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能力验证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能力验证管理程序

1 目的按准则的要求定期参加能力验证活动,以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正确评价实验室的能力水平。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参加的能力验证活动计划的编制、申报、实施、数据评价等过程的管理。

3 相关文件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CNAS-AL07 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检测过程管理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样品管理程序不符合控制管理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抽样管理程序内部质量控制管理规定质量记录目录清单4 职责4.1 公司总经理负责相关资源的配置。

4.2技术负责人负责能力验证计划的审核、组织实施及结果的评定。

4.3质量负责人负责能力验证计划的批准及参加结果的评定。

4.4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制订能力验证计划,做好申报和数据传送,相关资料存档等工作。

4.5 检测室负责相关能力验证计划的提出和具体实施。

4.6 异地实验室主任负责该室能力验证活动计划的申报、实施、结果处理和资料存档工作。

5 措施/方法5.1公司将能力验证作为重要的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并按照CNAS有关能力验证的规则参加能力验证和利用能力验证结果。

5.2 公司应组织相关检测室参与CNAS或CNAS认可的国内外其它机构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只要存在可获得的能力验证,初次申请认可的每个子领域应至少参加过1 次能力验证且获得满意结果。

5.3 只要存在可获得的能力验证,公司应满足CNAS 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要求且获得满意结果。

5.4 办公室负责CNAS或CNAS认可的国内外其它机构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的跟踪,并及时告知各部门负责人及公司管理者。

5.5 技术负责根据公司认可能力范围表,负责对通过认可的项目按CNAS-AL07《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进行分类,并组织各检测室提出下一年度的能力验证需求。

5.6 办公室于每年1月底前,根据各检测室提出的能力验证需求编制年度能力验证计划,报技术负责审核,质量负责批准。

验证工作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但不限于):a) 认可范围所覆盖的检测方法;b) 人员的培训、知识、经验及其变动情况;c) 内部质量控制情况;d) 检测结果的用途;e) 检测技术的稳定性等。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1目的规范记录和档案的管理控制,对相关记录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质量体系活动和检测工作符合规定要求提供事实证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中所有相关记录的管理。

对各类记录的分类归档、保存期限、登记和保管、借阅与保密以及过期销毁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3 引用文件保护电子存储记录管理程序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管理程序文件控制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标识管理规定4 职责技术负责审批技术活动记录表格。

质量负责审批质量活动记录表格。

记录表格的使用部门做好各种记录表格的设计。

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所在部门记录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移交。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负责记录的归档、保存和清理。

)检测人员完整填写检测过程原始记录,并对记录的全面、清楚、准确、及时性负责。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记录的控制。

5 措施/方法记录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两类。

5.1.1 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的见证性文件,包含了质量活动(如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等)中形成的所有文件资料。

5.1.2 技术记录是检测技术活动的见证文件,可包括各种表格、合同、工作单、工作手册、核查表、工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含分包方)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客户信函、文件和反馈等。

记录的保存期限5.2.1 应通过对各类记录的性质、用途、重要程度、保存条件等评估后分别确定其管理保存期。

5.2.2 现行各记录的保存期见《记录目录清单》和《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分类编号方法》。

人员或设备记录应随同人员工作期间或设备使用时限全程保留,在人员调离或设备停止使用后,人员或设备技术记录再保存3年。

保存期应在批准使用前确定。

批准人应适时对记录保存期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记录的编制5.3.1记录应有唯一性标识,并能按工作任务分类。

记录的格式以满足信息足够为原则,并经审核和批准。

应定期评审其必要性、充分性和可追溯性,并随着实践不断改进完善,具体执行《公司标准文件编号规定》、《质量记录、报告、计划标识的规定》。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1. 背景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管理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我们计划进行一次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

2. 评审目的
本次评审的目的是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实验室是否满足CNAS实验室认可的管理要求,以及是否具备持续改进的能力。

3. 评审范围
本次评审将涵盖以下管理方面:
- 实验室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的制定和实施;
-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执行情况;
- 实验室的设备和测量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 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的符合性;
-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
- 实验室的记录和报告的管理和保密。

