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综合化学实验(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上课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上课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上课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综合化学实验之⽆机分析实验安排
综合化学实验1 ⼆⽔合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实验原理及内容
硫酸镍与草酸在⼀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合草酸镍。

利⽤C2O42-的还原性⽤⾼锰酸钾法可以测定样品中C2O42-的含量,利⽤Ni2+和EDTA的络合反应⽤络合滴定法可测定样品中镍的含量,根据分析结果,你可以推判出⽔合草酸镍的组成。

⼆、⽔合草酸镍的制备
1、主要仪器、试剂和材料
2、制备
(1)称取7.9克硫酸镍于250ml烧杯中,加60ml⽔和1滴硫酸(1+1),搅拌溶解,此液为A
液。

综合实验讲义

综合实验讲义

综合实验讲义编写:李雅丽王香爱郭佰凯祝保林李吉锋化学与材料学院二零一六年六月目录综合实验一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综合实验二锌钡白的制备综合实验三己二酸的绿色合成及表征综合实验四乙酰二茂铁的合成及分离综合实验五富平合儿柿饼中铁、锌含量的测定综合实验六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工业分析)综合实验七表面活性剂特征参数的测定综合实验八几种农作物秸秆热值的测定综合实验一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练习称量、加热、溶解、过滤等基本操作;2练习碘量法操作、练习EDTA测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3掌握一种测定Pb3O4的组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Pb3O4为红色粉末状固体,俗称铅丹或红丹。

该物质为混合价态氧化物,其化学式可以写成2PbO﹒PbO2,即式中氧化数为+2的Pb占2/3,而氧化数为+4的Pb占1/3。

但根据其结构,Pb3O4应为铅酸盐Pb2PbO4。

Pb3O4与HNO3反应时,由于PbO2的生成,固体的颜色很快从红色变为棕黑色: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很多金属离子均能与多齿配体EDTA以1:1的比例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以+2价金属离子M2+为例,其反应如下:M2++EDTA4-=MEDTA2-因此,只要控制溶液的PH,选用适当的指示剂,就可以用EDTA标准溶液,对溶液中的特定金属子进行定量测定。

本实验中Pb3O4经HNO3作用分解后生成的Pb2+,可用六亚甲基四胺控制溶液的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液进行测定。

PbO2是种很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它能定量的氧化溶液中的I-PbO2+4I-+4HAc=PbI2+I2+2H2O+4Ac-从而可用碘量法来测定所生成的PbO2.三实验用品仪器:分析天平、台秤、称量瓶、干燥器、量筒(10mL,100mL)、烧杯(50mL)、锥形瓶(250mL)、漏斗、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洗瓶、滤纸、PH试纸试剂:四氧化三铅(A.R.)、碘化钾(A.R.)、HNO3(6molL·L-1)、EDTA 标准溶液(0.02mol·L-1)Na2S2O3标准溶液(0.02mol·L-1)、NaAc-HAc(1:1)混合液、NH3·H2O(1:1)六亚甲基四胺(20%)、淀粉(2%),四实验步骤1 Pb3O4的分解用差量法准确称取干燥的Pb3O4 0.5g,置于50ml的小烧杯中同时加入2mL6mol·L-1HNO3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可以看到红色的Pb3O4很快变为棕黑色的PbO2.接着过滤将反应产物进行固体分离,用蒸馏水少量多次洗涤固体,保留滤液及固体供下面使用。

(精)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讲义

(精)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讲义

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讲义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实验预习有机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因此,要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必须在实验前认真地预习好有关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看:仔细地阅读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全部内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遗漏。

查:通过查问手册和有关资料来了解实验中要用到或可能出现的化合物的性能和物理常数。

写:在看和查的基础上认真地写好预习笔记。

每个学生都应准备一本实验预习和记录本。

预习笔记的具体要求是:(1)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和反应式(主反应、主要副反应)。

需用的仪器和装置的名称及性能、溶液浓度或配制方法,主要试剂或产物的物理常数,主要试剂的规格用量(g,ml,mol)都要写在预习笔记本上。

(2)阅读实验内容后,根据实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不是照抄!),关键之处应加注明。

步骤中的文字可用符号简化。

例如,化合物只写分子式;克用“g”,毫升“mL”,热用“△”,加“+”,沉淀“↓”,气体逸出用“↑”,仪器以示性图代之。

这样在实验前己形成了一个工作提纲,实验时按此提纲进行。

(3)合成实验,应列出租产物纯化过程及原理。

(4)对于将要做的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安全和实验结果)要写出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

实验记录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且应不断地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测得的各种数据及时如实地记录在记录本上。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记录交教师审阅。

实验记录是实验过程的原始记录,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

做好实验记录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记录本,编写页数。

(2)完整记录实验内容展求记录准确,实事求是,不准弄虚作假。

记录内容包括:实验的全过程、试剂用量、仪器装置、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现象、产量、产率等。

(3)实验记录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字迹整洁,不仅要自己明白,还要别人能看懂,作为原始记录不得随便涂改。

海洋化学综合实验讲义汇总

海洋化学综合实验讲义汇总

海洋化学综合实验讲义河北工业大学海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海洋技术系目录实验一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1)实验二溶解氧(DO)的测定 (5)实验三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8)实验四营养盐的测定—无机氮的测定 (12)实验五海水的元素分析 (17)附录 (18)一、钾离子的测定—四苯硼钠季胺盐容量法 (18)二、钙镁离子的测定──EDTA容量法 (22)三、硫酸根离子的测定—EDTA容量法 (25)四、氯离子的测定——银量法 (28)五、钠离子的测定—差减计算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30)实验一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一、术语化学需氧量: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的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的毫克数表示,通常记为COD。

化学需氧量主要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测定海水中化学需氧量,通常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因为在酸性介质中氯离子有干扰。

二、目的要求1.掌握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原理及实验操作。

2.了解此法的实验条件及误差来源。

三、原理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一升水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克数表示。

由于所用氧化剂不同,又可分为铬法,即重铬酸钾法(CODCr);锰法,即高锰酸钾法(CODMn )或高锰酸钾指数。

CODCr主要用于测定淡水;CODMn可又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

碱性高锰酸钾法是在碱性加热条件下,用已知量并且是过量的KMnO4氧化海水中的需氧物质,然后在硫酸酸性条件下用KI还原过量的KMnO4和MnO2,所生成的游离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CODMn碱性主要用于测定海水。

