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上海高考

合集下载

普通高考大事记

普通高考大事记

普通高考大事记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12年)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考试》2007年第8期普通高考大事记整理而成。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山西太原召开“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

8月4-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8月8日,邓小平讲话:“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他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讨论招生办法。

会议期间(9月19日),邓小平对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指出:“为什么要直接招生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

18岁到20岁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

这次谈话给了参加会议的同志极大的鼓舞。

会议最终决定,恢复“文革”前行之有效的高考制度。

9月30日,教育部再次向中央呈报招生工作的《意见》。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部起草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指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

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11-12月,1977年高考陆续进行。

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由于高考中止10年,历届考生集中,出现了两代人同时参加考试的现象。

当年高考共有57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1.5万人,后增加6.3万人,共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27∶1)。

198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8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一、(21分)每小题3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在两条平行长直导线中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它们之间的作用为互相;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则互相。

(2).有一群处在量子数n =3的激发态中的氢原子,在它们的发光过程中发出的光谱线共有条。

(3).图中所示为一双线摆,它是在一水平天花板上用两根等长细绳悬挂一小球而构成的,绳的质量可以忽略,设图中的l 和α为已知量.当小球垂直于纸面作简谐振动时,周期为。

(4).U 23892衰变成Th 23490释放出_______粒子;Th 23490衰变成Pa 23491时释放出_______粒子;如果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处于激发态,将会辐射出.(5).附图为一摄谱仪的示意图。

来自光源的光经过狭缝S 和透镜L 后,成为平行光射在三棱镜P 上。

为了在一照相底片MN 上拍摄下清晰的光谱,在P 与MN 之间须放置一个。

黄、红、绿三种颜色光谱线在照相底片上从M 端到N 端的次序为。

(6).设a 和b 为长度相同的两段均匀纯铜丝,它们的截面积之比为S a ∶S b =1∶2。

在每一铜丝两端都加以相同电压U ,这时两铜丝中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速度之比为v a ∶v b =∶.(7).某地强风的风速约为v =20米/秒,设空气密度为ρ=1.3千克/米3。

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 =20米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应为P=,大小约为瓦特(取一位有效数字)。

二、(21分)每小题3分。

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的说法全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得0分。

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木块。

1985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1985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1985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1985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第一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一、下边这段文字,有的地方思路不清晰,请把它理顺(不能改动文字和标点)。

不必重抄原文,可在需要调整的语句(包括标点)底下画横线,然后勾画到恰当的位置上。

(2分)一切科学的研究,就其来源说是实践,就其功用说是指导实践。

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

如果科学研究离开了指导实践,它还有什么用呢?语言科学的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指导运用语言的实践上来。

--当然,对于指导实践不能理解得太狭窄,有的研究课题在指导实践上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二、运用下边这段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6分)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地冲shí掏挖,山体常常崩tā滑坡,滑落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强大的水流xié带搅拌,变成nián稠的浆体,沿着斜坡或沟谷急速奔泻。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1.按照文中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汉字。

2.根据上文所述,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是:A.;B.;C.。

3.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用精练的语言给泥石流下一个正确、严密的定义(写在线里,连标点在内不能超过45个字)。

泥石流是:三、下边三道小题,是给12首诗歌进行科学分类的。

试在横线上填写诗题前的号码,在括号里填写诗的类别。

(6分)①木兰诗⑦天上的街市②回延安⑧梦游天姥吟留别③石壕吏⑨王贵与李香香④伐檀⑩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⑤有的人(11)一月的哀思⑥卖炭翁(12)杜少府之任蜀州1.A②⑤⑦⑨是();B是(),其中是律诗,是绝句。

2.A是文人创作的诗歌;B是()。

3.A是();B①③⑥⑨是()。

四、下边(1)(2)(3),是从三篇文学作品里节选出来的片断(字母代表作品中的人物)。

试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1)A:(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

历程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发展.

历程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发展.

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发展历程高考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

上海自1985年单独命题,至今已有十多年,经历了上海和全国的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的发展,本文就上海单独命题以来的物理试卷做一简单回顾。

一、第一阶段:1985年——1986年,总分为100分,试卷的试题结构为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分值如表格所示。

1987年上海采用全国高考试卷。

第二阶段:1988年——1994年,试卷的总分调整为150分,试卷题目的顺序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试卷的整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每年在实验题中有微小的分数调整,因此也影响到计算题的分数。

这段时间,单选题和多选题分开编排,选择题的总分数为57分,题目为13小题。

填空题分数有32分,8小题。

客观题的总量占总分的89/150,月60%。

实验题的分数最多为25分,占总分的1/6, 而且上海试题在实验部分设置了设计性实验的试题,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实验原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实验装置或回答指定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

计算题的分数基本在38分左右,题目数量在3道题。

第三阶段:1995年——1996年,这段时间根据上海市一期课改的需要,针对当时实际存在的一个课程标准(大纲,两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中学中同时使用的现状,即考虑到两种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存在的不同知识点而采取的过渡措施,称为一纲两分叉,因此在填空题中出现了3小题的分叉题目,共12分。

试卷其他部分基本相同。

第四阶段:1997年——1999年,试卷的结构做了一个调整,即将单选题题目的数量减少,增加了实验题的分数,和计算题的分数。

单选题的分数由原来的32分,、8小题,调整为24分,6小题。

多选题没有调整,还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分开编排的风格。

实验题由原来的的24分增为29分,并且在1999年增为30分,占总分的20%。

填空题由原来的32分调整为24分,在1999年调整为20分,题目数量由8小题减少为6小题在到5小题。

1985年高考作文

1985年高考作文

1985年高考作文【篇一:上海历年高考作文试题(1985-2015)】上海历年高考作文题2015年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

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2014年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13年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2012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1年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010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009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口语测评在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的实践——以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为例

口语测评在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的实践——以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为例

