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影子》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形成、特点及与物体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优良品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形成及其与物体的关系。
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描述影子,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影子卡片、手电筒、画纸、画笔等。
学具:幼儿用书《我的影子》、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用手电筒照射物体,观察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讨论影子与物体的关系。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了解影子的特点。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影子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自己的身体和动作创造影子,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影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影子。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影子2. 板书内容:影子的形成影子的特点观察与描述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影子,并用语言描述影子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的影子是一个黑色的人形,跟我一样高,当我抬起手时,影子也抬起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故事讲解、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影子的特点,并学会观察、描述影子。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观察其他物体的影子,了解不同物体的影子特点。
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影子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我的影子教案设计
我的影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2. 帮助幼儿发展观察、探究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影子投射器2. 班级黑板或白板3. 干净的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4. 一些小物品(如球、玩具车等)5. 音乐播放器及音乐资源6. 故事书《我的影子》等相关材料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要讲述的主题——“我的影子”,并通过简单有趣的游戏引导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身上产生出来的影子,并询问他们对于这个现象是否有什么疑惑或者好奇心。
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适当地给予启示性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走路时会有影子呢?”第二步:探索实验环节(20分钟)老师将班级移至室外阳光明媚处,使用专业设备——“影子投射器”进行实验演示。
首先请一个同学站在灯前面,在屏风上形成一个清晰而完整的人像;接着,请其他同学分别站在不同位置观察该人像与本人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和变化。
最后,请所有孩童跳舞、转圈等活动,观察各自所产生出来的不同形态与大小不一样却都是相似图案组成且随着运动而改变形态颜色深浅也会发生变化。
第三步:艺术创作环节(30分钟)回到教室内部,每位孩童拿起纸张及彩笔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特殊且独特美丽图案。
同时鼓励他们用手指头摁压住纸张,再把手指离开时留下印记,看看这些印记能否被称为“手指卡通”。
如果时间允许,则可邀请大家分享各自设计图案背后蕴含着怎样深刻而美好意义?第四步:集体表演环节(1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欢快悠扬旋律,并根据歌曲内容编排简单易行但又极具视觉效果表演项目(如: 跳皮筋、打太极拳),以此展现出每个孩童所制造出来独特无比但又紧密相连共存于空气中由日复一日陪伴着我们身边那份神秘而迷人"我的影子"!第五步:总结反思环节(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童回顾今天所做活动,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点。
我的影子教学设计和反思
我的影子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和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观察和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3.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影子现象,并让学生思考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实验探究(3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例如卡片、球或人偶等,放在光源前方,并观察物体在阳光照射下的影子。
请学生尝试调整光源的位置、物体的位置等,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中。
3.总结和讲解(15分钟)带领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并解释为什么调整光源和物体的位置会影响影子的大小、形状和方向等。
4.拓展应用(25分钟)分发材料,让学生绘制一个实际物体的影子图,并观察物体在不同时间的影子变化。
学生可以观察太阳的位置、光线的颜色等因素对影子的影响,并写下观察结果和理由。
5.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交流归纳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收集他们的总结,并请几位学生报告。
6.反思与展望(5分钟)学生就本次实验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的方法和过程进行分享,并分享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以实验和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们发现并记录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使他们对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拓展应用环节,学生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颜色等因素对影子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绘画和观察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细致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然而,本次实验设计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实验时间较长,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稍显疲劳,需要适时给予休息和调整。
其次,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可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引导方法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开放性和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我的影子》教案
《我的影子》教案(2)你觉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给大家说说你的经验,让大家也学学。
五、选读好句,句式练习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再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句子时,可自己读给全班听,也可邀请人一起读。
根据学生读到的句子,相机做句式练习。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也……”《我的影子》教案8设计意图影子是在光线被遮挡物遮挡时所形成的阴影,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规则的变化性常常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但幼儿缺乏对影子相关科学常识的认知了解,为了在感知影子存在的基础上,让幼儿初步了解光与影子的密切联系,我设计了本节活动,以“会变的我”为活动主线,紧抓幼儿“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最感兴趣”这一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手语游戏、实操发现、游戏表演等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光和影子产生之间的联系,体验光、遮挡物与影子的位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乐意探究影子产生及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了解光和影子产生之间的联系。
2.活动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光、遮挡物与影子的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1.学具:幼儿制作好的游戏卡“会变的我”每人一个、手电筒每人一个、铅笔橡皮每人一套、小盆九个。
2.教具:制作好的“会变的我”卡片、舞曲音乐。
3.课件:手影游戏《变变变》。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观看课件《变变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请大家一起来看一段片段,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来表演的?)二、基本部分1.幼儿玩手影游戏,教师引导其发现“出现影子需要的条件”:光、遮挡物(挡光的物体)、屏(墙壁、地面或其它物体)。