反应式如下:4MnO4- + 3C + 2H2O = 4MnO2 + 3CO2 + 4OH-2MnO4-(剩余)+ 10I- + 16H+= 2Mn2+ + 5I2 + 8H2O MnO2 + 2I- + 4H+= Mn2+ + I2 + 2H2OI2 + 2S2O32- = S4O62- + 2I-三、仪器碘量瓶 250ml酸式滴定管 25ml封闭电炉 1500W移液管 1ml,5ml,10ml秒表或计时钟四、试剂(1)25%NaOH 溶液:称取25g 氢氧化钠(NaOH ),溶于100ml 去离子水中,贮存于试剂瓶中。

综合实验报告概论

综合实验报告概论

综合实验报告概论引言综合实验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进行综合实验,学生们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篇实验报告旨在对实验进行全面的描述和总结,从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实验目的本次综合实验的目的是深入理解一些特定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一些特定学科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知识,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通过原理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次实验的背景和目的,为实验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具体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我们选择了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的操作。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备和材料,并说明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呈现实验数据的原始结果,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图表绘制等工作。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对数据进行解释和讨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结论结论部分主要对本次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进行回顾和概括。

通过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和评价,我们可以得到对实验结果的客观评价,提出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实验的进行展望和改进。

【精品】综合与设计性大学化学实验

【精品】综合与设计性大学化学实验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讲义目录模块一实验一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综合性化学实验)1实验二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化学实验)5实验三烟叶中烟碱的提取与定性分析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6实验四玉米须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鉴别与含量测定(设计性化学实验)10模块二实验五高锰酸钾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设计性化学实验)12实验六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13实验七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和分析(综合性化学实验)15模块三实验八1,2,4—三唑的制备(设计性化学实验)18实验九聚乙烯醛缩甲醛胶水的制备(综合性化学实验)19实验十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20实验十一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性质和组成分析(设计性化学实验)22实验十二固体酒精的制备及燃烧热的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24说明: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从三个模块(见附表)中选出四个实验题目,即从模块一、模块二中各择一个实验题目,从模块三中选择二个。

四个实验题目中设计性实验不得少于一个.设计性实验要提供设计方案,列举可行的方案。

实验前要交给指导老师批阅。

例如:模块一中选择烟叶中烟碱的提取与定性分析测定(综合性化学实验),模块二中选择高锰酸钾法测定蛋壳中CaO的含量(设计性化学实验),模块三中选择聚乙烯醛缩甲醛胶水的制备(综合性化学实验),环保颜料氧化铁黄的制备定(综合性化学实验)模块一实验一茶叶中的咖啡因的提取及其红外光谱的测定A茶叶中的咖啡因的提取一、实验目的(1)通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学习固-液萃取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索氏提取器的原理及作用。

(3)掌握升华原理及操作.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多种黄嘌呤衍生物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为含量约占1%~5%的咖啡因(Caffeine,又名咖啡碱),并含有少量茶碱和可可豆碱,以及11%~12%的丹宁酸(又称鞣酸),还有约0。

6%的色素、纤维素和蛋白质等。

咖啡因的化学名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其结构为:ONH3CNOCH3NNCH3NNHNN纯咖啡因为白色针状结晶体,无臭,味苦,置于空气中有风化性。