4. 评审计划
本次评审计划如下:
5. 评审团队
为了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将邀请以下人员组成评审团队:
- 实验室质量管理负责人;
- 实验室内部审计员;
- 相关领域的专家。

6. 评审依据
本次评审将依据以下文件进行评估:
- CNAS实验室管理体系评审要求;
- 实验室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
-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报告;
- 设备校准和维护记录;
- 培训和资质管理记录;
- 实验室记录和报告。

7. 评审报告
评审团队将根据评审结果编写评审报告,报告内容将包括评审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8. 后续措施
根据评审报告的结果,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的进展情况,确保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以上为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的基本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提出。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1 目的使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确保其量值溯源符合要求,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配置、采购、验收、贮存和使用的管理控制。

3 引用文件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检测设备校准管理程序结果报告管理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4 职责4.1 技术负责批准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配置、使用、降级和报废。

4.2质量负责审核标准物质配置、使用、降级和报废;负责审批并组织实施参考标准与标准物质的检定计划和期间核查计划。

4.3 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配置计划编制、验收保管和发放工作;负责检定计划和期间核查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4.4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委托采购单位组织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采购。

4.5 检测人员按照标准物质的保管、使用的要求正确地使用标准物质,并做好记录。

4.6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管理。

5 措施/方法5.1 标准物质的配置、采购、验收与贮存5.1.1购买标准物质时,应首选国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的标准物质。

当国产的标准物质确实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时,方可考虑购买进口标准物质。

5.1.2由检测室提出配置需求,标准物质管理员认可后编配置计划,报质量负责审核,技术负责批准。

5.1.3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委托采购单位根据批准的配置计划组织采购,具体执行《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和异地实验室《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制度》。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委托采购单位应确保采购的质量、数量和供货时间。

5.1.4 购买到货的标准物质,由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验收。

验收时主要对标签,生产日期,标准证书、数量是否符合采购计划等进行确认。

可能时,每批标准物质在使用前应与在用标准物质比对,符合要求并经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

验收应做好记录。

5.1.5 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应由标准物质管理员粘贴标识入库登记,不合格的标准物质办理退货。

CMACNAS程序文件QP02-412-3《管理评审程序》

CMACNAS程序文件QP02-412-3《管理评审程序》

1 目的对本公司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的评审工作,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评审。

3 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工作,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报告质量体系及其运行情况,收集、汇总改进建议,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并负责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后的跟踪和验证工作;3.3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准备并提供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评审中提出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的实施工作。

4 工作程序4.1 管理评审的计划4.1.1 年度管理评审(1)一般情况下,管理评审每12个月内进行一次,每年2~3月完成对该期间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2)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提交总经理批准;(3)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包括:a.评审目的;b.参加人员;c.评审内容;d.评审的准备工作要求;e.评审时间安排。

4.1.2 适时管理评审(1)在下列情况下,由总经理提出,可适时地制定计划进行相应的管理评审;a.当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更时;b.当本公司的组织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时;c.当本公司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相关方连续投诉时;d.当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如认证前的管理评审。

(2)质量负责人编制适时管理评审计划,提交总经理批准。

适时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参照管理评审的计划,但评审内容一般针对 4.1.2(1)中某一具体情况。

4.2 管理评审的内容4.2.1管理评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以往管理评审提出的需改进事项、所采取的措施;(2)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3)客户满意度、投诉和相关方的反馈;(4)质量目标实现程度;(5)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6)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7)内外部审核的结果;(8)改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9)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10)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11)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12)资源的充分性;(13)改进建议;(14)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员工培训;(15)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分包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分包管理程序

1 目的利用其它实验室的能力对自身能力的不足加以补充,以满足客户的检测要求,保证分包的质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分包方资质和能力评定、协议签订和分包实施工作的控制和管理。

3 引用文件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管理程序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结果报告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4 职责4.1 公司总经理审批检测分包工作。

