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公开课一等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战士在敌人严刑逼供下,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最终成为一位英勇的烈士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崇高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坚强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他们在理解历史、感受主人公精神风貌方面还需引导。
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锻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人公的英勇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课文关键词句,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2.教学难点:感受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力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情感体验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内容,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方式,体验主人公的情感,感受精神。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人公的英勇形象和精神。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主人公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军神》PPT课文电子课件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26自然段,注意读出人 物的语气,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讨论交流
如果你是沃克医生,你会如何给别人 讲述这件事?
我叫沃克,是一个德国人,我在重庆临江门外 开设了一个诊所。这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年轻 人,我问他叫什么……
从上面的示例中,你知道了哪些变换角度讲故 事的方法?
讲的时候要把“沃克医生”转换成“我”, 把“刘伯承”转换成“他”来讲。
讲的时候也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要转换成描 述性的话。
……
我 们 在 讲 述 故 事 时 , 要 用沃克医生的口吻 讲故事,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调整以及 语气的变化,还要注意不能遗漏情节。
要想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把沃克医生的内 心变化表现出来,除了要注意前面几点,还可 以有什么办法?
哪位同学可以试着讲述下面的内容——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肃然起敬——(不屑一顾 )
再读课文,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课文写了一 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一次 眼睛负重伤后,为了不影响脑神经, 拒绝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 术治疗的故事。
读了几遍课文后,你觉得刘伯承是一个怎 样的人?
(坚强、勇敢、从容镇定……)
感悟军人特质——从容镇定
统编 五语下
11 军 神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 态的词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重点) 2.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 故事。(难点) 3.能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体 会革命者的崇高精神。
复习回顾
默读课文,回顾、熟悉故事情节。
上节课,我们从一系列的语言、动作中感知到 了刘伯承身上的“军神”特质。沃克医生在给刘伯 承做手术的过程中,面对刘伯承,他的内心有着怎 样的变化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军神》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军神》课文原文及赏析《军神》课文原文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
他头抬也不抬,冷冷地问:“什么名字?”“刘大川。
”“年龄?”“二十四岁。
”沃克医生目光柔和了,他抬起头,微笑着看看面前的病人,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他突然想起,这位病人原来就是四川人,曾经当过军人。
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他注视着病人,说:“你是军人!”“噢,你是这样判断的。
”病人微微一笑,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沃克医生惊疑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疼不过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刘伯承友好地伸过手去。
**《军神》课文赏析**《军神》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军人的坚韧和毅力。
通过细腻的描绘,沃克医生的形象显得威严而专业,而病人的坚韧和勇气更是让人感叹。
文章在表现军人的刚毅和毅力的同时,也展示了医生的专业精神和人性关怀。
整篇文章情节紧凑,人物塑造生动,是一篇很好的描写人性光辉的作品。
《军神》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5篇)

熟练—— 纯熟从容—— 吩咐—— 嘱咐慈祥——
镇柔定和—— 慈荣爱幸——
温柔 庆幸
√ 奶奶的脸上挂着(慈祥 慈爱)的笑容。 √ 颁奖会上,对于校长的赞赏我感到非常(荣幸 庆幸)。
课文解读
1.“军神”是什么意思?谁被称为军神? “军神”指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且有超越常人的钢铁般意志的军人。刘 伯承被称为“军神”,这是沃克医生对 他的敬称。
字词学习
指名学生读,齐读。 诊所 年龄 土匪 熟练 绷带 惊疑 审视 一针见血 伤势 麻醉剂 施行 清醒 颤抖 一声不吭 崭新 由衷 苍白 慈祥 肃然起敬 荣幸
写一写:
精读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15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画出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
沃克医生:“你叫什么名字?” 刘伯承:“刘大川。” 沃克医生:“年龄?” 刘伯承:“二十四岁。”
宙(宇宙பைடு நூலகம் 抗(抗争) 哀(悲哀)
A.惊疑 B. 镇定 C.从容 D.由衷
_C__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_D__ 出于本心。 _B__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_A__ 惊讶疑惑。
熟练—— 生疏 从容—— 慌忙 镇定—— 惊慌 柔和—— 生硬 拒绝—— 接受 崭新—— 陈旧 慈祥—— 严厉荣幸——屈辱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 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 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体会“眉毛扬了起来”说明沃克 医生对病人的做法难以理解。他因为 病人不合作而十分生气,体现了他对 病人负责的良好医德。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 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体会:沃克医生想不到刘伯承不仅不用麻药,忍 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能在手术中默数 刀数。刘伯承所表现出来的超凡毅力和钢铁般的意 志令沃克医生无比钦佩。“军神”点明文章主旨。
小学三年级语文《军神》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军神》这篇课⽂记叙了刘伯承在德国医⽣沃克的诊所⾥不打⿇醉剂成功地施⾏眼部⼿术的事。
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也表达作者对刘伯承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军神》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军神》原⽂ 重庆临江门外,⼀个德国⼈开设的诊所⾥,医⽣沃克端坐在桌后。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川。
