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及其他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6acf1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c.png)
污水已进入反应池,在曝气搅拌的作用下立即和全池混合,曝气池内各点的底物浓度、微生物浓度、需氧速率完全一样,不像推流式的前后段有明显的区别,当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因为瞬时完全混合,曝气池混合液的组成变化较小,故完全混合法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大。
1、进水水质:浓度、成分比例、是否含毒害的工业废水;2、温度:进水温度、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温度;3、酸碱度:进水pH值、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pH值;4、处理水量:进水水量、回流水量;5、污泥浓度: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回流污泥、剩余污泥等浓度;6、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工艺形式:常规活性污泥法、AAO活性污泥法、CASS、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污泥法等等;7、溶解氧水平:厌氧、缺氧、好氧等;8、主要设备的工况情况;9、在线仪表和中央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10、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行力度。
影响活性污泥性能的环境因素:溶解氧——溶解氧浓度以不低于2mg/L为宜(2—4mg/L)。
水温——维持在15~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微生物生长缓慢。
营养料——细菌的化学组成实验式为C5H7O2N,霉菌为C10H17O6原生动物为C7H14O3N,所以在培养微生物时,可按菌体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给营养。
微生物赖以生活的主要外界营养为碳和氮,此外,还需要微量的钾,镁,铁,维生素等。
碳源--异氧菌利用有机碳源,自氧菌利用无机碳源。
氮源--无机氮(NH3及NH4+)和有机氮(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
一般比例关系:BOD:N:P=100:5:1好氧生物处理:BOD5=500——1000mg/l比较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作流程优点:BOD和SS去除率高,可达90%-95%,适于处理要求高,水质稳的废水. 缺点:对水质变化适应差;实际需氧前大后小,使前段氧少,后段氧余;曝气池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基建费高. 改进: 阶段曝气:克服前段氧少,后段氧余缺点,曝气池容积减少30%.完全混合:承受冲击负荷强,适应工业废水特点,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负荷高,需氧均匀,动力省;但连续出水时,水质不理想,污泥膨胀.延时曝气:低负荷运行,池容积大,耗时长,积污水和污泥处理于一体,污泥氧化彻底,脱水迅速,无臭,水质稳定,受低温影响小.但池容积大,曝气量大,部分污泥老化.适于处理要求高,不便于污泥处理的小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 废水→初沉池→二沉池→生物滤池→出水生物膜法工作流程 2.生物膜法优点★生物膜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稳定性好;★无污泥膨胀,运转管理方便;★生物膜中生物相丰富,生物种群呈一定分布;★有高营养级别微生物存在,产能多,剩余污泥少;★自然通风供氧,省能耗. 缺点★运行灵活性差,难以人为控制; ★载体比表面积小,设备容积负荷小,空间效率低; ★处理效率差,BOD去除率约80%左右,出水BOD 28mg/l(活性污泥法BOD >90%,出水14mg/l).。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分析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4acd0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c.png)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主要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分析一.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定义以及各自的机理1.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成表面积较大的菌胶团来大量絮凝和吸附废水中悬浮的胶体或溶解的污染物,并将这些物质摄入细胞体内,在氧的作用下,将这些物质同化为菌体本身的组分,或将这些物质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这种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菌胶团或絮状泥粒状的微生物群体即称为活性污泥。
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处理法就叫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的一般工艺废水先通过初沉淀池,预先将一些悬浮固体去除掉,然后进入一个有曝气装置的容器或构筑物,活性污泥就在这种装置中将废水中BOD降解了,并产生新的活性污泥。
当BOD降到一定程度时,混合液一齐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排放,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中,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而排放。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就像一段河道,池内均匀曝气,水流为推流式。
二降池中有机物很少,污泥微生物处于内源代谢期,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与新鲜废水混合后很快增值,处于对数增长期后期或稳定期。
2.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而形成的生物膜来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
生物膜一般呈蓬松的絮状结构,微孔较多,表面积很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有s利于微生物进一步对这些被吸附的有机物的分解。
当生物膜增厚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到水力冲刷而发生剥落,适当的剥落可使生物膜得到更新。
生物膜的外表层的微生物一般为好氧菌,因而称为好氧层。
内层因氧的扩散受到影响而供氧不足,厌氧菌大量繁殖称为厌氧层生物膜法反应器中存在着很多挂莫介质,当有机废水均匀的淋洒在介质表层上时,便沿着介质表面向下渗流,在充分供氧条件下,微生物在介质表面增值,逐渐在介质表面形成黏液状的生长有很多微生物的膜,即称之为生物膜。
生物膜随着微生物增长不断增厚、结构发生变化。
膜表层和废水接触,由于吸取营养和溶解氧比较容易,微生物生长迅速,形成了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1-2mm)。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ca867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1.png)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已成为重要的环保课题。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作为两大主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处理机制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重点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效率、工艺特性及其应用环境,以便更好地了解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概述(一)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以活性污泥为生物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自身成分及无害气体等。
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高,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
