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粉彩概述

合集下载

粉彩工艺

粉彩工艺

粉彩工艺1.粉彩简介粉彩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的美称。

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特有的艺术风格,它色泽晶莹,瓷画精细优美,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在国外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而被誉为“东方瑰宝”。

1.1粉彩瓷的创作粉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1.2粉彩的彩绘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化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发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2.粉彩的起源及发展粉彩线条纤秀、画面工整、色彩柔和、绚丽粉润、形象逼真,虽始于清朝,但是更早的则可以追溯至唐朝,唐朝即有“南青北白”的格局,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

浅析景德镇粉彩陶瓷艺术

浅析景德镇粉彩陶瓷艺术

还 要有 内容 的体现 ,精 神 内容 的传 达 ,即所 谓 绘画 主题 。绘画 的
因 此 ,工艺 技 术人 员在 粉彩 陶 瓷装 饰创 作 时也 非常 注重 发挥 陶 瓷 内容和 形 式 ,密切 相连 ,形式 是观 念 、情 感和 技术 的体 现 。 由此
的 器型 美 、质 感美 ,考 虑 画面 内容 的表 现 ,更 重要 是瓷 质美 。景 看 来绘 画 语言 实 际上是 包 含 了技巧 、形 式和 内容 的有机 融合 。所 德 镇 的陶 瓷材 质 具有 四大特 色 : 自如 玉 、薄 如 纸 、明如 镜 、声 如 以 ,对 粉 彩陶 瓷绘 画语 言 所 占有 的深度 和 广度 是检 验粉 彩 瓷画 家
饰 与釉 上新 彩 、粉 彩结 合 。新 的花 鸟陶 瓷装 饰工 艺 作 品让观 赏者 的和停 留在 生 活表 面 的东西 ,从而 在陶 瓷绘 画 语言 、绘 画 图式 、
有 耳 目一新 的感 觉 。粉 彩 与新彩 的结合 ,与传 统 的粉彩 制作 工 艺 绘 画 动机 等方 面都 出现 了新 的形态 。完 善和 有 个性 的绘 画语 言 成
粉 彩瓷 的装饰 大 多都 是在 高 白釉 瓷胎上 进 行 ,更注 重 的是 工 形象 来说 ,它 是形 式 的 因素 ,但却 有着 引起形 象 的联想 和 意趣 的
艺 材质 的器 型多 变 ,使 画面装 饰 和工 艺技 法表 现 的完 美 结合 。因 感 受的 功能 。正 如蓝 色和 红色 能 引起 冷暖 的视 觉 感受 一样 ,在 宣 此 粉彩 装 饰 设 计必须 利用 和 发挥 好器 型 的材质 美 ,注 重 陶瓷 工艺 纸上 粗糙 的 干笔 能 引起树 干及 老 人似 的苍 老 的视觉 感 受 :水分 饱
特点。

景德镇重工粉彩艺术瓷(俗称厂货)的背景及特征分析

景德镇重工粉彩艺术瓷(俗称厂货)的背景及特征分析

景德镇重工粉彩艺术瓷(俗称厂货)的背景及特征分析近年来,不少藏家把眼光转向1978年至1983年景德镇国营艺术瓷厂生产的陈设瓷,主要是花瓶类,还有花钵、皮灯等其他品种,这些陈设瓷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制作,也未下作者名款,而且多以仿古的形式出现,其中也有好差之分,行内人士俗称“厂货”,专指1978年至1983年景德镇国营各大瓷厂生产的陈设瓷。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艺术瓷厂当年制作的重工粉彩瓷。