教师提问:“影子哪去了?”(为什么不清晰了)—需要光源。
“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发光的物体?”(自己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举例让幼儿理解“遮挡物、屏”。
2.教师小结:影子从哪里来。
(光线投射到遮挡物上,光线被遮挡,形成阴影,就产生了影子)3.操作探索:光、物体与影子的位置关系。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我的影子》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我的影子》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会唱歌曲《我的影子》。
2.能朗读诗歌《我的影子》。
3.通过学习诗歌扩大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小班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及诗歌的内容,能够朗读。
教学难点:歌曲及诗歌的感受。
教学准备:备课资料,幻灯片,录音机,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老师播放《我的影子》的歌曲,并向幼儿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并和幼儿一起唱一下《我的影子》。
Step 2:诗歌演唱向幼儿朗读诗歌,并与幼儿共同朗读一下,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感性引导,如:“幼儿们,你们的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呢?它是不是很快,很聪明呢?”Step 3:感性理解让幼儿看一看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感受,之后与幼儿讨论影子的概念:老师:幼儿们,你们有没有感受到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不是总是跟随着你们呢?幼儿:是哦,我的影子就在我的脚底下呢。
老师:那么,你们的影子是什么呢?幼儿:黑色的!老师:好棒哦!那么,你们的影子是不是和你们一样聪明呢?幼儿:是啊!我的影子好聪明。
老师:哈哈,真是好机灵的影子。
因为它总是在我们走路的时候跟随在我们的身后,真是太厉害了!Step 4:手游活动安排手游活动,通过分组竞赛,让幼儿探究影子的变换规律以及颜色的变化规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再次加深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Step 5:操练技能老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模仿影子,尝试跳出不同形状的影子,并在此过程中练习自己的肢体动作。
Step 6: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的生活实例:“小明走在太阳底下的路上,他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高,又比自己瘦。
”Step 7:评价老师评价幼儿的表现,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进步点,并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加强学习效果。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加深对影子的认识,并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
同时,通过生活实例的加入,幼儿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影子》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如太阳下的树影、人在灯光下的影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影子的成因。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影子吗?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课文——《我的影子》。”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对于影子现象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将所学生字词、句型灵活运用于实际情景中。
-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将其运用于口头表达和写作中。
-句型的掌握与应用:学生需学会使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句子仿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影子现象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以及影子在生活中随动作变化的规律。
3.阅读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生活,发挥想象力,仿写一篇关于影子的短文,培养写作兴趣。
5.朗读与表达: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增强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仿写法:鼓励学生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5.朗读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的影子 教案
我的影子教案教案标题: 我的影子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影子。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光线的特性和影子的形成原理。
教学资源:1. 投影仪或阳光照射的场地。
2. 单色纸板。
3. 铅笔或彩色笔。
4. 实物道具如球、书本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们一起观察一张黑白相片,并引导他们谈论照片中的影子。
提问学生,你们曾经见过自己的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出现?探究影子的形成:2. 利用投影仪或阳光照射的场地,让一名学生站在阳光下,观察他/她的影子,并描述出来。
3.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影子,提问他们的影子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会有影子?什么决定了影子的大小和形状?鼓励学生们进行猜测和探究。
实践活动: 制作影子图形4. 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单色纸板,并提供一些实物道具如球、书本等。
学生们将实物放在纸板上,通过调整光线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实物的影子形状。
然后,他们可以使用铅笔或彩色笔描绘下影子的轮廓。
讨论和总结:5. 请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展示自己绘制的影子图形。
促进学生们之间的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影子的形成过程和轮廓的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光线的特性和影子的形成原理。
拓展活动:6. 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时间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影子变化。
他们可以通过绘制影子图表或拍摄照片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提出解释。
评估:7.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描述影子的准确性以及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
可以通过小组或个体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们直接观察和体验影子的形成过程,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的目标。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我的影子》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我的影子》教案名称:《我的影子》教学对象:小班学生(适用于3-4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影子的概念,并能够描述自己的影子。
2. 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故事进行语言训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故事书《我的影子》。
2. 图片或实物:太阳、树、小鸟、人物等。
3. 彩色画笔和纸。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是否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
2. 准备一个剪影图片展示出来,问学生他们能认出这是什么东西,引导学生回答“影子”。
步骤二:故事讲解(15分钟)1. 准备图片或实物:太阳、小鸟、树。
2. 展示图片或实物,告诉学生故事的背景:今天小明去公园玩,看到了太阳、小鸟和树。
但是,小明发现有一个东西总是跟着他,他伸手去抓却抓不到,这个东西就是他的影子。
步骤三:故事续写(15分钟)1. 提问学生:你们有影子吗?你们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影子,例如:“我的影子是黑色的”,“它和我一起跳舞”等。
3. 鼓励学生用彩色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影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例如让学生画出自己的轮廓。
步骤四:语言游戏(10分钟)1. 准备几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一些物体或动物的名字。