KX创新设计综合实验系统讲义

KX创新设计综合实验系统讲义

KX_DN5/7系列实验讲义V3杭州康芯电子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模块化创新设计综合实验开发系统1.1 KX-DN系列模块化综合创新实验开发系统的实验与自主设计类型1.2 配套教材(主要作者:潘松,黄继业,潘明,陈龙)第二章 KX_DN主系统平台2.1 模块接插座结构与功能2.1.1 A类实验模块可插的26针双插座2.1.2 B类插座实验模块可插的10针双插座2.1.3 DDS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插座2.2 标准时钟信号源2.3 标准电压源和熔丝座2.4 高低电平输出控制模块2.5 多功能逻辑笔2.6 发光管显示模块和其他2.7 可重构型DDS全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第三章 KX_DN系统主要实验功能模块3.1 大规模FPGA模块3.2 单片机模块3.3 键盘及LED显示模块3.3.1 4X4十六键键盘3.3.2 综合键盘模块3.3.3 7数码管串行静态显示模块3.3.4 4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和1数码管7段显示控制模块3.3.5 综合控制和显示模块3.4 A/D和D/A转换模块3.4.1 超高速并行接口A/D和D/A模块3.4.2 高速12位SPI串行ADC TLV25413.4.3 高速12位串行ADC ADS78163.4.4 高速10位SPI串行ADC TLV15723.4.5 双通道 10位QSPI/SPI/DSP串行接口高速DAC TLV56373.4.6 双通道DAC和ADC标准模块3.4.7 16位高分辨率ADC ADS1100 16模块3.4.8 8位ADC ADC0832模块3.5 液晶显示模块3.5.1 点阵式128X64液晶显示模块3.5.2 4行X20字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3.5.3 800X480数字TFT彩屏3.5.4 2行X16字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3.6 其它基本模块3.6.1 无线编码通信和数字温度模块3.6.2 电机模块3.6.3 USB通信实验模块3.6.4 VGA/RS23接口模块3.6.5 CAN/RS485总线模块3.6.6 单片机扩展存储器模块3.6.7 双串行存储器/逻辑笔设计模块3.6.8 看门狗定时器/时钟日历模块3.6.9 红外发射与接收模块3.6.10 FPGA配置电路设计模块3.6.11 以太网模块3.6.12 GPS实验开发模块3.6.13 Cyclone III EP3C40Q240 FPGA模块第四章 KX_DN系统部分配套实验4.1 针对HDL设计的EDA基本实验与设计实验4-1.计数器设计实验4-2.多路选择器设计实验4-3.8位全加器设计实验4-4.原理图输入法设计频率计实验4-5.十六进制7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实验4-6 数码扫描显示电路设计实验4-7 半整数与奇数分频器设计实验4-8 模可控计数器设计实验4-9 VGA彩条信号显示控制电路设计实验4-10 移位相加型8位硬件乘法器设计实验4-11 移位寄存器设计实验4-12 串行静态显示控制电路设计4.2针对LPM宏模块应用的EDA实验与设计实验4-13.查表式硬件运算器设计实验4-14. 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4-15. 八位数码显示频率计设计实验4-16.简易逻辑分析仪设计实验4-17. DDS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4-18. 移相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4-19. 4X4阵列键盘键信号检测电路设计实验4-20. VGA简单图像显示控制模块设计实验4-21 SPWM脉宽调制控制系统设计实验4-22 基于DES数据加密标准的加解密系统设计实验4-23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设计实验4-24 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电路设计实验4-25 基于FT245BM的USB通信控制模块设计实验4-26 直流电机综合测控系统设计实验4-27 VGA动画图像显示控制电路设计实验4-28 AM幅度调制信号发生器设计4.3 针对状态机应用的EDA实验与设计实验4-29 序列检测器设计实验4-30 ADC采样控制电路设计实验4-3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实验4-32 五功能智能逻辑笔设计实验4-33 比较器加DAC器件实现ADC转换功能电路设计实验4-34 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设计实验4-35 点阵型与字符型液晶显示器驱动控制电路设实验4-36 串行ADC/DAC控制电路设计实验4-37 硬件消抖动电路设计实验4-38 数字彩色液晶显示控制电路设计实验4-39 状态机控制串/并转换8数码静态显示实验4-40 基于CPLD的FPGA PS模式编程配置控制电路设计实验4-41 基于FPGA的红外双向通信电路设计4.4 EDA综合实验与设计实验4-42 乐曲硬件演奏电路设计实验4-43 正交幅度调制与解调系统实现实验4-44 基于UART串口控制的模型电子琴设计实验4-45 基于M9K RAM型LPM移位寄存器设计实验4-46 单片全数字型DDS函数信号发生器综合设计实验实验4-47 乒乓球游戏电路设计实验4-48 PS2键盘控制模型电子琴电路设计实验4-49 GPS应用的通信电路设计实验4-50 在ModelSim上进行4位计数器仿真实验4-51 在ModelSim上进行16位累加器设计仿真第五章 SOPC实验与设计实验5-1 基于SOPC的多功能数字钟设计实验5-2 彩色液晶显示控制电路设计实验5-3 基于Nios II的直流电机控制实验5-4 自定制硬件乘法器实验5-5 硬件乐曲演播系统设计实验5-6 基于UART的I2C总线传输实验5-7 基于Nios II的等进度频率计程序设计第六章单片机系统综合实验6.1 单片机基本实验实验6-1.存储器块清零程序设计实验6-2 二进制到BCD转换程序设计实验6-3 十六进制到ASCII码转换程序设计实验6-4 存储块移动程序设计实验6-5 多分支程序实验6-6 数据排序程序设计实验6-7 P1口输入、输出实验实验6-8 交通灯控制(软件延时法)实验6-9 交通灯控制(定时器延时法)实验6-10 计数器应用实验实验6-11 外部中断实验实验6-12 定时器实验1(P1口状态取反)实验6-13 定时器输出PWM实验实验6-14 外部中断实验6.2 单片机扩展和接口实验与设计实验6-15 单片机串口扩展实验6-16 键盘与液晶显示控制实验6-17 单片机串行通信和红外双向通信实验6-18 单片机扩展X5045看门狗器件实验6-19 单片机扩展DS1302时钟/日历器件实验6-20 SPI串行DAC TLV5637与单片机的接口实验6-21 串行精密ADC器件ADS1100与单片机的接口实验6-22 串行高速ADC器件ADS7816与单片机的接口实验6-23 高速微功耗串行ADC器件TLV2541与单片机的接口实验6-24 双通道A/D转换芯片ADC0832与单片机的接口实验6-25 高速同步10位串行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第七章单片机扩展FPGA综合实验与设计实验7-1 单片机串行扩展FPGA系统设计实验7-2 单片机数据交换FPGA扩展电路设计实验7-3 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单片机与FPGA扩展系统设计实验7-4 四通道PWM信号发生器及其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实验7-5 移相信号发生器的FPGA与单片机扩展系统设计实验7-6 里萨如图波形发生器的单片机与FPGA扩展系统设计实验7-7 数字电压表FPGA单片系统设计实验7-8 数字频率计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功能设计实验7-9 直流电机测控单片机与FPGA扩展系统设计实验7-10 等精度频率/脉宽/占空比/相位多功能测试仪设计第八章基于单片机IP核的FPGA片上系统SOC设计实验8-1.单片机串口扩展FPGA片上系统SOC设计实验8-2.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的FPGA单片系统设计实验8-3.四通道PWM信号发生器及单片系统设计实验8-4.移相信号发生器的FPGA片上系统SOC设计实验8-5.里萨如图波形发生器的FPGA片上系统设计实验8-6.数字电压表FPGA单片系统SOC设计实验8-7.数字频率计与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功能设计实验8-8.直流电机测控FPGA单片系统设计实验8-9.等精度频率计FPGA单片系统设计实验8-10.基于FPGA的红外双向通信单片系统设计附录1 MIF文件生成器使用方法附录2 STC89C单片机编程下载方法第一章 模块化创新设计综合实验开发系统 诸如EDA、单片机、DSP、SOPC等传统实验平台多数是整体结构型的,虽也可完成多种类型实验,但由于整体结构不可变动,故实验项目和类型是预先设定的、固定的,很难有自主发挥的余地,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设计如果与实验系统的结构不吻合,便无法在此平台上获得验证;同样,教师若有新的联系教学实际的实验项目,也无法融入固定结构的实验系统供学生实验。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宁夏理工学院综合化学实验(试用版)罗桂林陈兵兵陈丽等主编文理学院化工系2014年10月目录实验一过氧化钙的合成及含量分析 (1)实验二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4)实验三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8)实验四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10)实验五水果中总酸度及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13)实验六查尔酮的全合成 (16)实验一过氧化钙的合成及含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制备过氧化钙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过氧化钙含量的分析方法。

3. 巩固无机制备及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主族和第二主族以及银与锌等均可形成化学稳定性各异的简单过氧化物;它们是氧化剂,对生态环境是有好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排放污染物,可以实现污染的零排放。

CaO2·8H2O是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潮湿空气中可以长期缓慢释放出氧气,50℃转化为CaO2·2H2O,110℃-150℃可以脱水,转化为CaO2,室温下较为稳定,加热到270℃时分解为CaO和O2。

2CaO2 =2CaO + O2 △r H m = 22.70KJ/molCaO2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它与稀酸反应生成H2O2,若放入微量的碘化钾作催化剂,可作为应急氧气源;CaO2广泛用作杀菌剂、防腐剂、解酸剂和油类漂白剂,CaO2也是种子及谷物的消毒剂,如将其用于稻谷种子拌种,不易发生秧苗烂根。

