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大鲸鱼

合集下载

大班鲸鱼教案及反思

大班鲸鱼教案及反思

大班鲸鱼教案及反思大班鲸鱼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背景授课班级:幼儿园大班教学内容:鲸鱼教学目标:1.知道鲸鱼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外观,生活习性,所处环境等。

2.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强化对鲸鱼的认识。

3.激发幼儿对大海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首先用图片或真实物体展示鲸鱼,让孩子们感知鲸鱼的大小、外貌等特征,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讲解鲸鱼的特征通过图片、动画等媒介,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鲸鱼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的结构、面部的形态、与其他生物的差异等,让幼儿对鲸鱼有更完整的认知。

3.感性认识让幼儿用纸板和颜料模仿鲸鱼的外貌,或用海绵、纸杯等材料制作鲸鱼玩具,让他们实际操作,从而深入了解鲸鱼的形体和细节。

4.游戏互动将课堂分成几组,模拟鲸鱼的群体生活,进行活动游戏,如“跳跃海浪”、“水上觅食”等,利用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启发他们发问,探究鲸鱼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地。

5.评估反馈老师结合课堂情况,进行评估反馈,并根据不同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反思与感想1.教材的准备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我认为重要的做法之一就是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和选择。

在教授鲸鱼这个课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的特点和知识储备水平,选择适宜的知识和方法,这样能够在不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感性认识引导理性认知在本次教学中,我重视幼儿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转化,希望通过直接的视觉、手感等方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认识鲸鱼,触摸到兴趣和快乐,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开始思考,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增强课堂互动,增加学生参与度幼儿园的教学需要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我将学习任务转化为游戏任务,增加了趣味性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够通过互相合作和竞争来增强探究的意愿和实践能力。

总之,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深受启发和欢乐,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鲸鱼这一大海生物,同时也在反思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期望每一节课都能够成为一次有效、美好的教育之旅。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鲸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2 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鲸鱼模型等。

2.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播放鲸鱼的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3.2 讨论:引导幼儿观察鲸鱼的外形特征,如体型、颜色、呼吸孔等。

3.3 故事:讲述一个关于鲸鱼的故事,如《鲸鱼归来》。

3.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用彩纸制作鲸鱼模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海洋主题,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

4.2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关于鲸鱼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鲸鱼的认识。

5.2 评价幼儿手工制作的鲸鱼模型,考察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3 收集中幼儿的家庭作业,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家长的参与度。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鲸鱼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鲸鱼,如蓝鲸、抹香鲸、虎鲸等。

6.2 鲸鱼的生活习性:讲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如游泳速度、觅食方式等。

6.3 鲸鱼的生态意义:让幼儿了解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七章:活动过程7.1 导入:展示不同种类的鲸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7.2 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鲸鱼的了解,如生活习性、生态意义等。

7.3 故事:讲述一个关于鲸鱼保护环境的故事,如《海洋守护者》。

7.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鲸鱼的生活场景。

第八章:活动延伸8.1 区域活动:设置海洋生物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鲸鱼作品。

8.2 家长沟通:邀请家长参与鲸鱼知识分享,增进家校合作。

第九章:教学评价9.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鲸鱼生活习性的认识。

9.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鲸鱼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鲸鱼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鲸鱼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神秘的海洋生物——鲸鱼”。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鲸鱼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分类,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鲸鱼的基本特点,知道鲸鱼是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中。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鲸鱼特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鲸鱼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分类。

难点:理解鲸鱼是哺乳动物,了解不同种类的鲸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鲸鱼图片、鲸鱼模型、PPT课件、视频资料。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鲸鱼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图片中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鲸鱼。

2. 讲解:利用PPT课件,讲解鲸鱼的基本特点、生活习性和分类。

在此过程中,结合鲸鱼模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鲸鱼的外形特征。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鲸鱼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幼儿观看并感受鲸鱼在海洋中的生活。

