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与运送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一、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时间: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确定标本采集时间。
2.采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标本,采用适当的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符合要求的标本。
3.采集人员资质:医院临床检验科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获取相关证书,具备标本采集资质。
二、标本储存1.储存条件: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储存条件的设定,如温度、湿度等。
2.储存容器: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确保标本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3.标本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的标本,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标本易于查找和管理。
三、标本运送1.运送方式: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运送方式,如冷藏车、常温车等。
2.运送温度控制:确保运送过程中标本的温度符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冰袋、冷藏箱等。
3.运送时间: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合理安排运送时间,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达检验科。
四、标本管理1.标本登记:对每个标本进行登记,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病患信息等。
2.标本留存:对一定比例的标本进行留存,以备再次检验、质控等需要。
3.标本销毁:对一定时限内未使用的标本,进行及时销毁,确保标本的安全和保密。
五、标本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培训:对所有参与标本采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2.质控标本:每日选择一批质控标本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日常工作。
六、标本安全管理1.标本标识:对每个标本进行标识,如标本管上贴有病患姓名、住院号等信息,以确保标本能够准确归属。
2.标本保密:保护病患隐私,禁止使用病患个人信息做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使用。
3.标本丢失和污染处理:对于出现标本丢失和污染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并进行相关调查。
以上即是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的详细内容。
通过规范、严格的流程和管理,能够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与安全。
同时,相关人员也应重视相关培训和质量控制,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和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处理、储存、分发、废弃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标本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第四条医院设立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二)监督和检查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实施情况;(三)协调解决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组织培训和考核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人员;(五)定期评估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人员职责:(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运送;(二)确保标本质量和完整性,防止标本污染、损坏和丢失;(三)及时、准确地将标本送达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四)参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培训和考核;(五)报告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标本采集与运送第八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操作规程进行。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一、采集前准备1.了解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和要求;2.明确采集时机,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确定采集时间;3.熟悉相应标本采集培训,了解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5.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6.做好病人的辅助准备工作,如饮食控制、用药情况等。
二、标本采集1.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确保标本采集时的合作度;2.按照规范操作流程,正确采集标本;(1)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穿刺技术正确、干净;(2)尿液:采集中段尿,避免第一段和终末段污染;(3)粪便:选择新鲜、清洁的粪便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4)分泌物:遵循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污染;3.确认标本采集完成后,包装标本,避免漏液、溢出及感染风险;4.及时填写采集记录,包括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
三、标本保存1.将采集好的标本妥善保存,避免失效;2.严格控制标本温度,根据标本要求保存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中;3.尽量保持标本稳定,避免振荡和高峰冲击;4.避免标本遭受化学物质、紫外线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5.不同类型的标本应进行合理分类和标识,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四、标本运送1.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存在感染风险的标本应运送到指定的传染病实验室;2.采用特制的容器和包装材料,防止漏液、破损及污染;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标本类型、数量、运送时间等信息;4.监测温度,确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运输;5.运送途中避免震荡和振荡,减少标本破损的风险;6.及时报告实验室,并核实标本的收取情况。
五、数据录入1.在标本接收时核对收到的标本和相应标本单的信息是否一致;2.及时录入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3.不同的检测项目应当有专人进行录入,避免交叉录入造成的错误;4.录入后应进行校验,确认信息准确无误;5.建立信息追溯机制,便于查找和纠错。
