网络艺术种类繁多,几 乎所有传统的艺术样式都可以在网络上找 比如网络文学、 到,比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 、计算机音 乐等。 乐等。

浅谈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浅谈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浅谈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作者:邹奂来源:《卷宗》2014年第02期摘要:对于网络文学来说,其审美形态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络文学语言。

传统文学语言是网络文学语言的来源,但网络文学语言和传统文学语言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

网络文学的创作方法较为特殊,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实社会的约束,进而对传统文学语言进行了革新与发展。

由此可见,从审美特征这一层面来看,网络文学语言和传统文学语言之间既存在联系,也具有差别。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审美特征;语言1 网络文学里面的平民化审美情趣对传统文学创作进行深入分析可知,文学作品可对广泛的内容进行反映。

通过文学作品创作,作家可对人文价值、终极关怀、艺术完美表现、历史承担以及人伦关爱等方面进行追求。

可以说,倘若要想成为一个文学创作大家,就必须首先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以及文学文化底蕴。

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创作是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其对文学的“去精英化”,即让文学走下“贵族文学”的台阶,成为一类真正意义上具有平民色彩以及大众化色彩的文学。

首先,从视角这一层面来看,平民视角为网络文学的主要视角,作品一般以表现网络生活为核心,描写的对象也是平凡人的网络恋情以及伤冬悲秋、风花雪月、孤独寂寞等生活景象。

一般而言,这一类作品所追求的美学品格主要是优美、凄凉、壮美、崇高等,并不对人生思考以及历史层面的厚重感进行追求[1]。

例如,在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所出现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着一个故事情节展开的,即作品里面主要描写的内容是主人公最初在网上聊天、进行交流,而后转变为网上恋爱直至最后的现实生活见面。

其次,网络文学的情节构造、故事发展模式以及类型特征都和作者的身份密切相关。

用一句广泛流传在网络上的名言来说,就是“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由此可见,倘若一个人喜欢写作,并具有写作的才能以及需求,那么他就可以进行网络文学创作。

2 网络文学里面的娱乐化审美趣味对人性进行深入剖析,并道出意义和深度就是传统文学创作的重点。

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与审美

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与审美

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与审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文化成为了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审美观念和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及其对审美的影响。

1. 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在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以其即时、全球化和互动性等特点,成为了社交娱乐、学习交流、意识形态传播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其中包括了独特的网络语言、梗和符号等。

例如,“键盘侠”指代那些热衷于在网络上表达观点的人群;“爆款”则指的是在网络上短时间内走红的事物或内容。

这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网络文化更具生动和趣味性。

另外,网络时代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如网络直播、网络游戏、二次元文化等。

这些文化现象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逐渐成为当下流行的文化形式。

2. 网络文化对审美的影响网络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对审美观念和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丰富了审美的内容。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轻松地分享和传播各种美图、美食、美景等,丰富了审美的视觉和感官享受。

同时,网络上的音乐、文艺作品等也拓宽了审美的领域,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提升了审美素养。

其次,网络文化推动了审美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通过网络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审美喜好,不受地域和社会传统的限制。

例如,一些特定类型的音乐、时尚风格或者卡通形象在网络上形成了自己的群体粉丝,形成了网络文化中的“小众审美”。

此外,网络文化也对审美标准产生了挑战和改变。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审美观念的碰撞和争议,不同群体对于美的认知也因此产生差异。

传统的审美标准被网络文化中的新兴审美所替代,一些非传统的审美特征开始被大众所接受和追捧,扩大了审美的边界。

3. 应对网络文化的审美问题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对审美的影响不可避免,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其中的挑战和问题。

网络文化的利与弊

网络文化的利与弊

网络文化的利与弊网络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功能、沟通交流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娱乐消遣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社会动员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

利:(一)网络文化的传播信息功能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介,他所承当的传媒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而网络文化作为依附网络而存在的特殊的媒介文化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民意汇集功能网络文化在民意汇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例如,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利用网络回答人民的提问,温总理网上听民意这一点就很好的体现了网络汇集民意的功能。

(三)网络文化的娱乐功能网络文化的娱乐功能在我国表现的尤其突出。

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看综艺节目、聊天等都成为现在人们上网娱乐的重要内容。

弊:互联网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正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如火如荼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发展机制的不健全,网络法规的不完善,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前进中伴随的一系列问题,人们必须花大力气来关注并探寻出解决的办法。