2021年第1期外语测试与教学Jan2021Foreign Language Testing and Teaching[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67(2021)01-0021-07口语测评在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的实践以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为例徐 雯提要:口头表达,即 说”,是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语言能力的测评也应当包括对这一技能的测评㊂长久以来,如高考这样的高利害考试并未将口语测评直接纳入其中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时代的要求,上海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口语测评通过听说测试板块纳入高考㊂本文以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为例,从考查目标㊁考试结构㊁命题㊁阅卷及技术保障等方面具体阐述在高考中实施口语测评的实践,分析口语测评带来的正面影响及相应的问题,并展望未来高考口语测评进一步改进的方法㊂关键词:上海高考英语;口语测评;听说测试Abstract:Speaking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language ability,which means speaking assessment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test intended to test examinees’language ability.However,speaking assessment has long been absent in Gaokao,a high⁃stake test.Fortunate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of the new era,speaking assessment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Shanghai English Gaokao in the name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st in the new round of Gaokao reform.By taking Shanghai English Gaoka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st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speaking assessment is used in high⁃stake tests like Gaokao in terms of construct,test structure,item writing,rating and technical support.Besides,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positive impacts that speaking assessment has brought about as well as some problems,and foresees the new direction of speaking assessment in Shanghai English Gaokao.Key words:Shanghai English Gaokao;speaking assessment;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st1.引言口头表达,即 说”的能力,是语言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语言能力的测评也应当包含对 说”这一技能的考查㊂遗憾的是,长久以来,口语测评一直缺席大多数考试,在如高考之类的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更为鲜见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上海高考英语借助科技的发展成果,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将口语测评纳入高考外语科目,设立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实现了高考这一大规模高利害教育考试中口语测评零的突破㊂2.听说测试纳入上海高考英语的时机上海1985年开始自主高考命题;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人人对话的英语口试,即面试型口试,但考试成绩仅作为部分专业录取的参考依据;2000年开始实施计算机辅助的英语口试(徐欣幸2005),即人机对话型口试,虽然考生人数较之前有很大增长,但考试成绩依然未纳入总分,仍然只是录取的参考依据(郑方贤,徐雯2019);直到2017年,借助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良机,听说测试成绩以10分计入高考英语150分总分,口语测评才正式成为高考的一部分㊂多年来,大规模高利害考试未将口语测评包括在内有其在可实施性和公平性方面的考虑㊂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1年第1期一方面,口语测评需要人力㊁物力的支持㊂面试型口试之所以很难在大规模考试中实施,正是因为受到人力㊁场地的限制,无法在短时间内让所有考生完成测试㊂科技发展使得人机对话型口试成为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面试型口试实施受限的问题,但所有考点必须配备符合系统要求的电脑㊁耳机等设备,在经济上是一个不小的负担㊂而电脑等设备还存在出现故障的可能,需要有充分的预案来应对,否则会大大影响考试结果的公平性,这些都限制了口语测评在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的实施㊂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设备的限制,无论是面试型口试还是人机对话型口试,都无法同时向全体考生施考,必须分批完成㊂为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每次考试往往采用多套题确保批次在后的考生不会从批次在前的考生那里获得考试相关信息,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不同套试题之间是否有差异,是否存在可比性㊂这些公平性问题也导致了大规模高利害考试迟迟不实施口语测评㊂鉴于高利害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如果仅仅因为上述技术性问题就不在高考中实施口语测评,对高中阶段教学必然产生负面反拨作用,极有可能导致学校部分或完全忽略口语教学,甚至造成学了多年英语仍无法开口的 哑巴英语”的现象,这无疑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好英语对于国家㊁社会㊁个人发展均有重要意义(郑方贤,徐雯2019),而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也成为时代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当代公民的英语口语能力也是必要条件之一㊂因此,在尽可能确保可实施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将口语测评方式纳入高考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㊂国务院(2014)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之后上海市政府(2014)发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上海作为高考新一轮改革试点省市之一正式进入改革的轨道,上海高考改革明确提出将听说测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㊂借着改革的春风,上海设立了200多个标准化考场,统一配备电脑㊁耳机等考试设备,解决了硬件的问题㊂在实行多年人机对话型高考口试经验的基础上,上海教育考试院进一步优化了命题组卷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套试题可比性的问题,而科技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参与考试阅卷成为可能,大大减轻了阅卷的压力㊂所有这一切都使得上海将听说测试正式纳入高考英语水到渠成㊂3.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考查目标及试卷结构3.1考查目标的确立Bachman&Palmer(2010)提出了 target language use(TLU)domain”这一概念,即目标语言使用领域,认为测试所考查的语言能力与考生实际语言运用的场景越一致,通过该测试对考生语言能力的推断就越准确,有助于提高考试的效度㊂在设计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时,我们运用这一理念,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确定了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考查的能力目标及考查这些能力的具体任务形式㊂2014年进行新一轮高考改革考试方案设计时,上海高中阶段实施的课程标准为‘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上海课程标准”),上海高考英语也以这一标准为依据㊂从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角度看,考生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场景可能包括与英语国家专家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或在听一段英语讲座后根据讲座内容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㊂这些场景需要考生具备听说综合能力㊂ 上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场景可能包括向他人询问信息㊁回答信息㊁叙述或描写一个场景或表达观点等,高中毕业生需要能具备用英语实现一定交际目的的能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4)㊂基于上述考量,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考查的能力目标最终确定为:1)能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和朗读技能,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读句子和文章;2)能运用所学的语言意念㊁功能,根据情景要求进行询问以获得所需的信息;3)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口头描述㊁解释或评述;4)能听懂日常会话用语,并对此做出应答;5)能根据所听材料内容回答问题,并表达个人的观点㊁感受或作出评论㊂3.2试卷结构对应上述考查目标,试卷结构确定为两大部分六小项,如表1所示㊂表1 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试卷结构大题结构题量计分考查的能力目标说朗读句子2题1分1朗读短文1题1分1情景提问2题2分2看图说话1题 1.5分3听说快速应答4题2分4听短文回答问题2题 2.5分5合计12题10分3.3考试设计的解释根据能力目标及试卷结构,可以发现:1)虽然所有的口头表达都需要考生掌握相应的语音知识,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依然通过单独的朗读任务直接考查语音知识,但其他与 说”相关的语言知识,如功能㊁意念等,则通过具体的交际任务间接考查㊂这主要是因为,在通过听课㊁访谈等方法了解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普遍认为正确掌握语音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却往往不愿意开口读最基本的单词或课文,从而影响了他们在实际交际中的表现㊂因此我们希望借助考试的反拨作用,倒逼学生从基础开始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㊂2)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既考查了单维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考查了多维的听说综合能力㊂这主要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的多样性决定的㊂考生既有可能不需要与他人交流,只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做一个课堂展示等;也有可能需要在听懂他人言语的基础上做出回应,如与外籍人士日常交谈等㊂因此,本着真实性原则,考试兼顾了这两种情况㊂3)由于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完全模仿人与人之间交流水平的人机互动,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不得不将口头交际中的问和答用两项任务分别考查,即情景提问和快速应答㊂4.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试卷的命制如上文所言,为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听说测试会采用多套卷,确保已考和未考的考生之间无法传递信息,但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要解决不同套试卷之间的可比性㊂业内对这一问题已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法㊂如通过前测收集数据,利用IRT模型将每一道试题映射到同一张量表上,组卷时根据既定的考试蓝图从试题库中选择试题,组成一份符合预期的试卷;也可以在考试结束后,将所有考生分数进行等值处理,报告一个经过处理的量表分㊂遗憾的是,出于保密要求,高考无法通过前测收集数据;而高考必须向考生报告卷面原始分而不能使用量表分,因此,这口语测评在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的实践 以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为例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1年第1期两种方法都无法用于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㊂这意味着,要解决不同套试卷之间可比性的问题,只能在命题阶段尽可能地实现多套试题之间的一致性㊂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针对每一题块制定了详细的命题细则㊂以朗读句子为例,其命题细则包括:1)句子的词数;2)句子中单词的平均字母数;3)句子的平均音节数;4)符合发音规则的生词出现的位置㊂详细的命题细则确保了同一题块中的试题在这些方面基本一致,组卷时不同试卷该题块的试题就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㊂2.