针对以上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采集过程中,病人的配合度可能会影响标本的采集结果,因此可以通过病人教育和沟通来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2.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采集,同时要提醒采集人员注意无菌操作;3.在标本保存过程中,要控制好标本的温度和环境,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4.在标本运送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包装材料,避免漏液、破损和污染;5.在数据录入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设立校验措施来确保录入正确。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最新版】目录一、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重要性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采集时机2.无菌操作3.采集量4.标本保存5.标本运输三、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1.运送条件2.运送时间3.运送包装四、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意义正文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基础环节,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基本原则。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采集时机: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应在抗生素使用前,以避免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在感染初期或病情加重时采集标本,可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
2.无菌操作:在微生物标本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正常菌群和其他杂菌的污染。
采集非无菌部位的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污染。
3.采集量:微生物标本的采集量要充足,以便进行后续的培养和检测。
不同类型的标本有不同的采集量要求,一般要求采集足够量的标本。
4.标本保存:微生物标本在采集后应及时保存,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保存),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 8 小时。
5.标本运输:微生物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无菌状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剧烈震动。
运输包装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防止标本破损或泄漏。
二、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1.运送条件:微生物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高温、低温和干燥。
不同类型的标本有不同的运送条件要求,一般要求在 2-8℃的条件下运送。
2.运送时间:微生物标本的运送时间应尽量缩短,以减少病原体的死亡或活性降低。
一般要求在采集后 24 小时内送检。
3.运送包装:微生物标本的运送包装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防止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破损或泄漏。
包装材料应无毒、无菌、防渗漏。
三、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意义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结果。
正确采集和运送微生物标本,可以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前言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标本采集及运输是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标本采集和运输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及运输工作,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临床试验:指对人体进行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 标本:指用于生化检测、药物浓度测定等分析的生物组织或体液。
3. 采集者:指从受试者身上采集标本的人员。
4. 运输者:指将标本从采集点送至检验点的人员。
三、采集操作规程1. 采集前准备(1)采集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集器具应事先消毒,并准备好采集所需的标本管、采血针等工具。
(3)标本采集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证采集者和受试者的安全和舒适。
2. 采集过程(1)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要求,确保采集正确的标本类型和数量。
(2)遵循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依次进行手部消毒、标本采集、采集管标记等操作。
(3)采血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和针头,避免造成受试者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采集后处理(1)采集完毕后,采集者应及时将标本管密封并标记好受试者信息。
(2)遵守标本储存和运输的规定,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运输前准备(1)运输者应对标本进行分类和包装,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运输前应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整,并与采样者信息进行核对。
2. 运输过程(1)运输标本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2)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标本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3)运输者应妥善保管标本,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杂,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 运输后处理(1)标本送达检验点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和接收,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2)对标本进行处理时应遵守相关规程,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并得到准确分析。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医学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以下是关于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的详细规范。
一、标本采集规范1. 采集前的准备(1)采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采集技能和知识,了解检验项目的相关要求。
(2)准备所需的采集工具,如注射器、试管、棉签、消毒液等,并确保工具的清洁、无菌。
(3)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相符。
2. 采集方法(1)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空腹采血选择肘正中静脉,非空腹采血选择股静脉或头皮静脉等。
(2)采集过程中,注意止血带的使用,避免过度压迫血管。
(3)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标本来自清洁的尿道,避免污染。
(4)采集粪便标本时,应使用无菌棉签或试管进行采集,避免标本污染。
(5)采集唾液标本时,使用无菌试管,指导患者在采集前避免进食和口腔清洁。