制备的原料可以是CaCl2·6H2O、H2O2、NH3·H2O,也可以是Ca(OH)2和NH4Cl,在较低的温度下,通过原料物质之间的反应,在水溶液生成CaO2·8H2O,在11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白色或微黄色粉末CaO2。

有关反应式如下:CaCl2 + 2 NH3·H2O = 2NH4Cl + Ca(OH)2Ca(OH)2 + H2O2 + 6 H2O = CaO2·8H2O连解得: CaCl2 + H2O2 + 2 NH3·H2O + 6 H2O ══CaO2·8H2O + 2NH4Cl 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可以利用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钙与稀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用标准高锰酸钾滴定来确定其含量。

电子和场综合实验(电子束实验)实验讲义

电子和场综合实验(电子束实验)实验讲义

/ / 2eV2 / m
(16)
由于电子运动方向与磁场平行,故磁场对电子运动不产生影响。式中 e、m 分别为电子 的电荷量和质量。如暂不考虑电子轴向速度分量 / / 的影响,则电子在磁场的洛仑兹力的作 用下(该力与 垂直) ,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即 F ev B mv / R ,由
图 49-6 电子束的电偏转示意图 由于从阴极被加热逸出的电子动能较小, 近似认为初速度为零, 电子被第二阳极加 速后从电子枪口(阳极 A2 的小孔)射出的速度(约 107m/s 的数量级)为 v Z ,获得的 功能是
1 2 mv Z 。 若加速电压为 V2, 则有 2
1 2 mv Z eV2 2
栅极附近形成一个交叉点。 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的作用一方面构成聚焦电场, 使得经过第一 交叉点又发散了的电子在聚焦场作用下又会聚起来; 另一方面使电子加速, 电子以高速打在 荧光屏上, 屏上的荧光物质在高速电子轰击下发出荧光, 荧光屏上的发光亮度取决于到达荧 光屏的电子数目和速度, 改变栅压及加速电压的大小都可控制光点的亮度。 水平偏转板和垂 直偏转板是互相垂直的平行板,偏转板上加以不同的电压,用来控制荧光屏上亮点的位置。
在后半区的轴向速度比在前半区的大得多,因此,在后半区电子受F’r的作用时间短得多。 这样, 电子在前半区受到的拉向轴线的作用大于在后半区受到离开轴线的作用, 因此总效果 是使电子向轴线靠拢,最后会聚到轴上某一点。调节阳极A1和A2的电压可以改变电极间的电 场分布,使电子束的会聚点正好与荧光屏重合,这样就实现了电聚焦。
E
V (板内) d
E=0(板外) 式中 E 沿垂直于电子入射的方向,V 为在极板上加的电压。 (2)电偏转原理
取 Z 轴沿示波管的轴线方向,即电子入射的方向,Y 轴与电场 E 的方向相反,如 图 49-6 所示,在示波管的两块偏转板 Y1、Y2 上加电压后,形成了垂直于电子束运动方 向的横向电场,正是这一横向电场使电子束产生了 Y 方向的偏转。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实验室规则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并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方得参加实验。

2、实验前须认真检查仪器、试剂、用具及实验材料。

如有破损、短缺应在上课前报告由值日生集体上报实验准备教师,逾期自付。

3、实验过程中不得随便挪动外组的仪器、用具和实验材料。

不得随意拨动仪器开关或电源开关,须按实验要求进行。

4、实验材料、药品的使用,应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注意节约,杜绝浪费。

5、实验室应保持肃静,不得谈笑喧哗,不许搞其他动作,以免影响他人实验。

6、清洗仪器、用具、材料时,须将固形物倒入指定容器内,不得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水管堵塞。

7、实验过程中,须按操作规程仔细操作,注意观察试验结果,应及时记录。

不得抄写他人的实验实习记录,否则,须重做。

如有疑问,应向指导教师询问清楚后方可进行。

8、实验完毕后,须将玻璃仪器、用具等清洗干净,按原来的位置摆设放置,交任课老师检查。

如有破损须报告任课教师,并填写仪器损坏登记簿。

9、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食用原料和加工品。

10、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进行实验纪录,实验结束后,让任课老师签字后方可离开。

11、实验结束后,由值日生负责打扫实验室,保持室内整洁,注意关上水、电、窗、门。

并填报表格,经任课老师和实验老师签字检查后,方可离开。

实验一水杨醛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掌握制备水杨醛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水汽蒸馏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酚与氯仿在碱性溶液中加热生成邻位及对位羟基苯甲醛。

含有羟基的喹啉、吡咯、茚等杂环化合物也能进行此反应。

常用的碱溶液是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水溶液,产物一般以邻位为主,少量为对位产物。

如果两个邻位都被占据则进入对位。

不能在水中起反应的化合物可在吡啶中进行,此时只得邻位产物。

Reimer-Tiemann Mechanism: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首先氯仿在碱溶液中形成二氯卡宾,它是一个缺电子的亲电试剂,与酚的负离子(Ⅱ)发生亲电取代形成中间体(Ⅲ),(Ⅲ)从溶剂或反应体系中获得一个质子,同时羰基的α-氢离开形成(Ⅳ)或(Ⅴ),(Ⅴ)经水解得到醛。

中药综合实验讲义

中药综合实验讲义

3) 展开:氯仿-无水乙醇(20:1)20 mL,氨气饱和。 4) 显色:用改良碘化铋钾在展开剂挥尽后,在薄板的两边 1 cm 处显色(其 余部分以玻璃板遮盖),划出两条显色带。 5)洗脱:分别刮下两条硅胶色带,碾碎,装在折叠好滤纸漏斗中,用约 30 mL 95%乙醇缓慢洗脱,浓缩洗脱液,点样检查后用丙酮重结晶。 3.Bűchi 中压柱层析分离和硅胶薄层层析检识的方法分离粉防己甲素和粉 防己乙素。 取中压层析柱一根(1.5 cm x 20 cm),称取中性氧化铝 25 g(100-200 目, 事先用事先以Al2O3:H2O(20:1,W:V)活化),干法装柱,氮气加压填充;取生物 碱粗品适量(约 100mg),加少量氯仿溶解,蠕动泵进样;以氯仿-乙酸乙酯溶 剂线性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洗脱程序为:0-3 min,氯仿:乙酸乙酯 (90:10),10 min,氯仿:乙酸乙酯(70:30),15 min,氯仿:乙酸乙酯(0:100), 洗脱液以每 15 mL一份,自动收集,各样品以薄层层析检查,合并相同部分, 分别回收有机溶剂后用丙酮重结晶,得粉防己甲素和粉防己乙素。 将上述分离所得各样品,进行硅胶薄层层析,条件如下: 薄板:硅胶-CMC 粘合板(5 cm×15 cm,层析用;2.5 cm×7.5 cm,点滴 反应用); 对照品:粉防己甲素和粉防己乙素的氯仿溶液; 展开剂:氯仿-无水乙醇(9.5:0.5),整个系统以氨气饱和;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思考题】 1.柱层析,中压柱层析,薄层制备层析实验中为获得好的分离效果,应注
乙醇
238-140℃
注:粉防己乙素也有双熔点现象。
溶解度:与粉防己甲素相似,但在冷苯中粉防己乙素难溶。
3)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
H3CO HO

