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第二章 美的本质及特征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No.2 美的本质及特征

美学原理No.2 美的本质及特征
25
主体所感受到的对象是人化了的,通过主 体移情了的对象。
从主体与对象的产生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 只有在两者建立关系时才相互依赖而存在。 脱离主体的对象,是不存在的。
因此,我们说,审美物象是融注了主体情 感,被主体体验着的、活动在主体心里的 一个形象。
26
2、意味性
意味性是指人们可以从对象的物化形式中,直接 地、间接地、十分亲近地感受到自身丰富多彩的 精神力量和自由自觉的创造力量。
在画的中部,有一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笔直的, 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象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于太过呆 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画面,塞 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象一根楔子打进了画的左边。
在画的下部,也就是多岩石的丘陵上采用淡灰和桃红,用深浅不同的绿色来 描绘松树。屋顶上用了橙色和灰色,小池塘里是一片天蓝色。
•同 窗 共 读 整 三 载
•促 膝 并 肩 两 无 猜
• 十 八 相 送 情 切切
•谁 知 一 别 在 楼 台
•楼 台 一 别 恨 如 海
•泪 染 双 翅
•身 化 彩 蝶
•翩 翩 花 丛 来
•历 尽 磨 难 真 情 24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事物一旦成为审美 对象,它就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实体,而 是转换成了一种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 观相互渗透而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姗·朗格将之称为“幻 象”,这是有道理的。
38
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审美对象应该是这样一 种存在:它既有可感的物质形式,又有一定 的意味;既有确定的、清晰的、有限的一面, 又是模糊的、丰富的、无限的。是物象与意 味、清晰与模糊、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大班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班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班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美的概念1.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觉和认识的本质特征。

美的本质是主观的,即它是由人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认识和感受是不同的。

另外,美的本质也是客观的,因为美并不是人们随意臆想出来的,而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

2.美的特征美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的客观性,即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个人的意识和情感;二是美的相对性,即美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偏好;三是美的历史性,即美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四是美的统一性,即美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一定的统一性。

二、艺术的概念1.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审美需求和创造力,通过某种形式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活动。

艺术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形式来实现。

2.艺术的分类艺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艺术;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舞蹈、戏剧、建筑等不同形式的应用艺术和纯粹艺术等。

三、审美的概念1.审美的定义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的活动。

它是一种主观的、情感性的、理性的、综合性的活动,包括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等方面。

2.审美的功能审美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一是满足审美需要,即通过审美活动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的需求;二是提高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即通过审美活动来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三是拓展审美视野,即通过审美活动来开阔人们的视野和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四是提高审美修养,即通过审美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品质。

四、美学的基本理论1.美的产生和作用美的产生和作用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美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物质形态、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三个层面来实现的。

美的作用主要包括美的教育作用、美的情感作用和美的审美作用。

2.美的标准和规律美的标准和规律是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美的本质和特性

美的本质和特性

学史上第一次美学大计论。在这次美学计论中,有关美旳本
质讨论是最主要旳和最丰富旳。
第二次“美学热”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以李泽厚为代表旳“实践论”美学进一步成为主流,代表性 旳说法有李泽厚旳“自然人化”说,蒋孔阳旳“人旳本质力 量对象化”说,以及高尔泰旳“美是自由旳象征”说,等等。
——美旳本质及其特点
第一节 美旳本质及其难解性
一、美旳现象与美旳本质
美旳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里: 1、物理世界:自然美、科技美 2、心理世界:心灵美、精神美、道德美 3、生活世界:行为美、服装美、人体美、工艺美、 建筑美…… 4、艺术世界:文学、绘画、音乐、舞蹈…… 美旳本质(美本身)即美者之所以美旳根据,任何 物只要具有美本身就肯定是美旳。所以美旳本质是唯 一旳,而美旳现象是多样旳。
一、高尔泰、吕荧:美是观念、美是自由旳象征
二、蔡仪:美是经典
三、朱光潜:美是主客观旳统一
四、李泽厚: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旳统一
第一派,主观论,“美是观念”
1、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太。吕荧以为,美是人旳一种观
而不强调以情感人,所以它富于哲学旳思辨性和逻辑性。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美学家论美旳本质
中国当代美学经历了两次“美学热”,有关美旳本质探
讨与这两次“美学热”紧密有关,也大致能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从黄药眠批评朱光潜
旳美学文章开始旳;随即,蔡仪、朱光潜、李泽厚等人均刊
登文章,对别人旳观点展开批评和争论,引起了中国当代美
黑格格旳哲学、美学思想—— 1、宇宙旳本原是“精神”,宇宙旳终极本原是“绝对精
神”,世间万物就是由“绝对精神”派生出来旳。

