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八上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篇一:(人教2011课标版)(2012秋季使用)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目和答案(word版)】一节长度时间及测量1、许多石英电子手表具有听表的功能,通过反复尝试学会使用这个功能。

2、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来回摆。

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s的摆吗?答: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所用的时间,然后除以摆动次数,这样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对于后一个问题,可让学生通过不断尝试,认识到小铁块的摆动周期只与绳的长度有关。

3、各组同学之间比一比,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答:略4、用宽约2cm的牛皮纸条,自制量程为2m、分度值为1cm的卷尺。

用这个卷尺测量家里某个人的身高。

起床后和临睡前各测一次,你会发现什么?答:由于白天人们多处于站立姿势,自身的重使得骨骼间缝隙变小,因此临睡前的身高要低于起床后的身高。

5、联系电流表、温度计等测量工具的用法,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哪些做法会引起较大的误差?答:使用刻度尺常出现的错误有:(1)不注意起始刻度;(2)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测量结果不写单位;(3)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重合;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乘客、路边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填空: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___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_____是运动的。

答:火车;树木、房屋等。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b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这是为什么?答:运动员和屏幕之间相对静止,而跑道在不断运动。

4.我国自1984年4月8日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补充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补充练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铜丝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2.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的“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为多少。

3.一天等于多少秒?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一个摆,要测量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s的摆吗?补充练习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3.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一位初二学生脉博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4.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m。

某同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26.12cm,则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第2节运动的描述1.分别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说一说行驶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哪些是运动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

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补充练习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2.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______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_____的。

3.火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火车,车上的乘客都说自己的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一段时间之后,甲车上的人说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乙车上的人却看到甲车在向后运动了,乙车上的人是选_____为参照物的。

第一章+机械运动练习与应用(原动手动脑学物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练习与应用(原动手动脑学物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
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
了”所选的参照物是什么?
解析
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向船尾跑去了”觉得山是
运动的,是以船为参照物。
3.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时?“一日”等于多少秒?
解析
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3600秒,所以
一年=24小时×365=8760小时
一日=3600秒×24=86400秒
4.在一条细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当摆动角度很
小时,小铁块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摆的周期)是一定的。如何准确
测量摆的周期?写出你的方法。请你尝试制作一个周期为1s的摆,并测量
他用电子表测出大巴车由第1根路灯杆到第6根路灯杆的时间为10s。若路灯杆
之间是等距的,则相邻两根路灯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由题意知,同学测出大巴车由第1根路灯杆到第6根路灯杆的时间为10s。
则汽车通过相邻两根路灯杆之间的时间为(5个间隔):t=10s÷5=2s
汽车的速度:v=72 km/h=20m/s
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梦天实验舱靠近天和
核心舱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
舱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对接完成后,仍以天和核心舱
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若以地面
指挥中心为参照物呢?
解析
在梦天实验舱靠近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与核心
舱的位置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
用刻度尺测得它的细线长约是0.25m。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请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1.为了能把砍伐的木材从林场方便地运出,有水道的的地方常将木材连接成木排使其顺流而下。

这个例子中,木排受到河水的浮力。

请你从日常生活或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再举两个例子说明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浮力。

2用什么实验可以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3.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重物,在空气中称量时的示数如图10.1-7甲所示,把重物浸在水中时的示数如图10.1-7乙所示。

重物浸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大?4.一个竖直悬挂在水中的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13N。

你认为这个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5.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

请你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说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

答案:1.解:轮船可以在水面上航行;苹果可以浮在水面上等(答案不唯一)2.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然后提着钩码让钩码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钩码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3.解: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3.2N-2.2N=1N4.解: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下-F上=13N-5N=8N5.解: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细线、烧杯、橡皮泥实验步骤:(1).用细线系住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比较F1和F2的大小:若F1和F2大小不相等,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若F1和F2大小相等,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1.北京“水立方”中游泳池的水深设计比一般标准游泳池深了0.5m,有人说,水的深度越深,其产生的浮力就越大,因此,各国运动员在“水立方”的比赛成绩普遍提高就不足为奇了。