4.2 技术负责负责对分包工作进行管理。

4.3 质量负责组织对分包方的资质能力进行调查、评价。

4.4 办公室负责分包工作的实施。

4.5 检验室就所需的分包检测项目提出申请。

4.6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的检测分包工作。

5 措施/方法5.1 分包实验室的选择5.1.1 如果客户委托的某些检测项目不能在本公司进行,可进行分包。

分包工作应优先在通过实验室认可或计量认证的实验室中进行。

必要时,也可在非经认证或认可的实验室中进行。

但其质量保证能力,尤其是接受检测委托项目的检测设备能力、量值溯源情况、人员配备、检测方法、质量体系情况,须经本公司进行可行性调查和评价确认。

5.1.2 公司在确定分包方时,除了查阅分包实验室的质量资质外,质量负责还应组织内审员对分包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进行调查评价,填写《分包实验室质量保证能力评估表》,并将调查结果报告技术负责。

5.1.3 调查评价的内容包括:a) 实验室的公正性;b) 检测人员的上岗条件;c) 仪器设备的准确度,测量范围和基本功能;d)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e) 质量管理状态;f) 是否获得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或计量认证。

5.1.4 经调查评价初步确定分包机构后,由技术负责制订分包计划并在征得客户同意后报总经理批准。

5.2 分包的实施5.2.1 当确定分包方后,由技术负责组织与分包实验室签订《分包检测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下列内容予以明确:a) 对分包实验室公正性的要求;b) 对分包实验室为委托方保密的要求;c) 检测方法的要求;d) 检测质量的要求;e) 检测报告的要求;f) 时间及其它要求(如剩样处理方式、保密要求等)。

CNAS实验室记录管理程序

CNAS实验室记录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本程序规定记录的格式设计、审定、填写、更改、标识、收集、索引、编目归档、查阅、贮存、维护和处置等基本要求。

通过本程序的实施,使本公司的记录满足检验检测任务的要求,并能为满足客户需求、监管机构及资质认定部门的规定提供客观证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过程中的各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3 职责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在《文件控制程序》文件中已规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检测报告的格式由相关检测部门设计。

记录的收集由相关部门负责(见表《记录管理职责分配一览表》)。

记录的归档保存、检索查阅和销毁由资料管理员负责。

4 工作程序4.1记录的分类、编号及管理职责。

4.1.1 记录的分类4.1.1.1记录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二大类(见《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清单》)a)质量记录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管理要求”的各项过程要素实施中所产生的记录等;b)技术记录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技术要求”的各项过程要素实施中所产生的记录。

4.1.1.2 原始记录a)公司应确保能方便获得所有的原始记录和数据,记录的详细程度应确保在尽可能接近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检验检测活动,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样品描述;样品唯一性标识;所用的检验检测方法;环境条件(适用时);所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信息;检验检测过程中的原始观察记录以及根据观察结果所进行的计算;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标识;检验检测报告的副本;其他重要信息。

注:检验检测报告书的副本是指公司发给客户的报告或证书版本的副本,可以是纸质版本或不可更改的电子版本,其中应包含报告或证书的签发人、认可标识(如使用)等信息。

b)除特殊情况外,所有技术记录,包括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至少保存6年。

人员或设备记录应随同人员工作期间或设备使用时限全程保留,在人员调离或设备停止使用后,人员或设备技术记录应再保存3年。

技术记录,无论是电子记录还是纸面记录,应包括从样品的接收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过程中观察到的信息和原始数据,并全程确保样品与检验检测报告的对应性。

CNAS检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CNAS检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CNAS检验室管理评审计划1. 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CNAS检验室管理评审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以确保检验室能够符合CNAS的管理评审要求。

2. 评审目标评审的主要目标是验证检验室是否满足CNAS的管理评审要求,以及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评审范围包括检验室的人员、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操作流程和文件记录等。

3. 评审计划评审计划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 确定评审的时间和地点;- 成立评审小组,包括主持人和评审人员;- 检查评审所需的文件和记录,包括检验室的质量手册、标准操作程序等。

