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配合(详细)
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
![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01695fee5ef7ba0d4a733bfe.png)
3、 形位公差的选择
3、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 刚性较差的零件,工艺性差, 刚性较差的零件,工艺性差,加工时易产生较大的形位误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较大的形位公差值。 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较大的形位公差值。 4、形状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值约占形状公差值的20 20%~ 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的Ra值约占形状公差值的20%~ 25%。 25%。 凡有关标准已对形位公差作出规定的, 5、凡有关标准已对形位公差作出规定的,如与滚动轴承 相配的轴和壳体孔的圆柱度公差、 相配的轴和壳体孔的圆柱度公差、机床导轨的直线度公差 齿轮箱体孔的轴线的平行度公差等, 、齿轮箱体孔的轴线的平行度公差等,都应按相应的标准 确定。 确定。
2、
形位公差的选择
4、 考虑检测的方便性 、 确定公差项目必须与检测条件相结合,考虑现有条 确定公差项目必须与检测条件相结合, 件检测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件检测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当同样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应选用检测简便的项目。 时,应选用检测简便的项目。 10.3.2公差原则的选择 10.3.2公差原则的选择 选用独立原则还是选用相关原则,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 选用独立原则还是选用相关原则,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 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 1、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 各公差原则的应用场合; 2、各公差原则的应用场合; 经济性。 3、经济性。
(三)、基本偏差 靠近零线的那个尺 寸偏差。 φ50H8
基本偏差共有28个, 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 大写为孔,小写为轴。
φ50f7
(四)、配合制度 1、基孔制 2、基轴制 (五)、标注与查表
二、形位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实际位置对理想 形状和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形位公差的标注
第十三章 表面粗糙度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标准表](https://img.taocdn.com/s3/m/b72a74a177232f60dccca131.png)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 ~1804- 79)免费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标准公差值 ( 基本尺寸大于6 至 500mm)基本尺寸公差等级mm 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 >6~ 10691522365890150 >10~1881118274370110180 >18~3091321335284130210 >30~501116253962100160250 >50~801319304674120190300 >80~1201522355487140220350 >120~18018254063100160250400 >180~25020294672115185290460 >250~31523325281130210320520 >315~40025365789140230360570 >400~50027406397155250400630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 至 315mm)μm 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77+98+119+146+174+208+242+271 8+50+65+80+100+120+145+170+190+93+117+142+174+207+245+285+320▼ 9+50+65+80+100+120+145+170+190 D+120+149+180+220+260+305+355+400 10+50+65+80+100+120+145+170+190+160+195+240+290+340+395+460+510 11+50+65+80+100+120+145+170+190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43+53+66+79+94+110+129+142 6+32+40+50+60+72+85+100+110+50+61+75+90+107+125+146+162 7+32+40+50+60+72+85+100+110+59+73+89+106+126+148+172+191 E8+32+40+50+60+72+85+100+110+75+92+112+134+159+185+215+240 9+32+40+50+60+72+85+100+110+102+124+150+180+212+245+285+320 10+32+40+50+60+72+85+100+110+27+33+41+49+58+68+79+88 6+16+20+25+30+36+43+50+56+34+41+50+60+71+83+96+108 7+16+20+25+30+36+43+50+56 F+43+53+64+76+90+106+122+137▼8+16+20+25+30+36+43+50+56+59+72+87+104+123+143+165+186 9+16+20+25+30+36+43+50+56+11+13+16+19+22+25+29+32 600000000+18+21+25+30+35+40+46+52▼7H00000000 +27+33+39+46+54+63+72+81▼800000000+43+52+62+74+ 87+100+115+130▼ 900000000公差带KNP 公差带等基本尺寸m m级>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70+84+100+120+140+160+185+2101000000000+110+130+160+190+220+250+290+320▼ 1100000000+2+2+3+4+4+4+5+56-9- 11-13- 15- 18-21- 24- 27+6+6+7+9+10+12+13+16▼ 7- 12-15-18- 21- 25-28- 33- 36+8+10+12+14+16+20+22+258- 19-23-27- 32- 38-43- 50- 56-9- 11-12- 14- 16-20- 22- 256- 20-28-24- 33- 38-45- 51- 57-5- 7- 8-9- 10-12- 14- 14▼ 7- 