4. 例题讲解:讲解鲸鱼是哺乳动物的特点,以蓝鲸为例,介绍其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制作鲸鱼的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神秘的海洋生物——鲸鱼2. 鲸鱼的特点: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外形特征:体型庞大、须鲸、背鳍等3. 鲸鱼的分类:蓝鲸抹香鲸虎鲸其他种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鲸鱼,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对鲸鱼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海洋馆,观察真实的鲸鱼,加深对鲸鱼的了解。

开展“保护海洋生物”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鲸鱼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分类是重点内容,而理解鲸鱼是哺乳动物,了解不同种类的鲸鱼则是难点。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第四章《海洋生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鲸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鲸鱼的特点、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鲸鱼的基本特征,了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海洋生物的认知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培养幼儿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保护。

2. 教学重点:鲸鱼的基本特征,如体型、呼吸方式、食性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鲸鱼模型、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鲸鱼视频,让幼儿观察鲸鱼的生活场景,激发幼儿对鲸鱼的兴趣。

2. 例题讲解:a. 鲸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b. 鲸鱼用什么呼吸?c. 鲸鱼吃什么?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的鲸鱼。

(2)组织幼儿进行“保护鲸鱼”的讨论,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鲸鱼》2. 内容:(1)鲸鱼的体型:庞大、流线型(2)鲸鱼的呼吸方式:肺呼吸(3)鲸鱼的食性:肉食性(4)鲸鱼的生态环境:海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心中的鲸鱼。

(2)和家人一起讨论如何保护鲸鱼和海洋环境。

2. 答案:(1)幼儿自由发挥,画出心中的鲸鱼。

a.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避免污染海洋环境。

b. 参与海洋保护活动,如海滩清理、植树造林等。

c. 不购买海洋生物制品,保护海洋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海洋馆,近距离观察鲸鱼。

(2)开展“保护海洋生物”的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鲸鱼教案

幼儿园大鲸鱼教案

幼儿园大鲸鱼教案幼儿园大鲸鱼教案一. 主题:大鲸鱼二. 目标:1. 能够认识大鲸鱼,了解它的生活习性;2. 能够正确说出大鲸鱼的一些特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活动内容:1. 观看大鲸鱼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大鲸鱼的外形、生活环境等信息;2. 进行大鲸鱼模型制作活动,让幼儿将自己对大鲸鱼的印象表现在制作中;3. 对大鲸鱼进行画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鲸鱼的情感和感受;4. 大鲸鱼生活场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更深入地了解大鲸鱼的习性。

四. 活动步骤:1. 观看大鲸鱼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大鲸鱼的外形、生活环境等信息;2. 进行大鲸鱼模型制作活动,让幼儿将自己对大鲸鱼的印象表现在制作中,可以使用纸张、黏土等材料;3. 对大鲸鱼进行画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鲸鱼的情感和感受,可以使用颜料、彩笔等材料;4. 大鲸鱼生活场景游戏,将教室打扮成海洋生态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更深入地了解大鲸鱼的习性,并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五. 教学资料:1. 大鲸鱼图片和视频2. 大鲸鱼的特点介绍3. 大鲸鱼模型制作材料(纸张、黏土等)4. 画画活动的材料(颜料、彩笔等)5. 游戏道具(海洋生物模型、碗、盘等)六. 教学方法和技巧:1. 利用真实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在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上认识大鲸鱼;2. 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提问、讨论,增强他们的参与性和合作性;3.在制作模型和画画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在游戏中,让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鲸鱼,并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大鲸鱼的生活。

七. 教学评估:1. 评估幼儿对大鲸鱼的认知和了解的程度;2. 评估幼儿制作模型和画画的创意和完成度;3. 评估幼儿在游戏中对大鲸鱼习性和生活的掌握程度。

八. 参考文献:1. 《科学》杂志。

2. 《幼儿园教育》杂志。

3. 《美术教育》杂志。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及反思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园老师的教学工作十分关键。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逐步发展,探索出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在本次的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和反思中,我们将会介绍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以及对教学结果的总结和反思。

一、教育目标在进行幼儿园大班鲸鱼教学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教育目标是什么。

在教育目标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良好品质,培养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关注环境的意识。