步骤二:评审准备- 主持人向检验室负责人介绍评审的目的、范围和流程;- 检验室负责人提供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主持人和评审人员对文件和记录进行初步审核,确保完整性和合规性。

步骤三:现场评审- 评审人员对检验室进行现场评审,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等;- 评审人员与检验室人员进行面谈,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

步骤四:评审总结- 主持人和评审人员讨论评审结果,形成评审总结报告;- 评审总结报告包括对检验室优点的肯定和存在问题的整理;- 评审总结报告提交给检验室负责人,以供其改进和修改。

4. 时间安排整个评审过程预计需要3至5天的时间,具体的时间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 风险管理评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包括:- 检验室无法提供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评审人员对检验室的操作流程和文件记录存在疑问;- 检验室负责人对评审过程缺乏配合。

针对这些风险,评审小组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并确保评审的顺利进行。

6.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CNAS检验室管理评审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解决措施。

通过实施评审计划,可以确保检验室满足CNAS的管理评审要求,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管理程序

1 目的对客户的要求、标书与合同(以下称“合同”) 进行评审,从而确保公司有能力和资源全面、按时履行合同,满足客户的要求与期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合同评审、签订、执行、偏离修改等的控制和管理。

3 引用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样品管理程序分包管理程序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4 职责4.1 公司总经理负责重大要求合同的评审和签订。

4.2 技术负责组织特殊要求合同评审和签订。

4.3 办公室负责与客户沟通及一般要求合同评审和签订,协助特殊、重大要求合同评审。

4.4 业务受理员负责一般要求合同评审和签订。

4.5 相关部门/人员根据需要参与合同评审。

4.6 异地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异地实验室合同评审和签订。

5 措施/方法5.1 合同评审和签订5.1.1 合同分为一般要求合同、特殊要求合同和重大要求合同。

合同的要素包括:a) 技术条款: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出限和不确定度等;b) 财务条款:费用、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c) 时间条款;d) 法律责任条款;e) 分包要求;f) 样品要求:样品形态、检测样品数、样品量(重量或体积)、样品的保护和处置要求;g)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要求;h) 传送检测结果的要求:报告形式、传送方式;i) 对检测结果提供意见和解释的要求;j) 其他要求,如提供测量不确定度。

5.1.2合同签订前应对公司的检测能力和资源能否满足客户要求进行评审。

对客户要求的检测项目是否具有必要的技能和专业技术的检测人员,是否有必要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其它资源进行评审。

必要时向客户提供《报价单》,内容包含检测费用、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

5.1.3合同评审时,应明确了解客户的具体要求,特别包括方法要求,使客户的要求适当地文件化,便于双方理解。

如果客户的要求与合同有差异,应在合同评审时解决,使双方之间分歧消除,意见达成一致,使合同的内容完全得到双方的同意认可。

5.1.4 合同评审的核心是选择适当的、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的检测方法。

CNAS实验室质量手册

CNAS实验室质量手册

CNAS实验室质量手册1. 介绍本文档为CNAS实验室质量手册,旨在规范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的所有工作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实验室质量手册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目标、政策、职责、流程和程序进行了详细描述。

本质量手册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并应作为实验室工作的参考指南。

2. 质量管理体系2.1 目标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提供准确、可靠、可重复的实验结果,并确保实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符合各项法规要求。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包括:•确保实验室技术能力和设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实验室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确保实验室管理流程和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2.2 政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政策是指实验室管理层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宗旨。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政策应包括以下内容:•注重实验室员工的培训和提高专业技能;•建立和持续改进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的实验服务。

2.3 质量手册实验室质量手册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用于描述和规范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室概述:简要介绍实验室的组织结构、技术能力和实验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描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政策和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明确实验室员工的职责和权限;•流程和程序:详细描述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流程和程序;•风险管理:分析实验室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程序;•文件控制: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内审和管理评审:规定实验室的内审和管理评审程序;•持续改进:提出实验室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变更管理:规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管理程序。

