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ppt
合集下载
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共25张PPT)
求证:|AB|2=|AD|2+|BD|·|DC|.
思路分析: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出各顶点的坐标,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证明.
证明:如图,以BC的中点为原点O,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A(0,a),B(-b,0),C(b,0),D(m,0)(-b<m<b).
则|AB|2=(-b-0)2+(0-a)2=a2+b2,
)
解析:|AB|=|AC|= 17,|BC|= 18,故△ABC 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B
5.已知点A(3,6),在x轴上的点P与点A的距离等于10,则点P的坐标为
________.
[解析] 设点 P 的坐标为(x,0),由 d(P,A)=10 得 (x-3)2+(0-6)2=10,
解得 x=11 或 x=-5.
人教2019 A版 选择性必修 一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会运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情境导学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同侧有
两个大型小区,现在计划在公路
上某处建一个公交站点C,以方
便居住在两个小区住户的出行.
如何选址能使站点到两个,
∴B
-2,0
,C
,0
2
|PA|2+|PB|2+|PC|2
,A 0, 3a .设 P(x,y),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2
2 2
2 2
=x +
x+2 +y + x-2 +y
52
2
2
=3x +3y - 3ay+ 4
思路分析: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出各顶点的坐标,应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证明.
证明:如图,以BC的中点为原点O,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A(0,a),B(-b,0),C(b,0),D(m,0)(-b<m<b).
则|AB|2=(-b-0)2+(0-a)2=a2+b2,
)
解析:|AB|=|AC|= 17,|BC|= 18,故△ABC 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B
5.已知点A(3,6),在x轴上的点P与点A的距离等于10,则点P的坐标为
________.
[解析] 设点 P 的坐标为(x,0),由 d(P,A)=10 得 (x-3)2+(0-6)2=10,
解得 x=11 或 x=-5.
人教2019 A版 选择性必修 一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会运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情境导学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同侧有
两个大型小区,现在计划在公路
上某处建一个公交站点C,以方
便居住在两个小区住户的出行.
如何选址能使站点到两个,
∴B
-2,0
,C
,0
2
|PA|2+|PB|2+|PC|2
,A 0, 3a .设 P(x,y),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2
2 2
2 2
=x +
x+2 +y + x-2 +y
52
2
2
=3x +3y - 3ay+ 4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
y y1 y2 2
二、坐标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
• P71练习A:1-4. 2-1A:1-4.
• 选做:B组题
P72:习题
(0,y) M 2
M
A
A2
x x1 x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
y y1 y2 y
(0,y1)
A1 O M1
B1
x
(X1,0) (X,0) (X2,0)
即: x x1 x2 2
y y1 y2 2
这就是线段中点坐标 的计算公式 ,简称
—— 中点公式
【例4】已知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
A(- 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
AD2 b a2 c2,
AC2 b2 c2,
x
O A(0,0) B(a,0)
BD 2 b 2a2 c2
AC2 BD2 4a2 2b2 2c2 4ab, 2(2a2 b2 c2 2ab),
AB2 AD2 2a2 b2 c2 2ab,
所以 AC2 BD2 2 AB2 AD2 .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点相同,
所以它们的中点的坐标也相同.
设D 点的坐标为(x,y).
y D(x,y)
x2 35
则
2
2
M
C(5,2
y2 02
O
A(-3,0)
x
2
2
B(2,-2)
解得 x=0 ∴D(0,4)
y=4
〖课堂检测〗 1、求两点的距离: (1) A(6,2) , B(-2,5) (2) A (2 , -4) , B (7 , 2)
A(x1,y1) A2
o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课件PPT
1.求经过两直线 2x-3y-3=0 和 x+y+2=0 的交点且与直 线 3x+y-1=0 平行的直线方程.
解: 法一:设所求的直线为 l,
由方程组2x+x-y+3y-2=3=0 0, 得xy= =- -5753, . ∵直线 l 和直线 3x+y-1=0 平行, ∴直线 l 的斜率 k=-3. ∴根据点斜式有 y--75=-3x--35, 即所求直线方程为 15x+5y+16=0.