综合化学实验(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上课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上课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综合化学实验之无机分析实验安排综合化学实验1 二水合草酸镍的制备及组成测定一、实验原理及内容硫酸镍与草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备二水合草酸镍。

利用C2O42-的还原性用高锰酸钾法可以测定样品中C2O42-的含量,利用Ni2+和EDTA的络合反应用络合滴定法可测定样品中镍的含量,根据分析结果,你可以推判出水合草酸镍的组成。

二、水合草酸镍的制备1、主要仪器、试剂和材料2、制备(1)称取7.9克硫酸镍于250ml烧杯中,加60ml水和1滴硫酸(1+1),搅拌溶解,此液为A液。

(2)称取4.0克草酸,于250ml烧杯中,加70ml水,搅拌溶解,并滴加(1+1)氨水使pH在4-5之间(用pH试纸检验)。

此液为B液(3)将A液加热到约60℃,在不断搅拌下逐滴(每分钟约3mL)加入B液, 60℃静置30分钟,过滤上清液。

在烧杯中用60℃水洗涤沉淀2次,每次30ml,减压过滤。

用60℃水在漏斗中再洗涤沉淀二次,每次10mL,最后用乙醇洗涤沉淀2次,丙酮洗涤沉淀1次,每次皆7mL,抽干,取出沉淀,60℃下烘干30分钟,冷却,称重,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三、水合草酸镍组成测定1、主要仪器、试剂2、C2O42-和Ni2+含量测定(1)KMnO4标准溶液浓度标定称取草酸钠(Na2C2O4) g(称准至0.0001克)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水溶解,加15mL 3 mol/LH2SO4,加热至有蒸气冒出,趁热用待标定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突变为淡红色保持30秒钟不褪。

记录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两份,计算KMnO4标准溶液浓度。

(2)C2O42-百分含量测定称取产品0.18-0.20 g(称准至0.0001 g),加20mL3 mol/L H2SO4,水浴(60℃)加热至沉淀溶解,再加50mL水,在75-85℃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突变为淡红色保持30秒钟不褪。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遗传学)实验讲义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遗传学)实验讲义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科学综合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座位号评分实验日期同组室温教师实验题目实验四果蝇的单因子杂交试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果蝇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在后代中的分离现象,验证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low of segregation);2. 掌握基本的遗传结果记录及统计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理论上配子分离比是1﹕1,自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AA:2Aa:1aa,如果显性完全,其表现型分离比为3 :1。

控制残翅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vg)位于第二染色体上,正常的长翅基因(+w)是它的等位基因。

野生型果蝇与残翅型杂交(不论是正交或反交),子一代都是长翅。

子一代互交,子二代产生状状分离,出现长翅与残翅两种表型,理论比值为3﹕1,其中长翅表型果蝇中有2/3个体是杂合体。

子二代的群体愈大,愈接近理论值。

三、材料与用品1.材料:野生型果蝇(+w)、残翅型果蝇(vg)2.用品:(1)仪器:解剖镜(或放大镜),解剖针,镊子,毛笔,白瓷板,麻醉瓶,死蝇盛留器,恒温培养箱,灭菌锅,果蝇培养瓶,滤纸片等。

(2)试剂:乙醚,果蝇培养基。

四、实验步骤1. 确定杂交组合为22#与2#正交与反交,在杂交前按杂交组合数量,计划和培养好亲本。

正交:+w /+w♀×vg /vg ♂即22# ♀ X 2# ♂反交:vg /vg ♀×+w /+w♂即2# ♀ X 22# ♂2.收集处女蝇:将亲本果蝇(种蝇)全部活的成虫转出处死(一个都不能剩),以后每隔8小时左右(12小时内,最好8~10小时内)把培养瓶里新羽化的成虫转出并对新羽化的果蝇做雌雄鉴别,并按♀、♂分开培养,所得的♀蝇即为处女蝇。

在实验前2天收集2#和22#的处女蝇备用。

3. 进行杂交:选取上述二品系果蝇6对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母本用2中收集的处女蝇。

生物制药综合实验讲义

生物制药综合实验讲义

实验一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及测定1 实验目的(1)掌握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方法;(2)掌握银杏叶中黄酮的含量测定。

2 实验原理近几年来,随着对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日益深入与重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目前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酶提取法等。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运用芦丁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

3 实验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3.1 实验材料与试剂银杏叶,芦丁标准品,无水乙醇,NaNO2,Al(NO3)3,NaOH。

3.2主要仪器移液枪,圆底烧瓶,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布氏漏斗,容量瓶,10 ml刻度管,酶标仪。

4 实验步骤4.1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称量2 g银杏叶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100 ml 80%乙醇于圆底烧瓶中,于80℃下热回流提取2h,用漏斗过滤,弃渣留滤液,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并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30%的乙醇定容,摇匀,供检测使用。

4.2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用80%乙醇配制0.03%(0.3 mg/ml)的芦丁标准储备液。

分别吸取刚配制好的芦丁标液0.0,15.6,31.3,62.5,125,250,500 μl置于7个1.5 ml EP管中,用80%的乙醇补足至0.5 ml,依次编号0~6,加入30 μl NaNO2(5%),摇匀静置6 min后加入30 μl A1(NO3)3 (10%),摇匀静置6 min后再加入400 μl NaOH (4%),混匀,用80%乙醇补至1 ml,静置l5~20 min,以0号试管为空白,用酶标仪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横坐标,芦丁浓度(μg/ml)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3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做2个样,取适量提取液置于1.5 ml EP管中,用80%乙醇补充至0.5 ml,加入30 μl NaNO2(5%),摇匀静置6 min后加入30 μl A1(NO3)3(10%),摇匀静置6 min后再加入400 μl NaOH(4%),混匀,用80%乙醇补至1 ml,静置l5~20 min,以0号试管为空白,用酶标仪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化工专业综合实验讲义