重工粉彩瓷是高难度的制瓷工艺,要想制作一件好的高水准的重工粉彩瓷更是艰难,制作过程中很容易犯毛病,所以对工艺、颜料、胎瓷都有很高的要求。

1958年,景德镇的工艺美术瓷厂、出口瓷厂、部分好的画瓷合作社集中了技艺高超的工艺人员、老艺人成立了景德镇艺术瓷厂,政府也给予他们陶瓷美术家、设计师、设计员的荣誉称号,以生产粉彩瓷器为主,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重工粉彩瓷(其作品以开光居多为特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的粉彩工艺瓷受到极大的冲击,这些所谓的“封、资、修”、“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粉彩艺术瓷遭到“一刀切”的封杀而绝迹,不少艺术家、老艺人遭到残酷的批判批斗,不说制作,连提都不敢提,连续“十年浩劫”,将这些传统的粉彩瓷打入了艺术的“冷宫”。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给艺术家们带来了艺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多年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展示,这些陶瓷美术家、老艺人带着感激的心态,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手招术、不计名利、不计工时、精工细作、刻苦钻研、积极创新、精诚团结,为恢复传统文人派的重工粉彩艺术瓷而努力工作,由于受文革时期的政治影响,文革结束几年内,敢在作品上落款的艺术家还是寥寥无几,而且当时国内的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均在温饱线上,消费不起,而国家又急需外汇,以解决文革的破坏,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状况,国家再一次以工艺美术行业为重点,换取有限的外汇,稳定政局和经济形势。

所绘制的重工粉彩瓷均为出口创汇,大部分销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

改革开放后,该厂的技艺人员退休、去世、流失等各方面因素,以及九十年代十大瓷厂陆续倒闭,已无法再现当时这类重工粉彩陈设瓷的工艺艺术水平了。

浅谈粉彩艺术

浅谈粉彩艺术

浅 谈粉 彩 艺术
余 婧 刘 岱
( 艺轩 , 静 江西 景德镇 3 3 0 ) 30 1
摘 要 粉彩是景德镇 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 珐琅彩” 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 瓷。它的独特之 处在 于彩绘时掺加一种 白色 的彩料“ 玻璃 白” 玻璃 白” 。“ 具有乳 浊效果 , 出的图案可发挥 渲染技 法的特性 , 画 呈现一种粉润的 感觉, 因此被称 为“ 粉
用” 不断完善发展我 国粉彩 史。 随着日代的发展 , 寸 以及社会的
进步 , 人们对装饰画的要求不断 的与时俱进 , 因而 陶瓷艺术 的 时代感和 民族化仍然是 当今创新 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
31 粉 彩 艺 术 的 现 实思 考 .
新而不落荒诞怪异。 这不正是当今艺术家应走之路吗? 发掘传 统、 继承传统 、 出传统 让古 老的陶瓷艺术 永放异彩 , 走 我们这

代任重而道远 。
参 考 文 献
中国的现 代粉彩艺术是在从本土传统粉彩艺术 中吸 收艺
1 e r n un P t sn en 《 h r tn ro l ) ts . a,e r .a : e a d tf a) P eo S eo J T C f a A C y。 2 秦锡麟 冲 国陶瓷.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3 邹晓松 . 传统陶 瓷粉彩装饰 . : 武汉 武汉理 工大学 出版社 4 冉茂芹. 品粉 彩技法 . 精 粉彩笔 汜. : 南宁 广西美术出版社
色彩表现艺术形式 , 致使我 国粉彩瓷的发展达到空前层次。 粉
彩瓷在 国际上也获得独特 的低位 ,粉彩瓷在国际社 会上享有 较高的声誉 , 随着粉彩 瓷在 国际社会上 的盛行 , 使得粉彩 瓷创
作的工艺手法得到了新的发展而 1 3臻完善 , 装饰形式种类繁 多, 此时是粉彩瓷发展 的鼎盛时期 。

论景德镇粉彩瓷文化品牌效应的形成

论景德镇粉彩瓷文化品牌效应的形成

[学苑]137品牌在现代社会文化运作中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学术用语,乃至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口头语汇,它与文化联姻的意义更加时髦,在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让人们从总体上认识世界。

这样,人们在利用一个语汇并逐渐延伸它文化范畴的时候,使之成为一个文化俗语。

然而,这样的文化俗语又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具有该领域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点。

一般地讲,品牌是“被用来区分不同生产者的产品由来已久,实际上,英语‘品牌’(brand )一词根源于古挪威语的‘brandr ’,意思是‘打上烙印”[1]。

由此可见,品牌具有极其广泛的文化语义,并且,在现代社会文化活动中的用处也是十分宽泛的。

正因为如此,本文采用品牌这个概念对景德镇粉彩进行分析,旨在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为解决陶瓷文化创造与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初浅的思路。