23-28-33- 39- 45-52- 60- 66-3- 3- 3-4- 4- 4-5-58- 30-36-42- 50- 58-67- 77- 86- 15-18-21- 26- 30-36- 41- 476- 26-31-37- 45- 52-61- 70- 79-11-14-17- 21- 24-28- 33- 36▼ 7- 29-35-42- 51- 59-68- 79- 88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 至 315mm)等基本尺寸m m级>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等公差带级>10~18 d6-50- 617- 50- 688- 50- 77▼ 9-50- 9310- 50- 120 f▼ 7-16- 348- 16- 439- 16- 59g5-6- 14▼ 6-6- 177- 6- 24h05—8▼6—11基本尺寸m m>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65- 80- 100- 120- 145- 170-190-78- 96- 119- 142- 170- 199-222-65- 80- 100- 120- 145- 170-190-86- 105- 130- 155- 185- 216-242-65- 80- 100- 120- 145- 170-190-98- 119- 146- 174- 208- 242-271-65- 80- 100- 120- 145- 170-190-117- 142- 174- 207- 245- 285-320-65- 80- 100- 120- 145- 170-190-149- 180- 220- 260- 305- 355-400-20- 25- 30- 36- 43- 50-56-41- 50- 60- 71- 83- 96-108-20- 25- 30- 36- 43- 50-56-53- 64- 76- 90- 106- 122-137-20- 25- 30- 36- 43- 50-56-72- 87- 104- 123- 143- 165-186-7- 9- 10- 12- 14- 15-17-16- 20- 23- 27- 32- 35-40-7- 9- 10- 12- 14- 15-17-20- 25- 29- 34- 39- 44-49-7- 9- 10- 12- 14- 15-17-28- 34- 40- 47- 54- 61-69 0000000— 9—11— 13— 15—18— 20— 23 0000000—13—16— 19— 22—25— 29— 32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00000000▼7— 18—21—25— 30— 35—40— 46— 5200000000 8— 27—33—39— 46— 54—63— 72— 8100000000▼9— 43—52—62— 74— 87— 100— 115—130K+9+11+13+15+18+21+24+27 5+1+2+2+2+3+3+4+4+12+15+18+21+25+28+33+36▼6+1+2+2+2+3+3+3+4+19+23+27+32+38+43+50+56 7+1+2+2+2+3+3+4+4M+15+17+20+24+28+33+37+43 5+7+8+9+11+13+15+17+20+18+21+25+30+35+40+46+52 6+7+8+9+11+13+15+17+20+25+29+34+41+48+55+63+72 7+7+8+9+11+13+15+17+20N+20+24+28+33+38+45+51+57 5+12+15+17+22+23+27+31+34+23+28+33+39+45+52+60+66▼6+12+15+17+20+23+27+31+34+30+36+42+50+58+67+77+86 7+12+15+17+20+23+27+31+34p+26+31+37+45+52+61+70+79 5+18+22+26+32+37+43+50+56等基本尺寸m m公差带级>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 >180~250>250~315+29+35+42+51+59+68+79+88▼6+18+22+26+32+37+43+50+56+36+43+51+62+72+83+96+108 7+18+22+26+32+37+43+50+56注:注明▼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采纳。
公差与配合标准
![公差与配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58445967ec102de2bd8974.png)
公差与配合标准
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
.2.标准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
标准公差值(基本尺寸大于6至500mm)
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
形位公差符号
圆度和圆柱度公差
主参数d (D)图例
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
主参数L 图例
表面粗糙度R a 值的应用范围
注:1. 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下一档的第1
的最大允许值取6.3。
因此,在不影响系列值,如原光洁度(旧国标)为▽5,R
a
原表面粗糙要求的情况下,取该值有利于加工。
2. 粗糙度代号Ⅱ为第2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上一档的第1
系列值,如原光洁度为▽5,R
的最大允许值取3.2。
因此,取该值提高了原表面
a
粗糙度的要求和加工的成本。
24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全解
![24常用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b2c9e9240c844768eaee17.png)
不加紧固件可传递 大的扭矩与轴向 力、特大扭矩和 动载荷,属重型、 特重型过盈配合
用于很少 拆卸时
用于不拆卸时,一 般不推荐使用。对于 特重型过盈配合(后 三种)需经试验才能 应用
应选择的 基本偏差
p(P)、r(R)
s(S)、t(T)
u(U)、v(V)、 x(X)、y(Y)、 z(Z)
各种过渡配合基本偏差的比较与选择
3.非基准制配合的采用
非基准制的应用
•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结构或某些特殊的需要,允许采 用非配合制配合。即非基准孔和非基准轴配合,如: 当机构中出现一个非基准孔(轴)和两个以上的轴( 孔)配合时,其中肯定会有一个非配合制配合。如图 所示,箱体孔与滚动轴承和轴承端盖的配合。由于滚 动轴承是标准件,它与箱体孔的配合选用基轴制配合 ,箱体孔的公差带代号为J7,箱体孔与端盖的配合可 选低精度的间隙配合J7/f9 ,既便于拆卸又能保证轴 承的轴向定位,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试验法 就是用试验的方法确定满足产品工作性 能的间隙或过盈范围。该方法主要用于对产品性能影 响大而又缺乏经验的场合。试验法比较可靠,但周期 长、成本高,应用也较少。
类比法 就是参照同类型机器或机构中经过生 产实践验证的配合的实例,再结合所设计产品的使用 要求和应用条件来确定配合。该方法应用最广。
3.用类比法选择配合时应考虑的因素
Xmin = EI - es ≥ [Xmin] = +20 (2)
Td = es-ei = 25
(3)
由式(2)得 es ≤ EI-|Xmin|=0 - 20
算得 es ≤ -20 为什么不计算ei?