化工专业综合实验讲义

.化工专业综合实验讲义姓名————————————————班级————————————————组号————————————————同组同学————————————时间年月日成绩—————————————————XX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室前言根据教育部教字[2001]4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我校决定在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化工学院开设化工专业综合实验。

化学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包括了催化剂制作、反应过程、分离过程及仪器分析等内容为主的大型实验。

综合实验是在原来专业实验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使原来的实验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验中涉及的药品以及仪器、设备很多,包含的学科内容也非常广,其实验过程更是繁琐而复杂,难度之大、跨越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实验不能相比的。

我们本着打牢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和就业渠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以学生具有全面的综合的素质为出发点,在原有的专业实验的基础上,加设综合实验。

化工专业综合实验属于原专业实验(专业实验是毕修课,2.5学分),由于综合实验加入,占分量较大,因此,专业实验主要以综合实验为主要成绩。

一、实验的总体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实验用到的仪器多,操作步骤繁琐,有时需穿插进行操作,而且有些过程不是象以往实验一样,步步有说明,学生边看边做。

在这里学生要独立按照所学实验操作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实验内容,是对动手能力的一次很好的培养,也是一次大检阅。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本次实验,每步都有考核,因此学生要认真,做好实验记录,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出发,实验方案或进行的每一步,要合理、安全、科学;每个现象的观察要仔细、要符合实际,既使是失败的或不理想的实验结果,也要实事求是,不能胡编乱凑。

因为有其它组平行做实验,可以相互借鉴、探讨,力求使实验结果达到最好。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讲义

综合化学实验实验讲义有机化学教研室编制实验一 醋酸正丁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醋酸正丁酯合成的原理和方法;2 学习通过恒沸物除去反应体系中水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醋酸正丁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可以应用于人造革、医药、塑料及香料等工业,并可以用作萃取剂和脱水剂。

醋酸正丁酯通过酯化反应由醋酸和正丁酯制备,加入极少量的浓硫酸作为催化剂。

CH3COOH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OOCH 2CH 2CH 2CH 3+H 2O通过将体系中形成的副产物水除去,可以提高酯化反应的转化率。

利用乙酸正丁酯-正丁醇-水形成恒沸物,可以通过分水器将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水分分出,促进酯化反应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三、实验方法250 ml 的四口烧瓶中加入27.9 m l 正丁醇和14.4 ml 醋酸再加入10滴浓硫酸,反应装置装上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

可以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少量水,使水面略低于支管口的位置。

开始加热回流,并记录分出水的体积。

约40分钟后至体系中不再有水分分出为止,停止加热。

计算分出的水分,并与理论应分出的水量进行比较。

冷却后将分水器中酯层和烧瓶中的反应物一起倒入分液漏斗,用20ml 水洗涤,分出水层。

酯层再用25m l 浓度为10 wt%的碳酸钠溶液洗涤至中性,分出水层。

将酯层再用20 ml 水洗涤,分出水层。

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干燥好的酯层经蒸馏,收集124-126 ºC 的馏分。

称重,计算产率。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使用的作催化剂的浓硫酸不可过量,以免引起有机物碳化脱水等;2. 控制体系的回流温度3. 反应产物洗涤过程五、思考题1. 影响反应产物转化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实验中是如何提高反应的转化率的?2. 分水器使用的原理及方法?3. 反应过程中如何除去水分的?4. 怎样计算反应完全时分出的水量?酯化反应时为何要加过量的酸或碱?5. 乙酸丁酯有哪些应用?实验二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 学习自由基聚合的原理和沉淀聚合方法;2 掌握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功能材料综合实验》实验讲义一、新能源材料实验

《功能材料综合实验》实验讲义一、新能源材料实验
3
实验 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表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2. 通过测定磷酸铁锂的 XRD 粉末衍射数据,掌握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结
构特征。 3. 通过实验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电化学表征方法。
二、实验内容 通过固相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制作成电极片,组装成纽扣电池测量其电化
四、实验仪器
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仪、附接线的盒装太阳能电池、数字万用表 1 只、电阻箱 1 只、 白炽灯光源 1 只(射灯结构,功率 )、光功率计(带 直流稳压电源)、导线若干、遮光 罩 1 个等。
五、实验步骤
1.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施加正向偏压时的 I~U 特性, 用实验测得的正向偏压时 I~U 关系数据,画出 I~U 曲线并求得常数 和 I0 的值。
学性能。 三、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仅仅是通过正、负级材料的拓扑反应(如图 1 所示),即在 电池内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仅发生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反应,并不产生新相,保 持自己原有的结构不变,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又恢复原状,因此也称为“摇椅式电池”。
图 1[1] 以磷酸铁锂为例,充电时,Li+从正极材料中迁移出来,经过电解质进入负极,Fe2+ 被氧化成为Fe3+,电子则经过相互接触的导电剂和集流体从外电路到达负极。放电过程 进行还原反应,与上述过程相反,如下所示: 充电:LiFePO4 - xLi+ - xe - → xFePO4 + (1-x)LiFePO4 放电:xFePO4 + xLi++ xe- → xLiFePO4 + (1-x)FePO4 1997年开始引人关注的磷酸铁锂材料,因其无毒、对环境友好、原材料来源丰富、 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被认为可能成为锂电池的理想材料,LiFePO4 在自然界中以磷

实验备课教案讲义

实验备课教案讲义

实验备课教案讲义一、实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讲解:介绍实验的背景知识,解释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和试剂介绍:列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讲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步骤讲解:详细讲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4. 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教学过程:1. 实验前的准备:检查实验器材和试剂是否齐全,确保实验环境安全整洁。

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实验观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4. 实验结果汇报: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5. 实验总结:教师总结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强调实验原理。

四、实验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

2. 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3. 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

4.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考问题的深度。

五、实验教学拓展:1. 相关实验案例分享:分享与本实验相关的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实验设计与创新: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提出创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实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安全规定。

4. 实验环保教育:强调实验环保的重要性,教育学生遵守实验环保规定。

六、实验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示范教学:教师亲自示范实验操作,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实验方法。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直观的实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七、实验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实验操作难度大:通过反复示范、练习,让学生充分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讲义