一、技术的初步积累陶瓷在文化内容拓展方面,是从材料及其工艺技术开始的。

例如,从彩陶到釉论景德镇粉彩瓷文化品牌效应的形成潘玲霞陶,尤其到唐三彩的成熟,在视觉上所引起的巨大反响,就是因为陶瓷材料技术的进步实现的。

如果不是唐代陶工对铅釉及其发色剂作用的利用技术得到提升,不是铅作为助溶剂在陶器烧成过程中携带着铁、锰、铜、钴发色剂在器物表面四处流动,便没有唐三彩神奇的外观特征展现。

同样地,景德镇在千余年的陶瓷生产及其利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工艺技术形成了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核心基础。

不论是从全局上看,还是从一个片段上研究,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里,不妨就用粉彩做一几个解释。

粉彩,既是景德镇陶瓷装饰的一种方法,又是一个瓷器品种,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它都是具有特殊技术含量的陶瓷制品。

粉彩制作属于纯粹手工化性质的制作,因而,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

“所谓粉彩,顾名思义,即具有粉润之感的色彩。

它是在烧好的白胎上,用珠明料作画,填好粉彩颜料后,再次入炉经750度左右温度烧制。

烧好后颜色不仅固着在瓷器釉表面,而且光泽晶莹,粉色柔和,手触摸有明显凸起感”[2]的瓷器装饰。

粉彩艺术发展史

粉彩艺术发展史

粉彩的发展历史专业:09材成一班姓名: 金坤鹏学号:200910340130摘要: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时至今日,粉彩瓷艺的魅力依然迷人,其装饰技法继承传统并推陈出新,拥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有重工粉彩,亦有逸笔写意,有工写兼备,亦有没骨渲染,讲究诗情画意,字韵印趣。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

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

粉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艳压群芳的低温釉下彩——粉彩

艳压群芳的低温釉下彩——粉彩

艳压群芳的低温釉下彩——粉彩作者:孙芃芃方益鸣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1期【摘要】粉彩是陶瓷低温釉下彩瓷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传统陶瓷装饰当中的重要类型。

文章通过对粉彩的形成与粉彩艺术特点的分析,更深入的对现代粉彩这一装饰手法进行展望与研究。

【关键词】艺术特色;装饰手法;表现形式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曾出现一颗闪亮的明珠,它色彩绚丽,精美绝伦,璀璨夺目,这就是粉彩瓷。

一、粉彩的形成与发展粉彩是指在烧好的白瓷胎上,用生料作画,填好粉彩颜料后,再次用76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烧成后颜色不仅固着在瓷器釉表面,而且光泽晶莹,粉润柔和,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

粉彩是于康熙时期,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演变而来的。

此时,开始在五彩纹饰的局部,采用不透明的珐琅质颜料。

雍正时期随着珐琅彩彩料的研制成功,粉彩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绘制技艺逐步成熟,成为彩瓷的主流。

正是因为雍正粉彩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粉彩也被后世称之为雍正彩,此时,在广州珠江沿岸出于对外贸易的需要,逐渐形成了釉上彩瓷作坊,在此地所生产的釉上彩瓷被后世称之为“广彩”。

与此同时,民间窑场也开始了粉彩瓷的生产和制作。

乾隆时期,粉彩瓷更为流行,工艺手法得到了新的发展,而且日臻完善。

装饰手法繁多,先后出现了色地开光装饰、锦边装饰、锦地装饰、锦地开光装饰等。

此时的粉彩色调极为丰富,纹饰精美,是粉彩发展的鼎盛时期。

自乾隆后期开始,粉彩瓷逐渐走向衰落,产量和质量都大不如前。

至清末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彩瓷类型—浅降彩,它是在原有的画料基础上添加了铅粉。