命题专家按照题块分组进行命题,每位专家只负责 说”与 听说”两个题块中的一个,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助于命题专家更娴熟和精准地把握命题细则,也能够更好地在同一题块中命制出基本一致的试题㊂3.设置一些量化参数供组卷使用㊂由于无法通过前测获取试题难度㊁区分度等定量属性,我们尝试将试题的一些定性属性量化,如请专家组对上海课程标准中列出的话题按照学生的熟悉度进行打分(1 5分别代表 最不熟悉”到 最熟悉”)㊂通过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套卷的可比性㊂以2020年7月考试为例,当次考试共启用了10套试卷,其中正式卷6套,卷号为1㊁2㊁3㊁4㊁7㊁8,每套施考于8000名左右考生,4套备用卷(卷号为5㊁6㊁9㊁10)每套施考人数均不到100㊂6套正式卷的得分与英语科目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8左右(如表2所示),说明在任何一套听说测试卷中,总分高的考生在听说测试中也相应得到了高分,也说明多套听说测试试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比较的目标㊂表2 上海高考英语(2020年7月)听说测试成绩均分及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听说测试卷号与总分的相关系数10.7920.7930.8240.8070.8580.835.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阅卷5.1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实现考试效度的重要保障之一,只有与考查目标高度匹配的评分标准才能确保考生得分的确反映了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㊂因为每一题块的分值不高,故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各部分均采用整体评分法,评分的维度如表3所示㊂表3 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各部分评分维度部分评分维度朗读(句子及短文)发音㊁朗读技能(流利㊁语音语调㊁重读㊁停顿等)情景提问与情景的适切度㊁语言的准确性看图说话与图片的吻合度㊁表述的连贯性㊁语言的精确性快速应答与提问的适切度㊁功能意念的准确性听短文回答问题1内容的准确性㊁语言的精确性听短文回答问题2内容的适切度㊁表述的连贯性㊁语言的精确性5.2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阅卷流程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阅卷采用人工和智能阅卷相结合的方式,阅卷流程如图1所示㊂首先,由人工阅卷员对每一套试题中所选取的样本完成正常的两评,阅卷结果供智能阅卷系统学习,这一过程称为定标㊂在设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考答案后,智能阅卷系统再次充分学习定标结果,并完成另一部分样本的试阅㊂结果由专家进一步论证,确保智能阅卷系统学习效果良好,并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一学习结果㊂完成以上两个步骤后,由人工阅卷员和智能阅卷系统分别完成每一位考生作答的一评和二评,如两评误差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直接取均分;如超过阈值范围,则由仲裁(人工)对这份作答重新打分㊂总体而言,智能阅卷系统工作状态稳定,内部一致性强,但灵活度不够,因此一旦碰到学习过程中未学到的作答评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㊂人工阅卷员灵活度强,但不够稳定,评分可能会受到时间㊁情绪㊁疲劳度的影响㊂因此,人工阅卷与智能阅卷系统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㊂但需要说明的是,智能阅卷系统是否能评出合理的分数完全取决于其前期学习是否到位㊂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在启用智能阅卷系统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㊂一方面,我们将多年的考生音频文件供系统学习,让系统能够具备充分识别考生英语发音的能力,提高其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我们利用2014 2016年三年学业水平考试听说测试的考生作答数据来训练系统,使得其算法能适应目前的考试㊂这些都是阅卷前期的准备工作㊂在每一次考试中,我们尽可能细致地设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重视定标及专家论证环节,这些环节都是确保智能阅卷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重要前提(吕鸣2015)㊂图1摇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阅卷流程口语测评在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的实践 以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为例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1年第1期6.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技术保障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采用人机对话形式,属于半直接(semi⁃direct)测试㊂为此,上海共建设了约250个用于听说测试的标准化考场,这些考场分布在全市各区的各个学校,确保所有考生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抵达考场㊂各考场统一配备了耳麦,都具备身份验证㊁作弊防控㊁视频监控和考试环境独立㊁实时数据检查等功能,确保对所有考生没有偏颇,以实现考试的公平性㊂每场听说测试使用A㊁B两套试卷,每两场考试后启用新的试卷,同时设置备用场,供正常考试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的考生使用㊂另外,人机对话的考试形式意味着考生如果希望在考前进行模拟训练,也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㊂虽然也有很多商业公司开发了类似的模拟系统供考生使用,但多为付费项目㊂因此,为了让所有考生有公平的机会得到相应的训练,我们从2018年12月起正式上线听说测试在线模拟系统,供具备当次考试资格的考生免费使用㊂7.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的后效、反思与展望7.1后效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㊂经过四年的实践,听说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对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侯艳萍2018)㊂在每年对高中的调研中发现,教师基本都对听说测试持支持的态度,认为高考中加入对口语技能的测试使得他们更有理由在课堂中增加口语教学㊂原本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口语教学不仅成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学校更从高一开始就开设专门的口语课程,并安排专门教师进行授课㊂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很多高三课堂还在坚持用英语授课,以期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㊂从对学生的调查来看,无论语言能力的高低,也都明显较以往更注重口语的训练㊂7.2反思与展望通过四年的实践,我们也发现了听说测试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10分的分值在整卷中占比低,部分学校和老师在熟悉测试方式后,会比较功利地因为其分值低而在课堂中忽略这一技能的培养;2)区分度不够明显,如最后一题仅仅要求考生针对某一话题讲至少3句话,对于口语能力强的考生而言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3)囿于技术的限制,无法实现和现实生活中更为相似的交际过程㊂着眼于上述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准备在以下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1)通过技术真正实现通过完整的交际过程来考查口语表达能力,实现问答整合的多轮话轮的交流,但这首先需要技术手段使人工智能能够识别考生的作答并做出相应的回应;2)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高中英语教学会相应发生变化,高考英语也将再一次调整试卷结构,通过更科学合理㊁更符合教学实际的考试设计进一步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㊂8.结语在高考这样的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加入听说测试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不断探索科学有效地命题㊁施考㊁评分有助于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并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更全面的依据㊂在听说测试的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也有更多的目标等待实现,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互动将会给今后的高考英语和高中英语教学创造更美好的愿景㊂参考文献[1]Bachman L&Palmer nguage Assessment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 /OL]. /zhengce /content /2014-09/04/content_9065.htm,2014-09-03.[3]侯艳萍.外语高考听说测试改革的反拨作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5):23-29.[4]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吕鸣.智能测评技术在大规模英语口语考试评卷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考试,2015,(10):51-57.[6]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上海市政府.市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府发〔2014〕57号)[EB /OL]. /nw2/nw2314/nw2319/nw10800/nw11407/nw31810/u26aw40261.html,2014-09-18.[8]徐欣幸.上海市计算机辅助高考英语口试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10):52-55.[9]郑方贤,徐雯.新高考推动上海英语教育发展[J].中国考试,2019,(9):32-36.作者联系方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 200433(上接第7页) Test in China[R].Presentation at the 39th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olloquium,Bogota,Colombia,July 21-23,2017.[7]Knoch U,Fairbairn J &Jin Y.Scoring Second Language Spoken and Written Performance押Issues熏Options and Directions [C].Equinox Publishing Ltd.,In press.[8]Messick S.Validity [A].In Linn R L (ed.).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C].New York: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Macmillan,1989.13-103.[9]Schmidgall J E &Powers D E.Technology and high⁃stakes language testing [A].In Chapelle C A &Sauro S(eds.).The Handbook of Techn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1st Ed.)[C].John Wiley &Sons,Inc.,2017.317-331.[10]Xi X.Automated scoring and feedback systems:Where are we and where are we heading?[J].Language Testing ,2010,27(3):291-300.[11]桂诗春.语言测试:新技术与新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3):2-10.[12]金艳,王伟,张晓艺,赵英华.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自动评分效度初探[J].中国考试,2020,(7):25-33.[13]金艳,杨惠中.走中国特色的语言测试道路:大学英语四㊁六级考试三十年的启示[J].外语界,2018,(2):29-39.[14]金艳,吴江.大学英语四㊁六级网考的设计原则[J].外语界,2009,(4):61-68.[15]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6]刘建达.现代技术与语言测试 应用㊁影响及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4):46-51.[17]王跃武.大学英语四㊁六级考试作文网上阅卷系统(原型)简介[J].外语界,2004a,(4):67-73.[18]王跃武.大学英语四㊁六级考试作文网上阅卷实验研究[J].外语界,2004b,(5):74-79.[19]杨惠中.大学英语四㊁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外语界,2003,(3):22-30.[20]张琳,金艳.基于交互观的口语互动能力构念界定[J].外语学刊,2016,(2):103-108.作者联系方式:1.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2.教育部考试中心社会考试处,北京100084口语测评在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中的实践 以上海高考英语听说测试为例。

