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活动指导1、幼儿园课程概述1
幼儿园课程概论
有什么关系?
整理ppt
13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类型
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
整理ppt
14
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 来分类的课程类型
程。 2.隐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
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3.悬缺课程 学校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
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 程。
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 存在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 课程,主要表现为分科课程和相关课程。
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
整理ppt
7
下面我们来分层解释这一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
验……的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整理ppt
8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P5)
基础性、启蒙性
全面性、生活性
整合性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
整理ppt
整理ppt
11
课程本质 主体观
幼儿园课程目标 获取经验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经验 幼儿园课程实施 幼儿自主活动 幼儿园课程评价 活动过程评价
课程本质 客体观
知识学习的结果 客观知识
教师教 学习结果评价
复习题 1.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应如何理解幼儿园课
程的涵义?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应如何理解这
“生态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幼儿园课程概述 PPT课件
五、幼儿园课程的流派:
从儿童发展理论看幼儿园课程,存在三 种不同的流派:
• 浪漫主义理念 • 文化传递理念 • 进步主义理念
浪漫主义理念: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贝尔、格赛尔、弗洛伊德。 主要思想:发展是成熟,教育是内在的美德和能力
的自然展开。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准备 状态”的概念,通过一种发展性的测验, 鉴定儿童的“准备状态”,当儿童尚未 成熟时,应耐心等待。
我国幼教先驱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张雪门的观点 张宗麟的观点 陈鹤琴的观点
张雪门在《幼儿园的课程》一书中指出:
课程是经验,是将人类经验用最经济 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利用各种方法 以引起孩子反应和活动。
幼儿园课程是什么?
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 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雪门采用经验活动的观点界定幼 儿园课程。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或儿童根 据较广专 题的学习 经验发起 活动
单元教学 整合概念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根据狭窄 的专题, 统一探索 几个方面 的内容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整合技能 和概念
单一概念
教师教学 决定内容 单一技能 或概念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六、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指的对幼儿园课程所持有的 理念、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课程实施和课 程评价等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 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学科是心理学、哲学和社 会学,幼儿园课程与作为其基础的这些学科都存 在着复杂的关系。
成熟理论:
• 代表人物:格塞尔 • 理论思想: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人类的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 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 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发展模式。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
幼儿园课程具有启蒙性、生活性 、活动性和游戏性等特点,旨在 培养幼儿的基本素质和生活技能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在身体 、认知、情感、社会和个性等方面的 全面发展,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行为 习惯和自主性。
任务
幼儿园课程的任务是提供丰富多彩的 学习体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 欲望,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 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总结词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 究欲望
详细描述
设计有趣的科学游戏,如物理实验、 化学实验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 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 探究精神。
案例三:幼儿园语言课程的情境创设与应用
总结词
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应 用能力
VS
详细描述
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如购物、看病、旅行 等,让幼儿在情境中扮演角色、进行对话 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实施 过程,与教师共同关注 幼儿的发展,促进家园
共育。
05
幼儿园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自然课程资源
包括动植物、天气、地理等自然现象,具有 直观性和生动性。
人文课程资源
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具有审美性和人 文性。
社会课程资源
包括社区文化、历史、风俗等,具有地域性 和文化性。
05
04
活动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活动,包括游 戏、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以激 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课程设计的评价与反馈
01
02
03
过程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进行 评价,了解儿童的反应和 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和内容。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幼儿园课程》知识汇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一、课程的内涵1、课程的四大类定义①课程即知识:认为课程是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等编排的教与学的内容,课程简述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②课程即计划: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目标③课程即活动: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还包括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④课程即经验:认为课程简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二、课程的分类①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②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③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分为:认知性课程、情意性课程④古德莱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习的课程、经验的课程⑤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分为:显性课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影响,又称正规和形式课程)隐性课程(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但却实际存在的影响)第二节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通过活动来获得经验的过程2、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获得的有益经验3、经验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活动或做事,包括正规和非正规,也包括计划和非计划4、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各地各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5、幼儿园课程强调整体结构简言之:幼儿园课程是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