由式(3)得
ei = es - Td代入式(1) 解得 es≥ES+ Td -|Xmax|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029f236edb6f1aff001f64.png)
精心整理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1234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6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
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零线上方偏差为正;零线下方偏差为负。
公差带是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的区域宽度和位置是构成公差带的两个要素。
为了简便地说明上述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在实用中一般以公差带图表示。
公差带图是以放大图形式画出方框的,注出零线,方框宽度表示公差公差值大小,方框的左右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确定。
为区别轴和孔的公差带,一般用斜线表示孔的公差带;用加点表示轴的公差。
7、标准公差与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公差是国家标准所列的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标准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18,表示标准公差,阿拉伯数字表示标准公差等级,其中IT01级最高,等级依次降低,IT18级最低。
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标准公差等级愈高,标准公差值愈小,尺寸的精确程度愈高。
国家标准将500mm以内的基本尺寸范围分成13段,按不同的标准公差等级列出了各段基本尺寸的标准公差值,见表82孔、轴(1(2。
公差与配合知识
![公差与配合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302f7f9700abb68a982fb03.png)
表面粗糙度
粗糙度通俗的说就是被加工件的表面光洁 程度,大多数情况下粗糙度和零件尺寸精 度有关,零件配合精度高的粗糙度相对也 高(粗糙度数值越小),但有时候外露的 零件如手柄、手轮等尺寸精度没什么要求, 但粗糙度要求却很高。
粗糙度
粗糙度“3.2” 粗糙度“3.2”只是一般的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数 值越大,零件表面就越粗糙;先了解达到常用粗 糙度的加工方法: 一般地说,普通铣床加工出的表面就是“3.2” 一般地说,普通铣床加工出的表面就是“3.2”;普 通车床最高一般只能加工到粗糙度“1.6” 通车床最高一般只能加工到粗糙度“1.6”(当然有 时候可以进行打磨来提高粗糙度);磨床可以将 零件加工至粗糙度“0.8~0.4” 零件加工至粗糙度“0.8~0.4”;再要提高粗糙度就 得进行研磨(对尺寸精度高的零件)或表面抛光 (对尺寸要求不高的零件);
公差与配合知识
讲课人:董庆甫
公差定义
公差:尺寸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变动量,简称公 差。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有20个公差等级,即IT01、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有20个公差等级,即IT01、 IT0、IT1至IT18。 IT0、IT1至IT18。 公差等级表示一个上下偏差的大小。每一个公差 等级表示的上下偏差的大小不一样。(见机械基 础8页) 基本偏差:轴和孔每一基本尺寸有28个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轴和孔每一基本尺寸有28个基本偏差。 孔的为大写A~ZC 孔的为大写A~ZC 轴的为a~zc。 轴的为a~zc。
基轴制和基孔制
①基孔制 :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 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 度。 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H ,是配合中的基准件, 它的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且基本偏(下偏差) 为零。上偏差为正值。 ②基轴制 :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 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 度。 基轴制的轴称为基准轴h ,是配合中的基准件, 它的公差带在零线的下方,且基本偏差(上偏差) 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公差与配合标准表](https://img.taocdn.com/s3/m/7b6afccfccbff121dc3683b2.png)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之宇文皓月创作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2.尺度公差值及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值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形位公差符号项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符号圆度和圆柱度公差μm主参数d(D)图例公差等级主参数d(D) mm应用举例>6~10>10~18>18~30>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250~315>315~400>400~5005 1.5 2 2.5 2.5 3 4 5 7 8 9 10 装置E、C级滚动轴承的配合面,通用减速器的轴颈,一般机床的主轴。