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更好地了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过程1.自然环境中的学习作为鲸鱼教学的引导教学主体,老师们首先领着孩子们去到了室外的大自然环境中。

在校园内,有一个天然池塘,这是一个很好的鲸鱼家庭模型。

让孩子们围绕着这个天然的池塘,通过亲自观察来了解鲸鱼的大部分知识。

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寻找鲸鱼,观察鲸鱼的行动和感受,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专注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

让孩子们亲自去了解鲸鱼的习性、生活习惯,收获到了不少的知识,在体验中更好地了解了鲸鱼的一切。

2.生活化学习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认识鲸鱼,老师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生活化的学习资源。

沙盘模型、周边学科电子书籍、绘本读物、电子互动板等教学资源都可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参考资料。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参考资料,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鲸鱼,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同时,老师们还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出更加真实的鲸鱼世界,学习创造、琢磨和表达等能力。

3.综合活动展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特别注重综合活动的运用,让孩子在全方位的学习场景中学习知识。

例如,孩子们可以在湖边小路上模拟有鲸鱼的海底高山般的环境,或者利用恒温箱来模拟南极的寒冷环境。

在完成这些活动之后,孩子们可以进行展示,这样通过展示,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展现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融入团队,展现团队协作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二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窝里的树》含反思三
- 1 -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一
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线描活动的快乐,能够用线条、图案进行组合,装饰大鲸鱼的身体,培养幼儿的观察鲸鱼、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鲸鱼》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够用线条、图案进行组合,装饰大鲸鱼的身体。

2.体验线描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鲸鱼、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
2.大鲸鱼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图案呢?
3.小结:大鲸鱼身上有像太阳一样的图案,是用螺旋线和波浪线一起画出来的。

二、教师讲解示范画装饰图案。

1.除了像小太阳一样的图案,还有哪些好看的图案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进行范画。

3.请个别幼儿来尝试画装饰图案。

(1)那这个图案是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组合成的呢?
(2)那谁来试试,这个图案可以怎么画?
2 / 2。

大班科学教案大鲸鱼

大班科学教案大鲸鱼

大班科学教案大鲸鱼教学目标:1.认识大鲸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会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或模型展示大鲸鱼的外貌特征;海洋动物相关的图片或卡片;科学实验材料:鲸鱼模型、水、塑料制小鱼;科学实验器材:容器、滤纸、水滴管。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活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大鲸鱼的了解,了解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Step 2: 展示大鲸鱼的图片或模型展示大鲸鱼的外貌特征,包括巨大的体型、喷水孔,尾鳍和鳍状脚等。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Step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分发一些海洋动物的图片或卡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卡片中的特征,猜测这些动物是哪一类动物,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Step 4: 探究大鲸鱼的生活习性介绍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如它们是如何呼吸的、它们的食物链和迁徙等。

通过图片、模型或小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鲸鱼的生活习性。

Step 5: 科学实验活动做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来验证大鲸鱼的喷水孔。

老师预先准备一个装有水的容器,通过滤纸将水注射进容器中。

让学生观察水滤纸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流出,类似于大鲸鱼从喷水孔喷出水的过程。

Step 6: 总结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大鲸鱼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它的喷水孔。

Step 7: 拓展活动观看有关大鲸鱼的动物纪录片、或是配合相关绘本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对大鲸鱼的了解。

Step 8: 结束活动给学生一些小礼物,如海洋动物贴纸或小玩具,以奖励他们今天的参与和积极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并描述大鲸鱼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并能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验证它的喷水孔。

通过观察、互动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互动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章节中的《鲸鱼》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鲸鱼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种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鲸鱼的基本特征,知道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种类。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鲸鱼种类的区分。

教学重点:鲸鱼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鲸鱼图片、PPT、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鲸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内容(10分钟)(1)教师播放鲸鱼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鲸鱼的特征,让幼儿回答问题。

(3)讲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种类,让幼儿了解鲸鱼的生活环境、食物、繁殖等。

3. 实践活动(10分钟)(1)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鲸鱼,了解其特点,进行绘画。