1985——2008上海高考作文试题

1985——2008上海高考作文试题

1985——2008上海高考作文试题【篇一:2008重庆语文高考作文题目】2008重庆语文高考作文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

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从命题背景看,这是个具有环保意识和现实意义的题目,“环保”方面平时估计考生写得较多,应该说比较熟悉,有多的素材。

重庆近年来对环保也比较重视,而今年还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目标,让山、水这些自然外化的东西成为重庆的一道风景线。

另外从“自由”角度来写也可表现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理想追求,和摆脱生活压力束缚的内心世界。

所谓“在自然中生活”,就是“顺其自然”的生活。

何谓顺其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句话,“在自然中生活”就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生活,我们即可表现人与大自然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也可表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世界的和谐交流。

考生首先要确定自己对“自然”的定义与认识,也就是文章所构思的范围,不要几个义项都写,第二,要在文中明确“在自然中生活”的意义,从正面肯定明确文章的观点,第三,要告诉人们如何“在自然中生活”的步骤和方法。

在素材方面,陶渊明归园田居是一种“在自然中生活”,不求名利的感动中国人物科学家钱学森也是“在自然中生活”,所有朴实真心的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在自然中生活”。

考生思路要放开对“自然”的把握,不能只囿于环保方面的写作,要想写得深刻,必须有新的认识。

在自然中,年有春夏秋冬,月有阴晴圆缺。

在生活中,人有悲欢离合,升降起落。

这一切,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表达,都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过程,没有最好的生活,也没有最坏的生活,一切都源自于自然!正如一篇文章写到:在自然中,年有春夏秋冬,月有阴晴圆缺。

在生活中,人有悲欢离合,升降起落。

这一切,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表达,都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过程,没有最好的生活,也没有最坏的生活,一切都源自于自然!重庆历年的语文高考作文命题都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如2005年“筷子”(小作文),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都与人生的发展历史过程有关系,特别是人的成长过程。

上海高考英语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上海高考英语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上海高考英语阅读训练题(一)In 1985 a French television company sent its reporters to the Paris Metro. They took cameras to see what passengers would do if they saw someone attached on the platform or in the trains. They acted out incidents. The incidents looked real but they were all done with the help of actors. However, very few people tried to help, and most passengers pretended not to notice. in one incident, a foreigner was attacked by three men. The attack was on a train which was quite full, and although one man tried to get the passengers to help, they all refused. It seems that such behaviour(行为) is not unusual, but the question is why? Is it a problem of big cities, or would the same thing happen anywhere? To discuss these questions, we have in the studio(演播室) Professor Wilson, who is an expert on the subject…1. Who did the experiment?A. A French television company.B. The Paris Metro.C. The City Government of Paris.D. Professor Wilson.2. What did the experiment try to find out?A. How a foreigner was attacked on the train.B. How passengers helped each other on the platform.C. Passengers’ reactions towards incidents.D. Actors’ performances during incidents.3. What was the finding of the experiment?A. Passengers helped a lot during incidents.B. Very few foreigners were on the train.C. Very few passengers tried to help during incidents.D. Some people were good at acting on the train.4. Who do the underlined words one man refer to?A. One of the three men who attacked a foreigner.B. One of the actors who took part in the experiment.C. One of the passengers who were on the train.D. One of the reporters who were sent to the Paris Metro.上海高考英语阅读训练题答案1D 2 C 3 C 4 B上海高考英语阅读训练题(二)“I’m very tired from working here,”said Jean to her friend Kate,” I’m on my feet from morning to night.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day, I clean up the counter (柜台) and set the tables. For the next quarter, I help in the kitchen. For the second half of my workday, I take orders a t the counters.”“Kate, I wish I had your job,”Jean went on. “For four hours you just sit at the cash register (收款台) taking in money.”“But I spend two more hours in the kitchen (厨房) than you do,”said Kate. “It’s tiring to cook over a hot stove. I don’t think you’d really want my job. In fact, I’d like your job.”1. Both Jean and Kate probably work in aA. hotelB. libraryC. labD. shop2. How long did they work every day?A. eight hoursB. twelve hours.C. Ten hoursD. Nine hours3. How long did Kate spend in the kitchen?A. a quarter day.B. A half day.C. One-third day.D. Three-fourths day.4.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see thatA. they are both interested in their work.B. their work is neither tiring nor busy.C. both of them are t ired of their work.D. they’ve decided to give up their work.5. Give a proper proverb (谚语) to Jean and Kate.A.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B.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C.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D. One swallow(燕子)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上海高考英语阅读训练题答案1A 2 A 3 B 4 C 5 C。

高考全国一张卷的前世今生

高考全国一张卷的前世今生

8视界│2016·7本期策划的,B卷出题用的时间、精力较少,用于备选,但不存在哪个更简单的问题。

”2014年之前,参与统一命题的15个省也并不使用同一张卷子。

教育部考试中心向这些省提供4套卷子。

例如,2014年15个省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河南等地使用了新课标一卷,黑龙江等地使用了新课标二卷,广西使用了全国大纲卷。

事实上,中国高考命题经历了一个从统到分、又由分到统的过程。

黄安年说,“这个过程不只是简单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改革是要付出时间和代价的,是二十几年高考改革经验后,才发现统一命题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三十九年前,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3.45%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确立于1952年。

1952年之前,北京、上海等地少数大学实行联合招生,其余高校一律单独招生。

招生计划、招生条件、考试方法均由各学校自行决定。

考虑到各校独立招生,出现各校差距较大,人才培养效益不均等问题,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2016年高考是中国高考开始分省命题后,采用全国试卷省份最多的一年,共有26个省(区、市)选择统一命题,仍自主命题的地区仅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地。

至此,全国共有6个高考命题中心,一个国家的,5个地方的。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根据已公布的高考语文卷来看,本次高考使用的全国卷共3份,全国卷I 覆盖了9地(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全国卷II覆盖了12地(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海南),其余4地(四川、广西、贵州、云南)使用全国卷III。

不过,统一命题、多份试卷也并不新鲜。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安年表示,1992年他参加全国高考历史组命题时,就已有A、B卷之分了,“一般来说,命题以A卷为主,是经过精心打磨高等学校1952年暑假招收新生的规定》,正式规定: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学校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一律统一招生。

对1985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的综合分析——兼对今后改进提几点建议

对1985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的综合分析——兼对今后改进提几点建议

作者: 华钧
出版物刊名: 外国语
页码: 60-63页
主题词: 几点建议;教学改革;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工作;上海高校;命题工作;统考试卷;客观性试题;基本技能;国家教委
摘要: <正>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根据国家教委的决定,自1985年起试行单独命题,以便更好地从上海实际出发,顺应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大学选拔新生,有利于促进中学的教学改革。

1985年上海高校统考和招收新生的工作业已胜利完成,眼下很快就又将开始筹备1986年的高考和招生工作。

值此时刻,我们回过头来探讨一下上海首次试行单独命题的情况或许对今后的工作会有一些帮助。

下。

1985年高考试题(上海-理)

1985年高考试题(上海-理)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 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0分)1、不等式1|2|<+x 的解集是 。

2、函数31-=x y 的反函数是 。

3、点(0,1)到直线2=+y x 的距离是 。

4、函数2sin x y π=的最小正周期是 。

5、如果一个圆的圆心在点(2,4),并且经过点(0,3),那么这个圆的方程 是 。

6、若平面α及这个平面外的一条直线l 同时垂直于直线m ,则直线l 和平面α的 位置关系是 。

7、函数x x y 22cos sin -=的最小值是 。

8、方程018379=-⋅-x x 的解是 。

9、若2-=αtg ,且0sin <α,则αcos 的值是 。

10、已知O 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 的坐标为(1,3),点B 的坐标为(0,3)。