法二:
∵直线 l 过两直线 2x-3y-3=0 和 x+y+2=0 的交点,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2x-3y-3+λ(x+y+2)=0, 即(λ+2)x+(λ-3)y+2λ-3=0. ∵直线 l 与直线 3x+y-1=0 平行, ∴λ+3 2=λ-1 3≠2-λ-13,解得 λ=121. 从而所求直线方程为 15x+5y+16=0.
题型二 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例 2】 试在直线 x-y+4=0 上求一点 P,使点 P 到点 M(- 2,-4),N(4,6)的距离相等.
思路点拨:有以下两种思路:①设出 P 点坐标,根据条件列 出方程,由此求出 P 点坐标;②由条件求出线段 MN 的中垂线方 程,与已知直线方程联立,可得 P 点坐标.
自学导引
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1)直线的交点坐标: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 l1:A1x+B1y+C1= 0 , l2 : A2x + B2y + C2 = 0 , 两 条 直 线 的 交 点 坐 标 就 是 方 程
A1x+B1y+C1=0, A2x+B2y+C2=0
的解.
(2)两直线位置关系与方程组 的解的关系:
4.已知点 P(x,2),Q(-2,-3),M(1,1),且|PQ|=|PM|,则 x =________.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件(北师大版必修
y1)^2+(z2z1)^2)
椭圆面上的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
d=sqrt((x2x1)^2+(y2y1)^2+(z2-
z1)^2)
双曲面面上的两 点间的距离公式:
d=sqrt((x2x1)^2+(y2y1)^2+(z2-
z1)^2)
抛物面上的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
d=sqrt((x2x1)^2+(y2y1)^2+(z2-
两点间的距离公 式
,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在几何中 的应用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在解析几 何中的应用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的扩展应 用
添加章节标题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公式推导
●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sqrt((x2-x1)^2+(y2-y1)^2)
● 推导过程: a. 假设有两个点A(x1,y1)和B(x2,y2) b. 连接AB,并设AB的长度为d c. 根据勾股定理, AB的平方等于x2-x1的平方加上y2-y1的平方 d. 因此,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d=sqrt((x2x1)^2+(y2-y1)^2)
应用:在几何中,垂直平分线常用于证明线段相等、三角形全等等
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d=sqrt((x2-x1)^2+(y2-y1)^2),其中(x1,y1)和(x2,y2)为两点 的坐标。
两点间线段的斜率
斜率定义:斜率是描述直线或曲线在某一点的倾斜程度的量
斜率公式:斜率等于两点间的纵坐标差除以横坐标差
● a. 假设有两个点A(x1,y1)和B(x2,y2) ● b. 连接AB,并设AB的长度为d ● c. 根据勾股定理,AB的平方等于x2-x1的平方加上y2-y1的平方 ● d. 因此,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d=sqrt((x2-x1)^2+(y2-y1)^2)
椭圆面上的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
d=sqrt((x2x1)^2+(y2y1)^2+(z2-
z1)^2)
双曲面面上的两 点间的距离公式:
d=sqrt((x2x1)^2+(y2y1)^2+(z2-
z1)^2)
抛物面上的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
d=sqrt((x2x1)^2+(y2y1)^2+(z2-
两点间的距离公 式
,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在几何中 的应用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在解析几 何中的应用
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的扩展应 用
添加章节标题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公式推导
●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sqrt((x2-x1)^2+(y2-y1)^2)
● 推导过程: a. 假设有两个点A(x1,y1)和B(x2,y2) b. 连接AB,并设AB的长度为d c. 根据勾股定理, AB的平方等于x2-x1的平方加上y2-y1的平方 d. 因此,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d=sqrt((x2x1)^2+(y2-y1)^2)
应用:在几何中,垂直平分线常用于证明线段相等、三角形全等等
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d=sqrt((x2-x1)^2+(y2-y1)^2),其中(x1,y1)和(x2,y2)为两点 的坐标。
两点间线段的斜率
斜率定义:斜率是描述直线或曲线在某一点的倾斜程度的量
斜率公式:斜率等于两点间的纵坐标差除以横坐标差
● a. 假设有两个点A(x1,y1)和B(x2,y2) ● b. 连接AB,并设AB的长度为d ● c. 根据勾股定理,AB的平方等于x2-x1的平方加上y2-y1的平方 ● d. 因此,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d=sqrt((x2-x1)^2+(y2-y1)^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PT课件
A 为原点,以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直角坐 标系.