(2)绘画完成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作品,介绍所绘鲸鱼的特点。

4.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如何区分不同种类的鲸鱼,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5.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鲸鱼画。

六、板书设计1. 鲸鱼的基本特征2. 鲸鱼的生活习性3. 鲸鱼的种类4. 鲸鱼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鲸鱼,并介绍其特点。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简述鲸鱼与人类的关系。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对鲸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可组织幼儿参观海洋馆,让幼儿亲眼目睹鲸鱼的风采,增强实践体验。

还可以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鲸鱼及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鲸鱼种类的区分。

2. 教学过程: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可爱的动物》章节中的《鲸鱼》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鲸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种类及保护鲸鱼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鲸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种类,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保护鲸鱼的意识,提高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鲸鱼种类的区分、保护鲸鱼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鲸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鲸鱼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鲸鱼图片、视频、挂图、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鲸鱼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鲸鱼的特征。

(2)播放鲸鱼视频,让幼儿了解鲸鱼的生活环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鲸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种类。

(2)讲解保护鲸鱼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制作鲸鱼。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鲸鱼?(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鲸鱼》2. 内容:(1)鲸鱼的外形特征:身体长、呈流线型、有背鳍、尾巴宽大等。

(2)鲸鱼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洋中、哺乳动物、以浮游生物为食等。

(3)鲸鱼的种类:蓝鲸、虎鲸、座头鲸等。

(4)保护鲸鱼:减少污染、禁止捕杀、保护海洋环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鲸鱼。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鲸鱼的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鲸鱼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海洋馆,观察真实的鲸鱼。

(2)开展“保护鲸鱼”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鼓励幼儿阅读关于鲸鱼的绘本,丰富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鲸鱼种类的区分、保护鲸鱼的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大鲸鱼

大班科学教案大鲸鱼

大班科学教案大鲸鱼大班科学教案:大鲸鱼引言:大班科学教案中,探索动物世界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而鲸鱼作为庞大而神秘的生物,常常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本教案旨在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大鲸鱼,了解其基本特征和形态结构;2. 了解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3. 培养孩子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准备:1. 大鲸鱼的图片、视频或模型;2. 课堂上使用的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使用大鲸鱼图片或模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通过提问如下问题来引导孩子们思考:- 你们了解大鲸鱼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你们见过大鲸鱼吗?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它们?2. 探索大鲸鱼的形态特征(1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大鲸鱼的图片或模型,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大鲸鱼的形态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鳍等。

可以提问如下问题:- 大鲸鱼的身体形状是什么样的?- 大鲸鱼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 大鲸鱼有什么特殊的身体部位?3. 了解大鲸鱼的生活习性(1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如它们是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需要呼吸空气,每年会进行迁徙等。

可以使用图片和简短视频来辅助说明,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大鲸鱼的习性。

4. 孩子们绘画大鲸鱼(15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分发画纸、颜料和画笔给孩子们,并让他们分别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大鲸鱼。

鼓励孩子们多观察、多想象,尽可能还原大鲸鱼的形态。

5. 分享和讨论(15分钟):让孩子们轮流展示自己画的大鲸鱼,并向全班分享他们对大鲸鱼的认识和理解。

在分享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大鲸鱼的重要性和保护动物的意义。

6. 总结和延伸活动(10分钟):教师总结大鲸鱼的特点,并强调保护大鲸鱼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

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为保护大鲸鱼和海洋生物出一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鲸鱼》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动物世界》第四章《水中的奥秘》第二节《鲸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鲸鱼的分类、生活习性、身体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鲸鱼的分类、生活习性、身体特征,知道鲸鱼是哺乳动物。

2. 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鲸鱼的哺乳特征。

2. 教学重点:掌握鲸鱼的分类、生活习性、身体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鲸鱼图片、视频、模型、PPT。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生物是什么吗?它们生活在哪个地方?”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讲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引导幼儿了解鲸鱼的特点,知道鲸鱼是哺乳动物。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蓝鲸为例,讲解其身体特征,让幼儿观察蓝鲸模型,加深对鲸鱼特征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画纸、画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鲸鱼,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鲸鱼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鲸鱼。