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请比较以下浮力的大小。

(1)同样重的两个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2)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3)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3.一个在节日放飞的气球,体积是620m3。

(人教版)哈尔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哈尔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甲、丙、丁D.乙、丙、丁2.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3.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前3s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当t=5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4.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A.地球B.太阳C.“天舟一号”D.“天宫二号”5.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122v v +B .123v v C .12122v v v v + D .121232v v v v + 6.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 .刻度尺B .天平C .量筒D .弹簧测力计7.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 ,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2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1m/sB .1.5m/sC .1.6m/sD .2m/s 8.小明一次50m 短跑过程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通过第2个10m 所用的时间为4.00sB .前20m 小明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 处的速度一定为5m/sD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25m/s 9.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 .4:9B .3:4C .3:1D .1:310.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B .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C .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11.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 ,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 ,丙物体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 ,通过比较可知( )A .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 .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12.2019年10月18日﹣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会在武汉举行。

江苏省苏州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州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2.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A.3∶1B.3∶2C.4∶3D.3∶4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A.在010s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C.在015s~内,乙同学的速度10m/sD.在010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5m/s B.6m/s C.6.25m/s D.7m/s5.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3m/s;向东B.3m/s;向西C.7m/s;向东D.7m/s;向西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7.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

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诗人自己B.空中飞鸟C.岸边青山D.天上云朵8.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2m/s B.5m/s C.4.8m/s D.4.5m/s9.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A.甲和丁B.甲和乙C.乙和丙D.丙和丁10.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前6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5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1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2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4 B.4:3 C.1:1 D.1:313.2019 年 10 月 1 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 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

人教版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八上

人教版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八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3.一天=24×3600s=86400s4.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以火车车头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车厢座椅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树木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以房屋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2.B3.通常对运动的描述,我们习惯取地面为参照物。

感觉运动员跑的得快,是因为我们看到运动员相对于背景的相对运动比较快;而摄像机在拍摄运动员比赛时,镜头是始终跟着运动员,即与运动员保持同步,而看电视时,由于习惯人们仍取跑道为参照物,这就导致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可以,实际上在跑步比赛时,就是利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员快慢的。

但在物理学中是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2.用表测出骑自行车,从一个里程碑到达相邻的另一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其速度。

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

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弹性较好的细棍,细棍顶端固定一根细弹簧,弹簧上连接一个轻质小球,敲打桌子,轻质小球也随着跳起舞来。

方法(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力敲打桌面,纸屑会跳动起来。

方法(3):把手放在桌面上,当用力敲打桌面时,感觉手在振动,说明桌面在振动2.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s 1=1500 km ,快车的速度v 1=105 km/h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t 1=11v s =14.3 h 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为s 2=1200 km ,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v 2=600 km/h ,则喷气式客机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t 2=22v s =2 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v 3=340 m/s,北京到上海的距离s 3=1000 km ,声音传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t 3=33v s =0.8 h 3.能听到两次敲打声。

第一次声音是由铁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铁管中的空气传来的。

3、会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

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

(一般解题时,会把长理解为很长或无限长)如没听到两次声音,师生共同讨论是否能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需要哪些条件? 相关知识:长铁管至少要40米。

4、255m (本题不要求格式,只要能计算正确就行)5、小、大、温度p181、有些收音机没有“STEREO MONO”开关,但多数立体声收音机有此开关。

尽可能观察,并做此实验,体验立体声和非立体声的不同。

如果耳机不是立体声的,将开关放在“MONO”位置接收信号较灵敏。

2、此题没有统一答案,只是让学生看看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是做了这方面的调查就行。

