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局面:观察北宋史的一个视角

合集下载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960年至1127年的历史时期,前半段被称为“两宋”,后半段被称为“北宋”。

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方面,这一时期都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并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

一、政治制度1. 宋朝的政治体制在北宋时期,宋朝的政治体制充分发挥了官僚体系和科举制度的作用,使得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得到了良好的维护。

宋代的官僚体系是由九品官制、举荐制、而后科举考试形成、稳定和发展的。

官僚体系的高效运转、科举制度的有效执行,成为了北宋时期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宋朝还通过设立都城,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地方官制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政治运转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2. 宋代文治主义政策宋代实行文治主义政策,注重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平稳发展。

在北宋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深入的研究,社会也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文化氛围。

宋代扩充官学,由皇帝直接颁发《孔子家语》、纂修《文海》等书籍,含义都是鲜明的文化教化和道德规范的理念。

通过文治政策的顺畅实施,北宋社会得以大力弘扬文化精神,繁荣文化事业,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二、文化发展1. 文学艺术北宋时期,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

其中,以苏轼、辛弃疾、欧阳修等诗人最为著名,代表了北宋诗歌的高峰;辈出的散文家如杨亿、陈与义、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水平;初步萌芽的小说业也逐渐形成,如著名的“三言”、“二拍”等作品,开启了中国文学小说史的新篇章。

2. 科技文化在科技文化方面,北宋时期的发展也十分突出。

北宋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非常广泛,与之相对应的是劳动生产的显著进步。

在能源领域,宋人利用水力发电,大力发展水运事业。

在医药方面,宋人研究中药学,制定了许多著名的药方和药物,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徽宗时期的北宋政治与文化

徽宗时期的北宋政治与文化

徽宗时期的北宋政治与文化北宋徽宗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时期,无论在政治还是文化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政治局势、社会风气以及文化发展,都使之成为一个闪耀的时代。

徽宗时期的北宋政治以中央集权为核心,封建统治达到了顶峰。

徽宗是一个喜爱文学艺术的君主,对文化事业十分关注。

他亲自主持编撰《大宋宣和遗事》及《宣和奢华春秋》,并大力推崇文人墨客。

他崇尚玄学思想,尤其是在兼并南唐后,更是将南方文化引入北方,进一步丰富了北宋文化。

这一时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化名人、经学家和文艺才子。

苏轼、黄庭坚、周邦彦等文人墨客都在徽宗朝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

他们在文学、书法、绘画和音乐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们的作品以其才华横溢和创新风格而闻名于世。

另外,徽宗也注重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如蔡伦的造纸术、沈括的天文观测仪器等。

这些成就不仅使得北宋的文化繁荣,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徽宗时期的政治并非一帆风顺。

北宋政权耗费大量的经济和人力资源用于修筑长城、河南大运河和南京皇宫等工程,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境内民不聊生,而且后期党争激烈,将国家推向危机的边缘。

徽宗亲政后宠信宦官,使朝政日渐腐败,不再重视实际政务,而是追求个人享乐。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北宋政权的衰落和灭亡。

虽然徽宗时期的北宋政治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但其对文化的推动仍不能忽略其重要性。

徽宗推崇文人墨客,使得文学、书法和绘画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不仅如此,他也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文化政策和追求艺术的精神,深深激励着后世的文化人士。

徽宗时期的政治与文化交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时代。

政治上的统治和文化上的繁荣,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虽然政治上存在问题,但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北宋政治在历史的维度中已经成为一块里程碑,它以其对文化的贡献和开拓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北宋建国心得(通用5篇)

北宋建国心得(通用5篇)

北宋建国心得(通用5篇)北宋建国心得篇1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国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困难。

*将探讨北宋建国的心得体会,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北宋的建国始于960年,当时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这标志着北宋的正式建立。

北宋的建国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是北宋的建国皇帝赵匡胤却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手段,成功地建立了北宋这个强大的朝代。

首先,赵匡胤通过掌握军队,获得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他通过实行兵变和杯酒释兵权等手段,掌握了后周的军队,从而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此外,他还注重军事制度的建设,推行了严格的军籍制度,保证了军队的兵源和质量。

其次,赵匡胤注重文治建设,推行了科举制度,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他还注重法制建设,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和法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此外,他还注重经济建设,推行了农田水利等政策,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最后,赵匡胤注重外交政策的建设,推行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他还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推行了文化事业的政策,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北宋的建国经历告诉我们,建立强大的朝代需要掌握强大的军事力量,注重文治建设,推行科举制度,注重法制建设,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法规,注重经济建设,推行农田水利等政策,注重外交政策的建设,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推行文化事业的政策,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北宋建国心得篇2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北宋的建国历程是充满曲折和坎坷的,以下是北宋建国的一些心得:1.统一战争:北宋的建国过程经历了多次统一战争,这些战争是北宋建立的重要保障。