1、知识产权受到严重的侵犯。

网上大量的音乐、书籍、杂志多是免费的,没有支付版权费。

网络文本的可复制性也致使知识产权的维护成为一大难题,而目前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2、“恶搞”成时尚,虚假信息泛滥由于人人都可以参与,门槛低了,文化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假消息充斥网络,网络游戏凶杀暴力非常突出、低俗恶搞流行,网络色情泛滥……这些已经成为阻碍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3、反动势力的干扰破坏、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在网络上存在着各种敌对势力境内外都存在,他们随时想着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干扰破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据统计,在境外有2000多家反动的中文网站,这些中文网站背后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和推动。

这些都对国家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所以更是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

网络文化的利弊

网络文化的利弊

网络文化的利弊在当今社会,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网络的普及,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

什么是网络文化呢?从广义上来讲,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而从狭义上来讲,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

网络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功能、沟通交流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娱乐消遣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社会动员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

网络文化的这些功能决定了网络文化的重要地位。

其中传媒功能、娱乐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在我国体现得尤为突出。

网络文化是全球同步的文化、是全民参与的文化、是个性十足的“客”文化、是集大成的文化、是强势的文化、是增大社会风险的文化……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些许的烦恼。

因此该如何面对如今的网络信息世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不得不提的是网络文化有利的一面。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从前学生要查寻资料,往往只能在图书馆才能实现,而许多学生往往也很难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现在网络正好解决了这一个难题。

在网络上,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有关信息,还可以了解国际国内的最新形势。

这不仅节省了学生的许多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许多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利用。

论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

论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

论⽹络⽂学的审美价值⼆⼗世纪九⼗年代,⽹络与新媒体⽂学在中国开始兴起。

迄今,⽹络与新媒体⽂学已发展了近三⼗年,尤其在近⼏年发展态势愈加猛烈,如⽕如荼。

虽然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浩浩荡荡的⽂学史上,⽹络与新媒体⽂学仍然是⼀个崭新的⽂学形式,但这种⽂学形式的影响⼒却不容⼩觑:据第27次《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截⽌2010年12⽉,中国⽹络⽂学⽤户规模达到1.95亿⼈,较2009年底增长3300万⼈,使⽤率达到42.6%。

⽹络⽂学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收获如此⼤规模的⽤户,与其区别于传统⽂学的美学价值分不开联系。

⼀,雅俗共赏的⼤众审美性相⽐传统⽂学,⽹络⽂学具有很⼤的随意性和娱乐性,这使得⽹络⽂学在⼀部分⼈眼⾥留下了快餐⽂化、不⼊流的刻板印象。

然⽽,⽹络⽂学并⾮上不了台⾯。

所谓物以稀为贵,⽹络⽂学以其巨⼤的包容性将⽂学的⼤门敞开,降低了⽂学的门槛,使⽂学活动变被迫成了⼤众性的活动,因此⽽蒙受了轻贱的罪名。

⾸先他的作者就没有任何限制,并不是只有学历⾼、具有相关专业素养,或者专业作家才可以进⾏⽹络⽂学的创作。

相反,其作者可以说是五花⼋门,也可以说是⼋仙过海,由不同⾏业、不同年纪、不同专业等的“写⼿”构成了⼀个庞⼤的⽹络作家群。

这些作家多以⾃⼰的⽣活所见为灵感,以抒发⾃我感受为起点进⾏创作,并没有太多的思想包袱,渴望⼀战成名或改变他⼈。

如《诛仙》的作者萧⿍就曾经说过⾃⼰写《诛仙》只是逗朋友玩⼉。

也许在正统的⽂学世界⾥,这些⼈远远不能被称为作家,但在⽹络⽂学⾥⾯,正统作家却不⼀定能取得⼀席之地。

正因为进⾏⽹络⽂学创作的作者具有不稳定性、随意性和戏谑性,使之⼀反传统⽂学⼀贯追求崇⾼主题和思想境界的习惯,呈现的创作风格、体裁、内容等相应地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情景——⾼雅的、深刻的、有趣的、神秘的、幽默的、娱乐的、宣泄的……使⽹络⽂学收获了众多不同⼝味和层次的读者,满⾜了⼤众审美。

⼆,超越时空的互动之美正如我们所经历的,我们很少有⼈能与当代⽂学⼤家之流有什么交集。

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网络文学作品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

这种文学样式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着巨大的影响。

网络文学不仅是许多人感情宣泄的窗口,也是很多青少年甚至中年人热爱和追捧的主要读物,因此网络文学不仅对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心理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也隐含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和趋向。

一、网络文学语言的外部特征所谓网络文学语言的外部特征,是指从网络文学语言的总体风格,创作基调,采用的表达手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独有的艺术特色等方面来探讨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 1)大众化、真实化、简单化、娱乐化网络文学的作者是网民,网络虚拟的空间给与了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因此,他们的语言也多是通俗的,大众的。

