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包括计时电路、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
3. 学生了解电子秒表中涉及的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并掌握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rotel或其他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子秒表的原理图和PCB 图。
2. 学生能够根据电路图,正确搭建和调试电子秒表电路,实现计时、清零、启动等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会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习自信心。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技术对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秒表基本原理:- 计时电路原理,包括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 控制电路原理,包括启动、停止、清零等功能实现;- 显示电路原理,涉及LED数码管、LCD显示屏等显示器件。
2. 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 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基本元器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集成电路、门电路等在电子秒表中的应用;- 电池、电源模块为电子秒表提供稳定电源。
3. 实践操作与电路设计:- 使用protel软件绘制电子秒表原理图和PCB图;- 根据原理图,搭建和调试电子秒表电路,实现计时、清零、启动等功能;-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电路设计及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参照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电子秒表基本原理学习,了解各部分电路功能;- 第二周:电子元器件学习,掌握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第三周:实践操作,绘制原理图、PCB图,搭建电路;- 第四周:电路调试与优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倒计时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生了解倒计时电子秒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实验计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学会组装和调试倒计时电子秒表,提高电子制作技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为倒计时电子秒表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功能。
3. 学生具备运用倒计时电子秒表进行时间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认识到倒计时电子秒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介绍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
- 分析计时器电路的原理,包括时钟电路、分频器、计数器等组成部分。
- 探讨倒计时电子秒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2. 实践操作:- 教学学生如何组装和调试倒计时电子秒表,包括电路连接、元件识别等。
- 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倒计时程序,实现秒表的基本功能。
- 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倒计时电子秒表进行实际计时操作。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电子秒表的认识,学习基本原理和功能。
- 第二周: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原理,进行电路图的识读。
- 第三周:动手实践,组装和调试倒计时电子秒表。
- 第四周:编写程序,实现倒计时功能,并进行测试。
- 第五周: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倒计时电子秒表的拓展学习。
51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51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工作机制。
2. 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编程基础,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3. 学生了解电子秒表中涉及到的电子元器件,如晶振、电容、按键等,并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51电子秒表的硬件电路搭建。
2. 学生能够编写程序,实现电子秒表的启动、停止、清零及计时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电子秒表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养成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但编程能力可能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制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秒表原理:介绍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分析计时功能的实现过程,探讨51单片机在电子秒表中的应用。
2. 硬件电路设计:学习51单片机的基本电路,掌握晶振、电容、按键等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会搭建电子秒表的硬件电路。
3. 软件编程:学习C语言编程基础,掌握51单片机的编程技巧,编写电子秒表的程序,实现启动、停止、清零及计时功能。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硬件电路搭建,编程调试,实际操作电子秒表,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计时器的工作流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电子秒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子秒表中涉及的时间单位,如秒、分、时,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完成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和组装。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准确使用工具进行电子电路的搭建。
3. 学生能够通过编写简单程序或使用相关软件,实现对电子秒表的编程和功能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创新实践的热爱,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耐心、细心和责任感,认识到精确计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电子计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技巧。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评估的指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秒表原理介绍:讲解计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振荡器、计数器、时钟脉冲等,关联课本第三章关于数字电路的内容。
2. 电子元件认知:学习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并了解它们在电子秒表中的作用,对应课本第二章电子元件的知识点。
3. 电路设计与搭建:根据电子秒表的功能需求,设计电路图,选用合适的电子元件进行电路搭建,结合课本第四章的电路设计原理。
4. 程序编写与调试:学习编写简单的程序或使用相关软件,实现对电子秒表的编程和功能调试,关联课本第五章关于微控制器的基础知识。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电子秒表是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它通过使用电子元件实现高精度的计时功能。
下面是一个基于数电的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案:
1. 运算部分设计:
- 使用一个1Hz的时钟源,可以通过计数器或者振荡器实现。
- 使用一个可重置的二进制计数器,位数根据需要的计时范
围确定。
例如,如果计时范围为1小时,可使用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