若把OAB ∆绕y 轴旋转一周,则所得旋转体的体积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有5小题)11、设z 为复数,z 是z 的共轭复数,则z = z 是z 为实数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1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3)3a r c s i n (-=-π (B )、3)3s i n (a r c s i n ππ=(C )、4)45s i n a r c s i n ππ-= (D )、23)]21(sin[arccos -=- 13、已知函数)23lg()(2+-=x x x f 的定义域为F ,函数)2lg()1lg()(-+-=x x x g的定义域为G ,那么 ( )(A )、F ⋂G =∅ (B )、F = G (C )、F ⊂G (D )、G ⊂ F14、若一个棱锥的底面是边数大于3的凸多边形,它的顶点到底面各边的距离都相等,则这个棱锥的底面多边形 ( )(A )、必为正多边形 (B )、必有内切圆(C )、必有外切圆 (D )、必既有内切圆又有外接圆15、若平移坐标轴,把坐标系xoy 的原点O 移到点O ',O '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1,2(-,则原坐标系中的曲线3x y =在新坐标系y o x '''中的方程是( )(A )、3)2(1-'=+'x y (B )、3)2(1+'=+'x y(C )、3)2(1-'=-'x y (D )、3)2(1+'=-'x y三、(本题满分9分)(1)、在直角坐标系内,方程⎩⎨⎧==φφcsc 23y ctg x (φ是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中国高考发展史

中国高考发展史

中国高考发展史高考制度于1952年建立,当年高考时间为8月15日、16日、17日这三天,由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977年9月,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恢复。

1978年7月10日,中国高考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并第一次召开会议。

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于1978年2月举行,考试与1977年一样都是分省命题。

1979年7月,中国高考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决定统一命题和印发标准答案。

1981年11月,全国已有5600万人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五次考试。

1983年7月,全国统一命题的四省市开始试行“定向招生”。

1984年6月,全国统一命题的17省市实行“定向招生”。

1985年,中央决定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管理体制,对部分高等学校进行扩大招生规模的试点。

1989年2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高考中推广。

1990年,全国开始试行标准化考试。

1994年,全国高考科目从“3+2”改为“3+x”。

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从当年开始进行招生体制改革,试行部分高校招生并轨制。

2000年,中国正式实施“3+x”高考科目改革。

2001年,广东、河南、安徽、浙江高考试点改革。

2002年,江苏、河北、云南、辽宁、湖南、天津、山西、江西、山东高考试点改革。

2003年,北京高考试点改革。

2004年,山东、天津、浙江、福建、广西、四川、重庆、陕西高考试点改革。

2005年,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高考试点改革。

2006年,宁夏、海南、广东、山东、天津高考试点改革。

2007年,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天津高考试点改革。

2008年,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湖北高考试点改革。

2009年,上海高考试点改革。

2010年,广东、山东、辽宁、天津、江苏、浙江高考试点改革。

2011年,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北、江苏高考试点改革。

2012年,广东、江苏高考试点改革。

1985年高考上海英语考题

1985年高考上海英语考题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英语试卷一、单词辨音和拼写(本题共10分,每小题0.5分。

)A. 单词辨音下列各组单词中有三个单词的元音读音相同,只有一个单词例外。

要求在读音不同的单词下面划一横线。

例: now buryB. 单词拼写用英语写出下列单词。

1. 黑板____________2.饥饿的____________3. 词典____________4. 猜测____________5.十二月____________6. 直接地__________7. 尊敬____________ 8.不规则的__________ 9. 认出____________10. 民主____________二、词义配对下面A栏中有20个单词,B栏中有22个解释。

请把B栏中适当解释前的字母填入同它相配的A栏括号内。

(本题共10分,每小题0.5分。

)A栏 B 栏( ) 1. small a. say it again( ) 2. quick b. come or go back( ) 3. afraid c. any particular being( ) 4. return d. fast( ) 5. reply e. apparently( ) 6. astonish f. not large( ) 7. gift g. only thinking of one’s own interests ( ) 8. reason a place, country, etc.( ) 10.judge j. as it ought to be; right( ) 11.proper k. chance; something that comes by chance ( ) 12.luck l. fall( ) 13.realize m. surprise greatly( ) 14 patient n. sick person( ) 15 perfect o. form an opinion about( ) 16.population p. come to understand( ) 17.selfish q. arrive( ) 18.require r. answer( ) 19.obviously s. excellent( ) 20.repeat t. needu. presentv. cause of something三、词类转换用每句后面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句子意思完整。

198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8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原子量:H—1 S—32 C—12 O—16 N—14 Ca—40 Al—27 Mg—24一、(共16分)将正确答案填入下列空格中在原子序数1—18的元素中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是;3、在空气中容易自燃的非金属单质是;4、硬度最大的单质是;5、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和;6、含氧酸盐可以作肥料的元素是和;7、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是,它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8、除惰性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9、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10、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元素是;11、质量数为24,且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元素是,它与第9号元素的原子所形成的化学键属键。

12、最高价为+6价的元素是,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3、正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且其氢化物的含氢百分率最高的元素是,该元素的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14、在工业上可以用来还原难熔金属的金属单质是。

参考答案:1、Na2、F2;3、白磷4、金刚石5、F2、Cl26、N、P7、Na 1s22s22p6;8、Na 9、H 10、Cl 11、Mg 离子12、S 1s22s22p63s23p4; 13、C;14、Al二、选择题(1—15为单选,16—20为不定项选择,共25分)1、工业生成中可以不经过吸收处理直接排放的气体是()A.H2S B.NO C.CO2D.Cl22、在炼钢将要结束时,通常在钢水中加入一些硅铁或锰铁,目的是为了()A.除去炉渣 B.除去氧化亚铁 C.除去磷、硫等杂质 D.除去钢水中的氧气3、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过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增大的是()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氨水 D.浓硝酸4、下列物质中,能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的是()A.纤维素 B.苯酚 C.甘油 D.乙醇5、由2M磷酸溶液和2M磷酸溶液各50mL组成的混合溶液的浓度是()A.1M B.2M C.3M D.4M6、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干冰 B.二氧化硅 C.石墨 D.氯化钠7、0.096千克碳完全燃烧,可以放出752千卡的热量,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固)+O2(气)===CO2(气)-94千卡B.C(固)+O2(气)===CO2(气)+94千卡C .C(固)+12O 2(气)===CO(气)+47千卡 D .C(固)+O 2(气)===CO 2(气)+47千卡8、在100毫升0.6MHCl 跟等体积0.4M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等于( )A .0.1 B.0.2 C.0.7 D.19、在密闭容器中装入1摩尔HI ,在一定温度下有50%发生分解:2HI(气)H 2(气)+I 2(气); 这时容器内气体的总摩尔数是( )A .0.5 B.1.5 C.1.0 D.2.010)A . 和B.HCOOCH 3和CH 3COOHC.CH 3CH=CH 2与D. 和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A +bB cC +dD 。