而网络文学的受体,是网上的读者,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鞭策也压抑着他们。

他们渴望的也是大众的,消遣的,娱乐性的网络文学。

正是因为网络文学的主体和受体两者均有着这样的共同的诉求,所以也就使得网络文学语言具有着大众化的特点网络文学作品中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作品中,语言有时甚至还包括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这都造成网络文学语言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网络文学如同一个万花筒,将生活中的点滴还原,转化成不同的面貌。

通过对于生活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更多的视角,赋予了更多的涵义。

( 2)反讽、谐音、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大量应用表达手段,修辞手段的运用是增强文学作品传情达意功能的主要途径,汉语的修辞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网络文学语言也不例外。

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网络写手们想方设法的使自己的语言新奇、新颖,有很强的游戏色彩和戏谑的风格。

因此搞笑、悬疑、灵异、新奇、煽情就成为了很多网络作品的卖点所在。

这种新奇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拉近网络交流者之间的距离,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

这一点从许多网络作品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如月关《回到明朝当王爷》、唐家三少《善良的死神》、张狂的《无限恐怖》、天下霸唱《鬼吹灯》、顾漫的《杉杉来吃》等等。

网络消费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网络消费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人群 的感受 , 只在 乎 自我 的表达 , 而不在乎 外人 的想法 , 在 花
费金钱 的 同时, 也将 自己的审美带入一个误 区。在这 些人一
时代 意义 的消费盛宴 。 “日常 生活审美化” 作 为大众文 化审美 的一部分 , 它的载体 已经 变得 多元 化。在 网络消费 时代 , 日常 生活审 美化不仅 仅 是一种 文化 , 而且是 一种 文化 交流 方 式。
文化 等成为文化 符号 , 将 网络 上的特定行 为化 身为 曰常生活 审美 化 , 模 糊 了高 雅 与低 俗 的界 限 , 引导人 们进 行错 误 的消
3 . 传播媒介的误导
网络消费文 化正逐 渐成为现代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 互联 网文化成为文化 的一部分 , 冲击 了传 统消费文 化, 不少垃圾 文化通过 网络 的传 播误导 了大众 的 审美观 。如
取而代之是血腥暴力 的视 觉冲 击。此时 网络消费就成 了一种
欲 望的发 泄。 网络 消费厂商 以盈利为 目的, 通过特定 的手段
引导消费者选择商 品, 长此 以往 , 网络 消费审美变成 了网商所
荐。在 网络消 费中, 人们注重 的已经不仅仅是 商 品的实用性 ,
而是 一种 口碑和用 户体验 , 因此 , 在 网络购物 中 , 人 们更倾 向 于选择 外表亮丽 、 用 户评 价高 的商 品。寻 常百姓接 触 了网络 消费 以后 往往会 改变原有 的审美方 武, 消 费行为 受到知名 网 友或者其 他消 费者 的强 烈影响 , 日益频繁 的 网络推 销使得 百 姓 选购 的往往不是 符合 自身审美标准 的产 品, 而是便 宜 的商
为主流 文化 得到 弘扬。 网络 消费 时代人人 强调 自我 , 每个人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殊性摘要: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不仅完全打破了纸介质印刷文学独占文坛的垄断格局,而且在审美情趣、审美过程、审美品格和审美特质等方面呈现了与传统纸质文学不同的审美特征,进而向传统文学发起了挑战。

关键词:网络文学审美情趣审美过程审美品格审美特质21世纪被称为网络的世纪,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迅猛发展,文学创作被搬到了电脑屏幕上。

网络文学的出现不仅拓展了文学的生长空间,表现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而且对传统文学的观念和审美标准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但究竟什么是网络文学呢?它的内涵及外延至今未有明确的界定。

网络作家李寻欢在《我的网络文学观》中提出:“它的准确定义应该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字。

”邢育森认为:“网文不等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网络中的精华,网文中有心情独白,也有一些垃圾,这些并不是网络文学,最多是‘网络文章’。

凡是可以称为‘文学’的,必然已经达到一定的文学水平,否则仅仅是网络文章而已。

”[1]传统的文学评论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网络文学与传统的文学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网络文学的平民化审美情趣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是丰富、广泛而深刻的,作家们总是要在文学作品中努力追求人文价值、历史承担、终极关怀、人伦的关爱、艺术的完美表现等。