设|AB|=m,|AD|=n, 则 A(0,0),B(m,0),C(m,n),D(0,n). ∴|AC|= m2+n2, |BD|= 0-m2+n-02= m2+n2. ∴|AC|=|BD|,即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高效课堂
•●互动探究
•求平面上两点间距离
∴kAEkBF=12×(-2)=-1,即 BF⊥AE.
•●探索延拓
•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是A(1,
-1),B(-1,3),C(3,0).
• (1)判定△ABC的形状;
• (2)求△ABC的面积.
• [探究] 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思考:
• [解析] (1)如图,△ABC可能为直角三角形, 下面进行验证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 [答[解案析]] ∵C|AB|= 4-22+3-12=2 2,
|AC|= 0-22+5-12=2 5,
|BC|= 5-32+0-42=2 5,
∴|AC|=|BC|.
又∵A、B、C 三点不共线,∴△ABC 为等腰三角形.
当堂检测
• A.重合 B.平行 •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 [答案] A
5.直线 y=2x+10,y=x+1,y=ax-2 交于一点,则 a
的值是( )
A.1
B.-23
C.23
D.-1
• [答案] C
• 6.过直线2x-y+4=0与x-y+5=0的交点, 且平行于直线x-2x-y=2y+0的11=直0 线方程是 ______________.
解得 x=11 或 x=-5. ∴点 P 的坐标为(-5,0)或(11,0).
设|AB|=m,|AD|=n, 则 A(0,0),B(m,0),C(m,n),D(0,n). ∴|AC|= m2+n2, |BD|= 0-m2+n-02= m2+n2. ∴|AC|=|BD|,即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高效课堂
•●互动探究
•求平面上两点间距离
∴kAEkBF=12×(-2)=-1,即 BF⊥AE.
•●探索延拓
•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是A(1,
-1),B(-1,3),C(3,0).
• (1)判定△ABC的形状;
• (2)求△ABC的面积.
• [探究] 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思考:
• [解析] (1)如图,△ABC可能为直角三角形, 下面进行验证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 [答[解案析]] ∵C|AB|= 4-22+3-12=2 2,
|AC|= 0-22+5-12=2 5,
|BC|= 5-32+0-42=2 5,
∴|AC|=|BC|.
又∵A、B、C 三点不共线,∴△ABC 为等腰三角形.
当堂检测
• A.重合 B.平行 •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 [答案] A
5.直线 y=2x+10,y=x+1,y=ax-2 交于一点,则 a
的值是( )
A.1
B.-23
C.23
D.-1
• [答案] C
• 6.过直线2x-y+4=0与x-y+5=0的交点, 且平行于直线x-2x-y=2y+0的11=直0 线方程是 ______________.
解得 x=11 或 x=-5. ∴点 P 的坐标为(-5,0)或(11,0).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
A(x1,y1) A2
o
A1
c
B1
x
d (A ,B ) |A B |(x 2 x 1 )2 (y 2 y 1 )2
显然,当AB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公式 仍然成立。
❖ 给两点的坐标赋值:
x 1 ? ,y 1 ? ,x 2 ? ,y 2 ? ;
❖ 计算两个坐标的差,并赋值给另外两个量, 即
xx2x1 yy2y1
y D (b-a, c) C (b, c)
A2D ba2c2,
AC2 b2c2,
x
O A(0,0) B(a,0)
B2D b2a2c2
A2 C B2 D 4 a 2 2 b 2 2 c 2 4 a,b 2(2a2b2c22a)b,
A2 B A2D 2 a 2 b 2 c2 2 a,b
所以 A 2 C B 2 D 2 A 2 A B 2 .D
❖ 计算 d x2y2
❖ 给出两点的距离 d
题型分类举例与练习
【例1】已知A(2、-4)、B(-2,3). 求d(A,B)
解: x 1 2 ,x 2 2 ,y 1 4 ,y 2 3
x x 2 x 1 2 2 4 ,
y y 2 y 1 3 4 7
d(B A ), (42)72 65
A 2 C B 2 D 2 A 2 A B 2 .D
证明:取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 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依据平行四边形的 性质可设点A,B,C,D的坐标为
A 0 , 0 ,B a , 0 , C b , c ,D b a , c .