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讲义
1、用 Excel 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显示方程和 R 平方值。 2、计算糖化液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浓度,并与手持折光仪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影响双酶法制糖的因素有哪些?
4
实验三 酵母活化和游离酵母细胞发酵生产酒精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酵母菌发酵糖产生酒精的方法,熟悉酒精生产过程和主要的工艺条件。
“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酒精发酵”讲义
本实验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利用双酶法水解制备糖化醪液,然后在所得醪液中加入活化 好的游离酵母细胞或固定化酵母细胞,采用传统的间歇发酵工艺在无(缺)氧条件下进行发 酵得到具有一定酒精浓度的发酵醪液,最后将发酵醪液蒸馏。实验中要测量糖液浓度和发酵 液酒精浓度并计算糖醇转化率。
2、糖化液中含糖量的测定 糖化液总糖测定:首先检测糖化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可取出 1~2 滴糖化液置于白瓷板 上,加 1 滴 I-KI 溶液检查,如淀粉完全水解,则不呈现蓝色。接着还需用酸解法将糖化液中 非还原糖完全水解成还原糖。做法是取 0.5 mL 糖化液(取糖化液前要充分摇匀)于 50 mL 三 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或盐酸(参考值:6 mol/L HCl 5mL,蒸馏水 8 mL),置于沸水浴 中加热 30 min。水解毕,冷却至室温后加入 1~2 滴酚酞指示剂,以 6 mol/L NaOH 溶液中和 至溶液呈微红色,将三角瓶中溶液全部转移到 25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到 250 mL, 即为稀释 500 倍的总糖水解液,取 1 mL 用于总糖测定。 糖化液还原糖测定:先做预实验确定合适的稀释倍数(稀释倍数参考值:500 倍)。用 移液枪取糖化液(取糖化液前要充分摇匀)0.5 mL 于 25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到 250
二、实验原理 在工业酒精和各种酒类的生产中,酒精发酵作用主要是由酵母菌完成的。酵母菌通过

气—气传热综合实验操作讲义

气—气传热综合实验操作讲义

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 Nu = A * Re * Pr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 Nu = B * Re 中常数 B 、m 的值和强化比 Nu / Nu 0 ,了解强化② 对α i 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 Nu=ARe Pr 中常数 A 、m 的值。

② 对α i 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 Nu=BRe 中常数 B 、m 的值。

气—气传热综合实验讲义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 α i 的测定方法,加m 0.4中常数 A 、m 的值;2. 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和采用螺旋扁管为内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m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3. 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 ∆p 和 Nu 之间的关系;二、 实验内容:实验一:①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 i 。

m 0.4③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简单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 ∆p 1。

实验二:①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 i 。

m③ 测定 5~6 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 ∆p 2 。

并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普通管∆p 1 ~Nu 与强化管 ∆p 2 ~Nu 的关系曲线。

比较实验结果。

④ 同一流量下,按实验一所得准数关联式求得 Nu 0,计算传热强化比 Nu/Nu 0。

三、 实验原理实验一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1. 对流传热系数α i 的测定对流传热系数α i 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

式中:α i —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 ·℃);S i —管内换热面积,m ;t i1 + t i 2V i ρ i式中:Vi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 / h ;ρi —冷流体的密度,kg /m 。

t i1 + t i 2α i =Q i∆t m ⨯ S i(2-1)2Q i —管内传热速率,W ; 2∆t mi —内管壁面温度与内管流体温度的平均温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实验教程(V)-------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讲义吉林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七葡萄糖酸锌的制备和分析(综合性化学实验)?????????????????????????????????? 实验八1,2, 4-三唑的制备(设计性化学实验)?????????????????????????????????????? 实验十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实验七补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的综合实验(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葡萄糖酸锌是近年来开发的的一种补锌四品添加剂。

人体缺锌会造成生长停滞、自发性味觉减退或创伤愈合不良等现象,从而发生各种疾病。

以往常用硫酸锌作添加剂,但它对人体的肠胃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吸收率也比较低。

葡萄糖酸锌则有吸收率高、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等特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补锌添加剂,特别是作为儿童食品、糖果的添加剂,应用日趋广泛。

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两大类。

葡萄糖酸锌的纯度分析可采用络合滴定法。

通过本实验要求达到如下目的:(1)学习和掌握合成简单药物的基本方法。

(2)学习并掌握葡萄糖酸锌的合成。

(3)进一步巩固络合滴定分析法。

(4)了解锌的生物意义。

二、实验原理葡萄糖酸锌为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不适味,溶于水,易溶于沸水,15C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不溶于无水乙醇、氯仿和乙醚。

葡萄糖酸锌是以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锌(或硝酸锌)等为原料直接合成。

其反应为:Ca(C6H ii O7)2+ ZnSCH = Zn( C6H"O7)2 + CaSC4这类方法的缺点是产率低、产品纯度差。

在pH〜10的溶液中,铬黑T (EBT)与Zn+形成比较稳定的酒红色螯合物(Zn-EBT),而EDTA与Zn+能形成更为稳定的无色螯合物。

因此滴定至终点时,铬黑T便被EDTA从Zn-EBT中置换出来,游离的铬黑T在pH 值在8〜11之间的溶液中呈纯蓝色。

Zn-EBT + EDTA = Zn-EDTA + EBT酒红色纯蓝色葡萄糖酸锌溶液中游离的锌离子也可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EDTA滴定法能确定葡萄糖酸锌的含量。

三、实验用品1 .仪器台秤,蒸发皿,布氏漏斗,吸滤瓶,电子天平,滴定管(50mL),移液管(25mL),烧杯,容量瓶。

2.试剂葡萄糖酸钙,ZnSO4.7H2O,硫酸(1mol/L),乙醇(95%), NH3.H2O-NH4CI缓冲溶液(pH~ 10),活性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AR),Zn 粒,氨水(1 : 1),HCl (6mol/L),铬黑T (s,1%)。

四、实验步骤1.葡萄糖酸锌的合成。

称取葡萄糖酸钙4.5g,放入50mL烧杯中,加入12mL蒸馏水。

另称取Zn-SO4.7H2O3.Og,用12mL蒸馏水使之溶解,在不断搅拌下,把ZnSO4溶液逐滴加入葡萄糖酸钙溶液中,加完后在90°C水浴中保温约20min,抽滤除去CaSO4沉淀,溶液转入烧杯,加热近沸,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趁热抽滤。