但是网络文学却与此恰恰相反,它使得文学从“精英文学”、“贵族文学”的圣殿中走了出来,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文学”、“平民文学”。

首先,网络文学的视角是一种平民视角,作品大多是以表现网络生活为题材,主要写平凡人的网络恋情、风花雪月、忧愁伤感、孤独寂寞,以及网民个人的私生活,等等。

从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重复同一个故事情节模式,即故事主人公从网上聊天交友、互诉心事,发展到网上恋爱,再到后来的网下见面。

其次,网络文学情节结构的这种类型化的特征与作者身份有密切的关系。

网络文学语言的美学特色与局限

网络文学语言的美学特色与局限

网络文学语言的美学特色与局限作者:张春霞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6期内容摘要:本文从欢欣美、陌生美、简约美几方面论述了网络文学语言的美学特色,网络文学语言在拓宽了传统汉语文学语言创作视角的同时,又存在应用误区与局限性,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能提高网络文学的语言审美,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语言美学特色局限性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盛,网络文学语言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一路发展而来,风格独特鲜明,形成了个性化的美学特色。

作为一种最新兴起的文体,网络文学通过电脑进行创作,以网络为载体发表与传播。

它既可以刊登在网络文学刊物上,又可以随意发表于任何网络媒体平台。

促成网络文学出现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网络语言的美学特色。

1.独特话语体制的欢欣美自文学诞生的那一天,社会生活便与之关系密切,尤其是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对文学的影响更为明显。

中国所有的作家与文人,呕心沥血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几乎都难逃被退稿的“命运”,因此,文学成为普通人难以触及的、永远高于常人的“天使”,文学创作从而显得格外高尚,成为许多普通人向更高层的社会组织晋升的武器和手段。

但是,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长久以来给人的高高在上的印象,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发表极其自由,不受任何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写手更不必遭受被退稿的“命运”,他们可以在电脑后面隐藏真实的自己,用虚拟的名字甚至是性格、形象在网络中自由写作。

一瞬间,人们就像从狭窄闭塞的瓶颈中游向广阔浩瀚的海洋,身体与心灵是从未体验过的轻松与解放。

网络语言将文学从天上拽回人间,在许多普通人的心中,文学不再遥不可及。

话语体制的独特性,是网络文学之于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

后者的话语体制是属于社会精英的,社会主流文化中的阴晴冷暖,制约着传统文学中的褒贬扬抑,长久以来,传统文学话语体制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它跟随着社会主流文化,运行稳定。

然而,如此稳定、不可撼动的话语体制,却被网络语言撕开了缺口,一个崭新的、开放的、随性而又真实的文学话语平台就此呈现在人们面前,它是自由的,屏幕式的话语体制。

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网络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局限当前,整个人类正在被一场空前未有的巨大无比的文化风暴所席卷,这就是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频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第四媒介”,是人类在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特点:第一,虚拟真实性。

有人说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所传播的信息不能尽信;但是我们通过互联网娱乐聊天、查找信息等行为却是真实的存在并发生着。

第二,自由平等性。

如专家所言,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者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

在这个独立的网络空间里,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多么的奇异,都不必受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

第三,即时交互性。

互联网即时互动的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类活动的束缚,超越物理时空的有限性,让信息沟通和人际交往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实时对接。

第四,多媒体共享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在网络上一切信息都可以共享,这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

一、网络审美文化的形态网络审美文化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第一,网络艺术文化——艺术是社会文化的审美形态。

网络传播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艺术审美方式,导致了网络艺术的兴起,使得信息科技进步与艺术变革成为社会文化关注的一个焦点。

网络艺术种类繁多,几乎所有传统的艺术样式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比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计算机音乐、计算机绘画等。

第二,网络交往文化。

网络交往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来进行人际交流、联络感情、传递信息的行为,主要有网络聊天,电子邮件,BBS公告板,MSN,ICQ,OICQ交流,以及其他一些利用软件在网络上进行交往的行为。

浅论网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

浅论网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

浅论网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罗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摘要:网络文化的优势是:技术性、平等性、互动性和融合性。

网络文化的劣势是:过度的娱乐性、过度的解构性、过度的自由性和过度的一体性。

关键词:网络文化,优势,劣势网络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历史不过区区几十年,很多东西都没有完全被深入研究和被精确地定义,但是它所迸发出的生命力以及它所带来的全新文化模式已经深刻地影响并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网络文化,对我们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

那么网络文化到底有什么优势和劣势,我们如何做到扬长避短,让网络文化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到底什么是网络文化,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进行了界定。

网络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切入方法———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和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

前者主要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强调由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文化传播方式上对传统文化范式的革命,认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产生了。