由于画料中含有起溶作用的铅粉,画好后即使不添盖透明颜料,烧成以后纹饰也不会脱色。

画好以后,再薄填赭石、水绿、大绿一类的颜色,烧成以后画面呈现出浅淡的色调,似有中国画浅降山水的意趣,所以被称之为浅降彩。

这一类型的浅降彩,是粉彩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一次工艺变革,并由此拉开了瓷上绘画的序幕。

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正式确立了粉彩的绘画性表现语言,开始忽视,甚至是漠视粉彩的装饰意义。

陶瓷粉彩装饰概述[整理版]

陶瓷粉彩装饰概述[整理版]

陶瓷粉彩装饰概述一、粉彩的特点1、风格突出(1)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

(2)书工细腻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体感强,不仅手感立体,而且表现的对象也立体、逼真。

(4)分类明确,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分为四大类:①普通粉彩:以“万寿无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为主要装饰,由于纹样简单,线条也基本上可以印子来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很少。

②中级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鸟和图案为主要装饰,以手画为主,兼以印代画一部份,色彩较普通粉彩丰富而淡雅,渲染也多于普通粉彩。

③重工粉彩:画面较中级粉彩复杂,加进了走兽、瓜蝶、草虫和吊灯洋莲图案之类;构图远比中级饱满丰富。

画工精细,色彩以及渲染都较多,图案致密,并加用黄金等高档颜料,技术要求高,衹有高级技工才能制作。

④特艺粉彩:即特种工艺,不仅技术要求更高,艺术修养也高,有的虽看上去寥寥数笔,其乃是绝活,非一般高级技工能达到。

有的甚至是孤品。

2、形式多样粉彩的装饰形式十分丰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种彩瓷无法比拟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通景装饰:如中国画的长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隨意伸长,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转成一圈,常见的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藻和图案画等。

(2)开光装饰。

在器物上用各种几何或象形形状圈出一块范围,使其装饰部位比其他中位更为突出醒目,开光内一般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之类,而开光以外部分辅以各种图案。

这种装饰任何一部位都有内容,给人感觉丰富、充实和活跃。

(3)满地装饰是传统的一种样式,它包括各种地色的万花,花朵大小穿插、布满全体。

(4)散点装饰:这种装饰在粉彩中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隨意点缀各个部位,散点装饰,看上去虽无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乱、活泼自由,却有一定的规律。

二、粉彩的发展梗概我国的陶瓷装饰在元明之前,主要运用在坯体上刻、划、印花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主要为釉下装饰。

釉上彩绘,据史籍记载,从元代就开始了(或更早)但以整个时代来说,瓷上彩绘作为主要装饰手法,还是明清的事,但至少可以说元代是明清陶瓷以彩绘为主的先声了,而明代白瓷胎釉质的提高,为发展彩绘装饰创造了条件,青花和青花斗彩及釉上五彩正是在以白瓷的成就上而发展起来的。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器产区,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主要包括青花瓷、彩瓷和粉彩瓷等。

1. 青花瓷:青花瓷是景德镇工艺瓷器的代表作,其特点是白地上用蓝色釉料绘制纹饰。

青花瓷器制作精美,纹饰图案多样,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

青花瓷器色调清新,线条流畅,工艺精湛。

2. 彩瓷:景德镇的彩瓷以釉里红为主色调,其特点是在釉面上绘画并烧成。

彩瓷器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彩绘技法,如釉里红、釉下彩、釉上彩等,色彩鲜艳明快,绘制精细,寓意吉祥。

3. 粉彩瓷:粉彩瓷是景德镇的传统工艺瓷器之一,其特点是色调柔和、细腻,以缤纷的粉彩绘制器物表面。

景德镇的粉彩瓷器主要采用高温釉料,绘制内容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造型优美,色彩和谐。

景德镇的工艺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设计和优美的艺术风格而备受推崇。

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实用品,景德镇的工艺瓷器都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粉彩名词解释

粉彩名词解释

粉彩是一种中国瓷器制作工艺,特点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

“玻璃白”是一种不透明的乳浊剂,由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组成,具有乳浊效果。

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烧制,就能制作出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以其软和的粉润质感,丰富的表现力,以及国画风格,被称为“东方艺术明珠”。