滤液冷却至室温,加10mL95%乙醇(降低葡萄糖酸锌的溶解度),并不断搅拌,此时有胶状葡萄糖酸锌析出,充分搅拌后,用倾析法去除乙醇液,得葡萄糖酸锌粗品。

用适量水溶解葡萄糖酸锌粗品,加热(90C)至溶解,趁热抽滤,滤液冷却至室温,加10mL95%乙醇,充分搅拌,结晶析出后抽滤至干,得精品,在50C烘干,称量,可得供压制片剂的葡萄糖酸锌。

本品可作为营养增补剂(锌强化剂)。

用于代乳品时,每升代乳品含锌量不得超过6mg。

2•葡萄糖酸锌含量测定:设计EDTA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含量的实验步骤。

五、注意事项(1)反应需在90C恒温水浴中进行。

这是由于温度太高,葡萄糖酸锌会分解,温度太低,贝U葡萄糖酸锌的溶解度降低。

(2)用乙醇为溶剂进行重结晶时,开始有大量胶状葡萄糖酸锌析出,不易搅拌,可用竹棒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乙醇溶液全部回收。

(3)在装柱过程中注意保持液面始终高于树脂层。

(4)配制锌标准溶液时,为防止锌与酸剧烈反应,必须加盖表面皿,定量转移须吹洗表面皿并多次淋洗烧杯。

(5)葡萄糖酸锌加水不溶时,可微热。

六、结果和讨论(1)计算葡萄糖酸锌的产率。

(2)列表记录EDTA标定过程,计算EDTA的量浓度。

(3)列表记录葡萄糖酸锌测定过程,计算葡萄糖酸锌产品的纯度。

七、思考题1 •根据葡萄糖酸锌制备的原理和步骤,比较直接法和间接法制备葡萄糖酸锌的优缺点。

2•葡萄糖酸锌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进行结晶?3•可否用如下的化合物与葡萄糖酸钙反应来制备葡萄糖酸锌?为什么?ZnO,ZnCO3,ZnCl2,Zn(CH3COO)24.设计一方案制备葡萄糖酸亚铁。

5 •试解释以铬黑T为指示剂的标定实验中的几个现象:(1)滴加氨水至开始出现白色沉淀;(2)假如缓冲溶液后沉淀又消失;(3)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6.用铬黑T作指示剂时,为什么要控制pH〜10?八、参考文献(1)《无机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和应用》熊加林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2)《无机化学实验》,周惠琳等,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3)《大学化学实验》,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合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模块三实验八1, 2, 4,-三唑的制备(设计性实验)Preparation of 1H-1,2,4-三唑-triazole一、实验目的了解无取代三唑环的合成和应用;了解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根据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写出本实验的可能反应机理。

[应用与发展]根据文献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该化合物的应用、意义等。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前要根据实验内容写出详细的实验仪器名称,熟悉实验仪器及所涉及到仪器设备的使用)带机械搅拌蒸馏装置(尾气吸收)等,有机溶剂重结晶反应装置。

水合肼C.P.80% 甲酰胺C.P.99.硏常用溶剂四、实验内容在配有温度计,蒸馏头、直型冷凝器,机械搅拌和恒压滴液漏斗的100ml四口瓶中,加入甲酰胺(0.8mol),加热搅拌至一定温度,搅拌并在一定时间内滴加80%水合肼,逸出的氨气和甲酸引入吸收瓶(内盛20%-30%H2SO4)吸收。

滴加完毕,在于180-185C下继续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冷至130-140C,倾倒于烧杯或表面皿中,用玻璃棒搅拌冷却析出固体,过滤得粗产品1,2,4-三唑,记录产品质量,用溶剂重结晶得白色结晶,记录产量,换算产率。

熔点117-120C。

(IR v: 3129,3097,3055,2926,1764,1532,1484,1362,1272,1258,1180Cm为了了解反应及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完成了几组实验数据如下:1:改变物料配比加入甲酰胺后,使用电炉子加热至180C,使反应液保持在180C下滴加80%的水合肼,滴加时间为90min。

滴毕,180C保温30min,撤掉热源,冷至130-140C,倾倒于烧杯中,析出固体,过滤,称量质量。

2.1:改变滴加时间加入22.6g (2mol)甲酰胺后,使用电炉子加热至180C,使反应液保持在180C下滴加80%的水合肼12.6g。

滴毕,180C保温30min,撤掉热源,冷至130-140C,倾倒于烧杯中,析出固体,过滤,称量质量注:同学们应在实验前认真熟悉所用磨口仪器的安装及其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1]Pa nw DDE. New a ntifu ngal age nts and preparati ons[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0, 16: 147—150.[2]周文明,王昌钊,李长杰,等.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 33(6) : 147—150.[3]白雪,周成合,米佳丽.三唑类化合物研究与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 19(7) : 721 —729.[4]N. H. Nam et a1. Carboxylic acid and phosphate esterderivatives of Flue on azole : syn thesis and an tifu nhalactivities[J] .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墙,2004, 12(12) : 6255—6269.[5]Kha na F R Smithb L J . Evaluat ing fun gicides for con troll ing Cercospom leaf spot on sugar beet[J] . Crop Protection , 2005, 24: 79—86.[6]Horsley R D, Pederson J D, Sehwarz P B, et a1 . Integrateduse of tebue on azole and fnsarium head blight 一胁sista nt barleyge no types[J] . Asro no . J. 2006, 98(1):194—197.[7]杨典文.1, 2, 4 .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J].浙江化工,2004, 35(7) : 4-5 .[8]马晓燕,王国强,田战省. 1, 2, 4-三唑的制备方法[J].火炸药,1997(4) : 51 —52.[9]马晓燕,程永清,宁荣昌.1, 2, 4-三唑的合成工艺研究[J].陕西化工,1998(3):26—28.[10]杜斌.1H 1 , 2, 4.三唑的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 31(11) : 515.实验十香豆素-3-羧酸的制备(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利用Knoevenagel反应制备香豆素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了解酯水解法制羧酸。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水杨醛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六氢吡啶存在下发生Kno eve nage缩合反应制得香豆素-3-羧酸酯,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目标产物。

反应式为:O H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回流与无水操作、结晶、抽滤、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IR测定与分析【操作步骤】1、在25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1mL水杨醛、1.2mL丙二酸二乙酯、5mL无水乙醇和0.1mL六氢吡啶及一滴冰醋酸,在无水条件下搅拌回流 1.5h,待反应物稍冷后拿掉干燥管,从冷凝管顶端加入约6mL冷水,待结晶析出后抽滤并用1mL被冰水冷却过的50聽醇洗两次,粗品可用25汇醇重结晶,干燥后得到香豆素-3-羧酸乙酯,熔点93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