” “年龄?” “24岁。
” “什么病?” “⼟匪打伤了眼睛。
” 沃克医⽣站起⾝熟练地打开病⼈右眼上的绷带。
他愣住了,蓝⾊的眼睛⾥闪出惊疑的神情。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冷冷地问:“你是⼲什么的?” “邮局职员。
” “你是军⼈!”活克医⽣⼀针见⾎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微微⼀笑,说:“沃克医⽣,你说我是军⼈,我就是军⼈吧。
” 沃克医⽣的⽬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准备⼿术。
” 沃克正在换⼿术服,护⼠跑来,低声告诉他病⼈拒绝使⽤⿇醉剂。
沃克医⽣的眉⽑扬了起来,他⾛进⼿术室,⽣⽓地说:“年轻⼈,在这⼉要听医⽣的指挥!” 病⼈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眼睛离脑⼦太近,我担⼼施⾏⿇醉会影响脑神经。
⽽我,今后需要⼀个⾮常清醒的⼤脑!” 沃克再⼀次愣住了,竟有点⼝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和新⽣的息⾁⼀⼑⼑割掉!” “试试看吧。
” ⼿术台上,⼀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这次双⼿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帮他擦了⼀次⼜⼀次。
最后他忍不住开⼝对病⼈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 病⼈⼀声不吭,他的双⼿紧紧抓住⾝下的⽩垫单,⼿背青筋暴起,汗如⾬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术服的沃克医⽣擦着汗⾛过来,由衷地说:“年轻⼈,我真担⼼你会晕过去。
” 病⼈脸⾊苍⽩。
他勉强⼀笑,说:“我⼀直在数你的⼑数。
” 沃克医⽣吓了⼀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 “七⼗⼆⼑。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刘大川。
”“年龄?”“二十四岁。
”“什么病?”“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次。
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知识全解

《军神》知识全解
【字词积累】
词语解释
审视:仔细看。
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
由衷:出于本心。
一针见血:比喻言辞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沉着镇静。
肃然起敬:形容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荣幸:光荣而幸运。
【层次结构】
结构梳理
主题归纳
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写法借鉴】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侧面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能使所要描写的对象更加丰满、生动。
文中除直接描写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他非凡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外,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语言,从侧面衬托刘伯承的从容镇定、坚强意志。
【相关链接】
刘伯承(1892—1986) 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军,从而开始了长达七十多年的军事生涯。
1955年,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你能给我讲讲《军神》的故事吗

你能给我讲讲《军神》的故事吗
《军神》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毕必成。
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以钢铁般的意志保持清醒,手术过程中忍受剧痛,数出医生刀数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顽强的毅力,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1916年,刘伯承率领的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在攻占四川丰都城时,不幸被子弹打伤了右眼。
在疗伤过程中,为了不损害脑神经,刘伯承强忍钻心的疼痛,坚持不施麻药,主刀医生赞叹其为“军神”。
刘伯承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和生死考验,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他曾经在多次战斗中受伤,但他总是能够迅速恢复过来,继续参加战斗。
他被誉为“军神”,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这篇课文通过刘伯承的事迹,向读者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
同时,也强调了人的生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的重要性。
这些品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
1、板书:神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吗?能被称做“神”的可不一般,扁鹊之所以被称做神医,那是因为——(具有超人的能力)
2、师述:神是不存在的,这里的神指具有超人的能力,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儿,补全板书:“军神”带着这个理解读读课题。
军神,多响亮多威风的称呼!再读课题。
3、同学们,你们知道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板书:刘伯承
4、大家看一下今天的课题跟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那谁知道“军神”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加了引号有什么作用呢?
(因为他是引用沃克医生的话,所以“军神”要加引号;因为借用军神这个词语赞扬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具有特殊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通过预习,我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
2、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那句话来,并用浪线画出来。
3、质疑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4、梳理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惊呆了?他为什么大声嚷?沃克医生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过渡:同学们既能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很值得我们去探究。
有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动力,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
5、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出示PPT)
1)词语检查:音; 勉强汗涔涔
义:赫赫有名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2)同学们都预习得不错,军神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PPT)板书:拒绝用麻醉剂、一声不哼、数刀数
过渡:沃克医生之所以称刘伯承为“军神”是被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所折服了,下面我们就一块走进手术室,来看看刘伯承的表现吧!
三、研读课文
1、(出示PPT)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一找刘伯承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板书:手术前,中,后的表现,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我们也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顺序来交流吧。
军神,神在哪里?你有什么感受?
3、交流后逐句出示六句句子
★手术前
病人平静地回答:“先生,眼睛离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1、麻醉剂是一种使局部麻醉,达到无痛的目的。
刘伯承为什么拒绝用麻醉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刘伯承拒绝用麻醉剂是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
)
2、追问:刘伯承的伤势如何?是不是不一定需要用麻醉剂?