助听器普及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质量越来越好,人们的经济实力逐步提高等。

p241、略2、哨子很好做,用塑料管和竹管都可以,只要是能改变所吹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音调。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2课时)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共2课时)
解析:水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知识点3 蒸发
思考 1.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 秋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 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 没干,为什么呢? 3.为什么晾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通风处?
猜想
1.这是由于水汽化,变成了气体. 2.这种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汽化现
想想做做
实验1: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 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讨论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塑料袋膨胀,酒精液体消失. 想想看,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 又有什么变化? 塑料袋变瘪了,内壁附着小液滴.
分析
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液体去哪了? 袋中的酒精受热变成了气体,所以塑料袋 膨胀. 最后塑料袋里的小液滴是什么?为什么? 是酒精,因为水没有进去.
象很缓慢. 3.这种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且与液体表面
流动的气流快慢有关.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 这种汽化现象越快.
小结 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 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想想做做
将酒精滴在手背上,擦在手背上,或用手扇,有 什么感觉?
感觉:
滴上、擦上酒精的地方有清凉的感觉,用手 扇时会感到更凉.
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
蒸发过程需要吸热,蒸发有制冷作用.
思考 你能总结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吗?
小结: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表面积
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想想做做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 温度计读数会有变化吗?
现象:
温度计读数先下降后上升.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原因: 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吸热使周围和它 接触的物体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示数先下降 后上升.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 ) A .3∶1 B .3∶2C .4∶3D .3∶4C解析:C 【详解】由题意可知,速度之比为23v v =甲乙 时间之比为2=1t t 甲乙 根据s vt =可知,路程之比为224==313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故AB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 .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 .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D .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C 解析:C 【详解】A .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相对静止的,故A 错误;B .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与水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故B 错误;C .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相对于湖边的树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故C 正确;D .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3.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2:5 B .5:2C .9:10D .5:8C解析:C 【详解】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st v=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

4.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

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 B .3m/sC .4m/sD .5m/s C解析:C 【详解】小明同学第一段通过的路程为1112m/s 1min 2m/s 60s 120m s v t ==⨯=⨯=第二段通过的路程为2225m/s 5min 5m/s 300s 1500m s v t ==⨯=⨯=第三段通过的路程为3331m/s 1min 1m/s 60s 60m s v t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0m 1500m 60m 1680m 4m/s 1min 5min 1min 420ss v t ++====++ 故选C 。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九章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目及答案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九章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目及答案

第七章力第1节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

解:(1)用力压海绵,海绵被压扁。

(2)用力将足球踢飞(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弹簧的形变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弹簧可以伸长、压弹簧弹簧就缩短;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门的不同位置,离门轴远的位置的力很容易把门推开,而离门轴近的位置的力很难推开门。

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

请在图7.1-6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图1)3、一个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7.1-7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图2)4、如图7.1-8,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图3)解:不能。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用力推另一艘小船时,另一艘小船也给自己坐的小船一个反作用力。

第2节1、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图7.2-4)两个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形变?说说你的理由.解:“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不是弹性形变。

“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是弹性形变。

因为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后,橡皮泥不能自动恢复原状。

2、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

这是什么原因?解: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因此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感觉越费力。

3、试分析一个旧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量的原因。

解:弹簧用久了后,弹性就会发生变化。

从而使该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量。

4、请读出图7.2-5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圆筒测力计每个小格表示0.1N。

解:圆筒测力计的示数是1.5N 条形盒测力计的示数是1.15N5、如图7.2-6,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考点突破——《光现象》(Word版附答案)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考点突破——《光现象》(Word版附答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光现象1.(RJ八上P70“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下列关于小孔成像说法错误的是( )A.成像的小孔必须是圆形的B.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C.物体离得越远,像越小D.将照相机底片放在半透明的塑料膜处可以拍摄到像2.(RJ八上P80“动手动脑学物理”,JK八上P68“自我评价”改编)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镜子里的像(如图)。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

请在图中画出被测者的右眼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上A 点的光路图。

3.(RJ八上P85“想想做做”改编)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实验器材:太阳光、水、深盘、平面镜、白色的墙。

(2)实验步骤: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选填“垂直”或“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的下半部分浸入水中,让一束太阳光平行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上。

(3)观察到的现象:白色的墙上出现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分别是。

(4)实验结论:白光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

(5)实验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光的。

光现象的辨识(重点)例1(2019·河北中考)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 __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 __(选填“深”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 _而形成的虚像。

1.(2015·河北中考)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2020·天津中考)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答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答案一、温度计-P521、图3.1-8中各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甲是8℃,乙是9℃,丙是18℃,丁是-4℃。