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课程目标:指幼儿园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及评价课程的主要依据2、课程内容:指可以达成课程目标的教育经验3、课程实施:是帮助幼儿获得经验、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4、课程评价:既要判断课程目标是否完成,同时也要监控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及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三、幼儿园课程的特质p33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3、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理念的确立一、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含义1、课程理念:就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是课程的灵魂与支点2、幼儿园课程理念:指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1、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2、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3、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①做中学、②玩中学、③生活中学)4、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1、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三个来源①对幼儿的研究②对社会的研究③对学科知识的研究2、筛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个依据①教育哲学②学习心理学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①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②年龄阶段目标③单元目标④教育活动目标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p43-45①以内容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五大领域分别确定的目标②以身心发展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p45-461、整体性原则2、连续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1、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类型①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用来表明学习课程之后儿童所发生的诸多行为变化,因而其特点就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②表现性目标:指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一致性2、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角度①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如,培养、鼓励、帮助)②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如,增进、注意、能理解)3、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主要事项①对于总目标:不用表述太具体,原则性地指出目标涵盖的范围和方向②对于单元目标:1.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2.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五大领域的目标以及认知、情感态度、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3.单元目标虽要兼顾全面,但可有重点4.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③对于具体教育活动目标:1.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不必面面俱到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1、课程内容的范围①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②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情感态度的内容③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行为方式的内容2、课程内容的类型(1)按学科结构分类: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健康、自然、社会、语言、艺术(3)按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现与表达(4)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自我意识、社会能力、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动作与感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感与创造意识(5)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划分:游戏、工作、唱歌、律动、感觉训练、故事、实物观察、烹饪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50-p531、目的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3、生活化原则、4、兴趣性原则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1、幼儿园课程内容有效组织的标准①连续性:指主要课程经验的直线式重复②顺序性:强调要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③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性强调课程应加强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幼儿逐渐获得统一观点,并逐渐增强经验对行为的指导作用④平衡性:考虑各领域课程内容的比重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和方法p54①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②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3、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①学科课程:强调按照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②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强调根据儿童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组织课程内容最关注的是儿童自身③核心课程:强调围绕社会问题组织活动内容第四节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选择1、游戏活动(主导活动)2、日常生活活动3、教学活动4、环境创设5、家园合作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类型1、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是幼儿园教育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也是蕴含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2、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1)按课程资源的性质分类①自然课程资源:指自然世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环境②社会课程资源:指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及所有社会活动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分类①园内课程资源:指幼儿园范围内的人、物以及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和精神文化②园外课程资源:指存在于幼儿园之外的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3)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分类①素材性课程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者来源的资源②条件性课程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的资源,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途径和组织方式二、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开发利用社会资源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三、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1、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的优势课程资源2、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3、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第六节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一、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内涵1、幼儿园课程计划是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的必要手段;也是组织有效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课程监控的重要依据二、各类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1、总体计划(纲要)p612、年龄阶段计划:从幼儿年龄的角度出发,分别制订小、中、大班级教育活动计划3、学期计划①一般在开学之初幼儿来园之前制订②从方向上和整体上把握主要工作,内容不必过于详细③须基于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同一年龄段各班级年度计划可以有所不同4、单元计划①一般应在活动组织之前一周的周四或周五完成。
《幼儿园课程概述》教案
《幼儿园课程概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
3.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4. 培养对幼儿园课程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a.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b.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 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a. 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b.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原则3.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a.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b.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设置原则、内容目标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效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幼儿园课程的相关问题,促进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幼儿园课程概述》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以及内容和目标。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效果。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幼儿园课程的相关问题,如课程设置、实施方法和目标达成等。