2. 教师将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自己手中的卡片来找到对应的影子图片或实物,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例如:学生拿到一张小鸟的卡片,学生需找到小鸟的影子图片或实物,并大声说出“小鸟”。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影子的理解,例如:“影子是什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等。
教学扩展:1. 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影子,让他们发现影子的变化。
2. 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物体或人的影子,比较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3. 引导学生想象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影子可以跟随人一起跳舞、影子可以变得很大等。
我的影子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影子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自我认知、身份和成长的主题。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如《我的影子》。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如通过讨论和写作。
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我的影子》的文本或相关的文学作品。
准备一些与自我认知、身份和成长相关的问题和讨论。
教学过程:
1. 文学作品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我的影子》或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自我认知、身份和成长的主题。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作品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批判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批判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活动,如通过讨论和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自我认知、身份和成长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写一篇关于自我认知和成长的短文。
3. 情感表达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交流,如通过讨论和演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自我认知、身份和成长相关的情感问题,让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我的影子》教案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探索自我认知、身份和成长的主题。
通过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将能够理解作品中的自我认知、身份和成长的主题。
通过批判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活动,学生将能够进行思考和创造,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情感表达和交流活动,学生将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我的影子 》教案
小学教师活页教案内容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意见课题《我的影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的8个会认字。
3、书写“书写“灯、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难点:流利朗读课文,指导“灯”的笔画书写。
教学方法教法:先学后教学法:先学后教教学用具教具:多媒体学具:课文书教学流程教一、谜语导入1、大屏幕祟谜语,生齐读后猜。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天。
灯前月下伴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点击显示影子)记“影”引出“彡”的字板书。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我的影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28页,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3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会读课文。
2、听录音,注意你不认识的字的发音。
3、同桌互读,不会读的生字请你帮帮他(她)。
4、点名读课文,板书生读错的字词。
5、齐读所板书的词语两遍。
三、学习生字师:课文会读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
(一)、请同学们将书中认字条中字的拼拼音读两遍。
(二)、请看大屏幕,出示带音节的词语。
1、点名学生读,其他学生更正。
2、齐读词语师:如果没有拼音大哥的帮助,你们还能把这些词语读准确吗?3、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开火车读。
学流程(三)、指名读(一人读2—3个词语)。
1、选词说话(你想用哪个词语说话呢?)2.摘苹果游戏。
(四)、出示单个的字,指名认读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会记字。
1、小老师认读。
2、记字。
3、开火车读字组词。
4、点名读并扩词。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0分钟)师:字词会认了,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谁的课文读得最流利,理解课文理解的好。
(一)、生自由读课文。
(二)、点名读课文,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大屏幕展示)1、什么时候,我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哪句话概况了影子的特点?用“---”画出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影子》优秀教学案例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素பைடு நூலக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在课堂上通过讲述课文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我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素养。此外,我还会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学会珍惜生活,热爱世界。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影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影子。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
3.设计有趣的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特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影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了解影子。同时,我会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如户外观察、影子游戏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和描述影子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影子的认知。此外,我还会组织一些有趣的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特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撰写课后心得,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影子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影子》优秀教学案例
《我的影子》教学设计11篇
Happiness does not happen every day. If you miss it, you will have to wait a long tim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我的影子》教学设计11篇《我的影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理解影子变来变去的原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去探索,去研究。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3、熟读课文,学习丰富的句式。
4、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动脑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影子变来变去的原因。
2、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动脑好习惯。
3、学习丰富的句式。
教学过程:一、激趣猜谜语导入。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伴你走,却是哑巴不开口。
(谜底:影子)二、听课文录音,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注意听课文朗读,圈出自己不会读的字,然后同桌互相帮助,一起读一读。
三、课文中有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跳出来了,你会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词语。
影子、散步、路灯、晚上、左边、右边、捉迷藏、谜语、变来变去、嘿、小矮人、有趣、蹦蹦跳跳四、这此生字宝可顽皮啦,它们把帽子脱了,你还认得它们吗?全班齐读生字词,一个词语读两遍。