(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介质表面的生物膜来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
生物膜主要由微生物组成,通过吸附、分解等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稳定性,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好。
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一)处理效率在处理效率方面,活性污泥法因其高浓度的微生物群体和良好的传质条件,通常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然而,生物膜法在处理某些特定污染物时,如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此外,生物膜法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其优势更为明显。
(二)工艺特性在工艺特性方面,活性污泥法需要较高的氧气供应和较频繁的排放与回流操作,导致其运行成本较高。
然而,其运行灵活性较强,便于调整操作参数以适应不同进水条件。
相比之下,生物膜法的挂膜、养膜等过程相对复杂,但一旦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后,其运行稳定性较好,对水质波动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此外,生物膜法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有利于提高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三)应用环境在应用环境方面,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波动较大的污水。
而生物膜法则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或重金属的废水等。
此外,生物膜法在处理间歇性排放的污水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作为两种主要的污水处理技术,各具优势和局限性。
污水处理的各个生物处理法优缺点比较
![污水处理的各个生物处理法优缺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c1294200722192e4536f608.png)
污水处理的各个生物处理法优缺点比较更新时间:09-10-20 16:49生物法处理污水的技术分为:好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自然净化处理技术.1 好氧处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首先于20 世初在英国出现, 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该方法自1914年在英国曼切斯特市建成汗水试验厂以来,已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它已成为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主体,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差,易发生污泥膨胀,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研究,在供氧方式,运转条件,反应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开发了多种活性污泥法新工艺,使得活性污泥法朝着高效,节能的方面发展.以下是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的新工艺: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简称OD)氧化沟是20世纪60年代初荷兰的pasveer 首先研究开发的,第一座氧化沟污水处理厂是pasveer于1954年在荷兰的Voorshoten建造的.氧化沟是将曝气,沉淀和污泥稳定等处理过程集于一体,间歇运行,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经过50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汗水和工业汗水的处理工程中.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点,在控制适宜的条件下,沟内同时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共,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取得脱氮效果,同时使得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氧化沟以其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和良好的处理效果等优点正在我国不少工程项目中采用,近几十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氧化沟已以突破只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局限.概括的讲氧化沟有单沟,双沟,三沟,多沟同心和多沟串连等多种布置互形式;有将二沉池与氧化沟分建或合建的;有连续进水或交替进水;有转刷曝气机,转盘曝气机或泵型,倒伞型表面曝气机进行充氧搅拌的氧化沟等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简写为SBR),又称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在运行中采用间接操作的形式,每一个反应池是一批批地处理废水,因此而得名.70年代末期美国教授R.L.lrvine等人为解决连续污水处理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首次提出,并于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采用SBR工艺进行汗水处理得论著.继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技术人员陆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研究得深入,人们对该工艺的机理和优越性有了全新的认识.1980年在美国车家环保局的资助下,印第安纳州Culver城投建了世界上第一个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我国第一座应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施---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的SBR处理系统于1985年投入使用,此后陆续在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领域得以推广使用,同时,在全国也掀起了研究SBR 的热潮,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SBR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城市污水,工业污水(主要有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工业污水处理),有毒有害废水和营养元素的废水.SB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的反应机理和污染物去除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只是在运行操作不同.SBR是在单一的反应器内,在时间上进行各种目的的不同操作,故称之为时间序列上的废水处理工艺,它集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不需要污泥回流系统.SBR工艺的一个完整操作周期有五个阶段: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期和闲置期.SBR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将反应和沉淀两道工序放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扩大了反应器的功能,SBR是一个间歇运行的汗水处理工艺,运行时期的有序性,使它具有不同于传统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的一些特性.1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2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好;3运行操作灵活,效果稳定;4脱氮除磷效果好;5有效防止污泥膨胀;6耐冲击负荷;传统的SBR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进水流量较大时,对反应系统需调节,会增大投资.生物膜法:厌氧处理: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自然净化处理:稳定塘、废水土地处理系统稳定塘: 氧化塘是经过设计施工的、具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处理塘,又称稳定塘、生物塘。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04528d084254b35eefd3449.png)