3. 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采集血液标本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晕血、过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采集标本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服用药物等信息,以便检验人员分析检验结果。
二、标本运送规范1. 运送前的准备(1)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漏。
(2)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患者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
2. 运送过程(1)标本的运送应尽快进行,避免延迟。
(2)运送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剧烈震动、温度变化等。
(3)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学标本、微生物标本等,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送。
(4)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标本的运送要求。
3. 运送注意事项(1)运送过程中,确保标本的安全,防止标本丢失、损坏等。
标本的采集及运送

标本的采集及运送在医学领域,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实验结果和诊断分析。
本文将介绍标本采集及运送的一般流程,包括标本采集的准备工作、采集过程、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方式、以及标本的运送及储存等内容。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标本采集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检查所需的采集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如采血器、采样管、标签、酒精棉球等。
其次要确认被采集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要对采集现场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采集过程的卫生。
标本的采集过程标本的采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首先要对被采集者进行身份确认,核对相关信息。
然后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进行标本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需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标本的无污染。
采集完成后,要正确标注标本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并及时进行标本的分类和包装。
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方式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是保障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标本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包装方式。
常见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等,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当放入密封标本盒中,并在外部标注相关信息。
标本的运送及储存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标本的运送和储存。
运送过程中应选择符合规定的运输箱,并在外部标注易损标签。
运送标本时要确保标本不受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
标本到达实验室后,要及时存放在指定的存储条件下,如4摄氏度冷藏或冷冻等。
结语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医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障实验结果和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按照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标本质量,为医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对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流程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标本的采集及运送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有:
第一,要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第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和避免污染。
第三,标本采集之后,要立即送到实验室,床旁接种可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第四,尽量的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这样对于结果的影响比较小一些。
第五,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要立刻送检。
第六,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不要使用消毒剂。
第七,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第八,对于混有正常菌群的污染标本,要做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然后判断是感染菌和定植菌。
第九,对分离到的病菌,要做药敏实验,提倡分级报告和现实报告。
标本转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标本转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标本转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标本转运是指将采集好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等)从采集现场运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检测的过程。
在标本转运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本转运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标本采集:1. 采集时应使用无菌容器,确保样本的无菌性。
2. 标本采集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3. 不同类型的标本采集需要使用相应的采集工具和方法,如血液标本采集需要使用针头和采血管等。
二、标本包装和标识:1. 标本在转运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破损和泄漏。
2. 标本包装时应使用防护性的材料,如塑料袋、冷藏袋等,以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标本包装时要注意标本与包装材料之间的隔离,避免二者直接接触。
4. 标本包装时应标明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者姓名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识别和处理。
5. 对于特殊标本(如感染性标本、生物危害品等),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包装和标识。
三、标本运输:1. 标本转运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变化,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2. 标本运输时要注意避光和防潮,以防止标本受到光照和湿气的影响。
3. 标本运输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如专用运输箱、冷藏车等。