影子、散步、路灯、晚上、左边、右边、捉迷藏、谜语、变来变去、嘿、小矮人、有趣、蹦蹦跳跳五、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大苹果,你能把红红的苹果摘下来吗?注意:能完好地摘下来有奖哦!六、课文中的拦路虎都被我们赶跑了,现在我们来正确、流利、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吧!(全班齐读课文,理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七、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内容。
指名一位同学读这段内容,他同学思考问题:1.什么时候,我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我做了些什么动作?影子又是怎么做的?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影子的特点?请用“——”画出来。
(板书: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2.这段中的它指什么?3.发挥想象:我除了文中的动作,我还可能会做什么?4.仿写: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我的影子》小班教案
《我的影子》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教材《我的影子》,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影子,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以及探索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概念,知道影子是由光线和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2.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影子的大小、方向和位置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影子,了解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难点:探索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光源(如手电筒)、物体(如玩具、书籍等)。
学具:每人一个影子模具(可用硬纸板制作),每人一份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手持光源,照射在不同物体上,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影子的概念,以及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4.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和完善。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影子模具,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影子概念、影子产生、影子变化规律、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影子图案。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描绘出各种影子图案。
2. 观察家里的影子,记录影子的位置、大小和方向变化。
答案:学生观察并记录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影子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高,但在探索影响影子变化的因素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其他物体的影子变化,如树木、建筑物等,进一步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中,实践情景的引入环节是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影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发现和关注影子。
我影子教学设计(共3篇)
我影子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我的影子教学设计《我的影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语文于生活语文知识来于生活,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用眼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
从而感受语文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咱们学习的新教材中就编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教材注意以学生已有经历为根底,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构建有关的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老师要重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会语文知识。
让学生理解语文于生活,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体会生活也是一本书。
例如在学习《影子》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影子常常跟着我这样的生活现象,在课前,我安排了“踩影子”的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多说、多观察去享受这于生活中的语文世界。
[教材分析^p ]《我的影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好奇”第二课内容。
《我的影子》是一篇小故事,写的是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好奇过的东西――影子,相信学生会喜欢这篇课文。
【学生分析^p 】二年级学生,已经根本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幼稚,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想弄个明白,课间休息时,常常有学生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问长问短,问东问西。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读文中感受影子的特点,体会文中的童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影子的特点。
打破方法:在自读自悟、有感情朗读中感受影子的特点。
难点:理解影子变来变去的原因。
打破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那么谜语:一只小黑狗,它是我朋友。
时而前,时而后,时而左,时而右,赶也赶不走。
猜猜这是什么?〔影子〕有个小朋友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还写成了一篇有趣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我的影子》。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谜语导入课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对影子的特点有所感知。
《我的影子》教案(精选16篇)
《我的影子》教案(精选16篇)《我的影子》教案篇1教材简析《我的影子》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五单元“好奇”中第二篇主体课文。
文章围绕着形和影、光源和影子、动作和影子几方面写“我”观察到的现象,“我”的想象及“我”的感觉,一个活泼、好奇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是一篇非常生动的学生习作。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好奇、多观察、多思考的科学态度;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游戏激趣:同学们,你们做过手影游戏吗?我们一起做,好吗?(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的兴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产生积极探究的心理。
)2、书题学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的影子》这一课。
(1) 板书课题,请大家注意“影”字的写法,一起书空。
(2) 哪位同学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答:按偏旁部首记忆;拆成零件记忆;儿歌记忆:一个北京人站在太阳下,早晨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晚上影子短。
教师相机指导:三撇是数量多的意思。
)(设计意图:指导写字要领,学生跟着写,使写字训练落到实处,而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既让识字学习不再枯燥,又渗透了字理识字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查一查字典。
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课文。
如果他全读对了,就给他得100分;如果他有错误,就帮他纠正。
3、教师检查,你的同桌可以得100分的,请举手;同桌在你的帮助读对的也请举手。
(设计意图:读得准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字音问题,读中学,听中学,互帮互助中学,学习会变的积极主动,既达到初读要求,又使学习有滋有味。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容范读全文,划分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课文中的“我”发现了什么?(学生a:我发现地上有自己的影子;b:我发现我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我蹦蹦跳跳,影子也蹦蹦跳跳。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的影子》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的影子》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本节课的教材名称为《我的影子》。
2. 课文作者本课文作者为王维。
3. 教材内容本课文主要通过一个小女孩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影子,加深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体验感受。