粉彩瓷器最初在康熙时期创制,在雍正和乾隆时期盛行,是清朝时期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直到现代仍有许多景德镇瓷厂在生产粉彩瓷器。

探析粉彩艺术的创新表现

探析粉彩艺术的创新表现

探析粉彩艺术的创新表现作者:陈宝毕胜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3期粉彩,作为陶瓷类别而言,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作为装饰手法而论,粉彩是陶瓷釉上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装饰技法。

冯先铭在《中国陶瓷史》中写道:“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粉彩的制作工艺为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750℃温度烧制而成。

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画工细腻、风格迥异、手触摸有明显的凸起感”的艺术特点而风靡古今中外。

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景德镇当代粉彩艺术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多元化的需要。

景德镇当代粉彩艺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于审美价值观的多元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进入了陶瓷艺术创作的春天,瓷苑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陶瓷艺术家扬眉吐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绘画题材,绘制工艺,表现手法都有新的发展。

在表现手法上,既有重工粉彩,也有写意人物,既有边饰与主题人物相衬托的民族艺术风格,也有以主题画面装饰,不用边饰的国画手法,“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不同布局,古代、现代人物形象,应有尽有,雅俗共赏,工笔、意笔乃至抽象风格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显示出陶瓷艺术家的不同个性。

一艺术内容的创新景德镇粉彩艺术的内容创新,在于从事粉彩创作的艺人对陶瓷绘画的独特理解和切身实践,将陶瓷绘画的表现功能充分运用到粉彩创作中去,从而对粉彩艺术内容的创新大有裨益。

从现代美术史的角度看,粉彩艺术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陶瓷彩绘的技法,而是一种艺术家表达个人思想和审美的一种手段,应有其自身的历史地位。

绘画早期形态就是出现在彩陶上的,而艺术家创作题材的选择,只是个人创意的表达.在陶瓷上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也是如此。

因此,瓷绘并非附属于陶瓷造型的,在今天应该获得应有的地位。

近年来,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创作人员越来越多,粉彩装饰也风格多样、表现手法各异。

当代陶瓷粉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当代陶瓷粉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44我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上下历经五千年,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如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陶瓷粉彩艺术从康熙时期萌芽至今,已然发展为一门成熟的陶瓷装饰艺术品种,并形成自身艺术特征。

当代陶瓷粉彩更趋向装饰性与新材料研发的总体趋势。

一、色彩的传承与创新粉彩装饰在它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一直是在吸收其他艺术的优点逐步走向成熟的。

粉彩颜料的配制技术对粉彩艺术的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某些题材,如百鸟朝凤、昭君出塞等,这些题材的创作需要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色彩,方能达到色彩鲜艳夺目、粉润柔和的视觉效果。

粉彩颜料从研制出来就是单原色,颜色单一根本难以适应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需求,就需要通过研磨、配料让单一的色彩转化为丰富多彩的色系。

譬如,一个单一的红色,配料后可形成胭脂红、洋红、桃红、西洋红、茄红等等。

在景德镇,有经验的艺人已经配制出上千种之多,从而满足了创作人物、山水、花鸟艺术作品的需要。

二、装饰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当代粉彩艺术的创新,得益于其装饰工艺的进步。

“珠山八友”在工艺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开创了景德镇粉彩艺术的新局面,刘雨岑首创的“水点桃花”技法,何许人的雪景山水,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法,这些技法的革新与创造极大地拓宽了粉彩装饰的表现力,为新粉彩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工艺技法方面的深厚基础。

20世纪80年代后,受改革开放和西方思潮涌进的影响,一批学院派画家和青年陶艺家们对现代粉彩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时的现代粉彩作为一种新形式开始出现。

当代景德镇粉彩是继承了传统粉彩中的特点,吸取了当代艺术中的精华,另辟了一条新的创新之路。

当代粉彩采用综合装饰技法,风格多样,更多地注重体现现代理念。

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的陶瓷粉彩艺术作品具备一种内劲外秀、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雄健潇洒、清秀而含蓄的内涵,而这种美感正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和修养的具体表现。

论粉彩仕女人物

论粉彩仕女人物

论粉彩仕女人物陶瓷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艺术与技巧另一品种。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烤花窑经摄氏700℃〜800C温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跌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始见于康熙晚期,后历朝流行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