美学、美的本质与特征

美学、美的本质与特征

2023/5/4
13
审美准则
➢ 简洁性; ➢ 和谐性; ➢ 奇异性。
如诗如画,神奇无比!
2023/5/4
14
数学欣赏
2023/5/4
11
和谐性
作为人的一种自然本性,人们喜爱
和谐的、有序的、有规律性的事物,
往往对对称性的图案或物品感觉赏心
悦目. 这说明“对称性”、“秩序性”、
“规律性”等一些具有“和谐性”与
“均衡性”的特征也符合人类的审美
准则.
2023/5/4
12
奇异性
人们去野外山地游览,偶尔发现一 堆奇花异草,或者去海边散步捡到几 块别具特色的贝壳或石头,都会爱不 释手,美不胜收. 这说明“奇异性” 也 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准则.
数学欣赏
美是自然, 是一切事物 生存和发展 的本质特征 。
2023/5/4
2
➢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关 注的是美和趣味的理解,以及 对艺术、文学和风格的鉴赏。
➢ 美学是研究现实中的美,以及 如何去创造美、欣赏美的科学 。
2023/5/4
3
美不仅关系到审美客体(审美对 象),也关系到审美主体(审美者), 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美是内在于所考察的对象之中,还是 在欣赏者的感觉之中呢? 美是客观适应和满足于主观感受与体 验的一种特征。
➢ 美的特征或客观标准是什么呢?
2023/5/4
5
6 2023/5/4
8 2023/5/4
9 2023/5/4
10 2023/5/4
简洁性
一般人常常会惊叹一个困难或复杂 问题的简易解答,并把它称为“漂亮 的解法或优美的结论”. 这说明,“简 单性”与“简洁性”是人类的一条审 美准则.

第一讲:美的本质和特征PPT课件

第一讲:美的本质和特征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文学艺术 思想集中在他的《诗学》中。
回提纲
-
22



回提纲
-
雅典学院 拉斐尔
23
② 苏格拉底
回提纲
③毕德哥拉斯
①柏拉图(左)与亚里士多德(右)
-
24
二、中国美学史的代表人物
(一)伍举论美 《国语》中的《楚语上》,记载“伍举论美”,伍举认为,“夫美也者,
-
26
(二)墨子论美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 者,非以大钟、鸣鼓、 琴瑟、竽笙之声,以为
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 章之色,以为不美也; 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
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
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 也。虽身知其安也,口 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
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 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 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 墨子曰:“为乐非也。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
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
天体的运动是和谐的, 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
5
*数当作世界的本源
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
希腊雕塑、希腊美学乃至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造型性或形体性 (中西艺术的区别)
-
6
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
——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 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 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比例。
-
45
-
46
-
47
生产劳动实践
种的尺度 内在尺度
物的尺度 客观规律性 真(客观规律) 掌握了的真
人的尺度 主观目的性 善(实用) 实现了的善
美的规律: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美是人类通过 实践活动把自己掌握了的真和实现了的善进行自 由创造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感性显现出来 的结果。

美的本质、对象、特征及规律

美的本质、对象、特征及规律

美的本质、对象、特征及规律美的本质、对象、特征及规律一、美的本质广义来讲,美的本质是快乐或快感。

因为存在美的地方总是存在着某种形式某种程度的快乐(无论生理和心理上的快乐),反之,不能够给人快乐和快感的事物,就很难与美联系到一块。

但狭义来说,美主要指“视觉感官方面”的快乐或快感而言的。

二、审美对象又称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相对。

凡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总称为审美对象。

审美对象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空间对象、时间对象、综合对象,也有动态对象、静态对象,既有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也有人体本身。