北宋通过这些战争,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扩大了疆土,使自己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制度建设:北宋建立后,开始进行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国家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北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6课北宋的政治
科目:历史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任课班级:
课题
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日期
第 周建立北宋、赵匡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其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三、课堂总结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
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
时代。宋朝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从太祖立国,到逐步加强君主权力,重文
轻武,开创了繁盛的经济文化时代,但也因为重文轻武,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
的社会状态,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5.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利有弊,这启发我们国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提示:(1)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局部地区战火不断的时代,造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
(2)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等。
(3)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5.教师提问: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唐朝:权朝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五代十国: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组立的小王国。

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

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
所谓宰辅宣召、侍从论思、经筵留身、翰苑夜对、
二史直前、群臣召归、百官转对〃轮对、监司帅守 见辞、三馆封章、小臣特引、臣民扣匦、太学生伏 阙、外臣附驿、京局发马递铺,盖无一日而不可对, 无一人而不可言。
——魏了翁《应诏封事》
魏徵: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 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可”;天子曰“然”,宰相曰“不然”:坐乎庙堂之上与 天子相可否者,宰相也。天子曰“是”,谏官曰“非”;天 子曰“必行”,谏官曰“必不可行”:立殿陛之前与天子争 是非者,谏官也。宰相尊,行其道;谏官卑,行其言。言行, 道亦行也。
北宋傅尧俞:“臣身为谏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南宋高斯得:“陛下以此官为何官耶?盖明目张胆立于殿陛,
“寒俊”的崛起
• 吕文穆公讳蒙正,微时于洛阳之龙门利渉院土室中,与 温仲舒读书。……后状元及第,位至宰相。温仲舒第三人 及第,官至尚书。公在龙门时,一日行伊水上,见卖瓜者, 意欲得之,无钱可买。其人偶遗一枚于地,公怅然取食之。 后作相,买园洛城东南下,临伊水起亭,以“饐瓜”为名, 不忘贫贱之义也。 ——《邵氏闻见录》卷八 • 范仲淹“断虀画粥”:公生二岁而孤。少与刘某上 长白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 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入少 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海 外 学 者 看 宋 代
一、立国环境与政策导向
二、士大夫政治与文官制度
三、社会氛围与文化风气的演化
一、宋代的立国环境与政策导向
(一)生于忧患,长于忧患 (二) 基本政策导向
宋代:生于忧患,长于忧患 天时? 地利?
竺 可 桢
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 气候转寒,温暖期趋短。
气候转向寒冷与干旱是 古代北方民族南下的重 要原因。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有拥兵 取消节度 下派文官做 人事调度
北 之重, 使收税的 知州和通判,权,全部
宋 无调兵 权力,设 掌管民政、 归属中央
之权 置转运使 司法
政权
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
军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 事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B. 陈桥驿兵变
C.靖康之变
D. 澶渊之盟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3.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C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国家的军事力量
三 王安石变法
变法结果 失败
变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 烈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保 守 派
治 上 对
改 革 派

司马光
王安石
课堂小结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宋建立 和统一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 都城:开封 事件: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 统一方针:先南后北
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宁。1069年


任用王安石变法,故此次变法又称为“熙宁

变法”。
三 王安石变法
变法目的 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变法范围 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

学习北宋的政治后的收获和感受

学习北宋的政治后的收获和感受

学习北宋的政治后的收获和感受学习了北宋的政治后,我充分了解了北宋的皇帝之法。

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时期为创业期,宋代的各种制度和政策都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基调。

宋太祖“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各种弊端有意识地加以防范和规避,奠定了以“防弊之政”为原则的“祖宗之法”的基调。

宋太宗把先帝所创“法度”的原则近一步概括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并加以尊奉,这其中固然有为自己继位建构政治话语的意图,也有鉴于当时内外形势的考虑。

宋太宗的继位虽然至今仍疑雾重重、众说纷纭,但太宗的继位和对太祖所立“法度”的继承无疑对宋朝的发展是有益的。

从真宗朝到仁宗朝前期是北宋政治的守成时期,真宗的即位完成了北宋政治从创业到守成的转向。

太祖、太宗的统治功业在真宗心目中是无法逾越的高峰,外部又有来自契丹的威胁,因此在真宗朝前期(咸平、景德年间),君臣们以“恪守祖宗基业”为怀,比较小心谨慎地遵循着太祖、太宗朝的统治方式。