6 2.5 3 4 4 5 6 8 10 12 13 157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千斤顶或压力油缸的活塞,水泵及减速器的轴颈,液压传动系统的分配机构8 6 8 9 11 13 15 18 20 23 25 279 9 11 13 16 19 22 25 29 32 36 40 起重机、卷扬机用滑动轴承等10 15 18 21 25 30 35 40 46 52 57 63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μm 主参数L图例公差等级主要参数L mm应用举例≤10>10~16>16~25>25~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400~6305 2 2.5 3 4 56 8 10 12 15普通精度的机床导轨6 3 4 5 6 8 10 12 15 20 257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轴承体的支承面,减速器的壳体,轴系支承轴承的接合面8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9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辅助机构及手动机械的支承面,液压管件和法兰的连接面10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μm主参数L、d (D)图例公差等级主参数L、d(D) mm应用举例≤10>10~16>16~25>25~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400~6305 5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垂直度用于发动机的轴和离合器的凸缘,装D、E级轴承和装C、D级轴承之箱体的凸肩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平行度用于中等精度钻模的工作面,7~10级精度齿轮传动壳体孔的中心线7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垂直度用于装F、G级轴承之壳体孔的轴线,按h6与g6连接的锥形轴减速机的机体孔中心线8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平行度用于重型机械轴承盖的端面、手动传动装置中的传动轴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确良μm主参数d(D)、B、L图例公差等级主参数d(D)、B、Lmm应用举例>3~6 >6~10>10~18>18~30>30~50>50~120>120~250>250~5005 3 4 56 8 10 12 15 6和7级精度齿轮轴的配合面,较高精度的快速轴,较高精度机床的轴套6 5 6 8 10 12 15 20 257 8 10 12 15 20 25 30 40 8和9级精度齿轮轴的配合面,普通精度高速轴(100r/min以下),长度在1m以下的主传动轴,起重运输机的鼓轮配合孔和导轮的滚动面M 12 15 20 25 30 40 50 60概况粗糙度概况粗糙度R a值的应用范围粗糙度代号光洁度代号概况形状、特征加工方法应用范围ⅠⅡ除净毛刺铸、锻、冲压、热轧、冷轧用于坚持原供应状况的概况微见刀痕粗车,刨,立铣,平铣,钻毛坯粗加工后的概况可见加工痕迹车,镗,刨,钻,平铣,立铣,锉,粗铰,磨,铣齿比较精确的粗加工概况,如车端面、倒角微见加工痕迹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不重要零件的非结合面,如轴、盖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正面、平键及键槽的上下面,轴或孔的退刀槽看不见加工痕迹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铣齿,刮1~2点/cm2IT12级公差的零件的结合面,如盖板、套筒等与其它零件联接但不形成配合的概况,齿轮的非工作面,键与键槽的工作面,轴与毡圈的摩擦面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车,镗,拉,磨,立铣,铰,滚压,刮3~10点/cm2IT8~IT12级公差的零件的结合面,如皮带轮的工作面,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与低精度滚动轴承相配合的箱体孔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铰,磨,镗,拉,滚压,刮3~10点/cm2IT6~IT8厅级公差的零件的结合面;与齿轮、蜗轮、套筒等的配合面;与高精度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颈;7级精度大小齿轮的工作面;滑动轴承轴瓦的工作面;7~8 级精度蜗杆的齿面不成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布轮磨,磨,研磨,超等加工IT5、IT6级公差的零件的结合面,与C级精度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3、4、5级精度齿轮的工作面暗光泽面超等加工仪器导轨概况;要求密封的液压传动的工作面;塞的外概况;活汽缸的内概况注:1. 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公差与配合详细图解
![公差与配合详细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129e0b670066f5335a81218b.png)
返回文挡 B
28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P82)
返回文挡 B
29
平行度(以面为基准、面/面)(P80)
返回文挡
B
30
平行度(以面为基准、线/面)(P80)
返回文挡
B
31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面/线)(P87)
返回文挡
B
32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线/线1)(P81)
B
返回文挡 33
平行度(以轴线为基准、线/线2)(P88)
返回文挡
B
40
倾斜度(线/基准平面)(P83)
返回文挡
B
41
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同轴度(P88)
返回文挡B
42
点的同心度
返回文挡
B
43
对称度(面/基准平面)(P91)
返回文挡
B
44
对称度(面/基准中心平面)
返回文挡
B
45
对称度(面/基准公共中心平面)
返回文挡
B
46
线的位置度1(P83)
B
基本尺寸与极限尺寸
返回文挡
B
1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P10)
返回文挡
B
2
公差带图(P9)
返回文挡
B
3
间隙配合(P10)
最大间隙: Xmax=Dmax-dmin=ES-ei 最小间隙: Xmin=Dmin-dmax=EI-es 平均间隙: Xav=1/2( Xmax+Xmin)
B
返回文挡
4
过盈配合(P10)
公差等级 IT01 IT0 IT1