7. 课堂延伸(5分钟)观看鲸鱼视频,让幼儿感受鲸鱼在海洋中的生活状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鲸鱼2. 内容:鲸鱼的分类:须鲸、齿鲸、肺鲸等生活习性:海洋中生活,哺乳动物身体特征:体型庞大,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与人类的关系:观赏、科研、生态平衡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鲸鱼,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画作:一只可爱的须鲸介绍:这只须鲸生活在海洋中,它的身体很大,有着长长的须,喜欢吃浮游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了鲸鱼的相关知识,课堂氛围活跃。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海洋馆,近距离观察鲸鱼。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大鲸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鲸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鲸鱼的外形特征:身体长、鱼鳞、尾巴、呼吸孔等。

2. 大鲸鱼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洋中、游泳、捕食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大鲸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 视频播放:播放大鲸鱼的生活习性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大鲸鱼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展示图片:展示大鲸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形特征。

3. 播放视频:播放大鲸鱼的生活习性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

4. 总结讲解:教师讲解大鲸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5. 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保护,提倡保护环境。

第二章:大鲸鱼的游泳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鲸鱼的游泳方式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运动方式感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大鲸鱼的游泳方式:水平游泳、垂直游泳等。

2. 大鲸鱼游泳的特点:优雅、迅速、灵活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大鲸鱼不同游泳方式的图片。

2. 视频播放:播放大鲸鱼游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大鲸鱼游泳方式的了解。

2. 展示图片:展示大鲸鱼不同游泳方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3. 播放视频:播放大鲸鱼游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

4. 总结讲解:教师讲解大鲸鱼的游泳方式及其特点。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模仿大鲸鱼的游泳方式,进行趣味竞赛。

第三章:大鲸鱼的捕食习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鲸鱼的捕食习性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策略感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大鲸鱼的捕食习性:捕食方法、食物选择等。

2. 大鲸鱼适应环境的特点:感官、身体结构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大鲸鱼捕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捕食习性。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大鲸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鲸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鲸鱼的外形特征:身体庞大、流线型、鱼鳍、尾巴等。

2. 大鲸鱼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洋中、以浮游生物为食、呼吸方式等。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大鲸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 视频播放:播放大鲸鱼的生活习性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活环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大鲸鱼的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大鲸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能表达出对大鲸鱼的保护意识。

第二章:大鲸鱼的成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鲸鱼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物成长的关注和爱护。

二、教学内容:1. 大鲸鱼的生长发育过程:胎儿期、幼鱼期、成年期等。

2. 大鲸鱼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特点:胎盘、哺乳等。

1. 图解展示:用图解形式展示大鲸鱼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故事引入:讲述大鲸鱼生长发育中的趣事,激发学生兴趣。

3. 小组讨论:讨论大鲸鱼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特点,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关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大鲸鱼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学生能了解大鲸鱼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特点。

第三章:大鲸鱼与海洋生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等。

2. 大鲸鱼与海洋生物的相互关系: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1. 游戏互动:通过海洋生态系统游戏,让学生了解大鲸鱼的作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大鲸鱼与海洋生物相互关系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其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大鲸鱼及其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大鲸鱼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了解大鲸鱼与海洋生物的相互关系。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

大鲸鱼大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大鲸鱼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保护海洋生物、关爱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大鲸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幼儿对保护海洋生物、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教学环境布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大鲸鱼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介绍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让幼儿了解大鲸鱼的生活特点。

3. 实践活动:a. 观察大鲸鱼的图片,让幼儿描述大鲸鱼的外形特征。

b. 讨论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如饮食、呼吸、繁殖等。

c. 动手制作大鲸鱼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关注海洋生物的保护,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意识。

5. 总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幼儿对大鲸鱼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鲸鱼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情感教育方面的表现,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特点,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海洋公园或海洋博物馆,深入了解海洋生物。