澶渊之盟签订后北宋进入了后澶渊时代,来自外部的压力有所缓和,国家呈现一片所谓“太平盛世”局面。

真宗开始进行各种自我造神、东封西祀的非常举措,以标榜和塑造作为承平之帝王的形象。

面对真宗的种种非常举措,官僚士大夫们搬出“祖宗故事”、“祖宗典故”加以“抵制”和“限制”,奉“祖宗故事”为处断政务的至上原则由此确立。

仁宗年幼登基,由刘太后临朝称制。

这一时期,北宋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已经逐渐成熟,运用“祖宗故事”、“祖宗法度”来影响政局的“手段”也已经很娴熟。

刘太后去世、仁宗亲政后,“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稳固了士大夫们在政坛上的位置,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利便的“精神武器”和政治上的“挡箭牌”。

“祖宗之法”也显著发挥了自己“防弊”的作用,稳步推进了国家政务的正常运作和发展,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固守“祖宗之法”所带来的新弊端。

专题05 “重文轻武”的宋代社会风貌-2023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

专题05  “重文轻武”的宋代社会风貌-2023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

衔接点05“重文轻武”的宋代社会风貌宋朝沿袭了唐朝灿烂文明,极为的推崇文人,宋太祖还曾经告诫子孙不得杀害文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宋朝对待读书的一种态度。

宋朝是历史上出名的"重文轻武"朝代,也可以说是文人的黄金时代,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宋朝读书人大增,宋词的兴起就是一种具体表现,除了男子爱读书,女子也喜爱读书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就是宋朝人士。

为何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也是有多个原因的。

一、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1、对前朝的历史保持警惕。

(1)唐末以来百年的"藩镇割据"使唐朝走向灭亡,唐朝的灭亡就是给了武将太多的权利。

(2)宋朝的首位皇帝赵匡胤就是在战乱中被拥立的为王的,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

自身就是从武将变成帝王,自然也害怕被下一个武将推翻政权,为了预防武将专政,所以重用文人,打击武将。

2、社会发展的需要。

晚唐五代的混乱,使的国家遭遇了重创,当时国家面临内部秩序混乱,外部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何收复国家领土和如何治理国家,恢复经济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统治者认为如果要发展经济,还是的需要文人,所以重用士大夫改革科举制也是形势所逼,而且科举制放宽了录取指标,进士名额多,这引得读书风潮再次兴盛。

二、宋朝宋文轻武的具体表现(一)发展科举制1、宋朝重视科举制度2、统治者为了促进读书风气的发展3、科举制选官的人数变多(二)文人地位高于武将;文人的福利、待遇高于武将(三)宋太祖的推崇有人曾评价:"宋朝优礼士大夫,极少贬斥,诛戮更属绝无。

三、宋朝重文轻武的成果1、宋词的兴起: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使的宋朝产生了许多文人,宋词更是具有代表性。

不同于唐诗的豪放,宋朝更加的婉约,与唐诗并称为"双绝",宋朝有长有短,看似随性,实则内涵丰富,还分为了豪放派和婉约派,常被用于曲目歌词,又被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等。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下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下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学习目标】①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②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③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我们做的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

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利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学习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左右滑动查看教材图片【教材学习】一、新课导入—武林高手赵匡胤武林高手赵匡胤太祖长拳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

赵匡胤对中国武术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以他命名,其首创的,伴随他打遍天下,开山立国的“太祖盘龙棍”。

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北宋建立概况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北宋形势图(1)背景: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局势。

(2)方针: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3)结果: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注意:北宋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主要是结束中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北宋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①加强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北宋军队•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的精壮者抽调而成。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最为发达; 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行; 老庄思想和道家思想仍很流行。 儒、释、道三教在宋代都很流行,呈现 出合流的趋势。
三教合流传改变了宋代士大夫的心态:
首先,宋代士大夫对传统的处世方式进
行了改革。 其次,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 宋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结 盟结党的做法得到普遍认同。
首先是中央高度集权,国家机器非常庞
大。 其二,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 严重的朝代,而在对外实力上始终十分 衰弱,十战九败。 “守内虚外”的军事政策
其三是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
不断。 其四,“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激发以 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 此外,宋太祖还立下“不杀士大夫及上 书言事者”的遗训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三、宋代文学分体、分期概说
1、宋词
2、宋诗
3、宋代散文 4、宋代的话本和戏剧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清·徐述夔: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复杯又见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
2、宋代政治对文人政治态度的影响
社会政治风气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士大夫
文人的政治态度,使之具有更强烈的参 与意识和更深刻的忧患意识。 宋人对现实的关心又有两个特点: 一是尤关切朝政、吏事和兵机; 二是宋人喜谈政事,但又与汉唐人不同。
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述
北宋(960—1127年):

宋代的文人政治与治国理念

宋代的文人政治与治国理念

宋代的文人政治与治国理念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时期书法、绘画、诗词等文化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而宋代的文人政治和治国理念也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