3. 职责与权限3.1 实验室管理层实验室管理层负责制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政策,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CNAS程序文件

CNAS程序文件

二级文件清单文件控制程序1 目的为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文件的版本是有效的,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范围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通知、计划、图纸、图表、软件、规范、手册、指导书、记录表单。

3 职责3.1 检测中心主任负责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3.2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相关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与其它文件的批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现有体系进行评审;3.3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所有受控文件、外来文件的发放、回收、销毁及原稿的保存;3.4技术负责人负责相关技术类作业指导书的批准;3.5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和使用保管、外来文件的审查与获取,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相关作业指南文件的审核。

4 工作程序4.1文件与资料的分类4.1.1文件和资料分为以下几类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技术性文件(包括标准技术文件、服务过程标准等);d)其它内、外部资料(如法律、规定、制度等)。

4.1.2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

检测中心管理体系运行中作为执行依据的文件为受控文件;仅供参考或提供给客户及第三方参阅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

受控文件分发时须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并注明分发号;非受控文件分发时不加盖“受控文件”。

4.2文件的编号4.2.2 各类文件编号统一由综合办公室文档管理员负责,文件编制部门在编制文件时,在综合办公室文档管理员处取得文件(含记录)的编号。

4.2.3 文件编号方法4.2.3.1 质量手册的编号方法由机构代号(SK)、检测中心管理体系代码(CQM)组成,示例:SK-CQM。

4.2.3.2 程序文件的编号方法由机构代号(SK)、质量程序文件代码(QP)、流水号(两位数字)组成,示例:SK-QP- 01。

4.2.3.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方法由机构代号(SK)、作业指导书文件代码(WI)、顺序号(三位数字)组成。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管理程序

1 目的通过各种质量控制活动(技术核查)加强对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公司检测结果的长期有效性和准确性。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检测范围内的所有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活动(或称技术核查)。

3 引用文件CNAS-RL02 能力验证规则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结果报告管理程序检测质量抽检作业指导书检测过程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4 职责4.1 质量负责组织编制并审批公司检测项目的验证、比对计划及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对检测质量控制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评审。

4.2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负责验证、比对计划的编制和验证活动记录的汇总和存档;负责验证、比对单位的联系,负责抽检计划的实施。

4.3 各检测室负责具体实施能力验证、比对和内部检测质量控制和校核活动,参加对验证、比对活动的有效性评审。

4.4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和控制。

5 措施/方法5.1 质量负责组织和策划实验室质量监控计划,其中包含内部质量监控和外部质量监控两个部分,编制《年度质量控制计划表》。

5.1.1 实验室制定内部质量监控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检测或校准业务量;检测或校准结果的用途;检测或校准方法本身的稳定性与复杂性;b)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c)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d)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e)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

5.1.2 实验室制定外部质量监控计划除应考虑上述5.1.1中的因素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a)内部质量控制结果;b)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可获得性,对没有能力验证的领域,实验室应有其他措施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CNAS、CMA、客户和管理机构对能力验证的要求。

5.2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和控制样品的分析,计划中还应包括内部质量控制频率、规定限值和超出规定限值时采取的措施。

质量控制计划应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程序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公司经理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系统评价,以确保其适用和有效,并对发现的不适应性进行质量改进。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管理评审3职责公司经理负责管理评审工作,质量负责人及综合部负责具体组织与策划,各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并准备好有关资料和信息。

4工作程序4.1制定《管理评审计划》4.1.1由质量负责人及综合部,根据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顾客的需求,提出管理评审计划。

一般12个月一次,特殊需要时可增加。

4.1.2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的目的、范围、时间安排、参加人员、主要讨论的问题等,并要求参加人员,根据质量手册规定的评审输入,做好准备工作。

4.1.3管理评审计划报公司经理批准后下发给各部门。

4.1.4提前一周下发《管理评审通知单》,通知参加管理评审会议的人员,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如对评审时间和内容有异议,应在接到通知后二天内提出,然后根据情况协商解决。