按其产生的条件和性质可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按其状态和给人的感受可分为优美、崇高(壮美)、悲剧、喜剧等。

现实中各种美可以互相渗透和转化。

审美对象必须具有形状、颜色、音响、质地等审美属性,能为人的审美感官所感知,引起审美活动。

同时,审美对象又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离开了审美主体,它也就失去了对象的意义。

三、美的特征美的特征是指美的特性和品格。

美的特征主要有1、客观社会性。

就是说,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它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

2、个别形象性。

就是说,一切审美对象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的,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直接感受得到的,否则就无法进入人的审美领域。

3、感染性。

就是说,美具有诱人的魅力。

美的事物作为实践的产物,积淀着人的个性、智慧、才能、理想和情感等,因此,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社会与审美对象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或浓烈的感情向纵横方向扩充,这就是感染性的实质。

4、社会功利性。

美既有非功利、超功利的一面,又有社会功利性的一面。

从个体美感的瞬间心理特点来看,是非功利或超功利的;从美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又具有功利性,这种功利性是隐蔽的、曲折的、往往不为审美主体所察觉。

四、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以真善为内容的形式的规律。

《美的本质和特征》课件

《美的本质和特征》课件
具有形式美、内容美和精神美。
美的表现形式
自然美
风景、动植物和大自然都展现了 自然美。
人文美
文化艺术、历史建筑和日常生活 中都蕴含着人文美。
技术美
工业产品、数字产品和设计作品 都展示了技术美。
美的品味
文化背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化背景对美的理解和欣赏 具有重要影响。
价值观念
个人的价值观念也会影响对 美的品味。
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和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结语
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和创造美,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的本质和特征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美的本质和特征,了解美的意义以及美的表 现形式。美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赞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美?
1 美的本质
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同时也是客观存在。
2 美的意义
美在于其所具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意义。
美的特征
客观美
具有顺序美、韵律美和协调美。
主观美

美学原理 第二讲 美的本质及特征

美学原理 第二讲 美的本质及特征

第二章美的本质及特征美学原理美的本质?美的本质?美的根源美的主要特征第一节美的本质主客观的统一从生活中去寻找美
美学原理
第二章 美的本质及特征
本课重点 美的本质
• 美的本质 • 美的根源
美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美的本质——主客观的统一 寻找美的本质有三条路线
1. 2. 3.
从精神世界寻找美(美的主体性) 从物质属性中找美(美的客观存在性) 从生活中去寻找美。(主、客观的统一)
二、美的根源。 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 自由创造的过程显示了人的智慧、 勇敢、灵巧、坚毅等品质,还培养锻炼 了人的勇敢、坚毅的品质。



自由自觉的创造是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 别之一。 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还发展了本身。
第二节 美的主要特征
1、美是一种在情感上的具有感染力的形象 2、人的自由创造赋予形象以美的生命 3、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美是社会实践的 产物 4、形式对于美有特殊的意思,形式是构成 美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1、从精神世界寻找美(美的主体性) 柳宗元:“夫美不美,因人而彰。” 休谟:“美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个人 的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高尔泰: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 莺与蝴蝶的并不少什么。
2、从物质属性中找美(美的客观存在性) 《西斯廷圣母像》与“臭水沟”

3、从生活中去寻找美。 美感属于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 映。(美感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 ——(主、客观的统一)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社会 性就是人类社会。)

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美学原理是研究审美现象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包括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美的评价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概括总结美学原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美学家们对美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有人认为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

然而,大多数美学家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客观的规律和秩序。

美的本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不受时间、空间、个人情感等因素的限制。

二、美的标准美的标准是对美的评价和判断的依据。

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美的标准。

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标准是“黄金中庸”,即适度和均衡;康德认为美的标准是“目的无目的”,即自由而无目的的活动;胡塞尔认为美的标准是“形式的完美”,即形式上的和谐和统一。