公式 0.3+0.008D 0.5+0.012D 0.8+0.020D
常用公差与配合
![常用公差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824d00d676a20029bd642dd5.png)
常用配合及其它
1、轴承与轴的配合 k6(gc)▽7=Ra1.6
2、轴承与轴承壳的配合 (D)JS7、 H7▽7=Ra1.6
3、定位配合,如支口与突沿的配合
H8/h7(D3/d3)▽5=Ra 6.3
4、联轴器、齿轮等与轴的配合
H7/k6、H7/r6(D/gc)▽7=Ra1.6
5、滑动轴承与轴的配合 H8/f7(D/dc)▽7=Ra1.6
6、大跨度、多支点轴承与长轴的配合
H9/d9(D4/dc4)▽7=Ra1.6
7、轴承盖与座体的配合 H7/d11▽5=Ra 6.3
8、永久性装配的配合(例如加套、加箍) H7/s6▽7=Ra1.6
9、定位套与轴的配合 D11/k6.H9/k6▽7=Ra1.6
10、键与键槽的配合:轴---N9/h9;孔—JS9/h9▽7=Ra1.6
11、表面光洁度是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
表面光洁度14级=Ra 0.012 表面光洁度13级=Ra 0.025 表面光洁度12级=Ra 0.050 表面光洁度11级=Ra 0.1 表面光洁度10级=Ra 0.2 表面光洁度9级=Ra 0.4
表面光洁度8级=Ra 0.8 表面光洁度7级=Ra 1.6
表面光洁度6级=Ra 3.2 表面光洁度5级=Ra 6.3
表面光洁度4级=Ra 12.5 表面光洁度3级=Ra 25
表面光洁度2级=Ra 50 表面光洁度1级=Ra 100
12、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665021.0002.0++∅k 6730f H ∅6
65k ∅。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5df005998fcc22bdd10d6b.png)
--公差与配合根底知识一.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的数值.Ф20±0.05中20为根本尺寸.3.实际尺寸;实际测量所得的尺寸4.极限尺寸;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尺寸偏差=某一尺寸-根本尺寸偏差包括:实际偏差=实际尺寸-根本尺寸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根本尺寸ES〔孔〕、es〔轴〕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根本尺寸EI〔孔〕、ei〔轴〕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也叫零偏差线二、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配合——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根本尺寸相同〕孔——轴 { 其差值为正是 X ;其差值为负是 Y}2.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含 Xmin =0 〕的配合。
孔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最大间隙 Xmax =Dmax -dmin =ES-ei最小间隙 Xmin =Dmax -dmax =EI-es平均间隙 Xp=1/2〔Xmax +Xmin 〕3.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含 Ymin =0 〕的配合。
孔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最小过盈 Ymin =Dmax -dmin =ES-ei最大过盈 Ymax =Dmin -dmax =EI-es平均过盈 Yp=1/2〔Ymin +Ymax 〕4.过渡配合——可能具有 X 或 Y 的配合。
此时孔轴公差带相互交叠。
公式用以上 X , Y5.配合公差——允许 X 或 Y 的变动量。
间隙配合:Tf= ∣Xmax -Xmin ∣过盈配合:Tf= ∣Ymin -Ymax ∣过渡配合:Tf= ∣Xmax -Ymax ∣结论:配合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关,假设要配合精度高,那么应降低零件的公差,即提高工件本身的加工精度。
反之亦然。
三.基准制 ------ 公差与配合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基孔制 -------- 基孔制中的孔称为基准孔,用 H 表示,基准孔以下偏差为根本偏差,且数值为零。
尺寸公差与配合
![尺寸公差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2778177bed5b9f3f90f1ce1.png)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配合
2.基本尺寸(basic size)
基本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用D和d(L或l)表示 (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它是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零件的强度/刚度等要 求,通过计算或实验而确定的。 它应该在优先数系中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定值 刀具、定值量具、定值夹具及型材等的规格。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配合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配合
1. 新国标(GB/T1800.1-1997)、(GB/T1800.2~ 1800.3-1998)、(GB/T1804-1992),代替了 1979年颁布的旧国标(GB1800~1804-79)中的 相应部分,这些新国标的依据是国际标准 (ISO),以尽可能地使我国的国家标准与国际 标准一致或等同。
查表2-4确定N的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ES 15 15 8 7(m)
h为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0,也可由表2-3查得。
(2)通过计算确定另一个极限偏差:
h6的下偏差为:ei es IT6 0 13 13(m)
N7的下偏差为:EI ES IT7 7 21 28(m) +
+0.021(ES)
+
0(EI)
0
-
-0.020(es)
-0.033(ei)