文人在宋代的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与其他朝代不同,宋代文人更加注重思想的表达和社会的改革。

他们以顾炎武、黄宗羲等为代表,提出了“独立性”的治国理念。

这种理念强调国家与社会的独立性,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社会,需要给予个人更大的自由。

宋代的文人政治还体现在他们对于君权的态度上。

文人们始终坚持君主立宪的主张,主张君王应该依法治国,而非一人独断。

他们希望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来保障人民的权益,并以此来约束君王的权力。

文人们认为,只有让君主受到法律制约,才能使国家治理更加公正。

此外,宋代的文人政治还注重于道德和伦理的关注。

文人认为,国家的治理不能只依靠法律制度,还需要有德治的基础。

他们强调君子的道德修养,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执政。

文人们尤其看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他们通常将自己的文学才华与道德修养相结合,以身作则,希望通过自己的榜样影响他人。

在宋代文人的治国理念中,还有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那就是理学。

理学强调的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认为治国理政应该要符合自然的法则。

在理学的思想指导下,文人们主张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尊重人的天性,推崇生命的尊严。

他们认为,只有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当然,在宋代,文人的政治影响力并不是没有限制的。

尽管文人们有着诸多的治国理念,但他们并不能直接行使权力,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因此,文人在宋代的政治中起到了一种间接影响的作用。

总的来说,宋代的文人政治与治国理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文人们通过思想的表达和社会的改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尽管他们并没有直接执政,但他们的思想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宋代的文人政治思想对于今天的治理理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宋中期的儒门分歧

北宋中期的儒门分歧

北宋中期的儒门分歧内容提要:北宋中期,发生了一场旨在复兴儒学的古文运动。

这一古文运动的后果是催生了新的儒学流派,其中有王安石的新学、三苏的蜀学、司马光的朔学以及二程的洛学等。

虽然新兴儒学的产生与古文运动有关,但各派的代表人物却对传统的文史之学有着不同的好恶态度。

其后各派之间发生党争,一直持续到北宋末年。

党争也凸显出新、旧党在文、史学之上的巨大分歧。

文史之争体现了宋代儒学的时代特点,揭示出北宋政治与学术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儒学复兴;古文运动;党争;史学;文辞之学作者介绍:叶平,男,河南南阳人。

1972年出生,南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河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北宋中期,儒学借古文运动而得以复兴,其中的代表人物从政治上分为两派:即旧党和新党。

但他们在对待史学和文学的态度上却划分的不是那么明显,而反倒彼此有重合之处。

其中新党反对史学和文辞之学,旧党中则有尊史而反文的,如朔学司马光一派,尚文史的如蜀学三苏一派,以及反对文史之学的,如洛学一派。

洛学之反文史,朔学之反对文辞之学,与政治上敌对的新党持相近态度。

我们可以看到,对待文学和史学的态度成为区分各新兴儒学学派的重要特征。

而从这种重合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北宋中期学术争斗的真实情况远较其表面层次复杂。

一、史学之尊贬北宋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儒学复兴运动,诸儒从文史入手,而上溯先秦诸子以至于古代经学。

史学历来是儒学中重要的领域。

在古文运动诸大家中,欧阳修是以史学著称的。

其他如古文运动早期人物孙复曾作《春秋尊王发微》,石介作《春秋说》,于五经中独重《春秋》一经,应该说他们都是尊重史学的。

同样作为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王安石则不喜史学,甚至反对史学。

王安石《答韶州张殿丞书》说:自三代之时,国各有史,而当时之史,多世其家,往往以身死职,不负其意。

盖其所传,皆可考据。

后既无诸侯之史,而近世非尊爵盛位,虽雄奇俊烈,道德满衍,不幸不为朝廷所称,辄不得见史。

而执笔者又杂出一时之贵人,观其在廷论议之时,人人得讲其然不,尚或以忠为邪,以异为同,诛当前而不栗,讪在后而不羞,苟以餍其忿好之心而止耳。

文士的巅峰时代——宋朝政治生态圈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文士的巅峰时代——宋朝政治生态圈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文士的巅峰时代——宋朝政治生态圈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公元960年,一群兵士将黄袍加着在了禁军将领赵匡胤身上,这个被后世称作'陈桥兵变'的事件将赵匡胤推向了皇帝宝座,同时也将'五代'改写为'北宋'。

总结前朝覆亡的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这已经成为新朝代的经验和习惯。

太祖本人深知藩镇割据,武夫当权对于政治稳定的危害,建国之初便与赵普谋求解决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走出五代宋朝承五代之乱。