所以 AB2 a2,
【例2】已知:点A(1,2),B(3,4),C(5, 0)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两点间距离公式及线段中点坐标公式----------授课人
函数中实用公式
平面内任意两点P1(x1,y1),P2(x2,y2)之间距离公式:
平面内任意两点P 1(x 1,y 1),P 2(x 2,y 2)之间中点坐标公式:
例1、求A (−3,1)、B (2,−5)两点间的距离.
例2 已知点S (0,2)、点T (−6,−1),现将线段ST 四等分,试求出各分点的坐标. 例3、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为(1,0)A 、(2,1)B -、(0,3)C ,试求BC 边上的中线AD 的长度.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下列各点: (1,1)A 、(3,4)B 、(5,7)C .并计算每两点之间的距离.
2.已知点(2,3)A 和点(8,3)B -,求线段AB 中点的坐标.
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为(2,2)A 、(4,6)B -、(3,2)C --,求AB 边上的中线CD 的长度.
如图,点A 是双曲线y=(x >0)上的一点,连结OA ,在线段OA 上取一点B ,作BC ⊥x 轴于点C ,以BC 的中点为对称中心,作点O 的中心对
称点O ′,当O ′落在这条双曲线上时,
= .
已知:二次函数y=x2+bx+c ,其图象对称轴为直线x=1,且经过点(2,﹣).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该图象与x 轴交于B 、C 两点(B 点在C 点的左侧),请在此二次函数x 轴下方的图象上确定一点E ,使△EB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
y y2 y1 3 4 7
d(A, B) (4)2 72 65
【例2】已知:点A(1,2),B(3,4),C(5, 0)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因为 d(A,B)= 312 4 22 8
d(A,C)= 5 -12 0 22 20
—— 中点公式
【例4】已知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
A(- 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点相同,
所以它们的中点的坐标也相同.
设D 点的坐标为(x,y).
y D(x,y)
则
x2 35
2
2
y2 02
M O
A(-3,0)
24
2
24
8.1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
例4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为A(1,0)、B(2,1)、C(0,3) ,试
巩 固
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度.
知
解 设BC的中点D坐标为D(xD , yD ),则由 B(2,1)、C(0,3) 得
识
典
xD
(2) 2
0
1,yD
1 3 2
d(C,B)= 5 32 0 42 20
即|AC|=|BC|且三点不共线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该题用的方法----坐标法。可以将几 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2、中点公式
合作探究(二):中点公式
已知A(x1,y1), B(x2,y2), 设 M(x,y)是线段AB的中点
显然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doa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11y11和bx和bx22y22利用上述方法求点a和b的距离222121dababxxyy??a1yyxoxobx2y2ax1y1b1b2a2显然当ab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公式仍然成立
d(A, B) (4)2 72 65
【例2】已知:点A(1,2),B(3,4),C(5, 0)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因为 d(A,B)= 312 4 22 8
d(A,C)= 5 -12 0 22 20
—— 中点公式
【例4】已知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
A(- 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点相同,
所以它们的中点的坐标也相同.
设D 点的坐标为(x,y).
y D(x,y)
则
x2 35
2
2
y2 02
M O
A(-3,0)
24
2
24
8.1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
例4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为A(1,0)、B(2,1)、C(0,3) ,试
巩 固
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度.
知
解 设BC的中点D坐标为D(xD , yD ),则由 B(2,1)、C(0,3) 得
识
典
xD
(2) 2
0
1,yD
1 3 2
d(C,B)= 5 32 0 42 20
即|AC|=|BC|且三点不共线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该题用的方法----坐标法。可以将几 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2、中点公式
合作探究(二):中点公式
已知A(x1,y1), B(x2,y2), 设 M(x,y)是线段AB的中点
显然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doa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11y11和bx和bx22y22利用上述方法求点a和b的距离222121dababxxyy??a1yyxoxobx2y2ax1y1b1b2a2显然当ab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公式仍然成立
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
y
A (x,y)
y
o x A1 x
d(O,A)=
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这一公式 也成立吗?
y
A
A
o
x
A
显然,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
d(O,A)=
这一公式也成立。
Ax1, y1, Bx2, y2
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1,y1)和 B(x2,y2),利用上y述方法求点A和B的距离
B2
B(x2,y2)
2.