2应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大都采用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的方法。
一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 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则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去除,具有代表性的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下面,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就这两种工艺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活性污泥法1.流程与原理。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呈悬浮状态。
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是由于其巨大的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的作用。
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
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
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
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
它本质上与自然界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只是经过人工强化,污水净化的效果更好。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a8b94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a.png)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环保问题。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作为污水处理领域两种主要的生物处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分析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运行原理、特点及优势,为污水处理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二、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以生物膜(即活性污泥)作为主要处理工具的污水处理方法。
通过在曝气池中混合污水和空气,形成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群落,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一种处理方法。
生物膜主要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它们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附着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方式,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生物膜法具有耐冲击负荷、污泥产量低等优点。
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1. 运行原理与特点(1)活性污泥法主要依赖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群落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其处理过程主要在曝气池中进行,需要持续供给氧气以保证微生物的活性。
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但需要定期进行污泥的排放和回流,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2)生物膜法则依靠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其处理过程主要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
生物膜法具有耐冲击负荷、对有毒物质的抵抗能力强等优点,同时其污泥产量相对较低,减少了后续的污泥处理成本。
2. 适用范围与优劣(1)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较高有机物的污水。
其优点是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单,缺点是对水质波动敏感,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
(2)生物膜法则更适用于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污水,如石油类、农药类等。
其优点是耐冲击负荷、对有毒物质的抵抗能力强,但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场景。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45e99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6.png)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工艺综述与比较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和应用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工艺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活性污泥来处理污水的方法。
生物膜法则是在活性污泥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膜来增强处理效果。
本文将对这两种工艺进行综述和比较。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分解和降解。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搅拌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使得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产生污泥和清水。
活性污泥法在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生物膜法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增加了生物膜。
这种生物膜可以形成在固体支撑体上,也可以形成在气-液界面上。
生物膜的增加可以增大生物降解的表面积,提高反应速率,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同时,生物膜法还能够抵抗反应物浓度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中,有机负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有机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水中有机物的负荷量,通常以COD(化学需氧量)的形式量化。
研究表明,在相同有机负荷条件下,生物膜法相较于活性污泥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去除率。
这是因为生物膜法增加了反应界面,提高了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从而提高了生物降解效率。
此外,生物膜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抗冲击负荷以及适应于工业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很大优势。