赵普仅—句"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便使宋太祖放弃复委符彦卿的兵权。

紧接着便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将兵权收回中央,力图矫'武'之弊。

宋太祖也是武将而夺权称帝,从他后的各个皇帝,对武将的威胁和士兵的哗变都非常敏感。

在限制武将的同时,统治者也在谋求治本之道,便是'与大夫共治天下'一、太祖誓约——祖宗家法王夫之在《宋论》写道: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

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其中一条'不杀士大夫'便定下了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调。

宋太祖是武将出身,对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夫跋启暴虐,太祖深有体会,所以派文臣治理地方无疑是解民于倒悬的有效途径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以文人做地方官,即使他品行再差,也不过是多贪点银子而已,而武将若是为乱,将会引起动乱,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

宋太祖还常常鼓励武将读书,学习治世之道,一则掉书袋的轶事便可见一斑。

此事见于《宋人轶事汇编》引《玉壶清话》之中:党进不识一字。

一日,朝廷遣进防秋,朝辞日,须致词合门,使吏谓进曰:'边臣不须如此。

'进性强很,坚欲之,知班写其词于笏,教令熟诵。

进抱笏跪移时,不能道一字,忽仰面瞻圣容曰:'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政治
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影响: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思考探究: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
相同点: 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 在地方,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不同点: 1.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决策机构来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宰相权力。 2.在地方上,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和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新课导入
杯酒释兵权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1.北宋建立的时间:
公元960年
2.开国皇帝:
3.都城: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
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设通判分化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状元成才路
1.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措施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北宋的盛世景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

北宋奏议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北宋奏议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中华德文化研究□北宋奏议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武建雄(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山东滨州256600)摘要:北宋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文化盛世,以文强而武弱的社会特征为后世所熟知。

北宋国家治理的思想,详载于167年间臣僚上书帝王的奏议中。

这些治政思想包括:抑武崇文、祖宗之法、尊孔崇儒、正心御下、稽古求治、听言纳谏。

北宋士人的治理思想:文治与武功当求平衡、法祖宗与应天变宜并重、德治与法治须并行相辅、内修与外治应有效结合、稽古与鉴今当并驾齐驱、畅通言路以泄导人情等对当代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北宋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与吸取。

关键词:北宋;奏议;治理思想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014(2021)01-0025-06DOI:10.16514/43-1506/c.2021.01.004北宋是历史上以文治著称的时代。

北宋九朝存续的167年间,在内政外交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治理特色,既创造了华夏文化造极的盛世①,同时又以饱受后世诟病的“靖康之耻”收尾。

北宋在治国理政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后人评为“声容盛而武备衰,论建多而成功少”[1]。

这一笼统式的评价,虽道出了北宋社会某方面的特征,然而并不够详细,其公允性也值得商榷。

北宋治国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值得当代中国社会借鉴与吸取。

考察北宋治国理政的特色,需从其治政思想与理念着手。

北宋治国理政的思想与观念,迄今最为详备的文献记录,是群臣上书帝王的奏议。

奏议是君主专制时代,臣僚基于言事议政的需要而上奏于帝王的文书。

奏议发挥陈猷献策、辅弼治政的功能,刘勰称之为“经国之枢机”[2],清代四库馆臣将之归为“政书类”。

北宋是朝廷言路开明、群臣积极进言的时代,九位帝王执政期间,产生奏议达三万余篇,为历史极盛。

北宋奏议经士人别集、奏议总集如《宋朝诸臣奏议》、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的载录,文献至今保存较为完备,此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切实保障。

一尧北宋奏议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北宋社会具有区别于前代的鲜明特征。

文治国家—宋朝

文治国家—宋朝

一、宋代的开国政策
(二)建立文治政府 1.重要措施︰
P130
(1)重视教育,确立科举的殿试制度 (2)不杀大臣和言事官 (3)以文官出任武职而掌有兵权 (4)提高官员薪俸并给予恩荫子弟 (5)以及减免士人税役
一、宋代的开国政策
2.影响︰
P130
优缺点︰
优点 士大夫具有使命感,内政相对安
定,文化蓬勃发展
2.党争:新旧党争
旧党 代表 司马光、
欧阳修 主张 反对变法
新党 代表 王安石 主张 支持变法
二、北宋的变法与党争
3.影响:
P131
北宋灭亡前,新旧党交迭执政, (1) 执政者往往改变既有政策,更挟
怨报复异己
(2)
文人结党相争是宋代重视文治的 反效果,影响北宋政治甚巨
(一)北宋变法
P130
1.庆历新政
倡导 范仲淹
主旨 澄清吏治
因新政策阻碍官员利益,遭受大臣抨击, 结果 范仲淹罢相,改革告终
二、北宋的变法与党争
2.熙宁变法
P131
(1)倡导:王安石
(2)主旨︰富国强兵
(3)改革︰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为规画新法
核心机关
二、北宋的变法与党争
(4)结果︰
P131
A.不获朝中大臣支持,如司马光极力反对 B.王安石任命的一些年轻资浅官员,其行
事作风颇受非议 C.冲击商人、地主和官员的利益 D.授予将军实权、变相要求人民义务当兵
等,更引发变更祖制的质疑
神宗死后,司马光为相,新法废止
二、北宋的变法与党争
P131
(二)士人政治与新旧党争
1.背景:宋朝重文治,形成士人政治;但因官僚众 多,难免意见分歧