- 计时开始/停止控制逻辑:这可以通过一个开关电路实现,可以使用一个门电路或者触发器电路。
- 计数器重置逻辑:可以使用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重置计数
器的值。
2. 显示部分设计:
- 使用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器来显示计时结果。
数码管可以
使用共阳或者共阴的7段数码管。
- 使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二进制输出转换为译码信号,用于
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数字。
3. 其他功能:
- 可以添加一个暂停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当计时中按下暂停按钮时,计时器会停止计数,再次按下暂停
按钮时,计时器继续计数。
- 可以添加一个拆表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会记录当前的计时值,然后重置为0,再次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恢复原来的计时状态。
该设计方案中的电子秒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例如增加更多的功能按钮、调整计时范围和精度等。
同时,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对供电电源和信号的处理。
99秒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99秒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计时、停止、复位等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时间测量,并准确读取时间数据。
3. 学生了解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秒表,完成设定时间、开始计时、停止计时和复位等基本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实际时间的测量,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学生能够通过电子秒表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秒表产生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特点,以实践性、趣味性和应用性为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时间观念。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 电子秒表的原理与结构- 电子秒表的种类及功能- 电子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2. 实践操作:- 电子秒表的实操演示与练习- 测量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时间- 小组合作完成99秒计时挑战任务3. 应用与拓展:- 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探讨电子秒表的发展趋势及新型秒表的特点- 学生分享电子秒表的使用心得,提高时间管理意识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参照教材相关章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秒表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与应用环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电子秒表的原理、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对电子秒表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倒计时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倒计时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运用已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图,并识别其中的电子元件。
3. 学生能解释倒计时电子秒表中涉及的数字电路知识,包括计数器、时钟信号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编程知识,为倒计时电子秒表设计简单的控制程序。
3. 学生能运用倒计时电子秒表进行实验操作,并解决实际计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科技的魅力,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需加强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的理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情感。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 电子秒表的组成与功能- 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基础:时钟信号、触发器、计数器2. 电子元件与电路:- 识别常见的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电路图- 电路的组装与焊接技巧3. 编程与控制:- 学习简单的编程知识,如C语言基础- 设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程序控制逻辑- 编程软件的使用和调试方法4.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 设计并实现简单的计时功能应用- 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课时:电子秒表基础知识学习第2课时:分析倒计时电子秒表电路图,识别电子元件第3课时:电路组装与焊接技巧培训第4课时:编程知识学习与程序控制逻辑设计第5课时:实践操作,分组完成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第6课时:成果展示,交流与评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倒计时电子秒表的相关知识。
60s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60s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操作方法。
2. 学生能描述电子秒表的时间单位换算关系,包括时、分、秒的转换。
3. 学生了解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秒表,进行准确的时间测量和记录。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物体自由下落的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精确测量的重视,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尊重与协助。
3.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学科的实验操作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特点:初中生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需注重操作性与实用性,通过直观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秒表的内部结构,包括计时芯片、显示屏、按钮等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第三节“时间及其测量”。
2. 电子秒表的操作方法:详细讲解电子秒表的启动、停止、复位等功能键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时间测量和记录。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第四节“电子秒表的使用”。
3. 时间单位换算:介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第二节“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秒表的实践操作,包括测量物体自由下落时间、计算平均速度等实验。
教材章节:《物理》初中版第八章实验部分。