2、给教室挂一只寒暑表,利用课间测出每个课间的温度。

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4.1-8上描点并画出一天的温度-时间图表。

比较晴天、阴天的温度图象,你能看出这两天的温度变化的规律吗?本地一天温度变化折线图02468101214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时间温度晴天 温度/℃阴天 温度/℃从图表可以看出,晴天一天的温差变化较大,阴天一天中温差变化较小。

3、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的温度时它们膨胀的多少是不是的。

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

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草图。

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就是利用双金属片作感温元件的。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没有这样的寒暑表。

日光灯启辉器内也有这样的双金属片。

轻轻打破启辉器的玻璃外壳,把U 形双金属片用火柴烤一烤,就可以看到它的形状发生变化。

想一想,能不能用它制作一个自动控制温度的装置?答:双金属片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平螺旋型或直螺旋型的结构。

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

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使螺旋管曲率发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直接显示温度示值。

4、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粗略地说是-273℃),但不可能比它更低。

能不能以这个温度为零度来规定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呢?如果它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那么这两种温度应该怎样换算? 日期/天气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晴天温度/℃0351012864阴天温度/℃24678642答: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

第一单元第2课主备人:刘波审核人:课题《运动的描述》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型总1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字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状态。

教学方法:自学、小组讨论、讲授法课前自学自学活动:仔细阅读课本第16页-18页的相关内容。

找出自学反馈的答案。

自学质疑:我的困难(或问题)是: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1.什么是机械运动?列举一些实例。

2.什么是参照物?3.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二、聚焦问题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参照物如何选择?3.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三、研究分享(一)合作探究1--交换学案用红笔更正1.你掌握了吗?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疑惑?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学生提出疑惑,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2.小组交流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毛泽东“坐地日行8万里”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活动1.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认真思考组内交流并回答下面问题: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做的车并未行驶,有车从旁经过,会感觉自己前行或后退。

要求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3.巩固练习:(小试牛刀)(1)加油机向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的,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的;(2)乘坐观景电梯向外观看时,乘客随电梯升降,电梯上升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增大,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电梯下降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减小,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
3. 解 : 已 知水 1103 kg / m3 ,
V水 3.93 1011 m3
m水 水V水 1103 kg / m3 3.931011 m3
3.931014 kg 3.931011t
答 : 这 个 水 库 的 蓄 水 量是3.391011 t.
P119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4. 39.0 5.0 7.8
2.25kg
答 : 装 水 最 多 装2.5kg, 装 植 物 油 最 多 装2.25kg.
P116页 第二节 密度
5.查表可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 / m3
V
m
89kg 8.9103 kg / m3
0.01m 3
可将铜导线看作圆柱体. 铜线的横截面积
S 25mm2 2.5105 m2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后 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及提示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P112页,第一节 质量
1.答案:这些货物的质量不改变. 提示:因为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
的多少,只要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 变,物体的质量就不变.物体的质量不 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P112页,第一节 质量
2.答案:用天平测出100个大头 针的质量为m,将称量的结果除以 100 便得到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m1=m/100.
P123
3.解:冰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0.9g/ cm3
1cm3 的冰的质量为
m冰 冰V冰 0.9g / cm3 1cm3 0.9g
因为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
也为0.9g
所以,水的体积
V水
m水

0.9g 1g / cm3
0.9cm3
答: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0.9g, 体积为0.9cm3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和答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我们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

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

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案:学生想出的办法只要能说明桌子是振动的就可以。

比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的。

或者仿照课上的实验,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

对于前、后两种方法,教师应该都予以肯定,尤其是前一种方法,要大加赞赏。

凡利用课上没有讲过的方法来做验证的,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鼓励举一反三,鼓励联系实际,这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

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传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答案: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首先在实际中声音是不可能从北京传播到上海的,这里题目的设问,只是一种假设。

另外声速、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火车的速度、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速度等数据,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需要学生自己查找数据。

实际上,由于这种计算不要求太精确(也不可能太精确),根据查找到的数据,或者自己知道大致的数值,最后估算即可。

在这里,切忌用物理计算题的标准要求学生。

不要打击学生参与问题研究的积极性。

有关数据如下: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约为1 500km(实为1 463 km);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约为1 200 km;Z13(北京一上海)快车大约平均每小时运行120km;737客机平均每小时行驶约600km。