北宋政治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北宋政治与文化的关系研究

北宋政治与文化的关系研究概述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是一个重要的王朝。

北宋时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氛围互相影响和塑造,为这个朝代的辉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北宋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1.实行科举制度:北宋开创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推动了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2.支持教育事业:改革官方学校及书院制度,积极推动教育普及,培养出一批才华横溢、思想独立、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3.建设运河:运河建设促进物流交通,使得各地经济发展更加活跃,进一步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1.士人风尚:北宋士人追求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在政治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他们倡导“文治”思想,强调以文明法治国。

2.文化园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园林艺术,这种优雅、精致的园林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审美空间,也成为政客和知识人士交流思想和展示才华的重要场所。

3.文化刊物: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刊物,如书籍、报纸和杂志等。

这些出版物不仅传播着各类学问和知识,也为政府传递民意和社会动态提供了渠道。

政治与文化互动1.官方力促中原文化发展:政府主动引进外地人才来推动中原地区文化发展,并积极保护文物古迹。

2.政治家与文人的关系:政治家需要借助文人撰写奏章、劝谏等活动,而文人则通过接触政界获得机遇发表自己见解。

3.歌颂政治成就:北宋时期有很多流传下来的顶礼膜拜之作品,广泛传播并歌颂当时政府为百姓做出的贡献。

结论北宋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和促进。

政治发展为文化提供了机遇和支持,而丰富多样的文化又激发了政治家的思考和创造力。

正是这种有机结合,使得北宋成为了一个政治与文化繁荣共同存在的时代。

读《文治大宋》有感1800字

读《文治大宋》有感1800字

读《文治大宋》有感1800字说起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人们“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才,总是以一种积贫积弱,苟安一隅的形象出现。

相比之前的大汉盛唐,宋朝从建立到灭亡,始终面临着内外部的军事威胁,西夏,辽,金,蒙古时时蚕食着大宋的一疆一土,因为军事力量的不足和朝廷战官府和两派力量的起伏,导致宋代的对外战争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状态,最终造成宋代的疆土只有唐朝的一半,对外战争更是屡败屡战,更有之,不战就闻风而逃,或战胜近战仍向敌方纳金求和的情况。

北宋的澶渊之盟在战胜的情况下向辽西夏每年进贡纳金,之后的战争中赔偿金额更是除开不断增长;宋徽宗和宋钦宗在“靖康之役”中被金人掳到北方,至死未归;南宋开国皇帝宋高祖被江南金人追的躲到海岛上三个月不敢踏足中原,“搜山检海捉赵构”可见当时宋朝皇帝的狼狈;到了南宋最后一个皇帝更是被蒙古人逼得跳了。

种种史实都给我们展示了宋朝的积弱积贫,也难免让人们认为宋朝是“史上最不争气的一个朝代”。

但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其经济发展和文化创作却达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高峰,这不能不让人惊叹这一奇怪又有着一定规律的朝代文明。

而这一切都与宋代匡正的治国思想——文治大宋天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宋代之前的五代是是一个武人时代,一个战争的历史,更是一个青铜时代。

五代指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唐后周,后梁维持的间隔有17年,后汉的时间最短,只有4年。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

其所与俱武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花尾蝠之牧斯人也!”这充分展示弱势群体了但是社会的混乱悲惨状况。

就是在这样一个独裁统治交替,杀伐征战,民不聊生的时代,人们期待一个伟人伟人能够力挽狂澜,结束战乱,建立一个可以与之前大唐盛景盛况一样的稳定繁华的朝代。

这个时候赵匡胤消失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

一个从血雨腥风,战火不休的时代走出来的帝王,自编自导了一出“黄袍加身”,因为下属的拥护不得已成为君主皇帝的君主,只怕时时刻刻都担心哪天自己的属下也来一出夺位戏码,自己这身家性命就不保了。

两宋文化政策

两宋文化政策

两宋文化政策如下是有关两宋的文化政策: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安史之乱”以后至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重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统治策略上做出了重大的改变,即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

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危害,为了巩固政权,一方面采用政治威慑和物质利诱的手段迫使将帅交出兵权,另一方面重用文人,让他们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

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宋初80多年主要表现为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在这之后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广设学校培育人才,也就是我们在宋朝官学设置中具体讲解的“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