一、粉彩瓷画的工艺特色粉彩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碎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硅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被称之为“粉彩”。

粉彩瓷的装饰形式多种多样。

有折枝式、图案式、开光式等。

每种形式都是结合造型特点来确定的。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物象,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山水,都可以来表现。

采用的画法既有精细严谨、刻画入微的工笔;也有潇洒奔放、简洁明快的意笔,还可广泛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精细处毫发毕现,奔放处雄浑强健。

可做到大件作品,构思严谨、工艺复杂;小件瓷画,绘制精妙、灵秀细巧。

所描绘对象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都能做到画面工整、色彩逼真、明暗清晰、层次分明、质感强烈。

因而深受艺术家的推崇不断发展至今,成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粉彩的问世并发展至今,与中国画有着难解之缘。

因为就目前的陶瓷艺术创作而言,其形式主流还是国画风格的。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涵来看,都是国画风格在陶瓷材质上的表现,或者说是以陶瓷材质为载体,以陶瓷的釉、颜料为表现手段,以国画的技法来表现国画的一种神韵,说白了,就是陶瓷国画艺术。

粉彩五彩的基础上及

粉彩五彩的基础上及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

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

“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

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青花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青而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

图案中的蓝色部分先以釉下青花描绘并且留白,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入炉烘烧而成。

“斗”景德镇方言意思是:几种东西合并组合在一起。

斗彩就是把几种色彩组合在一起的技法。

颜色釉颜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

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

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

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

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釉等。

粉靥淡妆粉彩瓷

粉靥淡妆粉彩瓷
粉彩瓷简介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 器品种。 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也叫“软彩”,是 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 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 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 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 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 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 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 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 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 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 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 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 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 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 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 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解析

粉彩解析

粉彩[摘要]: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吸收了珐琅工艺和中国工笔重彩技法发展而来的。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景德镇御窑厂画师在“试炼”含铅的玻璃质彩料中,从珐琅彩中引进了“砷”元素,发明了所谓“玻璃白”。

粉彩还移植了珐琅彩的一部分颜色,又由于在粉彩画面采用了中国传统画中的没骨法渲染的原因。

因此其色彩效果鲜而雅,粉而柔,厚而浓。

现代粉彩陶瓷工艺师从扩展粉彩陶瓷的装饰种类和装饰题材、扩展粉彩陶瓷的装饰方法。

由于粉彩工艺具有古彩、新彩、颜色釉及青花等装饰工艺不可替代的优势,粉彩的艺术美感和魅力在现代社会仍光芒四射。

现代粉彩陶瓷工艺师努力突破传统粉彩陶瓷工艺,把粉彩的工艺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关键词]:粉彩陶瓷工艺形成发展一、粉彩陶瓷工艺的形成现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吸收了珐琅工艺和中国工笔重彩技法发展而来的。

康熙五彩是粉彩的基础,《中国陶瓷史》载:“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说到康熙五彩,必须提到大明五彩。

大明五彩是明代成化年间,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一种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翠绿和赭色综合装饰的瓷器。

康熙年间,御窑厂在复制大明五彩的生产实践中,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俗称“古翠”的蓝彩在烧成后的呈色效果,其浓艳程度超过了青花。

从此,古翠取代了青花,开创了纯釉上彩绘的艺术领域。

康熙五彩在景德镇俗称“古彩”,以区别于大明五彩。

w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由景德镇御窑厂画师首绘。

起源是“试炼”珐琅彩料,因为采用手工乳碾的制作方式,彩料中颗粒较大,故先在大花头上试彩,发现不仅同样可做出非常细腻的色阶变化,而且还由于颗粒作用形成了立体感,别具风味。