2. 开展海洋生物主题的绘画、手工创作比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3. 邀请专家进行海洋生物知识讲座,拓宽幼儿的视野。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大班科学活动大鲸鱼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大鲸鱼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大鲸鱼教案【含教学反思】1. 缘起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为了提高大班幼儿对海洋环境的认识,激发他们保护海洋的意识,我们班组决定组织一堂关于鲸鱼的科普课程,让幼儿领略大海的神奇。

2. 活动准备2.1 教学材料•一份关于鲸鱼的PPT课件;•大鲸鱼模型;•一份科普小册子;•一张大海的图片;•一段鲸鱼的生活视频。

2.2 活动流程(1)鲸鱼PPT讲解:使用PPT讲解鲸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初步认识鲸鱼。

(2)大鲸鱼模型观摩:将大鲸鱼模型放在讲台上,让幼儿能够近距离观察鲸鱼的外形、大小及皮肤等细节。

(3)科普小册子阅读:发放科普小册子,引导幼儿阅读,了解鲸鱼的基本知识。

(4)大海图片欣赏:分享大海的美丽,引导幼儿热爱大海、珍惜大海。

(5)视频欣赏:播放鲸鱼的生活视频,让幼儿通过视听感知更深入地了解鲸鱼的生活。

3.教学实施3.1 教学前环境布置本次活动属于科普型课程,需要创造大海的氛围。

我们在教室悬挂了海洋环境的图片,放置海洋动物的玩具和绘本,营造出了一个海洋世界的氛围。

3.2 教学过程(1)引入:说一说今年是世界海洋日,要和幼儿一起学习海洋知识。

先播放大海的音乐,营造出大海宁静的氛围。

(2)正文:播放鲸鱼PPT,讲解鲸鱼的外貌、习性等方面内容,期间老师引导幼儿多看多想,提问有关问题,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探究欲望。

(3)观摩大鲸鱼模型:老师手持鲸鱼模型漫步在幼儿中间,模拟大鲸鱼在海洋里的飘逸姿态,还带领幼儿观摩模型,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鲸鱼在海洋里的生命力。

(4)鲸鱼小册子阅读:老师给幼儿发放小册子,引导幼儿自己看,自己领会,通过小册子知道鲸鱼不同种类、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5)大海图片欣赏:展示大海的图片,分享一些海洋自然界的美景,让幼儿爱上自然,热爱大海。

(6)视频欣赏:播放鲸鱼的视频,让幼儿通过视觉和听觉更深入地了解鲸鱼,引导幼儿热爱大海、保护大海。

(7)反思:询问幼儿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梳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难点和亮点,并提出下次改进的地方,让幼儿对下一次的期待。

大班科学活动大鲸鱼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大鲸鱼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大鲸鱼教案【含教学反思】活动目标和背景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选择了大鲸鱼作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大鲸鱼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同时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此外,通过本次活动的实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1.准备幻灯片,包含大鲸鱼的图片和基本知识介绍,以及相关的实物展示物。

2.准备学生小组分组图,让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和任务。

3.准备教师课前演示,让学生在观察大鲸鱼前,先了解并理解大鲸鱼的特征和习性。

4.准备相关的图书和信息,以便学生在活动中参考和获取相关知识。

活动步骤步骤一:教师演示和简介教师应首先以幻灯片的形式介绍大鲸鱼的基本知识,例如大鲸鱼的外貌,食性,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性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准备大鲸鱼的实物和图册供学生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任何问题或对大鲸鱼的观察所得进行讨论。

步骤二:小组探索学生应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需要探索一些大鲸鱼的生物特征和行为习性特点。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来探索这些主题:例如,有些学生可能会阅读相关的图书或发现更多的信息,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会选择用自己的语言或颜色标记教学介绍中的观点和观察结果。

步骤三:学生团队工作志愿者团队将成为小组“秘密武器”,他们将根据每个小组的需要向学生提供帮助。

他们还会与组员讨论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结果,以及团队如何最好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步骤四: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学生将需要展示他们学到的知识或展示成果,在小组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学习的互动。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表现良好,同时在探索和观察过程中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活动中的志愿者团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小组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在展示期间始终支持他们。

同时,教师在讲解和指导学生时也需要更加贴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物和具体的例子,在交流和互动中探究问题,提供更多的创造性策略和建议。