此题中体现两个能力培养点。

①假设。

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提出假设,在物理问题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理想模型和简化问题。

②估算。

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在许多场合,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实际意义,更能说明问题。

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八上)

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八上)

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八上)-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同学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铜丝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1.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的“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为多少。

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3.一天等于多少秒?一天=24×3600s=86400s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一个摆,要测量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S的摆吗.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分别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说一说行驶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哪些是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参考答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1)硬币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略)(2) 硬币周长的测量方法有以下三种:①在硬币边缘做一记号,在直尺上滚动一周;②用棉线在硬币上绕一周,用直尺量出棉线的长度;③用直尺和三角尺量出硬币直径,算出周长。

(3)一页纸的厚度的测量方法:用直尺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4)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略)2、用刻度尺测出自己一只脚的长度L ,则自己的身高为7L3、因为1天等于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所以1天等于86400秒(1天=60秒×60×24=86400秒)4、利用累积法,测量多个周期的总时间求平均值可以测得更准确。

调整摆长可以做出周期为1s 的摆长。

第2节 运动的描述1、放在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火车头、车厢的座椅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房屋是运动的。

2、B 解析:向船尾跑去了,就是离船越来越远了,以船为参照物。

3、若以电视机为参照物,则可近似认为运动员和屏幕之间相对静止;但实际上我们根据经验,会很自然地选取相对于地球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如以电视机中的观众、跑道为参照物,就会感觉运动员是运动的。

第3节 运动的快慢1、能。

解析:这样就是说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时间越长物体运动越慢。

2、用手表测出通过1km 所用的时间,再用速度公式v=t s 求出速度。

3、小明前50m 的平均速度v 1=s m 650≈8.33m/s小明在后50m 的平均速度 v 2=s m 750≈7.14m/s小明在100m 的平均速度v=s m 13100≈7.69m/s4、(1)v=t s =小时千米小时千米/05.268917.41318=(2)小时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千米/68.276/36.26523.2617253.14062211=====t s t s v 小时,千米小时千米/52.25615.1295333===t s v列车在济南至南京段最快,在南京至上海段最慢。

4.5 光的色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5 光的色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夏天当光照射到浅色衣服时,大部分都 被反射出去了,所以穿着凉快
(3)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它们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
品红+黃=红
黃+蓝=绿
品红+黄+蓝=黑
品红
绘画时用三原色就可调出大部分色彩。
熟记 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不同
色光-红、绿、蓝
颜料-品红、黃、蓝
练习:
散物
体 的 颜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反射 的光的颜色相同。 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蓝
色 色彩的调配 品红+黄+蓝=黑
红外线的热作用强
特性 红外线
应用
红外线穿透能力强 加热物体.
进行遥控、遥感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紫外线
特性 应用
化学作用 生理作用 荧光作用 可使底片感光 消毒 防伪
课后练习
紫外线对我们 也有危害,怎么办?
不要怕 可以防
紫外防护眼镜
UVF-80紫外防护面罩
防紫外线面罩
电焊时发出的 弧光含有大量 的紫外线,工 人必须戴上特 制的防护面具
防紫外线伞
炎炎夏日,各种 防紫外线伞保护 人体皮肤免受紫 外线直接照射。
课堂练习
1.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 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色 顺序为红、__橙___、___黄__、___绿___、___蓝___、 ___靛___、__紫___。这说明白__光__是__由__各__种__色__光__混__合__而__成。
教材5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2.3.4.5题:
2.白,黑,透过。 3.红色的“光”字将消失,只能看到一张 红色的纸。这是因为只有红光照射,白纸反射 红光,红色的“光”字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 眼睛的只有红色光。只用绿光照射时,我们将 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这是因为 只有绿光照射,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颜 料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

浅谈“长度测量题”的参考答案

浅谈“长度测量题”的参考答案

浅谈“长度测量题”的参考答案作者:牛萌侯玉波苏福河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16-01现将教参"长度测量题"的参考答案简述如下,以跟同行交流,并望得到各位师长指教。