5. 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c51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c51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C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编程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包括计时、暂停、清零等功能。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电子秒表中的中断处理、定时器/计数器等硬件资源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C51单片机程序,实现电子秒表的计时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开发板、编译器等工具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3. 学生能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完成电子秒表的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C51单片机编程和电子秒表制作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逐一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C51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C51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环境。
- 中断处理和定时器/计数器:讲解中断的概念、中断处理过程,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 电子秒表原理:阐述电子秒表的计时原理、功能模块及其相互关系。
2. 实践部分:- C51编程实践:指导学生使用C语言编写电子秒表程序,掌握程序结构、函数调用等。
- 硬件搭建与调试:学生动手搭建电子秒表电路,学习电路连接、元件识别等,并进行程序下载和调试。
- 综合应用:结合所学知识,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具有计时、暂停、清零等功能的电子秒表项目。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C51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介绍教材相关章节内容。
- 第二课时:中断处理和定时器/计数器原理学习,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计时器的功能及其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秒表的电路工作原理,包括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电路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解释电子秒表中时间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并进行模拟组装。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电子秒表的调试和故障排查,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仪器,对电子秒表进行性能测试,并做出准确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通过团队合作设计电子秒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设计制作电子秒表,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假设学生为初中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原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介绍电子秒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涉及课本第三章“计时器原理”相关内容。
2. 电路设计与分析:讲解电子秒表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部分的设计,参照课本第四章“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3. 元器件选择与使用: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晶体振荡器、集成电路、显示屏等,对应课本第五章“常用元器件”。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与测试,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课本第六章“电子制作实践”。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工作流程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了解计时器的种类,掌握电子计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使用,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电子秒表的能力,提高焊接技术。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实验操作,进行数据测量、分析、处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分享、交流、互助。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电子元件和电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秒表原理及其组成- 介绍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如晶振、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等部分的功能。
- 分析电子秒表中各电子元件的作用,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2. 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 指导学生根据电路图进行电子秒表的组装,掌握焊接技术。
- 教学如何对组装好的电子秒表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电子秒表的应用实例- 介绍电子秒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实验测量等。
- 分析不同场景下电子秒表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电子秒表原理及其组成- 第二课时:电子元件介绍及焊接技巧- 第三课时:电子秒表的组装与调试- 第四课时:电子秒表的应用实例及拓展5.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 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计时器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电子元件及其选用- 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焊接技术- 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eda电子秒表的课程设计
eda电子秒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EDA技术中电子秒表的设计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秒表的各个模块功能,如计时器、触发器、显示等。
3. 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基础的编程思想。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电子秒表,具备计时、停止、清零等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提高自信心。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课程,结合电子技术、数字电路和编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知识和编程基础,对实践操作感兴趣,喜欢探索新事物。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秒表原理介绍:讲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计时器、触发器、显示等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复习与电子秒表相关的数字电路知识,如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
3. EDA技术:介绍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利用EDA软件(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电子秒表的设计与仿真。
4. 编程知识:学习与电子秒表相关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思想,如C语言、汇编语言等。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制作,包括电路图绘制、程序编写、电路板焊接、调试与测试等。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电子秒表原理介绍,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复习。