1985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1985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这份试题共八道大题,满分120分第九题是附加题,满分10分,不计入总分一.(本题满分15分)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选对的得3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0分(1)如果正方体ABCD-A 'B 'C 'D '的棱长为a ,那么四面体A '-ABD 的体积是 ( D )6(D) 4(C) 3(B)2)(3333a a a a A (2)π==451x tgx 是的 ( A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的条件 (3)在下面给出的函数中,哪一个函数既是区间)2,0(π上的增函数又是以π为周期的偶函数? ( B ) (A )).(2R x x y ∈= (B ))(|sin |R x x y ∈= (C ))(2cos R x x y ∈= (D ))(2sin R x e y x ∈=(4)极坐标方程)0(sin >θ=ρa a 的图象是 ( C )(A) X2(5)用1,2,3,4,5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比20000大,并且百位数不是数字3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有 ( B )(A )96个 (B(C (D )64个二.(本题满分20分)本题共5小题,每一个小题满分4分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集(1)求方程16sin(2=π+x 解答:}.,6]1)1[(|{Z k k x x k ∈π--+π=(2)设1||≤a ,求)arccos(arccos a a -+的值答:π(3)求曲线64162+-=x y 的焦点答:(0,0)(4)设(3x-1)6=a 6x 6+a 5x 5+a 4x 4+a 3x 3+a 2x 2+a 1x+a 0,求a 6+a 5+a 4+a 3+a 2 +a 1+a 0的值(C) O X(B) (D) a X答:64(或26)(5)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0,1],求函数f(x 2)的定义域答:[-1,1]三.(本题满分14分)(1)解方程).12(log )1(log )3(log )3(log 25.0425.04++-=++-x x x x 解:由原对数方程得,312log 312log 13log 425.04⎪⎭⎫⎝⎛++-=⎪⎭⎫ ⎝⎛++=⎪⎭⎫ ⎝⎛--x x x x x x1)3)(1()12)(3(,031213log 4=+-+-=⎪⎭⎫ ⎝⎛++⋅--x x x x x x x x 由此得到 解这个方程,得到x 1=0,x 2=7. 检验:x=7是增根,x=0是原方程的根(2)解不等式.152+>+x x解:⎪⎩⎪⎨⎧++>+≥+≥+⎩⎨⎧<+≥+125201052010522x x x x x x x 或 解得}.225|{<≤-x x 四.(本题满分15分)如图,设平面AC 和BD 相交于BC ,它们所成的一个二面角为450,P 为平面AC 内的一点,Q 为面BD 内的一点MQ 是直线PQ 在平面BD 内的射影,并且M 在BC 上又设PQ 与平面BD 所成的角为β,∠CMQ=θ(00<θ<900),线段PM 的长为a ,求线段PQ 的长解:自点P 作平面BD 的垂线,垂足为R ,由于直线MQ 是直线PQ 在平面BD 内的射影,所以R 在MQ 上,过R 作BC 的垂线,设垂足为N ,则PN ⊥BC (三垂线定理)因此∠PNR 是所给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PNR=450由于直线MQ 是直线PQ 在平面BD 内的射影,所以∠PQR=β 在Rt △PNR 中,NR=PRctg450,所以NR=PR 在Rt △MNR 中,MR=θ=θsin 1sin 1PR NR在Rt △PMR 中,sin 11(sin 22222222θ+=θ+=+=PR PR PR MR PR a又已知00<θ<900,所以.sin 1sin 2θ+θ=a PR在Rt △PRQ 中,.sin 1sin sin sin 12θ+βθ=β=a PR PQ 故线段PQ 五.(本题满分15分)设O 为复平面的原点,Z 1和Z 2为复平面内的两动点,并且满足:(1)Z 1和Z 2所对应的复数的辐角分别为定值θ和-θ)20(π<θ<, (2)△OZ 1Z 2的面积为定值S求△OZ 1Z 2的重心Z 所对应的复数的模的最小值AB Q D解:设Z 1,Z 2和Z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 1,z 2和z ,其中).sin (),sin (2211θ-θ=θ+θ=i co r z i co r z由于Z 是△OZ 1Z 2的重心,根据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则有.sin )(cos )(3212121θ-+θ+=+=i r r r r z z z 于是θ+-=θ-+θ+θ-=θ-+θ+=22122122212212221222122212cos 4)(sin )(cos 4cos )(sin )(cos )(|3|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z 又知△OZ 1Z 2的面积为定值S 及)20(02sin π<θ<>θ ,所以.32||,||,2sin 24)(2sin cos 8)(|3|,2sin 2,2sin 2121221222122121θ=θ==θ+-=θθ+-=θ==θSctg z z S r r Sctg r r S r r z S r r S r r 最小值且最小时故当由此即六.(本题满分15分)已知两点P (-2,2),Q (0,2)以及一条直线:L:y=x ,设长为2的线段AB 在直线L 上移动,如图PA 和QB 的交点M 的轨迹方程(要求把结果写成普通方程)解:由于线段AB 在直线y=x 上移动,且AB 的长2,所以可设点A 和B 分别是(a ,a )和(a +1,a +1),其中a 为参数YZ 2于是可得:直线PA 的方程是)1()2()2(222-≠++-=-a x a a y直线QB 的方程是)2()1(112-≠+-=-a x a a y 1.当,0,1122时即=+-=+-a a a a a 直线PA 和QB2.当0≠a 时,直线PA 与QB相交,设交点为M(x,y),由(2)式得.2632,2232,221,)121(2+---=-+-+-=+∴+-=++-=-y x x y a y x y x a y x x a x a y 将上述两式代入(1)式,得(*)18)1(8)1(0822)2(236322222-=+-+=+-+-++---=-y x y x y x x y x x y y 即整理得当a =-2或a =-1时,直线PA 和QB 仍然相交,并且交点坐标也满足(*)式所以(*)式即为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注:考生没指出“a =0”及“a =-2或a =-1”时的情形不扣分七.(本题满分14分)设)2,1()1(3221 =+++⋅+⋅=n n n a n(1)证明不等式2)1(2)1(2+<<+n a n n n 对所有的正整数n 都成立(2)设),2,1()1( =+=n n n a b n n 用定义证明.21lim =∞→n n b YXM(1)证一:用数学归纳法略证二:由不等式2122)1()1(+=++<+<k k k k k k 对所有正整数k 成立,把它对k 从1到n (n ≥1)求和,得到212252321++++<<+++n a n n 又因,2)1(21+=+++n n n 以及 .2)1(2)1(,2)1()]12(531[21212252322+<<++=+++++<++++n a n n n n n n 因此不等式 对所有的正整数n 都成立(2)由(1)及b n 的定义知nb b n n n b n n n 212121,21212121<-=-+=+<<于是 对任意指定的正数ε,要使ε<-21n b ,只要使ε<n 21,即只要使 .21ε>n 取N 是ε21的整数部分,则数列b n 的第N 项以后所有的项都满足<-21n b 根据极限的定义,证得.21lim =∞→n n b 八.(本题满分12分) 设a ,b 是两个实数,A={(x,y)|x=n,y=n a +b,n 是整数}, B={(x,y)|x=m,y=3m 2+15,m 是整数}, C={(x,y)|x 2+y 2≤144},是平面XOY 内的点集合,讨论是否存在a 和b 使得(1)A ∩B ≠φ(φ表示空集), (2)(a ,b)∈C 同时成立解:如果实数a 和b 使得(1)成立,于是存在整数m 和n 使得(n,n a +b)=(m,3m 2+15), 即⎩⎨⎧+=+=.153,2m b na m n 由此得出,存在整数n 使得n a +b=3n 2+15, 或写成n a +b-(3n 2+15)=0这个等式表明点P (a ,b)在直线L :nx+y-(3n 2+15)=0上,记从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于是12)1221(611532222≥+++=++=n n n n d 当且仅当3,12122==+n n 即时上式中等号才成立由于n 是整数,因此32≠n ,所以上式中等号不可能成立即12>d因为点P 在直线L 上,点P 到原点的距离22b a +必满足.1222>≥+d b a而(2)成立要求a 2+b 2≤144,即1222≤+b a 由此可见使得(1)成立的a 和b 必不能使(2)成立所以,不存在实数a 和b 使得(1),(2)同时成立 九.(附加题,本题满分10分,)已知曲线y=x 3-6x 2+11x-6.在它对应于]2,0[∈x 的弧段上求一点P ,使得曲线在该点的切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解:已知曲线方程是y=x 3-6x 2+11x-6,因此y '=3x 2-12x+11在曲线上任取一点P(x0,y0),则点P处切线的斜率是y'|x=x0=3x02-12x0+11点P处切线方程是y=(3x02-12x0+11)(x-x0)+y0设这切线与y轴的截距为r,则r=(3x02-12x0+11)(-x0)+(x03-6x02+11x0-6)=-2x03+6x02-6根据题意,要求r(它是以x0为自变量的函数)在区间[0,2]上的最小值因为r'=-6x02+12x0=-6x0(x0-2)当0<x0<2时r'>0,因此r是增函数,故r在区间[0,2]的左端点x0=0处取到最小值即在点P(0,-6)处切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这个最小值是r最小值=-6。