Ф25
间歇配合
Ymax EI es 0 0.041 0.041mm Ymin ES ei 0.021 0.028 0.007mm Tf TD Td 0.021 (0.041 0.028) 0.034mm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配合
例题2
例2-2 求下列三种孔、轴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 盈、配合公差,并绘制公差带图
公差配合知识(重点整理)
![公差配合知识(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86b1e1998fcc22bcd10daa.png)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9、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10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1、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11、间隙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
起重机吊钩的铰链 带榫槽的法兰盘 内燃机的排气阀和导管
滑轮与轴的配合 内燃机主轴的配合
齿轮轴套与轴的配合 钻套与衬套的配合
12、过渡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
车床尾座的顶尖套筒的配合 带轮与轴的配合
刚性联轴节的配合 蜗轮青铜轮缘与轮辐的配合
13、过盈配合在实际的设计中如何选用?
答:见图
连杆小头孔与衬套的配合 联轴节与轴的配合
火车车轮与钢箍的配合
14、零件图上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
15、装配图上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
16、标准件线性尺寸公差如何标注?
答:见图
2、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下图:
3、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第二章 公差与配合基础
![第二章 公差与配合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64cf823a5e9856a5612607d.png)
Xmax =Dmax – dmin =ES - ei Xmin =Dmin– dmax =EI - es
2)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Y min= 0)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
在轴的公差带下方。如图2-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Ymax = Dmin – dmax = EI – es Ymin = Dmax – dmin = ES - ei
因此,图中公差带的一端是开口的,即只画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孔和轴的另一个极限偏差不需要再加以规定,可分别由下列公式
计算得到:
对于轴:es=ei+IT 或 ei=es-IT 对于孔:ES=EI+IT 或 EI=ES-IT 国家标准对于不同的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确定了孔和轴的基本偏 差数值,见附录中表A-3、A-4。
尺 寸 分 段 公差等级
0.5~3 f(精密级)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0.1 ±0.15 ±0.2 ±0.3 ±0.05 ±0.05
m(中等级)
c(粗糙级) v(最粗级)
±0.1
±0.2
±0.1
±0.3 ±0.5
±0.2
±0.5 ±1
±0.3
±0.8 ±1.5
第二章 公差与配合基础•源自互换性零件的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件,不需要任何挑选、 调整或修配,就能装到机器(或部件)上去,并完全符合 规定的性能要求。
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生产的基础。
极限与配合 公差配合标准 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面粗糙度
2.1 极限与配合
2.1.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孔和轴 ⑴ 孔:主要指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其它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 的部分。 ⑵ 轴:主要指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其它外表面中由单 一尺寸确 定的部分。 孔与轴的区别: 从装配关系看,孔是包容面,在它之内无材料,轴是被包容 面, 在它之外无材料; 从加工过程看,孔的尺寸由小变大,轴的尺寸由大变小。 在公差与配合标准中的孔、轴都是由单一尺寸所确定的部分。如 图2-1中的D为孔;d1、d2、d3为轴。不能区别为孔或轴的尺寸,则 为长度尺寸。如图2-1中的L。
25公差与配合
![25公差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1535d28ed630b1c59eeb5bb.png)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⒉ 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代号: 代号: 孔为ES 轴为es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代号: 代号: 孔为EI 轴为ei 上偏差 下偏差 统称极限偏差
例: Φ50±0.008
+0.024 Φ50+0.008
-0.006 Φ50 -0.022
•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 出公差的大小及公差带相 对于零线的位置。 对于零线的位置。
φ50
⒊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⑴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20个等级 IT01、IT0、 个等级: 代号:IT 代号:IT 共20个等级:IT01、IT0、IT1~IT18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H7 m6