5. 总结:总结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性和影响,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幼儿园课程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以巩固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和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2. 专题研讨会:邀请幼儿园教师或教育专家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经验和最新发展。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典型模式简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二、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 三、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思考 什么是课程?你所了解的幼儿园课
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的内涵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4 疾病、 药物的影响
慢性呼吸道感染、 胃肠及肝胆疾病等都会影响维生素 D 和钙磷的 吸收与利用, 从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考点一
幼儿身体发育中常见的问题
( 二) 症状
①佝偻病的早期以多汗、 夜啼、 烦躁、 摇头、 枕后脱发等表现 为主。
这类儿童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 条件反射形成缓慢, 动作和语言 发育迟。
根据牙齿破坏的程度, 将龋齿分为浅龋、 中龋和深龋。
1 浅龋
龋蚀破坏只在牙釉质内, 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 牙表面粗糙, 患 儿无自觉症状。
2 中龋
龋蚀已到牙本质, 形成龋洞, 患儿在吃冷、 甜、 酸食物时感到 酸疼。
3 深龋
龋蚀已达牙本质深层, 接近牙髓或已影响牙髓, 冷热等刺激或 食物嵌入龋洞均会引起疼痛, 可并发牙髓炎。
骨骼的生长速度与维生素 D 和钙的需要量成正比, 婴儿生长速度 快, 维生素 D 的需要量大, 佝偻病的发生率高, 特别是早产儿 、 多胎儿先天存在体内的钙少, 出生后生长速度快, 更易患此病 。
3 喂养不当
乳类中维生素 D 的含量很少, 如果不晒太阳或未及时补充含维生 素 D 丰富的食物, 则极易患佝偻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考点一
幼儿身体发育中常见的问题
1 注意口腔卫生 应培养幼儿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的习惯, 及时清除食物残渣。 3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教学指导大纲XXXXXX《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指导篇)课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指导2讲授2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四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五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六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七章幼儿园创造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校外见活动4教师讲授14学时课时安排讲授2共32学时学生实践18学时注:期中测验和期末测验不列入计划学时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概括地理解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2.初步认识幼儿园教育举动设计与指导的特色。
4.激发学生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兴趣与愿望,体验成就感。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举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结构特点。
2.本章教学难点是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理论。
本章教学形式和方法:1.讲解演示法:教师讲解基本的概念和素质教育观点;2.分组讨论法:什么是素质教育。
本章教学内容和程序: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概述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二、素质教育的概念(一)素质的定义(二)素质的类型结构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结构的特色一、课程结构“立体化”(一)社会教育——学会做人(二)科学教育——学会求知(三)健康教育——学会健体(四)语身教育——学会双语(五)艺术教育——学会审美(六)创造教育——学会创造二、课程目标“整体化”三、课程内容“结构化”四、教学过程“建构化”五、实施手段“游戏化”六、课程效果“最优化”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初步认识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2.初步了解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3.XXX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从小学会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明确幼儿社会教育指导思想。
幼儿园课程概论
学习和了解儿童发展和托幼机构的课程
二 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养体系与课程方案 理论基础:皮亚杰。维果斯基等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影响。
儿童观: 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 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
二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目标包括:做人、身体、智力、情绪 课程内容: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
动、 三条标注: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可以作为教材、教材以儿 童的经验为依据、凡是能够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以作为教材。
课程组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编制的三种方法:圆周法、直进法、混合法 强调: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通过环境的创 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 第二节 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方案
2 评价方案实施阶段: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 撰写评估 报告 第七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 一 学科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学科活动中的学科是一种前学科、强调和幼儿的生活相联 系、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二、学科活动的设计
初步确定适宜的学科教育目标、初步制定学前甚至学年活动计划、 选择与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过程 三、对学科活动的评价
(二)幼儿园课程特点 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类型 一 以课程组织形态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相关课程 :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共同的关系,但是各科
第一节 一、幼儿园课程内涵 (一)幼儿园课程定义
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 究”所认为的幼儿园课程概念就是“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 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 各种活动的总和”。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最终版)
陈鹤琴:
陶行知: “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儿童的生活进程就
二、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20世纪 50—80年 代幼儿园 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实质主要是指幼儿园所设科目, 如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 六科,这些科目及其进程安排就构成了幼儿 园课程的总体。
1982年由 唐淑、赵 寄石
•在《挖掘幼儿智力潜力,促进幼儿智力发 展》一文中再次重新使用“课程”这一概念。 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 所设科目”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
二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12345678学生中心问题中心学生中心问题中心直接体验实践活动中心直接体验实践活动中心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注重养成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解决主观综合评定为主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注重养成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解决主观综合评定为主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知识系统课堂中心知识系统课堂中心教师系统讲授为主知识和智力训练结果知识获得客观教师系统讲授为主知识和智力训练结果知识获得客观三关于综合课程的归属问题?应该归于活动课程还是归于学科课程呢
价值取向
※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理念、活动设计、
五大领域、课程组织
※幼儿园课程的历程:中西方课程的发展
历程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
பைடு நூலகம்一、 课程的界定 讨论:
• 在你看来,什么是课程?
• 课程与教育有何关系?