人教版八上课本p15."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同学们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铜丝的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的方法?因受篇幅所限仅举两例:例1:怎样更精确地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教参答案:更精确地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用刻度尺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

我们认为:要做到"更精确地测量",就是要"尽量减小误差",要紧扣课文里"减小误差"的论述(注:课本p14.最后两段课文:⑴减小误差的措施有:此处课文应首先补写:"校准测量器具"!未校准测量器具,测量怎么会准确呢?然后才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依据需要和可能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不断地改进测量方法等共4条。

⑵产生错误的原因有: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此处课文再补写:"违反实验程序或操作步骤";特别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约有3条。

新解:一定要答出"使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主要测法有:⑴常规测法: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用毫米刻度尺顺次测出压紧后的n1张、n2张和n3张纸的厚度,对应为l1、l2和l3mm,那么一张纸的厚度d则为:d=(l1/n1+ l2/n2+ l3/n3)mm/3。

⑵改进测量方案,采用更科学的方法。

例如:①如果身边只有一张纸和一把毫米刻度尺,不准借用同规格纸张时:新解:把一张纸裁成如图1所示:让左侧的长始边紧贴在一支半径为r的圆铅笔上、再把纸条卷紧在圆铅笔上,然后用细针对准纸条左侧的长始边垂直圆铅笔扎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3.一天=24×3600s=86400s4.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以火车车头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车厢座椅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树木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以房屋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2.B3.通常对运动的描述,我们习惯取地面为参照物。

感觉运动员跑的得快,是因为我们看到运动员相对于背景的相对运动比较快;而摄像机在拍摄运动员比赛时,镜头是始终跟着运动员,即与运动员保持同步,而看电视时,由于习惯人们仍取跑道为参照物,这就导致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可以,实际上在跑步比赛时,就是利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员快慢的。

但在物理学中是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2.用表测出骑自行车,从一个里程碑到达相邻的另一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 =s t 计算出其速度。

3.s m sm t S v 33.8650111===s m s m t S v 14.7750222===s m s m t t S v 69.71310021==+=4.(1)h km s km t S v 89.26792.41318===(2)∵h km h km t S v 36.26553.1406111===h km h h km km t t S S v 45.27553.177.3406102312122=--=--= h km h h km km t t S S v 52.25677.392.41023131823233=--=--=∴通过比较v1、v2、v3可知,济南到南京段运动的最快;南京到上海段最慢。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1.刻度尺 停表 v =s t 2.(1)停表开与停的时间和小车运动和停止的时间有误差。

(2)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时有误差。

3.已知跑道长,根据步行、竞走、长跑时的圈数,计算出各自路程s ,用停表分别测出步行、竞走、长跑时运动这些圈数所用的时间t ,根据公式v =s t 求出。

4.用卷尺测出你一步的长度L ,然后测出你家到学校共有多少步n ,就可以估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s=nL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1)把钢尺放在桌子边上,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三分之二处,另一只手轻轻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钢尺振动产生了声音。

(2)在鼓的鼓面上放上几个黄豆,轻轻击打鼓面,鼓面上黄豆在跳动,并产生了声音。

(3)敲锣的时候,锣振动产生声音,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停止了振动,声音也停止。

(4)打洋琴的时候,把一个小纸条放在琴弦上,小纸条就会跳起来,并发出悦耳的声音。

等到小纸条停止跳动时,当然琴声也就没有了。

(5)人说话时,如果用手摸嗓子,也会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发音停止了,就不会感到喉部在振动了。

2.(1)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2)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3)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3. 会听到两次敲打声音;一次是通过铁管传播的,另一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但声音在空气和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根据v=st可知,当传播的路程相同时,传播的时间与传播的速度成反比,所以传播的速度不同,导致传播的时间也不同。

4. 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使原声加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5.s=12vt=12×340m/s×1.5s=255m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弦乐:是由张紧的弦线振动,并带动共鸣箱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产生响亮的声音,改变琴弦张紧程度、长短,能改变振动频率来改变声调;通过改变琴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