过渡
P7 h6 过盈
H7 p6
过盈
H7 h7
间隙
除前面讲的基本标注形式外,还可采用 除前面讲的基本标注形式外, 下面的一些标注形式。 下面的一些标注形式。
φ30 H8 f7 φ30 H8/f7 φ 30 φ 30
+0.033 0 -0.020 -0.041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用斜线做分数线。 用斜线做分数线。 标注上、下偏差值。 标注上、下偏差值。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0+
—
上偏差=下偏差 公差 上偏差 下偏差+公差 下偏差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下偏差 上偏差 公差 下偏差=上偏差 上偏差-公差
公差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90f89e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1.png)
公差与配合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1、了解两个术语:1)标准公差: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数值可以根据公差等级和基本尺寸,在标准公差数值表上查得。
(公差没有正负,不能是零)2)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共分20级,IT01—IT18高^公差等级低IT01、IT0、IT1、IT2.............IT18小-标准公差值>大2、确定公差带的两个基本要素:1)、大小要素:由标准公差确定2)、位置要素:由基本偏差确定基本偏差: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的作用是确定了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由于公差带的位置不同就可得到不同的配合,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新国标就将这些确定公差带位置的基本偏差进行标准化,构成了一个基本偏差系列(共28种)孑L/轴基本偏差代号D.cdD.dE.eEF.efF.fFG.fgG.gH.hJ.jJS.jsK.kM.mN.nP.pR.rS.sT.tU. uV.vX.xY.yZ.zZA.zaZB.zbZC.zc孔的公差带代号I例:。
20H7“t公差等级代号(大小要素)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位置要素尸3配合:孔的尺寸减轴的尺寸的代数差1)间隙配合(X都为正值)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配合公差二I最大间隙-最小间隙IA.aH.h属间隙配合2)过盈配合:(Y都为负值)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配合公差二I最小过盈-最大过盈IP.pZC.zc属过盈配合3)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配合公差=1 最大间隙-最大过盈IJ.jK.kM.mN.n属过渡配合例题O50+0.025、0的孔与。
50+0.018,+0.002的轴配合,求最大间隙,最大过盈和配合公差Xmax二孔的最大一轴的最小=50.025-50.002=0.023mmYmax二孔的最小一轴的最大=50-50.018=-0.018mm配合公差二I最大间隙-最大过盈I=I0.023-(-0.018)I=0.0414最大实体状态MMC孔或轴具有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
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bf7b828c8d376eeafaa3192.png)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1. 5. 2 公差等级的选用就是确定尺寸的制造精度与加工的难易
程度。 加工的成本和工件的工作质量有关,所以在选择公 差等级时, 要正确处理使用要求、 加工工艺及生产成本之 间的关系。其选择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尽 可能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公差等级的选用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类比法, 即参考从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汇编成资料, 进行比较选择。 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故: 孔公差带有 20×27+3=543种 轴公差带有 20×27+4=544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图 1-15 一般、常用、优先孔的公差带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图 1-16 一般、常用、优先轴的公差带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选用公差带时,应按优先、常用、一般、任意公差 带的顺序选用,特别是优先和常用公差带,它反映了长 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较丰富的使用经验, 应尽量选用。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3. 用类比法选择配合,要着重掌握各种配合的特征
和应用场合,尤其是对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常用与优先 配合的特点要熟悉。 表2-10所示为尺寸至500,基孔 制、基轴制优先配合的特征及应用场合。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公差带与配合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图 2-18 公差公差等带级与配与合 生产成本的关系
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5) 在非基准制的混合配合中, 有的零件精度要
求不高, 可与相配合零件的公差等级之差2~3 (6) 常用公差等级的应用如表2-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