型
例
故 | AD | (11)2 (2 0)2 2 2,
题 即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度为2 2.
8.1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
课堂练习 1、求两点的距离: (1) A(6,2) , B(-2,5) (2) A (2 , -4) , B (7 , 2)
2、已知A(a,0), B(0,10)两点 的距离等于17,求a的值。
P48练习8.1.2.
x x2 x1 y y2 y1
计算 d x2 y2
给出两点的距离 d
题型分类举例与练习
【例1】已知A(2、-4)、B(-2,3). 求d(A,B)
解: x1 2, x2 2, y1 4, y2 3
x x2 x1 2 2 4,
A(x1,y1) A2
o
A1
c
B1
x
d(A, B) | AB | (x2 x1)2 ( y2 y1)2
显然,当AB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公式 仍然成立。
给两点的坐标赋值:
x1 ?, y1 ?, x2 ?, y2 ?;
计算两个坐标的差,并赋值给另外两个量, 即
精品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1《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ppt课件(两份)
解决途径: AM =(x0-x1,y0-y1)
MB =(x2-x0,y2-y0)
M ( x 0, y 0) A(x1,y1) x
由于M为线段AB的中点,则
AM
= MB
O
即
x0 x1 x2 x0 , x1 x2 y1 y2 即 x0 , y0 解得 2 2 y0 y1 y2 y0 ,
( x0 x1, y0 y1 ) ( x2 x0 , y2 y0 ),
探究二: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
( ) P ( 结论2:一般地,设 P 、 为平面内任 1 x1 , y1 2 x2 , y2)
( 意两点,则线段 p1 p2中点 p 的坐标为 0 x0 , y0)
x1 x2 y1 y2 x0 , y0 2 2
3 5 同理,求出线段SQ 的中点P ( , ) 2 4 9 1 线段QT的中点 R ( , ). 2 4 1 9 1 3 5 Q ( 3, )、 R ( , ). 故所求的分点分别为P( , )、 2 2 4 2 4
应用二:巩固提高
y
例3.已知 ABC 的三个顶点 为 A(1,0)、B(-2,1)、 C(0,3),试求BC边上的中 线AD的长度.
2 2
y2
x2 x1
P2 ( x2 , y2 )
y2 y1
2
P 1 ( x1 , y1 )
P1P2 x2 x1 y2 y1
2
y1
x1 o
x2
X
方法二:利用向量的模求.
将平面向量 P P 1P 2的模叫做 1, P 2之间的距离
P1P2 P1P2 P1P2 P1P2 x2 x1 y2 y1
2.3.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件
| AC |2 (a b) 2 c 2 , | BD |2 (b a) 2 c 2
B (a,0) x
| AB |2 a 2 , | AD |2 b 2 c 2
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 :
第一步建系: 建立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
P1 P2的距离| P1 P2 |呢?
y
P2(x2,y2)
P1P2 (x2 - x1,y2 - y1 )
P1(x1,y1)
| P1P2 | (x2 - x1 ) (y2 - y1 )
2
2
| P1P2 | (x2 - x1 ) 2 (y2 - y1 ) 2
o
x
一、应用距离公式求值
练习:求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初中平面几何中如何求距离
勾股定理,比例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
2、高中几何中如何求距离
向量法,正余弦定理
3、本节课寻找解析几何中求距离的方法
2.3.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一、应用距离公式求值
二、应用距离公式证明等式成立
三、应用距离公式证明不等式
推导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已知平面上两点P1(x1,y1), P2(x2,y2),如何求
思考:已知函数
() = 2 + 2 + 5+ 2 + 6 + 10
则()的最小值为 13 .
练习:已知函数
() = 2 − 4 + 13+ 2 + 10 + 29
则()的最小值为 74 .