三、尊孔崇儒,辅以佛道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是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糅合佛、道私学而成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来经过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四、理学兴盛,书院兴盛(一)理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

宋明理学所说的是儒家思想,所使用的是儒家术语,但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所借以建构思想理论体系的,是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

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心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二)书院:北宋初期,乱世渐平,社会安定,朝廷虽多褒奖文事,却又无力广设州县学校,故“士子病无所学,往往相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

书院由此进入兴盛阶段。

正如南宋学者吕祖谦在《鹿洞书院记》中所称:“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镐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治局面:观察北宋史的一个视角作者:金飞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第02期关键词文治,北宋,君臣关系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46-06对于一线历史教师来说,如何依托多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比如,以往提到宋朝,学生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积贫积弱,但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新成果表明,“不能以‘积贫积弱’来概括宋代的全部历史特征”。

①不仅宋朝的商品经济成熟到可与欧洲媲美,宋朝还成就了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文治局面。

学术界的新认识、新观点,应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得到体现。

本文试图从多学科渗透的视角入手,引导学生领略宋朝的文治局面。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赵普”一课有这样一段描述:(赵普)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学生很困惑:赵普连续四次向皇帝推荐人才,明明宋太祖很生气,甚至“怒不可遏”地将奏折撕碎了扔在地上,为何最终还是接受了赵普的建议?语文教材旨在赞扬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道德情怀和责任担当,但武将出生的宋太祖同样应该得到赞扬,尽管宋太祖怒不可遏,但毕竟还是冷静下来了,而且接受了赵普并不太客气的建议,而没有像一些帝王一样大开杀戒。

面对学生的疑问,笔者意识到学生似乎是在自觉地进行知识在学科间的迁移。

因为学生刚刚在教育部统编七年级教材上学过“北宋的政治”这一课,宋太祖顺应了唐末五代乱世局面下人心思治的历史发展潮流,实现国家统一,并且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革故鼎新的制度建构,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至于如何理解文治局面,历史教材并没有详细介绍,显然,语文教材的材料可以作为历史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

后来,笔者无意中又在一张语文试卷上发现了一段关于宋代文治局面的阅读理解题,选文出自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先生一篇广泛传播的美文《如果可以我愿意穿越回宋朝》,里面有一些文字,值得历史教师细细品读:与汉唐明清相比,宋代就是一个不太强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宋代)一百多年里没有诛杀过一位大臣……宋代的皇帝对知识分子很尊重,一百年没有杀过一人,看着实在讨厌了,就流放,流放了一段时间,突然想念了,再召回来。

文人之间也吵架,但都不会往死里整……人生如草,活的就是从容两字。

这段文字或许有些文学化色彩,但清晰地展现出宋朝的文治特征,此外笔者发现还有许多学者都有类似的想法,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宋朝最适合人类居住,“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宋代文治局面?笔者想到了认真研读不同版本教材及学术界研究现状两种思路,引导学生加深对宋代文治局面的理解。

2011版课标新教材特别重视介绍北宋的历史,其中对宋代“文治局面”的表述,以下五种新教材如是说:北师大版:介绍宋朝推行文官政治,提到宋朝士人受到社会尊重,还提到“宋朝以不杀大臣、士人、谏官为‘祖宗家法’,形成平和、宽缓、理性的政治氛围”。

岳麓版:介绍宋朝崇尚文治,重视文教,在小字中还提到,宋太祖以祖宗誓词的形式要求“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之人”,使得文官政治得以保障。

华东师大版:指出宋初皇帝重视文人士大夫“能听取他们的谏言,共同商量朝政大事”,并在小字內容里面介绍统治者倡导“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及文人士大夫试图“致君尧舜”的道德情怀。

河北版:提到宋朝重文轻武,通过考试选拔文人担任军政要职,在课后的知识拓展中还提到了不畏权贵、敢于直谏、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清官楷模包拯。

川教版:提到宋朝重用文臣,推行文官主政,抑制武将,还提到了宋太祖的一项治国方略:宰相须用读书人。

不难看出,不同版本教材都特别重视发掘宋朝的文治特色。

综合语文和历史两门教材的表述,宋朝的文治局面可以理解为:一种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一种文化昌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及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不仅宋朝皇帝极其宽容与开明,文人士大夫也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宋朝的文治局面,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也在无形之中得到渗透。

介绍宋朝的文治局面,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文治局面的背景——表现——影响,引导学生从前后贯通的角度全面看待历史。

环节一:宋初治国道路的选择——文治还是武功?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宋太祖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祖谓宰相曰:“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

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自今诸州决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覆视之。

”——《宋史》本纪第三引入宋初君臣围绕宋代长治久安问题进行的两段著名对话,引导学生从唐末五代武将专权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思考北宋制度革新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异邦的存在,赵宋王朝就得想方设法凸显自身国家的合法性轮廓,张扬自身文化的合理性意义。