而活性污泥法则适用于处理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以及较低浓度的有机废水。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比较常用的工艺方法。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f66a0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54.png)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1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1.1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发展进程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1912年由英国人发明,1916年正式在美国建立第一座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1941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建立试验场。
在90余年的史中,随着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对其生物反应和净化处理深入研究探讨的根底上,活性污泥法在生物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论方面和工艺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能适应各种条件的工艺流程。
目前,活性污泥法是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机械工业废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
就目前形势来看,活性污泥法的发展方向正向着大型、超大型化和微型化、高效节能化、多功能化、运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2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活性污泥法是去除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95%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和50%左右的工业废水处理都采用活性污泥法。
具有很强的净化功能,去除BOD(生化需氧量)及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浓度的效率高,均可到达95%以上。
适合于各种有机废水,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高中低负荷。
由于是依靠微生物处理,运行费用较低。
可实现生物脱氮除磷。
1.3活性污泥及活性污泥法的概念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开展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是一种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利用污水中的有机质为基质,在DO(溶氧)存在的条件下,即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开展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该方法的运行条件要求具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0~100cm2/mL,99%以上含水率。
1.4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及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向生活污水中不断注入空气,维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形成一种絮凝体—活性污泥,其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澄清。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区别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440b10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a.png)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区别排水工程课后资料参考1.曝气生物滤池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区别①生物接触氧化池比曝气生物滤池简单。
②生物接触氧化没有反冲洗,但是一般都设置从沉淀池回流污泥的设备。
③曝气生物滤池截留污泥的效果要好,时间长了可能会堵塞填料缝隙;而生物接触氧化池一般采用尼龙填料缝隙比较大,在调试初期截留污泥的能力不强,后期生物膜成熟,进行新老更替。
④曝气生物滤池所需要的气水比一般10-6: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所需气水比在20-30:1以上。
⑤曝气生物滤池一般用在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上,生物滤池可以COD 降到30-50以下;生物接触氧化的填料是固定的,经常用于二级生化系统,出水COD能降到80-100左右水平。
2.污水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的优缺点比较1)好氧的优点:①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
②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
③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
好氧的缺点:即为以下厌氧的优点的对立面。
2)厌氧的优点:①应用范围广;②能源需求少故运行费用低,且能产生大量能源(CH4);③剩余污泥量少,易处理;④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小;⑤厌氧菌种便于二次启动;⑥耐冲击负荷能力强;⑦规模灵活。
厌氧的缺点:①处理效果不彻底②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难以控制③启动时间长④N、P去除率低⑤管理较为复杂3.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活性污泥法优点。
①效率高,效果好;②适用范围广;③方法成熟活性污泥法缺点:①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②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工艺需要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形成多级反应池,这势必要增加基建投资的费用及能耗,并且使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③活性污泥法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需要进行污泥无害化处理,增加了投资。
生物膜法优点:①生物膜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管理方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②微生物世代时间较长,且生物相对更为丰富、稳定,产生的剩余污泥少。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226e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e.png)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污水处理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两种常见的技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污水处理工程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方法,通过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
该方法主要包括接触氧化、曝气和沉淀等步骤。
优点如下:1. 成熟技术: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经过数十年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2. 处理效果好: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COD、BOD、NH3-N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 操作管理简单: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维护相对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设备和管理措施。
4. 投资成本较低:相比较其他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的投资成本较低,容易实施推广。
然而,活性污泥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法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而这些污泥的处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费资源的工作。