4. 标本运输的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过长时间的运输导致标本质量的下降。
四、标本存储:1. 标本在到达实验室之前应进行适当的存储,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2. 标本存储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条件。
3. 不同类型的标本应采用相应的存储方法,如血液标本应冷藏保存,组织标本应冷冻保存等。
4. 标本存储时要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标识,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五、标本处理:1. 标本到达实验室后应及时进行处理,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存放。
2. 标本处理时要按照实验室的操作规范进行,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3. 标本处理过程中要注意记录相关信息,如处理时间、处理者姓名等。
试验室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试验室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实验室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1.引言本文档旨在确保实验室标本采集、运送和管理的安全、有效和符合标准化要求。
准确、可靠地采集和运送标本对于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从事标本采集和运送的人员。
2.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准备- 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集过程和要求。
- 根据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
- 洗手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2 标本采集过程- 按照采集方法和顺序进行标本采集。
- 采集后及时妥善处理标本,确保其保存完整和无污染。
2.3 标本信息记录- 在采集过程中,准确记录标本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日期和时间等。
- 标本信息应与患者信息一致。
3.标本运送3.1 标本装载及封装- 标本应用符合要求的装载,并妥善封装防止泄漏和损坏。
- 标本袋上应标注患者信息、采集日期和时间、采集者姓名等。
3.2 运送准备- 标本运送前,确保运送员已经受过相关培训并持有资质证书。
- 标本应根据要求储存和运输,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运送过程- 运送过程中,标本应妥善保管,避免受到震动、温度变化和污染。
- 如有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4.标本管理4.1 标本存储- 标本应根据要求储存,包括温度、湿度等条件。
- 标本储存区域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并保证安全和无污染。
4.2 标本处理和销毁- 对于已经测试完毕或已过期的标本,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销毁。
- 处理和销毁的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
5.培训和监督- 实验室应定期开展标本采集、运送和管理方面的培训。
-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确保他们遵守相关制度和程序。
6.常见问题解答- 列举和回答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以便参考。
7.参考文献- 列出相关标准、规定和文献作为参考。
以上是试验室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确保标本采集、运送和管理的安全和规范性,保证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唐玉英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早期采集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
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
3.适量的标本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适当的采集方法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5.盛放标本的容器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的运送1.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不同标本的采集,运送(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1.血培养指针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或低温(小于36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
2.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1.1 标本采集人员需具备专业资格和培训检验科标本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标本采集方法、标本质量控制、生物安全及应急预案等。
1.2 制定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检验项目要求,制定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量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容器和添加剂。
1.3 核对患者信息在采集标本前,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确保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1.4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采集标本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采集后,及时将标本送至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5 特殊标本采集管理对于特殊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等,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采集。
同时,加强对特殊标本采集、运送和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运送管理制度2.1 设立标本运送专用通道设立标本运送专用通道,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迅速和准确。
同时,加强对运送通道的管理,防止标本遗失、污染和损坏。
2.2 使用规范的标本运送容器使用规范的标本运送容器,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培养液、染色体标本等,应采用特殊的运送容器和措施。
2.3 标本运送人员培训和管理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了解标本运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同时,加强对标本运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4 建立标本运送记录制度建立标本运送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标本运送时间、运送途径、运送人员等信息。
在标本运送过程中,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5 应急预案针对标本运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标本遗失、损坏、污染等,制定应急预案。
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PPT课件