4.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本课文;2.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影子;3.让学生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5.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影子。
难点:让学生理解影子与自己的身体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往往非常好奇,对周围的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影子是什么吗?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2. 预习新词有些生字生词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掌握的,我们可以预习一些新词汇帮助他们更好地朗读课文。
例如:“身影”、“摇晃”、“窗沿”等。
3. 朗读课文由老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并根据发音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
也可以指定多位学生配合进行朗读演示。
4. 分析课文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例如:“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或“你认为影子是怎样形成的?”5. 讨论影子的形成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通过提问或是展示影子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影子的形成与自己的身体密切相关。
6. 观察影子让学生到户外或是教室内寻找自己的影子,给学生准备白纸和笔,让他们先描绘出自己身体的形状,再描绘影子的形状,进行比较。
7. 分享体验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观察影子过程中的体验,比如发现影子的颜色变化、发现自己的影子跟别人的不一样等等。
8.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分享的形式,对影子的形成和影子与身体的关系进行总结概括。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要点1.教材的故事性和实用性是本次教学实施的基础;2.应用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如PPT、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3.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人的观点,树立平等开放心态;4.教师应加强引导与纠正,多鼓励鼓励,让孩子们充满自信。
2024年《我的影子》小班标准教案
2024年《我的影子》小班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课程,教材为《我的影子》。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一章节“影子的奥秘”,重点介绍影子的形成原理、特点以及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以及光线与影子关系的掌握。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掌握影子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不同形状的物品(如玩具、剪刀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在课堂上展示手电筒照射下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影子。
(2)提问: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影子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讲解影子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阻挡光线形成影子。
(2)展示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品,观察影子变化。
(2)学生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将观察到的影子形状画在画纸上。
(2)讨论影子与光线的关系,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影子》2. 内容:(1)影子形成原理(2)影子特点(3)影子与光线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画出影子的形状,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太阳下,树叶的影子是椭圆形的,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方向和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影子形成原理和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了解影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摄影、电影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我的影子教案
我的影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影子”的概念,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及特点,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教学重点:1. 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影子的形成与光线的传播方向的关系;2. 影子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1. PPT幻灯片;2. 磁性黑板;3. 影子实物或图片;4. 运动光源(如手电筒);5.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打开教师平板电脑,并播放一段提到“影子”的视频或音频。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影子”是什么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经常见到影子?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1. 教师进入PPT,向学生给出“影子”的定义,并结合幻灯片中的图片进行解释。
2. 通过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的形状和特点的描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子。
Step 3 影子的形成原理与特点(15分钟)1. 教师用黑板画出一棵树的轮廓,并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影子。
2. 教师向学生解释影子的形成原理:当有光源照射物体时,光线会被物体阻挡,形成无法通过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影子。
3.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影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影子的特点:黑色、无光、与物体一一对应等。
Step 4 影子与光线(15分钟)1. 教师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解释影子与光线的关系:当光线垂直照射物体时,影子的形状与物体相同;当光线斜着照射物体时,影子的形状与物体扭曲或变形。
2. 教师使用手电筒或其他运动光源,让学生观察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影子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总结光线传播方向与影子形状的关系。
Step 5 影子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围绕影子的应用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影子的作用和用途。
鼓励学生多举例,并结合影子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推理。
2. 教师提供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观点,以促进思维的拓展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影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扬美小学熊世月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理解影子变来变去的原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去探索,去研究。
2、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3、熟读课文,学习丰富的句式。
4、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动脑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影子变来变去的原因。
2、培养学生勤思考、多动脑好习惯。
3、学习丰富的句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猜谜语导入。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伴你走,却是哑巴不开口。
(谜底:影子)
二、听课文录音,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注意听课文朗读,圈出自己不会读的字,然后同桌互相帮助,一起读一读。
三、课文中有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跳出来了,你会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词语。
影子、散步、路灯、晚上、左边、右边、捉迷藏、谜语、变来变去、嘿、小矮人、有趣、蹦蹦跳跳
四、这此生字宝可顽皮啦,它们把帽子脱了,你还认得它们吗?全班齐读生字词,一个词语读两遍。
影子、散步、路灯、晚上、左边、右边、捉迷藏、谜语、变来变去、嘿、小矮人、有趣、蹦蹦跳跳
五、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大苹果,你能把红红的苹果摘下来吗?注意:能完好地摘下来有奖哦!