御窑厂在“试炼”含铅的玻璃质彩料中,从珐琅彩中引进了“砷”元素,发明了所谓“玻璃白”。

这种玻璃白由于砷的乳化作用,有不透明的感觉,是粉彩工艺中最关键的材质因素。

粉彩还移植了珐琅彩的一部分颜色,如珐琅彩中的黄色、珐琅彩中的胭脂红。

浅论陶瓷粉彩装饰

浅论陶瓷粉彩装饰

个 新 的 高 度 。 远 在 1 9年 和 l O 曾 先 后 两 次获 巴 拿 马万 91 93 年
国 博 览 会 金 奖 , 为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在 国 际 社 会 的 传 播 写 下 了 浓 墨 重彩 的 一 笔 。 陶 瓷 粉 彩 装 饰 艺 术 根 植 于 中 华 文 化 丰 富 的 土 壤 之 中 , 有
的 色 彩 效 果 在 粉 彩 装 饰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 一 代 又 一 代 的 粉 彩
丽 、 格 调 高 雅 、 构 图 明快 、 用 笔 细 腻 , 以 灵 动 的 线 描 手 法 去 绘 写 女 性 飘 逸 的 衣 纹 ,用 柔 和 的 色 彩 构 成 去 点 染 人 物 俊 美 的 体 态 , 横 逸 而 出 上 下 穿 插 的 紫 藤 花 树 、 闲 庭 信 步 、 赏 春 观 花 的 青 春 少 女 , 把 明 丽 的 春 光 和 秀 美 的 仕 女 融 为 一 个 美 在 人 间 的情 境 , 真 可 谓 遗 情 思 于 笔 端 、 融 诗 韵 于 墨 底 。
粉 彩 瓷 是 景 德 镇 四 大 传 统 名 瓷 之 ~ , 粉 彩 色 泽 晶 莹 、 粉
润 柔 和 、 秀 丽 雅 致 , 有 其 独 特 的 艺 术 风 格 , 在 陶 瓷 艺 术 中 独 象 带 有 很 强 的 美 感 。 如 粉 彩 中 的 人 物 和 花 鸟 画 都 与 中 国 画 的 树 一 帜 , 并 享 有 “东 方 瑰 宝 ” 的 盛 誉 。
景 德 镇 的 粉 彩 瓷 有 3 0多 年 的 历 史 , 产 生 于 明 末 清 初 , 0 而 成 熟 于 雍 正 、 乾 隆 时 期 , 是 在 五 彩 ( 彩 ) 的 基 础 之 上 发 古 展 而 来 。 粉 彩 名 称 来 源 于 将 不 透 明 白 色 粉 质 ( 就 是 我 们 所 也 说 的 玻 璃 白 ) , 按 图 案 的 规 范 施 于 釉 面 之 上 , 再 在 这 种 不 透 明 的 玻 璃 上 用 洋 红 、 粉 绿 、 钻 兰 等 色 洗 染 , 出 现 了 有 粉 润 感

景德镇工艺的四种类型瓷器

景德镇工艺的四种类型瓷器

景德镇工艺的四种类型瓷器
景德镇工艺的四种类型瓷器包括:青花瓷、粉彩瓷、釉里红瓷、细白瓷。

1. 青花瓷:青花瓷是景德镇传统的瓷器之一,以白瓷为胎体,在器物表面绘制蓝色图案,然后进行烧制而成。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线条和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图案成为世界级文化瑰宝,被公认为中国传统瓷器的代表之一。

2. 粉彩瓷:粉彩瓷是景德镇工艺中的一种瓷器类型,以白瓷为胎,在器物表面使用彩料进行彩绘,然后进行烧制而成。

粉彩瓷器色泽鲜艳柔和,图案多以花鸟、人物等为主题,粉彩瓷器被誉为“中国陶瓷五大名瓷”之一。

3. 釉里红瓷:釉里红瓷是景德镇工艺中的一种传统瓷器,以白瓷为胎体,在器物表面施以红色釉料,然后进行烧制。

釉里红瓷因其独特的红色釉料,在明代成为御窑瓷器的代表之一,造型端庄秀美,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