正确规范的采集和运送标本, 通过实验室检查,结合病史、 症状或体疾病的病程确 定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位和种类。 所有采集的标本均应置于无菌或清洁容器 中,不能接触消毒剂和抗菌药物。 标本采集后应按要求处理,立即送往实验 室;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的运送还需专人 送检。
创伤、组织和脓肿标本
损伤范围较大的创伤:应从不同部位采集多份标本。 采集部位应首先清除污物,以碘酒、酒精消毒皮肤, 防止杂菌混入标本。 开放性脓肿:用无菌棉拭采取脓液及病灶深部分泌 物。 封闭性脓肿:以无菌干燥注射器穿刺抽取;疑为厌 氧菌感染者,取脓液后立即排净注射器内空气,针 头塞入无菌橡皮塞并送检。
脑脊液与其它无菌体液
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因其抵抗力弱,不耐 冷,容易死亡,故采集的脑脊液应立即保 温送检或床边接种。 浆膜腔积液因含菌量少,宜采集较大量标 本以保证检出率。
泌尿生殖道标本
根据不同疾病的特征及检验目的采集不同 标本:性传播疾病-尿道口分泌物、外阴 糜烂面分泌物、阴道宫颈口分泌物、前列 腺液;生殖道疱疹-穿刺疱疹液;盆腔脓 肿-于直肠子宫陷凹处穿刺脓液。 除淋球菌保温送检外,所有标本收集后4℃ 保存。
血清
用于检测患者特异性抗体效价以辅助诊 断感染性疾病。 采集血液置于无菌试管中,自然凝固、 血块收缩后吸取血清,56℃加热30分钟 以灭活补体成分。 灭活血清保存于-20℃。
粪便
取含脓、血或粘液粪便置于清洁容器中送 检,排便困难者可用直肠拭子采集。 根据细菌种类不同选用合适运送培养液以 提高阳性检出率(如霍乱)。 一次粪便培养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胃肠道病 原菌的存在,对于传染性腹泻患者需三次 送检粪便进行细菌培养。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部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处理等全过程。
1.3 检验科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二、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同意。
2.2 医护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正确选择采集部位、采集方法和采集量,确保标本质量。
2.3 医护人员应使用合格的采集容器,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添加适当的抗凝剂或固定剂。
2.4 医护人员应在采集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2.5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如需暂时存放,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存放。
三、标本运送3.1 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标本运送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运送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和运送条件选择合适的运送工具,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污染。
3.3 运送人员应在运送过程中保持与检验科的密切联系,确保标本及时送达。
3.4 运送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3.5 运送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与检验科人员进行交接,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四、标本接收4.1 检验科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进行接收,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数量、容器等是否符合要求。
4.2 检验科人员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拒收,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4.3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登记,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4.4 检验科人员应对标本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五、标本保存5.1 检验科应根据不同标本类型和保存条件要求,设置相应的标本保存区域。
5.2 检验科人员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正确存放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5.3 检验科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保存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4 检验科人员应对过期或不再需要的标本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生物安全。
六、标本处理6.1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规范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为了保证医院临床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工作是临床检验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治疗和患者安全。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的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工作。
1.3 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检验标本质量。
二、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同意,并做好患者身份识别。
2.2 医护人员应按照临床检验项目的要求,正确采集标本,确保标本采集质量。
2.3 采集标本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采集容器,并按照标本采集要求进行标记。
2.4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影响检验结果。
三、标本储存3.1 未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储存。
3.2 储存标本的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
3.3 储存标本应使用专用的储存容器,避免交叉污染。
3.4 储存标本应定期检查,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四、标本运送4.1 标本运送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标本安全、及时送达检验科室。
4.2 运送标本时,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运送容器,并按照标本运送要求进行标记。
4.3 运送标本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中。
4.4 运送标本应遵守医院相关规定,确保标本安全、及时送达检验科室。
五、标本交接5.1 标本送达检验科室后,应由检验科室专业人员进行核对、接收。
5.2 标本交接时,应填写交接记录,注明标本名称、数量、采集时间、送达时间等信息。
5.3 如有标本不符合要求,检验科室应立即通知相关科室,不得擅自处理。
六、标本处理6.1 检验科室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核对、登记,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6.2 检验科室应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对标本进行处理、检测。
6.3 检验科室应对检验结果进行核对、记录,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临床诊断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

临床诊断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1. 采集标本- 根据医嘱和患者信息,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时间和方法。