多功能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多功能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多功能电子秒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各项功能,如启动、停止、计时、分段计时等。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测量速度、距离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多功能电子秒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学会将电子秒表应用于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秒表的使用,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科学的实验态度,提高对实验结果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多功能电子秒表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相关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物理学科基础知识为主,结合多功能电子秒表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秒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
2. 电子秒表的操作方法:详细讲解电子秒表的各项功能,如启动、停止、复位、分段计时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电子秒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结合课本内容,运用电子秒表进行以下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测量反应时间- 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4.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指导学生使用电子秒表收集实验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
5. 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按照科学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数据及结论等。
数电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数电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字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其工作流程。
2. 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秒表的计数、计时和清零功能,并能运用相关电子元件实现这些功能。
3.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秒表中各个电子元件的作用,如晶振、计数器、时钟发生器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电子秒表电路。
2. 培养学生通过编程,实现对数字电子秒表的计数、计时和清零功能的控制。
3. 培养学生运用调试工具,对数字电子秒表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设计和搭建数字电子秒表电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章节,组织以下内容:1. 数字电子秒表原理:讲解数字电子秒表的组成、工作原理,涉及晶振、时钟发生器、计数器等关键元件的作用。
2. 电路设计与搭建:学习如何设计数字电子秒表的电路,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并按照电路图进行搭建。
3. 编程与控制:学习编写程序,实现对数字电子秒表的计数、计时和清零功能。
4. 调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调试工具,对搭建的数字电子秒表电路进行调试,找出并解决问题。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第一周:介绍数字电子秒表的原理,讲解相关电子元件的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
2. 第二周:详细讲解电路设计与搭建,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电路搭建。
3. 第三周:教授编程与控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编写程序,实现数字电子秒表的基本功能。
课程设计电子秒表原理
课程设计电子秒表原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使用电子秒表进行基本的时间测量,并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其对实验操作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使用方法和故障排查。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课时:电子秒表的简介和工作原理–电子秒表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介绍2.第二课时:电子秒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显示屏和按键的功能解析–定时器、计数器和闹钟等模块的工作原理3.第三课时:电子秒表的使用方法–基本操作方法(启动、停止、重置等)–特殊功能的使用(例如:计时、计数、闹钟等)4.第四课时:电子秒表的故障排查–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故障排查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使用方法和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
2.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秒表,加深对电子秒表的理解和掌握。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1.教材:选择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难易适中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实验设备:准备电子秒表、实验台等设备,以便进行实验教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包括课后练习和实验报告,占总评的40%。
eda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eda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EDA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3. 掌握电子秒表中计时、计数、复位等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针对电子秒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优化;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电子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其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秒表基本原理:介绍EDA电子秒表的工作原理,包括计时、计数、显示等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2. EDA工具使用:讲解如何使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库的选择、仿真参数的设置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a. 电路图绘制b. 元件库使用c. 仿真参数设置3. 电子秒表电路设计与仿真: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并解决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应教材第五章。
a. 设计计时模块b. 设计计数模块c. 设计显示模块d. 整体电路调试与优化4. 团队合作与项目实施: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
a. 分组讨论b. 制定项目计划c. 项目实施与汇报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共安排6个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2课时:电子秒表基本原理及EDA工具使用;3-4课时:电子秒表电路设计与仿真;5-6课时:团队合作与项目实施。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二进制计数器、触发器等数字电路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3. 让学生掌握时钟信号的产生与分频技术,并能运用到电子秒表的制作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