美的标准是多样化的,因为美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多样化的。

三、美的评价美的评价是对美的价值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美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例如,柏拉图认为美的评价应基于理性和智慧,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判断来评价美的价值;尼采认为美的评价应基于个人的意志和力量,通过个人意志的追求和力量的表达来评价美的价值。

美的评价是主观的,因为美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和评判标准。

四、美的表现形式美的表现形式是美的外在表现和呈现方式。

美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多样性。

美的表现形式包括自然界和人类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

自然界中的美包括山水风景、花草树木等;艺术作品中的美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为美的表现方式和内容是多样化的。

五、美的享受和创造美的享受是指人们通过欣赏美的作品和感受美的存在而获得的愉悦和满足。

美的享受是主观的,因为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和享受是不同的。

美的创造是指人们通过创造和表达美的方式来创造美的作品和体验。

美的创造是主观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方式。

美学原理是研究美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学科,涉及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美的评价、美的表现形式、美的享受和创造等方面。

医学美学重点

医学美学重点

1、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所赋予客体对象积极、正面、肯定的以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对称、协调、统一与和谐2、美的基本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2、美的特征自然美的特征:形式重于内容,具有多样性。

社会美的特征:内容重于形式,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艺术美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时代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科学美的特征:理性的内在美,反映宇宙美的规律,真和美的统一,绝对和相对性4、形式美的含义:指社会和自然中构成事物外在形的物质材料属性(色彩、声音、形体等)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审美特性。

5、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因素:色彩、声音、形体6、形式美自身特定的法则: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对比协调、多样统一等7、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各部分之间的应用法则:单纯齐一、节奏韵律、对称均衡、比例。

整体上的法则应用:多样统一、对比和协调。

8.美感与审美的概念及其特征:(1)美感——概念:是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狭义是指审美感受,既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审美关系时,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综合心理反应。

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它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丰富和提炼审美经验,逐步形成高层次的审美观念。

——特征:直觉性、愉悦性、超越性。

(2)审美——概念:指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应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知和能力的总和,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特征:直觉性、流变性、普遍性、差异性。

9.审美的功能:调节功能、美育功能、激励功能10.医学美学的含义:是一门以医学与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医学和美学审美及其规律为对象,遵循医学与美学原则,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原理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再朔人体的健康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医学与美学交叉的新兴学科。

11.医学美的含义:指人体美和人体健美,以及对人类特殊美的维护、修复和再朔的医学实施和医学理论,其核心是体美。

美的本质与特性

美的本质与特性

美与真、善的辩证关系: 美与真、善的辩证关系:
美和丑:
1、艺术丑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 艺术丑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 丑。 某些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 3、某些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
小结: 小结:
美只是那种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活 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 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 与才能的实现, 与才能的实现,要在其中能感到自 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 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所 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以,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 社会实践的前进要求, 社会实践的前进要求,肯定人的进 步理想生活形象,才是美的。 步理想生活形象,才是美的。与此 相反,那就是丑的。 相反,那就是丑的。
美的本质与特性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的价值本质 美与真、善的辩证关系: 美与真、善的辩证关系: 审美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审美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 (一)、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真,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真,一是向 因此,在对象世界中, 善。因此,在对象世界中,只有通过具 体的感性形式, 体的感性形式,显示了人所特有的真与 善的本质力量的事物和现象,才是美的。 善的本质力量的事物和现象,才是美的。 机智、勇敢、才能、灵巧、力量等) (机智、勇敢、才能、灵巧、力量等)
美是一种感性显现: 美是一种感性显现:
美的形式就是各部分之间的对称、 美的形式就是各部分之间的对称、 和谐与适当的比例,提出了“ 和谐与适当的比例,提出了“黄金 分割律” 也认为人体是最美的, 分割律”,也认为人体是最美的, 蛇形线是最美的等。总之, 蛇形线是最美的等。总之,美的内 容要通过一定的色、 容要通过一定的色、声、形等物质 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自考《美学原理》精华要点(第二章)