”①宋朝开国之君试图通过文化策略的支撑,重建唐末五代已经紊乱的社会思想秩序。

宋太祖根据自己黄袍加身的经历,奉行文德治国,重视民主法治建设,旨在避免唐末五代武将专权、藩镇割据,跋扈军人肆意践踏法律、草菅人命的悲剧重演,力图推动社会安定有序。

在宋太祖看来,“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因而其政策更加理性和务实,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认识为何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而宋朝政局稳定,且立国300多年。

正如研究表明:与前代的一些最高统治者不尽相同的是,宋初统治者“更为审慎地汲取了历史的经验,制止动乱的思路比较清晰,终于成功地维持并且发展了稳定的局面”。

①环节二:宋代文治局面的具体内容1.“杯酒释兵权”——走向文治的第一步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开国之君在建立政权之后,往往以杀戮立威,即大杀曾辅佐自己夺得帝位的功臣战将,来树立天子的绝对权威,其中以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最为著名。

惟有宋太祖反其道而行之。

“杯酒释兵权”,于杯觥交错间简单而又直接地解决了历朝开国之君都深感棘手的难题。

因此“杯酒释兵权”就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从而成为千古佳话。

——顾宏义:《细说宋太祖》引导学生阅读“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并介绍西汉初年以及明朝初年,对功臣宿将大开杀戒的事例,体会“兔死狗烹”的暴力手段带来的社会恐慌,引导学生体会宋初采用非常温和的方式,不仅避免了“黄袍加身”故事的重演,加速了武人干政的结束,还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营造了一种比较文明和理性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着社会生活更加宽容和自由,使得社会出现发展进步的蓬勃生机。

2.强干弱枝、文官治国、权力制衡——消除武将专权的百年隐患逐步收回节度使和大将的兵权,将领只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加以调动。

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需听命于枢密院。

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北宋)蔡襄引导学生阅读上述两段材料,得出结论:北宋针对前朝积弊,解除大将兵权,实行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并推行文臣统兵、文官治国的局面,中央和地方行政长官也多由文官担任,甚至主管军事的枢密院长官也由文官担任。

文官治国的同时,为防止文官专权,推行权力制衡原则,在中央推行“二府三司制”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权相祸国,在地方由担任京官的文臣任地方知州,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并设置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文官治国的理念使得皇帝与以宰相为首的文官集团之间维持着共治天下的局面,“前朝反复出现的无论有理与否、君主绝对意志畅行无阻的现象,在宋代基本没有出现。

有宋一代,皇权、相权的彼此消长,并不意味着二者势力的恶性竞争、你死我活。

无论谁强谁弱,基本保持君臣‘共治天下’的和谐状态。

”②既保证了专制皇权的高度效能,又避免了过于专横的非理性弊端。

文官政治取代唐末五代长期推行的军人政治,使得宋朝最终出现了“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的理想境界,控制军权的措施也对历代王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3.中央决策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律化太祖即位,常令后苑作造熏笼,数日不至。

太祖责怒,左右对以“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曹、本曹下本局,覆奏,又得旨,复依,方下制造,乃进御。

以经历诸处,行遣至速须数日。

”太祖质问赵普,上日:“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一熏笼。

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普日:“此是自来条贯,盖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

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

”太祖大喜日:“此条贯极妙!”——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尽管最后由皇帝裁决并发布诏书,但“诏书由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起草前他们会拿到被称为‘词头’的提纲,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封还词头(封驳)”,诏书起草结束后由给事中负责审议,“如果给事中反对其中的内容,可以将其退回”,“文书传递过程中,台谏也可以要求行政部门修改”。

——[日]平田茂树:《日本政治史研究述评》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宋代决策和文书起草过程呈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特征,可以避免皇帝凭一时喜怒而乾纲独断,尽管皇帝拥有最终决策权力,“但是,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的方式颁布施行。

直接自宫内颁出的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

①以往研究批评这种做法影响决策效率,但实际上“可以纠正政策中的偏差”。

②4.从科举制改革的视角看待宋代文治局面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劝学诗》宋太宗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宋)田况:《儒林公议》引导学生认识北宋重视教育事业,并大力推动科举制改革,使得状元及第更加荣耀,宋太祖更是大力倡导“宰相须用读书人”,大力推行殿试制度。

此外宋朝科举制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取士不分门第,“唐代虽然建立了科举制,但终唐一代,科举出身者在官员整体队伍中仍占少数,以才学取代门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问家世,追求‘公平’‘择优’的考试录取方式,到宋朝才成定制……如果说科举制是古代社会的‘一大变革’,那么这一变革是在宋代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