2.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面包板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对电子制作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3.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 理解并掌握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独立搭建并调试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回顾,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
- 电子秒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重点讲解时钟信号的产生与分频技术。
- 教材章节:第二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三章“时序逻辑电路”,第四章“脉冲电路”。
2. 实践操作:- 电子秒表的电路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计数器、触发器等元件。
- 电路搭建与调试,学会使用面包板进行电路连接,观察并分析电路运行情况。
- 故障排查与优化,针对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改进。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可用芯片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可用芯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计时器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够描述课程所用芯片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电子秒表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子秒表中涉及的时间计算方法和进制转换。
技能目标: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电子秒表电路。
5.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课程所提供的芯片进行电路连接和调试。
6.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电子制作和故障排查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7.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
8.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尊重和协助。
9.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相关学科,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子知识,具备基本的电路理解和分析能力,对电子制作兴趣浓厚。
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要与教材紧密联系,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秒表原理介绍:讲解计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子秒表的时间测量机制,以及计时芯片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计时器原理与应用》2. 芯片功能与应用:详细介绍课程所使用的芯片类型,包括芯片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及其在电子秒表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常用集成电路及其应用》3. 电路设计与搭建:教授如何使用芯片设计电子秒表电路,包括电路图绘制、元件选择和电路搭建。
-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4. 电路调试与优化:讲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电路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
- 教材章节:第六章《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动手搭建电子秒表电路,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定时器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定时器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定时器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和工作机制。
2. 学生能描述定时器电子秒表中各个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作用。
3. 学生了解定时器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和调试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
2. 学生能运用定时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时间测量和计时功能。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学习定时器电子秒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核心。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设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定时器电子秒表基本原理:介绍定时器电子秒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各元件功能。
- 课本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定时器与计数器”2. 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组装与调试:讲解并演示如何正确组装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
- 课本章节:第四章“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3. 定时器电子秒表的应用:分析定时器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
- 课本章节:第五章“电子技术应用”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定时器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和应用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课本章节:第六章“实践活动”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定时器电子秒表基本原理学习第二课时:定时器电子秒表电路组装与调试第三课时:定时器电子秒表的应用案例分析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完成定时器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和应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秒表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数字电子秒表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起止日期: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摘要本次设计的数字电子秒表以555定时器为核心,由多谐振荡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控制电路三大主要模块构成。
由NE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通过控制阻值产生10Hz,1Hz的脉冲;输入由74LS192芯片组成的计数电路、74LS48组成的译码电路在数码管FJS5101显示器上输出,以上部分组成计数译码显示电路;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复位,置数功能,灵活启动停止。
电路是采用外接电源来实现的。
经过仿真、布线、制板等工作,数字秒表成形。
本组在此次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先分析设计要求,根据提出的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芯片,再用multisim 10 画出电路图,进行仿真。
再用Prote 2004 Sp2绘制原理图和PCB图,并把PCB图转印到印制板上完成焊接和调试等工作。
最终完成数字电子秒表的工作。