自考《美学原理》精华要点(第二章)

第⼆章美论 从⽂献资料来看,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希庇阿斯篇》是西⽅美学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把美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 (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他本⾝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变化 (3)美的东西不仅使漫⽆边际的,⽽且也是⾃相⽭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种东西,因此⽆法把美当成是某中美的东西 (5)现实⽣活中,美的东西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起,⽽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 西⽅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些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的求解途径: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3)从主观的⼼意状态中寻求美 (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5)从⼈类社会⽣活本⾝探究美 (6)从社会化了的⼈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7)关于美论的情景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的核⼼内涵是把美堪称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代表性观点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美是和谐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书中指出,曲线⽐直线美,,⽽在曲线中⼜以蛇形线最美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使这⼀特点。

从事物的客观书相中探求美的⽚⾯性在于: (1)脱离了⼈类的社会⽣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 (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 (3)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是和⼀切美的事物,尤其是⼈类社会⽣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也就是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种寻求美,其核⼼内涵是把美看成是理念。

在西⽅美学,最早⼀处“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美的本质 ⿊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些讲法,⽽且也认为美是理念。

三从主观的⼼意状态中寻找美,其核⼼的理论去向九⼗⼋玫瑰聂为⼈的某种主观的⼼意状态,其代表性的学说优美在愉快和美在⽆意识的欲望登 从⼈的主观⼼意状态中探求美的做法有和积极意义,⼜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的主观⼼意状态中探求美,是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到了⼈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育⼈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合理性的,导致的结果是:(1)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2)个⼈都会从各⾃的⼼意状态触发取衡量美,甚⾄会出现“趣味⽆可争辩”的情形,如此⼀来,美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经济学]第二章 美的本质和特征ppt课件

[经济学]第二章 美的本质和特征ppt课件

苏再次明确问题:我问的是美本 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 件东西,就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
第二:“美是黄金〞。一件本来 是丑的东西假设镶上黄金,也显 得美了。
苏的反驳:大雕刻家菲狄阿斯用 象牙做雅典娜手足,为什么不用 金子,两个眼珠子用的云石,为 什么 ?
第三:“美是恰当〞。
苏的反驳:外表看来是美的,然而 是虚伪的,隐藏了美的真正的本 质。外表和本质经常是不一致的, 不能把美丽的外表当作“美本身 〞所以恰当并不就是美
1、柏拉图:“美是理念〞说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 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西方美学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严厉说,他才是第 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索美学问题,并把 美学呵斥思想体系的人。
3、 普洛丁:“美的分有说〞
古罗马时代的普洛丁承继柏拉图的哲学美 学思想,提出了“美的分有说〞。
3、日常用语中对“美〞字的了 解
第一种是表示感官快适,即感官生理的剧 烈需求得到 Nhomakorabea种满足。
第二种是表示伦理赞赏,如“五讲四美三 热爱〞中的“四美〞,既是伦理赞赏,又 表示出一种审美的情感态度
第三种是表示审美判别,表示对审美对象 的一定性审美评价,与丑是相对立的。
二、美的本质讨论的历史调查
1、这种看法以李泽厚为代表。 2、李泽厚以为,美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
这就是美的不依存于人类客观认识条件的 客观性。
3、李泽厚以为,客观社会性和详细笼统性 是美的两个根本特性。
四、 美的本质的哲学讨论
一、美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 〔一〕、人类之前能否存在美?
黑格尔〔1770—1831〕的“美是理念 的感性显现〞说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美是生 活〞 。