4.2评审的准备工作按照《管理评审计划》的要求,质量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和人员准备好以下内容的报告或信息;a)质量方针、目标及管理体系的适用性;b) 收集管理人员和质量监督人员工作情况;c) 近期内部评审结果;d) 纠正和预防措施情况分析;e) 外部审核的结果;f) 公司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g) 检验检测任务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变化分析预测;h) 顾客反馈意见;i) 申诉、投诉的处理情况;j) 总体目标及改进的建议k) 员工培训教育情况;l)设施及检验检测设备情况;m) 质量控制活动及日常管理议题。

4.3管理评审的实施4.3.1公司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此外,根据需要,还可确定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4.3.2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按评审内容要求汇报情况。

4.3.3与会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发表意见。

4.3.4最后由公司经理对管理体系及检测活动现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作出结论性意见,对讨论的问题形成决议。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1. 引言实验室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实验室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正常运行,并达到高质量的研究和测试结果。

本文档旨在制定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以确保实验室的运营符合CNAS认可标准。

2. 评审目标通过对实验室的各方面进行评审,我们的目标是:- 确保实验室的设备、环境和人员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确保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营符合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的要求;- 评估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出改进建议。

3. 评审范围本次评审的主要范围包括:- 实验室设备的质量管理和维护;- 实验室环境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实验室人员的资质和培训;- 实验室文档管理和记录保管;-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4. 评审计划本次评审计划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评审前准备- 与实验室负责人进行沟通,确定评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收集实验室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设备维护记录、培训记录、实验数据等;- 组建评审团队,包括评审主管、评审员和记录员。

4.2 评审过程- 进行实地考察,检查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检查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包括温湿度、通风等;-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面试,评估其资质和培训情况;- 检查实验室的文档管理和记录保管情况;- 评估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手册和相关程序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4.3 评审报告- 汇总评审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资料整理,准备评审报告;- 向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监督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后续随访。

5. 时间安排本次评审计划预计需要2周的时间完成,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周:评审前准备,包括与实验室负责人沟通、收集资料等;- 第二周:评审过程,包括实地考察、面试等;- 第三周:评审报告整理和报告。

6. 风险管理在评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风险:- 实验室负责人或人员拒绝配合,导致评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实验室设备故障或实验室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无法进行评审;- 实验室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额外的培训。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1 目的为保证结果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能够真实地反映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及时、保密地向客户发送检测报告,对报告出现差错、遗漏或客户提出质疑时,及时查找并更正报告中的错误,保证客户能正确地使用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和结果。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结果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解释、更改和发送等环节的管理控制。

3 引用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处理抱怨管理程序检测过程管理程序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4 职责4.1 授权签字人对结果报告进行审核、终审并签发报告,必要时对报告做出解释。

4.2 检测室负责人对结果报告进行审核。

4.3 各检测室负责人或监督员对检测原始记录进行审核。

4.4 办公室负责结果报告的编制、归档、发送。

4.5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的审核,结果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归档和发送。

5 措施/方法5.1 结果报告的编制要求5.1.1 公司所出具的结果报告应如实详尽、清晰明确、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反映检测过程、检测数据和评价意见。

5.1.2 公司所出具的结果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除已约定的简化报告形式)5.1.2.1 标题:如“检测报告”,“分析报告”。

5.1.2.2 公司的名称与地址(包括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

5.1.2.3 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即编号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一批样品为一份结果报告,每份报告的编号为该批样品批号。

5.1.2.4 检测依据。

5.1.2.5 客户的名称与地址(必要时)。

5.1.2.6 样品名称标识。

5.1.2.7 样品的特性和状态及数量。

5.1.2.8 收(取)样时间及报告日期。

5.1.2.9 涉及的取样程序(必要时)。

5.1.2.10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报出方式具体执行《关于检测结果报出方式的规定》。

当检出结果低于检出限,应在检测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

5.1.2.11当解释检测结果需要或客户有要求时,或检测方法要求时,实验室应报告质量控制结果。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1 目的使检测设备(含软件)始终处于受控条件下的完好状态,满足规定的精度和准确性,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设备(含软件)的购置、验收、存放、标识、使用和维护等的控制和管理。