2. 操作难度:活性污泥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特别是有时需要根据水质变化进行调整,操作难度较大。
三、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生物膜上处理废水的新型技术。
根据不同的固定载体,主要有固定床生物膜、填料式生物膜和膜生物反应器等形式。
该方法的优点如下:1. 性能稳定:生物膜法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水量变化。
2. 污泥产生少:相对于活性污泥法而言,生物膜法在污泥产生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膨胀问题。
3. 占地面积小:生物膜法可以使设备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区域。
然而,生物膜法也存在一些不足:1. 运营维护难度大:生物膜法对操作管理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对膜进行清洗和维护,否则长时间运行会有膜堵塞、破损等问题。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比较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769de2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b.png)
一、污泥和生物膜在系统特点的比较: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絮体称为活性污泥,是由好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显示生物化学活性,具有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也有些可部分分解无机物)的能力。
活性污泥法处理的关键在于具有足够数量和性能良好的污泥,它是大量微生物聚集的地方,即微生物高度活动的中心。
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能力,可分为生物吸附阶段和生物氧化两个阶段:(1)生物吸附阶段:废水与活性污泥微生物充分接触,形成悬浊混合液,废水中的污染物被比表面积巨大,且表面上含有多糖类黏性物质的微生物吸附黏连。
成交体的大男子有机物被吸附后,首先在水解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这些小分子物质与溶解性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或在浓度差推动下选择性渗入细胞体内,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下降而得到净化。
这一阶段进行的非常迅速,对于悬浮状态有机物较多的废水,有机物去除率相当高,往往在10-40min内,BOD可下降80%-90%,此后下降速度减缓,说明在这一阶段吸附作用是主要的。
(2)生物氧化阶段: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机物质继续被氧化,这个阶段需要很长时间,进行非常缓慢。
在生物吸附阶段,随着有机物吸附量的增加,污泥的活性逐渐减弱。
当吸附饱和后,污泥失去吸附能力。
经过生物氧化阶段吸附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后,活性污泥又呈现活性,恢复吸附能力。
简单的说,活性污泥工艺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污泥排放系统。
其基本特征是:①利用生物絮体为生化反应的主体物;②利用曝气设备向生化反应系统分散空气或氧气,为微生物提供氧源;③对体系进行混合搅拌以增加接触和加速生化反应传质过程;④采用沉淀方式去除有机物,降低出水中的微生物的固体含量;⑥通过回流是沉淀池浓缩的微生物絮体返回到反应系统;⑦为保证系统内生物细胞平均停留时间的稳定,经常排出一部分微生物固体。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及其他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及其他](https://img.taocdn.com/s3/m/e5ff29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b.png)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及其他第一篇: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及其他1.试比较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
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样,同属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的,而生物膜法则上要依靠固着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
下面以活性污泥法为参照,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1)生物膜法优点:①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
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
而活性污泥法则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③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时间长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气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种群具有一定分布。
④同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对较多的转移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
⑤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2)生物膜法缺点:①活性生物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
而活性污泥法运行比较方便灵活。
②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而且需要较多的载体填料和支撑结构,通常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
③处理出水往往含有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使得出水澄清度降低。
而活性污泥法在正常情况下获得比较好的澄清水。
2.好氧与厌氧优缺点,使用条件。
答:(1)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优点如下:①无须充氧,运行能耗大大降低,而且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沼气加以利用。
②污泥产生量很少,剩余污泥处理费用低,产酸菌污泥产率为0.15-0.34kg(VSS)/[kg(COD)],产甲烷菌污泥产率为0.03kg(VSS)/[kg(COD)]左右,而好氧微生物污泥产率可达0.25-0.6kg(VSS)/[kg(COD)]。
③适于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或者作为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以提高其可生化性和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哪些特点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哪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d0be6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0.png)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哪些特点?
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来净化污水,而生物膜法
则是依靠附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来净化污水。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污水水量、水质或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也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②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不会发
生污泥膨胀现象,运行管理较为方便。
③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由于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即使其增殖速度缓慢也可生长繁殖,且生物膜中的生物种群沿水流方向具有一定分布规律。