以此出发,认为网络文化的特征主要在于技术实现的多媒体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空间的全球性和传播的交互性等方面。

这叫做网络的文化。

后者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切入,注重网络的思想性特点,强调网络内容构成的文化属性,认为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文化模式发生了转型。

以此出发,认为网络文化的特征主要在于存在方式的虚拟性、主体关系的平等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占有的共享性和组织的无中心性等方面。

这叫做文化的网络。

应该说,网络文化是文化外在形式(网络技术)、文化内在形式(平等性、无中心性等)和文化内容(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法律等)的综合统一体。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网络文化首先还是技术形式的变革而带来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会继续带来并且深化。

所以,从这点来说,网络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技术的文化。

当然,从长远来看,网络文化,技术并不且决定作用,关键还是网络的使用者会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也就是网络文化的内容决定。

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研究报告

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研究报告

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研究报告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中国网络文化审美是研究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网民审美观念、审美趋向和审美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网民对于网络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网络成为表达观点和分享创作的重要平台,网络文化审美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本报告旨在探讨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相关学术文献的研究和对中国网民的调查,来分析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3. 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的特点3.1 多元化中国网络文化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传播的便捷性,中国网民能够接触到来自全球的各种文化产品和创意,这使得网络文化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网民的审美观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审美标准,而是更加开放和包容,接纳了不同样式和流派的创意。

3.2 平民化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的另一个特点是平民化。

相比传统文化艺术的高门槛和局限性,网络文化审美更加平易近人,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中国网民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创作,从而形成一种平民化的审美趋势。

3.3 娱乐化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的娱乐化是受到互联网娱乐内容的影响。

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娱乐形式的兴起,使得中国网民对于文化审美的需求更倾向于娱乐性和轻松风格。

在网络文化中,娱乐性和趣味性成为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4. 中国网络文化审美的影响因素4.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国网络文化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流方式的转变,使得中国网民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产品和创意。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也催生了各种新的网络文化形式,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这些形式的兴起再次推动了网络文化审美的发展。

4.2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平台,对于中国网络文化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的特征

从心理学看现代网络文化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化已逐渐社会化。

网络作为一种媒体, 作为一种工具, 直接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正在发挥着巨大而神奇的作用。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 有着其独特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现代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特征(一)网络文化的定义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对网络文化的定义,但是很多学者都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一些想法比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万俊人在谈论网络文化时指出 ,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

翁寒松认为 , 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 , 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生某些“变异”,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 , 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 , 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

郭良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比较抽象 , 他认为 , 网络文化就是“由于电脑网络的应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特征”。

臧学英对网络文化的界定是: 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

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 , 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 , 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 , 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 , 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范晓红认为网络文化也可称为信息文化。

她指出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是网络媒介不断发挥作用的体现 , 也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的文化发展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

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 , 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 , 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 , 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 , 而这正是它的独特之所在。

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 , 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网络审美文化是资源共享的开放性文化。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说:”这是个绝妙的生存时代。从来也没有过这么多的机会让人去完成从前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当人们沉浸在网络审美文化的便捷中的时候,也不要忽略它给我们带来的生存困境和深层危机。
样,网络审美文化不可避免的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而网络交往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来进行人际交流、联络感情、传递信息的行为,主要有网络聊天,电子邮件,BBS公告板,MSN,ICQ,OICQ交流,以及其他一些利用软件在网络上进行交往的行为。
网络审美文化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网络审美文化是信息数字化的”比特“文化。
第二,网络审美文化是平等参与的全球互动文化。
一是信息霸权与文化殖民化问题
二是网络不良文化泛滥问题
三是文化管理和网络规范问题
网络审美文化的良性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它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的改进,更要法制的健全和民众素质的提高
网络审美文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它身上打下了信息技术的深厚烙印。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审美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道独特的文化景物,不仅改变了文化的面貌,也改变着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网络审美文化形态分为网络艺术文化和网络交往文化。
关于网络艺术文化方面,艺术是社会文化的审美形态. 网络传播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艺术审美方式,导致了网络艺术的兴起,使得信息科技进步与艺术变革成为社会文化关注的一个焦点。网络艺术种类繁多,几乎所有传统的艺术样式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比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 、计算机音乐等。目前的网络文学主要有三种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供人欣赏,即纸介印刷作品的电子化;一类是直接在计算机上书写并首先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通常叫”网络原创文学“;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根据个人爱好在线点播影视,突破了影视艺术的”广播“性质,这种满足个体需求的影视艺术传播方式必将随着网络宽带的普及而蔓延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