3 引用文件检测设备校准管理程序标识管理规定结果报告管理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铜业化验室服务和供应商采购管理制度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记录目录清单4 职责4.1 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检测设备申购计划,批准检测设备降级、报废或其他处置。

4.2 技术负责审核检测设备申购计划;组织检测设备的更新、引进、安装、调试、验收工作;组织编写、批准检测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审核设备降级、报废等处理意见;组织对检测设备的维护。

4.3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负责编制采购计划,并按本程序要求组织采购。

4.4 设备管理员具体负责组织或参加检测设备的采购、验收、建档、标识、检定/校准的联系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4.5 检测室负责人提出本检测室需配备仪器的技术、使用要求;负责管理好本室检测设备,提出设备降级、禁用、报废的意见。

4.6 检测人员按照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熟练地操作检测设备,并做好检测设备使用时的各种记录。

4.7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检测设备的管理。

5 措施/方法5.1 检测设备(含软件)的配置与采购5.1.1 设备管理员应协助技术负责提出公司检测设备的配置要求。

配置应当满足公司检测的需要。

5.1.2 技术负责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配置要求起草购置(改造)检测设备的申请书,申请书应包括:购置理由、技术性能指标、型号/规格、参考价格及推荐厂(商)等。

5.1.3 对于贵重检测设备、在批准申购计划后,委托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市场部进行招投标和采购。

5.1.4 对于常规小型检测设备、在批准申购计划后,由材料采购员负责采购;铜业化验室委托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代为采购。

5.2 检测设备(含软件)的验收5.2.1 验收分开箱验收和质量验收。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CNAS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计划评审时间主持人评审地点评审方式会议对各相关内容进行评审参加评审人员名单部门和职务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监督员检测室主管办公室主管授权签字人内审员姓名 :通过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审,保证其符合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以保证管理体系适用于本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2、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4、管理体系文件a) 与本中心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b) 目标实现;c) 政策和程序的适宜性;d)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e) 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f) 纠正措施;g) 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h)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或检测活动范围的变化; i) 客户和员工的反馈; j) 投诉;k) 实施改进的有效性; l) 资源的充分性; m) 风险识别的结果;n) 保证结果有效性的输出;o) 其他相关因素,如监控活动和培训。

评审目的评审依据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出a)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b) 履行实验室认可准则相关的实验室活动的改进; c) 提供所需的资源; d) 所需的变更。

评审形式集中会议评审时间评审主持人参加人员:评审前七天,质量部负责根据评审内容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

要求参会人员准备参加评审会议的汇报等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层确认。

关键岗位参会人员如下: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室主管、授权签字人、内审员、办公室主管编制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实验室CNAS管理体系要求

实验室CNAS管理体系要求

8.1 总则8.1.1 检测中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CMAS实验室认中规则和政策、《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其相关准则和应用说明的要求,并结合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和检测中心的实际,建立与所承担的检测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将与管理体系相关的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编制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检测活动实施的一致性和结果有效性,确保检测结果质量和满足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

8.1.2 管理体系方式检测中心有采取《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中规定方式A建立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管理体系文件(见8.2)——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见8.3)——记录控制(见8.4)——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见8.5)——改进(见8.6)——纠正措施(见8.7)——内部审核(见8.8)——管理评审(见8.9)8.2 管理体系文件8.2.1 检测中心管理层负责建立、编制和保持符合管理体系目的方针和目标,且应确保该方针和目标(见第2章)在检测中心的各级人员中得到理解和执行。

8.2.2 方针和目标应满足客户和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对检测中心的要求,应能体现检测中心的能力、公正性一致运作。

8.2.3 检测中心管理层应建立、实施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并提供其承诺的证据。

8.2.4 管理体系应包含、引用或链接与满足《质量手册》要求相关的所有文件、过程、系统、记录等,包括引用和链接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对检测中心的要求的相关文件。