- 采集标本前,准备好所需的标本采集器具和试管等物品。
- 对于血液标本,确保患者已经空腹并且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
- 对于尿液标本,提醒患者按照采集方法进行尿液的收集。
- 对于其他标本类型,根据具体要求采集并储存在合适的中。
2. 标本运送- 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标本袋或中,确保标本的标识清晰可见。
- 标本袋或上应注明患者的姓名、标本类型、采集日期和时间等信息。
- 标本运送前,确保密封好标本袋或,防止标本泄漏。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温度要求。
- 将标本交给专门负责标本运送的工作人员,并妥善记录运送时间和人员信息。
3. 标本接收- 接收标本时,仔细核对标本袋或上的信息和标识,确保与标本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
- 检查标本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如发现异常,及时联系采集人员或相关部门。
- 标本接收后,及时登记入系统,并安排储存和分发等后续工作。
- 如有特殊要求的标本,按照相应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 标本储存- 根据标本类型和要求,将标本储存在指定的储存设备或中。
- 标本储存设备应具备适当的温度控制和防护措施。
- 对于易腐坏的标本,应采取相应的处理和保鲜措施。
- 定期检查储存设备和的状态,如发现问题及时维护或更换。
- 根据标本的保存期限,合理安排标本的销毁和清理工作。
以上是临床诊断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在执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权益和隐私保护,保证操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请注意,此文档仅提供概要信息,并不涵盖所有细节和特殊情况。
具体操作时,请参考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指南,并遵循医院或实验室的具体要求。
医院患者标本采集运送制

医院患者标本采集运送制
1.病区护士采集标本前应认真执行各项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采集标本后及时放在指定位置。
2.常规标本由病区护士与标本配送人员共同扫条码登记后送检,体液标本打印条码后立即扫描登记再留取送检,急诊标本应及时专人送检。
3.运送无条码标本时,病区护士与标本配送人员共同确认送检标本,如有不符应及时查对和处理,双方均在《标本运送登记本》上签字。
4.如接到检验科联系电话时(临床危急值或标本不符合),应配合做好相应处理。
篇二:
一、标本采集
1.医务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进行标本采集工作。
2.标本采集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告知,包括标本采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等。
3.医务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4.采集器械应为一次性器械,不得重复使用,采集器械的选择应根据标本类型进行。
5.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标本采集区域的清洁,避免污
染。
6.采集完成后,应立即将标本进行正确的包装和标记,确保标本完整,并填写相应的标本采集记录。
二、标本运输
1.标本运输应尽量选择专门的运输车辆,保证及时到达日的地。
2.运输车辆应具备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
3.标本应以密封的容器进行运输,以防止泄漏和破损。
4.标本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震措施,避免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损。
5.运输过程中需记录标本的运输情况,包括起运时间、到达时间等,以便追溯标本的运输历史。
6.运输车辆上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处理突发情况的人员。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

脓液或伤口分泌物标本 采集运送标准
❖ 本卷须知 ❖ 迅速送往实验室,1小时内不能培养应将标本冷藏。 ❖ 皮肤消毒对培养结果至关重要。 ❖ 不要仅送检脓液。脓液不能代表伤口特点,应在病灶
活动区域或基底部采集标本。 ❖ 除非有渗出物,枯燥、结痂伤口一般不做培养 ❖ 标记:不要只写“伤口〞标记标本,应有专门的描述
5
二、临床各类标本的采集、 运送及保存标准
6
血培养的采集、运送标准
❖ 采集程序: ❖ 皮肤消毒程序:推荐三步法 〔酒精→碘伏→酒精〕 ❖ 培养瓶消毒程序:75%酒精消毒 ❖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 采血量:成人8-10ml,儿童1-3ml。 骨髓采集量1-2ml ❖ 采血时间和数量: ❖ 采血时间:在寒战或体温顶峰到来之前0.5-1h,或于寒战
储存 环境
标本来源
4℃冰 箱
痰、尿液、粪便、气管冲洗物、导尿管、静脉导管、脓液和伤口分泌物 细菌或真菌培养;无菌体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积液、胆 汁)真菌培养;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查(包括ASO、RF、 肥达反应)
室温 脑脊液、生殖道、眼、耳、鼻、喉、血培养、血管导管尖、活检组织细
❖ 注意:从静脉取血;不要与血气和血沉标本一起采血; 不推荐血入瓶前换针头;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不宜 在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采血〔除非疑心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
8
血培养的采血量
❖ 成人采血量5-10ml〔最好8-10ml〕,儿童采血量1-3ml 〔不超过总血量的1%〕。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1: 10。骨髓采集量1-2ml。
❖ 应注明具体标本来源如眼标本注明是眼睑、结膜 还是角膜,并注明左眼还是右眼。
18
脓液或伤口分泌物标本 采集运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பைடு நூலகம்
血液样品采集前患者的准备
• 8. 血脂检测:血脂分析采血前3天禁止食用高脂肪食物, 应在禁食12小时后采血检测。并于前3天至采血前禁饮咖 啡或酒类。患者若服用降血脂类药,需在检查前24小时内 停止服用,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9.血气分析:采血前及采血时,患者应消除恐惧心理。患 者应处于安静呼吸稳定的状态,静坐或静卧30分钟。
.
10
血液样品采集前患者的准备
• 11.糖耐量试验(WHO标准化的OGTT)
– 试验前3天,患者可正常饮食(如果患者食量少,试验前2天每天 要进食碳水化合物250-300g),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 ,且维持正常运动。
– 影响试验的药物需在3天前停用,如停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素等 药物;
.
8
血液样品采集前患者的准备
• 4.一般采血前要避免吸烟或少吸烟。 • 5.某些用药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尽量避免药物干扰。一般
要求病人停用药物2天后采血。放化疗患者要求在放化疗 前采集样品,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6.体位影响血液循环,门诊一般采用坐位采血,采血前应 让病人有10分钟的时间稳定自己的体位;住院病人可选取 卧位采血,对某些医嘱要求卧位采血的项目谨遵医嘱执行 。(由于血浆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尤其细胞成分和
• 抗凝剂:EDTA-K2、EDTA-Na2、枸橼 酸钠、草酸盐、肝素钠等。
.
19
血常规管
• 适用于血常规、血型鉴定、交叉 配血试验及临床血液学检查等
• 抗凝剂:EDTA-K2、 EDTA-K3
• 血液标本量不小于1ml
• 采血后立即颠倒180度摇匀5-8次
.
20
血沉管
• 适用于血沉(ESR)检测 • 抗凝剂:柠檬酸0.129mol/L • 抗凝剂与血样的体积比(1:4 ) • 采血后立即颠倒180度摇匀5-8次
• 红色帽(短管):真菌β-D葡聚糖可使用。(在检验科7 号窗口)
.