单位容积内的生物量是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净化效率能显著提高。
④由于生物膜中存在厌氧层和好氧层,具有脱氮除磷的功效。
⑤生物膜法可以用于处理低浓度污水,且处理效果较好。
生物膜法可正常处理进水BOD5为20~30mg/L的污水,其出水BOD5值可
降至5~10 mg/L。
而活性污泥法长期处理低浓度污水时,将会影响活性污泥絮体的形成和增长,最终使处理效果降低。
⑥动力费用低,管理方便,占地少,运行稳定。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607a00eff9aef8941e0658.png)
污水处理剂净化水源,呵护地球.................................................................................................................................................................................................................................聚丙烯酰胺常见问题汇总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机废水的生物技术有两种方法:一是活性污泥法二是生物膜法一、活性污泥法属于悬浮生物处理系统,其优点是曝气池内微生物、各环境要素分布均匀,传质效率较高,而且投资省。
但是,该工艺的主要问题是:首先,排泥量大,泥龄较短,不能满足高效硝化的要求,进而不能实现高效脱氮;其次,容积负荷低,造成处理效率低和占地面积大;第三,容易诱发丝状菌膨胀等。
二、生物膜法属于生物附着污水处理系统,其利用生物填料来固定微生物。
与活性污泥技术相比,生物膜法的主要优点有:较长的污泥龄,适于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菌的生长;溶解氧在生物膜上的梯度分布,为不同的微生物生态结构和代谢提供了条件;污水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抗冲击性强等,因此,适合处理工业废水。
但是,生物膜法的主要缺点是微生物与各类底物之间的传质效率较低,表现为:(1)生物填料容易在曝气池内形成拥堵、结团或沟流,传质不均匀,直接降低生物膜法的效率;(2)反应器内气液接触时间短,氧的利用率低。
.................................................................................................................................................................................................................................. 我们不能造水,却可以让水循环使用。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c2007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7.png)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两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它们在处理效率、操作管理、投资成本等方面各有特点。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活性污泥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其主要特点包括:1. 原理与流程:活性污泥法主要通过培养大量活性强的微生物菌群,形成活性污泥。
当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收、代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优点: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可处理多种类型的污水。
3. 缺点:对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敏感,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泥膨胀等问题,需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与维护。
三、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如下:1. 原理与流程:生物膜法通过在填料上培养生物膜,当污水流经填料时,有机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附、代谢,从而实现水质净化。
2. 优点:生物膜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较强,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问题;处理过程中可产生生物相丰富的生态系统,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3. 缺点:需要定期清理填料上的老旧生物膜,维护工作相对较多。
四、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1. 处理效率: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在处理效率上均表现出色,都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然而,在处理某些特定污染物时,如难降解有机物,生物膜法可能更具优势。
2. 操作管理:活性污泥法的操作相对简单,对环境因素的适应性较强;而生物膜法则需要定期清理填料上的老旧生物膜,维护工作相对较多。
因此,从操作管理的角度来看,活性污泥法更为简便。
3. 投资成本:活性污泥法所需的设备相对简单,投资成本较低;而生物膜法需要填料等附加设备,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然而,从长期运行和维护的角度考虑,生物膜法可能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8708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4.png)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能够将含有有机物、悬浮物和营养物质等污染物的污水转化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废水。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和转化污染物。
以下是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水与活性污泥在接触器中充分混合,微生物利用污染物作为能源和营养源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将污染物降解为较低的水平。
经过沉淀和澄清后,清水可以被排放或者再利用。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附着和生长在固体介质上的微生物来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膜包括固定床、旋转生物接触器(RBC)和浸没式生物滤池等。
生物膜法通过微生物在固体介质上的附着和生长,将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 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法是一种摹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
它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在人工湿地中,污水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和湿地介质的过滤作用,被微生物降解和吸附。
湿地植物的根系提供了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人工湿地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还具有美化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
4.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的方法。
它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如农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等。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这些产物可以被采集和利用,如用作燃料或者发电。
厌氧消化法不仅能够处理有机废物,还能够产生可再生能源。
5. 空气提升法空气提升法是一种将氧气通过气泡或者喷射的方式引入污水中,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的方法。