幼儿园大鲸鱼教案7篇

幼儿园大鲸鱼教案7篇

幼儿园大鲸鱼教案7篇教案应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优秀的教案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大鲸鱼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大鲸鱼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知道鲸鱼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学会用撕彩纸,揉彩纸,制作出鲸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报纸,a4纸,胶水活动过程一、导入1、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鲸鱼。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宝宝要吃母乳长大。

—我呼气的时候会喷喷泉,我是谁呢?二、展1、谈谈鲸鱼。

—你见过鲸鱼吗?—你在哪儿见到的鲸鱼?—看过鲸鱼后你有什么感受?2、说说鲸鱼的特征和习性。

—鲸鱼在哪儿生存?—在水里生活的鲸鱼是动物呢?还是鱼呢?(鲸鱼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动物。

)—鲸鱼有多大?(鲸鱼的身子很大,是现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身长超过30m,胸鳍长达4m,刚刚出生的鲸鱼宝宝也有7m长的。

)—所有的鲸鱼都是同一种类吗?(鲸鱼被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

有须子的鲸鱼就是须鲸,有尖锐的牙齿的鲸鱼就是齿鲸。

须鲸有两个鼻孔而齿鲸只有一个。

)—鲸鱼为什么会喷水呢?(因为鲸鱼呼吸的时候会夹着海水一起呼吸。

)3、制作鲸鱼并研究制作材料。

—如果想要制作出鲸鱼需要哪些材料呢?—用报纸和白纸怎样制作出鲸鱼呢?4、用报纸和白纸制作鲸鱼。

①把报纸和白纸(a4纸)撕好。

②按照纸的种类把纸分开。

(报纸和报纸放在一起。

)③把纸揉在一起。

④用白纸粘在鲸鱼的肚子位置上其余部分用报纸粘上。

⑤粘纸的时候不要留出余白,紧密地粘好。

⑥用报纸表现出黑色的部分。

(鲸鱼的背部上)三、结尾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2、总结活动活动反思《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

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大小,种类,进化过程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

幼儿园大班《鲸鱼》教案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鲸鱼》1. 认识鲸鱼,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学习有关鲸鱼的知识,如鲸鱼的种类、大小、食性等。

3. 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增长科学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鲸鱼的种类、大小、食性等特点。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卡片、鲸鱼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的鲸鱼歌曲,引起幼儿对鲸鱼的兴趣。

2. 讲解:展示鲸鱼的图片和视频,讲解鲸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鲸鱼的种类、大小、食性等。

3. 实践:让幼儿观察鲸鱼模型,了解鲸鱼的身体结构。

4.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鲸鱼,并剪下鲸鱼,粘贴在另一张画纸上。

5.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卡片制作一个鲸鱼模型,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 展示与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制作的鲸鱼模型,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鲸鱼图片2. 鲸鱼种类3. 鲸鱼大小4. 鲸鱼食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鲸鱼,并写上它的名称。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鲸鱼,并写上鲸鱼的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鲸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团队合作方面,部分幼儿还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观赏鲸鱼,让幼儿亲身体验鲸鱼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鲸鱼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细节1. 认识鲸鱼: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鲸鱼图片和视频,使幼儿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鲸鱼,如蓝鲸、抹香鲸、座头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大鲸鱼
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从多角度搜索有关鲸鱼的信息。

环境与材料1、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鲸鱼的信息。

2、教学挂图《鲸鱼》。

3、《科学》下P.22~23。

一次备课一、引导讨论1、观看教学挂图《鲸鱼》,教师问幼儿: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2、你了解到有关鲸鱼的哪些信息?
3、小结:蓝鲸是鲸鱼中最大的一种,它的身长达30多米,体重约1700吨,一张嘴能容纳10个成年人自由进入。

它运动的时速为27公里,主要食物是小虾、水母、硅藻等浮游动物。

他的力气很大,大约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的力气。

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的水柱。

二、看画册《大鲸鱼》
1、发现鲸鱼的全身都是宝,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绘画:可爱的鲸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