管乐如笛子:是靠乐器内空气柱的振动来发出声音,改变空气柱的长短(如按住或打开不同的孔),来改变音调;改变吹奏的力量来改变响度。

敲击乐器:是靠自身的震动传声声音。

每个乐器根据自身固有频率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轻重敲击,改变其响度。

2.f=nt =7002=350Hz20000Hz>350Hz>20Hz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3.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低;引吭高歌——响度大;低声细语——响度小4.方案一:是靠瓶子振动产生的声音,其水柱低的音调越高。

方案二:是靠管中空气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第三节声的利用1.(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传递信息;(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传递信息;(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传递信息;(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传递能量。

2. s=12vt=12×1500m/s×4s=3000m3.声纳;超声探伤仪;B超;超声加湿器;超声清除牙垢等;次声检测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等;超声波碎石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提示:先写出校园和家园周围有哪些噪声,再找出控制的措施,然后找同学交流。

2.(1)(3)是合理的外界有噪声时,老师声音再大点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树木可以吸收部分噪声,故(1)(3)是有效的、合理的;(2)有效,但不合理,学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4)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检测装置。

3.安静环境里,成年人脉搏一般为每分钟60~75次;噪声环境下,情绪激动,血压上升,脉搏会加快,但一般不会改变很多,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提示:(1)人与人之间无法用语言交流。

(2)听不到乐器伴奏声和歌唱家歌唱声。

(3)无法判断自然界能够发声的物体。

4.略第三章第一节温度1.甲: 7.5℃;乙 9℃;丙 18.5℃;丁 -4℃。

2.提示:分别在晴天和阴天,读出挂在教室中寒暑表在第一节课前、第二节课前、第三节课前…的温度和这时的时间填在表格中,根据数据在温度——时间图像中描述点、连线,通过比较两条曲线找出这两种天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能。

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3.制作原理: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平螺旋型或直螺旋型的结构。

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

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使螺旋管曲率发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直接显示温度示值。

4.这个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熔化吸热:用冰保鲜食物、用冰块给发烧病人进行物理降温。

凝固放热:冬天,地窖里太冷会引起一些蔬菜受冻,放上几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防止蔬菜受冻不利熔化:雪熔化时造成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而易冻伤人和动物不利凝固:铁在凝固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很容易伤害到正在工作的人。

2.可能会导致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记录不全甚至没有记录,找不到正确的晶体熔化温度变化规律。

3.(1)可以通过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

(2)它的熔点是80℃。

(3)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

4.猜想:混合液的凝固点可能降低了。

例如:汽车防冻液;雪后在路面上撒盐水。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布袋上的水不断的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使饭菜的温度不会过高而变质。

而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吸收周围更多的热量。

2.不能。

因为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附着在金属表面上,只要金属温度比室温低,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继续液化,直到与空气温度相同。

3.因为它的水主要是在地下,水的表面的空气流动很小,减少了蒸发;地下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且大部分时间,地下温度都低于地面,都起到了减少水的蒸发。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2.冻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后会有一层白霜,从而使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了。

3.冻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冻肉上,所以冻肉出冷库后会有一层白霜,从而使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了。

4.在盛有冰的易拉罐里面放入盐后,会让冰的凝固点降低,所以会有大量的冰熔化成水,冰熔化成水是一个非常吸热反应,因此易拉罐的表面温度也会变低(低于了0°),所以易拉罐表面会让空气里的水蒸汽凝华,从而形成了白霜。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1.2.因为光是直线前进的,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部份光线会被物体吸收,部份光线会被反射,而其他未被物体挡住的光线,会继续前进,而呈现阴影的现象,称为影子.3. 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4.s=ct=3×108m/s×8×60s=1.44×1011m=1.44×108kmt′=sv′=1.44×108km500km/ℎ=2.88×105ℎ第二节光的反射1.(1)是60°(2)若光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光将沿原路返回。

2.3.4.光射到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因此,迎着月光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地面上由于漫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

如下图。

所以,迎着月光走,水面亮。

同理,背着月光走,由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眼;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一部分光能够进入人眼。

所以,背着月光走,地面较亮。

5. s=12ct=12×3×108m/s×2.53s=3.795×108m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2m; 3m; 不变2.3.4.4.2m;这样安排的好处是节省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