(出示PPT)补充资料:
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地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被打坏,眼珠掉出了眼窝!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篡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眼部是人神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而特别敏感。
3、说说当你眼里进沙子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觉?
4、想象说话:不使用麻醉剂,让医生用锋利的手术刀一刀一刀地把烂肉割掉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出示PPT)
不使用麻醉剂,让医生用锋利的手术刀一刀一刀地把烂肉割掉会疼
得。
5、难道刘伯承对这巨大的痛苦毫无顾忌吗?在他平静的背后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呢?这有一句刘伯承手术后告诉别人当时他决定不用麻醉剂做手术的原因。
(出示PPT补充资料)品读:
孙膑失去了双腿仍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
作为一个军人,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清醒的大脑,也一样可以参加战斗,保家卫国,为祖国效劳!
6、读中感悟:这就是支撑着刘伯承的精神力量。
正因为这样,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巨大痛苦,他平静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出示PPT句子)
从他的“平静”中你能体会到刘伯承具有怎样的品质?
(体会刘伯承的坚强,从而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7、指导朗读:是啊,多么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再次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这句话
8、对于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怎么反应?引读(出示手术前段落第
3、4节)
9、对于这么严重的伤势,刘伯承只是平平淡淡地回答四个字“试试看吧。
”你怎么读这句话?(我听出你的平静、镇定)
10、体悟中心句
面对如此令人难以忍受的伤痛,刘伯承竟然决定不用麻醉剂,还如此镇定、沉着,(出示PPT句子)难怪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过渡:同学们,手术前我们感受到了刘伯承刚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手术中的刘伯承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下刘伯承手术时的表现。
★手术中
1、出示句子:
病人一声不哼,他双手紧紧攥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抓破了。
2、指名读读。
3、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打针中都可能会叫一声疼,而刘伯承却怎样?
(一声不哼)
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理解“一声不哼”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4、难道刘伯承真是神仙吗?难道他真的不痛吗?————不是。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刘伯承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的,请你圈出来。
(出示PPT)
交流:“青筋暴起”、“攥住”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当时的手术过程中,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居然抓破了崭新的白垫单”看出他很坚强。
5、那么痛苦的一场手术历程,他竟然“一声不哼”,简直不是人,是神!此时,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像什么?(钢板)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他就像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6、引读: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来体现刘伯承坚强的意志的。
把我们刚才的体会感悟送进文字里来读一读。
注意标红字的重读。
7、面对如此难忍的痛苦,刘伯承完全可以叫出声来,可是他却……,双手……,手臂上……,手术结束,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
8、(出示PPT句子)难怪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手术后
1、在手术前,沃克医生听到病人拒绝麻醉和平静地回答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谁来读一下?
沃克医生“怔住了”
2、可是手术结束后更令沃克医生惊讶的是:病人在手术时一声不哼的做什么?(数刀数)
3、体会72刀!
1)多少刀?(出示PPT)
2)多少刀?(语气加重)从72刀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体会时间漫长,割的刀数多,承受了更多的疼痛
3)病人脸色苍白,你从脸色苍白中你看出刘伯承做完手术后身体变得怎样了?虚弱
4、是啊,在承受完这样剧痛的手术的后,病人的身体已经虚弱到脸色苍白,可是手术结束后还勉强一笑,从勉强一笑,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
5、刘伯承所承受的剧烈疼痛都是我们常人难以忍受的,他不但没有晕过去,还说出了刀数,所以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
(出示PPT)生齐读
6、同学们现在应该明白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了吧。
多么坚强的军人,让我们悄悄的走进手术室,走进这震撼人心的场景里,去经历,去感受。
无影灯下,手术台旁,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几十年前动人的一幕。
四、总结,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交流到这儿,能结合你的感悟谈谈为什么刘伯承人堪称“军神”吗?
(刘伯承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还说出刀数,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坚强的意志,所以才称他为军神。
)
2、师:此时,能说一说你对军神的理解吗?[学生谈]
是的,军神就是有着坚强意志的军人,他超出了一般的军人,他是军人之灵魂。
刘伯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军神”的含义。
3、不仅仅是我们对刘伯承的这种钢铁般的精神所震撼,就连沃克医生也被他坚强的意志所折服。
有人曾写诗称赞刘伯承。
————出示《赞军神》
让我们带着对刘伯承的崇敬,敬佩之情一块朗读这首诗。
4、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心走进了课文,我想,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不仅征服了性情孤傲沃克医生,也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学完这篇课文,如果让你再来谈谈让你敬佩的人,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这样一种答案--刘伯承。
其实《军神》只是刘伯承年轻时的一个故事,也只是他戎马生涯的一个片断,然而正是这段不平凡的经历,磨练了他的坚强意志,他凭借着自己清醒的大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征服了全世界。
师:(课件出示:刘伯承资料)
5、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国元帅,建议大家读一读《中华名将――刘伯承》
6、同本单元前几篇课文一样,本文也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了一个英雄的形象。
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沃克医生呢?下一节课我们通过沃克医生神态动作的变化来进一步感受“军神”。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