(一)课程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理论
课 程
教育实践
(二)课程的词源分析
1.中文:
[唐]孔颖达“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 法制也” [宋]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功课及其 进程
学科 倾向 经验 倾向 活动 倾向
幼儿园课程概述
幼儿园课程一、幼儿园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阅历,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进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幼儿园课程的范畴。
2.课程的要素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根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
它包括教育教学打算、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4)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展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供给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供给调整的信息。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程评价这四个根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调整,从而使课程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进展过程之中。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分,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与目标,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进展的规律与特点打算的。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在园所进展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整理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人(离)园等。
另外,从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看,由于幼儿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系统的学问技能,而是留意幼儿全面和谐的整体培育。
因此,在内容上就不仅仅限于几门学科,还必需能够满足幼儿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性的以及沟通与制造等各方面的进展需要。
而如此多的内容只通过作业课是不行能完成的,必需综合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途径,特别是通过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使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幼儿园课程。
2.玩耍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形式幼儿园教育以玩耍为根本活动,因此,玩耍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形式,幼儿园通过玩耍对幼儿进展全面进展的教育。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二、《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考核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一)学习任务
1.掌握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该学科的课程本概念、基 本原理和原则、各流派的基本理论,以及该领域理论和实 践发展的历史等等; 2。掌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 则和具体要求,形成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能力; 3.掌握各年龄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特点,了解和研究各年 龄儿童学习活动的具体规律,形成组织行指导婴幼儿学习 活动的能力及学前教育课程的实践能力; 4.了解和研究各种学前教育机构课程评价和管理的有关知 识,形成对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和管理能力。
虚无课程(null-curriculum):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课程
幼儿园 幼儿园
课程 课程
我国幼儿 我国幼儿 园课程 园课程
•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发展
(一)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历史考察
1.20世纪20-30年代 我国幼儿教育的先驱者张宗麟先生在1926年所著的《幼稚教 育概论》中就幼儿园课程进行了论述,认为:“幼稚园课程 者,由广义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之一切活动也。” 张雪门先生专门撰写了一篇题为《幼儿园课程》的论文,在 文中也对幼儿园课程的含义进行了讨论,他说:“课程是什 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照有组 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映和活动。幼儿 园的课程是什么?就是给3足岁到6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 喜欢做的经验的准备。”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明显。 2.20世纪50-80年代: 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课程由国家统一计划。
(二)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五大领域(语言、健康、艺术、社会、科学)活动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三、课程设计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课外负担。
在教师讲课中要贯彻设疑(提出矛盾)、析疑(分析矛盾)、解疑(解决矛盾)三个环节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幼儿教育的好奇心,并能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思路。
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组织开展教活动的基本原理;⑵了解当前学前教育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研究的主要成果。
2.能力目标⑴熟练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即学前儿童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儿童的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随机教育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教育教学能力及其书面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维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识及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教学见习、实习及幼教工作做知识及部分实践上的准备。
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热爱和尊重儿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⑵让学生充分理解作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明了作为老师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同学们自觉对照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一章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练习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一、填空1.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育过程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3.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的特点4.教师在选择、组织、安排幼儿的活动时无论在形式、方法和内容上还是在过程中都要注意其、的特点5.幼儿园教育活动按幼儿一日生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按教育内容不同分为、、、、五个领域6.教师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7.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等8.按幼儿学习方式的不同分为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其中适合中大班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二,名词解释1.幼儿园教育活动2.幼儿园区域活动三,判断正误(正确的画y,错误的画×)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落实幼儿园教育任务的手段。
()2.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
(3.教育活动要注意其趣味性、游戏化的特点,因此,大班特别强调游戏化的一日生活。
4.各领域的教育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5,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胞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6.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因随机教育比比皆是,可替代计划中的教育。
()7.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不是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四、选择题1,户外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切西瓜”体现了教育活动()的特点。
A.广泛性和启蒙性B.趣趣味性和游戏化C.综合性和整合型D.随机性和潜在性2.雨后天空出现了彩虹,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组织幼儿观看,体现了教育活动动的的()特点。
A.广泛性和启蒙性性B.趣味性和游戏化C.综合性和整合型D.随机性和潜在性3.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逐渐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自自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属于()。
A.区城活动B.生活活动C.教育活动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国幼儿园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采取的普遍形式是()A.小组活动B.个体活动C.集体活动5.一般小班比较适合()。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实践分享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实践共享一、幼儿园课程内容在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基础知识、生活技能和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语言和数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概念。
科学、社会等课程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活动安排在幼儿园,活动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形式。