检测中心根据管理体系要求及人员构成和能力情况将程序制定成程序文件以确保检测活动实施的一致性和结果有效性。

8.2.5 参与检测活动的所有人员应获得与其职责适用的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信息。

8.3 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8.3.1 检测中心制定《文件控制程序》对与管理体系要求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文件进行控制。

这些文件包括:a.内部文件:检测中心制定的文件,包括方针声明、程序、规范、计划、表格和张贴品等;b.外来文件:来自外部的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图纸、软件、制造商的说明书、教科书和手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方法和步骤,根据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结果,完善现有管理体系,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

3 引用文件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记录目录清单
4 职责
4.1 公司总经理策划和组织管理评审。

4.2 质量负责拟制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协助总经理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4.3 办公室收集整理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做好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4.4 检测室提供涉及本部门的评审资料,制定措施并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改进要求。

4.5 档案管理员负责收集归档管理评审记录。

5 措施/方法
5.1 管理评审计划
5.1.1 管理评审一般每12个月进行一次,在内审后进行。

必要时(如发生重大检测事故或内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可酌情增加管理评审次数。

5.1.2 质量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

管理评审计划应提前10天以上下达至各部门(或有关人员)。

5.1.3 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应包括:
a) 评审目的;
b) 评审依据;
c) 评审内容、评审重点、评审议程和时间安排;
d) 评审参加人员;
e) 评审前准备工作;
f) 其他事项。

5.1.4 管理评审参加人员:
a) 管理层人员;
b) 各部门负责人;
c) 内审员;
d) 监督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5.2 管理评审准备
5.2.1 质量负责组织召开评审准备工作会议,明确管理评审的目的和任务。

5.2.2 各部门根据所承担职责和管理评审输入的内容要求,总结本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整理出书面材料,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2.3 办公室收集整理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报送质量负责。

5.2.4 质量负责根据收集的输入信息,结合各部门运行情况,编制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5.2.5 管理评审内容
管理评审的可能输入可包括(但不限于):
a) 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及执行程度;
b) 程序文件的适宜性;
c) 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d) 上次内外部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
e)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监控结果;
f) 检测技术开发、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g) 对公司工作保密性、诚实性、公正性的评估;
h)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i) 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j)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的变化;
k) 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客户投诉的处理;
l) 下年度的目的、目标和活动计划;
m) 其它,如改进建议、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等。

5.3 管理评审实施
5.3.1 管理评审一般以会议评审方式进行,总经理主持评审会。

5.3.2 参加会议人员根据管理评审输入内容对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议定改进措施。

5.3.3 评审会议议程主要包括:
a) 质量负责报告现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包括内审结果及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b) 各部门负责人报告管理体系在本部门运行的成绩、经验及存在问题;
c) 管理层成员对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意见;
d) 与会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议定改进措施;
e) 总经理作会议总结,综合评价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管理体系改进方向和要求。

5.3.4 办公室负责会务工作,指定专人记录。

5.4 管理评审报告
5.4.1 管理评审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质量负责根据评审结果和记录,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到相关部门(人员)。

5.4.2 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作为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5.4.3 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包括:
a) 综述:评审目的、依据、时间、参加人、评审内容等;
b) 评审结论: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持续有效的评价;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评价;对现有检测符合要求的评价;适当调整组织机构和资源配置以及保持或修订管理体系的结论;
c) 整改意见(或要求)。

5.4.4 管理评审报告发放范围:
a) 公司管理层成员;
b)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
c) 内审员。

5.5 整改的实施
5.5.1 管理评审中提出的整改意见(要求或任务),由相关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限期完成。

涉及不符合工作的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按《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整改。

如涉及管理体系文件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5.5.2 办公室协助质量负责跟踪验证有关部门(或人员)落实整改意见的有效性,做好记录。

5.5.3 质量负责将整改结果报告总经理。

6 记录
本程序形成如下记录,根据《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要求控制,按《记录目录清单》规定保存。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封面格式)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管理评审报告(封面格式)
管理评审资料汇编(封面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