第二章、美的本质

第二章、美的本质

“美是客观的”之理论背景
1、亚里士多德 (1)美在物体的形式安排与体积. 不同于老师柏拉图的理式论,认为美在个别的事物中,主要在 “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 响,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在数、比例;自己又影响后代直到17、 18世纪.) (2)承认摹仿的美,认为艺术创作就是摹仿. “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 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诗比历史更真实.
批判过程中,批判者也产生了分歧.黄药眠批朱光潜,则蔡仪发表《评“论 食利者的美学”》批评黄药眠,李泽厚又在《人民日报》发表《美的客观 性和社会性》批蔡仪和朱光潜,朱光潜也在《人民日报》上进行反批评.美 学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学术界、文艺界都参预进来了.这一次美学大 讨论持续了9年,近百人参加讨论,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影响很大.形成了四 大美学流派.
1、柏拉图的理式说
世界存在的依据也来源于理式.“理式说”.如柏 拉图论爱情,柏拉图式爱情;可以看出他的 理式说。
1)爱情就是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人原本生活于理 式世界,是男女两性同体的,后因犯罪被下降到 尘世,因世人保留有对上界理式世界的记忆,所 以人会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1、柏拉图的理式说
2)柏拉图式爱情.从爱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明白形 体美的形式是不变的;关注心灵的美,跟从美的心灵 受道;关注行为制度的美;重视各种学问知识的美,最 后达到最高的学问——以美的理式为对象的知识. 《罗丹论艺术》 “美貌能保持很久吗?”他答:“变化很快.我并不是说女 人好像黄昏的风景,随着太阳的沉没而不断改变,但 是这个比喻几乎是对的.真正的青春,妙龄贞洁的青 春,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体态轻盈不可侵犯的青 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

美学原理美的本质问题

美学原理美的本质问题

美学原理美的本质问题第⼆讲美的本质问题(1):美的普遍性美学的基本问题:美是什么?——注意:“美是什么”“什么是美”是两个问题“美是什么”——给“美”下定义——普遍性“什么是美”——给具有“美”特征找到案例——经验性⼀问题:给“美”下定义是很难的“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XX美吗?”“什么是美?”美的感受VS美的定义(前者偏重个体感觉经验;后者偏重普遍经验)——问题:美是什么?美是因⼈⽽异的?如果美是因⼈⽽异的——没有讨论的必要。

⼝味⽆争辩——美不具有普遍性——美学就不是学科⼀、美的普遍性问题1、美是否具有普遍性?三个判断:——这个杯⼦是红的——事实判断——证明——这个杯⼦是热的——感官判断——⽆法证明——不要求⼤家普遍同意——这个杯⼦是美的——审美判断——⽆法证明——要求⼤家普遍同意审美判断、趣味背后是⼀个⼈⼀⽣见到的全部东西的总和审美意味着选择,选择的本质是做判断——判断的基础是见识Ps:客厅墙壁上挂⼀幅画,挂什么?问题:审美判断与事实判断、感官判断区别是什么?——是个⼈的主观感觉的判断,但⼜要求普遍同意——有特殊性的同时,⼜寻求普遍性——美学为什么能成为⼀门学科?蕴含着⼀种普遍性——美的普遍性——美不为个⼈意志所转移——美的客观性——美的规律性——学科2、中西⽅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普遍性认识历程(1)、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开⼭⿐祖)哲学美学思想核⼼:“数是万物的本源”——数是⼀切事物的本质,也是美的本质——美是和谐的数黄⾦分割——0.618应⽤:五⾓星斐波拉契数列:第三个数宇开始,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1、1、2、3、5、8、13、21前⼀项和后⼀项作⽐之后形成数列:1/1、1/2、2/3、3/5、8/13、13/21(2)、苏格拉底观点:⼀个东西美不美,不在于它合不合规律,⽽在于它合不合⽬的。

结论:美就是有⽤。

(3)、柏拉图:理念A.洞⽳之喻——光明世界:理念世界VS影⼦世界:现实世界B.床之喻——现实事物都是对理念事物的分有和模仿。

美的本质与特征

美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征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词义分析,美学史、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探讨,以及从哲学层面对美的本质界定,使学生对美学中最大难题,即美的本质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进而了解美的各种特征。

第一节美的本质一、美的词义分析美的本质和特征问题是关于美的本体的重大理论问题。

其中核心是美的本质问题,即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

从词源学和日常生活用语两个角度分析“美”这个词的含义,虽然不能直接揭示美的本质,但可以对深奥的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提供通俗易懂的经验基础。