1985年上海高考

1985年上海高考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全卷共八大题,在120分钟内答完。

(2)第五、六、七、八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与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与单位。

(3)本卷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米/秒2。

一.(20分)本题有5个小题。

每小题4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量分别就是q 1与q 2,当它们相距为r 时,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已知就是F 。

如果它们的电量保持不变,而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就是 F 。

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r 保持不变,而电量分别变为2q 1与3q 2,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就是 F 。

2.照明用的交流电电压为220伏特,这就是指电压的 值;当接入一个电阻为1100欧姆的电热丝时,通过电热丝的电流的最大值就是 安培。

3.一个质点的简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瞧出,振动的振幅就是 米,频率就是 赫兹。

4.设氢原子基态的能量就是E 1,某一激发态的能量就是E 2,当氢原子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它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ν= ;在真空中的波长λ= 。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记作c,普朗克恒量记作h 。

)5.(1)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Be 94+He 42→C 126+ 。

(2)铋210的半衰期就是5天,12克的铋210经过20天以后还剩下 克。

二.(12分)本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它的号码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如果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不论其中有没有对的,均得0分。

6.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重量就是2牛顿的静止石块。

一个小孩用10牛顿的力踢石块,使石块滑行了1米的距离,则小孩对石块所做的功就是( )(A)10焦耳(B)2焦耳(C)12焦耳(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正确的就是( )(A)如果体积V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B)如果压强p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C)如果温度T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D)如果密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8.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势分别用E A、E B 与U A、U B表示。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600字8篇(精选)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600字8篇(精选)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600字8篇〔精选〕上海高考语文作文600字篇1如今的公众传媒对社会活动的“反响〞速度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例如6月8日结束的全国高考,6月10日的《赣州晚报》就将此次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全部登载出来了!喜欢读报的我将这些试题过了下目,便感到非常吃惊:除语文试卷或许能得些分之外,其余的数学、综合、英语等试卷全部都只能考鹅蛋得0分啊!我是1974年的高中毕业生,在校时的成绩属中上水平,每个学期都当学习委员呐,怎么同样是高中毕业应试的题目就会那样的陌生、那样的一无所知呢?我以为,除却时光流失学识“返还〞给老师了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时代在开展,技术在更新,科学在进步,知识在超越啊!感慨之余,我联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通过自学拿到了函授党校“毕业证〞的同志,竟把原先所学过的书籍和有关教材束之高阁了,此君还“解脱〞地说:“终于毕业了!〞。

这使我大为不解。

诚然,一个人,在某个专业的选修,或某个学府的深造,以及自己坚持自学,都会有“毕业〞的时候。

但是,在治学的道路上,在追求知识的征途中,却永远也没有“毕业〞的时候。

学无止境,“学到老,做到老,还有三门没学好〞。

这是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话,也是求学长识的箴言。

通过自学到达了某种程度,是件好事,但并不等于一生中为社会、为人生奋斗的一切知识都具备了啊。

当今学问,分门别类,广阔无垠,况且科学技术在日益开展,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开展。

如激光、集成电路、微积分等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尚未普及推广呢,现在已不仅是“家常便饭〞而且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

倘假设我们刻苦一时,学的了一点知识,领取了一张“毕业文凭〞,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智囊充贯,自命非凡,不求长进,到头来,肯定是要“落伍〞的。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1905年生于福建德化一个塾师家庭。

他爱好文史,20岁那年,看到上海报章载有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招生的消息,不为父强迫成婚所阻止,也不顾乡人的劝告,单独北上求学。

85年高考作文题目

85年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题目篇1:温暖我生命的阳光自然界的阳光,总会消散;我生命中的那缕阳光,永远灿烂!我的世界,永远都是夺目的,因为有一缕阳光,把它自己身上的所有光和热都无偿的温暖了我!是那一缕阳光,给了我生命;是那一缕阳光,让我在它的照耀下茁壮成长;是那一缕阳光,在我失败时给了我鼓励;是那一缕阳光,给了我不求回报的爱与温暖;是那一缕阳光……那缕阳光--就是我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在我的生命中,无论有再大的风雨我也毫不畏惧,因为我知道阳光一直伴我左右!我是个不自信的学生,终于,在一次次的考试失败后,我彻底绝望了。

那一天,我哭着对您说:“我不念书了。

”谁知你却微笑着,回答道:“不就是几次考试吗?怎么能不念书呢?这次失败了还有下次,我相信你总会成功的!”也许是我从中悟出了一点点。

从那以后,我努力学习,我相信自己总会成功,因为有付出总有回报。

阳光刺在眼睛上,是疼痛的;我生命中的那缕阳光照耀在身上,是温暖的。

五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这不,刚放学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肩负毕业生重任的我们,心情也像这天空的颜色一般,灰蒙蒙的。

初三的时间可耽搁不起,我背起书包就向大雨里跑去,到校门口,耳边泛起了那最熟悉的呼唤,扭头一看,真的是母亲!看着雨里奔跑着的同学,再看看自己的母亲,我感动不已,到了家,我抬头才看见母亲的肩头已湿了一大半。

突然,仿佛窗外的雨滴打在了我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我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真的感谢您十几年来辛苦地把我养大,在女儿即将成人之际,请让我用包含真情的墨,在纸上写下我对您的感激吧!篇2:那双温暖的手终于下课了,我熟练地从烟盒里抽出最后一支烟,用两个手指稳稳地夹着,五个手指头笼成空拳状,烟条在掌心受到严密的保护,右手敏捷地往衣袋里一插,便急不可待,又不露声色地逃出教室,飞出厕所。

四周环视一下,感觉安全了。

“咔嚓”一声,点着了。

猛吸一口,烟,由口入鼻,那感觉,美死我了!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

我想苏轼夜游赤壁,“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不过如此吧!正在陶醉的时候,我看到了老师的身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全卷共八大题,在120分钟内答完。

(2)第五、六、七、八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本卷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米/秒2。

一.(20分)本题有5个小题。

每小题4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量分别是q 1和q 2,当它们相距为r 时,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已知是F 。

如果它们的电量保持不变,而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F 。

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r 保持不变,而电量分别变为2q 1和3q 2,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F 。