关键词:NE555定时器;74LS192计数器;74LS48译码器;控制电路目录1、方案论证与对比 (1)1.1 方案一 (1)1.2方案二 (2)1.3方案的对比与选择 (2)2、数字电子秒表总体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3)2.1电子秒表电路总图 (3)2.2控制电路 (4)2.3 脉冲产生原理 (5)2.4计数译码显示单元 (7)2.4.1 计数器 (8)2.4.2 译码器 (9)2.4.3 七段显示数码管 (11)3、调试与检测 (12)3.1调试方法 (12)3.2调试故障的原因与排除 (13)3.3调试结果 (14)4、总结与致谢 (14)5、参考文献 (16)6、附录 (17)附录一元件清单 (17)附录二总电路的PCB图 (17)附录三总电路的仿真图 (18)数字电子秒表设计要求基本要求:①用单面PCB板设计一个数字电子秒表。
②计时1至99秒,用数码管显示。
③有直接置位,复位功能。
④用按钮开关灵活启动和停止秒表的工作。
⑤用6v干电池供电(也可以自己设置电源)。
发挥部分:①增加倒计时功能。
②增加0.1s—9.9s的计时功能。
1、方案论证与对比1.1 方案一图 1 方案一系统方框图方案一,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通过开关控制,形成两条路线,即可产生10Hz 脉冲,也可产生1Hz脉冲,把脉冲送到计数器,通过计数译码,最后又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的控制小数点的管脚处加一个开关,当产生时钟脉冲电路产生1Hz脉冲时,开关断开,不显示小数点。
当时钟脉冲产生10Hz脉冲时,开关闭合显示小数点。
1.2方案二图 2 方案二系统方框图方案二,也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产生时钟脉冲,但脉冲的频率已确定为10Hz,在把脉冲送到计数译码器,最后显示。
1.3方案的对比与选择1)相同点:①都能实现该数字电子秒表的功能。
②都主要有时钟脉冲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控制电路三大模块。
③都通过开关实现复位,清零。
2)不同点:①方案一用计数,译码,显示各三片芯片;方案二这三种芯片各用了三片。
②方案一时钟脉冲通过开关控制可产生10Hz脉冲也可产生1Hz的脉冲;方案二只可产生10Hz脉冲。
③方案一通在小数点管脚处接一个开关,用开关控制小数点的显示与否。
3)方案选择:经过多方面的分析与论证,同时考虑到电路复杂[1],势必给后期的布线,焊接带来很多麻烦,线路复杂,布线困难,焊接调试也很难成功。
所以,最终本组选择了方案一。
此方案,在实现此次数字电子秒表的基础上。
还具有线路简单,经济等优点。
为后期的布线,焊接奠定了基础,避免繁琐,易出错的难题,同时,所用元器件较少,经济可靠,节省了大量元器件。
2、数字电子秒表总体方案的分析与设计2.1电子秒表电路总图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论证和对比,我们最终确定了方案一为此次数字电子秒表设计的方案图[2]。
此后,查阅大量资料,选择适应的芯片,以及其他各种元件,确定电阻,电容的阻值。
然后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
最终得到电子秒表的总电路图,如图3所示:图3 电子表秒总电路图2.2控制电路1)控制加减计数图4 计数开关当开关1,4闭合,2,3打开时,实现加计数器;当开关2,3闭合,1,4打开,实现减计数器。
(2)控制置数,清零开关S1图5 置数清零开关S1开关1打开,3闭合,产生1Hz 脉冲。
开关1闭合,3打开,产生10Hz 脉冲。
(3)控制不同频率脉冲产生开关S2CPU CPD脉冲电 源CLRLD图6 脉冲产生开关S2当开关1,3闭合时,实现置数功能。
当3断开时,实现清零复位功能。
(4)控制显示小数点开关S3图7 小数点开关S3当开关闭合,实现小数点显示。
2.3 脉冲产生原理1) NE555时基集成电路555并不是一种通用型的集成电路[3],但是它却可以组成上百种实用电路,可谓变化无穷,故深受人们欢迎。
555时基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555时基电路是一种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电路。
b.其电路可采用4.5~15V的单独电路,也可以和其他的运算放大器和TTL电路共用电源。
c.单独的555时基电路,可以提供将近15分钟的较准确的定时时间。
d.具有一定的输出功率,最大输出电驴达200mA,也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小电动机,指示灯及喇叭。
因此,555时基电路可做:脉冲发生器,方波发生器,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双稳态多谐振荡器等。
2)由555定时器构成的脉冲发生器图8 时钟脉冲发生器R12=10K,R13=180K,C=3.3uFa.产生1Hz脉冲(打开开关3,闭合开关1):f=1.43/(R12+R13+Rw) C (1) Rw=31.67KΩb.产生10Hz脉冲(打开开关1,闭合开关2):f=1.43/(R12+R11+Rw) C (2) Rw=12.77KΩ图9 波形图3)555时钟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表1 555真值表REST THR TRI OUT TD状态0 X X 0 导通1 >2/3 Vcc >1/3Vcc 0 导通1 <2/3 Vcc <1/3Vcc 不变不变1 >2/3 Vcc >1/3Vcc 1 截止1 <2/3 Vcc <1/3Vcc 1 截止注释:6脚为THR,触发器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2脚为TRI,阀值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4脚为REST,总复位端,低电平有效。
7脚位DIS,放电端。
5脚位CON,控制端。
1脚接地,8脚接电源。
3脚位输出端,TD为内部三极管。
2.4计数译码显示单元两片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LS192,两片74LS48译码器和两片FJS5101AH数码管共同构成构取得矩形脉冲,成数字电子秒表的计数译码单元。
第一个74LS192计数器接入脉冲,在输出端QD作为第二个计数器的时钟输入。
计数器接成8421 码十进制形式,其输出端与实验装置上74LS48译码器的相应输入端连接,译码器的输出端再与FJS5101AH数码管相连,共同构成计数译码显示单元。
2.4.1 计数器1)计数器电路图10 计数电路2)74LS192引脚图图11 74LS192引脚图3)74LS192功能图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74LS192可以实现四种不同的逻辑功能;而且还可借助MR 对计数器清零,PL 将计数器置,D cp ,U CP 实现加减。
TCD 用于同步借位输出,即倒计时输出,TCU 用于同步进位输出。
74LS192芯片的具体功能[3]如下表所示:表2 74LS192真值表输 入输 出功能 清零 MR 置数 PLCP D CP U P D P C P B P A Q D Q C Q B Q A 1 X X X 0 0 0 0 0 0 0 0 清零 0 0 X X d c b a d c b a 置数 0 1 1 x x x x x x x x 加法 011xxxxxxxx减法2.4.2 译码器 1)74LS48引脚图图12 74LS48引脚图 2)74LS48引脚功能图74LS48芯片[3],其中,A,B,C,D 为译码器的输入端,a ~g 为输出端,BI /RBO 为灭灯输入 / 灭零输出端,RBI 为灭零输入端,LT 为试灯输入端,它们是为了便于使用而设置的控制信号。
只要灭灯输入信号(BI /RBO )和试灯输入信号(LT )为高电平(BI /RBO 也可悬空,下同),就可对输入为十进制数1 ~ 15的二进制码(0001~1111)进行译码。
如果LT 、RBI 和BI /RBO 均为高电平,则译码器对输入十进制数0的二进制码(0000)进行译码。
当灭灯输入(BI )直接接低电平时,不管其他各输入端为何状态,各段输出 a ~g 均为低电平,数码管所有发光段均熄灭。
当灭零输入(RBI)和 A,B,C,D 输入端为低电平,而灯测试输入(LT)为高电平时,所有各段输出 a~g均为低电平,使数码管全灭,不显示 0 字形,同时灭零输出(RBO)变为低电平(响应条件),用以指示译码器正处于灭零状态。
当灯测试输入(LT)加入低电平,并且BI/ RBO端为开路或保持高电平时,所有各段输出 a~g均为高电平,数码管显示数字“ 8”。
利用这一功能可用来检查 74LS48 和数码管七个发光段的好坏。
表3 74LS48功图2.4.3 七段显示数码管7段数码管又分共阴和共阳两种显示方式。
如果把7段数码管的每一段都等效成发光二极管的正负两个极,那共阴就是把abcdefg这7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地;它们的7个正极接到7段译码驱动电路74LS48的相对应的驱动端上(也是abcdefg)!此时若显示数字1,那么译码驱动电路输出段bc为高电平,其他段扫描输出端为低电平,以此类推。
如果7段数码管是共阳显示电路,那就需要选用74LS47译码驱动集成电路。
本设计采用与共阴极数码管与74LS48相匹配。
1)七段显示数码管引脚图图13 数码管引脚图2)数码管与译码管连接图图14 数码管与译码管连接图3)真值表FJS5101AH由七条线段围成8型,每一段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
外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发出清晰的光。
只要按规律控制各发光段的亮灭,就可以显示各种字形或字符号。
如,当输入8421码DCBA=0100时,应显示,即要求同时点亮b,c,f,g段,熄灭a,d,e段,故数码管输入应为a~b=0110011。
具体工作如下:表4 七段译码器真值表3、调试与检测3.1调试方法本次设计中,调试是一个重大的过程,调试的好坏就直接关系了作品的成功与否。
本课程设计方案的调试包括仿真调试和实物调试。
在设计电子秒表的过程中,开始本组成员利用multisim 10软件进行调试。
本组成员先分模块调试[4]。
分模块调试中,先从电源开始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