18
常见检验项目试管选择
• 黄色帽(促凝管):生化类项目可使用。 • 绿色帽(肝素钠抗凝管):结核感染T细胞、
骨髓标本(淋巴瘤/浆细胞瘤免疫分型)。 • 灰色帽(EDTA抗凝管):肝炎病毒、EB病毒
核酸检测
• 检验血需要的标本类型:全血、末梢血 、血浆、血清。
.
3
标本采集前准备
.
4
医生申请
• 由于临床检验样品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 ,医生在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后,根 据病情需要开具相应的检验申请单,向患 者告知检验目的、样品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及要点和采集时间。
.
5
护士采集标本
1.采集标本前应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反应与合作 程度。
2.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 以消除顾虑,取 得合作。
3.采集时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等 4.根据检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标本容器 5.在容器外贴上标本检验条码
.
6
血液样品采集前患者的准备
• 1.采血前应向患者做适当的解释,以消除患者的疑惑及恐 慌。由医护人员告知患者需要静脉或动脉采血及采血时间 。做糖耐量试验,还需向患者解释该试验可能需要多次采 血。
– 受试前应空腹10-12小时,次晨空腹采血。 – 坐位采血,根据医生要求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
糖水或100g的馒头。服糖或吃馒头后,于30分钟、1小时、2小时 、3小时各采血一次,前后共五次。 – 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水及进食。
.
11
血液样品采集前患者的准备
.
17
常见检验项目试管选择
• 紫色帽(EDTA-K2抗凝管):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 全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标本需要全血。
• 黑色帽(枸橼酸钠抗凝管):血沉ESR,抗凝剂与血比 例为1:4,管子上有刻度。
• 蓝色帽(枸橼酸钠抗凝管):凝血功能,抗凝剂与血比 例为1:9,管子上由刻度。
• 红色帽(普通长管):传染病类、结核抗体、激素类均 可使用。
• 2. 在采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应有剧烈的运动,采血当日早晨 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劳动,采血前应有10分钟的休息。采血 时,患者要保持相对安静和情绪稳定。冬季采血时应要求 患者暖和后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并休息10分钟后采血。
.
7
血液样品采集前患者的准备
• 3.一般采血前24小时要素食。 – 避免食用或少食用高脂类食物,同时停止饮用咖啡∕咖 啡类饮料、浓茶类饮料及酒类(血浆乳酸、甘油三酯 、尿酸增加)。因此,最好是空腹8-12小时采血,尤 其是早晨空腹采血。 – 尿、便检查也需要注意饮食影响,如进食富含葡萄糖 的食物,可引起一过性尿糖阳性,进食动物血、肉、 内脏及富含铁质的蔬菜时,可引起化学法检测大便隐 血的假阳性。
.
2
如何看待检验工作
• 检验科的工作就像法医,法医是为公安提供证据 ,而检验科是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数据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断,所以检验结果是否准 确的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送检的标本 本身就有问题,再先进的设备、再高的检测技术 ,结果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由此可见 ,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从医生开具医嘱就已经开 始了。
• 制定治疗措施
.
•观察病情
14
• 遵照医嘱 •充分准备 • 严格查对
•标本采集的原则 • 正确采集
• 及时送检
.
15
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
为保证标本的检验质量,应合理地选 择标本采集方法、采样容器(如采血管 、培养管等)、采样部位、采样时机和 频次、及采集量并应尽快送检。
.
16
常见检验项目试管
•湖南省肿瘤医院
•HUNAN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检验科 黄宏君
.
1
主要内容
➢ 如何看待检验工作 ➢ 标本采集前准备 ➢ 标本采集
➢ 意义和原则 ➢ 常见检验项目试管选择 ➢ 常用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 标本的运送与拒收 ➢ 常见问题反馈和处理 ➢ 小结
• 必须空腹的项目 – 1.肝功能 – 2.血糖 – 3.血脂 – 4.真菌 D葡聚糖(血脂高患者) – 5.凝血功能(血脂高患者) – 6.血液流变的检查如全血粘度、血清粘度、血 浆粘度等 – 7.甲胎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粘蛋白
.
12
标本采集
.
13
•明确疾病诊断
•推测病程进展
•标本采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