4. 细白瓷:细白瓷是景德镇工艺中的一种瓷器类型,以白瓷为胎体,采用高温烧制工艺,使瓷器体质均匀细腻,轻薄透明,色泽洁白如玉。

细白瓷器制作精细,线条流畅,造型简洁雅致,被誉为“国粹之瓷”,是中华陶瓷艺术的瑰宝。

景德镇四大名瓷简介

景德镇四大名瓷简介

景德镇四大名瓷简介
一、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又叫景德镇四大名瓷,是由元代创立的四种传统瓷器,分别为官窑粉彩、斗彩,唐三彩和官窑青花,具有代表性的景德镇瓷器除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外,还具有历
史价值,以及地域性特征,将景德镇树立为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备受全国及国际艺术品
收藏家的青睐。

1、官窑粉彩
官窑粉彩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中继承时间最长、技艺最为精湛的瓷器,也是明代至清代
官窑制瓷的代表作品之一,官窑粉彩以细腻的彩绘和完美的烧制工艺而著称,流传至今的
古瓷件,均以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吸引世人,造就了景德镇官窑粉彩古瓷精品的地位。

2、斗彩
斗彩瓷器是清代黄〇斗瓷坊剩下的一种瓷器特种,以淳朴浓艳的纹饰、暗色调或厚重
的形式堪称一绝,它融合了古代工艺和现代特色,使斗彩瓷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珍稀艺
术品。

3、唐三彩
唐三彩瓷器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中技艺最精湛的品种,以其精美的花纹、色彩斑斓的图
案而著称,是从唐代盛行的釉下彩瓷发展而来,以黑白底彩、胎釉淳雅、器型多样而深得
中外古瓷收藏爱好者的推崇。

4、官窑青花
官窑青花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也是景德镇瓷器中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因其釉面
质感张力良好,器型优美,色泽亮丽,手工精细而得到广袤的推崇。

官窑青花以其精美的
花纹,鲜明的色彩,特殊独特的手工制作,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最具特色的,最受收藏和
推崇的瓷类之一。

瓷城的粉彩故事

瓷城的粉彩故事

30瓷城的粉彩故事许雪敏“瓷城,有你想象中的一切,也有你想象外的一切,那是个美轮美奂的地方,那里的天空折射的是天堂的颜色,那里的文化映照的是灵魂的倒影。

”在江西北部就有一座这样的城市,那里群山环绕,毗邻鄱阳湖。

虽说这里属于地级城市,市容并不那么的尽人意,交通也可以说是有点堵,但是我依然觉得这个独特的山城的魅力独属于他自己,散发着历史与传承的气息。

景德镇,这个被称作瓷都的城市,以瓷闻名世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手艺人和艺术家。

我常常想,这个城市的瓷文化由何时起,又为何繁荣,又将归向何处呢?我是一个作家,不过不是写作的作,是作画的陶艺家,画瓷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工作。

我画瓷器的年龄比较早,也尝试过各式各样的画风、种类,可以说,粉彩,是我最拿手,也是我最喜爱的了。

粉彩用它的秀丽雅致、粉润柔和折服了我。

中国的陶瓷釉上彩绘装饰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品种繁多,异彩纷呈。

传统的陶瓷釉上彩装饰有红绿彩、斗彩、古彩、粉彩等等门类,且艺术特色也是各有千秋。

我国最早的陶瓷釉上彩装饰可追溯到宋、金时期磁州窑所创的红绿彩,它是以矾红和绿色彩釉为着色剂,进行瓷面彩绘,入窑经800摄氏度左右低温烤花而成。

色彩鲜艳夺目,红绿对比强烈,笔法流畅、潇洒。

红绿彩开创了陶瓷釉上彩绘的先河,在陶瓷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到了明代,釉上彩又创斗彩和五彩,五彩又有“硬彩”、“古彩”等称谓,它始于明而盛于清代康熙年间。

康熙时又以釉上蓝彩取代了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同时黑彩也用于釉上,即以明珠料勾勒线条,成为纯粹意义上的釉上彩绘品种。

古彩单线平涂的手法有极强的装饰性效果,色彩对比强烈;线条浓黑挺拔,刚劲有力;点、线与色面构成了极具装饰效果的画面。

比如清康熙时期的五彩婴戏图碗,色彩艳丽,生动形象。

清雍正初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吸收珐琅彩的表现手法,景德镇又创烧了粉彩这一釉上彩绘品种,至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并且延烧至今。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