2.照明用的交流电电压为220伏特,这是指电压的 值;当接入一个电阻为1100欧姆的电热丝时,通过电热丝的电流的最大值是 安培。

3.一个质点的简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振动的振幅是 米,频率是 赫兹。

4.设氢原子基态的能量是E 1,某一激发态的能量是E 2,当氢原子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它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ν= ;在真空中的波长λ= 。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记作c ,普朗克恒量记作h 。

)5.(1)平衡下列核反应方程式:Be 94+He 42→C 126+ 。

(2)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12克的铋210经过20天以后还剩下 克。

二.(12分)本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它的号码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如果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不论其中有没有对的,均得0分。

6.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重量是2牛顿的静止石块。

一个小孩用10牛顿的力踢石块,使石块滑行了1米的距离,则小孩对石块所做的功是()(A)10焦耳(B)2焦耳(C)12焦耳(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正确的是()(A)如果体积V减小,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B)如果压强p增大,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增大(C)如果温度T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D)如果密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的总冲量一定不变8.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 A、E B和U A、U B表示。

则有()(A)E A大于E B,U A高于U B(B)E A大于E B、U A低于U B(C)E A小于E B,U A高于U B(D)E A小于E B,U A低于U B9.用频率是ν1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正好发生光电效应。

如果改用强度相同、但频率是ν2的另一种光(已知ν2>ν1)照射这一金属表面,则()(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不发生光电效应三.(12分)本题有4个小题,每小题3分。

把每小题中所有正确的答案全部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号码填写在各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而无选错的,得1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0.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

现用一水平力拉着木箱匀速前进,则()(A)木箱所受的拉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电子以初速v0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则()(A)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变(B)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电子的动量始终不变(D)电子的动能始终不变12.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有()(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贝克勒耳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13.如右图所示,一内部具有电路结构的盒子上有两个插孔。

已知如把伏特表(内阻很大)正确接上插孔,读数是3伏特;如把安培表(内阻可以忽略)正确接上插孔,读数是3安培;则下列画有内部电路结构的盒子中,哪几个是可能的?四.(18分)本题有3个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14.如图所示,在球形烧瓶上连一根水平玻璃管,管中装有一小段水银柱,用来把烧瓶中的气体和外界的大气隔开。

先把烧瓶放进盛着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经过一段时间,再把烧瓶放进热水中,可以看到此时水平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将移动。

在这个实验中,烧瓶中气体初、末状态参量的变化是:压强,温度,体积。

15.在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安培表量程有0~0.6安培和0~3安培两档。

(1)在连接好电路并按下电键以前,安培表应先接在档,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应先处在位置上。

(2)如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则可求得电池的电动势是伏特,内电阻是欧姆。

理由是:。

16.给你一架天平和一只秒表,你如何用实验来估测用手急速竖直上抛小球时,手对小球所做的功?(要求:写出你准备测定的那些量,如何测量,并列出计算时所需的关系式。

)五.(8分)17.一木块从高h=3.0米、长l=5.0米的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沿着斜面滑至底端。

如果木块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30,求:(1)木块运动的加速度;(2)木块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需的时间。

六.(8分)18.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当玻璃管露出水银部分长27厘米时,将上端封闭。

然后把玻璃管缓慢地竖直压下8厘米,问:(1)这时管内水银面将如何变化?为什么?(2)试求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已知大气压强是75厘米高水银柱)七.(10分)19.一质量m=20千克的小车停放在光滑固定轨道ABCDE的A点处,如图所示,轨道的AB段是水平的,CDE段是一半径R=32米的圆弧,圆弧的最高点D比AB处高出h=1.0米。

有一质量M=60千克的人以v0=8.0米/秒的水平速度跳上小车,并与小车一起沿轨道滑行。

不计一切阻力,试计算:(1)当人跳上小车后,小车的运动速度u;(2)当小车滑行到D点时小车对轨道的压力N。

八.(12分)20.图中所示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导体框架,宽度l=0.50米,接有电阻R=0.20欧姆。

设匀强磁场与框架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0.40特斯拉,方向如图所示。

今有一条形导体ab跨放在框架上,并能无摩擦地沿框架滑动,框架和导体ab的电阻均不计。

当ab以v0=4.0米/秒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时,(1)求导体ab上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2)求回路上感应电流的大小,并在图上标出电流的方向;(3)要维持导体ab作匀速运动,必须要有外力F作用在导体ab上,为什么?试求出F的大小和方向;(4)如果作用在导体如上的外力突然减小为F′,试简要讨论导体ab以后的运动情况。

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

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解答中单纯因前面错误而引起后面错误的,不重复扣分。

(3)解答中每有单纯运算错误的扣1分;最后结果漏写单位或单位写错的扣1分。

(4)计算中,对有效数字不作严格要求。

运算结果一般取两位或三位有效数字即可。

(5)凡需用文字回答的,只要答出要点即可,不要求用参考答案中同样的文字。

一.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1/4;62.有效;0.28(如填0.2 2 也算对)3.0.10;2.54.(E 2-E 1)/h ; hc/(E 2-E 1)(如填c/v 算对)5.10 n ;0.75二.本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答案正确的给3分。

答案错误或未答的给0分。

如果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不论其中是否正确均给0分。

6.D 7.B 8.D 9.B三.本题共12分。

每小题3分。

每小题答案全部选对的3分。

部分选对而无选错的1分。

有选错的或未答的0分。

10.BC 11.BD 12.ABC 13.AD四.本题共18分。

第l 小题4分。

第2小题6分。

第3小题8分。

14.向右;不变;升高;增大。

(各1分,共4分。

)15.(1)0~3安培(1分。

如填3安培也算对。

);电阻最大(1分)(2)1.5(1分。

可允许在1.4~1.6范围内。

);0.75(1分。

可允许在0.70~0.80范围内。

)理由:由U=ε-Ir可知:当I=0时,U=ε,即纵坐标U轴上的截距等于ε,把图线延长,读出ε=1.5伏特;当U=0时,I=ε/r,即横坐标,轴上的截距是ε/r,把图线延长,读出此电流是2.0安培,求得r=0.75欧姆。

(2分)16.测量小球的质量。

(1分)先调节天平,然后称出小球的质量m。

(1分,如未提到先调节天平的,可不扣分。

)测量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处时所经历的时间。

(1分。

如答测量小球从抛出到最高处的时间,不给分。

)用秒表测出这一时间T。

(1分)设小球被抛出时的初速度是v0,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T=2v0/g,得v0=gT/2。

(2分)设手对小球所做的功是W,由外力做功跟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得W=mv02/2=mg2T2/8。

(2分。

如只答到W=mv02/2,给1分。

)注:用手上抛小球,在球离手前,先有一个使球加速上升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上升高度设为Δh。

则计算手对小球所做的功时,还应加上mgΔh一项,在用手急速上抛小球时,Δh较小,又因是估测,可不计及。

考生如能指出这一点或提及还需估算Δh,则是很好的。

五.本题共8分。

第(1)部分5分。

第(2)部分3分。

17.(1)解:如图所示,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受重力G(等于mg)、支持力N、摩擦力f的作用。

将重力G沿跟斜面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分解,由牛顿定律得:mgsinα-f=ma (1)(1分)N-mgcosα=0 (2)其中α是斜面的倾角,由题中已知条件有:sinα=h/l=0.60,cosα=0.80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f=μN=μmgcosα(3)(1分)代入得:mgsinα-μmgcosα=ma (4)(1分)解得:a=(sinα-μcosα)g=(0.60-0.30×0.80)×10米/秒2=3.6米/秒2(如直接写出(4)式也给3分。

)(2)解:木块沿斜面滑下时做匀加速运动,设所需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s=at2/2 (1分)得t=1.7秒(或5/3秒)(2分)六.本题共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