活动安排主要包括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
室内活动主要包括手工制作、绘画、游戏、音乐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室外活动主要包括户外游戏、自然探索、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开阔视野,锻炼体魄,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实践共享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在课程内容设计和活动安排上有一些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注重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和歌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活动安排方面,我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我常常鼓励孩子们参与户外活动,让他们与大自然亲近,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会尊重和保护环境。
四、总结回顾幼儿园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这一点,也将继续努力将好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让每一位孩子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也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
我常常思考如何通过更科学的课程设计和更有趣的活动安排,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指导1、幼儿园课程概述1
幼儿园课程 与 活动指导
阅读书目
必读书目
• • • • • • • •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虞永平主编.学前课程价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石筠弢.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1999 5.唐淑主编.国外幼儿园课程.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6.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7.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霍力岩、孙冬梅.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06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 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和主要结构;园本课程的内涵 和特点;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本了解幼儿园课程的 各种结构。 •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 幼儿园课程含义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 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 • • • • • • • • • •
•
1.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2.内容的浅显性、生活性 3.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4.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5.特殊性、不可替代性 也有专家认为,幼儿园课程具有这样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泛读书目
• 1.许卓娅.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 2.张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 • 3.李坤崇,欧慧敏.统整课程理念与实务.台北:心理出版社股 份有限公司,2000 • 4. 4.贾伯尔.L.鲁普纳林、詹姆斯.E.约翰荪.学前教育课程.朱家雄、 .L. .E. . . 胡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5.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教育中的自发活动.天津:天津人民 出版社,2003 • 6.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 7.周兢,陈娟娟主编.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教师用书).江 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 1.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 2.内容的浅显性、生活性 • 3.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 4.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 • 5.特殊性、不可替代性 • 也有专家认为,幼儿园课程具有这样的特点: •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 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 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 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 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二)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 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 总和。
• 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应把握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把课程作 为一个系统看待;二是视其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 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 幼儿园课程一般有三种应用: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作为一 个教育方案;作为一个系统。
• 4.贾伯尔.L.鲁普纳林、詹姆斯.E.约翰荪.学前教育课程.朱家雄、 胡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5.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教育中的自发活动.天津:天津人民 出版社,2003
• 6.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 7.周兢,陈娟娟主编.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教师用书).江
• 3.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经历的经验, 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
• 4.课程是各种活动(课程是学习进程,是学校中所进行的 各种活动)。
•美国学者鲁尔(Rule)通过统计发现有关课程的定义已达 119种,而且新的课程定义还在不断地出现。
•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解释和价值取向,隐 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 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但却 定义得最差的教育术语。”
• 什么是课程? •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 幼儿园课程有何特点? •
• 一般而言,课程有以下4类12种解释:
• 1.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如:课程是科目,是教材,是老 师传授的东西,是在老师指导下,在学校内外所传授的东 西,是系列学习材料,是学习内容);
• 2.课程是教与学的计划(如:课程是学习计划,是系列行 为目标);
• 2.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 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 3.凯兹,查德著,陶英琪等译.探索儿童心灵世界.台湾: 心理出版社,1998
• 4.Sylvia C.Chard著,蔡庆贤译.进入方案世界Ⅰ.台 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 5.汝茵佳.幼儿园环境与创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scotter,r.d.v,etc:<Foundations of Education>,<Social Perspective>,1979,272
• 事实上,课程是这样的一种概念了,即“你不说我还清楚, 你越说我越糊涂。”
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 (一)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 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 1.什么学习领域最有价值或较有价值? • 2.这些学习领域有什么价值? • 3.它们对谁有价值? • 4.它们为什么有价值?
• 常见的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有三种:
• 1.以儿童中心为价值取向,如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 2.以学科(知识)为价值取向,如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以学科为本位的综合课程,如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 域课程);
• 3.以社会中心为价值取向,如综合课程(以社会为本位的 综合课程,如环境教育课程、科学-技术-社会课程)。
• 6.刘云艳主编.幼儿园教学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泛读书目
• 1.许卓娅.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3
• 2.张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5
• 3.李坤崇,欧慧敏.统整课程理念与实务.台北:心理出版社股 份有限公司,2000
社,2001 • 6.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 7.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8.霍力岩、孙冬梅.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06
精读书目
• 1.玛丽•霍曼,伯纳德•班纳特等著,郝和平、周欣译.活动 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5
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 教学要求: • 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和主要结构;园本课程的内涵
和特点;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本了解幼儿园课程的 各种结构。 • 教学重点: • 幼儿园课程含义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 教学难点: • 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 与
活动指导
阅读书目
必读书目
•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2.虞永平主编.学前课程价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4.石筠弢.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 5.唐淑主编.国外幼儿园课程.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 ——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