现代汉语的“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羊”与“大”字组成。

“羊大则美”,肥大的羊可作膳食(“主给膳”),满足人们饮食的需要,有实用价值,是善也是美,“美与善同意”。

另有解释说,“大,人也”。

“大”字像人形,所以“大”就是“人”,所以“羊大则美”也可以说是“羊人为美”。

有人说“美”就是羊头或羊角为装饰的人,又有人说“美”就像头上戴羽毛装饰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

但都是装饰之美,都有功利价值。

还有人说,“大”是由“火”演变而来,故“美”是火烧羊,是味美。

无论是肥美、味美,还是饰美,都意味着美对人与社会具有价值。

有人对《论语》作了统计,“美”字讲14次,竟有10次是“善”、“好”的意思。

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对“美”的理解还有独到之处,他认为“美”与《论语》中“告朔之饩羊”,即每逢初一人们进行祭祀活动时敬献的生羊有关。

他把“美”与其他两个相关的汉字“義”(义的繁体)和“善”联系起来考察。

如果一个人在祭神活动中双肩扛上一只羊献上,那么,他的精神就达到“义”的境界。

如果有人不仅献上一只羊,而且还用一种容器“豆”给装上,就达到“善”的境界,因为“善”字的下部分是由“豆”演变过来的。

如果有人不仅用“豆”装上羊献上,而且他献的羊比别人大,那么他就达到了“ 美”的境界。

仅献上羊是尽了自己的义务;按一定规矩献上羊是遵循了一定的伦理规范,因而是善的;而贡献大则是美的。

第二章:美的实质与特征(下)

第二章:美的实质与特征(下)

二、形象性
美的形象性是诱发审美体验 的重要条件之一,也可以说 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 的,美总是以一种具体可感 的方式存在。自然美以它纯 粹的自然属性(色彩、线条、 形状等)表现出来,艺术美 也必须以某种物质媒介作为 载体。作为审美活动最重要 的领域,艺术的存在更加倚 重于形象性。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中提出‚模仿‛说, 莎士比亚提出‚镜子‛说等 等。尤其黑格尔在《美学》 中指出:‚美就是理念的感 性显现。‛(注:黑格尔著: 《美学》第1卷第142页,商 务印书馆1979年版。)他对 美的形象特征作了深刻的阐 述。
以上诗句中的拟声词因直接表现了描写对象的声响特 征,使读者可以越过语词的概念意义仅凭其语音就获得 了对诗句全部或局部意蕴的理解。这种形象化的、通俗 易懂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 的地步同时。而王维的诗是更为明显的例子。如‚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 集苦吟诗》有香菱读诗一节,香菱在回答黛玉关于读 《王摩诘全集》所感时说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 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塞上》一首, 那一联云: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 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 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 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 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 上’字,难为他怎么想 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 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 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 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原理
第二章 美的本质及特征
本课重点
美的本质
• 美的本质 • 美的根源
美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美的本质——主客观的统一 寻找美的本质有三条路线
1. 从精神世界寻找美(美的主体性) 2. 从物质属性中找美(美的客观存在性) 3. 从生活中去寻找美。(主、客观的统一)
1、从精神世界寻找美(美的主体性) 柳宗元:“夫美不美,因人而彰。”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社会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社会 性就是人类社会。)
二、美的根源。
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 自由创造的过程显示了人的智慧、
勇敢、灵巧、坚毅等品质,还培养锻炼 了人的勇敢、坚毅的品质。
① 自由自觉的创造是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 别之一。
② 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休谟:“美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每个人 的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高尔泰: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之给予黄 莺与蝴蝶的并不少什么。
2、从物质属性中找美(美的客观存在性)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 映。(美感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 ——(主、客观的统一)
③ 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还发展了本身。
第二节 美的主要特征
1、美是一种在情感上的具有感染力的形象 2、人的自由创造赋予形象以美的生命 3、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美是社会实践的
产物 4、形式对于美有特殊的意思,形式是构成
美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