在空气提升法中,氧气的引入增加了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提供了微生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污染物所需的氧气。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什么不同点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什么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260c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d.png)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什么不同点?虽然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都是生物处理法,但是它们有许多不同之处。
(1)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固着在载体材料上,而在活性污泥法是悬浮生长的微生物。
生物膜能够承受强烈的曝气搅拌冲击,因此生物膜法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微生物生长泥龄比活性污泥要长,在生物膜上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例如增殖速度很小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和亚硝酸菌等,对废水处理的效率提高十分有利。
(2)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上出现的微生物类型、种属和数量上有所不同,如:由上可见,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比活性污泥不仅种类多样化,数量上也多得多。
生物膜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中,动物性营养类所占比例比较大,微型动物的存活率也高。
因此,在生物膜上形成的食物链要比活性污泥上的食物链长,所以在生物膜处理系统内产生的污泥量少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污泥产量低。
生物膜法形成的优势菌属,非常有利于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3)生物膜法比活性污泥法有更大的耐冲击负荷变化能力,同时生物膜的微生物固着载体附着生长,使生物膜的含水率低,单位反应器容积内的生物量可高达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因此生物膜反应器有较大的废水处理能力和净化能力。
(4)生物膜上脱落的污泥,含动物成分多,密度大;污泥颗粒大,沉降性能好,易于固液分离。
生物膜反应器有较高生物量,一般不需要污泥回流。
因而不需经常调节反应器内污泥量和剩余污泥排放量,易于运行、维护和管理。
而活性污泥法中,常有污泥膨胀、固液分离难等问题,困扰着操作管理者。
(5)生物膜法能够处理低浓度的废水,当进水BOD₅是在20~30mg/L 时,可使出水的BOD5降低至5~10mg/L;而活性污泥法不适宜处理低浓度的废水,如废水的BOD₅长期低于50~60mg/L时,会使净化功能降低,处理水水质低下。
但是生物膜法比起活性污泥法也有不足之处,因为需要较多载体材料及结构支撑,常常投资要超过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较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cadf26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2.png)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较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较:优点:生物膜上微生物的食物链较长,污泥产量少并且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有利于硝化作用;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易于维护管理、节能;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缺点:活性污泥法为人工强化三相传质,膜法趋向浓度差扩散传质,传质效果较活性污泥差,处理效率较活性污泥差;适于工业废水处理站和小规模生活污水厂生物膜由不好氧和厌氧两层共同组成,有机物的水解主要就是在不好氧层内展开。
空气中的氧熔化于流动水层中,从那里通过粘附水层传输给生物膜,可供微生物用作体温;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则由流动水层传达给粘附水层,然后步入生物膜,并通过细菌的新陈代谢活动而被水解。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如h20等则通过粘附水层步入流动水层,并随其吸出;而c02及厌氧层水解产物如h2s、nh3以及ch4等气态新陈代谢产物则从水层逸出步入空气中。
生物膜法的工艺形式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等工艺。
生物滤池的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排水系统。
使用流入的目的:通过处置水流入,减少损坏浓度,加强水力负荷,推动更新生物膜,化解普通生物滤池占地约小、极易阻塞的问题;回流的作用:均化与稳定进水水质;加大水力负荷,及时冲刷过厚及老化的生物膜,加速生物膜更新,抑制厌氧层发育,使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抑制滤池苍蝇的过度滋长;减轻散发的臭味。
生物碰触水解技术的特征:1)工艺方面的特征本工艺使用填料,适于微生物存活增值;填料表面为生物膜所布满,形成了生物膜的主体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净化效果;有机负荷率高,有利于缩小池容,减少占地面积。
2)运行方面的特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维护管理,勿需污泥回流;污泥生成量少,污泥颗粒较大,易于沉淀。
3)功能方面的特征具有多种净化功能,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外,还可以脱氮,可作为三级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异同点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异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e19a1d0975f46526d3e163.png)
给排水专业
(1)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异同之处?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是以生化处理的不同反应器形式,从外观上看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微生物不需要填料载体,生物污泥是悬浮的,而后者的微生物是固定在填料上的,然而它们处理废水、净化水质的机理是一样的。
另外,二者的生物污泥都是好氧活性污泥,而且污泥的组成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此外,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由于是固定在填料上的,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其生活能量和消耗能量不象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那样大,因此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比活性污泥法要少。
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的接触氧化池采用生物膜法,而SBR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
(2)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有哪些异同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
优缺点及其他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试比较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缺点。
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一样,同属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的,而生物膜法则上要依靠固着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
下面以活性污泥法为参照,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1)生物膜法优点:
①固着于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