课堂小结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们先寻求原点 O0,0 与任 意一Ax, y
点
之间距离的计算方
法O, A 两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 d O, A
表示。
当A点不在坐标轴上时: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x, y) ,原点O和点A的距离d(O,A)是多少呢?
y
A (x,y)
y
o x A1 x
d(O,A)=
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这一公式 也成立吗?
y
A
A
o
x
A
显然,当A点在坐标轴上时
d(O,A)=
这一公式也成立。
Ax1, y1, Bx2, y2
一般地,已知平面上两点A(x1,y1)和 B(x2,y2),利用上y述方法求点A和B的距离
B2
B(x2,y2)
A(x1,y1) A1
A2
o
c
B1
x
d ( A, B) | AB | (x2 x1)2 ( y2 y1)2
2
(1) 2
1 2
典
即 Q( 3, 1)
型
2
图8-2
例 题
同理,求出线段SQ的中点P( 3 , 5),线段QT的中点 R( 9 , 1).
24
24
故所求的分点分别为P( 3 , 5)、Q( 3, 1)、R( 9 , 1).
24
2
24
8.1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
例4 已知 ABC 的三个顶点为A(1,0)、B(2,1)、C(0,3) ,试
课堂练习 1、求两点的距离: (1) A(6,2) , B(-2,5) (2) A (2 , -4) , B (7 , 2)
2、已知A(a,0), B(0,10)两点 的距离等于17,求a的值。
3、已知 : ABCD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 别是A(- 1,-2),B(3,1),C(0,2).求: 第D点的坐标。
即|AC|=|BC|且三点不共线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
• 该题用的方法----坐标法。可以将几 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2、中点公式
合作探究(二):中点公式
已知A(x1,y1), B(x2,y2), 设 M(x,y)是线段AB的中点
y
A1M1 M1B1
B (0,y2) 2
B
A2M 2 M 2B2
(0,y) M 2
M
A
A2
x x1 x2 x
y y1 y2 y
(0,y1)
A1 O M1
B1
x
(X1,0) (X,0) (X2,0)
即: x x1 x2 2
y y1 y2 2
这就是线段中点坐标 的计算公式 ,简称
—— 中点公式
【例4】已知 :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
巩 固
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度.
知
解 设BC的中点D坐标为D(xD , yD ),则由 B(2,1)、C(0,3) 得
识
典
xD
(2) 2
0
1,yD
1 3 2
2.
型
例
故 | AD | (11)2 (2 0)2 2 2,
题 即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度为2 2.
8.1 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
A(- 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
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中点相同,
所以它们的中点的坐标也相同.
设D 点的坐标为(x,y). y D (x,y)
x2 35
则
2
2
M
C(5,2)
y2 02
O
A(-3,0)
x
2
2
B(2,-2)
解得 x=0 ∴D(0,4)
显然,当AB平行于坐标轴或在坐标轴上时,公式 仍然成立。
• 给两点的坐标赋值:
x1 ?, y1 ?, x2 ?, y2 ?;
• 计算两个坐标的差,并赋值给另外两个量, 即
x x2 x1 y y2 y1
• 计算 d x2 y2
• 给出两点的距离 d
题型分类举例与练习
y=4
例3 已知点S(0,2)、点T(−6,−1),现将线段ST四
等分,试求出各分点的坐标.
巩 固 知
解首先设求线出段S线T的段中ST点Q的坐标为(xQ , yQ ), 则的由中S(点0Q,的2)坐、标T,(然−6,−1)得 后再求SQ的中点P及
识
QxTQ的中0 点2(R6的) 坐3标.yQ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 A, B) | AB | (x2 x1)2 ( y2 y1)2
2.中点坐标公式
x x1 x2 2
y y1 y2 2
二、坐标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 P48练习8.1.2.
SUCCESS
THANK YOU
2020/1/3
【例1】已知A(2、-4)、B(-2,3). 求d(A,B)
解: x1 2, x2 2, y1 4, y2 3
x x2 x1 2 2 4,
y y2 y1 3 4 7
d(A, B) (4)2 72 65
SUCCESS
THANK YOU
2020/1/3
【例2】已知:点A(1,2),B(3,4),C(5,0) 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因为 d(A,B)= 3 12 4 22 8
d(A,C)= 5 -12 0 22 20
d(C,B)= 5 32 0 42 20
8.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1.两点的距离公式
如图:有序实数对( x,y)与点P对 应,这时( x,y)称为点P的坐标, 并记为P(x,y),x叫做点P的横坐标, y叫做点P的纵坐标。
y
p(x,y) x
y
o
x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Nhomakorabea思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 知两点的坐标,怎样来计算这两 点之间的距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