六、课文中的拦路虎都被我们赶跑了,现在我们来正确、流利、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吧!(全班齐读课文,理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内容。
指名一位同学读这段内容,他同学思考问题:
1.什么时候,我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我做了些什么动作?影子又是怎么做的?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影子的特点?请用“——”画出来。
(板书: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
2.这段中的它指什么?
3.发挥想象:我除了文中的动作,我还可能会做什么?
4.仿写: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家里有什么,——就————。
————什么,——————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多有趣的影子呀,哪个小组来把它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请同学们先仔细地看书上28、29页的两幅插图。
1、女生读第二自然段,男生思考:
(1)、第一幅图中小朋友和爸爸站在哪儿?(路灯下)
(2)、小朋友和爸爸的影子怎么样?(影子变成《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了!)(板书:小矮人、巨人)
(3)、第二幅图中,这个时候小朋友和爸爸在哪儿?(离路灯远一些)(4)、小朋友和爸爸的影子又有什么变化?(变成“小人国”里的巨人了)
3、考考你读书认不认真,答对有奖哦!
走着走着,嘿( )我的影子变成()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了( )走着走着( )啊( )它怎么又变成“小人国”里的巨人了()真有趣啊() (1)、在括号里点一点标点符号。
(2)、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3)、.找出这段中的一对反义词(矮人)——(巨人)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内容。
男生读第三自然段,女生思考。
1、火眼金睛辨一辨:请你再仔细看看这两幅图,发现影子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师引读:影子一会儿跑在前,一会儿跟在后,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转到右边去了。
)(板书:前、后、左、右)
2、拓展练习:
(1)、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2)、影子好像在和我捉迷藏,我想说影子_真_调皮、可爱__、有趣______。
(板书:有趣)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课文,生思考:
(1)、为什么影子总跟着我?
(因为光线是直线前进的,所以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人体时,部分光线会被人体挡住,而其他未被人体挡住的光线会继续前进而呈现阴影的现象。
) (2)、影子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这说明了影子的变化和什么有关?(板书:变来变去)
(这说明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关,影子的长短取决于物体离光源的远近,离得远,则影子长,离得近,则影子短。
如在一般情况下,在一天中,同一地区的同一物体,清晨时影子长,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逐渐变短,到了正中午的时候,影子最短,然后随着太阳逐渐偏西,影子也逐字逐渐变长。
)
2、我会仿写:
一路上,影子总跟着我,可是它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1、一路上,(小鸟)总是唱个不停,(它)为什么( 这么高兴)呢?
2、今天,(小雨)总(下个不停),( 它)为什么(这么伤心)呢?
3、(小河里),( 小鱼)总( 游个不停),(它)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4、(今天),(弟弟)总(笑个不停),(他)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八、学一学,写一写
指导书写生字:影、主、迷
九、动手做一做。
1.把下面的字连成词.
公有蹦挥影
跳主趣子手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矮——高远——近短——长
十、孩子们,大自然中处处有神奇,睁大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每一个奇妙的地方吧!大自然欢迎你们!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生活中的影子吧!
十一、作业:
回去在灯下比一比自己感兴趣的手影,如果你能自己创作出一个新的手影来就更棒了!
板书设计
我的影子
我做什么,它就做什么
我的影子小矮人——巨人变来变去
前、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