定性好。
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
而活性污泥法则容易发生污泥膨胀。
③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而在活性污泥法中,世代期比停留时间长的微生物被排出曝气池,因此,生物膜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种群具有一定分布。
④同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对较多的转移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
⑤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2)生物膜法缺点:
①活性生物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
而活性污泥法运行比较方便灵活。
②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而且需要较多的载体填料和支撑结构,通常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
③处理出水往往含有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使得出水澄清度降低。
而活性污泥法在正常情况下获得比较好的澄清水。
2.好氧与厌氧优缺点,使用条件。
答:(1)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优点如下:
①无须充氧,运行能耗大大降低,而且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沼气加以利用。
②污泥产生量很少,剩余污泥处理费用低,产酸菌污泥产率为产甲烷菌污泥产率为(VSS)/[kg(COD)]左右,而好氧微生物污泥产率可达 (VSS)/[kg(COD)]。
③适于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或者作为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工艺,以提高其可生化性和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④厌氧过程和好氧过程的串联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脱氮除磷的作用。
⑤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小。
一般认为,好氧处理氮和磷的需求量为BOD:N:P=100:5:1,而厌氧处理为(350-500):5:1。
有机废水一般已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及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厌氧处理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营养盐。
⑦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厌氧处理污泥浓度高,能承受较大的浓度变化和水质变化。
⑧规模灵活。
厌氧处理系统规模灵活,可大可小,设备简单,易于制作。
(2)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缺点如下:
①厌氧方法虽然负荷高、去除有机物的绝对量与进液浓度高,但其出水COD高于好氧处理,原则上仍需要后处理才能达到较高的排水标准。
②厌氧微生物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因此,对于有毒废水性质了解的不足或操作不当在严重时可能导致反应器运行条件的恶化。
③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过程缓慢,一般需要8-12周时间。
3.图示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并简述各部分作用。
答:工艺流程
厌氧反应器:除磷菌在这里完成释放磷和摄取有机物。
缺氧反应器:本段主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池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较大,一般为2倍的进水量。
好氧反应器:混合液由缺氧反应器进入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器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都在这里进行
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A2/O优缺点
优点:
①流程简单,总停留时间较短;
②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宜丝状菌增殖繁衍,污泥膨胀可能性极小;③无须投药和外加碳源,运行费用低;
缺点:
①沉淀池污泥停留时间不宜太短;
②脱氮除磷效果不是很好。
4.论述A/O工艺分别用于脱氮和除磷的过程及特点。
答:A/O工艺用于脱氮流程图
污水、回流污泥同时进入系统之首的缺氧池(A),与此同时,后续反应器内已进行充分反应的消化液的一部分也回流至缺氧池(称消化液回流或内循环)。
缺氧池内的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回流液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手提进行“无氧呼吸”,将回流液中硝态氮还原成氮气释放出来,完成反硝化过程;之后,混合液进入好氧池,硝化细菌吧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再向缺氧池回流,为脱氮做好必要的准备。
缺氧池好氧池微生物互补相混,各自始终处于最佳生态环境中。
优点:流程简单,无须外加碳源,故基建费用及运行费用较低。
缺点:出水中含一定浓度的硝酸盐,在沉淀池中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造成污泥上浮,影响出水水质。
A/O工艺用于除磷流程图
污水与含磷回流污泥(含聚磷菌)同步进入厌氧池,聚磷菌在厌氧的不利条件下,将菌体内积累的磷分解、释放,并摄取有机物。
然后,污水混合液进入曝气池,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可过量吸磷,同时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也在该池内得到氧化降解。
BOD
5的去除率大致与一般的活性污泥系统相同,磷的去除率较高。
优点:工艺流程简单,即不需要投药,也无需考虑内循环,故基建费用及运行费用较低,而且由于无内循环的影响,厌氧池能够保持良好的厌氧状态。
缺点:该工艺的除磷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沉淀池内容易磷的释放现象。
5.试比较臭氧、液氯和二氧化氯三种消毒方法的特点
(1)臭氧氧化法: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处理中可用于脱色、除味、除臭、消毒、除铁、除锰、除有机物等。
臭氧氧化法具有去除有机物、无机物和杀菌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增加水中溶解氧、原料(空气)制备取用方便等优点,因此,该法日益广泛地用于水处理中。
但目前臭氧氧化法也存在着臭氧制备成本高、发生设备效率低和耗电量大的缺点。
(2)氯氧化法:常用氯系消毒剂有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
它们的杀菌机制基本相同,主要靠水解产物次氯酸起作用。
消毒处理时加氯量的控制视原水水质和消毒要求不同而异。
水中的加氯量可分为需氧量和余氯两部分,需氧量是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氯量,当水中余氯为游离态余氯时,消毒过程迅速,并能同时除臭和脱色;当余氯为化合态余氯时,消毒作用缓慢但持久,氯味较轻。
(3)二氧化氯氧化法:二氧化氯一般只起氧化作用,不起氯化作用,因此,它本身不与水中杂质形成三氯甲烷等二次污染物,与加氯消毒相比危害要小得多。
二氧化氯也不与氨反应,在pH为6-10时的杀菌效率几乎不受pH的影响。
其消毒能力次于臭氧但高于氯。
这种消毒剂与臭氧相比,其优越之处在于它有剩余消毒效果。
但二氧化氯的主要还–对人体有毒,二氧化氯处理有机废水的少量氯代有机物对人体长期的生理原产物ClO
2
效应。
因此,用二氧化氯处理后,最好再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6.论述吸收塔中吸收剂的选取应遵循的原则
(1)对气体溶解度要大。
气体溶质在吸收剂内的溶解度越大,则吸收率越大,同时亦可减少吸收剂的用量。
(2)挥发性弱。
选择弱挥发性吸收剂,可减少吸收剂损失量,并能有效的减少因溶质挥发引起的二次污染。
(3)化学稳定性高。
使用稳定性高的吸收剂,可减少在储存和吸收过程中变质的可能性。
(4)应尽可能避免可燃性吸收剂的使用,以减少其危害。
(5)无毒性。
从操作安全和降低吸收液后续处理成本等综合考虑,选择吸收剂时,应注意其毒性问题。
(6)对吸收设备无腐蚀性。
(7)黏度性。
黏度性低的吸收剂,既可提高传质速率,又能降低吸收设备的压降,减少抽取吸收剂时所需的动力。
(8)以加热法再生吸收剂时,宜采用比热容小的吸收剂以降低所需热量。
(9)大量使用时,需考虑吸收剂价格及来源充沛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